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语拼音教学中学生多能力培养
汉语拼音教学中学生多能力培养
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学生扎实学好汉语拼音,是朗读、识记、写作的基础,是学生学习语文,教师组织语文教学基础中的基础。教好汉语拼音,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修养和素质。
一、听说能力的培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生学习持久能力的培养在于磨炼。教师要给学生磨炼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听”和“说”两种形式总会交替进行,良好的听觉是正确、清晰的发音前提,然后通过看图“示范”读音,“演示”教具等手段让学生观察模仿,掌握要领,形成技能。如教学单韵母u和u时,先让学生看图,然后问学生图上画的是什么,由图导出单韵母u和u,让学生说出u和u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在于字形相近,不同点是u比u多两点,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着重进行听说的练习。进行反复,教师多次讲,学生模仿。除了培养他们听和说的能力外还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二、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学生认识世界万物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因素。因此培养观察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汉语拼音中字母的形、音有许多相似或相近之处,稍有不注意就容易混淆。观察能力对学好拼音作用较大。b和p两个字母的笔顺、笔画都相同,但在字形上b是右下半圆,而p是右上半圆。在读音上b和p都是双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让气流自己冲出来,极轻极短。b的气流较弱,而p气流较强。通过比较区别,使学生掌握了易混的字母,另外还可以采取念口诀、读儿歌(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特点的,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成或自编儿歌与识记字形加以结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开展竞赛等方式,如口诀有:一竖右下半圆b,一竖右上半圆p.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又促进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多次比较过程中,积极动脑,分析整理区别异同,培养了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又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了思维训练。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拼音教学能力的核心,也是创新品格的智力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点燃它”,一年级新生面对教材中的景物、人物、事件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和兴趣,他们处于高度兴奋,活跃的状态。教师的责任在于抓准时机激励思维,用自己的思想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应该积极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场景,把课上得声情并茂,情趣结合,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拼音教材中,有许多插图生动有趣。如洁白的鹅、美丽的大公鸡、五彩的气球、古老的宝塔等。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彩纸制作精美字母图形卡片,充实教具,通过插图陶冶学生的情操。如先利用宝塔插图,再带着学生看真正的古塔,讲解塔的故事,了解塔的来历,教育学生学习古老的中国人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祖国的美德,我们应该保护古老的文化遗产。拼音教学中教师应当热情诱导学生大胆想象,给思维插上彩色的双翼。只有长期坚持,学生的想象就会如清冽的山泉汨汨而出,滋润他们的创造心田。
四、读写能力的培养
拼音教学中可以进行读写能力的培养,如教学声母,可读单韵母,要读写听相结合让学生先认读后书写;先书空再独立写;先抄写再默写。教学复韵母和音节时,在学生读准音节的基础上书写。除了强调按规定写好每个字母外,还要强调每个字母要写得紧凑匀称,看准一个音节写一个音节。除此之外还可以读音节,带音调组词,说一句完整的话。加强学字、学词、学句和阅读之间的纵向联系。培养学生由学字母到学音节、新词、拼音句子、句群的能力,达到提前读写,为学好语文,讲好普通话打好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读一读融入到玩一玩游戏中去,例如: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找好朋友”的游戏,把声母和韵母卡片发到学生手中,每个人的卡片不同,让学生找出音节好朋友,并且在找到后大声地读出所组成的音节,之后再继续找出不同的组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让学生的说读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习也水到渠成了。
五、自读能力的培养
在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普通话是基础,汉语拼音又是普通话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是小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自读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呼是小学生自己读书的必备条件。汉语拼音中采取多种形式,用反复出现常用音节的方法来复习巩固。除独立成音节的字母外,还有整体认读音节的形成,还有看图读词、读短句、读短文等形式。训练学生反复练习,激发学生兴趣,让每位学生学好拼音,都能准确的直呼音节,为自己读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好语文,讲好普通话打好基础。如针对三拼音节这一学生学习拼音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识读,并且和学生一起总结拼读方法,尝试用口诀法加以识记,在发展学生想象能力的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打下了基础。对于学生在自读课文或课外读物时遇到不会读的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养成给生字标注拼音的习惯,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如给物品、学生姓名加注拼音、读读纯拼音读物等一系列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作为教师,我们要肯下功夫,肯动脑筋,把各种能力的培养融入拼音教学,让学生抓住拼音学习的要点,深入理解汉语拼音,在掌握拼音这个学习工具的同时提高各项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篇: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
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要: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重要规定,亦即当前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又是学生参加高考和全面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生能力培养;培养历史兴趣
[摘 要]: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重要规定,亦即当前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又是学生参加高考和全面持续发展的
必然要求。然而,通过对当前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状况的调查了解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现在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很多学生普遍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存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误区,特别是中学生的各方面历史能力特别差。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高考和学生全面持续发展的需要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生能力培养;培养历史兴趣
第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调查研究和平时的实际教学工作,深刻体会到现在高中学生的历史科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很多学生普遍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存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误解: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就是备考应试。学生没有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历史思维的方法,不会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从而导
致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特别弱,诸如阅读和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力、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都不强。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考对学生在历史能力方面的要求差距太大,与社会发展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培养的需要不相符合。本文就是针对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现状,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在历史方面的各项能力,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最终使高中历史教学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高考的需要,使高中历史教学能够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第二、历史学科能力的主要构成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课程目标的知识和能力部分中指出,在能力方面,高中历史课程要实现的能力目标主要有两个领域:一是历史技能,二是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目标:能从一种或多种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能整理零散的历史材料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能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以及各种历史之间的关系;能科学地比较不同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并发现其异同;能运用基本的历史概念、范畴和方法,对某些历史结论作出相应的评价或说明。
第三、高中学生历史能力培养的策略或途径
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因此,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元化和复杂的,我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学生历史能力培养的策
略和途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直接的内部动力和先决条件。
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这些目标的实现,兴趣是先决条件。因此,让学生觉得有趣,让学生喜欢学习就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历史学科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既有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又有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和丰富活跃的思想文化,这些广博的知识对中学生极具吸引力。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主要谈谈三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注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非常重要,其形式方法又丰富多彩,有问题导入,有故事导入,还有图片或材料导入等等,最根
本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理活动集中和指向新知识,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主要有地图、画片、幻灯片、电影、录像、插图等。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图片,引入相关或相近的历史故事,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才能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将历史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缘由的探索性学习兴趣。
历史是事物发展的反映。将历史课堂所讲内容与现实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人类各个时期的历史内在的紧密性和连贯
性,提高他们对当前社会的认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是一面镜子,不知道过去就不了解今天,只有通过历史的今天,才能更好地认识现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社会问题的历史缘由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认识能力。
(二)老师引导,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历史学科要求培养的学习能力很多,其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而其他活动,如观察、分析、思维等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载体。为此,在教学中我常采用导读法教学。其方法是:教师起导向作用,学生以自读为主。教师的”导”,主要指适时的引导,关键点上的设疑提问,把握章节重点、难点,归纳章节知识体系及其内在关系,帮助学生形成驾驭教材及知识的技巧,以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基本史
实和理解历史概念及历史结论,关键处进行讲解,并要讲深讲透等。要求学生充当”发现者”,”探索者”,学习的积极主动者,读教材目录、引言、正文、大小字、表格、地图、注释、补充原始材料等,智力好的学生编写出章节内容提纲。在整个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洞察全局,巧妙推理,因势利导,导之有方,学生要勤于阅读,善于标记,发现问题,及时提问。通过教师的提问引路,疑难突破,提纲总结,使知识分解,学生易记易懂。同时,督促学生紧随教师思路尽力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分析,提取课本中最有效信息,并概括出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教材的内容之美,语言之美,也能培养了学生仔细阅读,不留死角的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适应现阶段高考阅读”材料分析”能力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问题,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立足基础,注重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所谓分析,就是”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从整体事物的个别方面研究事物本质的方法。客观事物是复杂矛盾的统一体,组成这个统一体的各个部分本来是相互联结的。为了认识该事物,就必须把各个部分暂时地分解开来,分别地加以认识,从多方面和多种现象中发现构成该事物的基础和本质的东西。所谓综合,就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按其内在的联系有机地联合为一个整体。分析与综合是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必不可少的基本的思维方法。同时还是其他历史思维能力形成或提高的前提和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呢?我认为,第一是交给学生思维操作的具体方法。以结构分析综合法为例,在对同一类别的历史概念进行过几次分析综合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析综合的具体方法,然后指导学生
运用该方法学习类似的新问题。第二是长期渗透,待机而发。长期渗透,是指教师必须从高一初始年级就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对历史知识进行多层次的分析综合。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有较长时间的自我体会。第三是设计专门的习题,从中总结出具体的方法,并进行专题训练,通过有目的的程度化的思维操作实践,加速该思维方法内化的过程。
(四)贯彻三维目标,注重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论述课程功能和教学实施问题时,首次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什么是历史意识?学术界的解释并不一致。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认为,历史意识就是对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事实上,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理解方式。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呢?关键是要全面贯彻课程教学 的三项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此外,历史教学中应该注意向学生传递一些历史学的核心概念,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些理性的认识。
(五)研究试题,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
高考考查的就是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其中就包括答题的能力,也就是论述和论证的能力。学生们最头痛的是,问答题和材料题,他们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与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都认为似曾相识,却又无法下笔。面对此情况,我在教学中的又一个重点是:从学生面对试题的最弱处下手,研究大量试题,广泛搜集新型综合题,运用纵横、归纳、小结等方法,加强课后新题型的训练,每天布置一个综合题或材料题,由教师引导、归纳答案。对学生要求是:第一是审题。审清题意是走向成功的关键,拿到题后,必须默读三遍,抓住题的格式和关键词语,是分析,还是比较,是
叙述,还是概括,是评价引语,还是现实热点。第二是列纲。要求筹划全局,突出条理化,强调准确化,要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第三是作答。这是关键所在,要驾驭好史实和文字,繁简适当,运用历史学科语言,答出”历史味”,突出本学科的特点,不答”外行话”,不夸张,不罗嗦,字要写的工整而迅速。第四是检查。答完后切忌过早轻松高兴,还需要仔细默读一两遍,反复修改。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多方面的,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而且各种能力的培养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因此,不管是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还是为了使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和老师的个人成长,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位历史教育教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三篇: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 要】当今中学化学教育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这一模式必须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只有把化学教学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培养有创造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最终转变。【关键词】观察 实验 思维 创造 能力培养 方法
初中化学是一门到初三才开设的新课程,内容浅显而且较少,是学生化学知识的基点,因此,初中化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育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目前不少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为了抓学生的升学率和合格率,不断扩大加深知识,增加难度,打“题海战术”,忽略了对学生素质、能力及方法的教育,使不少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抓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培养真正的化学人才,而不是一部“应考的机器”。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人们有效探索、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是人们顺利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1、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任何一个实验都有它的目的性,观察前教师应注意强调该实验应重点观察的地方,由于初中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有时候往往只被某一方面的现象所吸引,而忽略了对其它方面的观察,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应正确引导学生全面仔细观察现象,从而达到用实验结果分析解决化学原理的目的。如做白磷自燃的实验时,引导学生观察固态白磷产生白烟、熔化、自燃、发光、放出浓厚的白烟的变化过程,学生往往只注重观察白烟而忽略了白磷的熔化和发光,因此实验前应向学生强调、引导、培养全面的观察能力。
2、在实际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在观察方面也存在个别差异,教师应针对学生观察的个人特点,给予不同的训练,要引导学生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由外表到本质、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静到动地进行观察。
3、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大量现象的观察中归纳同类事物的特征,总结有关事物表象的简单规律。因此,在观察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计划按顺序地做好观察记录,同时要对结果进行分析,作出总结,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汇报观察成果,这样才可以巩固观察的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是作为学生探索发现、验证知识的手段,实验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自身的智力、能力、意志品质获得尽可能多的发展,化学实验在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较熟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崇实、求实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实验研究的科学方法,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具有特殊意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应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第一、培养使用仪器和药品的能力。使用仪器和药品的能力是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功,必须学好、练好,要利用一切可以动手练习的机会,如分组实验、随堂实验、课外小组实验以及由同学们自己安排的家庭小实验。因为只要是亲手做的实验就必然会涉及到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取用,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第二、实验基本操作的能力,中学化学实验中涉及到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溶解、振荡、搅拌、加热、过滤、倾倒、蒸发、结晶、溶液的配制、仪器的配制及气体的收集等。这些基本操作要达到“学会”和“熟练”的程度,都需要经过有计划、有步骤、反复多次地练习和实践。
第三、实验设计的能力,实验设计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设计的实验方案要充分注意到“现象明显、操作方便、程序合理、安全可靠”这一基本要求。如:在学完H2、O2、CO2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后,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气体的方案:CH3COONa固体和NaOH固体在CaO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可产生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甲烷气体。或用“实验方法”证明鸡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第四、实验记录和总结的能力,实验的记录主要用于学生的独立操作的实验活动中,学生的分组实验则是让学生独立操作、获得技能的最主要的途经,做实验时,引导学生坚持做到“四带”和“四勤”,所谓“四带”即“带书、带笔、带记录本、带预习报告”。所谓“四勤”就是要勤动手、勤观察、勤记录、勤思考。记录观察时,一定要记录真现象,凡实验不成功的要把实际情况记录下来,查找失败的原因,重做,反复做直到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填写实验报告时不能弄虚作假。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的过程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学习中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再回到感性的解决问题阶段,靠的就是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久而久之,良好的思维能力的形成就会促进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方面下手。
1、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一学科有了兴趣,才能认真学好它。初中化学是学生化学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应从第一节课开始,在第一课上,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化学实验,如“鸡蛋跳舞”,“清水写红字”,“纸花变色”等都是一些很好的实验题材,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创造良好的思维气氛和环境,让学生积极思考。学源于疑,疑则思,思则明,明则进,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教师在化学课堂中适时、合理地运用设疑,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开拓学生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1]如在讲《CO2的性质和用途》一节时,先提出这样一组问题:“①在电影和电视里,你常常看到一些云雾缭绕的幻境,它们是怎样拍摄出来的?②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为什么要做灯火实验?③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现象?”
3、运用对比联想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关键是要抓住问题的比较点,类比点“并联”。如三种气体的制取,酸、碱、盐的性质等。
4、运用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学习Cl-、SO42-、CO32-的鉴别方法后,不妨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实验习题:现有三瓶无色溶液分别是NaCl溶液、Na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应怎样通过实验来鉴别它们?学生整理出的实验方案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根据产生的不同现象鉴别出NaCl溶液和Na2CO3溶液,现象不明显者原溶液为Na2SO4溶液。
第二种:用BaCl2溶液和稀HNO3溶液根据产生的不同现象鉴别出Na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无现象者原溶液为NaCl溶液。
第三种:先用盐酸鉴别出Na2CO3溶液、再用BaCl2溶液鉴别出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
第四种:先用酚酞溶液鉴别出Na2CO3溶液,再用BaCl2溶液鉴别出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
究竟哪种方案最科学,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其步骤的多少,现象的明显程度等最终确定第二种方案为最佳方案。教师应通过这些方法,运用各种手段,启发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经常性的锻炼。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培养创新人才靠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时代命题,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实施创新教育,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该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呢?
1、正确引导、培养创造性意识。根据创造学理论,创造是人类最伟大的永恒的潜能,创造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才能,为了“打破”创造的神秘感,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让学生形成“大胆求异”的习惯,挖掘学生的创造意识,如用石墨和可乐瓶制作简易的水电解器进行电解水实验,自制简易装置制取H2等实验。应多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求同求优的思维训练。
2、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道化学题往往有各种不同解法,在教学中应多启发学生广开思路,积极思维,充分运用化学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思考,这样可拓宽思路,开阔视野,使学生思维得以深化。例如:在五氧化二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四种物质中,哪种物质不同于其它三种物质,为什么?学生经思考之后,有几种解法。学生甲说:“五氧化二磷,因为唯独它是固态物质。”学生乙说:“一氧化碳,因为唯独它不是酸性氧化物。”学生丙说:“二氧化硫,因为唯独它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问题的设计,它不要求有集中而划一的答案,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作出不同的反应,只要说法合理,都可视为正确答案,谁做出的答案越多,谁的思维发散性越强。现代化学教育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对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这一模式必须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教育,对此方面的研究与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它关系到我国化学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四篇:浅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潘能清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我们教师应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各学科的进步,同时对他们未来学习和生活大有益处。本文就四个方面能力培养阐述一些看法。【关键词】
历史
教学
能力
培养
在长期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然而,由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历史教材文字表述一般偏重于叙述,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就势必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兴趣是学生学习历史科的关键。
兴趣是人们追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我们不能只追求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来引起学生对上课的兴趣,这样学生就永远不会真正热爱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既在课堂中学习了历史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我们历史教师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会让学生在未来的一生的学习、工作当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使人终身受益。这样就会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对传统机械教学的改革,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各种知识能力和效率,便于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学生。那么,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当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四方面能力。
一、概括能力的培养
概括能力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本质特征结合起来、联系起来。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完全成熟,有时也会把正确的与错误的成分混合在一起,影响了结论的确切与完善。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概括能力的培养。
调动学生自觉进行概括的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在学习环境的创设上,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气氛,放手让学生练习概括历史事件,无所顾忌地去分析、综合、比较和抽象。练习多了概括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总结正确进行概括的方法。比如,学习了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农民起义后,就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从起义地点、领导人、起义原因、经过、结果等方面进行概括。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学生掌握的概括方法也越来越多,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也越来越强。
遵循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正确途径。历史事件是历史教材的最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必须在研读历史教材、挖掘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中进行。在引导学生挖掘历史事件内在联系时,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这三步去循序渐进地开展。在训练途径中培养出来的概括能力既准确抓住了历史事件的重点,又简洁明了不繁冗。历史理论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要使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提高到一个较理想的境界,那就要在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的过程中,将必要的历史理论渗透其中,才能使历史事件和历史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否则,便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概括能力。由此可见,基本的历史理论是连接分散的历史事件的筋骨,是培养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是在表象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能力便是人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中学生对历史学科形成的概念却是“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平时根本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考试时就突击背几天去应付。要扭转这一局面,历史教师就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历史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是社会学科的必修课程,有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功能。从而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态度,提高学习历史课的热情;进而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综合等思维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拿起“思维”这个武器,积极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和逻辑形式梳理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分析各种历史现象、历史关系,并重新归类组合,形成眉目清晰、条理分明的历史网络图,自觉摈弃死记硬背的陈旧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是认识历史现象和形成科学概念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综合,而综合又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如要形成“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概念,首先应分析: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具体功绩、取胜原因等,然后综合为:戚继光是明朝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其实这就是历史思维过程的一种形式。历史思维还是一个“比较”和“概括”的过程。比较就是对历史上发生的许多现象的某些因素进行对比,从而概括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三、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是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学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深入领会和把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更是学生运用已知解决未知问题,达到“以史为鉴”的基础和关键。
历史的理解要注意理解历史的多样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线索、层次等方面理解,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灵活性有很大的益处。要注重历史的连贯性,培养学生对任何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连贯的思维。要注意历史的规律性,规律性体现了历史发展最本质的东西,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要注意理解历史发展的因果性和连续性,便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系统看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精心设计课前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欲望。通过课前提问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积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重视课前的语言表达训练,教学中,如能每节课前用几分钟由一名学生讲一个历史小故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慢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历史知识。
开展课堂讨论。针对一些重大而学生又难以理解的问题,启发学生去分析思考,开展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辨解能力。例如,在讲“西安事变”时,围绕“蒋介石该不该杀”这一问题开展讨论。开始由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让他们理解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举措的重要意义。课堂讨论要针对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学生辩论要集中时间,语言要简练,教师要注意引导,在分析、辩论的过程中形成共识,起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对学生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激发感情,培养想象力有特殊作用。教学中,选择课文一些有教育意义或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段落让他们朗读。要求朗读时不仅声音宏亮、吐字清晰、流畅,而且抑扬顿挫,富于强烈的感情色彩。朗读训练既牢固掌握了历史知识,又锻炼了口才。
通过以上的实践,学生的能力提高了,不仅可以促进对历史课的学习,而且对各门功课的学习都有益处,从而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整体素质。中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学科就能完成的。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我们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
第五篇: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
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创造能力的基础。提问是创造性思维的诱因和动力。早在30年代,陶行知先生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我们有许多教师时常感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其实,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一个最深刻也最危险的表现便是不愿深入思考去寻找和发现问题,而只是习惯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这正与我们长期以来只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而不去重视、训练、培养(至少是不化大力气去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一.学生提问减少的原因
1.教师缺少对学生提问意识、提问能力、提问方法的培养训练。
2.怕教师、同学讽刺、嘲笑、批评,对自己没信心,怕丢人现眼。
3.对学习不感兴趣,认知水平较低。自己研究不深,存在惰性。
4.迷信权威,迷信教师,迷信现成答案。
5.观念的障碍。认为提问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分析,失去了学生产生问题的很好机会。
6.性格因素,不愿意问老师、同学,把问题憋在心里,积重难返。
二.学生提问的作用
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顺教有疑,有疑者顺教无疑。”学生能回答问题固然也是对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一种肯定,但缺少探索,发现和质疑的学习毕竟还处于被动状态,学生主体的积极性难以得到真正的激发,学习成果只能是停留在“学会”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谈不上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指导学生坚持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对教材、例题、习题进行研究、质疑,在某种意义上比教会学生知识本身重要得多。一旦学生有了探索和钻研习惯和能力,他们的潜能便会被无限制地激发出来,我们的教学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有助于学生储备丰富的知识信息量,形成一定的思维方法。
学生如果有问题,他们思维就会为解决某一具体的问题而启动。这时,一方面学生原有的以各种类型的知识、表象和智力行为方式而存在的已有经验起重要作用。学生思维内部也会产生一种自我刺激、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过程,并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理解,从而丰富和发展原有认知结构。另一方面,当学生思维遇到疑惑,产生探究心理时,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就会采用查找资料,请教师长等手段,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大大扩充了广泛领域的知识量。
2.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
学生有了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在试图提出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设想时,学生必须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4.就学生的方面看,原来被问的学生是处在消极的待问状态,现在提问的学生则是积极思维随时准备发问。学生的提问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渗透着学生的个性,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问题、鉴别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要提问,就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什么问题,怎样提问题,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等等。因此,对学生学的要求也提高了。
5.就教师教的方面看,原来是教师自己设计问题,自己有准备地解答,教师心理压力较低。现在是学生根据数学教材内容,或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在某些问题上教师是无准备地解答,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较敏锐的反应问题、回答问题的应变能力。这样,教师不仅要能回答问题,还要能及时归纳出学生提问中的共性问题、典型性问题、有价值的问题,更有利于围绕教学目的、要求展开教学过程。
6.就师生关系而言,原来以教师提问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使师生间的“感情交流渠”不通畅,现在是以学生多提问为主的教学活动,学生群体的积极性会得到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探究数学奥秘的思维方式、观点倾向都通过提问表露出来。作为教师来说,则可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究、研讨,将他们的思索点导向可以保留自己观点,发展自己的观点,直到学生对问题的解释认同。这种平等、民主的学习方式必将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教学。
三.学生提问的几种类型
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想把问题作详细的分类较难,现在人们公认的是把所有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或称封闭型问题。另一类属于未定答案的问题或称开放型问题。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常为前者。按照布鲁姆教学,把教学目标分为
(一)认知能力;
(二)情感能力;
(三)技能能力;则可把学生提问分成低层次问题和高层次问题。低层次问题有(1)记忆性问题;(2)理解性问题;(3)运用性问题。高层次问题有:(1)分析性问题;(2)综合性问题;(3)评价性问题。按学生提问内容分大致有下列几种:
1.审题不清而提问。有些学生没有经过仔细审题而觉得自己不会做,急于向老师求助。
2.知识点不清而提问。问题反映出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对基本概念、定理理解不透彻或理解错误,只停留于文字上的死记硬背,却不能掌握定义的实质和内涵。
3.解题方法或思维方式的问题。有不少学生经常反映,某些方法上课听懂了,记住了,可遇到自己处理问题的时候,思路比较紊乱,甚至只会生搬硬套,却不知为何要这么处理问题,这些学生关键是思维方式不够到位,不能从理解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求异创新的提问。这类问题往往来源于思维具有独立性和挑战性的学生,他们不满足于课本知识和课堂传授,主动学习,善于思考。有些问题甚至连教师也一时无能为力。
按学生提问时间分则可分为:课内提问和课外提问。
四.如何培养学生提问
学生提出问题,它反映了学生对教材的认识程度。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对教材积极、能动的内化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良好契机。
(一)多问
李政道博士说: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积极支持他们用自己的思考方法去理解,或是重新认识问题。
1.鼓励学生“敢问”。
“敢问”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行为,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提问时往往会想,“我的问题行吗?”“我的问题是否太浅,同学们会笑话我吗?”“老师会批评我吗?”等顾虑。这时,教师就应及时鼓励学生,创造一种气氛,让学生敢于提问,也可把自己的不理解、新建议提出来,有时这些问题可能是许多同学的疑问。
(1)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表示注意的态度,要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有时一个赞赏目光、手势都会给学生极大的信心。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能打消学生提问的顾虑,能使他们在动手、讨论等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发现问题。
(2)善待学生“插嘴”,善待学生超范围提问,及时表扬鼓励。教师的表扬肯定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对于抓不住要点问题的学生,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耐心解释,让学生懂得最可怕的是不提问题;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从而就更激励学生去发现问题。
(3)在班级里开设“问题信箱”或利用板报、壁报等开设“问题园地”,刊登一些提出问题的方法,一些问题的多种解法及表扬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创设一种人人参与提出问题的氛围。
(4)适当地启发引导。让学生提问之前,教师的讲解、引导要富有启发性,能激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索。
2.激发学生“多问”。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诱导学生步入学习的过程,提高数学能力。教师可以从正面、反面等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经过注意、困惑、思考、提问、释疑等心理阶段,激发学生“多
问”。
(1)要引起学生注意。
(2)要创设一定的情境。
(3)要设置适当的难度,但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摘得到”的乐趣。
学生的问题有的抓不住要领,教师要在关键时扶一把,拎一下,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多问。
(三)培养好奇心,使学生在探索中产生问题。
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强烈的好奇心会使人对外部的事物产生敏感性,生发疑问,引起探索,追根寻源的欲望,对学生来说,从小就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平时认真观察事物,并做到边观察边动脑筋。
(四)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和空间。
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就需要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去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无论是概念教学,还是解题教学,必须给学生创造观察的场所和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解题前或解题后都应给学生留有充分充足时间,让他们思考解题途径,反思解题过程,促进他们提出新见解、新思路、新设想和新途径,指出推广的前景。
(五)培养“怀疑”,使学生有自己的创见。
创新来源于“怀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怀疑开始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怀疑”,要鼓励学生不惟书,不惟师,敢于怀疑、反驳、否定别人的理论,这样往往会导致新问题的发现与突破。
(六)教给学生质疑方法,使学生的“问题”有质量。
古人说“学则顺疑,疑则有问。”疑问是发现之母,但许多学生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提出问题。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点拨诱导,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实现从“扶到放 ”的飞跃,逐渐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较高质量。
1.从结论入手。这在数学中经常会运用到。
2.引导学生自己研究教材,针对课本提出问题。
教师可指导学生这样提问:这一章,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定理、公式有什么含义?适用范围是什么?如何运用(正用,逆用,变用)?
3.引导学生自己研究习题,针对习题提出问题。从方法上另辟蹊径。教师可指导学生这样提问:这个问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一题多解)?有没有更一般的情形?用这种解法能解决其他问题吗?(一法多解)
4.从矛盾处入手。多想为什么会这样?是怎样产生矛盾的,要引导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
5.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
发现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良好数学素养之一。因此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生在身边的现象,然后概括成数学问题。如储蓄利率、降价销售、24点问题等。
五.如何解答学生的提问。
教师解答得当与否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威信、教学的信度,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要认真对答学生的提问,乐于解答。同时,要给学生予以鼓励。在解答时,应以最佳方式来使学生满足,使其听懂,印象深刻。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解答方法有:
1.直接回答法。
2.教师讲授法。有时某个问题可能是大部分同学的问题,教师可在全班讲授。
3.同学代答法。某些问题对部分同学是问题,对另一部分同学可能不问题,可由同学们内部自己解决,直接或间接请个别同学代为回答,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养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
4.反问法。当学生提问时,不提示或稍为提示,马上直接反问学生,如“如果是你又将怎样处理?”“你认为怎样解决?”这种方法针对的内容一般是那些判断分析,具有推测性的问题。反问学生,可以锻炼学生分析和应变能力。
5.暂缓回答。在课堂上教师突然被学生提问,又不能一时讲清或要影响课堂教学进程,又如课后学生提问一些较难题目,教师也要经过一定思考、推敲,可约定另外时间解答,但教师一定要按时给学生答复。
6.启示法。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按照思维方式,逐步诱导,慢慢地将学生的思路引导至正确方式方法上来,最终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正确结论。此法能够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意志,有利于学生今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学习的良好方法。
7.讨论法。对那些存在争议、当前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教师犹如“助产婆”边主持边引导,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不但能调动同学们学习积极性,而且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
诚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向教师提问的可能性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对教学内容确实不懂就问,有的对其它领域内容出于好奇心而问,也有的想为难教师而问,等等。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当时环境和具体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解答。
让学生多问、善问,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培养和不断训练。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比通过被动的回答问题,更能催发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只有让学生做提问的主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才会更浓厚,学习责任感也才会更强,思维潜能才能更加得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