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定稿
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
《职业技术教育中校企合作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负责人:
段青
胡修玉 于全福 段青 唐俊涛 张利
主要参加人员: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2011年9月
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技能型高级人才的使命,而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学生缺乏职业技能素质的训练,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学生熟练的技能和相关职业素质的获得,必须依赖于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实训教学不能离开企业的真实环境,教学内容也必须和企业技术改革及产品更新实时联系在一起。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提职业技术业教育质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必由之路。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课题组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职校企合作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可谓“叫得响,落不实”,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企业缺乏合作的内在动力,不能积极参与,普遍存在学校一头热的状况;合作只是停留在文件协议上,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不够,校企合作处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等简单协作,对人才培养工作促进作用有限;合作程度不高,停留在表层,合作模式单一,缺乏长远规划和深度合作内容。这些问题反映出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中,还没有建立起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地区经济发展和学校实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长效合作,互利共赢,共育高技能人才,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要构建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课题组要在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的深入调查,认真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实际,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为原则,构建
开
题
报
告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提出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为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提供解决方案。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产生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为学校、企业以及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本课题研究的成功,预期会产生如下的积极作用:
1、促进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从本课题研究成果中,选择适宜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建立更加有效地校企合作机制,营造良性、稳定、可持续的校企互动环境,促进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实现校企双赢。
2、促进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和价值实现
本课题关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研究,要求学校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聘请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参与课程改革,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交流等方面进行校企对接,这将大大促进职业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育价值和效率。
3、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
调查显示,人们的工作技能无论是专业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还是计划、组织、沟通能力,其获取途径 70%以上来自工作经验。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将有效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使毕业生真正能适应企业需求,成为企业乐于接收、愿意重用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三、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范围和对象
需要对本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对象进行界定。首先本课题的研究不是广义的校企合作,而是合作教育。广义的校企合作是指教育机构与产业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领域开展的各种合作活动。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在相关人才培养、培训中进行的合作,属于国际上通称的合作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即通过合作教育,使学生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实际工作中,然后将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和学,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开
题
报
告
本课题的研究围绕合作教育进行,即如何构建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培养具有较职业技术业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落脚在人才培养,体现的是教育价值,而对于校企合作的经济利益不做过多关注。
其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高等职业教育,而非普通职业教育。学校的类别与层次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即高端技能型人才,属于高等教育层次而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因此要注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在这两种层次职业教育中的区别。课题组人员在选取案例时多以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的实践经验作为脚本,同时也对省内外多所职业技术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考察研究。
(二)研究的内容
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的理论研究(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涵义和特征(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2、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主要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1)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及特征(2)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经验的启示与思考
3、国内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及成因分析(1)校企合作现状调查
(2)校企合作中存在问题: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4、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1)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依据(2)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保障(3)较浅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4)深层次长效合作模式的构建
四、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校企合作研究和实践国外起步较早。1871年德国宪法将职业技术教育定为义务教育。1900年德国让企业参与职业培训,承担培训的主要责任,这样的企
开
题
报
告
业和职业学校互相合作、互相协调、互相补充,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双元制模式。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合作办学形式。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这种校企合作形式的典型代表。
2、学校主导、企业支持形式。英国‘三明治’教育和美国的‘学工交替’教育属于这种形式。
3、企业与学校合股办学形式。这是发达国家扩大职业学校自主权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结果。
4、企业独立办职业学校。20世纪中后期崛起的日本、韩国都有鼓励企业创办学校的政策出台。
当今国际职教理论界最有影响的学者福斯特积极倡导“产学合作”的办学形式,提出了实践课尽量在企业内进行,尽力缩小正规学校职教与实际工作情景之间的距离的观点。这些思想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先导。
近些年,我国教育理论工作和职教实践工作者在总结校企合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模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虽然我国职业技术院校大都在进行校企合作的实践,但大多处于较浅层次的合作,对校企深层次合作的实践和研究不多,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障碍。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滞后于实践,缺乏对实践的归纳和总结,不足以回答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很多研究者引介推广国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先进经验,但是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地区差异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水平,不能照搬照抄。所以深化和完善符合本地区和本校特点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更需要大胆地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总体思路:
运用文献研究,广泛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对职业技术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理论研究,寻找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并与现实案例和经验相联系,提出相应的观点和对策,使课题获得
开
题
报
告
充分的现实意义。
(二)具体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 对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有关文献进行查阅、收集、分析、综合、加工、整理。
②调查研究法 包括问卷调查、座谈、综合调查、访谈等。特别是要对校企合作教育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对企业家及员工中的毕业生进行访谈,搜集相关资料。③比较研究法 选择国内外、省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的的理念、作法、经验教训,进行对比研究。选择不同模式,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探索规律、借鉴有益经验。
④案例研究法 以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等院校与企业合作教育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总结归纳,从而进行模式构建。
⑤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中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撰写有关论文,提升到理论,揭示规律,深化研究,指导实践。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选题,查阅国内外有关校企合作的理论和实践资料;(2)研究设计和制定研究计划;
(3)对国外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4)调查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及其他职业技术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5)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5)提出相应的观点和对策,并撰写相关论文;(6)在上述基础上形成一份研究报告;(7)提交结题申请。具体安排如下: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8月至2011年12月)
1.进行前期论证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学习,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定方案,确定任务分工;
2、撰写开题报告。
(二)实施方案阶段:(2012年1月至5月)
1、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和各自承担的任务,具体实施;
开
题
报
告
2、撰写阶段实验报告、经验论文、个案分析。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2年6月至7月)
1、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2、收集、编印成果材料,邀请专家鉴定。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研究报告和论文两种形式 预期研究成果
2011.10-2011.12 职业技术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论文 段青、唐俊涛
2012.01-2012.04 职业技术教育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 论文 于全福、段青、张利
2012.05-2012.06 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段青、张杰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1.研究队伍
课题负责人段青和主研人员唐俊涛、张利已完成了《“双师型”教师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作用与影响研究》和《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化工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等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并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材料,他们取得的科研成果在社会上得到了良好的评价。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成员都是多年从事一线高等职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1人,所有人员年龄均在50岁以下,是一支年富力强的科研队伍,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团队半数以上为双师型教师,课题组负责人段青是工程师,曾在企业工作多年,有参与校企合作的实际经验,课题组成员中有市级骨干教师,有学科带头人,有 “优秀青年教师”获得者。他们工作责任心强,平时能够虚心学习、刻苦钻研,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完全可以胜任此项工作。所有课题组成员有充裕的时间从事课题的调查与研究,能保证如期完成研究任务。2.物质设施和经费保障
本校现有的文献资料基本能满足该课题方案的需要,缺少的文献资料可以到
开
题
报
告
沧州师范学院等兄弟院校查找,能够保证课题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该课题所需经费可以通过课题组人员自筹解决。
第二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开题报告最终稿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研究》
开题报告
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技能型高级人才的使命,而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学生缺乏职业技能素质的训练,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学生熟练的技能和相关职业素质的获得,必须依赖于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实训教学不能离开企业的真实环境,教学内容也必须和企业技术改革及产品更新实时联系在一起。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必由之路。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课题组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职校企合作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可谓“叫得响,落不实”,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企业缺乏合作的内在动力,不能积极参与,普遍存在学校一头热的状况;合作只是停留在文件协议上,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不够,校企合作处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等简单协作,对人才培养工作促进作用有限;合作程度不高,停留在表层,合作模式单一,缺乏长远规划和深度合作内容。这些问题反映出在我国高职教育中,还没有建立起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地区经济发展和学校实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长效合作,互利共赢,共育高技能人才,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要构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课题组要在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的深入调查,认真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实际,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为原则,构建课程
开
题
报
告
和教学内容体系,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提出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提供解决方案。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产生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为学校、企业以及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本课题研究的成功,预期会产生如下的积极作用:
1、促进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从本课题研究成果中,选择适宜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建立更加有效地校企合作机制,营造良性、稳定、可持续的校企互动环境,促进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实现校企双赢。
2、促进高职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和价值实现
本课题关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研究,要求学校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聘请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参与课程改革,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交流等方面进行校企对接,这将大大促进高职课程教学的改革,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育价值和效率。
3、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
调查显示,人们的工作技能无论是专业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还是计划、组织、沟通能力,其获取途径 70%以上来自工作经验。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将有效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使毕业生真正能适应企业需求,成为企业乐于接收、愿意重用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三、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范围和对象
需要对本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对象进行界定。首先本课题的研究不是广义的校企合作,而是合作教育。广义的校企合作是指教育机构与产业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领域开展的各种合作活动。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在相关人才培养、培训中进行的合作,属于国际上通称的合作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即通过合作教育,使学生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实际工作中,然后将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和学,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开
题
报
告
本课题的研究围绕合作教育进行,即如何构建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落脚在人才培养,体现的是教育价值,而对于校企合作的经济利益不做过多关注。
其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高等职业教育,而非普通职业教育。学校的类别与层次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即高端技能型人才,属于高等教育层次而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因此要注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在这两种层次职业教育中的区别。课题组人员在选取案例时多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经验作为脚本,同时也对省内外多所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考察研究。
(二)研究的内容
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的理论研究(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涵义和特征(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2、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主要模式的比较与启示(1)国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及特征(2)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经验的启示与思考
3、国内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及成因分析(1)校企合作现状调查
(2)校企合作中存在问题: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4、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1)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依据(2)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保障(3)较浅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4)深层次长效合作模式的构建
四、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校企合作研究和实践国外起步较早。1871年德国宪法将职业技术教育定为义务教育。1900年德国让企业参与职业培训,承担培训的主要责任,这样的企
开
题
报
告
业和职业学校互相合作、互相协调、互相补充,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双元制模式。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的主要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合作办学形式。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这种校企合作形式的典型代表。
2、学校主导、企业支持形式。英国‘三明治’教育和美国的‘学工交替’教育属于这种形式。
3、企业与学校合股办学形式。这是发达国家扩大职业学校自主权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结果。
4、企业独立办职业学校。20世纪中后期崛起的日本、韩国都有鼓励企业创办学校的政策出台。
当今国际职教理论界最有影响的学者福斯特积极倡导“产学合作”的办学形式,提出了实践课尽量在企业内进行,尽力缩小正规学校职教与实际工作情景之间的距离的观点。这些思想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先导。
近些年,我国教育理论工作和职教实践工作者在总结校企合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模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大都在进行校企合作的实践,但大多处于较浅层次的合作,对校企深层次合作的实践和研究不多,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障碍。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滞后于实践,缺乏对实践的归纳和总结,不足以回答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很多研究者引介推广国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先进经验,但是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地区差异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水平,不能照搬照抄。所以深化和完善符合本地区和本校特点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更需要大胆地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总体思路:
运用文献研究,广泛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理论研究,寻找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并与现实案例和经验相联系,提出相应的观点和对策,使课题获得充分
开
题
报
告 的现实意义。
(二)具体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 对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有关文献进行查阅、收集、分析、综合、加工、整理。
②调查研究法 包括问卷调查、座谈、综合调查、访谈等。特别是要对校企合作教育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对企业家及员工中的毕业生进行访谈,搜集相关资料。③比较研究法 选择国内外、省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的的理念、作法、经验教训,进行对比研究。选择不同模式,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探索规律、借鉴有益经验。
④案例研究法 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与企业合作教育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总结归纳,从而进行模式构建。
⑤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中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撰写有关论文,提升到理论,揭示规律,深化研究,指导实践。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选题,查阅国内外有关校企合作的理论和实践资料;(2)研究设计和制定研究计划;
(3)对国外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4)调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及其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5)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5)提出相应的观点和对策,并撰写相关论文;(6)在上述基础上形成一份研究报告;(7)提交结题申请。具体安排如下: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8月至2011年12月)
1.进行前期论证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学习,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定方案,确定任务分工;
2、撰写开题报告。
(二)实施方案阶段:(2012年1月至5月)
1、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和各自承担的任务,具体实施;
开
题
报
告
2、撰写阶段实验报告、经验论文、个案分析。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2年6月至7月)
1、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2、收集、编印成果材料,邀请专家鉴定。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研究报告和论文两种形式 预期研究成果
2011.10-2011.12 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论文 胡国文、罗润芝、王景慧
2012.01-2012.04 高职教育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 论文 罗润芝、刘英梅、杨雪琴
2012.05-2012.06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罗润芝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1.研究队伍
课题负责人罗润芝和主研人员王景慧、刘英梅已完成了《“双师型”教师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作用与影响研究》和《高职院校学生化工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等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并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材料,他们取得的科研成果在社会上得到了良好的评价。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成员都是多年从事一线高等职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3人,所有人员年龄均在44岁以下,是一支年富力强的科研队伍,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团队半数以上为双师型教师,课题组负责人罗润芝是高级工程师,曾在企业工作多年,有参与校企合作的实际经验,课题组成员中有市级骨干教师,有学科带头人,有 “优秀青年教师”获得者。他们工作责任心强,平时能够虚心学习、刻苦钻研,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完全可以胜任此项工作。所有课题组成员有充裕的时间从事课题的调查与研究,能保证如期完成研究任务。2.物质设施和经费保障
本校现有的文献资料基本能满足该课题方案的需要,缺少的文献资料可以到
开
题
报
告
沧州师范学院等兄弟院校查找,能够保证课题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该课题所需经费可以通过课题组人员自筹解决。
第三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郑益仙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材料工程系江苏常州213011)
摘要:分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我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实
施经验和成效进行探讨,得出结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职业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所在,是实现国家、企业、学校、学生各方“多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可行性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何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劳动保障部制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中指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就是: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鼓励企业结合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与职业院校联合制定培养计划,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吸收教师、学生参与技术攻关。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我国当前就业形势的迫切需要。
由于我国人口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形势仍然很严峻,特别是劳动者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就业需要的矛盾继续存在。目前,全国技术技能劳动者有8 720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32.9%,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360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劳动保障部对103个劳动力市场监测结果表明,登记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对高技技师、技师、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分别达到3.3、2.2、2.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重要措施。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
2005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瑞祥在中央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高技能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高的一个瓶颈。“中国制造”要走向世界,仅仅靠劳动力的低成本难以参与国际竞争,更难以占领国际市场,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特别是大批高技能人才。
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等,都是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促进就业、促进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提高的成功范例,也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突破。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要求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科学、有机地实行“产销”连接。也就是运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能动作用,利用市场的力量使职业教育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职业教育也只有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才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1.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相吻合。
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是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的平台。2005年 11月7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2.职业教育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F&G(中国)电气有限公司业务拓展经理马海妮说:“从人才市场上招工很容易,但后期的培训则非常艰难。从培训成本上来看,通过‘双元制’教学与学校培养定单式的员工,虽然花费不少,还是‘划算’的。”
职业教育是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与行业、企业、农村和社会用人部门密切相关,市场需求是职业教育最根本的切入点。与经济建设同呼吸,共命运。所以职业教育可保证直接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
3.国家出台的政策支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劳动保障部制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中指出要通过建立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企业行业和职业院校代表,以及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强化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联系。改革培养模式,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对于企业,国家鼓励企业出资支持重点领域学科和专业建设、设立奖学金或助学金。对于企业或个人支持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各项经费,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进行捐赠的,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9号)的规定,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国家鼓
励企业积极接受高校学生实习,企业支付给在本企业实习学生的报酬,可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42号)的规定,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企业应为高校学生实习提供便利条件,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指导。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途径
国家要求加快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的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鼓励高等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建设重点领域学科和专业,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实行“订单式”培养。聘请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工科在校学生要到企业去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时间不少于6个月。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邀请企业专家兼课,派教师到企业学习。
我校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与用人单位就教学实习基地、冠名班、就业基地等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合作意向。
校企合作协议书就是用人单位的“订单”,这张“订单”不仅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定单,还要包括从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到教学方法、评估方法等在内的订单培养计划。要在用人单位“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层面的合作
(1)企业参与学校招生和毕业生的就业。在学校招生阶段即选拔一个班学生作为“签约准员工”,企业就缺口岗位与校方达成培养协议,每年所需专业人数通报校方,由校方负责招生、培养,企业选择优秀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一年,校企共同签定高技能人才的就业协议。校企双方合作共同研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教学计划,使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能够与市场需求良好对接;注意把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对接,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学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教学针对性更强。
(2)企业为校方提供实践基地,由企业指派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训;加强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弥补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脱节的缺陷,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校企共同研究开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材;并将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直接从企业生产一线提炼出的生产性案例式教学课题,在校内对学生进行实用的案例教学,或直接放到校企合作基地企业,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生产骨干,根据课题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在生产现场实施教学。
(3)学校根据企业需要对企业的在岗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或取证培训。
2.师资队伍培养的合作
校企共同选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师资;学校积极引导各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顶岗进修,紧贴企业实际进行培训课题开发。同时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高级技师走进来一起参与课题开发和直接从事教学。
3.教科研合作
拓宽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思路,在条件成熟时,积极承接企业加工难题,由教师带领冠名班学生进行技术攻关,成功后将其开发成冠名班教学课题。
4.文化层面的合作
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每年请企业有关部门主管为学生做名为“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的讲座。企业还参与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管理模式的制订,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搞好专业文化建设,通过引入企业文化,校企结合,培养学生适合企业需要的专业文化素质,即:专业化的工作技能包含技术、资质和通用管理能力;专业化的工作方式包含形象、思维、语言;专业化工作操守包含道德、态度、意识。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意义
对国家来说,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加快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对企业而言,“订单培养”是快速造就人才的有效途径,开展校企合作能有效地保证企业对技能紧缺型人力资源的开发需求,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对人才标准的培养途径与质量要求等问题。在校企双方紧密型合作过程中,由于教学计划是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所以学生在实习前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使企业感受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同时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获得了实惠与利益,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订单培养”为企业“量身订制”人才的功能,突出企业岗位要求,注重工学紧密结合,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培养,并最终实现订单学生综合素质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将校企合作作为营造“学习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可以通过对教育的支持,起到宣传效应,树立企业形象。
对学校来说,开展校企合作能有效的使学校了解企业对人才使需求的数量与质量的要求,从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服务企业的办学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变革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使之满足企业对技能紧缺型人才的需求。在招生宣传方面,我们注重突出订单企业及其合作的成效,让学生与家长更多地了解企业发展前景与岗位要求,努力使他们对自身发展做到“心中有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发展考虑”的办学理念。使学校人才培养结构基本适应劳动市场的变化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与发展能力。提高合作企业及劳动市场对学生的认可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一定要坚持并发扬光大。
对学生而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使学习内容与企业的需求零距离、使实践锻炼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必将促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能使学生亲身领略企业文化并更好的融入其中,培养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发展前景与岗位要求,从而对自身发展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就业水平与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J].继续教育,2008(2).[2] 劳动保障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R].[3] 李高海.浅论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J].继续教育,2008(5).[4] 王瑞祥.深化认识 健全机制 积极推进中央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R].在中央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四篇:基于校企合作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基于校企合作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第528期 作者:□文/刘菁婉 时间:2016-1-1 16:39:28 浏览:288次
[提要] 本文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分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本质,针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提出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本文系安徽省质量工程省级项目:特色专业建设阶段性成果(编号:2013tszy056);安徽省质量工程省级项目:会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阶段性成果(编号:2014zy093)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7日
习近平对发展职业教育指示强调,职业教育传承技术培养人才,为广大青年就业创业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提出:“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充分理解高职会计教育特点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加强德育法治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与企业合作交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设置与学生的资格考试、就业联系起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来,把高职会计教育的特点与产业行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就是围绕这一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向市场,面向企业,按照社会需求培养出既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又同时具备较强会计实践能力的,可以适应不同环境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的财会专业复合型人才。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本质要求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本质上要求产业教学结合要一体化,校企之间多层次的深度互动,尊重教育尊重人才,打破学校与社会企业行业以及学校教学与产业之间的界限,吸引汇聚更多职业教育资源,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企业技术提高、产业升级,共创一个学校、企业、行业、社会产业共赢的局面。高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培养能够适应产业发展,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术高技能的人才。
三、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的问题
(一)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只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职业素养。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只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并不看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导致了一些学生虽然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但是在职业道德、应变能力、抗压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等基本职业素养与能力表现上比较弱,走出校门之后很难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岗位。
(二)教学知识和技能体系与工作实际偏差较大。部分会计教材上的知识体系较陈旧,没有很好地与会计准则变化、政府政策改革挂钩,从而导致学生所学并非社会所用,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质疑,影响学生就业。究其原因,主要是负责专业建设的老师与政府和行业、企业的相关人员联系不够密切,未能较好地将社会动向有机地融入人才培养之中,导致培养质量出现偏差。
(三)缺少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实习质量难以保证。与理工科类专业相比,由于会计专业直接接触到企业的商业秘密,甚至是资金的安全,学生顶岗实习显得尤为困难。企业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的经济实体,财务信息又是一个公司的核心机密,企业出于商业机密安全的考虑,不放心把经济业务交给学生处理,实习学生得不到企业的信任,不能真正的“顶岗”,很难像一名真正的企业财务人员一样去接触财务资料,只能进行“勤杂工”式实训,导致学生实习质量无法保证,学校达不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同时学校老师到企业培训、学校的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的专家到学校来担任兼职教师或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无法做到很好的沟通和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比较困难。因而在实践过程中普遍遇到企业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低、不主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情况。
(四)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特殊关键时期。GDP增速放缓,重视经济“量”和“质”的协调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超高速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迫切需要培养大批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要发展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培养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人才。然而,近几年来,职业院校生源竞争日趋激烈,一些高职院校只是想尽办法招揽生源,一些办学模式成为了招生时的宣传,实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没有放到经济社会、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的广阔市场去思考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方式、教学过程等问题,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如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必要和深入的市场调查与需求论证,很多时候是“跟着感觉走”,结果往往导致专业建设总是落后于产业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脱节,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课程开设随意性大,课程设置不是出于学生“职业技能”、“就业岗位”的需要,因人设课现象严重,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不匹配等。
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专业与产业发展协调机制。以促进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建设方法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为途径,建立高职会计专业与产业发展协调机制。一是会计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相融合。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面向产业、面向职业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新。要放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中去考虑,围绕重点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调整与设置专业,打造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优势和特色会计专业;二是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市场调研和论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根据市场人才需求“量”和“质”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学生知识、素质、能力规格设计上体现新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三是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相结合。成立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专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共同为专业发展把脉,及时了解产业发展动态,加强对专业建设的跟踪监测与实时调控,对专业建设实施阶段性评估,促进专业良性发展。
(二)强调基本职业素质培养和训练。“先做人,后做事”。在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其人格的培养,对其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比如人文素养、职业道德、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吃苦耐劳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团队意识等,这是学生走向社会时无论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无德”而“有才”的毕业生,相信企业也不敢冒风险录用。因此,要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职业人,唯有加强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三)深入沟通学校和企业。校企合作对企业采取激励措施。校企合作不能光靠学校和老师“苦口婆心”的游说,而应该让企业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如在企业纳税、职工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校企合作要明确企业办学责任,企业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然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不明确,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
为了深入沟通校企双方,一方面会计院校派出相关人员定期走访会计专业企业-记账公司,了解记账公司发展情况和对会计岗位的技能新要求;另一方面会计专业企业负责人应邀在适当时间到学校参加座谈,或委派专家开展短期培训,向学校及学生传递最新财会知识,拓展师生专业知识面,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指导学校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双方只有在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中才能找到实现校企合作“双赢”的途径。
(四)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共建机制。以促进校企“双岗”互聘、“双向”互动为途径,建立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共建机制。一是促进校企“双岗”互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依托企业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安排教师企业挂职和实践锻炼,参与企业管理与生产等环节,提升教师行业素养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二是聘任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作为学校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类课程,使学校专业建设紧跟企业。(作者单位: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校企合作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第528期 作者:□文/刘菁婉 时间:2016-1-1 16:39:28 浏览:288次
[提要] 本文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分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本质,针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提出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本文系安徽省质量工程省级项目:特色专业建设阶段性成果(编号:2013tszy056);安徽省质量工程省级项目:会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阶段性成果(编号:2014zy093)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7日习近平对发展职业教育指示强调,职业教育传承技术培养人才,为广大青年就业创业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提出:“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充分理解高职会计教育特点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加强德育法治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与企业合作交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设置与学生的资格考试、就业联系起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来,把高职会计教育的特点与产业行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就是围绕这一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向市场,面向企业,按照社会需求培养出既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又同时具备较强会计实践能力的,可以适应不同环境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的财会专业复合型人才。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本质要求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本质上要求产业教学结合要一体化,校企之间多层次的深度互动,尊重教育尊重人才,打破学校与社会企业行业以及学校教学与产业之间的界限,吸引汇聚更多职业教育资源,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企业技术提高、产业升级,共创一个学校、企业、行业、社会产业共赢的局面。高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培养能够适应产业发展,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术高技能的人才。
三、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的问题
(一)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只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职业素养。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只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并不看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导致了一些学生虽然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但是在职业道德、应变能力、抗压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等基本职业素养与能力表现上比较弱,走出校门之后很难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岗位。
(二)教学知识和技能体系与工作实际偏差较大。部分会计教材上的知识体系较陈旧,没有很好地与会计准则变化、政府政策改革挂钩,从而导致学生所学并非社会所用,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质疑,影响学生就业。究其原因,主要是负责专业建设的老师与政府和行业、企业的相关人员联系不够密切,未能较好地将社会动向有机地融入人才培养之中,导致培养质量出现偏差。
(三)缺少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实习质量难以保证。与理工科类专业相比,由于会计专业直接接触到企业的商业秘密,甚至是资金的安全,学生顶岗实习显得尤为困难。企业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的经济实体,财务信息又是一个公司的核心机密,企业出于商业机密安全的考虑,不放心把经济业务交给学生处理,实习学生得不到企业的信任,不能真正的“顶岗”,很难像一名真正的企业财务人员一样去接触财务资料,只能进行“勤杂工”式实训,导致学生实习质量无法保证,学校达不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同时学校老师到企业培训、学校的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的专家到学校来担任兼职教师或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无法做到很好的沟通和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比较困难。因而在实践过程中普遍遇到企业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低、不主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情况。
(四)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特殊关键时期。GDP增速放缓,重视经济“量”和“质”的协调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超高速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迫切需要培养大批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要发展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培养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人才。然而,近几年来,职业院校生源竞争日趋激烈,一些高职院校只是想尽办法招揽生源,一些办学模式成为了招生时的宣传,实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没有放到经济社会、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的广阔市场去思考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方式、教学过程等问题,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如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必要和深入的市场调查与需求论证,很多时候是“跟着感觉走”,结果往往导致专业建设总是落后于产业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脱节,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课程开设随意性大,课程设置不是出于学生“职业技能”、“就业岗位”的需要,因人设课现象严重,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不匹配等。
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专业与产业发展协调机制。以促进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建设方法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为途径,建立高职会计专业与产业发展协调机制。一是会计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相融合。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面向产业、面向职业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新。要放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中去考虑,围绕重点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调整与设置专业,打造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优势和特色会计专业;二是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市场调研和论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根据市场人才需求“量”和“质”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学生知识、素质、能力规格设计上体现新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三是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相结合。成立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专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共同为专业发展把脉,及时了解产业发展动态,加强对专业建设的跟踪监测与实时调控,对专业建设实施阶段性评估,促进专业良性发展。
(二)强调基本职业素质培养和训练。“先做人,后做事”。在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其人格的培养,对其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比如人文素养、职业道德、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吃苦耐劳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团队意识等,这是学生走向社会时无论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无德”而“有才”的毕业生,相信企业也不敢冒风险录用。因此,要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职业人,唯有加强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三)深入沟通学校和企业。校企合作对企业采取激励措施。校企合作不能光靠学校和老师“苦口婆心”的游说,而应该让企业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如在企业纳税、职工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校企合作要明确企业办学责任,企业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然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不明确,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
为了深入沟通校企双方,一方面会计院校派出相关人员定期走访会计专业企业-记账公司,了解记账公司发展情况和对会计岗位的技能新要求;另一方面会计专业企业负责人应邀在适当时间到学校参加座谈,或委派专家开展短期培训,向学校及学生传递最新财会知识,拓展师生专业知识面,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指导学校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双方只有在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中才能找到实现校企合作“双赢”的途径。
(四)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共建机制。以促进校企“双岗”互聘、“双向”互动为途径,建立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共建机制。一是促进校企“双岗”互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依托企业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安排教师企业挂职和实践锻炼,参与企业管理与生产等环节,提升教师行业素养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二是聘任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作为学校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类课程,使学校专业建设紧跟企业。(作者单位: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陈祥明 院长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高职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多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还处于起步阶段,校企合作尚未建立起有效机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设置“同质化”。各个不同的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大同小异,缺乏各自特色,社会需求已近饱和的专业如计算机、财经、管理、外语类等办的很多、招生规模也大,而企业所急需的工科类、技术应用类专业办的却较少、招生规模也小。这种专业设置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就业也存在很大难度。二是人才培养方案“雷同化”。不同高职院校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也都差异甚微,缺乏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就很难适应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企业、不同用人单位的多元需求。三是教育质量评价“内部化”。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评价,主要是学校自己或学校聘请的专家学者。这种评价标准、方法、结果很难为社会、企业、用人单位所认同。四是教学内容陈旧化。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不能及时纳入教学,这既反映了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差距,也反映了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的落后。五是办学模式形式化。“以就业为导向” 已成为高职学院的共识,不少院校都进行了“订单教育”、“ 2+1 ”模式、“双证毕业”(毕业证、技能证)或多证毕业(毕业证、技能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外语等级证、驾驶证)等改革,但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没有明显改观。总之,在人才培养方面“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个性化特色与创新不够明显。
要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所存在的这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加强校企合作是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校企合作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校企合作存在认识误区。就高职院校层面而言,不少院校把校企合作视作权宜之计,简单地把所合作的企业作为自己的暂时补充,偶尔聘请企业人员上上课,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他们并没有把校企合作看成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就企业层面而言,大多数企业把高职院校视作人才制造工厂和人才招聘场所,偶尔来校开个人才招聘会或选聘几名员工。他们甚至认为校企合作是额外负担。就政府层面而言,他们认为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自己的事情,不便多管,不愿多管,没必要也不能进行调控。因此只是在舆论上予以肯定支持,没有在政策上予以强有力支持。
其次,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由于学校与企业的性质类别不同,资产隶属不同,管理方式不同,追求目标不同,因此他们对校企合作的认知不同、态度不同、运作方式不同。这集中表现为体制机制障碍。一是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同,企业人才与院校人才不能双向流动,院校想从企业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非常困难,按现行事业单位管理规定,不能解决从企业引进人才的编制、职称、待遇等问题。二是资产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资产管理体制不同,院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就非常困难,共建教学、培训、实训、研发基地也受到极大制约。即便国有企业支持公办院校也受到政策限制。三是投资体制方面的障碍。因为国家资产管理与投资管理制度的限制,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没有积极性,不愿意投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四是企业重组、院校重组造成的影响。近几年,企业改制与重组力度很大,这对行业企业所举办的高职院校影响很大;院校改制与重组力度也大,这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格局影响也大,旧的办学壁垒被打破,新的办学藩篱因运而生。如国有企业所投入的办学资源尤其土地、房产等,在改制重组过程中往往移作它用。
就总体而言,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起步比较晚,层次比较低,形式比较单一,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产学研结合为支撑的新的办学机制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真正形成。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就宏观层面看,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就微观层面看,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形成学校制度,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础与前提,将产学研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办好高职学院,必须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明确政府、企业、院校各自的社会责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企业、院校各自都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走“政府主导型”路子,政府要依法领导、指导、协调、服务,要为高等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从而形成“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的环境氛围。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企业一方面可使自身获得技术进步与更好效益,另一方面又有效支持了高职院校,提供了实习、实训场所和试岗、就业机会等。高职院校要自觉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技术进步、提高效益、持续发展服务,以服务求得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以服务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
其次,要进行制度创新,消除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已经多元化,有的高职院校是地方政府举办,有的是行业举办,有的是国有企业举办,有的是民营企业举办,还有的是不同所有制单位联合举办。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事业单位与企业人事管理体制不同,彼此人才资源共享、人才流动非常困难;事业单位与企业资产管理体制不同,彼此资产、设施共享互用非常困难;事业单位与企业经济—技术管理方式也不同,产学研结合所产生的技术成果、经济效益等要彼此共享也比较困难。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消除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这种制度创新,在宏观层面需要政府主导和协调,在微观层面需要企业、院校的积极参与配合。
第三,要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多种实现形式。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的形式单
一、层次较低,不能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校企合作应该是多形式、多层次,比如建立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培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管共用的实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享互动的技术队伍、师资队伍,建立技术—经济成果与企业共享的研发基地,以及建立为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产品销售服务的工厂或公司等。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宗旨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与企业的追求目标是经济效益和利润最大化有很大差异,如何做到共建共赢,各得其所,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第四,围绕“三个符合度”,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围绕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提出的“三个符合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要真正体现重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听取和吸收企业专家意见,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深入的职业分析基础上,确定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职业主要素质、职业核心能力,从而确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技能实训课程,以及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手段等。要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围绕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要按职业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形成核心能力模块、通用能力模块、拓展能力模块,保证学生学会必备的基本技能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能;还要适应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开发新课程或拓新老课程,努力将职业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纳入教学过程,保证专业课程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
二是重新构建质量标准,创新考核评价方法。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最新提出的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以及各个行业(如电力、冶金、煤炭、交通、电信行业等)颁布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鉴定标准,构建新的质量标准体系。参照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共同的成功的经验,这种新的质量标准体系,由职业特定技能标准、核心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四个模块构成。这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的质量标准体系。与此相适应,要创新考核评价方法,要改变单纯以理论考试测定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水平的做法。新的考核评价方法以考查学生能力与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再单凭一纸试卷来评定,而是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来评定。要让企业的专家、工程师、技师等现场人员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评定工作,以保证考核评定的权威性。三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少高职院校都开展了“订单式”教育、“ 2+1 模式”教育、学分制、工读结合等改革试点。但这些只是形式,关键是教学本身的改革。要贯彻“产学结合”思想,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和企业技能标准引入高职课程,这就要求改革我们原有的所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那种知识讲授加上实验验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两张皮”,实训与生产现场实际严重脱节,实习往往形式化甚至走过场的做法必须彻底改变。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
一、教学手段落后的局面必须彻底改变。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都要服从于服务于这一目的。我们当然要十分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但这还不够,还要把对学生的职业训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