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开题报告

时间:2019-05-12 13:4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合作学习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合作学习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开题报告》。

第一篇:《合作学习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开题报告

《合作学习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开题报告

执笔:黄建勇

一、课题试验背景

在新课改的热潮中,“少、慢、差、废”的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受到了教育界和社会公众的严厉批评,“难写”与“难教”的教学矛盾导致了“怕写”与“怕教”的心理症结,严重挫伤师生的作文积极性。学生作文现状不容乐观。据我校语文组对七年级学生进行的作文现状调查数据看,大部分学生(58.3%)自觉作文水平一般,只有极少数(3.3%)学生自认为“优秀”;95.9%的学生觉得作文难写,其中,12.9%的学生时常面对写作障碍,更有1.4%的学生每次作文都陷入困境;写作困难主要表现为:文章写不出新意、不知该写什么、不知该怎么表达、作文语言不够生动、难以拟题和开头等等。

新课标大力倡导合作学习精神。大多数学生渴望以合作学习方式上作文课,以改善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技巧。调查问卷表明,80.7%的学生认为合作学习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74.5%的学生认为“可以打开自己的思路”;学生们认为,其好处还在于能“获得别人及时的帮助”和“提高写作积极性”。持反对态度的学生只占4.3%。在问卷的“对作文教学的建议”栏中,学生们也普遍呼吁:“教师少讲一些,让我们多互动一些”、“让我们互相批改作文”、“建议多让小组讨论作文的得失”等。

二、研究的目标、方法和试验设计

1、研究目标

(1)以学生的作文思维环节作为突破口,通过培养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从而达到提高作文质量的目的;

(2)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课堂组织形式,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激发学生作文思维的活跃性、创新性、丰富性和生动性。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课题组成员围绕作文课题,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2)调查研究法:课题组通过问卷、座谈、研讨、访谈、对照组比照等方法,来确定本课题的作用和实际效果;

(3)行动研究法:遵循课题基本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作文教学的创新手段,使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3、试验设计

(1)试验研究对象的选择

在试验教师自愿申报的前提下,经课题组确认来选择试验对象。试验班分布于不同年级,试验前的作文水平存在显着差异度,可以测定不同类别研究对象的试验效果,确保试验成果具有可推广性。

(2)研究的自变量

① 试验教师通过更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和不断进行经验积累,使本身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② 试验班学生既受思维合作训练的积极影响,写作兴趣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受课外阅读、人生阅历等因素的影响。

(3)研究的因变量

① 全体学生的整体作文思维质量和作文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并促使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

② 试验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得到加强,科研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4)无关变量的控制

① 试验班按照自然常态编班,合作学习小组按照写作能力、性格、性别等异质性分类

原则编组;

② 按照教务处编排的课程表进行试验教学,不增加试验教师的课时量和试验班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课题理论基础

1、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应该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应该体现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方法和习惯上。对于中学生来说,在学习上进行相互合作,一方面有利于他们解决知识的难题,培养起学习兴趣和信心;另一方面,将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格素质,为将来走入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以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训练,可以集思广益,改变学生孤军奋战的不利局面,有利于拓展作文选材和立意的空间,特别适合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的训练;同时,通过学生多元互动和互帮互学,可以提高作文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克服大班教学中教师指导不周的弊端。

在作文教学中,把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由“扶”到“放”的过程:教师简单明了的示例分析是“扶”,大部分课堂时间都“下放”给了学生。合作小组内部及相互间的思维互动是“扶”,有利于学生疏畅思路,举一反三;由于工作角色的分配和训练任务的要求,每一个组员都要进行思考、讨论、质疑、探究,自练、自说、自改和自评,这个过程是“放”。课内训练是“扶”,课外独立完成作业是“放”。由“扶”到“放”的教学思路,符合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

2、系统控制论的闭环反馈原理的运用

教师、学生和作文技能技巧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教学子系统,教师(控制部分)依据作文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作文实际(信息输入部分)设计思维训练题,并进行必要的信息导向,即发出控制信息作用于学生(受控部分),形成教对学的反馈。即时的反馈交流可以防止或减少输出信息的偏差。当学生在完成作文思维训练题时,教师根据即时掌握的学生思维反馈信息,及时纠正和调整控制部分所发出的控制信息的量,达到有效调控,形成了学对教的反馈。

四、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述颇多,但在作文教学领域的实践和运用却较少研究。其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

1.变孤军奋战的封闭性思维方式为群策群力的开放性思维方式;

2.变“无声思维”方式为“大声思维”方式;

3.变教师单向指导方式为学生多元化互动方式;

4、变“痛苦作文”为“快乐作文”。

五、前期试验基础和试验重点

本课题的试验和研究,建立在我校语文课题组所开展的“中学生作文思维合作训练法”基础上。已经开展的主要工作有: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扎实开展课题试验和研究,组建作文合作学习小组,确保实验班的实验课;组织实验观摩课和经验交流会;依据年级特点分别提出了合作训练思维品质达标要求;应市教育学院中文科要求,试验教师黄建勇老师2003年和2004年先后两次开设市级作文教学探索课;组织听评7位试验教师开设的8节校级试验观摩课;组织七年级学生作文现状的问卷调查活动;举办课题论文交流会和经验交流会等。在校领导和试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研究项目取得了较丰富的课题成果,获得“课题成果一等奖”。

同时,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l、如何把学生的作文思维由表层向深层、由单向向多维、由形式向实质转化。

2、如何克服部分学生对于他人和小组的依赖性,提高

互动质量,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课题试验的成效。

新课题“合作学习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一方面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另一方面更要大力拓展研究新领域,丰富作文教学在讲、练、改、评以及素材积累和运用方面的方法技巧。研究的重点将在于发散性思维合作训练、聚合性思维合作训练、互批互改训练、合作赏析和讲评、合作积累素材和技巧等。

六、人员和任务分工

黄建勇主持课题研究工作,负责制定实施具体细则、试验计划、具体组织协调试验教师、拟写课题实验报告等;郑校长担任课题顾问,负责把握研究方向,指导课题业务的开展,协调课题组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关系;实验教师黄丽惠、马良、陈文治、黄红、李冬鹏、黄伟才、侯婷婷、蓝萍、葛四花、李毅芬、林莉、赵芹、陈薇等十三位教师分别承担不同年级、班级的试验课教学任务,并依据各自特长进行专项研究。专项研究分工如下:合作学习有效教学研究(黄建勇、黄伟才)、分组策略研究(李毅芬、赵芹)、合作批改研究(黄丽惠、马良)、合作赏析和讲评研究(陈文治、葛四花)、合作积累与分享素材研究(李冬鹏、侯婷婷)、作文立意合作训练研究(蓝萍、陈薇)、作文选材合作训练研究(黄红、林莉)。

七、研究基本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2006.3-2007.2)

1、吸收具有较强的课改意识、较丰富的作文教学经验的教师,组建课题组;

2、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深入论证课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总结提高课题研究技巧;3、对学生进行作文现状问卷调查,加以统计和分析,提高学法和教法的针对性;4、全体实验教师通过学习、研讨等达成思想和做法上的共识;

5、全体实验教师通过课堂实践、示范课观摩、经验交流等,形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思维合作训练方式;

6、依据各年级的作文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确立合作学习的侧重点;

7、指导实验班学生从生活和书籍中广泛搜集作文素材,并以多种形式强化课外练笔;

8、组织实验教师的观摩课、经验交流会,实验班学生的经验介绍会、优秀作品展示会等;

9、阶段性小结。

第二阶段(2007.3-2008.2)

l、继续探索合作学习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形成成熟的方法和技巧;

2、在实践基础上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获得新进展,形成新突破;

3、走出去,到作文教学有特色的学校听课取经;请进来,邀请专家、学者到校指导;4、实验教师分别形成代表性课例,汇辑课堂教案和课堂实况录象;

5、实验教师按任务分工分别进行总结,召开阶段性经验交流会;

6、接受课题中期检查。

第三阶段(2008.3-2009.3)

l、实验教师按任务分工,分别形成专题论文和总结性研究报告,组织论文研讨会;

2、形成莲花中学作文教学的校本教材,并发展成为学校语文教学重要特色;

3、出版论文专辑,试验班学生优秀作品专辑;

4、拟写课题试验报告和结题报告;

5、课题结题鉴定。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社会,基础教育的目的已不是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而是要教会一切人学会学习。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往往立足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传输,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也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着眼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因为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形成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同时,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会。可以避免“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作陪客”的现象,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更好的面向全体学生。

二、概念解释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活动主体,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通过探究研讨、合作互助,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 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

2、教育学原理

合作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教给学生并要求掌握的知识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当遇到困难时,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和群体合作中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学生正是在这种克服困难的努力中得到加速发展的。

3、心理学原理

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当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渴望得到归属与爱,而当前三种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小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过程的中,学会树立信心,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怎样完成任务,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实现自我。同时也渴望获得别人的承认,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欣赏。合作学习关系的建立,为小学生创造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时空,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四、研究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

3、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4、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5、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

五、主要研究目标与难点

主要研究目标:探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以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基本策略研究难点: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师生从精神深处共同卷入真实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和技能。

六、研究的方法、策略和基本原则

1、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

2、研究策略

〈1〉教师要营造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文环境

〈2〉根据学生的智力、兴趣、个性等方面的特征合理调配小组成员 〈3〉处理好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和教师适时有效指导的辨证关系 〈4〉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辨证关系

3、基本原则

全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发展性原则: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每个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发 2 展奠定基础。

主动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要使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探索,全身心投入。

此外还有合作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建构性原则等。

七、实施步骤与安排

1、实验学校:马延中学

2、实验时间:2005.11——2007.12

3、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5.11——2006.1学习有关理论和进行师资培训,做好

宣传活动,组织机构,落实指导工作。做好学生素质需要的摸底调查工作,提出课题计划,制定课题方案成立研究小组,并布置落实任务。

(2)实施阶段:2006.1——2007.7为理论结合实践具体实施阶段,在本校

内增加实验班的班级数,进行进一步的实践探索。

(3)总结阶段:2007.7——2007.12对整个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写

出实践报告和相应的论文,撰写结题报告

八、组织分工;

1、校领导小组

组 长:宋修武(校 长)副组长:于记江(业务主任)

2、实验小组:

课题组组长:宋玉芹(全面负责课题研究过程,负责课题方案,开题报

告的撰写以及组织对研究计划的调整、推广、总结等)

副 组 长:王 芳(负责课题方案,开题报告的撰写以及组织对研

究计划的调整、推广、总结等)

组 员:郭丙军(负责探究有效提高合作学习的方法)

蔡淑贤(负责探究分组方案)

姚淑玲(负责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进行实施合作学习)

郭丽君(负责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进行实施合作学习)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现代学习需要自主和合作并存,现代课堂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提出并指出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是当前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经济全球化催生教育全球化,教育全球化需要素质教育快速推进,需要培养会合作、善交流、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符合并适应了教育推进的需要,它对学生本性持有积极的乐观主义态度,强调教育教学活动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强调教和学和谐共生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2、合作现状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三大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是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才被广泛地关注和应用。但是对于这种学习形式在当前农村小学数学实际课堂教学中被运用的现状又如何呢?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是: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比较单

一、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尤其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表现没有给予必要的评价反馈、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没有更多的关注过程。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师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反差很大,(2)学生合作意识较差,合作技能较低,(3)小组合作之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4)小组合作时未能创设营造应有的情境,(5)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没有太大的探讨和研究价值,(6)教师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7)缺少评价激励机制。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存在问题)决定了此课题存在的价值,迫切需要我们直面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骨干教师较缺,学生生源主要以农村家庭为主,整体上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差,优秀学生比

例不高。唯有以师生互动合作、生生互动合作的全员参与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全面合作,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1、本课题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力求改革农村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方式,努力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教学模式。

2、本课题将“面向全体、发展个体和鼓励合作”相结合,通过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合作技能,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竞争力和创造力。

3、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思想和互助互惠意识,改善并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4、通过本课题研究,试图探索出符合我们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与策略,并期望通过此课题研究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达到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目的。

5、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探索—反思—研讨等渠道,引导教师有理性地开展实验研究,进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课题的界定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互助、互疑、互惠品质,促进学生动态且有效学习,并以团体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形式——《辞海》中意指事物、物体的结构和特征。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并非惟一形式,不同的学习者之间,或两人、或一个小组、或一个集体只要存在积极互疑的心理倾向,并且每个成员的个体责任都能得到实现,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形式有:两人组、前后桌组、合作组即由5—7人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就是在教学中为使小组成员积极探究、互动合作、交流碰撞、达成共识而采取的一系列方式、方法、计策的总和。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构建互补、互疑、互助、有效学习小组;

2、调控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抓住合作学习的契机;

4、调整学生学习姿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5、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强调学生共同活动本身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还需要经常向其他组员解释材料,进行讲解等等,根据认知的精制理论,这也是精制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当然耐心倾听其他同学解释的学生也会比单独学习的学生学得更多更好。所以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层次,促进认知发展。

2、集体动力理论:在合作学习中,同学间互勉、互助、互疑,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间是互相帮助的,教师又是以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从而使小组成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对那些动机、毅力、责任心相对较弱的学生会产生积极的群体压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3、课堂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他们认为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而小组合作学习较好地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的地位,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变学生单向交流为多向交流、变对个人奖励为对小组奖励、变教师权威为学生自控,既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知识的管理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师生是建构知识过程的合作者。小组合作学习规定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五、研究方法。

资料调查法:主要用于“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背景研究和借前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案例分析法:用于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活动的构建与实施的研究。

总结经验法:用于实验班开展的先期实验经验的推广。

行动实践法: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组建学校“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组:进行文献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论证、修改、完善方案,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中期实施阶段)2011年4月~2012年3月:启动课题研究,以实验班为基础探究划分步骤实施;广泛案例,认真分析、反思、调整;定期举行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信息;每学期组织课题研究展示活动,以点带面,辐射全校。

第三阶段(后期总结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以课题研究目标为标准,对课题实验研究进行分析与归纳,整理汇编研究资料,汇集课题研究成果,形成结题报告,进行课题鉴定汇报活动。

七、课题组分工与研究条件分析

郭建军全面负责课题工作的开展。

陶春霞协调课题组长做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负责课题的理

论研究及实施方案的制定。撰写结题报告。

卜乐负责材料整理、成果积累、实验经验与研究资料的收集。卢婧、席英 上好课题研究和成果展示课。

郭俊霞负责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做好课题组活动记录,培训

资料的收集。

八、预期成果。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实践实验经验;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实践优质课例;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实践的相关论文。

2011年4月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学校:河东中心小学

学校领导:严泽东

课题负责人:郭建军

第四篇: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莲花塘学校 任帅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各地各学校在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和研究。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探究性品质,让学生的思维更具独立性、深刻性、灵活性。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助,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扩大学生课堂学习参与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课堂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群体功能,促进个体学习,使合作学习与个性化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很多专家、教师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其成功经验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合作学习应该是严密有序的;合作学习应该是多方位的交流互动;合作学习应该是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相结合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合作学习”的探索和实践中,也有一些所谓的“合作学习”,学生犹如天马行空,表面热烈,实际收效甚微,诚如教育专家杨再隋所说“不过是彩色的 1

泡沫”;有的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过于格式化。

鉴于此,我们着力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营造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和动手能力、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在校领导的亲自指导和鼎力支持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我们拟定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就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小组合作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旨在使小组合作学习在集中授课制教学上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创出一条新路子,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意在“两减两提”: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幸福校园的根本目的所在。

(二)通过课题研究,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建立学习群体,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以达到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教育目的。

(三)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四)通过课题研究,带动广大教师逐步走进新课程,在课堂上要真正的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是互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共同探讨;是高效的课堂,要求体现诱思探究的教学思想,提高信息量、思维量和训练量。

(二)“群体动力”理论认为,在一个合作性的集体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交流的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创新的水平,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我国古代教学理论中也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除了个人钻研,还需要集体合作和协调。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合作”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教学中应当充分体现这一特点,顺应事物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同时,学会合作。

(四)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体的力量则是无限的。小组合作学习,能促使小组同学之间的互学、互助、互比、互励,3

通过学生之间的群体智力互补,不仅使学生学会关心和友爱,而且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与重点

(一)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情况的调查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调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

(二)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成因的分析研究。对调查的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情况,通过理论学习、归纳总结、教师访谈、课后交流反思等方法分析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成因。

(三)小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重点)

为学生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并实施有效的组织;学生应增强合作学习意识和合作技能,树立自信心,大胆参与课堂小组活动,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组建合作小组的研究 具体操作如下:

(1)分组前:通过多种方式与渠道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如通过摸底测试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通过问卷调查、谈话聊天、家访、4

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背景。

(2)分组时: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以组间同质、组内互质的原则,将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并可以让小组的同学为小组起名。

(3)分组后:对组内的同学进行分工,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综合考虑,每个小组选出组长(组织者)。组织者负责组内分工、组织纪律、监督和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

(4)课堂教学中设立组间竞争机制,把竞争引入课堂中去。(5)根据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组员进行必要的重复整合。

2、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设计的研究

拟通过以下环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设计的研究:(1)在课前预习时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2)在预习反馈时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3)在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中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4)在当堂检测中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5)在课外拓展、知识积累时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3、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的研究

拟通过以下环节把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

(1)在预习反馈时把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

(2)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开展时把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

(3)在当堂检测出现普遍性错误时把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

(4)在课外拓展、知识积累时把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

4、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操作的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拟通过以下措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操作的研究:

(1)备课时选择好2-3个有价值、最有利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

(2)教师努力把握好备课时备好的合作点及注意把握好课堂出现的合作时机。

(3)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

(4)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充足的合作探究的空间。

(5)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经常到各小组巡视,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有序开展,有效率地完成合作的内容。

五、课题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在实验过程中,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

(二)文献法。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三)个案研究法。观察学习个体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研究。

(四)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五)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实验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对研究的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总结归纳。

六、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6.4—2016.6)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行政主持人: 曾小英 学术主持人: 任 帅

课题小组成员:罗卫军 王月朗 李 静 胡 伟

2、确定课题研究内容。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3、制定课题开题报告、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6.6—2017.12)

1、调查阶段(2016.6—2016.10)

(1)深入课堂,进行观察,走访教师和学生,了解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2)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加以分类和总结。

2、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性研究阶段(2016.10—2017.3)(1)对各层次学生群类进行分类研究,从智力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基础、学习方法以及教师因素等各个角度分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状况及成因,提出对策。

(2)写出“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低效的现状及成因”研究报告。

(3)提出“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的具体策略。

3、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施阶段(2017.3—2017.12)(1)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研究,帮助学生有效参与合作学习。

(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课堂合作学习的研究。(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三)总结阶段(2018.1—2018.5)

整理研究资料,并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研究结 8

果进行后期测量,形成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保障条件

(一)莲花塘学校地处沅江市市区,设有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电教中心、计算机网络教室及校史展览室等。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德立校、科研兴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十一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

(二)莲花塘学校教研风气浓厚,有一支教学教研成果显著的教师队伍,研究经费和资料设备充足,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三)本课题组成员全在教学第一线,小组成员年青化,思想新,干劲足,科研经验丰富。

(四)课题研究经费有保障。学校领导班子会议明确要求保障好本课题调研所需经费。

八、课题研究预期成效

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普遍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教师方面

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有深刻地认识,对“小 9

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有准确的把握。

2、教师掌握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3、教师掌握科学的评价机制。

(二)学生方面

1、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彼此信任,团队意识增强。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表达自己见解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改观。

3、学生学会小组讨论的技能,尊重别人发言的意识得到增强,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4、学生能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对已完成的任务能进行再加工和初步的评估。

5、学生在遇到疑难需要合作时,会自主开展合作,并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五篇:在数学教学中实践小组合作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实践小组合作学习

新洲小学 胡凤华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合作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滥用合作,对合作学习的形式及时机缺乏正确的把握;二是有形态而无实质,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不切要领,学习处于原发状态,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合作学习时应当善用合作,在合作交流中开启学生的心智,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及思考:

一、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

二、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我在教学中,常常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

1、合作目标要明确

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合作学习不能偏离教学目标,有目标的交流讨论才是有效的,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步骤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例如在教学《平行与垂直》时,我手里拿着两根铅笔,然后问学生:“这两根铅笔落地后可能会形成怎样的图形呢?”问题提出后,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盲目地讨论,而是进行了精心设计,首先我先让学生猜想两根铅笔落地后可能会形成怎样的图形,引发每位学生独立思考;接着让每位学生用两根铅笔(自备)动手摆一摆,然后小组交流,在桌子上摆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最后才组织小组讨论,尝试把两根铅笔落地的图形画在纸上,并将表示两根铅笔的线段延长,看一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合作内容要充实 合作学习的内容要精心设计,并不是简单的,随意的,合作的内容应是趣味性,价值性,多样性的,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我用《西游记》的故事引入:唐僧师傅带着三个徒弟西天取经,一路上天气很热,八戒找水找不到却抱回个西瓜,悟空说:“好啊,为了表示公平,我们每人分西瓜的。”贪嘴的老猪说:“那可不行啊,西瓜是我找回来的,应该多分一些,俺老猪要,至少也要。”悟空听了嘿嘿直笑,答应了它的要求。小朋友,这节课老师请大家当裁判,看看八戒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听了故事,学生们跃跃欲试,产生强烈的兴趣,并明确目标,激发了主动探索的愿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近“最近发展区”。

3、合作时机要成熟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讲究时机,我认为:(1)、当学习新知需要操作,一个人无法完成时,可让学生合作。例如,我在教《圆锥体积》时,用倒水的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一个人难以操作,这时我让四位同学一起合作。(2)、由于人类心灵的丰富性和思维的发散性,课堂上随时会出现就一个问题不能达成共识的情况,当学生的意见分歧时,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如教《近似数》,教师让学生写近似数为6的准确数,有的学生写出6.1≈6,6.2≈6,还有的写5.5≈6,5.8≈6,其中一位学生写成6.5≈6,这时一位学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说:“6.5怎么会约等于6呢?应当约等于7才对。”两位同学争辩起来,这时教师可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4、合作分工要具体

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同时在合作中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三、合作学习的成果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比如,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这样,使小组合作学习更积极向上,使学生更乐于参与。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老师也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下载《合作学习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作学习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精选]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生合作学习方式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生合作学习方式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书 工作 单位:铜冶镇一中 课题主持人:主要 成员:任秀清 吴艳芳 许庆芳《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生合作学习方式实践研究》......

    “学科分层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学科分层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将“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仁怀市三合镇第二小学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开题报告 仁怀市三合二小 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知......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重庆市铜梁区 水口小学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开题报告 重庆市铜梁区水口小学 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全......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龙江镇中心学校 课题名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负责人:王德成 课题成员:赵刚 纪海艳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在“课......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开题报告 正定县南楼小学王兰格一、目的和意义 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

    分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分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生源质量的不确定性让学生总体素质的差异性越来越大,中职教育及中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