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稿件写作格式说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稿件写作格式说明字数
学术论文、综合述评等稿件一般不超过 6 个版面 , 研究简报、论坛等稿件一般不超过 4 个版面。写作顺序
2.1 文题
由尽可能简练的几个表达文章核心内容的关键词组成 , 以不超过 20 字为宜。本刊一般采用系列标题和副标题的形式 , 每篇文章独立成文。
2.2 作者署名
作者人数不宜过多。第一作者应是稿件的执笔人和修改人 , 如有例外 , 请将责任作者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
2.3 作者单位
单位全称应写到院、系、研究所、研究中心一级。
凡作者在北京林业大学完成的项目,即使作者离开了学校 , 单位也应写北京林业大学 , 并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作者现在的工作单位。
2.4 基金项目
请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资助该研究的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2.5 作者简介和通讯地址
写在篇首页地脚处资助项目的下方 , 只写第一作者(必要时可增加责任作者)的简介和详细地址。
例如:
第一作者(作者简介):姓名 , 学位(或在读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 ×××。电话 : ××× Email : ××× 地址 : 邮政编码及具体地址。
2.6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是为读者了解文章核心内容服务的一篇独立、完整的短文。应做到言简意赅。本刊要求论文摘要应包括 : ① 研究目的;②实验 时间和地点(仅指实验性研究);③ 研究方法;④ 研究结果(一般不要列出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⑤ 结论与讨论等部分。
关键词为代表文章核心内容的名词 3 ~ 8 个。
2.7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可由编辑部代写。
2.8 英文部分
内容应与中文部分完全对应。写作格式请参见 英文部分写作要求。
2.9 引言
它是本刊是否接受投稿的主要依据之一。
引言不标序号 , 也不需写出 “ 引言 ” 二字 , 直接写内容。内容包括 : ① 研究对象的科学价值;② 简述国内外学者对该主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存在问题和难点 , 并顺序给出参考文献的序号;③ 作者自己研究工作的目的和主要内容。上述 3 点 , 能向读者表明您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水平, 缺一不可。
2.10 研究方法
凡应用国内外现有理论、技术、模型、公式等方法进行研究的论文 , 一律不做教材式的原理论述 , 只须简要写出该方法的名称、实验步骤和材料、公式等 , 并给出详细介绍该方法的文献序号即可。作者自己发明的新方法和对他人方法有改进的部分例外。
2.11 研究结果
应提供科学、可靠、系统、详实的研究数据和结果。图表和照片应做到 : ① 尽量精减 , 凡文字能说明的内容一律不用图表和照片;② 图表和照片的题名均为中英文对照;③ 图用计算机绘制 , 图上的文字不宜多 , 主线与辅线的粗细比例为 2 ∶ 1;④ 学报可刊登必要的高质量彩色照片 , 需作者负担制版、印刷费用。
2.12 结论与讨论
作者应在这部分把自己在理论、方法或技术上的创新或改进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表述清楚。
2.13 致谢
作者认为必要时 , 可在正文结尾向有关人士或机构表示谢意。
2.14 参考文献
它是本刊是否接受投稿的首要依据。
作者在正文后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参考文献应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2)每一篇文献都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 , 并可提供原文备查。不得转引作者没有亲自阅读过的文献。
3)参考文献应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文献为主。其中 , 专著等其他文献的数量不宜超过 30%。除特殊情况外 , 教材文献尽可能少引用。除公开发表的各类文献和学位论文、会议文集、技术报告、专利、电子文献外 , 其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文件不得作参考文献引用 , 只能在征得原作者同意后 , 在正文中的引用处加括号注明资料名称。
4)综合述评的参考文献一般为 30 ~ 50 篇。其他文章的参考文献不少于 10 篇。
5)一般情况下 , 外文文献数量应占总参考文献数量的 40 % 以上。
6)作者应注意利用国内外网络期刊数据库和图书馆现刊来查阅最新文献 , 截止到投稿 1 个月出版的有关中外文文献都应引用 , 并在稿件正式发表前再次查阅和引用最新文献。如果来稿没有引用近年来的最新文献 , 请作者在文中解释其原因和理由。
7)中文文献需对译成英文 , 对译英文时,篇名和刊物名要与原文献保持一致,原中文文献保留 , 二者共用一个序号。
8)参考文献的具体著录格式请参见 参考文献格式说明。量和单位符号
1)所有符号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除雷诺数 Re等 25 个特征数和 pH 值外 , 其他符号一律用单个字母表示)。
2)物理量的符号和生物学中属以下(含属)的拉丁学名用斜体。
3)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等应正确标明。4)请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时间单位用英文缩写字母表示,如:小时用 h、分钟用 min、秒用 s ;溶液浓度单位用 mol/L、mmol/L、μ mol/L,不用 M、N、ppm ;容积单位用 L、mL 表示; bar(巴)改用 Pa(帕)、kPa(千帕);能量、功、热均用 J(焦)。单位与数字之间空一格。
第二篇: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正式建立研究生院。2005年获得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2008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10年再获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2011年与其他10所行业特色高校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
学校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为特色,是农、理、工、管、经、文、法、哲相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有13个学院、39个博士点、116个硕士点、57个本科专业及方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含3个二级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
截至2011年12月,学校在校生32430人,其中本科生13213人,研究生4160人,各类继续教育学生13280人,非计划招生高等教育学生中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1777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697人,其中,专任教师1113人,包括教授209人、副教授473人;有博士生导师195人,硕士生导师39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有长江学者4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千人计划”人选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7人。教师获奖众多,其中有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突出贡献奖,1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4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称号。其他获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人次。
学校科学研究实力雄厚,成果丰硕。建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台站、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林业局定位观测站,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十一五”以来,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论文被SCI收录488篇,EI收录721篇,继续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技计划课题,获得科研经费7.7亿元。在树木抗逆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抗逆植物材料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花卉新品种选育、栽培与应用,林木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综合技术,森林生物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形成了优势、特色研究领域。以三倍体毛白杨、四倍体刺槐、名优花卉、地被植物等优良品种,林产精细化工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正巩固发展。毛白杨产业受到朱镕基总理和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怀,对三倍体毛白杨科研、推广示范等工作做了具体批示,并给予专项拨款。
学校形成了“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6万多名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中包括12名两院院士以及12名省部级领导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科技专家和管理干部,他们为中国林业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教学改革成果丰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年来,共获得国家
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0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20项,优秀奖1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5个,国家级精品课9门,国家级精品教材3种。北京市教学名师13名,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8个。有2部教材获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20部教材获省部级优秀教材奖。“十一五”以来,学校学生在国际及亚太地区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大赛中,获4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有11人获特等奖,43人获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有9人获全国一等奖,21人获全国二等奖。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90%以上。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校本部现有校园面积703亩,正在建设的鹫峰校区占地面积750亩,学校实验林场占地面积11627亩,学校总占地面积12330亩。此外在河北沧州建有3002亩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图书馆建筑面积23400平方米,藏书231.18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56.86万册、电子图书74.32万册。电子文献37000GB,电子资源库36种。建成了“千兆骨干、百兆桌面”的数字校园网络。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学校先后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非政府组织建立了教育与科技合作关系。2000年以来,共举办了32次国际学术会议,接待国外专家学者千余人次,派出大量教师出国交流合作,执行国际合作项目40余项。从2003年开始,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联合办学,培养草业科学(草坪方向)专业本科生,与加拿大UBC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开展各类长短期交换生项目。2007年成为“中国政府来华留学奖学金项目院校”。2009年启动“亚太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网络(APFNet)”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全英文授课硕士项目。学校每年向美国、日本、芬兰、瑞典输送40余名学生进行留学。外国留学生培养拓展至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截至2011年12月,外国留学生在校人数近100人,其中学历教育学生比例占80%,每年招收来自英、美、意、加、韩、日、马来西亚、越南、吉尔吉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70余人。
目前,学校正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各类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12月31日)
第三篇:《应用生态学报》稿件流程说明
《应用生态学报》稿件流程说明
投稿说明:
1.本刊只接受网站投稿,不接受其他形式投稿。
2.本刊只接受中文投稿。
3.稿件格式请按照论文模板撰写,不用分栏。
4.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请在投稿的word文档中隐去作者姓名、单位、邮箱、简介及资助项目等信息,否则视为无效投稿。请将全部作者的姓名、所在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等信息填写在投稿系统中作者信息一栏,将第一作者简介添加到备注或者附加信息中。所有信息务必完整、准确,以便编辑部及时与作者联系。
5.所投文档为论文的最后定稿,不应含有修订格式。
6.所投稿件请用word格式(2003版),不必上传pdf文件。
7.投稿时不用上传版权转让协议,待稿件录用后编辑部会通知作者办理。
8.稿件进入处理流程后编辑部会通过电子邮箱给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送相关通知。
9.作者投稿后如因某些原因需要撤稿,请及时与编辑部联系。
稿件处理流程说明:
1.稿件收稿后进行初审,初审时间一般为1~7天,初审通过进入外审,不通过则退稿。进入外审阶段需缴纳审理费150元/篇,初审退稿不需缴纳审理费。
2.外审周期一般1~3个月,网上设定的日期为专家审理预订日期(一般15天),但部分专家会因为各种情况而有所延迟,故请在2个月左右关注稿件的外审情况。
3.外审结束后有3种处理结果:退稿、退修、退修后再审。
4.退修阶段时间一般为30天,作者需上传修改稿及对审稿意见的逐条修改说明,如超过规定期限未返回修改稿且未作任何声明,编辑部有权做出退稿处理。
5.作者上传修改稿后,等待编辑加工,时间一般为4~6个月。编辑加工后阶段依次为再次退修-主审-待发表-组版,时间一般为1个月。主审后可确定刊发卷期。
6.本刊刊发周期(从收稿到刊出)一般为8~10个月。稿件按照投稿先后顺序刊发,审稿流程中某个环节的提前或延迟不影响刊发周期。
7.在审理及修改阶段,关于稿件的所有具体问题均请与责任编辑通过邮件或者网站留言系统沟通,因工作繁忙,请尽量不要电话咨询。
8.稿件组版后,由执行编辑与作者联系校对及版面费事宜。
9.稿件如需其他语种发表或收入论文集,须在本刊发表6个月以后。
10.稿件一经录用,酌付稿酬(每印刷页100元),并赠送2本样刊。
《应用生态学报》编辑部
2013年12月2日
第四篇:北京林业大学自荐信
尊敬的老师: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信。
我叫***,来自**中学(省级重点中学、省教学示范学校、省规范化学校),非常渴望通过贵校的自主选拔实现我的设计师梦想。
我性格沉稳,秀外慧中,学习努力,成绩优秀,取得了化学、英语、数学等学科的竞赛奖,获得了一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且自幼喜欢绘画和设计,幼儿园时期学习儿童画,并通过了儿童画4级考试,小学到初中陆续学习了水粉画、素描、速写、国画和书法,并通过了软笔书法8级考试。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和教师节我都为妈妈设计并亲手绘制贺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服装设计展示活动,为班级设计宣传板报……我喜欢这种设计的过程,更享受设计带来的美好感觉。
每当看到宜人的风景,美丽的家园,我都心潮涌动,多么希望自己也能设计出如此巧夺天工的作品!所以,在填报自主选拔志愿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贵校的园林设计类专业。我坚信通过在贵校的学习,将来,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园林设计师,并把再造祖国秀美山川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此致
敬礼
自荐人:***2012年12月23日
第五篇:北京林业大学组织关系接转的几点说明
附件2 组织关系接转的几点说明
一、京内、京外介绍信的区别
1、京内介绍信:
落款章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林业大学委员会组织部”,有效期一般为30天。开往北京市属企事业单位党委、北京高校党委。
常见的京内介绍信抬头为:
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在京高校)、中共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园工委(海淀区企业)、北京市丰台区人才服务中心党委(北京市人才机构)、北下关街道党委组织部(街道社区党委)、北京城建集团党委组织部(北京市属企业)等。
2、京外介绍信:
落款章为“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织处”,有效期一般为90天。开往京外企事业单位、中央直属在京企事业单位。
常见的京外介绍信抬头为:
中共浙江省绍兴市委组织部(京外单位)、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中央直属在京科研院所)、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机关党委组织处(中央直属在京企业)、国家林业局机关党委(中央在京部委)等。
二、接转工作的几种情形
1、已就业和已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一般转至就业单位和上研单位的党组织。如就业单位没有建立党组织,则按照就业单位的统一要求,一般转入就业单位所在辖区的社区(园区)党组织或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党组织。
2、已出国的毕业生党员,需本人提前联络确定组织关系接收单位。可转至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党组织,也可以转至其原户籍所在地社区党组织。学院应提醒出国毕业生党员,定期向转入党组织汇报思想、缴纳党费。
3、暂未就业、自由职业或申请不就业的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由本人联系确认组织关系接收地。鉴于毕业生党员日后回学校参加党组织活动难以实现,难以保持与学校党组织的长期联系,建议毕业生党员将党组织关系转至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对于党员组织关系未转出的,各学院党组织应加强管理和日常联系,尽快协助毕业生党员办理组织关系转出手续。
4、已落实就业单位,但是就业手续正在办理中(如公务员、选调生、村官、支教等),工作单位暂时无法接收党员组织关系的,党员本人向学院党委提交申请,说明暂留原因和暂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经批准后组织关系可暂留学校。各学院要如实登记因特殊情况无法在离校前转出组织关系的毕业生党员信息,协助其尽快办理转出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