社会实践对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3:0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实践对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实践对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篇:社会实践对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实践对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吴暅晔

【论文分类】体育

【论文网络来源】http:///G8

【学刊期数】2009年08期

【论文期刊来源】《丽水学院学报》2009年2期第115~118页

【英文标题】An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Practice to Enhancing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and Capacity

【作者简介】吴暅晔,副教授。丽水学院体育学院。(丽水 323000)

【内容提要】 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用人单位的领导等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寻找利用社会实践环节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Taking the studen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teachers in the training units,the chief clerks of the employing unit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using the literature, surveys, the statistics, 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author tried to find out the relevant factors enhanc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and capacity through the social practic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the college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关 键 词】社会实践/体育教育/大学生/综合能力/影响因素social practice/physical education/college student/overall quality and capacity/relevant factor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749(2009)02-0115-04 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必经之路,是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中小学正进行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因此,培养具有适应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高素质体育教育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用人单位的领导等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寻找利用社会实践环节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浙江省丽水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5年至2008年毕业班学生、用人单位的领导及有关专家、实习指导老师。调查时间为2005年10月至2008年8月。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收集有关教育文件、学校体育理论等书籍、各体育学院学报等近30种重要期刊杂志中的相关内容及CNKI网站内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网络资源,了解相关研究现状及动态,获取相关的论据材料[1-10]。归纳得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内容通常可划分为9种: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礼仪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纪律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的构成指标通常可划分为6个方面:(1)品德教育能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为人师表、品德评定。(2)体育教育能力。制定教学文件、钻研教材、运用教法、知识讲授、动作示范、组织教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处理偶发事件、合理运用场地、器材、考核评价。(3)运动训练能力。制定训练文件、科学选材专项技术、运用训练方法、观察分析技战术、临场指导、训练评价。(4)科研创新能力。科学选题、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运用科研方法、撰写论文、独立思维、接受新信息、提出新见解、继续学习。(5)社会活动能力。组织群众体育活动、裁判、竞赛、人际交往、一般医务监督、制定运动处方、身心健康咨询、体质状况评价。(6)运用现代工具能力。计算机操作、电教仪器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三笔”字、动手制作体育教学器械等。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设计《社会实践对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表。向学生共发放问卷289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有效回收率为98.96%。向实习指导老师发放《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调查》问卷表143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为88.11%。

1.2.3 访谈法

(1)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人员包括教育专家、学校领导等。(2)反馈调查,通过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获取信息。(3)跟踪走访调查,对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的情况调查。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与讨论

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调查分析

2.1.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内容及时间分析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见表1。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选择经常(3~5次以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依次是当教练员、裁判员58.4%,各类社团活动36.3%,校运动队训练34.2%,外出教学实习26.6%,组织校内比赛26.5%,校内教学见习13.6%,暑期社会实践12.2%,课余时间兼职11.8%。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参与社会实践提升综合能力的作用有充分的思想认识。他们比较重视社会实践,只要有时间和机会,都会勇于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是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调查也发现,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和时间明显偏少,大部分时间还是以在校园内进行的社会实践为主,以校园外进行的社会实践为辅,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这种现象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必须加以引导,鼓励他们积极的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2.1.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途径及角色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途径是:(1)到各二级分院或中小学校运动队当教练员;(2)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社团活动;(3)学校正常教学计划安排的校内教学见习、到中小学校的教学实习;(4)参与组织校际间、班级间的各类运动项目比赛;(5)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队训练;(6)参加

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7)课余时间到校外做兼职等。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角色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业余教练、裁判员、运动员(代表单位打比赛和日常运动训练)、社团干部、市场营销员、服务员、其他兼职工作等。说明大部分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时,在选择实践内容上较为明确,对自己将来就业方向有一个基本的目标定位,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绝大数学生都能做到学以致用。

2.2 社会实践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调查分析

2.2.1 社会实践对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情况调查分析

社会实践对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情况,见表2。学生选择调查结果显示,品德教育能力提高效果较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当教练员、裁判员,选择的学生占63.6%。品德教育能力提高效果相对较差的是校运动队训练选择的学生占7.0%;体育教育能力提高效果较好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做教练裁判员、外出教学实习、组织校内比赛、校内教学见习、校运动队训练选择的学生分别占61.2%、53.5%、53.1%、52.4%、50.0%;体育教育能力提高效果相对较差的是课余时间兼职选择的学生占15.7%;运动训练能力提高效果较好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校运动队训练、组织校内比赛、做教练裁判员,选择的学生分别占66.1%、56.3%、53.8%。运动训练能力提高效果相对较差的分别是暑期社会实践、课余时间兼职选择的学生分别占39.5%、30.4%;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效果较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当教练裁判员,选择的学生只占31.8%;社会活动能力提高效果较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各类社团活动,选择的学生占46.2%;运用现代工具能力提高效果较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内教学见习,选择的学生只占39.2%。以上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在选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全凭个人兴趣爱好进行,系统化程度不够,总体效果不是很明显,有必要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以组织和引导。

2.2.2 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调查

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情况,见表3。调查结果显示,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中以上)顺序依次是:体育教育能力占89.7%,运动训练能力占85.7%,品德教育能力占85.3%,社会活动能力占75.4%,运用现代工具能力占53.1%,科研创新能力占35.6%。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具备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技能,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师等相关工作。调查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科研创新、语言表达、创造体育教学条件等方面能力较差的弱点,还不具备把教材上的书面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生动语言的能力。造成的原因主要是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够重视。由于教学过程忽视强调此类要求,学生平时没有注意这类实践锻炼的机会,造成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整体水平较弱。结论与建议

大部分学生对参与社会实践提升综合能力的作用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对专业素质厚实、综合素质全面的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因此,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和今后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对学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和时间明显偏少,社会实践活动的地点以校内为主和社会直接接触不多,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全凭个人兴趣爱好进行,系统化程

度不够,总体效果不够明显。因此,在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应注意依据调查反馈结果,科学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使大学生综合能力在大学期间得到有序全面的提高。

大学生的专业课程结构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衔接不够密切。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应放在对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加强学生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与方法、语言表达、课堂组织、组织管理等方面实际运用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以适应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

大学生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较低,开拓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关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及评价标准,建立起适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收稿日期:2008-10-28

【参考文献】

[1]李畅.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社会评价体系的构建[D].河南大学体育学院,2004.[2]谭丽君.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3.[3]范才清.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体育学院,2006.[4]陈邦权.师范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2):93-95.[5]刘绍曾,张孟琳.关于培养新型体育教师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3):45-50.[6]王雪峰.对南京体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现状的个案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45-50.[7]张学研,王崇喜.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评价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6):15-18.[8]王锡群,林会俊,杨毅,等.对21世纪普通高校合格体育教师资质的调查研究

[J].体育学刊,2001(1):124-125.[9]徐冬根.大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4):96-97.[10]马卫平.21世纪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的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1):93-94.^

第二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分析论文

【摘要】具备出色的职业能力是胜任岗位工作的必要条件。本文在国外对职业能力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职业能力内涵;职业能力提升路径包括:准确定位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着重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基于美国NASPE初始体育教师标准和英美德澳整合能力观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职业能力 能力提升

1.职业能力内涵

国内外学者从多维度对职业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如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即专业技能;基于认知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即专业知识;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即职业道德;基于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即情境性的综合能力。英国、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在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发展中对职业能力的诠释各有不同。国内学者在改革开放后着力职业能力理论研究,在借鉴国外研究和立足国内实际基础上,进一步界定和丰富了职业能力内涵。职业能力是个体从事职业所具备的能力素质,是胜任岗位必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身体能力的整合,包含多个层次和构成要素、是动态发展的。职业能力是个体在职业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能力,它的形成、发展、作用是通过个体在岗位上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能量和本领,包括满足岗位需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社会交际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包括职业道德和思想观念、通识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技能、教学能力、师生互动能力、组织与指导能力、综合职业能力。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2.1准确定位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解决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的关键在于目标的定位,有了明确的定位才能进一步确定和优化人才培养类型和模式,最终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2]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确清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教育与产业界的联系,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施行学校与社会共同培养。专才培养与通识教育兼行、理论与实践共进,专注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促成学生全面丰富的知识基础,提高其思维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着重在实践过程中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2强化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是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课程设置围绕“三点一心”,即学生发展、学科体系、社会需要“三点”和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个核心”,设立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者之间的权重比控制在2.5:5:2.5,强调课程的全面性和实用性。普通教育课程能够解放学生精神与思想,摆脱“无知、偏见与狭隘”,避免狭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学科专业课程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涵盖体育专业理论技术和技能,兼顾术科与讲授的比例。教育专业课程强化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等,为胜任教师职业做准备。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和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的培养包括制定授课计划、撰写教案、多媒体教具的使用、对学生的了解等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包含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能力、课程总结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方法使用能力的提升。教育实习实践是学生将专业理论技能与实习学校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教育见习贯穿于大学一、二、三年级,教育实习集中在大四学年,使学生能够完成一个完整周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专注于教学的过程及对教学评价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使用、师生沟通互动、求教同行、积累教学经验等。

2.3基于美国NASPE初始体育教师标准和英美德澳整合能力观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美国NASPE初始体育教师标准(2008)强调通才培养,重视体育教师和准体育教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英美德澳注重对通用能力(学习能力、团结协作、社会交往、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在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活动、各种职业资格考试、校内外实践活动等中体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客观认知自我,科学制定职业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做好就业准备。学生首先通过与同学交往和老师交流中对性格、优劣势有客观了解;参加各类就业培训、讲座、个人辅导等认识到就业规划的重要性和积累经验;关注就业市场和职位信息,明确就业单位的用人标准,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3]依托学校培训平台,积极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如体育院校承办的国职级健身教练、游泳救生与教练、保健按摩师、公共营养师、体育场地工、各运动项目教练员和裁判员等培训。全面提升训练理论、运动损伤与康复、运动营养、体育比赛组织与训练、体育资源统筹与运用能力。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学生会或班集体工作,提升交际能力、团结协作和学习能力。通过参加集体活动,能够增进与同学、同伴的沟通与协作,对于今后一线教学与管理、与同行与领导的相处发挥正迁移作用。积极参与大型体育活动,如省运会、单项锦标赛大师赛相关工作、人民体质监测活动等,塑造服务他人的能力;投身社区居民的健身指导活动,升华自身的交际能力、组织指导能力,对于今后胜任体育教师岗位具有深远的意义。[4]

参考文献:

[1]庞世俊.职业教育视域中的职业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8.[2]王家宏等.2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5.[3]王麒凯.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就业准备与就业竞争力及其关系的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4.[4]张国猛.江苏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6.

第三篇: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综合报告择要

徐 铭,柏 林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江苏镇江 212003)

摘要: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受择业观念、教育教学工作、就业指导和用人单位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在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引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科学的就业观;加强就业指导,健全就业指导工作机制;以及形成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合力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8148-(2006)03-0005-04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不容乐观。尽管从统计数据看,就业率似乎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但是,且不说前一时期媒体对该统计数据真实性的争论,其就业竞争力不强、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应聘技能缺乏应该说是不争的事实。这里固然有高校连年扩招带来的毕业生基数增加、造成“洪峰”的因素,也有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导致区域性差异和岗位不足的影响;但就学校层面来看,这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实际适应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以及所学专业不对口、自身择业观念错位等等因素,同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影响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的诸多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就能力提升提出对策,十分必要。

一、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分析

(一)毕业生择业观念新情况的影响。目前,高职高专毕业生择业观念较前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是犹豫不决型。主要表现为患得患失、把握不定,既想自己掌握择业决定权,想“自主”地干自己想干的事;同时又太理想化,择业时犹豫不决,高不成低不就,导致良机错失。二是盲目高攀型。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好高骛远,以“天之骄子”自居,挑剔用人单位的待遇、福利等问题,将“工作稳定”、“坐科室”作为择业的首选因素;有的因为不愿到乡镇、个体和私营企业去,甚至“有业不就”。三是仓促上阵型。表现为毕业前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就业目标不明确。在求职过程中对行业知识、企业知识、求职技巧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工作,面对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心中一片茫然,遇到挫折则满腹牢骚,怨天尤人。四是消极等待型。随着现代就业压力的增大,许多学生选择了在继续深造(理想)和寻找工作(现实)之间,来回摆动的生活状态,做起了“袋鼠族”。这些现象的存在,成为影响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的主观因素。

(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缺陷的影响。据调查发现,凡是与企业结合紧密的学校,学生就业情况就好。其成功的“法宝”,不外乎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大力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等。而有些学校,由于没有解决好高职的定位问题,专业设置没有充分调研论证,培养目标与实际需要脱节,难以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要,其学生就业就往往不够理想。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

真正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按照规范,哪些岗位应该由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去干?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并不很清楚,自然就会形成供需不适、来去不畅,影响学生就业能力提高,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此外,不少高职高专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教学设施比较差,实验实训条件严重缺失,再加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不合理,办学特色不明显,教学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综合能力不强。这样的毕业生要想高质量就业,确实不易。

(三)学校就业与创业指导不到位的影响。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弱化,往往与学校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不到位有直接关系。目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就业与创业指导的师资数量不足、水平不高,根本谈不上专业化。在许多学校,就业指导教师主要是由学生政工干部、班主任等兼职,他们大都没有受过专门的就业指导训练,全靠临阵磨枪、现买现卖。二是课程建设不到位,课时严重不足。就业指导课没有教学大纲,未能形成规范与体系。不少学校仅在毕业班开设少量讲座,讲一些大概要求和常规工作程序,很难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指导。三是就业指导没有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由于教师、课时的紧缺,在就业指导上往往偏重于突击性、强化性指导,影响了指导效果。因此,毕业生初涉求职市场,就带着择业经验不足,择业目的不明,择业方向不稳定等一系列毛病,加上各种复杂社会因素的作用,就业能力不高也就不奇怪了。

(四)社会客观需要与用人单位观念差异的影响。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现象,有的企业用人一味追求高学历,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有的企业一味追求毕业生的以往工作经历,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这里,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学生虽然通过努力获得了就业机会,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基础职业素质,难以适应职场要求,致使许多用人单位心存顾虑;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有了经验就跳槽,与用人单位形成了冲突,这样既加大了企业的培训费用,也由于人员的高流动率打乱了企业的人事计划,致使企业无法原谅,为此有的企业招聘便刻意回避或明确表示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使得毕业生由于能力失当而更难就业。据调查,大学生初次就业跳槽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而其中专科类毕业生相对更甚。这些情况的存在,无疑也在客观上影响了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提升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前提。

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成才,是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根本保证。学生就业能力强不强,关键是看他的综合素质高不高。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其学生来源、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名牌效应等等,当然不能与本科院校相比,学生也不能与其他高校毕业生比学历、学位,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无论是面宽还是纵深也都无法相比。那么高职高专学生究竟能比什么?我们觉得可以比敬业精神、比工作态度、比吃苦精神、比动手能力,这是高职高专的优势。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特殊的竞争能力。定位不科学、不准确,找不准市场的切入点,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自己的特色,是造成学生就业能力不高、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必须把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放在第一位,要着眼学校、学生的特殊情况,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同时,注重特色立校、特色育才。一是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灵活务实地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要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要为依据,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纠正只注重现有师资,忽视市场需要的倾向。同时,要将就业状况作为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依据,对连续3年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专业应中断或停止安排招生计划,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应予调整。要把重点放在专业建设上,转变过去那种把专业理解为固定化课程、规格统一、批量培养的观念,强化其作为课程组合或课程模块的概念,更多地体现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适性、灵活性、务实性等特点。二是加强与企业合作办学,倡导“订单式”培养,大力推进弹性学制和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培养人才的途径和方式,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行“订单式”对口培养,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要根据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适时修改教学计划,恰当安排教学、实习实训等活动,促进学校与企业和用人单位形成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此外,学校还应根据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特点,以实际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标准,积极推行弹性学制,实行多种学制并举的教学管理制度。三是根据高职教育的教学规律和特点改革教学。要积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要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强调以能力为本,以应用为目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通。教材建设、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注意及时跟踪先进技术的发展,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相关内容。四是大力推行高职高专毕业生“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要采取特殊措施,加强就业所需要的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要在学生毕业前采取紧急措施及时调整、补充相关课程,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做好应急准备,促进学生就业。要培养学生的广适性能力,积极尝试开设“第二专业”、“辅修专业”或系列实用课程、考证课程等方式,鼓励学生选择相关职业领域或职业资格证书等课程组合模块进行自主学习,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要主动与劳动、人事部门联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二)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科学的就业观,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措施。一是引导学生转变观念,适应社会。学生就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己是大势所趋。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形势的变化,转变观念,接受“自主择业”的挑战。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就业指导工作,灵活务实的就业指导方式,积极建立融“早”(时间)、“实”(内容)、“新”(观念)要求为一体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诚信敬业、沟通能力、发展潜力等各方面进行教育,使他们及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增强求职的竞争能力和实际效果。二是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准确定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同普通老百姓找工作一样,不存在照顾、包统的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准确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正

确对待高职高专学生就是要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的客观现实,根据所处的择业环境,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进行切合实际的选择,从一些基础的工作做起,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特别是要把眼光放到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乡镇企业、社区。现在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它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市场。三是引导学生勇于竞争,自主择业。要让学生懂得,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唯有通过双方的选择,优胜劣汰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狭路相逢勇者胜”。要养成风险、自信、自主、进取的良好意识,消除惰性心理和自我封闭、害怕风险等不良心态,克服依赖心理,掌握择业主动权,敢于和善于推销自己。四是引导学生调整心态,正视挫折。由于我国正处在改革的关键阶段,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竞争中,遇到干扰和障碍,碰到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及容易产生急躁心理和心态失衡。因此,在平时就应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求职心态,确立“是金子总会闪光”的观念,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五是引导学生迎接挑战,积极创业。当前,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重要的就业方式。大力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能力和人格,使学生树立创业观念,掌握创业理论,学到创业技能,提高创业能力,才能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高质量地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三)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工作机制,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保证。

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化建设,以有序、高效为目标,构建就业工作的运行机制,是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保证措施。为此,要健全和完善四项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制。强有力的组织指挥机构是加强就业工作的关键。要保证机构到位,建立健全校、系两级工作就业工作班子,加大管理和指挥力度,提升就业工作的协调能力,形成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良好运行机制。同时要保证人员、工作经费到位。二是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要进一步明确就业指导的内容要求,实行全程性指导。同时要重视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明确就业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加强培训、考核,逐步实现就业指导人员队伍的专业化。还要加强就业指导教材建设,认真编制适合高职高专就业指导实际的就业指导教学大纲和就业指导教材。三是建立多维立体的就业工作信息机制。学校要与生源地人才市场、与本校毕业生就业热点区建立长期、稳固的信息联系渠道;及时双向发布就业需求信息;同时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加强学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基地的对接。四是建立就业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将就业工作纳入年终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津贴发放、工作评优、职务职称晋升挂钩。定期公布毕业生就业率,评比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四)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形成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合力,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一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根本上坚定学生的理想和信念,引导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增强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敬业精神,倡导诚实守信。要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为他们的素质拓展提供服务,通过各种活动加强学生个人气质、能力、品格等各种要素的训练,提高人文素养。二是加强就业心理素质教育。高职高专学生的求职心态正确与否决定着他们的就业机遇,就业心理素质对学生能否被录用和录用后的工作成败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依赖、焦虑、自卑、自傲和攀比等心理问题,学校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自信、耐挫等心理素质,将就业指导与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相互融合,为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打下基础。为此,首先要加强全程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为高职生求职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准备。要尽早地、系统地进行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尽早树立良好就业心态、完美就业心理素质。及时辅导毕业生应聘、面试的心理技巧,提高其应聘和面试的成功率。其次要以人才质量作为提高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根本。实行就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人本化,帮助其正确进行自我认识与评价(对所在学校、所学专业和自我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正确定位,进行自我设计,增加从容就业、竞争成功的机率,形成稳定良好的就业心理。三是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社团是带动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它在配合学校实施能力本位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营造职业氛围、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要体现团组织在帮助大学生成才工作中的综合效益和完整价值,以培养优秀大学生作为工作的重点,从而带动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大学生群体茁壮成长。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要以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勤工助学活动为重点,深化学生课外活动,推动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发展,引导学生面向社会需要,完善知识、技能结构。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面向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克服困难、公关技巧等能力,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参考文献:

[1]柏林.共青团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的作为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

[2]戴光辉.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运行机制探索 [J].镇江高专学报,2005,(3):

[3]蓝艳..加强高职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提升就业能力.[J].镇江高专学报,2005,(4):

[4]吴建强.对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03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性项目(项目批准号: 03SJD840002)作者简介:徐铭(1959-),男,江苏江阴人,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研究。柏林(1968-),男,江苏盱眙人,讲师)

(2006年7月发表于《镇江高专学报》2006年第三期第5-8页)

第四篇:影响大学生口语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与策略探讨

影响大学生口语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与策略探讨

摘要: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今社会,最需要既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又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的高素质人才。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本研究对2015年5月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CET-SET)――西北地区某一考区考生的口语成绩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旨在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分析;举措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地位的提高,对外贸易活动的日益加剧,需要的“英语型”人才也越来越多。这里的“英语型”人才主要是指那些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能讲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其英语口语水平也成了必要技能。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笔者对一次口语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普遍较弱,还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这就对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发现,结合某高校所在学校的英语教学现状,探讨了影响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原因,以及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给出了一些建议。

一、大学生英语口语成绩分析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5年5月西北地区某一考区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的考试成绩。参加本次口语考试的考生共有338人,几乎全部是西北地区各大高校在校大学生,只有少数几个研究生考生,考虑到其对研究结果影响不大,暂时忽略不计。由于口语考试采取的是无纸化计算机测试,鉴于主客观原因,本次拿到成绩的考生一共有286人,笔者对这286人的考试成绩进行了如下分析:获得B等成绩的有118人,占总人数的41.26%,获得C等的有161人,占总人数的56.3%。获得A等和D等的考生加起来不足总人数的3%。说明50%以上考生的口语水平令人不太满意。大部分考生远远没有达到教育部大纲规定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二、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口语基础薄弱

在我国,大部分学生一般从中学,小部分学生从幼儿园、小学就已经开始学习英语。在长达十年的英语学习历程中,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的学习过分强调单词、语法的学习,很少有学校或老师去关注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英语口语教学几乎没有实施。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完全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口语训练,也没有一个扎实的口语基础。即使他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读写等其他英语技能,但是,让他们开口用英语进行表达,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有困难的。

(二)口语教学方式不合理,重视度不够

为了响应教育部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的改革,现代大学基本都开设了英语听说课。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从大一开始,每学期各专业都开设了综合英语、听说英语或自主学习英语等课程。但从具体的实施来看,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大部分听说课堂,还是采用普通的大班授课,平均每班45人左右,且以听力教学为主。课堂上,教师占用大量的时间带领学生听录音,核对答案。有的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到了课文中“说”的部分,要么一语带过,要么点一两名学生进行提问,很少有老师留时间给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训练。这就导致每周有限的90分钟的听说课堂内,相当一部分学生得不到在课堂上参与英语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机会(向岚,2012)。

(三)学生自身因素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同学早已习惯了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对让他们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感到很不适应。他们要么害羞,要么担心自己的发音不准被同学嘲笑而不愿开口说英语。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英语口语不够重视,也不愿参与到口语课堂中来,要么保持沉默,要么用一两句简单的话来应付老师的提问。总之,对于英语口语学习,学生普遍存在信心不足、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现象。如此以来,学生对学习英语口语也就缺乏积极性(王金明,2014)。

(四)学习环境的限制

英语,作为我国学生学习的一门第二语言,是在以汉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习得的。英语的学习,特别是口语的学习,往往是在课堂上有限的几十分钟里进行的。走出课堂,学生就很少有机会进行英语口语的学习。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缺少一个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学起口语来,就会比较困难。

三、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举措

(一)转变教学方式,将口语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的英语口语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一定要让学生成为听说课的主体。正如米切尔?威斯特所说:“外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转引自向岚,2012),对于口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正确的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口语练习。在口语课堂中,教师要活用课堂教学方法,不能每堂课只用提问的形式刺激学生的反应。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主体挖掘等教学方式,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话题,根据学生的特点,涉及不同的教学形式,如Role-Play,分角色朗读,影子跟读等,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英语。也可以提前布置一个话题,让学生事先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借助PPT的形式做presentation.这样锻炼给学生机会展示自我,有效摒弃个别学生在口语课中随大流、被动听课的现象,让每位同学都有正确的学习口语的态度。

(二)开辟第二课堂,将口语课堂无限延伸

想要在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时间里学好一门外语是绝对不可能的。正如语言学家Lee说过:“一门语言课只是提供了有限的语言知识,而学习外语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靠学习者在课外主动寻找机会学习外语”(转引自张广翠,2009)。这就是说,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口语,还要充分利用课外这种第二课堂来进行学习。前面也已经谈到,我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缺乏一个真实的语言交流的环境。那么第二课堂在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方面就显得十分重要(艾治琼,雷芳,2002)。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想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需要学生有重视口语的意识和良好的口语学习动机。他们要学会找各种机会、多种方法来锻炼口语。比如,同学之间可以约定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给他们营造出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还有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借助英文影视和英语广播(比如VOA,BBC,TED)进行口语学习,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可以了解西方的文化和社会习俗,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加强对口语的重视,将口语引入考试中来

测试作为一种检测和监督学生学习的手段向来是比较灵验的。一门知识的考试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其重视的程度。为了引起学生对口语课的重视,口语测试成绩应该在英语综合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果口语测试也能作为考查大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一种方式,被引入到期中、期末各次考试中来,不仅能够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学生也会对口语“另眼相看”,进而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锻炼口语。

四、结语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有效地运用语言。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比较薄弱,学不能致用,好多大学毕业生只能“拿笔杆子”说话,语言交流能力远远不能满意社会对其需要。因此,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仍然是当今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要想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需要老师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实施口语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加强英语口语教训的指导,更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进行口语的学习和锻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艾治琼,雷芳.大学生口语能力的现状及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2(03):93-96.[3]向岚.当代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现状及对策[J].电子世界,2012(10):140.[4]王金明,付仙梅.对培养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07):48-50.[5]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01):7-12.[6]李小祥.论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0):100-102.[7]张广翠.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之我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9):66-68.

第五篇:高校体育教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从行为态度、主体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分析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从促成体育教师积极的教学行为态度、强化主体规范作用、增强感知行为控制三方面提出了改进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计划行为理论;教学行为

随着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体育成为高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观念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足以及教学方法有所欠缺等方面原因,很多学生因缺乏有效指导而无法发现“快乐体育”的真谛,这使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成为高等教育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当前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与策略等方面,如关注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理念、教育环境、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目标、改革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体制等方面.还有学者针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有研究开始关注教师的积极性应从哪些方面得以提升.但目前没有研究直接指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具体应承担的责任或基于某个经典理论对高校体育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对高校体育教学给予理论上的指导.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是被广为接受的社会学领域研究行为意图方面理论,自提出以来该理论在各领域的运用证实了其对实际环境中的行为有较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从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看,高校体育教学行为直接受到高校体育教学意图的影响,而其意图又受到了主体进行体育教育改革的态度与倾向、外界环境给予的压力以及对教学行为的执行能力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来分析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策略,旨在为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

1计划行为理论的含义

计划行为理论(TPB)是由Ajzen,Timko和White等人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理论框架.理性行为理论假设:人们的行为是有理性的,各种行为发生前要进行信息加工、分析和合理的思考,一系列的理由决定了人们实施行为的动机.该理论针对人的认知系统,阐明了行为信念、行为态度和主体规范之间的因果关系.它假定人是能够系统利用或加工可获得信息的理性生物体,个体行为完全受到个人的理性和意志的控制,即行为由行为意向来决定,行为意向又由“行为态度”(AttitudeTowardBehavior)、“主体规范”(SubjectiveNorm)来决定H.为了试图对所有行为都给出相应的解释和预测,计划行为理论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加入“感知行为控制”(PerceivedBehavioralContro1)的因素,即个体对自己所拥有的从事某项行为的能力的认知,并认为当感知行为控制达到可以准确反映实际行为控制的程度时,就能够同意图一起被用来预测行为.该理论的框架如图1所示.

2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校体育教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体育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其学历构成、教学内容、教学工作环境等都与其他教师群体有鞍大的差异.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和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体育课程的实施者,体育教师在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框架,从行为态度、行为主体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方面分析不同的影响因素.

2.1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行为态度的因素

在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态度是个体对执行某特定行为喜爱或不喜爱程度的评估口].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动机和态度、教育背景和经历、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馈等因素都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2.1.1教学动机和态度体育教学动机是推动体育教师的行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内在因素,是激励教师进行体育教学行动的内驱力.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行为则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它具有使行为以一定强度在活动中保持的特性.教学态度是指教师对待体育教学活动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性,同样制约体育教学活动行为的结果.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动机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教师的行为强度和方向,从而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

2.1.2教育背景和教学经历教师的教育培训和教学经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在现在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动作简单的重复和模仿中,没有充分认识到动作学习也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同时,根据现代心理学对动作技能的研究发现,人的学习技能的过程不仅是技术学习的过程,也是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和积极情感熏陶的过程.高校体育教师如果没有受过系统的、科学的体育教育培训,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缺乏深人的了解,就难以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而富有体育教学经验的教师与刚开始接触体育教学教师在课程组织、实施等行为上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

2.1.3教学经验总结与反馈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馈是改进教师教学、增进教师技能、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是教师从经验中不断学习、自我更新、持续成长的关键.体育教师是否在自己的教学课程后以各种形式呈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的反思,总结教育经验,交流教学心得,就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展开讨论、协商,特别是是否针对教学总结中的一些经验教训而反馈于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中,直接与其教学的动机和态度相关,也决定着教师能否进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2.2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行为主体规范的因素

在计划行为理论中,主体规范是指个体在决策是否执行某些特定行为时感知到的社会压力,它反映的是他人或团体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评教机制、学校管制压力、自我发展压力等因素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决策影响明显.

2.2.1评教机制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是高校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确保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评价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情况、认识到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二是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实际工作却经常使评教工作成为为评价而评价,把评教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对待.目前,很多高校实行学生对教师的网上评教,评教结果作为教师的~种绩效考核的重要因素,因而考虑学生的评教更是成为体育教师工作中新的压力.

2.2.2学校管制压力教师实行的是计划录用、行政任命和调配任用的管理制度,许多方面都没有真正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教师职业的“身份制”、“终身制”已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积极性的发挥,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巨大障碍.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学是根据教师所学专业开设各选项课程,或教师一起上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以往这种管理机制下,教师往往把眼光盯在每年的职称评定上面,从助教到教授只能上、不能下,学校工作的着眼点和教师的注意力全都在“评”上.而体育教育改革是对未来体育教育的设计或反应,意味着破旧立新,正因为改革具有超前性才使得在工作岗位上已经习惯成自然的体育教师心理受到冲击,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主体规范有较大影响.

2.2.3自我发展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完善自我的内在需求.随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教育改革也不断深入发展.广大教师必须克服时间、经济、身体及精力等方面的诸多困难,尽最大努力丰富和发展自己.但是,由于各种条件所限,高校体育教师相对其他教师而言,面临着社会地位不高、工作不够受重视、进修晋升机会少、有边缘化趋势的困惑,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开始感到自身发展方面的压力.由于大多数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得不到满足,因此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另外由于工作聘任、职称评定和进修机会等在教师之间会引起竞争,也容易引起教师之间关系紧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

2.3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行为感知行为控制的因素

在计划行为理论中,感知行为控制是指个体感知到执行某特定行为容易或困难的程度,它反映的是个体对促进或阻碍执行行为因素的知觉.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职业认同感、教师的素质构造、教师的心理品质、学校的激励政策等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感知影响较大.

2.3.1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未来发展,对学生未来的影响更是长远而不可逆的,所以尤其需要建构坚实的职业认同.现阶段,虽然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是,很多体育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程度却并没有随之而提高:他们是否真正把体育教学看作是一门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的专业,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学是否只是一门相对稳定的职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是否将之提升到为学生的终身健康服务,是否将体育教学放到事业的高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越高,其进行体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越强,对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也越有信心.

2.3.2体育教师的素质构造专业的体育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结构和职业道德是构成大学体育教师素质的三大要素.体育教师的工作是一种较复杂的体力与脑力劳动,为了使教学工作有效进行,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定的智力水平,用以协调以上三大要素.当智力超过某一水平以后(如高校教师本科以上文化水平),它不再起显著作用,而其他认知因素或人格特征起着更大的决定性作用.另外,体育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等与实现更好的体育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性. 2.3.3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体育教师应具备的非智力因素心理品质主要有: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兴趣和性格品质.在体育教学中表现为:一是教师的热心和爱心;二是教师富于激情和想象的倾向性.在教学实践中,富有爱心和热心的教师能更好地在课堂内与学生分享喜爱和感情,同时,富有激情、想象力强的教师更热心于自己的学科,能努力地让自己的教学工作取得成功,从而也增强教师达到理解教学效果的预期.

2.3.4学校的激励政策学校管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通过不断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激励他们达到目标的过程.在学校管理中,实行激励政策利用奖惩手段来激励教师,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的调动是有积极影响的.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调动体育教师搞好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的积极性,促使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上等级、上水平,使那些有真才实学、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受学生欢迎与喜爱的优秀体育老师能发挥出更好的作用.由此可见,学校的激励机制也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行为感知行为控制的因素之一。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的教师教学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

3改善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对策分析

3.1加强培训,促成体育教师积极的教学行为态度

体育教师在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只有当体育教师能正确对待体育教学,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主动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因此,应面向体育教师开展系统、有效的教学培训.有针对性地分析体育教师的教育背景与经历,确定其培训需求,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持续有效地开展丰富、系统、弹性灵活的体育教学培训,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规范体育教师的教学动机与态度,适时满足教师教学发展的需求.

3.2改善管理。强化主体规范作用

学校管理应形成以人为本,善待体育教师,激励和约束并存、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的管理体系,承认人的各种需要的合理性并创造条件予以满足,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学校管理的视角应该由工作转向人,教学工作的安排、规章制度的制定、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的变革,要更多地考虑体育教师的因素,切实把体育教师放在体育教学的主导位置.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体育教师的创造性.同时,围绕体育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拨出专项经费设立人才培养基金,实施奖励制度,为骨干教师队伍快速成长创造一定的条件,使他们脱颖而出成为学术带头人,把体育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作为体育教师队伍设的重点.

3.3正确引导。增强感知行为控制

行为控制能力的感知是影响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素质与非智力心理品质都是影响教师感知行为控制的基础,必须加以重视和正确引导.首先,要加强老师职业道德修养.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具备两种教育功能:一是用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去充实学生的头脑;二是以自身的道德品格去铸造学生的心灵.体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榜样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严于律、以身作则、努力提高师德水平.同时,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激励,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行为的关键性动机因素,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努力程度,从而有助于他们实施成功体育教学的信心和决心.

下载社会实践对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实践对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体育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因素影响调查

    中考体育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因素影响调查 作者:李志平1摘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简称体育中考)工作实施以来,学校的体育工作得到了加强,学校体育条件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学......

    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参加组别 初中 研究类型 C.综合研究 学科分类C.学生体质健康 摘要: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身......

    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范文合集

    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安仁县 灵官中小雷爱华【摘要】 全国中小学生体质近年来持续下降,已被社会公认。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学校......

    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而人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高的同时,人们对健康就会更加重视。但是现代人们经常熬夜,作息时间混乱,不愿意花时间去锻炼身体......

    有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论文

    摘要:通过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现状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状况的调查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课程知识运用灵活,而对于基础实践教学能力......

    影响制约创新能力的瓶颈因素分析(最终定稿)

    影响制约创新能力的瓶颈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生物、纳米、......

    公务员面试:如何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现今各大公职类考试中一般都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熟悉公职类考试的人都知道笔试是注重测查考生的智商,而面试的重点则是测查考生的情商,也就是看我们的......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范文大全)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会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直接的影响。虽然,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均具有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