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谈作文教学中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
微谈作文教学中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培养
高振 摘要:作文创作是学生生活阅历与知识水平的重要体现,在教授学生作文写作上要注重其自我思考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独立的完成作文写作。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作文自我思考能力,需要丰富生活感知、锻炼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创设
熟悉的生活场景与放宽学生的创作标准。
关键词:作文教学;自我思考能力
创作是一种交流,是作者与内心、外在世界等的信息沟通,通过作文的写作,学生可以将自我进行丰富与发展,正如周庆元教授所说:“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社会衡量一个文化人价值的重要
【1】标准。”可见,作文写作对于学生素质培养、文化修养与自我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对这种写的能力的训练,要使学生能够真实主动地表达自己的内心状态与情感,必须培养学生的自我独立思考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重视:首先,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让学生感到生活中有多样化的事物可以解说与描写;其次,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与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主动的叙述相关的事件;再次,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让他们说出的话语,具有着生活逻辑与情感逻辑;最后,对学生的创作标准要有一种“大象无形”的态度,让他们勇于表达自我的内心。
一,丰富感知,理解生活
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离不开丰富的生活经验,在作文写作中要有所表达必须以丰富的生活感知材料为基础。但是,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面临的是没有什么内容值得自己去写作。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在自我生活中没有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缺少对于生活的仔细观察与生活感悟。要使学生具备感知生活的能力是目前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不仅仅是过去教学中的“作文创作技巧”的注重,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写的素材,在自我独立思考中,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在感知生活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与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交流,形成一种对话意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们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积累经验,在感受中形成对话观念与思考意识。
1,感受生活,丰富阅历
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获得体验,可以说这是作文写作的基础与前提。正如
【2】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情思”,可见,良好的作文创作水平离不开丰富的生活。在信息化社会,学生面临着一个变化多样的社会,众多的生活体验、广告设计、自然事物等可以形成深刻的印象,只要用心观察就可以有所发现。一方面,学生要关注美妙的自然景观,在大自然中获取无数的写作灵感:去登上那巍峨的高山、广袤的草原,去欣赏那活泼可爱的春天、金黄收获的秋季,可以说,大自然万事万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作文素材;另一方面,在关注大自然的同时,还要对生活进行观察,将自己对于生活的喜爱进行描绘,认识社会的动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引导学生对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联系进行认识,也是当下教育的重要任务,让学生在身边的生活中得到锻炼,通过作文创作去解决自己在生活中的困扰,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生活更加热爱。
2,增加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内心体验,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生活是多样而复杂的,单凭去实践是不切实际的,有很多的生活经验已经被人们所总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还需要学生扩大课外阅读视野,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充实,只要具备了充实的生活体验与内心感受之后才能获取充实的创作。可见,增加课外阅读与对生活的关注一般重要。作文创作其实也作家一样,也是对自我生命体验与内心情感世界的表达,是一种感情创作活动。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中很注重对他人信息的吸收与消化,这是自我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础。学生要达到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丰富多彩的世界与真实的情感感受,就需要丰富生活感知与自己的内心体验。因此,阅读经典是吸取前人的文明成果,让自己成为内心丰富的人,构建自己精神家园的重要手段。
二,创设情境,主动叙述
中学生与其他群体相比,有着更加强烈的交流欲望与倾诉要求。作文教学中如果能够将这种需求转化为主动自觉的写作,那就需要教师创设生活与教学情境,让学生开发想象主动叙述。
1,作文写作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真诚的交流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里,学生永远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仅仅是一个被动而
非自觉的行为。师生之间缺少积极的对话活动,这必然造成学生不能进入活跃的创造性的论文写作中。要对此有所改观便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有着真诚的对话交流,教师要感受到学生们这些鲜活的生命个体的倾诉要求,在情感上做出反应,逐步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学生也要在教师的情境教学中勇于倾诉自己的内心要求,让作文成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形成一种倾诉与被倾诉的关系,只有在这样的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中,师生才能形成真正自愿平等的对话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对学生可能倾诉的一切怀着一份兴趣,这样可以获取学生的充分信任,学生们便会自愿地讲述自己的内心感受与书写真实的心理体验,如此便形成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
2,教师要将自我纳入教学情境
作文教学需要教师的引导启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具备一种参与写作意识。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不仅仅是个倾听者,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心灵世界向学生展现,以此来引发学生吐露真言的欲望。这在教学实践中是已经被证明了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这种主动参与意识,可以让学生在创作时与教师形成一种情感与心灵上的互动,这样,学生便自然而主动的进入写作状态。在此种教学情境中,还需要教师以一种真诚的、亲切的、平等的态度与富有幽默感的语言来塑造良好的写作情境,使学生进行主动自觉地创作。
3,写作题目要与生活相关
教师要将作文教学中的题目与学生贴近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来写作,也能够保持学生持久的写作热情。作文题目在贴近生活的同时,还需要明确写作的目的与对象,这样可以让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创作,在写作过程中及写作之后,学生可以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所领悟,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与热情。
三,锻炼语言,提高表达
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的写作欲望得到了激发,但是如何将学生想要说的语言进行有效的表达?这便是作文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中提到过将“他人话语”转化为“自我话语”来提高对话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足够多的锻炼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将他人之语进行吸收消化,丰富自我的语言表达体系。
1,对高水平的作文进行修改写作
鲁迅曾说过:“凡是己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不很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
【3】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可见,范文的示范作用不可忽视。
2,在作文的“修改”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
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注重“修改”环节,在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同时教育学生为何如此修改,这是对学生提高作为如何写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作文修改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思考,通过不断提高认识来发展自我的思考水平与表达能力。现在教学中可以中分利用多媒体来引导学生进行“修改”。教师可以讲需要修改的文章做成幻灯片展现在学生面前,达到更直观有效的点评。如:“A楼、B楼与C楼三大商业楼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学生经过思考后可以修改为:“A、B、C三大商业楼势成鼎足”。这个句子经过修改之后,语言更加简练且具有概括力,学生的思维水平也得到了锻炼。这个在不断地作文“修改”中,学生努力去寻找“最准确且富有表现力的表达方式”,自我观察事物的方式与思维习惯也会有很大提高。
四,放宽标准,积极创作
目前,作文教学中学生之所以缺少独立思考的原因,除了上文中所说的,还有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学生有话不敢表达。这就与作文教学中的评价密切相关,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多是按照分数的高低来评定,这并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文写作能力,更谈不上独立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评价上,一方面要求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思维个性的关注与情感的交流沟通,双方在平等的关系中真诚的交流。这样才能对成长中的学生有所帮助,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眼光去考虑问题,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创造性。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用孩子的眼光来欣赏学生的写作,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真正的平等关系。要达到此目的,要求作文教学中的评价标准符合以下两点。
1,注重学生的自主评价修改
当学生具有了自我修改的能力之后,教师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评价与指导,学生就可以主动地进行作文写作,形成终身受用的书写习惯。在教室指引下的学生
自主评价修改既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设计等其他教学任务,也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的自主评价修改形式既可以是自我评价、修改,也可以说学生间的互评、修改。如此,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写作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可以产生集思广益的效果,获得深层次的独立思考。在国外很多国家注重学生的自我评改,如美国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写出修改意见,然后学生按照教师指导意见进行二稿、三稿件等修改,最后交予老师写出意见。这种做法将教师的作文评价中心转移到了学生对作文题目的思考上,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与作文教学效果。
2,对学生的作品成果进行展示
在每次的作文创作中,选出那些题目新颖特色的文章推荐给其他同学阅读、学习,同时也可以将进步比较大的学生文章进行张贴。这样在突出优秀学生的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全体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得到发展。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将身边发生的有趣味、有感悟、有体验的事件进行写作,这些写作的标准不用太高,在明确了写作目的与对象之后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与自我审视便可。这样的作文教学方式无疑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一个促进。
注释:
【1】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69.【2】叶圣陶著,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M】卷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8.【3】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146.(高振,山东泰安新泰人,汉族,最高学历:硕士,自由撰稿人,文章发表十余篇,众多网站对其文章进行转载。)
第二篇: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 物理课堂教学 学生 兴趣
一、开展课外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实验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了《密度知识的应用》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鉴别一件小工艺品是不是纯金的,要求学生先设计出实验方案,再动手进行操作,然后讨论有几种鉴别方法,比较哪一种实验可信度最高。
二、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平行光源、电铃、密度计、小天平、量筒、杠杆、潜水艇等实验仪器或模型、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对原有的实验装置进行改造和创新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了学生把科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撰写小论文,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有针对性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组织学生注意收集报刊杂志上最新科技发展动态,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并定期举办“初中物理报”专刊评比,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及写作能力。就某一社会问题让学生扮演决策者的角色,应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的方案,撰写小论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个人和社会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学了《安全用电》后,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对如何进行安全用电作大胆的设计和构想,提高学生正确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决策能力。
四、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认真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举办科技讲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有条件时带领学生参观各种现代化设施,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某些科技成果和最新信息,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适当地扩充,通过录像、资料讲解,达到进行科技教育的目的。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技术,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应用,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趣明显提高,关心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
五、组织社会调查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知识,通过社会调查活动,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到现场实地观察、调查来增加他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通过引导学生接触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等,使学生意识到,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篇:浅议作文教学中学生观察感受思考能力的培养
大凡好文章好作品,皆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在这里有必要对“生活”这一概念作一定的解释。笔者认为,不能将“生活”抽象化。“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种气味、一丝味道、一份触觉、一个身边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这也就成了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
一、观察要立体
感受的敏锐性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没有对周围事物进行细心的观察,感受便无从谈起。因此,首先要对观察能力进行训练。观察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而不是平面的、单一的,虽然人从外界得到的信息约有90%来自视觉和听觉,但还有10%左右的信息需要用其他感官去感知,因此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不能只注重视觉和听觉的训练。笔者曾在课堂上做过这样一个试验,问学生可以通过什么来感受秋天的到来,绝大部分同学说从落叶或黄叶,很少有同学想到用其他感官去感知,比如秋风的声音,秋天的气息,还有秋风掠过脸庞的凉意等等。这些体验学生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被激发,或者说没有被有效地训练。国学大师钱穆写的一组回忆散文中谈到当年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讲的:“又一日,命诸生各带石板石笔铅笔及毛边稿纸出校门,至郊外一古墓,苍松近百棵。命诸生各自择坐一树下,静观四周形势景色,各自写下。再围坐,命诸生各有陈述。何处有人遗忘了,何处有人轻重倒置,何处有人先后失次,即据实景互作讨论”“余又告诸生,今有一景,诸生多未注意。诸生闻头上风声否。因命诸生试各静听,与平日所闻风声有何不同。诸生遂各静听有顷。余又告诸生,此风因穿松针而过,松针细,又多隙,风过其间,其风飒然,与他处不同,此谓松风。试再下笔,能写其仿佛否。”(《八十亿双亲师友杂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7页)由上文观之,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教师也应该有计划地提供给学生一定的事物,让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下去进行观察。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感受要真切
感受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细心的观察是形成感受的基础,但还不是全部。要形成感受,没有情感的参与是不行的。我们从“感”字的字形来看,“感”是从“心”的,“心”就是情感。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情感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刘勰言“感人心情,莫先乎情”,文章要以精诚感人,以情感动人,则作者必须是一个精诚的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在我们的作文训练中,面对同一事物,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因之激起无限的情感,写出声情并茂的好文章,而有些学生却不能,这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没有积极调动起内心的情感因素。“触景生情,睹物生情”并不是说有景有物就能生情,景、物、情是一个互动体,一个内心没有多少情感冲动和体验的人怎么可能对外物生出情来呢?而对于情感丰富的人来说,一个平常的动作,一片普通的树叶都会触动他(她)的情思,有情才会使他(她)所表现的事物灵动而富有韵致。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为什么会感动几代人,这正是因为作者赋予了父亲的动作、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同样如此。普通、平常的事物正是有了情感的浸润才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于漪老师说:“一书一画,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声赞叹,一次批评,一个场景,无不是诱发情感思维的因素。要让学生懂得,习作时不能拿到篮里就是菜,至少要把握两点:不是着力写景状物,描摹事物的本身,而是仅仅以它们文章的由头,为思绪的触发剂,认清它们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所选择的事物须和自己的心灵有沟通之处,外物和内情碰撞,才可能闪现火花,否则,物与情隔离,思路就阻塞,难以流出新鲜的思想。“(《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50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因此,要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进行情感浸润的意识和习惯,让入眼入耳入鼻的事物最终入心。只有入心,方能写出感人的文章,否则只是文字的堆砌而已。
三、思考要深刻
观察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以获得外界信息为主要目的;感受是受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思考,则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在写作中,思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产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那是不完整的。认识生活既要感性,又必须理性。任何优秀的文章、作品都体现着作者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这些认识都是思考的结晶。文章从生活中来,又要反映生活,因此,写作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又要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有思考才会有思想。人是有思想的动物,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思考不是简单、平面地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而是要能够从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得出一个人生或社会的命题,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是深刻性。最新的高考考试说明明确地提出了对作文深刻性的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对生活的思考,是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至普遍、从表象到本质的逐步深入的过程。一般说来,应遵循以下原则:由此及彼,以已知的经验为基础,间接地认识客观事物;由表及里,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现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或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由个别到一般,将自己的个别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情绪和情感的概括。这种概括越广泛就越具有典型意义,就越能引起共鸣。且看2001年一高考考生对“茶”的一段思考:“用温水泡茶,茶叶漂于水上,平静但无茶香、茶味;用沸水泡茶,茶叶几经沉浮,终于落定,茶香袅袅,茶味宜人。浮生若茶,你可以厌恶苦难,但换个角度,也得感谢苦难。不正是若沸水般的苦难让你在人世中翻转沉浮,才使你最终释放出生命的翠绿与人生的清香吗?”《野茉莉的幽香》这篇作文之所以能够获得高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者对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出了独特而深刻的生命感悟。
对观察、感受、思考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而要真正在作文中得以体现,则必须依靠写作实践活动。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勤,要让学生的观察、感受、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在观察的同时有感受,且进行思考,三者最终融为一体。另外还要让学生勤于练笔,把观察、感受、思考的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坚持着做,相信同学们的作文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第四篇:从美术教学谈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从美术教学谈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要] 美术是研究和把握视觉形式和视觉心理的运用不同工具和借助物质媒介材料,同其他专业有共性,因专业特点,体现美术特点的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又是美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美术教学不仅要传授一般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还把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对于艺术的探索精神,培养和发展具有个性特征的美术专业能力.[关键词] 观察力 想象力 表现力 鉴赏力
我认为,视觉观察力和感受力,形象记忆与想象力,美术表现力与创造力,审美理解力与鉴赏力,即是体现美术专业特点的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又是美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一、视觉观察力与感受力
美术是视觉艺术,观赏感受是美术的最基本活动形式,也是美术教学训练的出发点.其一,视觉空间的观察与感受,对实际空间的视觉领悟,这就是我们对物象存在立体的或运动的视觉效应,所感知的物象,空间距离,空间透视以及空间强弱与虚实等,并从中领悟到实际空间的视觉美感.其次,对创造空间的视觉审美把握,就是依据观赏感受的直觉与思维,对二度空间构图布局的组织,或对三维空间结构框架的构成.“创造空间”的观察感受,要注意均衡,对比呼应,多样统一等和谐的审美形式感,再次对“心理空间”的情感体验这就是将对客观实际空间的观察感受,转变为体现主体内心的审美情感,观察感受不同的空间形式,将激起不同的情绪和心态或庄严而稳定,或舒畅而亲切或紧促而压抑等观察感的“心理空间”的情感定向.其二,视觉造型的观察与感受,丰富多彩的物象呈现千差万别的形体,各具不同的独特造型,物象的结构造型,无一不是由视觉的造型元素点,线,面,体所构成.在写生训练中,要求学生观察感受到物象外观所呈现的凹点和凸点,轮廓线,结构线和明暗交界线,突变的面和渐变的面,立方体,圆锥体和球体等,透过复杂的物象表面感受,发现和抓住物象造型特征,即形体结构特征和气质意味特征.以观察感受物象之“形”为起点,以体验领悟物象之“神”为归宿,以此来培养学生具备“形神兼备”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其三,视觉“质感”的观察与感受,世界万物都是有着自己本身的物质,体现着千差万别的质感,在描绘和塑造物象时,为了能逼真的表现物象的质感,就要求学生通过对审美视觉对象的观察感受,好像敏锐的眼光,似乎触觉到物象的质感。不同木质的肌理,不同石材的质地,不同纺织物的纹理和不同金属的光泽以及陶瓷,水果,玻璃等各种各样的物质感觉,有的坚硬光滑,有的柔软蓬松,有的粗糙干枯即使是同一物象,由于处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光照下,也会呈现出物象质感视觉效果的差异。
培养和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视觉观察力与感受力,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艺术美的发现和追求及探索精神,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克服观察感受的片面性和局部性,才能真正领悟到观察感受的艺术内涵。
二、形象记忆力与想象力
形象记忆力和想象力是学生学习美术美术成功不可缺少的专业能力。
形象的视觉记忆,是对观察感受的筛选定位和强化。视觉记忆中的形象,淘汰了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具有概括,提炼的艺术表现属性,体现了形象的本质特征。有些不易于写生的情形,只能通过视觉记忆以默写的方法,捕捉神情姿态,变化莫测的场景,剧烈的运动状态等,都是美术教学培养记忆能力的课题,另外要特别重视学生速写能力的锻炼,只有经常不断地画速写,才能积累生活素材,增强形象记忆力。
想象指的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正是形象思维的想象,使视觉表象和记忆表象,升华为审美表象。
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在观察感受实际形象时的艺术联想,如:这个年青人墩实的像铁铸的罗汉,那棵柳枝飘逸的似多姿的少女。这种运用“移情”与“拟人”方式,培养形象想象力,是通过长期的审美实践所总结的经验和所建立的范畴,想象中的“内心视像”不再是模拟生活的真实,而是具有意味的艺术真实。
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欣赏乐曲节奏与旋律的音乐艺术形式中,将音乐的听觉形象转化和创造为可视的美术形象,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潜在的想象力,并运用造型技巧才能完成。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受到姊妹艺术的熏陶,增强了艺术修养,也是培养和发展,想象力的得益手段。对于学生的形象记忆力与想象力的培养,不只是生活构图,设计构成和创作课的教学任务,还应在美术专业的基础训练,技法研究等教学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重视。
三、美术作品的表现力与创造
美术作品是作者审美意识的物化,即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展示着表现的技巧和创造的形式,而不具备美术作品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就不可能实现作者的见解与思想愿望与情感的审美表达。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是体现美术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首先通过美术课的双边教学,在长期的反复不断的专业训练中了解,熟悉和掌握美术的各式各样的技法,精确造型的写实表现,意味形式的抽象表达等,培养学生具备具象或意象,以及其它形式美术作品制作的技能技巧。
其次,在教学训练中,让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美术专业不同的工具和媒介材料,还要善于发现,选择和运用新的工具,新的媒介质材。这是美术作品物化的基本条件。
以上两个方面是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和创造的基础能力――基本功。
总之只有把强烈地表现欲望和丰富的情趣结合起来,紧紧抓住视觉要素,加以精心处理,才能创作出构思独特和形式新颖的美术作品,从而体现了作者的美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审美理解力与鉴赏力
所有偏离审美教育这个核心内容的美术教学都只能是注重所谓“手艺人”的技巧训练,忽略培养艺术人材的审美心理的构建,只是将审美教育贯穿了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全过程,才能调动和发挥学生个体的审美追求,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
在审美教育中,不断提高受教育的艺术鉴赏力,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集中体现。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掌握艺术欣赏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及对审美追求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的鉴别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把美术馆,博物馆和画廊等,当作审美教育的“课堂”,把画册,画刊和美术专题当作艺术探讨研究的“课题”,把历代美术名家和古今中外的美术流派的作品等,作为艺术鉴赏的审美对象,这不仅使我们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提高艺术修养,从而也培养和发展了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美术专业的能力培养是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它决不是僵死的模式。任何先入为主的教学条条框框,都将束缚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美术教学不仅要传授一般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还把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必须从每个学生的不同素质和气质出发,以穿针引线式的针对性,进行灵活而具体的双边教学,才能因材施教,极大地调动学生对艺术的探索精神,培养和发展具有个性特征的美术专业能力。
第五篇:谈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谈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发表日期:2003年9月8日 出处:无锡市第九中学 作者:汪 嵘 已经有3337位读者读过此
文
谈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无锡市第九中学 汪 嵘
摘要:在新教材的传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及趣味实验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可以挖掘化学实验的探索性培养学生探究实验能力;可以利用化学网络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关键词:化学教学 新课程 探究能力
现代科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科学知识;二是认识科学知识的活动,即认识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是知识、过程和方法的统一体,其中,科学知识是科学过程和方法的产物。
英国教育家贝尔纳曾说过:“理科教学不仅要提供已经从自然界获得的系统知识的基础,而且还要有效地传授过去和将来用来探索及检验这种知识的方法。如果学生不了解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不能够以某种方法亲身参加科学发现的过程,就绝对无法使他充分了解现有科学知识的全貌。现在的科学教学正在后一方面失败得最为明显。”所以,现代化学教学,不仅要加强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
新教材的编写者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作为新教材的传授者更应秉承这一思想,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创设情境及趣味实验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初三阶段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学生对化学并不了解,而处于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好问、富于想象力,因此对这一学科也充满着兴趣。作为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通过创设情境和一些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1、趣味实验:
在学生接触化学的第一堂课,笔者就通过“随机应变”和“无中生有”两个趣味实验带学生走进化学世界。“随机应变”是在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立刻盛现红色。学生一看到两种无色的液体接触到一起居然变成鲜艳的红色很有兴趣。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最后的瞬间液体变成无色。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液体变红,滴一滴稀盐酸液体又呈无色。此时整个教室轰动了,很多学生都在问为什么?探究的兴趣到达了最优点。教师就可以顺势将学生带入奇妙无比的化学世界。
2、创设情境:
化学发展到今天酿出了成千上万个与化学知识有关的故事,它们有的浩如烟海、有的妙趣横生、有的感人至深,而这些故事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用这些故事来创设情境将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讲述《指示剂》的内容时,可以用“斩妖术”的故事来引入。古代的神汉和巫婆当谁家有人重病不起时,他们便会说是妖魔在作怪。等你相信了他们的说法,并请他们来驱魔时,他们就会穿起奇怪的服装,摆起“神桌”,扎好一个草人,并在草人身上糊上黄裱纸;随后口中念念有词,装出神仙附在自己身上的样子,拿起“神桌”上的“宝剑”,在“仙水”里沾一下,向草人刺去。随着“滋”的一声,在“宝剑”刺入的部位,立即显现出鲜红的血痕。那么到底是不是妖怪被刺死了呢?当然,它只是一种骗术,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我们便能解开这个谜,学生一下子对今天学习的内容充满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理。
在课堂上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或者生动有趣的生活化学知识都会使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化学的探究兴趣有独到的功效。
二、挖掘化学实验的探索性培养学生探究实验能力。
化学的科学研究过程通常包括: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寻找并使用仪器→实验操作→观察收集事实→分析处理事实与数据→得到结论。如果能模拟这一过程进行实验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新教材中增添了大量的探索性实验,原因正是如此。而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进一步增加其探索性,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实验改进再探索。
有些实验进行适当的改进或创新,营建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如在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学生发现用了小气球收集马上能想到这是因为一氧化碳有毒的原因。此时教师可马上请同学思考是否有更好的除去尾气的方法,学生会想到直接用酒精灯点燃尾气,甚至想到将其通到加热氧化铜的酒精灯火焰上,用于点燃和加热氧化铜。
2、实验异常再探索。
有些实验出现预料之外的现象,此现象往往包含学生还没有认识的事物规律。我们可以抓住这些难得机会,追根溯源获得突破。在做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中,有个别学生最后得到的液体颜色是绿色。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情况请该同学回忆所用的试剂是否正确,学生回忆所用试剂为稀盐酸,然后请其余同学也做此实验,果然大多为绿色,教师便可及时引导学生得到氯化铜溶液的有关知识。
3、实验错误再探索。
有些实验或操作可以特意采用错误的方法去做,让学生通过逆向求索、缺点反思去思维,反而能更迅速、更深刻地掌握正确的方法。如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让学生双手紧握容器,再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制取氧气结束后,先停止加热,再取出导管等。然后通过对正确操作的演示,使学生在对比中更好地掌握实验的要领,甚至可以进一步探索实验操作错误后的挽救方法。
4、实验失败再探索。
对于一些失败的实验,教师不要急于从理论上加以解释,而可以请同学思考原因,设计合适的方案去证明。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起到引导和监控的作用,这样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如加热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的实验,若用常规方法去做,带火星的木条不燃反灭,达不到效果。在学期后期笔者曾安排了此实验的研究性学习。当时学生主要提出三种可能:
1、过氧化氢受热不产生氧气;
2、过氧化氢受热后产生的氧气量太少;
3、过氧化氢受热还产生水蒸气。然后,请学生根据自己赞同的方案进行实验证明,通过不断地讨论和具体实验逐渐地否定了前两种观点,最后学生设计了两套方案获得了成功。一种方案是用干燥剂进行干燥后再实验。另一种方案是用排水法收集以后再实验。这堂课使很多学生直接感受到科学实验的真谛,直接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从此他们将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自主探究性的学习。
三、利用化学网络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网络教学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日益加剧的“信息爆炸”的挑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来研究和设计网络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和基本素质放到突出位置,彻底抛弃“填鸭式”教学方式。网络教学一切的教学设计都是为了激发、引导和方便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学生刚接触化学的初期,教师可以先教给学生信息搜索和信息处理的常规方法,并指定内容由学生搜索完成所需信息。待学生具有一定信息搜索和处理以后,教师可以模糊地给出搜索要求,并根据教材的有关内容由学生自行确定需要搜索的各种信息。如在人教版《化学》第七单元课题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中,笔者便采取了此种方式。学生在一周内得到了:酸雨的形成、危害和处理,汽车尾气的危害和处理,乙醇汽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西气东输等非常好的信息。笔者再根据教材内容增添部分图片、录像资料,将其汇编成一个网页,然后由学生学习和交流。学生通过自主地学习、探索、研究和交流,获得了课内外的大量知识,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从选择课题、查找资料、材料处理、汇总、形成结论的全过程看。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确具备了科学研究的基本形态。通过这堂课学生对探究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学生普遍感到探究其实并不神秘,人人都可以开展探究。
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每一个教师指明了方向。只要顺着这一方面不断前进,我们相信中国的未来充满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