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过农村生活展农村特色
过农村生活展农村特色
——浅谈如何指导农村中学生写好作文
广西隆安县第二中学苏 燕
摘要:
在乡村中学,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大多数学生在乡村居住,我们的教师大部分是身居农村内,亲临教学第一线,孩子们在这广袤的土地上生活,各种各样的新鲜事多得不计其数,但这些新鲜的稀奇的事,竟从他们身边擦肩而过,有的甚至永远埋没,很是可惜。有时我和同事们聊聊天,在偶然的闲谈中,我发现同事们在对待学生作文的问题上,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那就是农村孩子见识少,没有什么可写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所以,我想和同行们谈一谈如何引导农村学生写好作文的问题,如有欠妥,恳请指正。
关键词:农村生活农村中学生作文
生活在农村的学生,长期接触的是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城市而言,农村文化氛围不浓,学生知识面较为狭窄,导致他们在写作中常常出现言之无物,表达能力不强等弊端,达不到新课标的习作要求。其实农村的孩子在写作上有得天独厚的农村生活环境,指导他们作文时应因地制宜,把握好农村乡土性这一独有的优势,同样会别有一番天地。
一、贴近生活,挖掘源泉。
生活永远是作文的第一源泉,离开了生活的作文,必然会空洞无物。农村的孩子长期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青山绿水,梯田楼角,这秀丽的景色在学生的头脑中会留下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同时,乡村的孩子也有许多趣味无穷的生活场景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春天采花,夏天摸鱼,秋天摘果,冬天捕鸟;还有砍柴割草,喂猪放羊,播种施肥,打谷收豆,这些饶有情趣的生活都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这些农村司空见惯的劳动生活,也会使学生从中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当学生提笔作文时,就会如涓涓清泉汩汩而出。
二、感受生活,积累素材。
1、收集农村语言。农村是语言的天堂,指导学生收集农村语言,并学会运用,会避免他们作文时语言枯燥无味的弊病。具体方法:①收集农村谚语,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等,这是农村一年四季采摘农作物的谚语;“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等,这是人们对大自然观察总结的结果。②体会农村语言,教导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乡里人家如何用简易平实的语言去表达丰富的生活内容,不断积累素材,丰富自己的语言宝库。如农村生活“柴米油盐酱醋,就是生活全部”,“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等;农村习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等。
2、贴近农村生活。贴近生活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必要途径。让学生观察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收获等。以往我在作文教学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让学生在作文中叙事写景,学生往往千头万绪难以下手,认为农村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又没有非常热闹的街道,更没有风景如画的公园,写什么呢?我分析认为:这是我们的学生对农村生活熟视无睹的结果。
于是,我在作文前,首先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实地观察。在边走边细心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同学们,看到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有的说,看到了农民伯伯在田野里辛勤地劳动;有的说,看到了滚滚麦浪;有的说,看到鲜红的大苹果、黄澄橙的梨,累累果实;还有的说,看到了蓝天白云下燕子在空中飞舞,麻雀飞来飞去等,等同学们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叙述一番后,我说:同学们,看到了这些景物想到了什么?一阵沉默之后,有的同学说:我们的家乡确实很美,我们应该热爱家乡,长大以后,要把她建设得更美;有的说,当我看到那些累累果实,仿佛看到了农民伯伯的满脸汗水,一身泥,同学们真切地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有的同学甚至说:我看到农民伯伯浇地漫灌时,就想到,长大后,一定要把它改造成节约用水型的灌溉„„看到同学们思想的逐步升华,作文思路逐步清晰,我确实感到了无比的欣慰。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一些养殖业,如家庭养鸡、养猪、养羊以及水产养殖等,拓宽学生的生活范围,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作文的积极性。
三、观察生活,勤写多练。
1、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说清楚的。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知世界,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2、阅读是拓宽学生视野的途径。教师除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指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并教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通过阅读,为广大农村小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海洋的窗口,有效弥补农村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的缺陷。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强调学生勤写读书笔记,随时摘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同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学生对农村的生活耳濡目染,亲身体验,教师要因势利导,指导他们把所做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这样年长日久,学生的联想就会丰富,思路就会开阔,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如果农村的作文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就会写出富有农村泥土气息的佳作来。
四、利用生活,精心布局。
1、创设情境,精心“命题”,激发学生写作冲动。
我们知道,人只有在激动了、痛苦了、愤怒了、快乐了之后,才会有情感表达的冲动.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认为:“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情感,它影响乃至决定人的思想言行。胸中写作热情似火烧,就会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感。”
激发写作热情,启发情感体验,其途径不一而论。作文训练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一定的作文情境。可以结合学校生活、班集体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展开,也可以结合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众人关注的热点,引导学生去思考、感受,从而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激发写作激情。老师因势利导,精心命题,让作文要求与学生生活经验、思想感受结合起来,使学生可以在活动、事情的进行中作文,在思想、灵魂的撞击下作文。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冲动和热情,为学生作文提供了鲜活的“生活源”,将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作文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又能与作文训练要求相结合,使作文教学各个环节“活”起来,2、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学会思考。
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因此,作文教学光从文本上指导学生是不够的,更重要是引领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会思考,“捕捉事物的特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中学生受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其对生活的关注较少,认识容易片面肤浅,对生活中的“美”缺少体验,更缺少“发现”,作文时往往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思想,老师要指导学生善于积累素材,提炼主题,养成表情达意的习惯。这样,作文时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思想感情可表达。
3、训练学生遣词造句,学会表达。
农村学生受生活环境和语言习惯影响,书面表达能力一般较差。因此,加强遣词造句、表达成文的训练尤其重要。
1).引导学生做好词汇积累
每一位老师都知道: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反之,没有积累,则胸无点墨,是写不出文章来的。因此,要想写出好作文,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词汇积累。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年少记忆强的优势,指导学生一方面熟读背诵教材中优秀篇章、精彩片断,大量吸收优美语句:另一方面自行摘录生活中有价值的语言内容,如成语谚语俗语等,帮助他们积累起终生受用不尽的语言材料。教师要鼓励学生勤记忆勤动笔,将有用的东西记在本子上,要长期坚持。一口吃不成胖子,要点点滴滴地积累。
2)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思考。
学生背了大量的书,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还未必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因为这种积累是静态的罗列、堆积,要真正让这些材料在学生头脑中活化,还得让学生对作品语言以及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反复地去品、去思。要引导学生学会去圈点、批注、点评。虽然,学生开始做的圈点批注还比较浅薄,比较零碎,但我们要珍视学生的这些一鳞半爪,要多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做进一步的思考。让他们由此渐进,在感悟中深化思想,在感悟中升华人格,在感悟中萌发初步的写作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文体训练。
近年来话题作文都是文体不限,但我们也知道“文体不限”绝不是不作体裁要求,因此“不限文体”虽然给了我们体式选择的自由,但不同的话题还是要有较为适宜的体例来承载。作为老师,我们还是应将各种常用文体的写法都训练到位,学生文体知识全面了,写作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从中选取自己最拿手且最适合表现此话题的体式,求得最佳发挥。在这一方面,可采用作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如日记、书信、请假条、表扬稿、读书笔记等,当学生丢失了心爱的铅笔盒,教给他写一篇“寻物启示”。当学生面临困境得到他人热情帮助时,鼓励他们写“感谢信”,送给帮助过自己的人,以表达真诚的谢意。当自己做错了事,得罪了别人,伤害了友情时,建议他们制作抒写“歉意卡”,表达自己的愧疚,争取别人的谅解。当学生对班级建设有许多新的好的建议时,教给他们写建议书。当学生对干部、同学、老师有意见时,教给他们写意见信。
作文也可以与活动结合起来:新年快到了,鼓励学生为联欢会编写话剧、小品的剧本,也可以设计贺年卡,编写新年祝词;逢组织活动,布置学生为少先队、共青团组织设计活动计划和方案;运动会上,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写采访稿,写新闻报导。总之,学生惟有在通晓各种文体的基础上,方能择善扬长,展现自己最亮丽的一面。
4)及时组织评改,培养学生评改作文能力。
在作文评改问题上不少人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他们认为作文评改的主体是教师,精批细改每一篇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殊不知这样做既加重了中学语文教师的批改负担,限制了学生作文数量,同时学生从中收效甚微,常常是作文本发下去学生只看一眼总批和分数就扔到一旁,不能从中领悟并改进。这样做另一方面忽视了对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直接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享受,沟通见解。因而我们切不可越俎代庖,大包大揽,而是要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评改作文。常用的方法是组织学生互评、互改或自评、自改作文,老师总结点评。这样再三训练,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很快就会提高。
总之,在农村学生生活空间相对狭窄,写作时常挖空心思,虚构内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只有立足农村,才能走出困境。平时的作文练习,教师命题要尽量
使学生有内容可写,让学生描写自己了解的农村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挖掘身边的农村素材,如美丽的自然风光、精辟的农村俗语、丰富的农家生活、质朴的农村劳动人民等。农村有许多活动,如农忙、赶集(赴圩)、上树摘果、下河摸鱼、养鸡赶鸭等,可引导学生就地取材。写真事、抒真情,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就有了,也增加了学生些许成功的体验,增强了作文的信心。
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质量不高是事实,但却是他们冥思苦想的结果,来之不易,同样应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要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优美词句、一个小进步都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喜爱作文、重视作文。
第二篇:特色班级成果展2
特色班级成果展总结
一(1)班
特色班级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好的环境能够激励人,可以改造人。
教室是一切教学教育的主阵地。营造一个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这学期以来我班同学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制作了名片、书法、绘画等特色作品,把教室变成了学习、成长的乐园。
前方的图书柜里的图书是同学们从自己家里带来的。下课后,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来借阅,这些课外书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净化了同学们的心灵,充实了同学们的生活,使同学们爱上了读书,快乐地遨游在书的海洋中
教室的后方是黑板报,我们结合课文教学和时间更换了黑板报。学期初我们以“大集体”为主题来了一期黑板报,同学们用卡纸在这里勾勒自己的名片。用粉色添涂欢乐; 用蓝色丰富想象; 用黄色表现稚气; 用绿色描绘梦想。在美术张老师的引领下这黑板报卡片都是学生自己设计、自己书写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可以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创造个性,让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
“看谁做得好”专栏。这里展示的是大家的书法作品,我是希望通过教学生学书法,再教学生学做人!这些作品有的清秀、有的刚健、有的朴拙„„说实话,学生的作品还显的稚嫩„„但,通过这些习作,时时提醒大家:向同伴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得到进步。另外,“看谁表现捧”专栏上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展现舞台,看谁的小红旗越多就越能体现他们乐学,勤奋,获得了众师生的好评,这个专栏给同学们的学习营造了一种向上的动力。希望全体学生都能做到有纪律、懂文明、有理想!
班级的精神特色是特色班级的核心和灵魂。一个班级有了自己的特色,那么这个班级就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就有了自己的形象,这一种特色就是一种精神,它看不到,但又无处不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和老师。班级口号设置为“我健康,我快乐,我学习,我进步!”希望同学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积极向上,善于向困难挑战,永不言败。
以学习为主线,以班级的凝聚力为轴心,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促进班集体活动的深化。针对班级实际,抓住他们的爱好,找出一个突破口。组织各类比赛时,我们积极参加。在比赛中,我注意引导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相互的配合,培养协作精神。在本次秋季运动会中,我们班获得了团体获得第二名。特色班级的建设,在以人为本的核心下,进入了深层发展阶段,看似极简单的一种方式和方法,却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了极具影响的效应。在这里,每一次细微的关心,每一次充分的尊重,都在不断净化和陶冶着学生的心灵,都在鼓舞着这些学习学生,在崎岖的求学之路
上不断进取。一定用“好行为、好口才、好书法、好才艺、好文章、好体魄”的六好工程的标准慢慢培养他们。
(相关图片如下)
广播体操
广播体操
团体总分第二名
广播体操二等奖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运动员
第三篇:抓常规,展特色,促发展
抓常规,展特色,促发展
——松江区方塔小学语文教研组
近几年来,在区教育局、教研室和学校领导的关怀下,我们方塔小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团结协作,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和实践,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可以说现已成为一个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团队。
一、教研组基本概况
我校语文教研组共有30位教师,其中区级名师1人,区级教坛新秀3人,校级骨干教师12人。全组成员互敬互助、互帮互学,工作热情高,师德品质好,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治学严谨,团结奋进。
二、教育教研情况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本教研组要求教师努力学习现代课堂教学理念,特别是二期课改的精神理念,把握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要在教学实践中组织实施现代课堂教学,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要根据相关理论和教学实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得失,并制定措施,改革教学,不断地提高课堂效益。
我们要求骨干教师做到“五个至少”即:每学年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至少开展一项课题研究,至少承担一节校级及以上的公开课,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至少参加一次专业培训。要求一般教师做到“三个一”,即:每月摘录一篇一千字左右的理论文章,每学期上一堂课堂教学研究课,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案例。其次,我们帮助教师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三年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个人发展规划,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明确的目标。第三,为教师创设与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如读书交流、教学评比、主题论坛、科研探讨等活动,激发教师对教育现状的思考和认识,发现自己发展中存在的困惑和障碍,寻求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1、教研活动目标明确
本教研组以教学常规为抓手,加强教研组自身建设,强化教研组管理,由五位年级教研组长分管各年级教研工作,做到教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成果、有反馈。要求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面向同年级组员上一节研究课;每人每个月写一篇教后随笔和一篇案例分析;每学期写一篇代表自己科研水平的教学经验总结;每人每学期听课评课不少于20节。
教研组在“四定”、“四备”的基础上,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标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质量考查。坚持“二结合”,即,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电子备课与手写备课相结合,鼓励手写备课。备课的过程为“个人构思——集中交流——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经验和智慧,实现集体智慧的交融与共享。个人教案要规范,环节要齐全、清晰。
本教研组要求教师备课要做到八备,即:备课时目标、重难点、准备,备学情分析,备新旧知识切入点,备详细过程,备多媒体的整合运用,备学法指导,备板书,备作业,并针对课堂教学实际效果,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要求做到六个是否,即: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符合“课程指导纲要”、“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并做到目标清晰且切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否做到对教材处理得当,突出重点和难点,并能联系生活实践,辅助或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学结构的安排是否疏密有致,具有逻辑性与节奏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是否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相统一,体现有效性;作业、练习的设计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并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学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充分、因地制宜等。并且在备课本上体现“一课一篇‘小反思’,一单元一篇‘大反思’”。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真正做到了让反思成为教师的习惯,成为教师教学长河中的组成部分。
2、教研活动丰富而扎实
为了不断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追求活动的效果和效益,每次教研活动我们都在邀请与本组挂钩的行政领导一起参与活动。活动内容因组而异,有集体备课、集体评课、集体进行质量分析、集体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疑难杂症、集体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等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经验和智慧,实现集体智慧的交融与共享。
3、立足课堂,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我们坚信: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水平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密切结合我校每学期举办的“方塔杯”小学高级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教学评比活动、“小荷杯”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活动、“珍珠杯”骨干教师教学艺术切磋教学评比活动等等,每学期在本教研组内开展重点课、四位一体课、复习课等课堂研究活动,从中挑选合适人选参加校际层面的各种比赛,教学研究活动常规化、常态化。
至今,我们教研组已初步形成了以随堂课(不打招呼进门听课)为抓手,以重点课、四位一体课(以备课组为单位,确立一个研究主题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以教学评比课、示范课(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观摩、交流、研讨)为平台,以跟踪调研课(针对部分课堂教学薄弱教师进行诊断式听课)为补充的教学研究新格局。
(三)强化质量意识,落实整改措施。
我们要求五个年级备课组既要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又要精心设计单元测试试卷,所有试卷必须经教导处审阅合格后方可进行测试。要认真组织监考,组内统一安排阅卷,每次阶段测试后都要写出质量分析报告,制订下阶段教学整改措施。
随着城市化脚步日益加速,松江新城日新月异,我校的生源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针对学生学习习惯较差,以及学习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我们要求各年级教研组建立起了自己“错题集”。力求做到(1)及时性,每天把学生出现的错题进行归类和整理,汇总起来。(2)针对性,对学生中出现的错题进行错误原因分析,组织评析和纠错,调整教学策略,制定改进措施。(3)经常性,教师经常翻阅错题集,适时适量设计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温故而知错,逐步做到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错题集” 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办法,是减轻学习负担的作业。通过“错题集”的使用,提高了学生思维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准确地把握了知识点及概念点,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粗心的现象,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努力抓好课题研究和教改试验工作。
教育科研能力是高素质教育和教师自身专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教研组组织教师积极投入教育研究。为了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学校聘请领导、专家来学校作讲座,长期聘请刘坚老师定期来校作辅导,在校园网上进行科研成果交流等。二是鼓励教师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围绕“生命教育”这一总课题,确立了相应的多个子课题,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研究;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困惑出发,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
先后确立了《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分层评价的实践研究》、《新课标下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依托新课程提高中年级学生写作能力》、《小学中年级语文“单元教学”的探索》、《五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多思的探索》、《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等,平时的教研活动紧紧围绕课题,有序开展实践研究,使教研活动课题化。
三、教研特色
(一)专家引领。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我们组与教师进修学院合作,通过他们,接触到前沿的教育研究信息、政策信息和实践信息等。研训员老师定期来校深入到教研组、班级,进行听课、看备课、查作业、制订教学计划等全面地指导。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跟踪诊断与评价的基础上,获得他们更多的实践指导。此外,也为我们的青年骨干教师搭建了展示的平台,今年我们都有近10名骨干教师和新教师上区级公开课、研讨课;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外出学习的机会,如:市里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学科培训等等,都优先考虑到我们学校。
我们聘请的市特级教师吴爱光老师,每两周来校一天,不仅深入课堂听课、评课,进行诊断点评,而且自己亲自执教并开设专题讲座。使我组教师业务得到了锤炼,专业得到了提升。
上个学期,我们还特邀了上海市小语会秘书长冯寿鹤老师参加“立足文本,关注学生,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以及七所兄弟学校的部分语文老师共同参加。我校的郑艳老师执教了五年级语文《19.半截蜡烛》,冯寿鹤老师进行点评,冯老师对我校开展“立足文本,关注学生,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进一步做好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建议:一是,立足文本,细读文本,研读文本,充分提炼。二是,关注学生,要凸显“培养在课内;发展在课外”。为了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邀请了谢江峰老师以及兄弟学校的部分骨干教师和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开展了“解读教材文本,转变教学行为”的教学研修活动,谢江峰老师亲自执教了课文《一曲胡笳救孤城》,课后,就如何解读文本,如何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等话题作了报告,他强调,要全面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必须要把握课文所涉及到的背景,必须要梳理课文的篇章结构,必须要研读课文的重点词句,必须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等等。最后,研训员徐宁老师结合本节课就什么是一堂好课、怎样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作了精彩的点评。通过这样的教学研修活动,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较充分的认识,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产生了共识。
(二)严谨的教师培训模式 本教研组从实施素质教育、二期课改与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推进与实施“生命教育”为突破口,以校本培训为载体,以“二级带教 三级联动”为学校教师培训的基本模式,即第一级带教:由区研训部研训员和市内特级教师组成专家组,带教学校骨干教师,第二级带教:由学校区级名师、学科能手、星级教师以及骨干教师组成指导组,带教0-5年教龄的新教师;“三级联动”,即研训部、学校师训工作领导小组、各学科教研组相互沟通、协调,形成整体联动网络。结合我校制定的 “0~5年青年教师教育行动计划”,全面扎实地开展学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三)搭建各种平台,竭力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
本教研组结合我校确定的“一年入门、两年胜任、三年冒尖、五年成才”新教师培养目标。坚持以“知识与素质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经验与研究并重”为原则。要求新教师上好“五课”——(1)上岗课;(2)合格课;(3)汇报课;(4)优质课;(5)精品课。积极开展“五项活动”——(1)“两级带教,三级联动”活动;(2)教学研究课活动;(3)每月举办一次新教师教育教学主题论坛或读书沙龙活动;(4)每学期召开一次班主任、新教师教育经验交流活动;(5)每两年开展一次“小荷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教育教学获奖情况
两年来,我们语文教研组1人获得上海市园丁奖,1人获得松江区园丁奖,1人获得人寿杯园丁奖,2人获得松江区优秀班主任,8人获得新教师优秀指导教师,1人获得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一等奖,1人获得上海市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15人次获得区级及以上各类比赛优秀指导老师,一篇论文获得市级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三篇案例获得市级优秀教案,18篇论文获得区级等第奖,有8位教师获得区青年教师基本功评比等第奖。
两年来,全体语文教师在二期课改精神的鼓舞下,同心协力、不断进取,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狠抓教学常规,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成绩代表着过去,我们将继续努力,继续拼搏,成为更加优秀的教研组。
第四篇:展德育特色 建和美校园
展德育特色 建和美校园
蒲江天华学校
学校以“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为办学理念,构建和美校园文化,实施和美教育,以“和美教育”特色为中心,以“和美做人,勤恳做事”为校训,以“和衷共济 成人之美”为工作作风,创建“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的良好校风,建立“和颜悦色 美教精艺”的教风和“和乐共进 美人美己”的学风。着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和美教育”文化。
一、围绕“和美教育”目标,美化校园育人环境
1、学校文化长廊,学生才艺的摇篮。
一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充满厚重文化底蕴的屏风,屏风正面是《天华赋》SAD,背面是古语古训。沿校门右转,便是我校的文化长廊,长廊的橱窗内展示我校在教育教学、艺体活动以及学校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尤其设专门的学生书法美术展示窗,展示学生自己的书法美术作品,让学生处处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励着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
2、花木、草地提示语,教会学生赏美、爱美。
学校给每种树都挂牌,牌上写有树名及树的相关知识。每块绿地都有温馨提示语。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在学习着知识,规范着学生行为。
3、教学楼及教室突出主题,引导学生感受和美教育内涵。
我校尽量做到“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学校每一栋建筑物、每条路都命了名,如青蓝楼、莫闲楼、逐梦楼,学勤路、学思路、贝尔路等。在楼道走廊的墙壁上挂上学生优美绘画作品,楼梯及拐角处悬挂楼道文明用语,在初中教学楼一层墙壁上开辟专栏,设计《中学生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等。
每个教室前黑板上方悬挂国旗及班级格言,后面是校训“勤勤恳恳做事,和和美美做人”及无声钟,教室内文化是各班师生劳动和智慧的展现,风采各异。教室外墙是学习园地:由“班主任寄语” “全家福” “班训” “学生才艺展示栏”组成。
4、功能室设计主题是:知识和美相统一。悬挂有名人名言警句。
5、学生宿舍的设计主题是:张扬个性,温馨如家。每个寝室外有一个星级寝室牌,其上内容是星级评比、寝室个性宣言、全家福。宿舍内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布置。宿舍走廊墙壁为提示语 :二楼墙壁内容:“静乃宿舍之本 雅集宿舍之美 谐博宿舍之爱” ;三楼墙壁内容:“温馨的家园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心美言美宿舍留也 德行礼让文明留也”。
6、厕所文化是“小故事 大道理”。师生在轻松的过程中体验到小故事蕴含的大道理。
7、镜面文化:莫闲楼和青蓝楼的楼道墙壁上有规范学生行为的自查镜子,镜子上写有:
8、教职工之家:高雅素淡。
9、星光大道:一面展示评选出的优秀教师,激励更多的教师成为最美教师。另一面是名言警句(这项文化正在制作之中)
10、文化石:绿地里将放15块文化石,石头上雕刻的是激励人奋进的名言警句。(这项文化也正在雕刻之中)
11、围墙文化:8.19洪灾后,我校围墙倒塌,现刚修缮完,将在墙壁上创作生活文化和体育文化。由王德俊、隽海宇、付庆良、魏燕于3月底共同完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以活动来育人。
1、我校一直注重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打造我校的艺体特色,组织参加了一系列的市、县活动,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如运动成都·蒲江县2010年中小学排球比赛,我校分获小学男子组、小学女子组、中学女子组二等奖;运动成都·蒲江县2010年中小学冬季田径运动会分获小学组、初中组二等奖;“人生如茶 廉政文化”进校园师生书画展:教师组王德俊一等奖,学生组2名同学获一等奖,多名同学获二三等奖,“人生如茶 廉政文化”进校园师生征文教师组赵成霞获二等奖,黄巧玲三等奖,学生多名同学获三等奖。我校获得“人生如茶 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组织奖。学校还参加了县“感恩·奋进”大合唱比赛、“迎国庆 颂英雄”演讲赛、蒲江县第三届学生优秀艺术人才选拔赛、科技比赛(声光电、机械运动模型、国际数棋、科学小论文、科幻画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寒假期间开始酝酿学校艺体兴趣活动,今年开学初我校充分利用自身优质师资,借助农村青少宫这个平台,在周二和周五13:30——14:10开始展开了艺体兴趣活动。这是我们学校今年打造的重点和亮点。开设项目有:篮球训练营(谢毅)、乒乓训练营(张兴业)和书画训练营(王德俊)、排球训练营(王岩)、舞蹈(白文俭、何芳)、高跷狮灯(代德炉、邹建祥、谭碧华)。从这几周的运行来看,效果不错。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竞相展示风采,提高了他们的能力,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今年我校将组队代表县上参加成都市小学生综合运动会乒乓球、啦啦操、田径比赛。目前正在抓紧时间训练。争取取得优异成绩。
2、继续扎实开展最美系列活动
我们本期将在上期开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推进。(1)评选“最美班级”活动。
(2)评选“最美寝室”活动。
(3)评选“最美学生”活动。“最美学生”标准为:1)仪表整洁大方,生活俭朴;2)文明诚信;3)尊老爱幼,团结互助;4)爱护公物,讲究卫生;5)热心公益活动,热爱集体,热爱劳动;6)谦虚勇敢,乐观活泼。
(4)评选“最美教师”活动。评选出来的教师交由松若园丁基金理事会研究决定,今年开学典礼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每位最美教师奖励800元。(5)评选“最美办公室”活动。每个评选活动有评选方案和细则。
3、国旗下的系列活动
每周由一个班作国旗下的表演,由一位领导进行主题讲话。
4、德育主题活动
①德育月主题:比如9月弘扬民族和培育民族精神“感恩奋进”活动,10月“庆国庆 颂英雄”活动,11月法制安全宣传活动,12月“运动天华 健康和美”体育节活动。2月创建文明校园活动,3月雷锋活动及实践活动月,本周二4月“让爱伴我成长”艺术节活动,5月道德实践活动月6月感恩活动月。
②德育周主题
4、开展“学习、生活好习惯”行动。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侧重从礼仪、学习、节俭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5、组建“爱心志愿者服务队”,与社区联手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6、班级管理细化
每期开展班主任培训,我们开展的最美系列活动、家访、班级常规等都将与班主任的考核挂钩,把班主任的工作细化到每一个可操作的层面。
7、重视学生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室开放,学生有问题随时可咨询。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开展心理讲座。对中学全体学生进行“争做文明中学生”讲座、对八、九年级男生进行“抵制诱惑 健康快乐成长”的青春期教育、对八、九年级女生进行“让我们的青春更美好”的青春期卫生与性教育讲座。
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今后,天华学校将根据市、县教育局工作部署,坚持依法办学,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办学品位,紧密围绕县教育局“三圈区域,一圈教育”目标,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细化优化校园“和美”文化,彰显办学特色,坚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把兴趣爱好留给学生,把健康快乐留给学生,真正打造出学生快乐健康、家长放心满意、社会认可信赖的和美特色学校。
第五篇:红绸舞激情 秧歌展特色
红绸舞激情
秧歌展特色
——临沂青年路小学“秧歌”体育特色学校验收圆满结束
2013年12月30日,兰山区教研室来永源主任携教体局及兰山小学领导莅临青年路小学对学校“秧歌”体育特色进行复验,全校3-6年级1200余名学生认真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各位领导的一致好评,验收活动圆满结束。
沂蒙大秧歌定型于建国初期,主要有跷秧歌和地秧歌两种,前者雏形于四千多年前先民祭祀、求雨、娱神等民间舞蹈,闻名全国的大鼓秧歌、胶东秧歌、海阳秧歌是山东民间舞蹈的主要代表,而临沂就是大鼓秧歌的发源地之一。1945年9月,临沂第一次解放,河东区东南汪村秧歌队参加了欢迎八路军入城欢迎仪式,受到各界好评。后者由八路军、新四军由陕西传入,二者相得益彰,形成临沂城乡最受欢迎的娱乐项目。学校在充分研究了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把秧歌和健身操两项本属教材进行整合和提升,研发了体育特色教材秧歌健身操,在参加的兰山区第六届全运会、中小学运动会等众多活动中都获得好评,全省体育教师高级培训班来校进行观摩,并得到他们的首肯,并因此于2012年获得了兰山区“秧歌体育特色学校”的光荣称号。本次验收活动是兰山区教体局、教研室组织的一年一度的特色学校复验,在场领导在观看了同学们动感、整齐、精彩、优美的表演后,被红绸舞动的活力、青春、健康所感染,对秧歌操的特色赞叹不已。表演结束后,与会领导又观摩了我校排球兴趣小组同学们的训练课,来永源主任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