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小学生作文评改
浅议小学生作文评改
新课程提倡个学科以学生自主研修为主,老师只是起着组织教学和解答疑难问题的辅导作用。师生角色的转换,必然会带来作文评改的新亮点。
语文老师们都知道,作文评改在作文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环节如果把握不好,很难想象作文教学会有较好的效果。面对老师笼统机械的评语,学生非但不能提高写作能力,反而越来越惧怕作文了。是啊,学生费了半天的劲,好不容易憋出一篇文章来,却让老师画了一大堆红杠杠,批了些“语言不够简洁”、“中心不突出”、“故事不生动”之类的评语。一次这样,下次还是这样,学生的劳动成果得不到认可,学生的自信心总得不到树立,这样下去,他们对作文哪能不怕呢?但另一方面,一些在文学上取得成就的人,他们往往得益于语文老师注入真情、期望和鼓励的评改。新课标针对写作评价提出“应重视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取各种评价方式”。在这些新的写作观念的指导下,近几年,我在作文平该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一、从重视对学生作文文本的修改转到关注学生的情感上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对作文能否精批细改往往是评价一位老师工作态度是否认真的标准。在这种标准的束缚下,我往往害怕受到领导和同行们的批评,只能按照传统的方法对学生的作文文本从错别字、病句、结构等各个方面进行精细地修改。由于我评改的认真、仔细,曾多次受到领导们的表扬,我还为自己的工作积极认真得到认可而高兴过。可是,尽管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就是达不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目的。直到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我才意识到以前做法的陈旧和落后。同时,新课标也使我们语文老师渐渐从精批细改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现在我在作文评改中关注学生的作文过程及内心世界。我常常借助评语的桥梁作用,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爱好。如我常用“退一步海阔天空”、“是缘分使我们走到一起”等来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是他们认识到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同学情缘;用“容貌虽是值得高兴和骄
傲的,但青春不能永驻,只有学识渊博、内涵丰富的人才能魅力永存”来引导漂亮的女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容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用“身边如果没有心声的朋友,把我当作知心的朋友好吗?”来委婉劝说沉迷上网聊天、游戏的同学。通过这些评语,我和学生之间有了情感交流,学生对我的评语不再冷漠。他们有时以书信的方式针对我所下的评语和我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交流中,学生对作文文本不再是“写完交本就了事,批改由老师”的态度,而更多的是以读者的身份与文本进行对话。随着这种对话次数的增加,学生会自觉的在立意构思、过渡照应、谴词造句上下功夫,并使之日臻完善,最终不仅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从教师的精批细改转到学生的互评互改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同时,他还指出“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由于受传统评改的优先权属于教师的思想影响,我以前往往将学生的作文改的满纸红。实践证明,这种耗时费力的工作却往往徒劳无功。虽然提高我本人对错别字、病句的辨别与纠正能力,以及谋篇布局的能力等,而“受教育者”的学生却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这种公式化、机械化的精批细改,不但剥夺了学生自己改的权利,还剥夺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快乐。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里,我让学生以“主角”“参与者”的身份参加到作文的互评自改中,特别是写的较好的作文,在班级公开朗读,然后让全班同学对其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很快尝到了其中的乐趣。这个活动进行的一学期以后,我专门利用时间让学生发表对作文互评自改的看法。一些学生直言不讳地说:“刚开始时,我们未曾接触过互评作文,后来,老师让我们互相评改作文时,我们反对过,甚至认为只是老师在偷懒。一学期过去了,我们体会到了其中的奥妙,也感受到自己受益匪浅。当我们给同学的作文写评语时,也就拥有了一次当老师的机会和感觉,最重要的是我们从作文的互评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欣赏能力。”通过一学期的作文互评自改实践,我也体会到了其中的好处:首先,学生对作文进行互评自改,不但大大缩短了批改评价的时间,缩短了作文的周期,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由于师生心理距离较大而造成的评判者主观,被评判者常常不服的矛盾和隔阂,避免影响师生感情因素的产生。其次,在作文的互评自改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
尊重他人、欣赏他人、肯定他人,还学会了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和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和看待问题。
三 从以纠误为主转到以鼓励为主 由于受传统作文评改观的影响,以前我评改作文的重点往往放在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而对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一般是一带而过。因此,每到写作文时学生的情绪都比较低落。其实,不管成绩如何,每个学生都喜欢听鼓励的话和看到鼓励的评语,因为鼓励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新课标实施以后,我注意了鼓励的原则。现在,不管学生文章写的如何,我给出的评语多是激励性的语言,文章的不足之处往往以希望的语气指出。这样做实际上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和肯定,带给学生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对写作的兴趣。
四 评改语言从空洞机械转为真挚、优美
过去,我给学生作文的评语常常是:中心不突出、结构不太合理、错别字较多等。现在,我渐渐摒弃了这些空洞的、机械的、无人情味的、条款式的评语,取而代之的是真挚优美的语言,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希望你能使他们的愿望变成现实”、“你的善良,会被同学们读懂的,时间会证明给你看”、“你的文章立意很新颖,如果配以隽秀的字体,效果将怎样”等等。这些饱含真情、欣赏、赞美的评语,使学生对我产生了信任感,同时也使他们产生了写作的兴趣和激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充满真情与期待的评语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更能对学生未来生活中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些学生思想行为的转变就是很好的明证。所以,我将继续本着“以人为本,鼓励为主”的原则,给学生作文下评语。
以上几点,是我在新课改下对作文教学所作的小小尝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会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
第二篇:浅谈小学生作文评改
浅谈小学生作文评改
作文评改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的作文批改完全由教师一人包办,写评语,打分数,要精批细改。实践证明,这样的批改是高耗低效,教师虽然花费了很大精力修改润色,但学生往往只看分数和批语,长此以往,学生的的作文水平难以提高,而且有了依赖心理和懒惰思想,事倍功半。通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评改作文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过程,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动脑动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师给予引导和点拨,既能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写作兴趣,又能使学生在评改中逐渐摸索与领悟作文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作文水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初稿完成,练习自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叶圣陶老先生说:“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学生完成初稿,就好比一块刚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大理石,粗糙而无光彩,只有经过打磨和精雕细刻,才能变得光彩照人。作文初稿只有经过作者的精心修改润饰,逐句逐段琢磨推敲,才能成为好文章。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是这样教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
1、通读全篇,理清脉络。脉络即文章的思路、结构,是文章的“骨架”。作文的修改,要贯彻从整体入手的原则。学生完成初稿后,我要求学生先通读一遍,想一想,自己的作文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所选材料是否切题,是否符合生活实际,别人读起来是否觉得真实可信;看看段与段之间联系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详略是否得当。
2、逐段细读,修改词句。词句是文章表情达意的组成部分,是文章的“血肉”,遣词造句是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新课标第二学段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第三学段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因此,写完一篇文章,在理清脉络之后,要逐段细读,推敲每个词语与是否用得恰当;句子是否连贯通顺,句子表达是否完整清楚;标点符号用的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别字;把口语换成比较恰当的书面语等。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运用学过的优美词句以及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语言,使“血肉”饱满,力求使习作文通字顺。
3、大声朗读,体验感情。每一篇成功的作品,字里行间都渗透这作者的真情实感,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教育内容,这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灵魂。因此,学生在通读全文,理顺句子之后,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品味自己的习作,看文章是否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没有空话、假话,然后借助环境语感进行修改,去掉陈词滥调,换上生动活泼的语言;去掉生僻拗口的词句,是语言明白如话;删掉可有可无的词句,是语言简明扼要。只有通过思考、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出来,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真切感人。
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读书百遍,其症自见。”就习作而言,反反复复地仔仔细细读几遍,其中的不足之处就会暴露出来。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对习作进行合情合理的修改,达到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
二、教给方法,指导互改。
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小学生对自己文章的不足常常不能很快觉察,而别人则“旁观者清”,往往一眼就能看到作者意识不到的毛病。因此,在初稿自改的基础上,采用同桌交换或小组合作修改的方法再次修改习作。
1、激发兴趣,鼓励互改。在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互改习作之前,通过动员鼓励,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自信和参与意识。我常说:“长江前浪推后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学们只要按老师指导的方法认真批改,仔细推敲,你一定会成为称职的小老师!”激励的话语常常使学生兴奋不已,个个跃跃欲试。
2、教给方法,指导互改。当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后,我趁热打铁,出示修改方法:(1)浏览全篇,勾出明显的错别字,看内容是否切题,段落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有无病句等。(2)评定格次。格次一般分为优、良、中、差。(3)逐词逐句斟酌,疏通全文。要求学生用统一的修改符号。如标出错别字;画出好词、优美句子;遇到病句,一般采用添、删、调三种方法来处理;发现特别生动和特别差的地方,应当在旁边突出点评。另外,看看文中有无突出的写作技巧、方法。(4)写好批语。批语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择其主要优缺点,作简要评价分析,批语应以鼓励表扬为主。明确了批改的要求和方法之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互改。此时,教师不断在课堂巡视,解答学生在批改中遇到的问题,碰到典型性的问题就及时做全班辅导。学生当小老师批改别人作文时,总想从别人的作文中找到毛病,而且也总能找到不少毛病。修改他人作文时,往往可以从新的角度对文章提出意见,这是修改自己的文章所做不到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学到的修改方法运用到修改自己的作文中去,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修改作文的认识和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自改能力。这样边改边学,全员参与,一改原来的被动为主动,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
3、抽查互改,教师面批。带学生全部批该结束,教师再抽查其中的一组或几组,对批改认真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当堂或下堂再做全面辅导。这对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帮助很大。在面批中要做到以下两点:(1)尊重学生劳动,多就少改,尽量保留学生的原作;(2)对出现的问题,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应当面指出,并分析出错原因。
三、集思广益,集体评改。
作文讲评不是老师“一言堂”,要发动全班学生都来参加评讲。我通常的做法是选几篇典型的作文,让学生自己当众来读或由朗读水平高的同学代读,需要特别表扬的则由老师亲自读,其他学生用心听,可随时举手发言:发现闪光点及时肯定,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好在哪里;发现有语病的地方也要及时指出来,说说问题出在哪,该怎样修改,也可以让学生来讨论修改的地方,意见不一致可以争论。教师当好忠实的听众和出色的导演,适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如“我也认为,这个词语用在这里很准确”或“你的修改意见好极了,我也是这么想的”等等,让学生意识到老师在时时关注着他,哪怕是细微的进步,并和他一起感受着进步带来的快乐。这样评改,可以集思广益,更好地发扬教学民主;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观摩;可以形成竞争机制,激励大家你追我赶,积极进取。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老师从多方面来启发、诱导,重视学生作文的评改工作,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第三篇:小学生作文评改教案
一、名言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写作是为了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文章是写给谁看的呢?不管是写给自己还是别人看,我们总希望文章写得好些再好些。首先我送给大家两句名言。请同学们默读一遍后再齐读,谈谈自己的感想。
预设:激活思维
出示课件:名人名言
生:默读一遍。
生:齐读,谈感想。
师:这两位大作家虽然不在一个国家,但是对文章修改的重视程度却是一样的,可见,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二、学改同伴作文,习得评改方法。
1、师:今天,我们上一节作文评改课。让大家通过给同学的作文写评语,一起探讨怎样去欣赏同学的作文。
注意听清要求:先快速浏览(自由读)《啊!美丽的雪》,用一两个词或句子,夸一夸同学的这篇文章哪里写得好(有哪些发现),值得你学习。
生读文,谈感受,教师相机评价。
2、师:我们刚才对这篇作文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再次细读这篇作文,找出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勾画出来,写上
评语。看谁最会欣赏同学的作文。注意,第一是尽量找出文章的优点,第二找出文章的不足,最后提出建议。
板书
请不要面面俱到。——读、批、写。
学生边读边批注,教师巡视,告诉学生写评语的要求。
板书
教师在巡视的基础上将学生批、写的情况烂熟于胸,及时发现批注好的学生和有特色的批注。
3、师:好啦!交流时,请各位同学注意评价顺序,这篇文章的评改要按优点、不足、建议三个方面说出来,先在组内与同学分享。同学要注意细说自己的理由、依据。
4、学生在班上交流汇报,用食物投影仪将学生的批注勾画展示在屏幕上,共同分享,教师相机评价。
预设:习得方法
(1)优点
在第几自然段,第几行,那句话?把你写的评语读来听听,说一说喜欢的理由。(这一步要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评价情况)
(2)不足及建议
①说一说你的意见,你来帮他改一改?把你改的意见,把你改的理由说出来(如抓动作、心理活动等,不可面面俱到。诸如段、句、词,不具体就改。)
②在读中你发现问题没有?这篇文章写具体了吗?写生动了吗?③把雪的大、厚写出来了吗?怎么写才具体?回忆峻青的《瑞雪图》,写雪的片段,谈体会。
(3)最后一自然段,让我感到作者的心留在了九寨沟的公路上,写出他的恋恋不舍,一个雪人,让人荡气回肠,充满惆怅。
三、再评同伴文,实践运用方法
1、师:大家已经知道了运用范文学得的方法,批改第二篇作文《童年趣事》。学生读评改作文三要点和智慧老人的建议。
2、学生先批注,教师巡视,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汇报,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汇报内容进行激励性评价。
预设:实践方法
(1)注意评价顺序:即先说优点,再讲不足,最后说说你的建议。评价《童年趣事》这篇文章时按三个方面的评价顺序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童年趣事》这篇文章的片段,写出了趣吗?趣在哪里?说说理由。写心理活动,写心情,写的动作有趣吗?对话呢?用词恰当吗?怎样改?说出来。
(3)对话少,文章太清静了,说几句。
(4)打水仗太静了,来点水声。
(5)写场面用几个欢快的词语。
(6)打水仗你不兴奋,我可兴奋,这可是在夏天呐!
四、汇报收获,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评价。
师:与你们相处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各位同学要切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希望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习作的能力能更上一城楼!
五、自评自己的作文,巩固方法
评改自己的习作,从如何把自己的作文写具体入手,改好自己的习作一篇,并写下评语。
板书:
评改文章三要点优点不足建议
智慧老人的建议:
评语:欣赏 赞赏 肯定 建议
第四篇:浅淡小学生作文评改
浅淡小学生作文评改李庆玲回民小学
很多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不高,提起作文就头痛。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的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关键。就此,我从小学生作文评改方面来谈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小学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即使是表达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对学生一次极好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过程,都要给以积极的鼓励、激发,建立一个发展性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一定要改变以往评改作文时间过长,教师单方面参与的状况。
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改变作文评改的现状。
一、学生方面:叶圣陶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是属于作文的本人,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改革精神,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表现。”然而在以往作文评改中只注重教师的单向评价,而忽略了学生自己的评价,学生才是习作的主人在学习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在评改学生作文时,教师可以采取两种方式①自主评改和②交互评改。
1、自主评改:学生写完作文后的第一读者应是自己,习作初稿一般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他们在习作时尚未考虑到词语的锤炼、修辞的应用,但通过推敲,自己还是可以修改的。我们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主评改的意义,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使他们乐于、善于评改自己的习作。
2、交互评改: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相互评改,同年人之间,学生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的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过程中尝到了“自改成果”,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学生就愿去钻,乐去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活”起来。
二、教师方面:当前作文教学“费力多,收效少”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评价上。
1、评价的随意性大,不够客观公正。许多老师在批阅作文时并没有客观的作出评价,只是凭借对学生的大体印象确定作文的好坏。因此有些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即使偶尔写了一篇好文章也往往会被老师所忽略,难得好评。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精批、面批的原则。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尤其对作文能力偏差的学生更要实行精心地面批,主要批出字、词、句段、篇及标点存在的问题,同时又要批改出学生习作中的好词好句和优美片段,写出眉批、段批和总批,使学生知道自己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只要坚持这条批改原则一定会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2、教师给学生的作文评语太老套无激励性和新意。“什么内容具体、中心突出、语句通顺”这样的评语缺乏指导性和启发性,失去了批改的意义。还有的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支配,写出尖刻,过于偏激的评语,如“乱七八糟”“话都说不清”来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当同学看到这些评语时,当然随便把作文本扔到书桌上,因为学生看够了这些话,有的甚至厌恶这些话。如果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文,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欢愉,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白自己的文章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应怎样努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因此我们在平时作文批改中一定要写好学生作文的评价,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写出不一样的评语。对于优等生,首先要肯定他所取得的成就,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使文章谴词造句更加准确、生动,布局谋篇更加严谨的高标准的指导意见。对于中等生要着重在其文章的各个方面能否达到习作要求上加以批改指导并多用商量讨论式的评语。如,一位学生在写春天的景色时,写了这样一句话,“春天是万物蓬松的季节,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在这句话中,“蓬松”一词用得不恰当,我先在旁边给他写出了“蓬松”的意思是:形容草、叶子、头发、绒毛等松散开。然后写出了评语,“你推敲一下,„蓬松‟在这里用得合适吗?换一个什么词更恰当呢?”当这个学生看到评语时,拿着作文本找到我,告诉我他知道了“蓬松”这个词用的不当,应改为“复苏”,我给予了肯定。商量式的评语能达到一种和谐的民主
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以后作文遣词造句时注意推敲,做到用词准确。对于差生,也要及时的发现表扬其作文中的闪光处,如发现一字、一词或一段写得精彩,要画上记号,进行评点。凡是有一点一滴进步,就大大赞赏,“××,你的作文在大踏步前进!”相信在进行一番鼓励后了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一定会增强。总之,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要多用激励性的评语,使他们尝到写作的甜头,这样不但充分调动学生写好作文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的认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第五篇:浅谈小学生作文评改艺术
浅谈小学生作文评改艺术
语文教学中,对于教师,最难教的莫过于教作文;对于学生,最怕的莫过于写作文。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最难”与“最怕”的问题呢?这也许是所有语文老师都在积极探索、实践的问题吧,我也不例外。在作文教学中,我摸索着、实践着、总结着,觉得作文的评改是十分必要的,它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有多少老师包括我在内,曾经那么的忽略了它,认为这无关紧要,或者流于形式,应付了事,使得自己的作文教学效率一直不高,下面,我就个人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如何对待学生作文评改的心得与同行们共勉。
一、教师转变评改观念
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存在评改形式单一,学生未参与评改;评改流程闭塞,不能有效反馈等现象。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他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这也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教是为了不教”在作文教学上的体现,因此,我们应力改作文评改是教师专利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进关系,使作文评改日益向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模式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提倡互批、自批、众改等形式,创造良好的作文氛围,使全体学生都关心自己和他人的作文。
二、激发学生评改欲望
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最重要。有了兴趣,他就能乐在其中。它是学生进行评改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评改作文的欲望:我经常告诉学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一次作文指导课上,我出示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让学生想一想“绿”还可以换哪些词,在这些词中,哪个词最恰当。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斟酌”的意义,并且介绍这首诗的在推敲文字中作了很多次修改,最后才选用了“绿”,让学生明白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得浅斟慢酌,从而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兴趣。
三、建立多元化评改机制
1、自评自改
我们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主评改的意义,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使他们乐于善于评改自己的习作。
大纲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法、推敲法,边读边思,进行增、删、换、改,并给自己的习作作出评价,写上评语。在这个过程中,授予学生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学会修改,学会评价,能用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眼光去看待每一种事物,通过推敲,考虑词语的锤炼、修辞的应用等。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多元的,包括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互评互改
《课标》在“教学建议”及“评价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在学生学会了自改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的互评互改。
A、互评互改中,必然要认真阅读、思考、研究别人的习作,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学习、思考,也是一种提高。通过互改,学生能及时发现同学中的不足或毛病,推己及人,培养了的能力;同时,从别人的习作中吸取优点,使合作
探究的精神在习作互评互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B、互评互改中,学生肯定有很多话要说,比如:谈谈哪个词用得好,哪个句子表达不准确,哪个片段不具体等,只要他们能感受到的,他们有疑惑的,有见地的都可以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好几次都出现争辩得面红耳赤的现象,其乐融融。
C、在互评互改中,学生地位平等,心理不受威胁,无拘无束,学生此时既是“”又是读者,角色不断变换,在评改中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学会合作,思维活跃,集思广益,促进“集体创造力”的发展。因为他们能创造性的审视、评价他人的习作,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并使这种思维活动达到激发状态,增强信心,体验成功。
3、教师评改
教师在评改学生习作时,应坚持鼓励性原则。试想一下,如果教师给学生的评价是:“内容乏味,空洞无物,语言表达太罗嗦,找不到好词好句,离优秀习作太遥远了……”这样的评语对一个习来说,打击太大了,会使该生失去习作的信心,认为自己不是习作的“料”,只会对习作产生厌烦、害怕的情绪,那还指望他进步吗?所以,作为教师,要用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习作,善于发现闪光点,哪怕一个词的正确使用,都应予赞赏,对于不足要委婉指出,让学生乐于接受。
这样,我们才能欣喜的发现:学生的习作篇篇都是灵动的、富有个性的。
4、家长评改
家长评改是一个大胆的举措,有的认为这可有可无:因为家长哪有“闲情”啊!其实不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只要能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的孩子的习作,更有助于帮助孩子树立写作的信心,再者,父母与子女更容易沟通、交流,更有利于习作的提高。
5、网络评改
自从去年学校开设了网络教室了,我深深的感觉到多媒体网络为作文的教学注入新活力,开拓了新天地。他可以让学生进行大面积的评议和修改作文,既可以师生对话,也可以生生对话,又能完成习作修改的个别化辅导。除此,还可以查询调用网络中作文资料,为自己、他人的习作作补充修改,互相评议,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6、跟踪反馈
上述几种评改机制完成后,教师应作跟踪管理,检查学生是否对别人的评价作出应答——认真修改。这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学生不能认真对待评语,没有细致品读,导致马虎修改,甚至不改。这样,就失去评语的意义,也就没有达到评该的目的。
因此,我从作文评改入手,改变过去重写作不重评改的常规,采取多元化评改机制,激发习作兴趣,培养作文能力,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使他们各个都去征服这座“高不可攀”的山峰,实在令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