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下册五六单元作家作品及部分语文知识提示
四、教材中相关的作家作品及涉及的语文知识
17《触摸春天》
作者吴玉楼并不是个大作家,而是一个湖北省的中学生,《触摸春天》是他在第一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作文。
18《永生的眼睛》
作家美国的琳达.里弗斯
〖现代汉语知识〗
课文中出现了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该用什么标点?
当提示语‚某某说‛之类放在引话中间时,‚说‛字后面该用逗号;如果用了冒号就不能照应前面的话。
19《生命生命》
作者杏林子,原名刘侠,台湾着名文学家。祖籍陕西,在陕西扶风县杏林镇出生,故以杏林子为笔名。父亲是军人。杏林子在国共内战之时出生,年幼时曾发高烧,之后由父亲背着,在中国西部辗转流连,然后随同国民党撤退往台湾。后来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关节硬化,但她仍然咬紧牙关生存下去,并着有多部作品,文章相当感人。
主要作品《另一种爱情》曾获台湾国家文艺奖,另有作品《杏林小语》、《生之歌》、《心灵品管》、《行到水穷处》、《真情是一生的承诺》、《杏林子励志小品》等多部作品。
〖现代汉语知识〗
1.感叹号的几次使用,所要表述的情感。
2.关联词语
虽然……但是……
可以……也可以……
只要……就……
20《花的勇气》
作家冯骥才。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回味。
我们曾读《珍珠鸟》,他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雕花烟斗》,短篇小说集《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俗世奇人》,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现代汉语知识〗
1. 拟人的写作方法。
例: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
2. 破折号的使用。
去看吧——你的花!
是——勇气!
21《乡下人家》
作者陈醉云:著名现代书法艺术大师,原名陈英儒,自号醉云楼主,广东台山人。
写作背景
这是作者暮年在台湾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儿时家乡的回忆,表达了他对童年、对故土、对祖国的怀念,对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渴望。
〖现代汉语知识〗
修辞方法
1对比: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青、红的瓜……可爱多了。‛)
2排比:把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格。(‚有些人家……农家风光。‛‚他们把桌椅……风景画。‛)
3拟人:把事物当作人来写,临时赋予某种物以人的语言、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性格等的一种修辞方法。(‚几场春雨……探出头来。‛‚月明人静的夜里……进入梦乡。‛)
4比喻:就是打比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比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他们把桌椅……风景画。‛)
22《牧场之国》
作家 卡尔.恰彼克:捷克小说家兼剧作家。
作品代表作有散文《明亮的深潭》,戏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科幻小说《鲵鱼之乱》等。
写作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曾赴多国游历,写有多部游记作品,本文为其
中一篇。
〖现代汉语知识〗
1比喻:‚老牛好似……花牛。‛‚天堂般的草原上,悠然自得。‛ 2拟人:‚牛群吃草……思考着什么‛‚成千上万的……王国。‛ 3排比:‚沉睡的牲畜……光芒。‛
23《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作者翁卷南宋诗人。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布衣终身。在“永嘉四灵”中年事最高。今存翁卷集中只有极少数古体诗,如《思远客》、《送刘几道》、《山中采药》、《酬友人》等。
《四时田园杂兴》作者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其诗题材广泛,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使金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如《青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爱国情感激昂悲壮。其《催租行》、《后催租行》、《缫丝行》、《劳畲耕》等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绘了农村景物、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他的文赋在当时也享有盛名。词作情长意深,前期作品与秦观相近,后期作品则近于苏轼。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
《渔歌子》张志和唐朝诗人,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自
号烟波钓叟。著有《玄真子》集,《全唐诗》录其九首诗词。渔歌子,词调名,又名渔父歌,本为唐朝教坊曲,分单双调两种,单调27字,五句,四平韵;双调50字,仄声。这首词流传至今一千多年,不仅历代传唱,而且诗家骚人多仿其体式、意境或词句翻出新作,评论家也多所褒议。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有这样一段话:‚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风流千古。东坡尝以其成句用入《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然其所成之句,犹未若原词之妙通造化也。黄山谷亦尝以其词增为《浣溪沙》
24《麦哨》
作者陈益:上海青浦人。民盟成员。
作品,著有儿童文学集《十八双鞋》、《没有橹的小船》,散文集《寻找另一半》、《水巷里的浮雕》、《世界屋脊的星座》、《欲望漫思录》、《邻近上海》、《情感旋钮》、《周庄》、《老墙》等。
〖现代汉语知识〗
1排比:‚一声呼……柔美。‛‚金黄的……种子。‛
2拟人:‚每根麦秆……音符。‛
3比喻:‚每根麦秆……音符。‛‚草地……运动场!‛
4对比:‚草地……运动场!‛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六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i li bao jing feng shuang qing xi mei li
()()()()
qiu ling jin bi hui huang dou ya qi hei bi jing
()()()()()
二、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与前面的词语搭配起来 6分
维持(秩序 工作)步伐(坚定 坚决)身体(强大 健康)
修理(文章 桌椅)心情(沉重 繁重)爱惜(粮食 公物)
三、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12分
()()吞枣()得要领 滚瓜()熟
()用自如 相得()()水()接天
1、形容熟练自如:________________
2、形容学习时生吞活剥、不求甚解:________
四、缩句 8分
1、助人为乐的雷锋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皎洁的月亮。
3、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忘我工作的精神十分感人。
4、英雄的解放军叔叔在法卡山日夜警惕地守卫阵地。
五、画出不是同一类的。4分
(1)鲤鱼 草鱼 带鱼 鳗鱼 鲸鱼
(2)树叶 树根 树枝 树木 树干
(3)白菜 萝卜 茄子 西瓜 辣椒
(4)铅笔 毛笔 电笔 钢笔 圆珠笔
六、找出句子里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9分
(1)上课不尊守纪律,会影想期它同学学习。()
(2)他以玩强的意力战胜了困难,为国家多作贡献。()
(3)小明的飞机模形作得十分精致,同学们见了赞不决口。()
七、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连贯通顺的一段话。5分
()这里栽着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大榕树。
()石凳上坐满了悠闲自得的游人。
()树下摆着一排排光溜溜的石凳。
()繁茂的枝叶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小城的花园真美呀!
八、加标点 8分
(1)贺龙很爱钓鱼 但参加革命以后忙着打仗的事 就不钓鱼了
(2)父亲送我两本书 一本是 上下五千年 一本是西游记
(3)奶奶对我说 野菊花能清热败火 治感冒 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4)菜园里种着西红柿 扁豆 茄子等各种蔬菜
九、填空:20分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著名诗人____。全诗把六月的西湖和其他时间的西湖相____,流露出诗人对六月西湖风光的无限____。
2、楼前悬崖上有“()”,“()”,“()”三大名松。迎客松(),(),虽然(),却仍然(),充满()。它有()枝干斜伸出去,如同()伸出长臂,()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了……送客松姿态(),枝干(),游人把它比作“()”。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告别。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9分
我爱语文课本
我不爱那小巧玲珑的玩具,不爱那漂亮的服装。你问我到底爱什么,我将自豪地对你说:“我爱我的语文书!”‖
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第一盼望的就是新语文书。我一拿到,就迫不及待地一页一页地看下去。
每当上语文课时,我瞪大双眼,看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倾听老师的讲解,生怕放过一个字。
每当清早霞光四射的时候,我就坐窗前,放声朗读着课文,一遍、二遍、三遍……毫不厌倦。‖
啊!语文书,我该怎样感谢你呢?你像一位亲切而耐心的知识老人,从拼音“a、o、e”起,到深奥的古诗,都用你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你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们认识大自然的优美和神奇;你带我们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让我们熟悉它们的用法……
岁月在流逝,转眼就过去了六个春秋,你也源源不断地把知识送给了我们,使我们懂得了怎样看书,怎样作文。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禁心潮起伏,说不完对你的感谢。‖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4分)
深奥:_______________
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个句子,要求用上“因为……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在序号上打“√”。(6分)
(1)短文中第一自然段连写两个“不爱”,是为了()。
①把内容写具体 ②说明作者的喜好 ③强调突出对语文书的爱
(2)短文中最后一自然段朗读时语气应是()。
①热爱 ②感谢 ③敬佩
(3)短文中的两个省略号的作用是():
①内容的省略 ②声音的延长 ③说话的断续 ④话没说完
4、写出段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的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shēnsuìshǔguāngdājiànkāigōngjūjǐn
()()()()
qièqièsīyǔgàojièbùyuēértóngkuàijié
()()()()
(二)圈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3分
援兵之计()振天动地()扶老携幻()
若无其是()钻心致志()翻山跃岭()
(三)按要求填空
1、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测试卷: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她听到了(),(),(),()……啊,她明白了。她想起了十年前的一件事……
2、把古诗和谚语补充完整:3分
1)故园东望路漫漫。,凭君传语报平安。
2)书山有路勤为径。
3、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内容:4分
在五、六单元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的孙叔敖、的小珊迪;了解了爱德华葛利格的,我国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百姓……
(四)默写一句忠告青年人的名言。2分
二、阅读40%
(一)两则小故事17分
有这样两个小故事,我一直想与大家一块儿分享。
第一个故事: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他发(fāfà)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那儿。在这千钧一发(fāfà)的时刻,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两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抬头一看,顿时(吃惊惊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了两个大坑。
第二个故事:古时候,有两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分别挂在扁担(dandàn)两头。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juéjiào)得轻松了很多。
这两个故事有着(吃惊惊人惊讶)的相似之处:故事中的小战士和弟弟是幸运的,但更加幸运的是故事之中的上尉和大哥,因为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在我们的人生大道上,肯定会遇到许多为难的事。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1、在文中括号内“√”出正确的词语或者拼音。3分
2解释下面词语,并造句4分
毫不犹豫:
3、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
例: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压得喘不过气来。
(1)北风呼啸,车站上候车的人们冷得
4、读划线句子,联系上下文填空。4分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字词百花洲】(25分)
1.写出几个同音字,再选择填空。
zào干()急()()音暴()
xíng()式()为()动模()
()号()象旅()()影不离
2.选字填空。
刻克需须
读书首先()要下苦功,持之以恒,()服困难,()苦钻研,还必()读许多种书,读许多人的书,才能不断进步。
3.将括号里能够跟前边搭配的词画出来。
意志(固定坚定)发挥(先进作用)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发言(热烈强烈)克服(困难困苦)
4.成语填空。
()罗()布不()之地
一()千里不()而别
眉()色()妙()连()
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尽管……还……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不仅……还……
(1)我们()不能破坏森林,()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让环境更美。
(2)()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阿联酋政府()是下气力,种植树木。
(3)森林()是一座大“水库”,()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4)()人们乱砍乱伐,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慢慢变成了沙漠。
6.填上合适的词语。
(1)课堂上,同学们回答问题常常、。
(2)课后,大家一起聊天更是、。
7、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举行(葬礼)
主持()浪费()等待()接受()
二、【句子大观园】(18分)
1.按要求用“骄傲”造句。
骄傲(自以为了不起):
骄傲(自豪):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3.把句子补充完整。
远看瀑布像
4.你读过哪些描写荷花的诗,请写出其中一首。。
5.修改病句。
但这雄伟的景观,果然不辞而别。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用下面的四个词写一段话,注意语句要通顺连贯。
森林漫天飞舞心愿绿洲
7.根据划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歇后语。
小明不小心打碎了爸爸心爱的花瓶,他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心想肯定要倒霉了。()
8.小明在电视里看到听到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觉得很好,就记在本子上;在小区的草坪看到一句标语:“同护一片绿,共赏朵朵红。”觉得很好,也记下来了。你看到过什么好的标语或广告词吗?请写出一两条。
三、【阅读大视野】(5分)
按要求写话。
1.你最喜欢读的课外书是什么?请你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书的内容及看后的感受。
2.2008年9月25日,我国宇航员驾驶着“神舟七号”遨游太空,并出舱行走,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听到这激动人心的消息,你想说些什么?(不少于30字)
四、【阅读锦绣宫】(22分)
(一)“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是‘森林水库’呢?”“孩子,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呀。森林的树冠(guānguàn)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土壤的蓄(chùxù)水能力就更大了,剩下来的雨水渗进土壤,大都能够被储存起来。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储存()吸收()
3.森林就是“森林水库”,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4.文中有两个比喻句,请在原文中用“”划出。
5.模仿课文,用上“……可以……也可以……”说一句话。
(二)野菊花
你见过那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引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惦念着野菊花,一下子摘了不少带回家。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来没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却默默无私地向人们奉献。我喜爱它的平凡、它的朴素、它的顽强。我觉得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要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给予……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联系上下文,想想下面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引人注目:
2.本文把野菊花和进行比较,这样进行比较更能说明野菊花的。
3.本文共个自然段。其中第()段和第()段是写了野菊花的用途。
4.野菊花最突出的特点是。
它的用途是。
5.短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全文?用“”线画出来。
6.你愿意做一朵野菊花吗?为什么?
五、【习作畅想岛】(30分)
同学们,请你们从以下几个词语中任选几个作为主人公,编成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让人们读后受到一点启发,好吗?当然,也可以根据你的作文需要另外补充几个主人公。
小河、大海、树木、小草
花儿、田野里的庄稼
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侯住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公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漫山坡盛开了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它那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是一棵棵小草。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迷人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荣华富贵。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许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挤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有消毒治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家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的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是一种中药,能清火败风,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的用途。
(1)小战士的“幸运”具体表现在:。
(2)弟弟的“幸运”具体表现在:。
(3)更加幸运的是上尉和大哥,具体表现在:上尉
;大哥。
5请你用概括的语句写出第一个故事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一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玛丽大娘(23分)
①在一个shèngkāi()郁金香的小村庄里,花农玛丽大娘种了一辈子的花,一直想培育出一种优质的郁金香品种。直到晚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她培育出的新品郁金香色泽艳丽,花冠硕(shuò)大,花香袭人,堪(kān)称郁金香中的绝品,令人叹为观止。
②新品郁金香一上市,花摊前便挤满了爱花的人群。人们争相购买,花的价钱也节节攀升,玛丽大娘乐得合不拢嘴。听说玛丽大娘培育出了新品郁金香,许多人都登门bàifǎng()。有的人鼓动大娘为新品种申请专利,有的人愿意出天价购买新品种的全部种苗。所有这些,都被玛丽大娘一一jùjué()了。小精灵儿童http://www.xiexiebang.com
③第二年,春光明媚,积雪开始融化。一天,大娘把村子里的人都请到自己家里,给每家赠送一包新品郁金香种子。乡亲们都十分感动——这可是玛丽大娘煞费苦心培育的种子,凝聚着她毕生的心血啊!当年,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这种惊艳绝伦的郁金香新品种。到了开花的时节,浓郁的花香飘散得很远很远。到这里来赏花、买花的人络绎不绝,小村庄顿时成了超级大市场。玛丽大娘扶持全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④她的事迹被当地电视台知道了。记者前去采访:“玛丽大娘,如果您不赠送新品郁金香种子给乡亲们,而是让自己的新品花垄断市场,不是可以挣更多的钱吗?您为什么要无偿赠送呢?”大娘呵呵一笑,说:“如果村子里只有我一户富裕了,而乡亲们依然贫穷,我们村还是穷村子,我怎么能安心呢?再说了,花是要靠蝴蝶蜜蜂传粉的,如果周围的花不优秀,时间一长,我的新品花也是会慢慢退化的。现在家家都富裕了,我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新品花退化,不是很好嘛?”听了大娘的花,围观的人群报以热烈的掌声,记者也高兴得zézéchēngzàn()。
1把文中的拼音写成汉字(4分)
2.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来赞美新品郁金香,可以是短文中的词语。(3分)
3.文中“如愿以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叹为观止”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形容赏花、买花的人很多的一个词是;从“煞费苦心”中我们体会到
。(6分)
4.玛丽大娘回答记者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是。(4分)
5.请你用通顺的句子写出①至③小节的主要内容(4分)
6如果你遇到玛丽大娘,你会怎么夸他呢?(2分)
三、习作(40分)
题目:快乐的校园生活
要求与提示:重点围绕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并把快乐写出来。注意分小节叙述。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六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shēnsuìshǔguāngdājiànkāigōngjūjǐn
()()()()()()()()()()()()
qièqièsīyǔgàojièbùyuēértóngkuàijié
()()()()()()()()()()()()
(二)圈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3分
援兵之计()振天动地()扶老携幻()
若无其是()钻心致志()翻山跃岭()
(三)按要求填空
1、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六单元测试卷: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她听到了(),(),(),()……啊,她明白了。她想起了十年前的一件事……
2、把古诗和谚语补充完整:3分
1)故园东望路漫漫。,凭君传语报平安。
2)书山有路勤为径。
3、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内容:4分
在五、六单元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的孙叔敖、的小珊迪;了解了爱德华葛利格的,我国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百姓……
(四)默写一句忠告青年人的名言。2分
二、阅读40%
(一)两则小故事17分
有这样两个小故事,我一直想与大家一块儿分享。
第一个故事: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他发(fāfà)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那儿。在这千钧一发(fāfà)的时刻,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两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抬头一看,顿时(吃惊惊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了两个大坑。
第二个故事:古时候,有两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分别挂在扁担(dandàn)两头。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juéjiào)得轻松了很多。
这两个故事有着(吃惊惊人惊讶)的相似之处:故事中的小战士和弟弟是幸运的,但更加幸运的是故事之中的上尉和大哥,因为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在我们的人生大道上,肯定会遇到许多为难的事。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1、在文中括号内“√”出正确的词语或者拼音。3分
2解释下面词语,并造句4分
毫不犹豫:
3、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
例: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压得喘不过气来。
(1)北风呼啸,车站上候车的人们冷得
4、读划线句子,联系上下文填空。4分
(1)小战士的“幸运”具体表现在:。
(2)弟弟的“幸运”具体表现在:。
(3)更加幸运的是上尉和大哥,具体表现在:上尉
;大哥。
5请你用概括的语句写出第一个故事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一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玛丽大娘(23分)
①在一个shèngkāi()郁金香的小村庄里,花农玛丽大娘种了一辈子的花,一直想培育出一种优质的郁金香品种。直到晚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她培育出的新品郁金香色泽艳丽,花冠硕(shuò)大,花香袭人,堪(kān)称郁金香中的绝品,令人叹为观止。
②新品郁金香一上市,花摊前便挤满了爱花的人群。人们争相购买,花的价钱也节节攀升,玛丽大娘乐得合不拢嘴。听说玛丽大娘培育出了新品郁金香,许多人都登门bàifǎng()。有的人鼓动大娘为新品种申请专利,有的人愿意出天价购买新品种的全部种苗。所有这些,都被玛丽大娘一一jùjué()了。小精灵儿童http://www.xiexiebang.com
③第二年,春光明媚,积雪开始融化。一天,大娘把村子里的人都请到自己家里,给每家赠送一包新品郁金香种子。乡亲们都十分感动——这可是玛丽大娘煞费苦心培育的种子,凝聚着她毕生的心血啊!当年,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这种惊艳绝伦的郁金香新品种。到了开花的时节,浓郁的花香飘散得很远很远。到这里来赏花、买花的人络绎不绝,小村庄顿时成了超级大市场。玛丽大娘扶持全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④她的事迹被当地电视台知道了。记者前去采访:“玛丽大娘,如果您不赠送新品郁金香种子给乡亲们,而是让自己的新品花垄断市场,不是可以挣更多的钱吗?您为什么要无偿赠送呢?”大娘呵呵一笑,说:“如果村子里只有我一户富裕了,而乡亲们依然贫穷,我们村还是穷村子,我怎么能安心呢?再说了,花是要靠蝴蝶蜜蜂传粉的,如果周围的花不优秀,时间一长,我的新品花也是会慢慢退化的。现在家家都富裕了,我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新品花退化,不是很好嘛?”听了大娘的花,围观的人群报以热烈的掌声,记者也高兴得zézéchēngzàn()。
1把文中的拼音写成汉字(4分)
2。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来赞美新品郁金香,可以是短文中的词语。(3分)
3。文中“如愿以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叹为观止”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形容赏花、买花的人很多的一个词是;从“煞费苦心”中我们体会到。(6分)
4。玛丽大娘回答记者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是。(4分)
5。请你用通顺的句子写出①至③小节的主要内容(4分)
6如果你遇到玛丽大娘,你会怎么夸他呢?(2分)
三、习作(40分)
题目:快乐的校园生活
要求与提示:重点围绕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并把快乐写出来。注意分小节叙述。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四年级下册五六单元教学反思
《 生命 生命》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这篇充满哲理的散文,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三件小事,传递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独特生命体验和感悟。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何让学生对“生命”这个如此宏大的话题有自主地、个性的感悟,是我这节课想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试图通过“由题入手,关注生命”“品读词句,感受生命”“拓展资料,情感升华”“回归课题,感悟生命”四个层次,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品词析句,读出自己的感受,以课堂为起点引发孩子们对生命的感悟。
上课前,我对自己的设计还是很有信心,感觉设计上有不少亮点。如:课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围绕课题,开课质疑,引发思考;结束时给课题加标点,表达个性的感悟,使本课结构完整。又如:课外资料的拓展不是一次展示,而是先出现杏林子的照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她的乐观;然后老师深情地朗读杏林子的生平,让学生在强烈地对比中体会杏林子的坚强,感受内心的“震撼”;再通过阅读杏林子的成就,理解“好好地使用,白白地糟蹋”,从而联系生活引发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以此层层深入,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加强情感体验,从而理解了本课的重点句,突破难点。
但上完课,我感到很沮丧。我感到现实的课堂与理想相去甚远。课堂上我在努力演绎着教案,以至于忽略了学生的阅读节奏。常常还没让学生读懂读透,我就急着实施下一个环节。由于开始对词句的品读不够深入和到位,就急着引读,所以学生始终没能进入我努力营造的情感氛围,直接导致了课的后半部分,学生始终游离与文本之外。即使有多次的朗读训练,但因为学生的内心感受不足,朗读也仅仅停留在技巧的指导,而不是真正的有感而读。
这节课让我再次感受到老师的教学设计要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是教师“硬逼”出来,而是真实的原生态的暴露,并经历思维逐步提升的过程.学生的情感不是老师“煽”出来的,而是真诚的投入,真情的交流,真正的分享。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触摸春天》一课,真切地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她在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所蕴含的道理深刻。教学中,我深刻挖掘学生、文本、生活等学习资源,尝试着采用不同的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引导孩子走进盲童丰富的内心世界,感悟盲童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让学生轻轻松松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从而感悟文本的真正内涵。
品读一: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童神奇的灵性抓住了。师: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想,蝴蝶明明是被盲姑娘抓住了,为什么说是“被这个盲童神奇的灵性抓住”了呢?
生:是啊!正常人要想捉到蝴蝶都很困难,盲姑娘能抓住蝴蝶,她一定有神奇的力量吧。
生:我想,盲姑娘天天呆在花丛里,她的身上一定有花的香味,所以蝴蝶才会被她抓住的。
生;盲姑娘的眼睛看不见,她的听觉、触觉应该非常灵敏,当蝴蝶向她飞来的时候,她就用非常快,非常轻的动作把蝴蝶拢在手中。
这样,通过学生之间质疑解疑,才有了宝贵的课堂资源,才有了对“灵性”那多种多样的理解。
品读二;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安静,请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描述放飞我们的想象。
师:安静,你是怎么抓住这只蝴蝶的? 生:我是凭感觉。
师:在你想象中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生:它有一双五彩斑斓的翅膀。
师:安静,此时蝴蝶就在你的手指间扑腾,你心情怎样?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非常激动。
生:我非常惊讶,蝴蝶怎么会被我抓住了呢!
师:也许这只蝴蝶呀就想成为你的好朋友,故意让你抓住呢!安静拢住的仅仅是一只蝴蝶吗?
生:安静拢住的是对春天的无尽遐想。生:她拢住的是春天的气息。生:安静拢住的是一个春天的生命。生:她拢住的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师生通过进行角色转换,使学生能设身处地从盲姑娘的角度去思考,真正走进盲姑娘的内心世界,最终达到感情共鸣。
品读三;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师:盲姑娘对春天,对生命的热爱,感到了作者,并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
生(齐):谁都有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师:(通过班班通)让学生读海伦 凯勒的故事,看张海迪的成长历程,看„„问学生:此时,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这句话是整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在学生已经理解了盲姑娘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后,拓展了相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领悟到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再一次让学生明白残疾人也可以生活得那么快乐,真正领悟到“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生命真谛!
教学中,我并没有就句子解释句子,而是根据不同的句子,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感悟文本的内涵所在。
《花的勇气》教学反思
《花的勇气》是一篇略读课文,选自冯冀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生动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义就是勇气。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教学的难点是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因此我在教学此课时,首先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让学生初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进而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然后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失望
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遗憾
花藏在草下
惊奇
冷风冷雨中冒出来
震撼
花的勇气
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情感线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味。这篇课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耐人寻味,如“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我用手扒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等,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品读赏析,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感受本文语言之美,领会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教学时应以读为主,特别要注重朗读的指导,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
通过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就是勇气。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乡下人家》通过描绘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通过教学《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我感觉以下几个方面有些收获与大家共享:
一、教学中不忘字词的落实。汪潮教授说过:“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念好十字经,十指弹钢琴”。看来字词教学仍是我们教学中的首要和重要位置。在初读课文后,“你认为哪段特别难读,你有信心读好它?”然后在朗读过程中进行字词的读音落实。比如:屋檐、装饰、芍药、捣衣、和谐等生字的读音。同时特别注重多音字,比如“鸡冠花”的“冠”字,先出示字典里冠两种读音的不同意思,然后让学生根据词语意思说说鸡冠、夺冠、冠军、衣冠等词语的读音。这样从多音字的音义结合起来记忆,更有助于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在文中还有“结出”“场地”“几场春雨”“旗杆”等多音字也特别指导。
二、给学生学会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四年级下册课标中有一个学习要求,既初步学会理解课文的几种方法,如:抓住重点句段阅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等等。教学中注意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阅读。比如教学第一二自然段时,“你喜欢哪个画面?”然后有学生自己找,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我就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石狮子搬到乡下来和谐吗?
在教学“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我就抓住“探”字。你特别欣赏哪个词?学生说“探”字,好像让我们看到了竹笋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积蕴了一个冬天的力量,你们这些可爱的笋芽儿们个个是怎样地探出头来?你是怎样探出头来的?(努力,使劲,高兴,幸福„„)你探出头好像在说(生补充:如“这个世界多美呀!”“雨后的空气多清新呀!”„„)多妙的一个词呀,这片静静的竹林顿时热闹起来了,显得虎虎有生机!
三、多层次的读和指导,让学生在评、读、悟中提高了朗读能力。每读一边遍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
“ 初读 ”。感知课文内容,解决字词,质疑问难。
“细读”。质疑后,边读边想边议,弄清文章段落层次,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精读”。感情朗读重点语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澄清疑点,读出味道。
“自由读”学生通过读,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起到传授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的作用。回顾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在整节课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我发现了几处问题:
1、孩子都不敢举手站起来,即使站起来声音也不响。于是乎,什么优秀的评价就无处落实。
2、朗读课文时,句子读得不是很通顺,为了赶时间,我只能陪着孩子读。
3、回答问题时的语言很缺乏,只是简短的几个字,很难表达自己的感受。之后,我了解到我们班出了开学初的综合实践活动县级公开课,还没有见过有这么多老师坐着后面听课呢,这也不怪孩子!
针对一节课,备动态的孩子与备教案来看,备教案还是还是比较简单的。动态生成让我们老师无法预测。对于一堂课,同一个教案,孩子的表现就决定了这课的成功与否。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备课关注孩子的学习水平是极其重要的!
看似无意实有心 ——《牧场之国》教后反思
今天的课孩子们和我都感觉意犹未尽。我们先谈“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孩子们通过预习课文,阅读“资料袋”,以及同步训练的课外语段,众说纷纭。然后欣赏几幅荷兰的风景图,让孩子们把荷兰的美誉对号入座。“风车之国”、“牧场之国”、“水之国”在孩子们期待的眼光中闪亮登场。尤其最后一幅郁金香的画面,让孩子们张大了嘴巴,我随机让他们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说说眼前的景色。“五彩斑斓”、“美不胜收”、“花的世界”等词语从他们的嘴里蹦跳出来。让我不由想到《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同样有这样的环节,当时五年级学生的表现也不过如此。
接着我导入: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感受荷兰这个牧场之国的独特风光。根据自读提示,先自由读课文,思考第一自然段的作用。遗憾的是这个环节应该再节省些时间,因为预习已经相当充分了,完全可以直接回答,把朗读更多地放到后面的感悟和指导当中去。又是课堂机智,我把本来安排在最后的读资料袋,体会写法的环节调整到了前面。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之后,问:既然是总起句,就应该下文都围绕这句话写,但课文却只突出了哪个美誉?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孩子们的思路相当开阔。王菲说:因为题目就是《牧场之国》。依会玉说:如果把花之国,水之国也写的话,课文就盛不下了。我马上抓住这个课堂生成:对啊,顺着她的思路想,我们常常说作文要注意什么?学生马上答出了:详略得当。我又引导孩子们朗读“资料袋”,了解荷兰“花之国”、“水之国”的特点。这样就等于整合了课堂教学资源,让孩子们对第一自然段的作用以及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都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对荷兰有了全面的了解。然后我用四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作为主线,和学生一起品读2-4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让孩子们推荐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谈理由,并进行感情朗读。最后集中大家的智慧来给画面起名字。这是在讲《乡下人家》的时候用过的方法。当时学生就有“瓜藤攀屋架”、“鸭戏河水中”等很多富有童趣的表达。今天孩子们说出了“牛群嬉戏”、“牛的世界”、“生命的天堂”等后,我选定“牛的王国”板书,他们就顺着这样的思路,又拟出了“马的天堂”、“动物乐园”等画名。
在交流第4自然段的时候,我有意变化了说法,让大家谈谈感兴趣的动物,避免学生的“审美疲劳”。在他们读到“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我顺势问:“你们看见过猪吗?听过猪呼噜吗?”孩子们的兴趣马上就调动起来了。“这些猪,可能在说什么哪?”孩子们的手举得高高的:“荷兰真美,我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我在这里吃的好,睡的好。永远也不要离开。”“虽然别处把我当做又馋又懒的动物,但我在这里生活得很快乐,我是这里的主人。”
每次当欣赏完一幅画面,我适当小结:“膘肥体壮的骏马,辽阔无垠的原野,野草遮掩的运河,这就是——”孩子们就默契得一起说:“真正的荷兰!”我不由地会心一笑。一年了,孩子们已经熟悉了我的教学风格,尽管曾经烦恼走思的学生多,曾经反感管不住嘴的孩子多,曾经为不写作业的学生生气,但毕竟,将近一年的相处下来,我们的磨合已经到了“心有灵犀”的地步。我从他们课堂上高举的小手,精彩的回答,兴奋的小脸上都能读到他们对语文课的喜爱。
下课铃响了,我给孩子们放映几幅荷兰图片,一片“哇哇”的赞叹里,课就这样不得不结束了。
如果再让我上这节课,我会把“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牧场是动物们的自由王国?”这个问题完成,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画面,重点感悟几个句子,让他们对“自由王国”之一特点有更鲜明的认识,同时也更显得重点突出。今天的课堂尽管朗读和欣赏很充分,但还是有些面面俱到之嫌,讲读味道似乎过浓。对于昨天同步训练中提到的几个句子,就让学生说出修辞后,感情朗读即可,新的美句可以展开谈。
但反过来想,这样美的一篇文章,我是可以作为精读课文处理,或者就这样甩下最后一个自然段作为课下欣赏也未尝不可。毕竟我在这节课上联系“资料袋”理解第一自然段,欣赏第二自然段的修辞,第三自然段欣赏动词和四字词语,第四自然段进行想象说话,训练点还是挺突出的。尤其我今天上课因为没有现成的教案,一些随机生成的想法,居然效果很好。比如我让学生谈“丝绒般的碧绿草原”还像什么?用镶嵌说话,给膘肥体壮换个词。都达成了语文的积累和应用的目的。而且学生欣赏美句,已经提升了训练层次,同时体现了自读课的课型特点。
看来,教无定法。如果对一篇文章,教师真正喜欢,真正读透了,是能够发现许多“语文的事儿”的,当我们把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融入教学设计,引领孩子们进行“感悟、朗读、积累、运用”的语文之旅的时候,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完成了一次生命历程。
《乡村四月》教学反思
小学古诗,乍一看,十分简单,只是二十多个字而已,但,就因为它是语言的精华,知识、情感的蕴酿非常丰厚,而这些,都得利用课堂的四十分钟去挖掘、去体会。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着重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是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诗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学一首诗,如果仅仅只是了解大意,一节课下来效果应该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但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仅是停留在这一层,诗中的美景美人得靠同学们自己去体会。如何让同学们悟到诗中的美,就需要老师利用多方教学资源来做好引导。课中,以画为线索,导出诗中静的颜色,动的鸟声、春雨和农民忙种,明确诗人的赞美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时时以学生们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让思维飞向课堂外的田野,乘机训练学生的口头作文。总结升华文本时,以此时的农民在想些什么来引出时间对农民朋友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升华至对我们大家的意义。课上完了,问了问学生,他们回答我说知道哪是写景哪是写人,我不禁长吁了一口气,最基础性的目标总算达到了,至少这四十分钟里他们不是一无所获。但课中仍存在不少瑕疵:首先是情境的创设缺少诗的意境美。在学生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时,如果适时播放一点轻音乐,加上老师满怀深情的诵读,我想,他们的语词一定更加的淋漓尽致。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充不够。对于作者,仅仅只是停留在程序上的介绍,学生们的印象不深。在这首诗的学习过程中,也缺少对同学们积累古诗的引导,没有起到“一节课的结束是课外阅读的开始”的作用。另外,也使我意识到,教师语言的行云流水并不代表入情入境,我的课堂用语少了那份诗歌所应具备的“款款深情”,有时觉得它只是一个过程,毫无美感和凝练可言,现在想来,这样的“桥”又怎能使学生走向美的享受呢?的确,颇感惭愧。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次历练一点进步。我认识到:课,不仅仅靠课堂来积累,它的精美来至于长期的沉淀。所以,加强自身修养,将成为我的重要课题。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反思
看到田园诗,首先想到的就是陶渊明,一直很喜欢他那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诗中作者自得其乐的隐居生活和那种悠然、恬静、消雅的心情溢于言表,令人神往。范成大是继陶渊明之后最出色的田园诗人之一,他的田园诗发扬了陶渊明恬淡素雅,淳厚自然的风格,以反映农家生活为主。退居石湖以后,他写成的《四时田园杂兴》以清新的笔调描绘农村的美景,歌颂农民的劳动生活,揭露封建剥削制度。共60首,分“春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教材选的其中的两首。第一首诗表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第二首描写的是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两首诗描绘出生动的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图画洋溢着乡土气息,充满着和平与宁静,自然质朴,清新恬适。
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及诗题,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感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梳理诗中的重点词句,抓住文中的字眼,理解整首诗的诗意。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在此基础上,想象诗歌的意境,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中间穿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把自己想象到的诗中画面画出来,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再把自己画的诗境在小组里讲一讲,小组再推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很自然的帮助学生把诗句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最后又为学生补充了《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另四首,让学生自己分析、感悟。
《渔歌子》 教学反思
诗词讲究的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这比较符合中国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与意境是中国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
意象一般是对文字所描写的物象的感受和体会,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围中达到的一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意象与意境的创造不是由作者一个人来完成的,意象与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诗人以文字将物象跃于纸上,对于物象的感受由读者来完成。
在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课时,我特别注意了诗人“跃于纸上”的“物象”(我们常说“景物”),并和学生一起进入张志和的“桃花流水”,我提了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
1、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还精通音律,都说他“词中有画,画中有词”,那么,你从他的《渔歌子》里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2、不仅仅是景物,还有丰富的色彩,你都看见了哪些颜色呢?
3、都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可是,我似乎听见了„„也闻见了„„?
4、请把你感受到的美好的让你陶醉的画面写下来吧。
在引导学生走进张志和的“桃花流水”时,我们得品味诗人的心境了。
1、张志和为什么会 “斜风细雨不须归”呢?(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来体会。)
2、将张志和哥哥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与张志和的《渔歌子》对比欣赏,强调“狂风浪起且须还”、“ 斜风细雨不须归”,进一步感受诗人陶醉于山水的悠闲自在。
3、张志和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你说他钓的是什么呢?
读到这里,我和学生们都早已身临其境了,任清风抚面,任芬芳扑鼻,只仰望白鹭展翅,只俯看桃花带露随流水„„哪还怕什么“斜风”,早是水中一尾鳜鱼,张志和也钓起了我们心中的“清新、飘逸、悠闲自在„„”
是啊,学习我们古诗词,第一要能通过诗歌(词)的文字想象画面,第二要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来一同感受。这样,我们就可以和诗人一起完成诗作的“意象”和“意境”了。
《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
本周,我上了《永生的眼睛》一课。《永生的眼睛》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当初选择《永生的眼睛》,就是因为文章整体的美感特别打动人。我想这么感人的故事要是上不出感觉来,那就是失败!于是在备课之前,我就反复阅读教材,设计教学环节,并积极征求同组教师的意见,反复修改教案。心想:我一定要通过教学,带着我的学生也同我一样走进文章中去,我要让他们理解、懂得爱的奉献的真正含义。在课堂上,我也努力的告诉自己,一定要让学生多说多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地位。课后,静下心来,仔细回顾每个环节,我觉得自己做的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重视了学生字词的训练
虽然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我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互相交流了自己积累到的生词,好词。并让他们通过读音,理解词义,牢固掌握了他们,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选出几个说一句话。有又培养了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学生读中感悟有进步
这是一篇略读文章,我就围绕阅读提示,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我一直认为语文课就应该重视读和悟,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因此我让学生读中感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探究课文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以“情”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自主地位。
三、课堂上,学生读的充分
本节课,我努力做到,一读带讲。让朗读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充分体会人物心情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朗读形式,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人物的感情,想法,心情。充分让学生反复朗读重要语句,深入体会人物无私奉献的品质。
四、注重课外拓展
课堂上,我课外延伸的是关于温迪的故事,14岁的女儿温迪在父亲与世长辞后的两周里,也不幸在车祸中丧生,此环节是我设计的一个情感迸发的爆破点。让孩子在老师浓浓的爱意引导下,去感受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意味,真正实行入情入境,之后让学生说说他们此时的感受与想法。学生很有感触,看得出他们的小脸上带着一些悲凉,为才华横溢的温迪惋惜着„„此时文章主人公们那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高尚思想境界已经深深感动了学生们。也对捐献器官的意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五、能够引导学生利用文本,进行有效的仿写训练。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方面:
1、课堂应变能力不够 过渡语,链接语,评价语,都不能事先完全准备好,要看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并给予相应的回应。这节课,有些语言组织的还不够简练,优美;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评价语还有些单调。所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是我今后要做的。除了要把备课时学生的预设想透外,还更应该多看书、多看教学实录、多参与教学研究等。
2、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很欠缺,主要是由于自身语言的欠缺,不能及时使用有力的语句唤起学生的读书兴趣,朗读技巧的知道不够。
3、课堂上学生发言的人数不多,一些学生只作了听众,不能积极地参与到交流当中,今后,还应努力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学习参与性
《 麦哨》教学反思
一、课堂充满了活力
我以“麦哨”的呻声音线索,紧扣文题初读课文,能快速理清课文脉络。其后,让学生联系文中“和、应、欢快、柔美”等词对“呜卟呜卟”的麦哨展开想像,能有效把握学习语言的本质性目标。同时,那欢快而柔美的哨声在课堂里吹起一股清新的风,使学生仿佛置身与田园之中。
从课题麦哨引导到学习直接写麦哨的段落,通过1.2和7.8段的想象、对比,既理解了词语又加深对麦哨声的理解,真切地感受到它的欢快、悠长。接着,“寻着声音走进田野”,通过给看到的画面质疑课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为解决疑问自然地走近乡村孩子,理解乡村孩子那欢快、柔美的田园生活。
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在《麦哨》一课中,陈老师成为亲切而又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读),去体味、去感悟,在充足的时间里,读得有重点),读得有层次,以读激趣、以读悟情、以读启智、以读育人。
以“欢快、柔美”为重点,让学生自主读悟的突破口,并搭起一个有效地学习空间。再学习中重点词句品词想像,使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从而真正品位到文本语言所流淌着的浓浓情趣。
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我们的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服务,包括认知水平的提高、学习技能的掌握与熟练、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等等。我们在提倡人文、感悟情感的同时,不能否定工具、忽视语文文字,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教学的完美。在《麦哨》一课中,我把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如:课堂教学一开始,让学生大家注意“和、应”的读音,作者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拟人),我在教学这修辞手法时进行句式练习,让学生体验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讲排比句,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来体验。课堂中我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深入感受田园风光的柔美时,联系《桂林山水》中的排比句学习。这些不仅渗透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还落实了知识点。板书也对文本起了提纲挈领的效果。
我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看到的景物。这些语言文字的训练,都是立足于教材,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不是为了训练而训练。
在教学中,通过美的情境和美的语言,陶冶学生美的情操,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课文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幅令人向往的乡村图,同时,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极富特色,如“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源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我把教学的重点落在了田野美景上。先通过学生自主圈画表示色彩的词语,感悟色彩的美,再抓重点词“擎”来体会丰收的喜悦。情境美与语言美融合一起,激发了学生热爱乡村、热爱语文的情感。
四、注重读写结合的能力
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并熟读积累,定能使文本丰富的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灵。另外,作为本单元最后一课的学习,引入拓展阅读,尝试写作练习,把学习的视角引向了广阔的天地,使得文已尽,而学无尽、意未尽。最后以一首小诗来感受学生的诗情画意。孩子们用最质朴的语言,展现了乡村风情和特色,这既是一次有意义的课堂练笔,又是对文本的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