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防范重点

时间:2019-05-12 13:1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施工安全防范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施工安全防范重点》。

第一篇:施工安全防范重点

施工安全防范重点

变电部分:

序号危险源防范措施

一、坍塌

1. 基础开挖深度超过1.5米时,基坑内壁要设支撑,上下作业要设梯子,作业时要设

监护人。

2. 雨后开挖基础要检查坑内支撑是否牢固,坑内是否有积水,如有积水应及时排出。

二、物体打击

1. 砌石作业出料口应设挡板,作业现场应设监护人,人工运输材料应对工器具进行严

格检查,如有损伤严禁使用。

2. 砌筑作业时,严禁由高向低抛投碎砖、石块。

3. 吊车作业时,当被吊物离地10厘米后应停车检查被吊物绑扎是否牢固,及钢丝绳

受力状态是否符合要求。

4. 在高处与地面存在交叉作业时,对高处作业人员必须配发工具包,所携带工具必须

装在工具包内,上下传递工具、材料必须用绳索传递,严禁抛掷。

5. 材料、设备堆放场地应平整,材料堆放应整齐,大型设备堆放应用绳索采取防倒措

施。

6. 排杆作业时,应用木楔对砼电杆采取防滚动措施。

7. 创木机、砂轮机、切割机作业人员及凿石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

8. 爆破作业前应检查周边环境是否有电网、高速公路和行人,药量控制应按技术人员

和相关规定要求配药,爆破时应先警戒、鸣哨、确信无人后方能进行爆破作业。高处坠落:

1、登高作业前,项目部应向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登高作业人员必须自觉佩戴好安

全帽,栓好安全绳,安全绳应栓在牢固位置严禁高用低挂。

2、砌筑作业时严禁作业人员在墙身上行走和骑在墙体上作业。

3、脚手板搭设应按规定进行选材、铺满、绑扎。

4、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应设1.05米高的栏杆,18厘米的挡脚板或防护立网。车辆及人员伤害:

1、严禁无证驾驶或酒后驾驶。

2、严禁车辆带病上路。

3、任何车辆在站内严禁超速行驶,站外入口处应设减速标志。

触电:

1、施工用电设施的安装、维护应由取得合格证的电工担任,严禁私拉乱接。用电机具应实

行“一机一闸一保护”,外壳应有良好接地,用电设施必须设防雨措施。

2、电源线路不得直接绑扎在金属物件上。

3、用电线路及用电设备的绝缘必须良好,设备的裸露部分应加防护措施。架空线路的路径

应合理选择,避开易撞、易碰、易腐蚀场所及热力管道。

4、在带电区域作业时应悬挂警示牌,设监护人,防止误碰、误撞。

5、临近带电体时,上下传递物件必须用绝缘绳索,作业全过程应设专人监护。

第二篇:防范安全施工总结

一、施工过程中质量及控制

地铁工程作为线性地下工程,大多数病害发生在施工缝、变形缝、结构受力突变、地质条件变化等,但因工程质量与施工过程控制与组织体系是密切相关的。本工程现处于基坑开挖、支撑架设、主体结构施工等相关内容。本工程保护等级为一级,为了指导施工,确保工程的顺利的进行和周围现有的建筑物及控制性保护建筑的安全,加强施工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随时预报,随时处理,防患于未然。为确保安全文明施工,项目部明确以下内容及职责:

1、每个开挖面25mm左右至少有一组墙体变形的监测点,每两个开挖段有一组支撑轴力监测点。

2、墙顶水平位移和墙顶沉降,应沿基坑周边每15m——20m左右布置一个监测点。

3、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每开挖段布设一测量断面,每一测量断面在垂直基坑方向2倍挖深范围内布设4——6个沉降点。

4、地下水位观测孔沿基坑长边布置,保证每侧至少布设3个孔。

5、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观测应尽量直接布置直接测点。

6、车站附近的地面周围建筑应增设沉降、倾斜、裂缝观测点。

7、坑底隆起回弹测量断面不应小于两组,宜布置于基坑中部,每仪测量断面应有两个测点,埋置深度为基坑深度两倍。

二、施工常见问题及相关处理措施

结构裂缝和渗漏水是地铁工程最普遍、最常见,二者常常相伴而生、相互影响,根据结构裂缝和渗漏水的成因、严重程度和发生部位的不同,项目部根据本工程确定应急预案的内容如下:

1、按照棑堵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设计合理的防、排水系统,利用布局合理排水管、盲沟和抽排水设备进行地下水抽排,以降低结构承受的水土压力,减小开裂部位的渗漏水量和水压,为结构渗漏水治理创造条件。

2、进行系统的背后回填注浆,改善主体结构受力条件,阻断或减少地下水的渗流通道。

3、采用剔缝洗槽,针注水溶性聚氨酯或超细水泥浆,外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ccw)或聚合物改性水泥基防水材料(js)等技术措施封堵结构裂缝。

4、采用梅花型布置针注水溶性聚氨酯或超细水泥浆,涂刷刚性优止水,up2000混凝土修补剂或高强砂浆修补面积较大的开裂、渗漏区域;裸露的钢筋涂刷fp阻绣剂。

5、对于止水带老化、脱落、失效的变形缝或施工缝,应彻底清除原有嵌缝材料,凿除松动的破损混凝土,采用注浆,埋设排水盲管、从新埋设嵌缝材料等综合措施解决防排水问题。

6、重视土与结构共同作用、运营期地下水渗流场变化和地应力变化对结构的影响、结构耐久性。研究预埋设置诱导缝、后浇带、加强带等工程技术措施以减少砼温度裂缝、收缩裂缝工程效果。

三、项目部对各个程序的控制及采取相应措施

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产生涉及到涉及、原料、现场作业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其中扰动裂缝对大面积先交混凝土结构质量带来负面影响最为严重。所以,项目部针对施工现场作业时应采取全面之中有重点且具针对性的监控措施如下:

1、事前监控

做好图纸会审及技术交流工作。工程部应积极主动与设计方沟通,并交换意见,协同设计方指定预防措施。对大面积现浇混凝土板易出现开裂的如混凝土板上部的四角、板1/2跨中的变形集中处,对温差敏感的板、梁接合处、板、墙结合处等部位,可采取必要的如调整构造钢筋布置方式、形状、规格、数量、调整混凝土强度等级和使用效果的外加剂等加强措施。

择优选择混凝土供应商。项目部应考察混凝土商厂家现场,重点考核混凝土商生产资质、质量信誉度、生产设备、生产规模、供给能力、试验室等硬件设施。考核结束后应尽快向业主和施工总承包方提交候选混凝土商名单。

祥审现场浇注方案。专项方案应满足规范、规程、施工图技术和质量标准的要求,并与施工方的技术能力相适用,对不且实际的专项浇注方案,项目部应责成施工方修改完善报审批。

大面积现浇混凝土板浇注量大时长。为此项目部应建议施工方依据浇筑量、劳力组合、施工设备、泵车位置、浇注顺序、后浇带或施工缝位置、混凝土供料节奏等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已确保浇筑的连续性。并有停料、停电、停水等故障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2、事中监控

施工单位对进场商品混凝土按合同要求验收时,现场负责反应仔细查验混凝土的合格证明、混凝土配比料单复件、混凝土强度检验报告等资料,重点核实水泥的品种、骨料、掺合料、拌合水、外加剂用量及检查验随车票单。必须在现场复检混凝土坍落度,见证施工方质检人员共同在场。资料及时整理后需三方签字确认,作为混凝土的质量保证资料存档,以质量责任的可追塑性,经检验不合格的必须责成施工方对来料做退场处理。

项目部工区人员需主持大面积现浇柱混凝土板钢筋、模板、预埋件的隐检和验收;检查浇注构件尺寸、厚度、标高;核实钢筋的型号、规格、数量、间距、保护层后点距是否与设计一致,钢筋是否绑扎牢固、定位准确。同时还要核查模板是否达到尺寸标准、构造合理、组合坚固、模内平整干净、无漏缝、不跑浆的标准,支撑系统是否承力坚固、安全稳定,预埋件、预留控的规格、数量、位置是否正确。

检验完毕后,现场值班人员应检查浇注点、面是否搭好供作业人员之用的作业马道,跳板路架、活动操作台。在浇注混凝土前应再次查验隐检的重要部位。

工区管理人员旁站监督的目的是规范作业,见证工艺过程,监督施工方按施工方案、操作工艺规程认真作业。工区管理人员在旁站监督时要对大面积现浇混凝土板浇注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点予以严格检查及控制。特别要加强对板与梁、板与柱交接核心区混凝土的振捣次数和时间的监督,责成施工方落实对作业中掉渣混凝土的清理和变形筋的复位,并确保这些位置的混凝土浇注振捣密室。板混凝土浇注线应采用之字法、后退法,严禁施工人员在刚浇注的混凝土商行走踩踏、违规作业。

混凝土板养护与扰动裂缝监控。在混凝土板面上的人员走动踩踏、堆放料物、机具运转或荷载震动等,都会形成人为扰动裂缝。大面积板段浇注完毕后,应立即在现场监督施工方铺设保温、保湿覆盖物,搭设封闭围栏,并安排专人值班看守。

拆模作业监控。模板及支撑过早拆除会导致大面积现浇混凝土板结构的开裂。监理人员在现场重点监督大面积现浇砼板的模板、支撑拆作业,并指导施工人员按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的要求拆模。事后监控

大面积混凝土板 拆除后,若施工方发现混凝土板有裂缝,则无论其大小、深浅、均不得私自隐蔽和处理,应根据自检情况注明裂缝位置及状态后报工程部。

半成品保护监控。监理应督促施工及时架设、安装队大面积混凝土板半成品的保护围栏,铺设养护覆盖物,悬挂保护标志牌,并安排有专人值班、如实做好值班记录。

质量缺陷监控。验收前若发现大面积现浇混凝土板裂缝,项目部组织协调业主、设计、施工方仔细分析原因,当属一般缺陷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时,可及时通知施工方做封闭处理。当属严重缺陷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时,项目部与施工方制定专项技术处理方案报审,并在现场旁站督促施工方加固处理。

五、应急预案演练情况

维护结构涌水、涌泥沙应急抢险演练:

项目部应急抢险救援小组陈强一声令下,八个救援小队,共80余人,按计划有条不绪的开展各项工作。演练主要内容有:

1、发现涌水、涌泥沙渗漏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立即向应急救援小组汇报。

2、救援队立即集合并宣布救援计划。

3、按计划及时疏散施工现场人员。

4、抢险队立即到达渗漏点,调动应急抢险物资及设备、开展抢险工作。

5、排除安全隐患,完成抢险工作。

整个演练活动,共享时40分钟,抢险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真正做到了及时、有序、可行。总结会上,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天文满意的说:中铁二局此次开展的应急抢险演练活动搞的很成功,希望通过此次演练带动各参建单位,把应急抢险工作真正做到实处。救援小组组长陈强,积极做出回应:在昆明市政府及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各级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会在保障工期的前期下,继续把应急抢险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坚决不走过场。

六、应急设施物资

日常配备应可充电工作灯、防爆电筒、危险区域隔离警戒带、各类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牌、安全带、安全绳、气体测试仪器等专用应急设备和设施。隧道每隔200米配置一急照明灯。

各现场除配备必要的防汛物资-黄沙外,其他应急物资根据施工进度需要,与相关单位签订救援物资的供应,应无条件满足抢险救援。

部分属现场的救援设备或设施放置在现场,挂放标识牌使现场人员都知道。急救箱、担架等物品统一由综合部负责。

应急物质、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保养由物资、机电部部长负责,确保应急设备和设施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在应急状态下有效使用。

项目部在动态施工过程中应该牢记质量责任,认真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文明作业,实施过程有重点监控。

七、狠抓现场巡检,落实整改除隐患

项目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积极开展自查自纠,狠抓现场落实,重点检查各级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与施工重难点部位,增强各级责任人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施工现场要害部位的安全监察,为详实、全面掌握项目安全、环境和文明施工情况,项目部始终坚持每天对项目施工现场的巡查和每周日上午组织安全大检查,检查重点包括临时用电、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作业、动火作业、安全防护设施等薄弱环节和事故多、易发点,及时制止和纠正违章违规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对发现的问题紧抓不放,直到整改落实为止。对整改不力或屡教不改的单位或个人,拟发工作联系单或整改通知书,直至发出停工整顿通知书;对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的给予适当的经济惩罚。

安全生产是项目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工程建设活动的基础,因此对待安全工作必须充分发挥生产一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一线员工树立牢固的安全生产理念,把安全生产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使命,项目部通过工地现场交底、发放交底资料、会议集中学习、专题会议和例会等方式,利用现场讲解和计算机投影等手段,开展交底、教育培训等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

项目部将在今后的施工管理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切切实实的作好管理,扎扎实实的作好施工生产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坚决消除和消灭安全、环境事故隐患,始终保持一个安全稳定的良好施工环境,做好项目,做实项目,为全面贯彻执行昆明市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确保项目部全体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顺利完成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篇:重点防范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重点防范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障公司重要部位的安全,预防和制止违反安全保卫的行为和犯罪活动,坚持“预防为主,确保重点,制止犯罪,确保安全”的方针,搞好重要部位的保卫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重要部位是指在公司内部,对生产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和有着重要影响,须加强重点防范的部位。主要范围:

2.1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部位:提供生产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室、站、所。

2.2危险物品部位: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剧毒的部位;

2.3其他应列入重点防范的部位。

3、具体内容:

3.1保卫部筛选公司各部位,将重要部位填表登记,列入公司保卫工作档案、存档。

3.2重要部位的保卫工作应当建立保卫责任制。

3.3重要部位应安装防范设施,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转和使用。

3.4重要部位要根据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完善的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爆炸、防治安灾害事故等各项安全措施和处置抢险事故预案,并根据预案要求定期进行演练。

3.5重要部位值班人员必须明确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卫制度,不得擅离岗位。

3.6重点部位应建立值班、巡查、操作人员、进出入制度,认真填写记录。

3.7对于非本部位人员、车辆应当接受该部位值班人员检查,检查是否携带该区域禁止的危险品,并登记,全程派人跟踪。

3.8进入易燃易爆场所和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车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

3.9重要部位需要作业时应严格遵守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3.10凡携带物品离开重要部位的人员、车辆,应当出具有效证明,交值班人员查验。

3.11对重要部位的贵重零件、备件、贵重工具和贵重金属保管工作要落实到人,实行双人管理,防止丢失。

3.12重要部位要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事故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置,并保护好现场,及时向主管领导和保卫部门报告。

3.13重要部位工作人员要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单位主要领导要不定期检查值班情况。保卫部每月定期两次次检查。

3.14保卫重要部位应当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以物防为基础,技防为主导,人防为根本,三者有机结合,有效防范各类刑事犯罪的侵害。

4、奖励和考核:

4.1奖励:

4.1.1为使保卫责任制贯彻落实,做到“责、权、利”统一,季度考核时奖励保卫工作成绩突出的职工。

4.1.2凡执行本规定尽职尽责,对保卫工作有突出成绩的,所给予表彰或奖励。

4.1.3对避免发生重大案件、事件、事故或挽救重大损失有特殊贡献的人员,报请上级给予表彰或奖励。

4.2考核:

4.2.1防范措施不落实、违反规章制度、放松警惕、保管物品不当被盗、丢失者,按照公司保卫管理制度给与处罚。

4.2.2对发生的案件及职工违法犯罪行为,部门责任人、当事人要及时报告保卫部,不报或拖延报告贻误战机,一经查出从严处理、考核。

4.2.3凡外来人员,在哪个部位发生案件,由哪个部门负责,根据责任和损失大小给当事人罚款处理,酌情追究该部门责任人的责任。

4.2.4重要部位值班人员在当班时间内发生案件,经现场勘查后,视其责任大小通报批评,情节严惩、损失较大的依据有关规定从严处理。

4.2.5对漏洞隐患要求限期整改而未完成,无正当理由引起案件事故,视其影响程度和损失大小从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5、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6、本办法解释权归保卫部。

第四篇:风险隧道施工风险及安全防范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格库铁路新疆S6标项目经理部

风险隧道施工风险及安全防范

编制:

审批:

批准: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格库铁路新疆S6标项目经理部

二O一六年二月 风险隧道施工风险及安全防范

一、总则

为有效防范和规避隧道施工风险,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隧道风险管理,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根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结合本项目管理的隧道工程特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风险是指通过风险计划、风险评估、风险控制,落实“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的要求,减少风险的影响,以较低、合理的成本获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行为。

项目部以设计阶段隧道风险评估为基础,结合地质勘探成果,超前地质预报成果,施工揭示地质情况和监控量测结果,对隧道工点进行动态调整。

本办法适用于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格库铁路新疆S6标项目部管辖的隧道风险管理。

二、隧道工程安全方针与目标

1、隧道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长效管理机制。

2、安全管理目标

2.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2.1.1杜绝死亡事故、遏制重伤事故; 2.1.2负伤率小于10‰; 2.1.3杜绝重大交通、火灾事故; 2.1.4杜绝一般事故; 2.1.5尘肺检出率小于5‰; 2.1.6急性中毒发生率小于4‰。2.2环境管理目标:

2.2.1杜绝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2.2.2施工污水、烟尘、噪声、固体废弃物达标排放,其 他环境因素控制在国家和行业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三、施工风险及安全防范

1、洞口工程

1.1、洞口开挖前,应先清理洞口上方剂侧方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疏通排水沟渠,排除积水。洞口边、仰坡上方的天沟应及时施作,对土质天沟隧挖遂作,不使水冲刷坡面。

1.2、仰坡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支护,严禁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洞门端墙处土石开挖应结合地层稳定情况、施工季节和隧道施工方法进行。

1.3、洞口开挖的土石方应避免因弃渣堵塞造成排水不畅、过大土压力引起山体滑坡、坍塌,以及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

1.4、处于陡峭、高边坡的洞口应增设安全棚、安全栅栏或安全网,危险地段应采取加固措施。

1.5、当采用大管棚、注浆、地表锚杆等措施进行洞口地层加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棚施工时应遵循钢管吊装和使用时的起吊安全规程,并严格按钻机操作规程程序进行作业;

注浆作业时,应加强对注浆软管和接头的完好性和可靠性检查,施工人员应有完好的保护用品,堵管处理应采取先减压再处理的措施。

地表锚杆作业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卡钻,注浆人员要佩戴好防护用品。施工脚手架和作业平台应搭设牢固,设扶手栏杆,并有安全检算。

2、洞门施工

2.1、洞门应避开雨天和严寒季节施工,应及早完成。

2.2、基础必须置于稳定的基础上,当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时,必须结合具体条件采取加固措施。

2.3、洞门脚手架不应妨碍车辆通行。

2.4、洞门完工后,其周围边、仰坡受破坏的地方应及时处理。

3、超前地质预报

3.1、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时应防止2.:工作面坍塌、找顶不彻底、作业台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突水、突泥等。

3.2、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必须纳入现场施工组织统一管理,并应编制超前地质预报的安全保障措施。

3.3、对于地质复杂和较复杂的隧道工程,应选择有经验的队伍承担超前地质预报,3.4、对位于区域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应根据区域地质勘探资料,选择以钻探法为主,结合物探法、地质调查法的多种不同原理的预报方法,并对所测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达到相互补充、相互验证,提高预报准确率。

3.5、超前地质预报人员必须经过隧道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并掌握安全操作技术和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

3.6、特殊地层及存在高地温、地应力的隧道进行地质预备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含有可燃气体、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等特殊地段的隧道及存在高地温、地应力等地质问题的深埋隧道,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分析判断。

对含有瓦斯和天然气的隧道,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隧道地质预报时,必须先检测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应加强通风,符合标志要求后方可进入作业面。

3.7、通过煤系地层、金属和非金属矿区中的采空区时,应查明废弃矿巷与隧道的空间关系,分析评价其危险程度及对隧道的影响程度。

3.8、地质预报工作应在找顶作业结束后(高应力区隧道应待工作面支护完成后)进行。开始工作前应观测空间上方、周围有无危险,特别是钻探工作面有。无危石存在,确保预报人员安全。

3.9、超强地质预报当使用台架时,设备应安装牢靠,操作人员应遵循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

3.10、采用钻探法预报时,钻孔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编制钻孔作业指导书,开钻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采用电动驱动的钻机,施工用电由持证上岗的电工负责;孔口管必须安设牢靠;钻机使用的高风压、高压水的各种连接部件应符合要求;钻机前方应安设挡板,其他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区域。

3.11、在可能发生突水突泥的地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斜坡和反坡地段施工,当其处在富水区时超前预报应做好钻孔突涌水处置方案,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必须安装孔口安全装置,并将孔口固定牢固,装上控制阀门,进行耐压试验,达到要求后,方可钻孔;当地下水压达到一定数值后,应在孔口管上焊接法兰盘并应锚杆将法兰盘固定在岩壁上;对软弱围岩破碎带,应设置止浆墙;钻探过程中发现岩壁松软、掉块或钻孔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常时,必须停止钻进,立即上报处理并排人监测水量;当发现情况紧急时,必须立即撤离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12、严禁在残孔内加深炮孔进行探测。

4、洞身开挖

4.1、隧道开挖前应编制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包括开挖方法、工艺流程、安全技术措施等内容。隧道开挖应根据地质情况、断面大小、施工设备、工期等条件的变化,选择开挖方法;

4.2、开挖应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控制循环进尺,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并不应对初期支护、衬砌结构和施工设备造成损伤。

4.3、开挖完成后,找顶要彻底,开挖作业平台防护措施到位;爆破作业防护按有关规定要求执行。

4.4、隧道开挖接近贯通面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与统一指挥,当隧道开挖工作面距离接近100米时,必须采取一端停止作业并撤走人员和机具的措施,在安全距离处设置禁止入内的警示标志。

4.5、隧道开挖使用的作业台架应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检算,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台架四周必须设置安全栏杆。4.6、隧道找顶必须在通风后进行,并有专人进行指挥,照明应有充足的光照度,找顶后必须进行安全确认,合格后其他作业人员方可进入开挖工作面作业。

4.7、隧道在开挖下一循环作业前,必须对照设计检查初期支护施作情况,确保施工作业环境安全。

4.8、采用全断面开挖隧道时,应控制一次同时起爆的炸药量,减少爆破对岩石的影响

4.9、在地质条件较差地段采用全断面开挖隧道时,必须对围岩进行超前支护或预加固,并控制循环进尺。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根据情况及时变换适宜开挖方法。开挖爆破后,先用机械找顶,然后用人工找顶。

4.10、采用台阶法开挖隧道时,应根据岩石条件,合理确定台阶长度。

4.11、当围岩地质较差、开挖工作面不稳定时,应采用段进尺或三台阶错开开挖或预留核心土措施,必要时采用喷射混泥土或玻璃纤维锚杆对开挖工作面加固。台阶上部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围岩地质条件和初期支护钢架间距合理确定,并不的大于1.5米。

4.12、当围岩地质较差、变形较大时,上半断面开挖后立即施作锁脚锚管(杆)、扩大脚、临时仰拱等措施,控制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量。台阶下部断面一次开挖长度应与上部断面相同,不得超过1.5米。开挖后必须及时喷射混泥土进行封闭。当有钢架时,必须及时安装钢架并喷射混泥土,严禁拱脚长时间悬空。4.13、仰拱应控制一次开挖长度(不超过5米),开挖后应立即施工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4.14、钻孔前,必须由专人对开挖作业面状况和作业人员安全防护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4.15、钻孔作业过程中,必须采用湿式作业,严禁在残孔中继续钻孔.钻孔作业中应注意工作面有无异常漏水、气体喷出、岩石变化等情况.4.16、凿岩台车工作前,必须检查泵、空压机、管路与接头有无漏水、漏油、漏气现象,确认各部位操纵杆、控制装置机仪表处于正常状态;4.17、装药作业前应对钻孔情况逐一检查,并检查开挖工作面的安全状况;装药时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火种,无关人员和机具撤到安全地点,作业人员禁止穿戴化纤衣物;4.18、使用电雷管时装药前电灯及电线应撤离开挖工作面;4.19、装药时应用投光灯、矿灯照明,开挖工作面不得有杂乱电线;严禁钻孔与装药同时进行;4.20、装药作业完成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清点火工品数量,剩余的炸药和雷管必须由领取炸药、雷管的人员退回库房;

4.21、爆破前应明确指挥人员、警戒人员、起爆人员,并统一指挥;所有人员、设备撤离到安全地方并设置警戒标志.4.22、爆破后必须经充分通风排烟,15分钟后安全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主要检查有无盲炮、有无残余炸药及雷管、顶板及两帮有

4.23、无松动的岩石、支护有无变形火开裂灯,当发现盲炮、残余炸药及雷管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5、装渣与运输

5.1、隧道内装渣与卸渣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围岩失稳坍塌;洞内照明光度不足;找顶不彻底;作业区机械、车辆对人的伤害;出渣车留车、倾翻、挂碰;粉尘及有害气体含量超标.5.2、隧道爆破后应及时进行通风排烟、照明、找顶和初喷混泥土等工作,确认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装渣作业.5.3、装渣作业应遵循下列规定: 装渣机械作业时其回转范围内不得有人通过;装渣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开挖面围岩的稳定情况发现松动的岩石或有塌方征兆时,必须先处理再装渣;装渣时发现渣堆中有残留的炸药、雷管应立即处理;向运渣车辆中装渣时应避免偏装、超载;机械装渣的辅助人员应随时观测机械的运装情况,防止挤压.5.4、弃渣场应按设计进行施工,满足安全作业及环境保护要求。自卸汽车卸渣时,必须将车辆停稳制动,不得边卸渣边行驶,不得在坑洼、松软倾斜的地面卸渣;卸渣后应及时复位,严禁举升车厢行驶, 5.5、运输作业应考虑下列危险源、危害因素: 隧道运输最小行车限界不能满足或临时设施、支撑侵入限界;警示标志、联络信号设置不当,或有缺陷;进出洞人员不走人行道,不遵循有关规定;运输线路不按规定设置和维护;车辆装载不合理,超限、超载、偏载、捆扎不牢,人货混装;车辆运行时发生碰撞、檫剐、挤压等车辆伤害事故;

载人车辆缺乏安全保护措施车未停稳上、下人员.5.6、应在洞口、台架、设备、设施等位置设置信号和标志予以警示.5.7、运输车辆不准超载、超宽、超高运输,不得人货混运,行驶过程中随时观察道路有无障碍和洞内其他设施、设备、临时支撑等有无侵线。

5.8、进出人员必须走人行道,不得与机械抢道;严禁扒车、追车或强行搭车.5.9、车辆运输时,机械设备装置必须齐全有效,使用前和作业过程中应加强检查,按规定进行维修保养,保持机械状态良好与与运输安全;施工机械应采用带净化装置的柴油机械严禁汽油机械进洞;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施工作业地段的行驶速度不得大于5公里/小时;隧道洞口、平交道口、狭窄的施工场所应设置慢行标志,必要时设专人指挥交通;车辆接近

或通过洞口、台架下、施工作业地段以及前方有障碍物时,司机必须减速了望并鸣笛警示;在隧道内倒车或转向必须开灯鸣笛或有专人指挥.6、支护与加固 6.1一般规定

6.1.1、支护与加固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临时用电不符合要求、工作面光照度不足;找顶不彻底;围岩变形超限失稳、上循环支护强度不足、工作面坍塌;高空作业台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施工机具失稳及安全性能缺失、下降。6.1.2、隧道支护工具作业面用电应符合临时用电要求,其照明应满足安全作业的需要

6.1.3、隧道支护每道工序施工作业前均应对作业面进行检查,清除松动的岩石和喷射混凝土块;

6.1.4、隧道支护必须按初喷、架设钢架(钢筋网)、复喷、锚杆的程序施工。在爆破、找顶后,应立即初喷混凝土封闭围岩。

6.1.5隧道支护施工质量必须达到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超前支护应在完成开挖工作面的加固后进行,每循环之间应有足够的达接长度与初期支护有效连接。

6.1.6施工作业台架应按要求设计、检算与审核;台架应牢固可靠、四周应设置安全栏杆、安全网和上下工作梯,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6.1.7特殊地质条件的隧道,应根据具体地质情况采取超前支护、预加固处理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

6.1.8、应重点检查下列工作:

施工作业台架的设计、检算与审核程序; 各类工作台架使用前的验收程序; 审批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案; 锚杆数量与施工质量(砂浆饱满度、抗拔力);

验收喷混凝土厚度、强度,钢筋网及钢架垂直度、间距;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的施工质量;

预注浆加固围岩与止水的效果。6.1.9、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和工艺流程施工,负责各工序的安全检查,每次支护作业。6.2管棚和超前小导管

6.2.1、管棚和小导管施工前应检查作业台架安全性能,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

6.2.2、管棚和小导管施工前应检查钻机、注浆机及配套设备、风水管等施工机具的安全性能,施工过程中应确保钻机稳定牢靠,注浆管接头及高压水管连接牢固。

6.2.3、管棚和小导管施工过程中应指定专人负责对开挖工作面进行安全观测。

6.2.4、管棚和小导管施工中应按作业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钻进、安装、注浆工作。

6.2.5、管棚作业换钻杆及超前小导管作业顶进钢管时,应防止钻杆、钢管掉落伤人。

6.2.6、管棚作业其吊钻杆及其他物件时,应指定专人指挥,统一口令,起吊范围内任何人不得进入。

6.2.7、进行管棚施工时应记录钻进的各项技术参数,观察钻渣排除和孔内出水情况,并于超前地质预备的结果核对。出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并处理。

6.2.8、管棚和小导管在运输时应根据运输机械、洞内临时存放场地大小、各类作业台架下净空限界确定运输长度和重量。6.2.9、管棚和小导管在作业台架上临时存放时,应根据平台设计荷载及安全性能检算结果确定存放高度和数量,同时应防止其滚落、滑下的防护措施。在洞内空地堆放除应采取防止其滚轮的措施外,还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6.3喷射混凝土

6.3.1.喷射混凝土作业前应清除工作面的松动的岩石,确认作业区无塌方、落石等危险源存在。

6.3.2.混凝土工作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具。并避免直接接触液体速凝剂,不慎接触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6.3.3.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正在进行喷射混凝土的作业区,施工中喷嘴前严禁站人。

6.3.4.喷射混凝土作业中如发生输料管路堵塞或爆裂时,必须依次停止投料、送水和供风。

6.3.5.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应经常检查输料管、接头的使用情况,当有磨损、击穿或松托时应及时处理。

6.3.6.在有水地段喷射混凝土前应对渗漏水进行处理,应将分散的渗水集中引出,严禁采用防水布或铁皮等遮盖材料大面积引水,造成喷射混凝土与岩面分离。喷射混凝土中采用特殊添加材料在有水地段直接作业时,应进行检验,满足要求后方可推广使用。6.4、锚杆 6.4.1.锚杆的设置应沿隧道轮廓法线方向,倾斜岩层应与岩面或围岩主要节理面垂直。锚杆施工时应根据锚杆设置及围岩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锚孔角度及采用合适的钻杆和钻进方法。

6.4.2.钻孔钻进作业时,应保持钻机及作业平台稳定牢靠,除钻机操作人员外还应安排至少一人协助作业,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帽、防护眼罩等防护用品。

6.4.3.锚杆的类型、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中空锚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中空锚杆技术条件》的规定。隧道拱部不应采取从杆体中空进浆的普通中空锚杆。各种锚杆必须上垫板、带螺帽,垫板与锚杆间不应采取焊接连接;垫板应紧贴孔口混凝土,并随时检查锚杆头的变形情况,及时紧固垫板螺帽。

6.4.4.在围岩破碎、自稳时间短、地应力较大地段,应采用早强砂浆锚杆或早强中空注浆锚杆,亦可采取增加锚杆数量、选用高强锚杆、加大锚杆长度和直径、加大钻孔直径、提高粘结材料的粘结性能等措施。

6.4.5.全长粘结型锚杆应抽查锚杆的砂浆饱满度;预应力锚杆应抽查预应力施加情况。

6.4.6.锚杆安设后不得随意敲击,其端部在锚固材料终凝前不得悬挂重物。

6.5钢架

6.5.1.型钢钢架应采用冷弯工艺加工,严禁采取气割、烧割等损伤母才的弯制办法;格栅钢架应采取胎膜焊接;所有部件连接应焊接牢固;加工的成品验收合格方可使用。6.5.2.隧道内搬运钢架应装载牢固,牢定可靠,防止发生碰撞和掉落。6.5.3.钢架提升设备应有足够能力,埋设吊点应牢固。架设钢架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不得利用装载机作为安装作业平台。

6.5.4.钢架节段及钢架之间应及时连接牢固,防止倾倒,钢架背后的空隙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填充密实,严禁背后填充片石等其他材料;钢架安装完成后应及时施作锁脚锚杆,并与之连接牢固,钢架底脚严禁悬空或至于虚渣之上。

6.5.5.钢架的垂直度必须控制,不符合要求的钢架应返工重做。6.5.6.当钢架侵入限界需要更换时,应采取逐榀更换、先立新钢架后拆除废钢架的方法,严禁先拆除废钢架后立新钢架或同时更换相邻的多榀钢架。

7、衬砌 7.1一般规定

7.1.1、衬砌作业应考虑下列危险源:

临时用电不符合规定,作业面光照度不足衬砌时机选择不当,与开挖工作面距离过长,高处作业平台失稳、安全防护失效;施工机具安全性能缺失或下降;电线路短路,防水板施工引发的火灾及有毒、有害气体

7.1.2、衬砌作业面用电应符合临时用电的要求,其照明应满足安全作业的要求。

7.1.3、一般地段隧道施作衬砌应在初期支护和围岩变形稳定后进行;在浅埋、偏压、围岩松散破碎等特殊地段和洞口段应尽早完成。7.1.4、在软弱、破碎、高地应力、大变形的围岩地段,仰拱应随开挖面及时施作,尽快形成封闭环,并超前于墙拱衬砌,同时应合理确定与开挖和衬砌作业面的距离。

7.1.5、衬砌作业台架下预留通行作业人员、施工车辆以及安设风、水、电线路或管道的净空,应满足洞内车辆和人员安全通过的要求。

7.1.6、衬砌作业台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衬砌台车、作业台架组装调试完成应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7.1.7、衬砌作业台架、仰拱施工栈桥的移动,应有专人指挥,慢速移位,作业区严禁非作业人员和机械车辆通行、停留,非作业人员、设备、材料、工具等应撤离到安全地点。

7.1.8、衬砌作业台架、作业平台四周应设置安全栏杆、密闭式安全网、人员上下工作梯,衬砌台车及防水板施工作业台架还应配置灭火器,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1.9、衬砌作业台架、作业平台上的各类用电设备应有绝缘保护装置,电线路还应符合洞内临时用电规定要求。

7.1.10、运输机械应按规定线路及行驶速度要求,过往台架、栈桥时应加强瞭望,倒车作业应有专人指挥,驻停时应有制动措施及安全警示标志。

7.1.11、每项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清理现场、消除安全隐患,保持作业场所清爽、通行无碍。7.2衬砌台车

8.2.1、衬砌台车应有出厂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7.2.2、衬砌台车的组装、拆卸应在洞外宽敞、平坦、坚实的场地上进行;当条件限制,必须在洞内组装、拆卸时,应选择在围岩条件较好和洞身较宽阔的地段进行。

7.2.3、埋设衬砌台车各类吊点、吊具应牢固可靠;组装、拆卸的吊装作用应符合起重作业要求。

7.2.4、衬砌台车组装完成后,应由专业人员检查台车个连接部件情况,确保各连接部件牢固可靠,支撑系统、驱动系统应经调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2.5、就位后应按规定设置防溜车装置,按设计高程、中线调整台车支撑系统,液压系统应有锁定装置。

7.2.6、使用台车进行混凝土作业时应安排专人检查台车支撑系统安全性能。7.3防水板

7.3.1、防水板的临时存放地点应设置消防器材及防火安全警示标志,并由专人负责看管和发放。

7.3.2、防水板的铺设地段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7.3.3、施工时严禁烟火,钢筋焊接时,应设临时阻燃挡板防止机械损伤和电火花灼伤防水板。

7.3.4、防水板作业面的照明灯具严禁烘烤防水板,其防水板间距离不得小于50厘米。

7.3.5、防水板作业时应指定专人进行观察安全状态。7.4钢筋 7.4.1、从事钢架加工和焊接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7.4.2、隧道内运输钢筋应根据作业台架下净空、洞内设施情况进行装载并捆扎牢固,固定可靠,防止发生碰撞和掉落。

7.4.3、衬砌钢筋安装过程中,应采取临时支撑系统等防倾倒措施,临时支持应牢固可靠并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作业人员与过往机械不得踩踏、碰撞。7.5混凝土浇筑

7.5.1、泵送混凝土管道安设及连接应符合规定,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其连接的可靠性、安全性及管道的稳定性。

7.5.2、泵送混凝土管道堵塞时,应及时停止泵送,并逐节检查确定堵塞部位。堵管处应按操作规程进行,不得违章作业。

7.5.3、衬砌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控制浇筑速度,浇筑压力不得过大,并保证两侧对称浇筑。

7.5.4、衬砌台车端头挡板与防水板、台车间接触面应紧密,挡板支撑应牢靠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检查挡板与支撑的安全状态和止水条安装位置。

7.5.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由专人检查台车受力状况,当台车出现变形等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应及时撤离作业平台,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恢复作业。

7.5.6、仰供应分段一次整体浇筑,并根据围岩情况严格限制一次施工长度,作业区应有专人监护,并设置警示标志。7.5.7、仰拱施工应配备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栈桥等架空设施。仰拱施工栈桥基础应稳固,应进行防侧滑处理。栈桥两侧应设限限速警示标志。

8、监控量测 8.1一般规定

8.1.1、监控量测作业应考虑下列危险源:

监控量测方案不合理,元器件损坏,采集数据失真;

监控量测工作面不找顶,支护不及时。照明光照度不足;作业平台防护不到位,个人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

施工安全性评估不准。

8.1.2、应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断面大小、施工方法和安全要求进行监控量测设计,在开工前做好技术交底,提供工程监测项目有关的技术参数,科学指导现场施工的监控量测工作。

8.1.3、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成立监控量测小组,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应将监控量测纳入正常的施工组织管理并在监控量测工作前编制实施方案。

8.1.4、监控量测人员必须经过隧道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并掌握操作技术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8.1.5、监控量测时应配置安全员,在隧道监控量测过程中应设有安全岗哨。

8.1.6、监控量测作业区照明的光亮度必须满足数据采集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的需要。8.1.7、隧道施工过程中要妥善保护收敛的元器件,并有显著的安全标识。在岩爆地段埋设量测元器件,必需对岩爆妥善处理后进行。

8.1.8、隧道内观察应在开挖面和施工地段分别进行,开挖工作面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观察和绘制地质素描图、进行数码照相,详细填写地质情况记录表,并于勘探资料对比,隧道内施工地段应随时观察记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等得工作状态。

8.1.9、隧道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浅埋洞身段。洞外地表观察应记录地表开裂与变形、洞口边坡与仰坡稳定状况等情况。

8.1.10、隧道穿越浅埋地段时,必须做好控制爆破和地表监控量测设计,并加强地表下沉观察和地面爆破震动观察。

8.1.11、隧道开挖工作面的地址素描及支护状态,地表影响范围内建筑物的描述,应每掘进循环一次记录一次,必要时对地表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的描述频率应加大。

8.1.12、使用的作业平台等必须安设牢固,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8.2施工安全性评价

8.2.1、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应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结果,对施工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工程对策与建议。

8.2.2、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量测数据的适时分析和阶段分析。每天根据监控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发现安全隐患应分析原因并提交异常报告,原则上按周、月递交报告,当情况特殊时必须紧急报告。检测实施单位应及时将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反馈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并迅速处理。

8.2.3、根据量测结果,必须按施工安全评价流程开展工作。8.2.4、根据位移控制基准,应按施工安全评价分等级进行管理。8.2.5、根据施工安全评价确定的管理等级,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8.2.6、地表沉降基准控制应根据地层稳定性、周围建筑物的安全要求分别确定。

8.2.7、当出现变速加剧、应力和应变急剧增大并接近控制基准值,以及通过观察发现结构开裂与渗漏水异常、钢架压曲等情况时,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实施结构加固和补强措施,必要时可暂停施工。

9、施工排水 9.1一般规定

9.1.1、施工排水作业区应考虑下列危险源、危害因素: 富水软弱围岩、岩溶隧道突水、突泥; 排水设备不足或损坏、排水能力不够;

膨胀岩、土质地层、围岩松散地段,施工用水浸泡地段;洞口地表水渗漏及冲刷边仰坡;

有水地段电缆线破损漏电;

施工排出的水质不符合标准,污染环境。

9.1.2、隧道施工应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涌水淹没洞室,危及人员、设备和环境安全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9.1.3、隧道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提供的工程及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预计可能出现的地下水情况,估计水量,直到排水措施方案。

9.1.4、施工前应对地表水进行处理并及早修建洞口排水设施,防震地表水渗漏及冲刷边仰坡及危及结构和施工安全。

9.1.5、洞内施工排水沟应经常清理,保持畅通,防止淤积。9.1.6、洞内反坡排水应采用机械排水,并符合下列规定: 排水方式应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布置管线一次或分段接力排除洞外;

积水坑容积应按排水量合理确定,其位置应减少施工干扰;配备抽水机的功率应大于排水量的20%以上,并应有备用台数;

9.1.7、在膨胀岩、土质地层、围岩松散地段,应铺砌水沟或用水管槽排水,洞内施工用水应加强管理,严格控制。

9.1.8、对富水软弱破碎围岩、岩溶等有涌水突水风险的隧道,必须进行防突水专项设计,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并经审批后实施。

9.1.9、隧道内有水地段的高压线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铺设,照明必须采用安全电压及防水灯头和灯罩。施工现场用电线、电缆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确保绝缘良好。

9.1.10、隧道内排水应重视环境保护,经过处理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排放。9.2斜井排水 9.2.1、斜井施工时,必须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并保证抽、排水设备的完好。

9.2.2、斜井掘进排水,应采用边掘边排的方法。当遇到涌水量较大的含水层、断层或裂隙涌水时,应采取分段截排水的措施。

9.2.3、斜井的井底应设排水泵站,采用相应扬程的抽水机将围岩裂隙水和施工污水经管路排出井外。排水泵站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设在铺设排水管的井身附近,并应与主变电所毗邻; 洞室应能满足水泵、排水管、起重设备安装及运输要求; 泵站应留有增加水泵的余地,必要时,应辅以局部堵水、综合治理或选择潜水泵排水等其他治水措施;

9.2.4、斜井井下排水泵站的水泵及排水管,应根据隧道设计涌水量、水质和扬程等因素确定。

9.2.5、排水管的管材应根据水压、水质和敷设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排水管沿斜井敷设,当压力大于1MPa时,不应采用铸铁管。

10、通风、防尘与风水电供应 10.1通风与防尘

10.1.1、通风与防尘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供风量不足,通风不畅;隧道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超标;粉尘超标;通风系统破坏。

10.1.2、隧道施工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必须采用机械通风。10.1.3、隧道施工通风应纳入工序管理,成立专门的通风班组,由专人负责管理。通风方案应经过专项审查,经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

10.1.4、隧道施工应保证对每一作业人员供应新鲜空气不小于3m3/min,采用内燃机械作业时,供风量不应小于3m3/(min〃kW)。

10.1.5、隧道施工通风的风速,全断面开挖时不应小于0.15m/s,在分部开挖的坑道中不应小于0.25m/s。

10.1.6、长及特长隧道施工应有备用通风机和备用电源,保证应急通风的需要。

10.1.7、通风机、通风管安装与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通风机控制系统应装有保险装置,当发生故障时应自动停机;通风管沿线应每隔50-100m设立警示标志或色灯;人员严禁在风管的进出口停留;

通风管安装作业台架应稳定牢固,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10.1.8、隧道施工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并配备专用检测设备及仪器,按规定时间测定粉尘和有害气体浓度。

10.1.9、隧道施工人员应配备防尘口罩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洞内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保障健康。10.2供风

10.2.1、供风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空压机附件失效;高压风管管材不合格,高压风管使用中有破损、漏风。10.2.2、空压机站应有防水、降温和保温设施,并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10.2.3、空压机的使用、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储气罐、安全阀、压力表应按规定进行检验;使用前应检查空压机的安全状况,确认完好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维护,确保安全运转;操作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并作好交接班记录,值班人员不得随意离岗;运转过程中不得随意松动、拆卸任何管路附件和接头,防止设备内带压的气液混合体溢出伤人;检修或维护时必须停机、切断电源并排尽压缩空气,同时将配电箱锁闭,并悬挂“严禁合闸”警示牌,防止意外启动导致人员及设备的损伤。

10.2.4、高压风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高压风管的材质及耐风压等级应满足相应要求,不得采用伪劣或不合格管材;

高压风管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当有裂纹、创伤、凹陷等现象时不得使用,管内不得留有残余物和其他脏物;

洞内高压风管应敷设在电缆、电线路的相对一侧,不得妨碍运输和影响施工。

高压风管应敷设平顺,接头严密,不漏风。风管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风管拆卸必须在空压机停机后进行。

10.2.5、供风系统使用过程中应设专人负责检查和维护,对漏风管路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10.3供电

10.3.1、供电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作业地段照明未使用安全电压,隧道施工照明不足; 高压输电线路距人行道安全距离不够; 电缆线破损或线头裸露; 电工作业人员防护不当。

10.3.2、隧道供电电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供电线路应采用380V/220V三相五线系统;

照明电压:作业地段不得大于36V,成洞地段可采用220V;低压线路末端的电压降不得大于10%。

10.3.3、隧道内供电线路布置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成洞地段固定的电线路,应用绝缘良好的塑料绝缘导线架设;施工地段的临时电线路应采用橡套电缆,并应挂设在临时支架上;竖井、斜井应使用铠装电缆;

照明和动力电线路安装在同一侧时,必须分层架设;电线悬挂高度应为:电压380 V时不小于2.5m,10kV时不小于3.5m;

涌水隧道的电动排水设备,以及斜井内的电气装置应采用双回路输电,并有可靠的切换装置;

V低压变压器应设在安全、干燥处,机壳接地,输电线路长度不得大于100m;

动力干线上的每一分支线,必须装设开关及保险装置。严禁在动力线路上加挂照明设施。10.3.4、在隧道内设置10kV变电站,应符合下列要求:

变电站应设置在干燥的避车洞或不使用的横通道内,变压器与周围及上下洞壁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00mm;

变电站周围必须装设防护遮栏和警示灯,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或“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等安全警示牌;

变电站应采用井下高压配电装置或相同电压等级的油开关柜,不应使用跌落式熔断器。低压应采用成套组合电器或带有断路器的低压配电盘。

10.3.5、隧道施工用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双电源或自备电源。自备发电机组与外电线路必须电源联锁,严禁并列运行。

11、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隧道 11.1一般规定

11.1.1、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质隧道施工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专项项施工技术方案不合理、开挖方法选择不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不到位,分析判断不准确,初期支护施做不及时,支护强度不足;量测数据失真,信息反馈不及时;瓦斯隧道施工机械设备、检测仪器未按规定配备,瓦斯浓度检测工作不到位,通风效果差。

11.1.2、隧道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提供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11.1.3、隧道施工前必须针对不同风险源制订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施工中应有足够的抢险、急救物资储备。11.1.4、隧道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地质预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并根据地质预测、预报的结果及时调整隧道施工方案。

11.1.5、隧道施工时,应加强监控量测。当发现围岩和支护体系变形速率异常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情况严重时应将全部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11.1.6、每道工序作业前,应由当班安全员用班前安全讲话的形式,将作业风险和安全措施告知所有作业人员,并按安全措施执行。11.2富水软弱破碎围岩

11.2.1、隧道施工前,必须根据地质条件、埋深及地下水情况,选用地表注浆、超前帷幕注浆、降低地下水位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评估

达到要求后方可开挖。

11.2.2、隧道施工中,一旦发现浑水、携带泥沙、顶钻、高压喷水、水量突然增大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1.2.3、隧道施工时应按设计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加强初期支护的强度,尽早闭合成环。

11.2.4、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及时埋设监控量测点,并取得基准值,按要求开展监控量测;及时根据量测结果,评价支护的可靠性和围岩的稳定性,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11.2.5、衬砌背后的排水盲管必须顺畅地连接到隧道排水沟,防止地下水在衬砌背后积聚对其形成压力。11.3风积沙和含水砂层 11.3.1、隧道通过含水砂层时,应将防水工作放在首位,可采用注浆、冻结等方法止水、固结。

11.3.2、风积沙和含水砂层隧道的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风积沙隧道开挖应遵循“先加固、后开挖”的原则;含水砂层隧道开挖应遵循“先治水、后开挖”的原则;

风积沙和含水砂层隧道根据其断面大小,应采用台阶法开挖,并应控制一次循环进尺长度;

开挖后应及时监测拱部支护的实际下沉量,当预留变形量过大或不足时,应及时调整。

11.3.3、风积沙和含水砂层隧道的支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可采用注浆方法固结砂层,以插板作超前支护;

支护应及时,边挖边喷射混凝土封闭,遇缝必堵,严防砂粒从支护缝隙中漏出。

11.3.4、含水砂层开挖地段,应采用排水管或其他设施将水引至已二次衬砌地段排出洞外。排水时,应采取过滤措施,防止砂粒被排走引起坍塌。

11.3.5、风积沙和含水砂层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早施作。11.4岩爆

11.4.1、对可能发生岩爆的隧道施工中,应对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围岩特性、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预测、预报。

11.4.2、中等以上岩爆隧道,应选择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施工方案,采用凿岩台车钻孔,用机械手喷射混凝土。11.4.3、岩爆隧道应根据岩爆强度大小进行分级,并针对岩爆级别分别采取下列安全技术措施:

中等岩爆地段,应在隧道开挖断面轮廓线外10-15cm范围的边墙及拱部,钻设注水孔,并向孔内灌高压水,软化围岩,加快围岩内部的应力释放;

强烈岩爆地段,应采用即时受力锚杆,同时挂设钢筋网和柔性防护网,防止岩爆落石。应在开挖工作面上钻应力释放孔或掘进小导洞,使岩层中的高地应力部分释放再进行隧道的开挖;应采用超前锚杆预支护,锁定开挖面前方的围岩。

11.4.4、岩爆隧道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岩爆地段的具体情况控制,并不应过大;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使隧道周壁圆顺,降低岩爆发生的强度;

采用机械手进行网喷纤维混凝土;

在拱部及边墙布置预防岩爆的短锚杆,挂网喷射纤维混凝土。11.4.5、隧道施工中,一旦发生岩爆,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理措施:应停机待避,待检查确认安全后进行开挖工作面的观察记录,如岩爆的位置、强度、类型、数量以及山鸣等;

增设摩擦式锚杆(不能替代系统锚杆),锚杆应装垫板; 及时增喷混凝土,厚度为5-8cm;

施工机械重要部位应加装防护钢板,避免岩爆弹射出的岩块伤及作业人员和砸坏施工设备。11.5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 11.5.1、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隧道断面可采用圆形断面椭圆形断面。11.5.2、膨胀性围岩浅埋地段,对于地表低洼集水处,应先采取充填黏土隔水,并形成流水坡等措施措施处理,快速排走地表水。

11.5.3、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隧道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采用机械、人工等非爆破开挖方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应控制开挖循环进尺和炸药用量,同时应确保开挖断面轮廓圆顺;

开挖后应及时进行支护,封闭暴露的岩体,施作临时仰拱或横撑,支护应尽早封闭成环。

11.5.4、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隧道支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根据具体情况加大20-30cm的预留变形量,避免因侵入限界而造成初期支护的拆除;

初期支护应做到“先放后抗、先柔后刚”,并可分层施作、逐层加强; 膨胀性围岩隧道开挖后应尽快初喷混凝土封闭岩面,控制含水量发生大的变化;

应加强初期支护,采用喷纤维混凝土、长锚杆和钢架组合的支护结构。初期支护应与围岩密贴,保证初期支护城河与围岩同步受力和变形。

11.5.5、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隧道施工时,应控制施工用水,加强施工用水管理,防止岩面被水浸泡。

12、逃生及救援 12.1一般规定 12.1.1、隧道施工前,对下列可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风险,必须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或应急预案: 隧道内火灾、坍塌等风险,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其他自然灾害(大雨、强风、雪、雷、地震)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风险,应制定应急处理措施。

12.1.2、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简述工程概况;预测、辨识和评估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对内、外部造成破坏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规定应急救援各方组织的详细职责;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要求;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制定具体详细的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应急措施。

12.1.3、参建各方必须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及预警、指挥系统.指定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工作。

12.1.4、应与附近医院、消防队,临近施工队伍及其他救援组织建立正式的互助协议,并做好相应的安排,确保在应急救援中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

12.1.5、隧道施工中必须配备必要的救援物资和设备器材,并设专人管理,对配备的应急救援机械设备、监测仪器、堵漏和清洗消毒材料、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应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能随时投入使用。

12.1.6、隧道施工必须事先规划逃生路线,并在隧道适当位置设置避难、急救场所,避难处应准备足够数量的逃生设备、救护器械和生活保障品等。

12.1.7、隧道内交通道路及开挖作业等重要场所必须设置安全应急照明和应急逃生标志,应急照明应有备用电源并保证光照度符合要求。

12.1.8、隧道施工期间各施工作业面必须安装警报装置,警报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置警报设备的场所,应有应急照明,并在停电时能够识别;使用电源的警报设备应配备备用电源;警报设备应采用手动警报设备、自动警报设备、旋转灯、广播设备用的扩音器及其他警报设备,组合使用,互为备用,保证其性能可靠。

12.1.9、隧道施工期间通信系统必须保证畅通,必要时应采用远程监控系统,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同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必须在现场各应急组织相关部门、洞口值班室、开挖工作面及其他必要的地方设置通信设备;使用带电源的通话装置应配备备用电源,保证停电时不影响使用;通信设备应采用洞内有线电话,并保证其性能可靠。

12.1.10、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必须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桌面演练或模拟演练。演练前应结合施工环境改变和以往演练的情况制订计划,演练后应及时评审,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12.1.11、隧道内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应急救援培训。应急救援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 了解潜在危险的性质和对健康的危害;熟悉应急救援程序;掌握必要的自救及互救知识;了解预先指定的主要及备用逃生路线、集合地点及各种避难急救场所位置;了解各种警报含义,掌握警报设备、通信装置、避难器具等的使用方法。12.2应急救援

12.2.1、当隧道施工中发生险情时,应迅速作出判断,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并按响应级别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同时根据下列各项要求,迅速开展事故的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

值班人员和安全负责人应立即通过警报装置通知隧道内所有作业人员紧急撤离;现场最高管理者应负责指挥疏散撤离,各级调度人员应坚守岗位,保持通信畅通,及时反馈人员撤离及险情出现情况等信息;应及时上报地方政府或相关救助部门,请求紧急救援, 做好相关配合工作;现场应采取安全警戒线或隔离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灾害损失的扩大;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收集事故物证,调查引发事故的具体原因和相关责任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工程处理措施,上报建设、设计、监理和相关单位,按批复的方案对事故进行处理。

12.2.2、隧道内发生爆炸险情后,应采取下列措施: 立即切断洞内所有施工及照明线路电源;立即停止施工,作业人员全部撤出,同时清点施工人数,确认人员伤亡情况;立即报告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并及时上报相关单位;派专人封锁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应急抢险救援指挥组织人员现场勘察,立即对遇险、受伤人员组织急救;非救护队成员不得进洞抢救,救护队在执行任务前,必须了解事故性质,并制定侦察工作的安全措施,方可进入事故区进行侦察,救护队必须在统一指挥下开展抢救工作,严禁个人单独行动;可供临时处置的供氧呼吸机、清洗器具、急救箱、担架等医药卫生设备及时到位;救助受困人员至安全地带、撤离施工设备;事故处理救护基地,应设在安全区附近新鲜风流中的安全地带,对受伤的人员进行临时处治,防止伤势恶化;应立即与当地医疗单位联系,将受伤人员就近转送医院治疗;事故调查及处理。

12.2.3、隧道内发生突涌水险情后应采取下列措施: 突然遇到大面积渗漏水时,应即令工人停止工作,撤至安全地点,同时应对出水部位、水量大小、变化规律、水的浑浊程度等进行观测记录,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上报监理;在爆破作业后突然发生特大涌水,当洞内设有防水闸门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启动报警系统,关闭防水闸门,按既定的逃生路线进行洞内人员和机械设备的撤离,并利用防水闸门处安设的大功率抽水机对突涌水段进行抽排水;当洞内未设防水闸门时,作业人员应按既定的逃生路线立即撤出;在开挖作业过程中发生特大突涌水,开挖工作面人员应立即沿逃生路线迅速向洞外或避难所撤离,同时启动报警系统,发出警报信号,迅速切断电源,启动应急照明,当涌水量较大时,人员可利用事先准备的救生圈、皮划艇等进行逃生;及时上报相关单位;对遇险、受伤人员组织急救;突涌水保持稳定后,利用大功率抽水设备进行排水;在涌水量及水压降低后进行机械设备的急救;采取必要的措施对突涌水进行封堵及事故处理。12.2.4、当隧道发生塌方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立即停止施工,作业人员全部撤出,同时清点施工人数;必须按事故分级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单位报告,并立即启动施工单位的应急预案实施救援;组织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当隧道塌方造成人员被困时,参建各方必须在调查清楚塌方发生的部位、规模、被困人员避难位置等具体情况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防止二次灾害发生,可选择从联络通道、隧道另一端、隧道侧面、洞顶等处快速开挖一个断面合适的小导洞,将被困人员尽快救出;在开挖救援小导洞的同时,应利用高压风管等现有条件继续与洞内被困人员保持联系,并向洞内供风、供氧、供应食物及药品等;被困人员救出后应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救治;事故调查及处理。

12.2.5、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及时启动报警系统;起火初期,当火势不大,未对人与环境造成较大威胁时,应运用平时培训演练的技能,就近采用灭火器、水管等消防器材,尽可能地在第一时间将火扑灭;当火势失去控制时,应判明方向,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组织作业人员按逃生路线向洞外或附近避难所撤离;及时上报相关单位;对遇险、受伤人员组织急救;事故调查及处理。

12.2.6、在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施工时,应有计划地采取下列相应的措施: 随时收集气象和地质资料。可能发生自然灾害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对施工现场进行警戒检查并采取防护措施。

在警报解除后,应确认无危险源方可进行作业。为防止大雨造成的灾害,隧道施工应注意下列事项: 1)当洞口地质地形可能因降雨引发泥石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2)机械设备应尽早向安全场所转移或进行拆除,防止水淹、倾倒;3)可能发生漫水、沉陷或垮塌的地方,应进行加固处理,并设警示标志。(1)在遇强风、暴风时,对各种大型机械应采取防止倾倒及滑跑措施,对临时设备、脚手架等应采取保护措施。

(2)在跨冬季作业时,为了防止雪灾,施工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施工设施不应设在可能发生雪崩的地点;2)必须对相关道路和施工用地进行除雪,保护车辆及人员安全,防止临时设施倒塌;3)对道路必须设置警示标志。

(3)为防止雷击造成的灾害,应设置雷电报警器和避雷针。当有雷击危险时,隧道洞内外应立即停止爆破作业,作业人员应退避到安全场所。

(4)为防止地震和海啸造成的灾害,应关注预报信息,加强避灾演练。地震发生时,应迅速组织作业人员退避到安全场所。

第五篇:重点防范部位安全管理制度26

青岛德盛利立体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编号:QG一AQ026

重点防范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为保障公司重要部位的安全,预防和制止违反安全保卫的行为和犯罪活动,坚持“预防为主,确保重点,制止犯罪,确保安全”的方针,搞好重要部位的保卫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重要部位是指在公司内部,对生产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和有着重要影响,须加强重点防范的部位。主要范围:

2.1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部位:提供生产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室、站、所。2.2危险物品部位: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的部位; 2.3其他应列入重点防范的部位。

3、具体内容:

3.1企管处筛选公司各部位,将重要部位填表登记,列入公司保卫工作档案、存档。

3.2重要部位的保卫工作应当建立保卫责任制

3.3重要部位应安装防范设施,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转和使用。

3.4重要部位要根据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完善的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爆炸、防治安灾害事故等各项安全措施和处置抢险事故预案,并根据预案要求定期进行演练。

3.5重要部位值班人员必须明确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卫制度,不得擅离岗位。

3.6重点部位应建立值班、巡查、操作人员、进出入制度,认真填写记录。3.7对于非本部位人员、车辆应当接受该部位值班人员检查,检查是否携带该区域禁止的危险品,并登记,全程派人跟踪。

3.8进入易燃易爆场所和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车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

3.9重要部位需要作业时应严格遵守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青岛德盛利立体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编号:QG一AQ026

3.10凡携带物品离开重要部位的人员、车辆,应当出具有效证明,交值班人员查验。

3.11对重要部位的贵重零件、备件、贵重工具和贵重金属保管工作要落实到人,实行双人管理,防止丢失。

3.12重要部位要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事故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置,并保护好现场,及时向主管领导和保卫部门报告。

3.13重要部位工作人员要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单位主要领导要不定期检查值班情况。安企管处每月定期两次次检查。

3.14保卫重要部位应当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以物防为基础,技防为主导,人防为根本,三者有机结合,有效防范各类刑事犯罪的侵害。

4、奖励和考核: 4.1奖励:

4.1.1为使保卫责任制贯彻落实,做到“责、权、利”统一,季度考核时奖励保卫工作成绩突出的职工。

4.1.2凡执行本规定尽职尽责,对保卫工作有突出成绩的,所给予表彰或奖励。

4.1.3对避免发生重大案件、事件、事故或挽救重大损失有特殊贡献的人员,报请上级给予表彰或奖励。4.2考核:

4.2.1防范措施不落实、违反规章制度、放松警惕、保管物品不当被盗、丢失者,按照公司保卫管理制度给与处罚。

4.2.2对发生的案件及职工违法犯罪行为,部门责任人、当事人要及时报告保卫部,不报或拖延报告贻误战机,一经查出从严处理、考核。

青岛德盛利立体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2016年1月10日

下载施工安全防范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施工安全防范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点关注人群安全防范预案

    雁江区老君镇中心小学 学校重点关注人群安全防范预案 为认真贯彻教育局、管理组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向纵深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进一步做好重点关注人......

    廉政防范重点

    陈堂学校廉政风险防控重点及措施 陈堂小学 2015-04-09陈堂学校廉政风险防控重点及措施 学校廉洁教育是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思想......

    甘肃省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

    甘肃省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 资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安全技术防范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营造公平、有序、诚信的安防从业环境,依据国家相关法律......

    商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安全防范重点

    商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安全防范重点 针对有可能发生的危害商场安全的突发意外事件,特制定以下应急方案,确定各部门职责要求,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将事故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 当发......

    县委防范办重点工作计划

    县委防范办重点工作计划2005年,县委防范办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关于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

    2011安全防范

    安全防范告知 为提高我校全体同学的安全防范意识,更加有效的保护你们的财产不受到损失,特作做出如下防范告知: 1、不要随身携带数额超过100元的现金,当随身的现金较多时应立即......

    安全防范

    安全防范 近期周边写字楼办公区域连续出现一伙专偷笔记本电脑的犯罪份子,为了避免此事发生,各客户单位要认真做好相应的防范,其建议为: 1、 公司前台要对进入公司的陌生人严格控......

    安全防范

    尖扎县第二民族中学 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 尖扎县第二民族中学 2016年9月1日 尖扎县第二民族中学 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 我校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