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学校体育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我国学校体育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2009级社会体育 崔文君 200905074030
摘要:学校体育法制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法律制度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建国60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法制建设情况,从学校体育的立法,执法,普法,法律监督与救济环节四个方面提出了学校体育法规与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快立法步伐,完善学校体育制度,学校领导教师加强自身体育法律法规的学习的同时,提出法律要规范学校体育外部环境为学校体育法制建设保驾护航等建议。旨在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为我国体育法规的完善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校体育;法制建设;建议
前言学校体育法制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既要与学校改革和事业发展相协调,又要与国家法律体系相衔接。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学校体育法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各级各类学校顺利地完成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工作任务,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校体育法制体系,使我国学校体育有法可依,依法治体。但是,学校体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侧面反映出了法制建设中的不足之处。为了学校体育在今后更好的发展,有必要对建国六十年的学校体育法制工作进行总结,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法律保障。
一学校体育法制的解释
有学者认为:“法制就是法律制度,是法律所规范的制度,包括立法制度、司法制度、执法制度,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制度的表现形态———法律,法律制度是由法律规范所构成的。”[1][2]笔者同意这一观点。那么体育法制则为是法制在体育领域中的运用和体现,是由负责管理学校体育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用以调整、确立体育活动的法律和制度。包括体育立法、体育执法、体育司法、体育守法和对体育法律实施的监督等各个环节构成的一个系统,还指体育活动中依法办事的原则。而学校体育法制则又给体育法制限定了空间,是法制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应用与体现。
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是进行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伴随着社会和体育本身的需要,“依法治体”的呼声越来越高。要实行“依法治体”,必须具有完备的学校体育法制。学校体育法制建设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为了确保学校体育参与者的体育权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故学校体育法制建设小而言之对学校体育参与者体育权的保障起到重要作用;大而言之,对整个社会环境的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二学校体育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建国60年学校体育法制的建设,相关体育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使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日益科学化,法制化。尽管学校体育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还存着不足之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立法方面
建国前后整整60年中从计划经济时代步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在我国的体育法系还不完善的时期,在当时只能以国家的与教育相关的政策以及学校为完成教育和体育教育目标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来指导当时的学校体育工作。当时法律文本主要以会议摘要、领导人讲话、通知、领导人“指示”、“暂行条例”、“草案”等形式出现,并且在不断规范化。这些政策性文件起到了法律法规的作用,保障了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现行有效的学校体育法规的名称还是不规范,沿用着“条例”的名称,这样降低了学校体育法规应有的效力和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的对学校体育的规定独设一章,但是对学校体育的指导具有宏观性,法的内容不完善,不能全面的触到方方面面,要达到依法管理学校体育工作的目的有些困难。例如学生体育权的问题,在体育法中并没有明文规定,宣言性、原则性、概括性的条款内容占很大的比例,我们只能从其法律原则和精神理念上理解,而可操作性不强。学生的体育参与权就是《体育法》的第二条“参与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体现出来的。使得学校伤害事故的处理依据不足。我国的《体育法》在第七章有关法律责任的条文中,只对正在进行的体育活动作了如下的规定:“在体育活动中,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的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并未对有关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的方面进行规定和立法。法律的薄弱直接影响到了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的合法性和公平性。[3]同时,也影响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开拓性进展。故需进一步修订并设立配套法规。
(二)执法方面
这里的执法是指学校对现有法律、法规等有关学校体育的规定的执行情况。学校体育包括各类大、中、小学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各种级别的学校体育竞赛等形式。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时发现,文章反映学校对现有法律、法规等有关学校体育的规定的执行情况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学生的体育课开展和课堂质量得不到保障。《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第二章第七条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体育法》第三章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4]但是挤占体育课时间的现象时有发生(多发生在中学),全校性的活动占用体育课似乎是应该的(但如果文化课被占了,却可用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去补);学校的公益劳动可以占用体育课;复习考试可以占用体育课等等。课堂质量不高主要的原因是场地器材的缺乏,并且有的学校的器材配备的有很大问题。而在体育法的第二十二条有明文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而上述现象的发生,从侧面也体现了学校有法不依,依法不严。
2.2.2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充分享用。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早在1955年,教育部已经注意到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发出了《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的通知》。1982年,教育部又专门发出《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但是场地设施的不标准甚至缺乏,这就不能使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得到保证。事实说明,相当一部分学校在课外体育活动上没有按法规执行,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进一步说明对有关于体育经费的明确规定执行不足。
2.2.3 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政策法规的重心已经从单一的竞技目标向教育与竞技并重的复合目标转变。[5]但是,部分学校在执行学校体育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时,依然相对重视金牌战略,并没有完全的依法行事,做到教育与竞技目标相结合。且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开展不足。
2.2.4 体育师资配备水平梯度不和谐。《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体育教师的配备和教师待遇问题都有规定。《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有调查表明,相对于整个师资的学历结构来讲,部分学校里的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不符合国家教委对中小学师资水平的要求,高学历的比例偏低,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女教师。这将严重影响到学校体育的教学水平和竞争实力。近年来,随着对体育教师学历达标要求及职称评定工作开展,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进行函授、进修、脱产等形式的学习,但各级学校仍有差距。
(三)监督和救济方面
法律监督不完善。法律监督是实现学校体育法制的根本保障,是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知法犯法、执法犯法的监督、纠正和审查。没有惩罚和监督机制的制度是不完善的制度。对学校体育法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渠道、途径可以多层次、多方位,但仍需成立专门的机构,有专门人员负责,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对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应纳入学校领导政绩的考核评价指标。[6]
现行学生法律救济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虽对维护学校管理秩序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缺陷。[4]首先,“教育法”及实施细则对学生申述制度做出的规定过于笼统、简约,仅仅是原则性规定,缺乏操作性[7]。其次,民事诉讼没有把受教育权列入其管辖范围,且行政诉讼所依据的《行政诉讼法》没有把侵犯受教育权列入其受案范围,导致学生的受教育权受到伤害时,诉求无助。第三,各项救济制度之间没有建立合理的联系从而影响了学生申诉制度功能的发挥。第四,体育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在我国,体育保险是一个新兴产业,是保险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是解决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有效途径。但起步较晚,在我国保险业中体育保险还只占有很小的比例。体育保险法规、制度还不健全,保险的对象也很单一,国家只对有奥运项目的运动员承保,并且也只对国家运动员制定了《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事故等级标准》。[8]
(四)普法方面
学校体育法律法规的普及情况可以从学校体育教师、学生的法律意识中体现出来。有调查显示,广大学生、体育教师及学生家长对学校体育法律法规中赋予自己的权利、义务缺乏了解,他们了解体育法律法规的知识主要是通过网络等途径。维权意识的缺乏,他们就可能
充分运用各项体育法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不会自觉地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的管理者们的执法、守法状况进行监督。这说明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淡薄,学校教育这一主渠道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拓展。
三建议
学校体育法制建设关系到学校体育发展的环境问题,关系到学校体育参与者的体育权利的实现与否,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必然要求。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学校体育立法步伐,提高立法质量,建立完备的学校体育法规体系。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和体育的战略重点,应制定特别法律对各项基本制度和原则予以确立,学校体育法应将以前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近年来新的制度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加快我国学校体育立法速度。[9]立法时,考虑周全;执法时要公平公正,宽严相济。同时,有必要在现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基础上,以《宪法》为依据,以《体育法》为核心,制定专门的学校体育法,以提高立法的层次,进而提高学校体育法规的整体效力。加快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在《体育法》的学校体育内容中明确体育权概念、明确各教育水平层面学生的健康标准等内容,也为迅速建立起学校体育保险制度提供强制保障。完善体育法,制定有效的体育保险法规,可以使体育保险朝着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从而确保学校体育健康、快速的发展和改革。
(二)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加强自身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是国家体育法律法规的具体贯彻执行者,他们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决定着体育法律法规在日常的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否贯彻执行、如何贯彻执行的实际效果。学校体育法制建设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进一步加强体育法制研究,要用高瞻远瞩、顾全大局的的眼光和法制意识,使得学校体育体育师资配备水平梯度更加和谐。
(三)建立学校体育执法的监督、检查制度及加强学校体育司法建设。建立学校体育保险法规、制度,可以使学校体育朝着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确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出现责任纠纷时做到有法可依;确保学校体育改革向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确保学生和教师能够获得最佳化的法律效益。[8]
(四)做好宣传普法工作。深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学校体育法制深入民心,增强学校体育法制观念。目前,体育法学课程主要在高等学校开展,笔者认为应该普及体育法学课程,使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这门课,使之不仅是体育学院学生的必修课,也成为学校学生的选修课,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体育权利的意识和能力。另外,大众媒体是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应加大力度做好开发这方面的资源。
(五)学校体育法制建设需要法律规范外部环境治理行为主体行为,使之发挥正向功能;需要法律惩戒外部环境行为主体不良行为;需要法律保障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有序运行的良好秩序;需要法律引导外部环境行为主体发挥其正向功能。[10]法律要规范学校体育外部环境为学校体育法制建设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依法治体”的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和日趋完善,其法制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以教育法、体育法为龙头,以行政法规为骨干,以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为基础,构建结构合理、层次衔接有序的学校体
育法规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学校体育执法监督及法律服务体系,做好学校体育法制工作的立法、执法、监督与救济、普及工作,使学校体育法制建设更完整、更严谨,使学校体育工作全面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邴长策,唐元平,钟王君,等.法理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71-173.[2]董小龙,郭春林,王瀚,等.体育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7.[3]高柳贤三.法律哲学原理[M].上海:上海大东书局,1932:234.[4]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199.[5]杰尼索夫.国家与法律总论[M].上海:中华书局,1951.[6]李永红,戴剑波,陈一琳.法理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243.[7]马新福.法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31.[8]童之伟.法律关系的内容重估和概念重整[J].中国法学,1999,92(6):24-26.[9]王小平,马安俊.论体育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特征及其确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9):1169-1172.[10]谢晖,陈金钊.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40-242.[11]闫旭峰.体育法学与法理基础[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225.[12]于善旭,马法超.体育标志与体育标志权初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3):28-34.[13]张家喜,沈建华.体育法主体理论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0,(9):34-35.
第二篇: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教师无事业心,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职业对待。有的老师就是拿工资吃饭,混日子,好逸恶劳,拈轻怕重,工作一味应付。
2、艺体专业教师严重不足,不能满足艺体学科的教学需要。
3、有的老师想上进,想干一番事业,但缺乏指导;时间长了,看没有成绩,也就懈怠了。
二、建议
1、加强教师职业修养,提高师德水平,用新教育观念引领教师,使教师感到职业幸福,切实落实绩效工资,提高教师从教的积极性。
2、加强教师培训,积极参加各级业务培训,搞好校本培训,让学有所长的教师当老师,带动教师学习,从教师评价方面激励教师主动学习专业技能。
3、与先进学校搞教研,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名师。
第三篇:浅析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吉林省梨树县规划勘测设计院:王萍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目标,其重点就是农村的全面小康,实现农村小康最现实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城镇化。小城镇上连城市,下连农村,处于城乡结合部,既是城市带动农村的前沿阵地,又是沟通城乡联系,促进城乡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核心。因此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目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小城镇规划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短期行为。有的小城镇规划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与实际结合不密切,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小城镇没有制定详细规划,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宽,进展缓慢。乡镇没有产业支撑,不能形成新的、大的经济增长点。乡镇受资金短缺的限制,基础设施配套迟缓,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
3、政策落实不力。目前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小城镇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根本问题是落实不够,如资金政策、用地政策、户籍政策普遍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4、基础设施普遍不足。小城镇供水、排水、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滞后于小城镇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1、科学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为了科学的指导小城镇建设,要根据小城镇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非农产业发展程度、产业布局、人口状况、辐射带动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小城镇布局,科学编制和调整完善小城镇规划。编制规划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在选择主导产业和确定发展规模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资源基础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论证。要以城镇为中心,全面合理安排乡镇企业、住宅、商业、交通、文化、市政设施等各项建设,使近期规划有较强的超前性,可操作性和控制性;远期规划要留有发展余地,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克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期规划行为。同时,还要认真制定和完善详细规划、专业规划,使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相配套。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要有详细规划作指导。编制详细规划要有新观念,把各个规划地段的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允许建设高度、绿地率、停车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具体位置、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作为强制性内容,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小城镇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严格设计标准,提倡相对集中建设,连片开发,逐步扩大小城镇规模。同时,要维护规划严肃性,科学规
划,合理布局,逐步发展,分步实施,避免走重复规划调整、重复建设的弯路。
2、小城镇建设要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条件,乡镇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集聚基地,也是农副产品就近加工的最好基地,它具有交通方便、信息灵通、人才聚集、能源动力供应充足,原材料购进及产品运出便捷、生活环境优越等优势,不仅从事乡镇企业的人员聚集在小城镇上,而且带动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也向小城镇集中,使小城镇规模扩大,促进小城镇经济和乡镇企业不断壮大,使之从分散建设走向集中发展,推动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水平。乡镇企业建设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通盘考虑,选择企业比较集中、交通便利、便于工业“三废”处理的区域,有条件的要考虑污水处理。要有计划的布局企业项目,引导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实现集中连片发展。改善对企业落户小城镇的“软件”服务,创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要简化办事程序,落实优惠政策,提供社会化服务支持,不得实行歧视性政策,禁止向进镇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使村办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乐意到小城镇中来。只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规划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就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的相对集中,吸引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就能够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行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形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使小城镇发展成为充分展现当地经济优势和文化特色的中心。
3、拓宽融资渠道,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的关键是投融资问题。没有资金,小城镇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如何才能筹到资金,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境界和市场经济的观点研究小城镇建设中的投资问题。要针对各自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现状特点,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吸引外资,启动民间投资,变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要开放市场,鼓励竞争,放开小城镇公益事业的投资和经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参与小城镇建设,允许集体、个人投资兴办供排水、路、气、暖、通讯、娱乐以及市场、居民区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要认真学习借鉴城市建设经验及做法,用足用活现行政策,坚走以地生财、以地聚财、以地兴镇、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路子。要大力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招标、拍卖、租赁、出让、置换等方式,激发活力,使土地收益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积极引导乡镇树立经营意识、市场意识,盘活用好存量资产,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产业来对待,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对原来的小城镇道路、供水、供气、绿化等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出让、转让、招标、拍卖等手段盘活变现,收回资金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政府要做好以地生财的文章,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土地二级市场。凡小城镇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除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依法划拨的外,全部实行有偿使用,增加乡镇政府的土地收益。同时,认真落实小城镇建设筹资政
策,收足用好现有渠道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资金,增加财政收入,专款用于小城镇建设。
4、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发展小城镇的实质是发展小城镇经济,促进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制户籍管理制度,阻碍了城乡人口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加快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必须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积极调整就业政策,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竞争公平、运作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用市场机制调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进程,扩大城镇人口规模。凡是在小城镇内有固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固定的住所的农民,可迁入小城镇,列入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在发展城镇人口上,应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政策,对于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给予适当的照顾,为发展城镇人口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逐步放宽外来人员的进镇条件。为使进入小城镇的农民专心致力于所从事的产业,积极参加小城镇建设,乡镇可以为其提供加工场地,实行优惠政策,减免部分规费,子女入学、就业、购房等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新进镇农民有了稳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稳定的生活设施以后,才能放心的离开土地,丢掉农村宅基地真正成为小城镇人口,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对在小城镇内投资兴办相当规模产业并能安置部分人员就业的农民,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四篇:浅析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目标,其重点就是农村的全面小康,实现农村小康最现实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城镇化。小城镇上连城市,下连农村,处于城乡结合部,既是城市带动农村的前沿阵地,又是沟通城乡联系,促进城乡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核心。因此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目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小城镇规划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短期行为。有的小城镇规划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与实际结合不密切,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小城镇没有制定详细规划,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宽,进展缓慢。乡镇没有产业支撑,不能形成新的、大的经济增长点。乡镇受资金短缺的限制,基础设施配套迟缓,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
3、政策落实不力。目前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小城镇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根本问题是落实不够,如资金政策、用地政策、户籍政策普遍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4、基础设施普遍不足。小城镇供水、排水、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滞后于小城镇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1、科学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为了科学的指导小城镇建设,要根据小城镇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非农产业发展程度、产业布局、人口状况、辐射带动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小城镇布局,科学编制和调整完善小城镇规划。编制规划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在选择主导产业和确定发展规模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资源基础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论证。要以城镇为中心,全面合理安排乡镇企业、住宅、商业、交通、文化、市政设施等各项建设,使近期规划有较强的超前性,可操作性和控制性;远期规划要留有发展余地,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克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期规划行为。同时,还要认真制定和完善详细规划、专业规划,使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相配套。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要有详细规划作指导。编制详细规划要有新观念,把各个规划地段的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允许建设高度、绿地率、停车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具体位置、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作为强制性内容,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小城镇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严格设计标准,提倡相对集中建设,连片开发,逐步扩大小城镇规模。同时,要维护规划严肃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发展,分步实施,避免走重复规划调整、重复建设的弯路。
2、小城镇建设要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条件,乡镇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集聚基地,也是农副产品就近加工的最好基地,它具有交通方便、信息灵通、人才聚集、能源动力供应充足,原材料购进及产品运出便捷、生活环境优越等优势,不仅从事乡镇企业的人员聚集在小城镇上,而且带动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也向小城镇集中,使小城镇规模扩大,促进小城镇经济和乡镇企业不断壮大,使之从分散建设走向集中发展,推动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水平。乡镇企业建设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通盘考虑,选择企业比较集中、交通便利、便于工业“三废”处理的区域,有条件的要考虑污水处理。要有计划的布局企业项目,引导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实现集中连片发展。改善对企业落户小城镇的“软件”服务,创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要简化办事程序,落实优惠政策,提供社会化服务支持,不得实行歧视性政策,禁止向进镇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使村办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乐意到小城镇中来。只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规划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就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的相对集中,吸引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就能够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行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形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使小城镇发展成为充分展现当地经济优势和文化特色的中心。
3、拓宽融资渠道,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的关键是投融资问题。没有资金,小城镇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如何才能筹到资金,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境界和市场经济的观点研究小城镇建设中的投资问题。要针对各自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现状特点,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吸引外资,启动民间投资,变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要开放市场,鼓励竞争,放开小城镇公益事业的投资和经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参与小城镇建设,允许集体、个人投资兴办供排水、路、气、暖、通讯、娱乐以及市场、居民区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要认真学习借鉴城市建设经验及做法,用足用活现行政策,坚走以地生财、以地聚财、以地兴镇、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路子。要大力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招标、拍卖、租赁、出让、置换等方式,激发活力,使土地收益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积极引导乡镇树立经营意识、市场意识,盘活用好存量资产,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产业来对待,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对原来的小城镇道路、供水、供气、绿化等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出让、转让、招标、拍卖等手段盘活变现,收回资金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政府要做好以地生财的文章,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土地二级市场。凡小城镇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除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依法划拨的外,全部实行有偿使用,增加乡镇政府的土地收益。同时,认真落实小城镇建设筹资政策,收足用好现有渠道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资金,增加财政收入,专款用于小城镇建设。
4、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发展小城镇的实质是发展小城镇经济,促进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制户籍管理制度,阻碍了城乡人口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加快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必须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积极调整就业政策,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竞争公平、运作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用市场机制调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进程,扩大城镇人口规模。凡是在小城镇内有固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固定的住所的农民,可迁入小城镇,列入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在发展城镇人口上,应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政策,对于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给予适当的照顾,为发展城镇人口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逐步放宽外来人员的进镇条件。为使进入小城镇的农民专心致力于所从事的产业,积极参加小城镇建设,乡镇可以为其提供加工场地,实行优惠政策,减免部分规费,子女入学、就业、购房等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新进镇农民有了稳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稳定的生活设施以后,才能放心的离开土地,丢掉农村宅基地真正成为小城镇人口,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对在小城镇内投资兴办相当规模产业并能安置部分人员就业的农民,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五篇: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摘 要】行政监督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保证行政管理活动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是行政管理活动取得成效和行政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和关键因素,它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实施和维护党的方针、政策,惩治腐败,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勤政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着多种问题,没能完全地、充分地发挥出行政监督的积极作用,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更好的发挥其积极作用,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行政监督体制 现状 问题 完善 建议
一、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
行政监督这一概念,多年来一直是学界所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就如何定义行政监督,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解,例如美国学者古德诺曾在《政治与行政》中提出了“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的著名论断,其将行政从政治中脱离出来后,从此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行政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论述[1];美国著名行政学家马歇尔·E·狄莫克认为,行政监督是行政机构中某些人对另一些人进行指导的工作,告诉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并且帮助他们去做;另一位美国学者凡德色尔认为监督系发动行政人员在最有效的情况下同心协力完成组织所担负的任务[2]。而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认识到,“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3]因此,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着手从制度与实践两个层面建设行政监督体制。通过多年的努力,如今我国已拥有了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体制,该体制是由外部行政监督和内部行政监督构成的。
外部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以外的监督主体,为保证行政工作的正确性、合法性及社会效益而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我国外部行政监督系统,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其各民主党派的政党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司法监督和人民群众、社会团体以及新闻舆论的监督。外部监督是内部监督的补充,有利于行政监督的完善及自我弥补。
内部行政监督,是在行政组织内部建立的系统有效的自我监督。我国内部行政监督系统,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的自我监督,行政监察机关的专门监督和审计机关的特种监督。内部行政监督是行政组织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其主要工作和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内部行政监督是外部行政监督实现的有效条件。尽管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内外双层的行政监督体制,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中,由于整个监督体系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并且监督体系庞大杂乱,行政监督体制还存在一系列的难题、问题,“难监”、“漏监”、“虚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
二、我国现行行政监督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虽然非常符合我国国情, 但在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现行的监督体制也暴露了一系列的缺陷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行政监督体系整体功能不强。
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依然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多元化的行政监督体系。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政府机关内外监督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的理顺,监督主体之间各自的监督权限、方式、程序、范围等不够明确具体,相互之间又缺乏沟通和联系。因此,在工作实践中往往各自为战,不能做到运行高效、分工合理、协调互动、严密有序的方针,往往使监督工作不能顺利的进行或完成。
(二)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
“任何权力制约机制的有效运行都毫无例外地取决于其地位的独立,独立性是行政监督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 [4]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中,缺乏合理的制约机制去约束监督机关和行政机关,监督更是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和必要的独立性。首先,监督主体在监督实践中的实际权力较弱。例如,人大对法律的监督,理论上拥有的权力与现实中实际拥有的权力相差甚大。同时,政党监督、行政机关专门监督、司法监督也存在同样的在现实中权力弱化的现象。其次,监督机构的工作环境不够独立。监督部门的负责人一般是由同级党委或政府部门任免,因此同级党委或政府的主要领导不仅能在经济上控制监督部门,而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监督部门的工作,致使监督部门形同虚设。
(三)行政监督缺少法律法规的引导。
行政监督的无法可依,使行政监督缺少必要的指导性依据,导致了监督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是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机制的前提和保证。特别是在我国现行行政监督漏洞百出,行政监督的法律法规又比较匮乏,有些领域甚至还是空白的情况下,建立一整套有关行政监督的法律法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偏重事后监督,缺少监督的预防。
依据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实施监督的阶段不同,行政监督可以划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个阶段。然而,在实践中我国的行政监督却是偏重于追惩性的事后监督,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往往是采取“亡羊补牢”式的监督,忽略了对行政机关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和对其在实施过程中的控制,导致了大量的行政行为的偏错,而监督机构又忙于“纠错纠偏”,这种循环往复的结果就是监督机关的被动消极监督。因此,在行政监督中应当及时有效地发现并纠正行政决策与执行中的错误和偏差,促进行政目标的实现,行政监督应该以“防患于未然”为主,同时加强行政过程中的控制,使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三位一体,提高监督效能。
(五)对行政人员的道德监督机制不健全。
监督主体的素质与监督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前,我国处于一个比较极端的功利主义社会时期,监督人员的素质一旦受到功利主义的侵入,往往就会出现腐败的现象。而目前就我国监督主体的道德监督上还没有一个良好的机制能够来对其进行限制或者约束。对行政道德的理解仅限于几条职业公德规范,甚至和行政法规混为一谈,道德监督成了法律监督的辅佐。因此,在探讨监督体制问题时,不能只顾着解决外部监督系统和内部监督系统存在的问题,建立道德监督机构同样也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建议
(一)建立行政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增强行政监督的整合力。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前国家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列为“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四项内容之一[5]。而在上文中我们也谈到行政监督体系的不协调以及没有协作的法规等问题。因此,要使各系统的监督主体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就必须要建立内部与外部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尉健行同志曾指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集中力量查办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要加强同经济管理和监督部门的联系,加大对重点经济领域监督检查的力度,通过执法监察、专项检查和巡视等各种方式,主动发现大案要案线索。要健全查办大案要案的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协调小组的工作。各级纪检、法院、检察、公安、监察、审计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形成查办案件的整体合力。” [6]而要做到建立行政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就应采取以下方法:首先,要确立行政监督权力机关的核心地位。其次,建立相互协作的制度,使各监督主体之间能够做到克服实际存在的相互封锁、排斥等错误倾向,达到相互相互配合的目的。最后,建立一个综合性协调机构,负责进行总体把握以及具体指导,从而达到综合协调的效果。
(二)加强行政监督立法。
有法可依可以对行政监督起到指导作用,也是实行行政监督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立法来完善和明确监督主体的各自权限、地位、职责及活动的方式、程序和范围等。要明确规定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和守法监督三项内容,并把执法监督和守法监督作为重点。目前,我国的行政监督没有很完善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无法为行政监督提供一个系统的指导方针,因此,只有加快建设行政监督的立法规定,才能避免或者减少监督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根据我国现状、我国国情及行政监督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情况来看,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具有严密的、有高度可行性、具有专门的监督法律、法规的制度体系。特别要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这是一个制度能否真正被运用于现实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只有有了一个完整有效的法律、法规,才能保证行政监督的正确实施和有效运行。
(三)增强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监督主体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就是要求监督客体切实处于监督主体的监督之下,并且监督主体的监督活动不受监督客体的直接制约和干扰,以保证监督主体能充分行使监督权。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的内部监督。然而实践证明,双重领导的内部监督体制由于监督主体的地位不高,很难容易受到人情世故的影响,易导致监督效力弱化。而建立自上而下的独立的外部监督体系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因此,必须重视加强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相互协作关系,要重视创新行政监察部门的职权。
(四)注重事前的预防和事中的监督。
“预防往往必打击更为重要。”注意加强行政监督的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有利于改变我国长久以来的偏重于事后惩罚性的监督方式,有利于改变现行的监督体制事后“亡羊补牢” 的做法。在实际的监督活动中,应当以“防患于未然”与加强事中行政行为的控制为主要任务,从而改变行政监督的消极被动的局面。而且,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行政监督的效率及效果。
(五)注重行政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行政监督人员是行政监督的直接实施者,也是行政监督体系中最主要的主体,因此,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对提高行政监督效是成正比的。作为行政监督人员不仅要拥有过硬的业务水平、还要拥有较高的道德素养,不仅要不断的接受业务培训,还要积极地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从而达到内外兼修的层次,成为一个具有高尚的行政伦理精神且拥有超高业务水平的行政监督人员。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要行政监督人员完全依靠道德素质发挥行政监督的作用,而是要学习古代检察制度的“教之以礼,裁之以法”的监督思想,做到提高业务水平与道德素养的同时,更进一步的完善法律制度,使自律与他律有效结合,从而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使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能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章剑生.行政监督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 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3]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8-03-20.[6] 尉健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J].中 国监察,2001,(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