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山县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龙山县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2013—201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学校体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并转发的《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53号)的精神,为实现到“十二五”期末,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达到国家标准,初步配齐体育教师,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和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特制定龙山县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目标,使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以重普及、促提高为原则,坚持体制机制的完善,着眼青少年体育兴趣培养和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促进体育艺术教育发展,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县服务。
二、工作目标
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措施,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力推进了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但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中小学为重点全面加强学校体育,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达到国家标准,初步配齐体育教师,基本形成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基本建成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
(一)全面加强教育、体育“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深化体教结合,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要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要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要因地制宜制定并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科学安排体育课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在教育局“四个一”活动的大框架下让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一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要加快教师结构调整,多渠道配备好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养体系,鼓励退役优秀运动员按照有关规定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到2015年要对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一轮培训。保障体育教师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对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要纳入教学工作量。
2.要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争取政府、体委的政策支持,在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逐步达到国家标准。大力推动公共体育场地和运动设施向青少年学生免费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
3.各学校每年要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
4.要切实保障学校体育经费,合理保证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中10%用于体育的支出,并随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而逐步增加。教育督导机构要定期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并将督导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乡镇和学校,在教
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二)坚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特色共建、成果共创”的原则,完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挖掘、培养和输送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体育示范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网点校的示范、带动作用,夯实学校体育工作基础,争取财政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进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三)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田径、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普及的基础上,按照省体育局的工作部署抓好校园球类项目,每年安排专门的竞赛和选拔活动,结合龙山传统优势,建立健全体育示范校、县体育网点学校及体育特色学校的布局网络,扩大体育传统项目基础,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传统项目锻炼。
(四)按照“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让每位学生真正掌握一项体育技能的要求,组织开展县阳光体育大联赛、体育特色学校、阳光体育示范校的评选表彰等,推动学校体育工作蓬勃有序开展。
(五)加强体育教师、教练员队伍的教育、培训与管理的力度,打造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精湛的人才队伍。
(六)加大对外交流,开拓视野,选送优秀教练员(体育老师)参加省内外的考察与培训,争取参加省州级的体育比赛,为扩大视野和提高技能搭建平台。
(七)全面促进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确保每2年一届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和一年一届的单项比赛制度化、规范化,并逐步提高参与面和活动质量。青少年组比赛成绩及后备人才输送工作名列全市前茅。
(八)平衡兼顾场地建设与有效利用,增加体育场地,特别是标准化篮球场地,加大室内场馆建设。争取农村中心学校在三年内全部实现铺设塑胶跑道,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探索建设多元利用,多方整合的模式。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工作职能
一是进一步发挥好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每年召开两次学校体育工作专题会,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布置、协调、检查学校体育工作。
二是规范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定期召开由教育体育局分管副局长、相关职能科室、有关单位人员参加的工作例会,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解决学校体育工作推进中的具体问题。三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督导,由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会同教育教研室、社会体育运动中心定期对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工作督查,将督查、检查结果纳入学校评估与考核指标。
(二)转变观念,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内涵的新认识
一是加强宣传,转变观念。围绕提高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目标,实行教育重心转移,即由应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为重视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
二是提高学校体育活动吸引力。加强课内与课外执行力度,以“三课两操两活动”、学校体育社团创建、体育特色项目营建及体育活动开展为抓手,进一步激发青少年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是提高项目布局的发展力。调整与完善项目布局,拓展体育活动项目品种,为广大青少年体育项目的普及与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有效组织保证,满足青少年个性化、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三)加强调研,建立健全布局网络
一是推进“校校有特色,人人会运动”项目建设。坚持“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挖掘学校已有体育优势项目内涵,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升学生自觉运动的兴趣,确保每个学生学会1项体育技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形成学校体育工作特色,开展“体
育特色校”创建及评审工作。
二是调整学校体育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扶持发展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基础性项目,做强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优势项目,保持领先水平;提升足球、排球等潜力项目水平,培育体育人才;完善县域内高中、初中、小学训练梯队衔接,优化年龄结构。
(四)完善机制,确保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
一是完善体育后备人才“绿色通道”入学保障机制,修订《龙山县体育特长生升学管理办法》,保证具备培养输送价值、市级比赛获奖人员和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运动员不流失。并且利用我县的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吸引外县有发展潜质的学生运动员。
二是加强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学习督导力度,以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道德情操、文化知识为重点,促进体育特长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督导,完善评估机制
在学校体育的深化推进中,将把教育督导、活动评估、重点提升、等级评定、表彰奖励、宣传引导作为学校体育特色深化的有效措施。
一是对青少年体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教育督察。把“三课两操两活动”和学校体育项目发展作为考核评估必有的重点内容,加强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履责行为。
二是对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加强评估,如快乐大课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注重课内及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做到有方案、有评价、有反馈,促进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是对青少年运动队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建立与完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传统项目学校、重点项目布局学校及体育特色学校的管理机制,实施动态的工作指导和检查。
(六)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合理资源配置
一是在经费投入上,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体育比赛、学校评比、教师培训、考核激励等,并采用前期初投,过程指导与检查,结合结果奖励的办法,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和管理保障。
二是加强硬件建设力度,结合十二五规划及项目发展需求,继续推进学校体育场地改建和体育场地增建,在改建和增建过程中,加强沟通和协商,使场地建设兼顾项目普及的使用需要。三是加强体育教师队伍配备,有计划的招聘、配备体育教师,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合理计算工作量,提高薪酬,建立同工同酬机制。
四是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探索建设多元利用、多方整合的模式,使场地建设既满足社区群众需要,又满足学校和社区青少年体育活动需要,形成多层次、多方面、便民利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七)创新机制,加强教练员队伍、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开展体育教师专业化培训,做好定量学习记录、细化评价机制,并计入年度绩效评估考核;鼓励教练员、体育教师多参加有关的各类学习班和培训班。有条件的建立由体育教师、教练员组成的项目中心组,制定保障制度,开展相关业务学习及活动。二是探索灵活的用人机制。教体局要拓宽渠道,试行体育(重点)项目布局学校优先招录与本项目对口的专业素养好、技能强、有奉献精神的体育教师,促进专业提升。探索形成灵活、合理的用人机制,激发学校体育工作活力。
(八)正确引导,深化体育竞赛工作改革
一是以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和阳光体育活动为契机,努力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积极探索我县中小学体育竞赛工作改革,通过多种形式比赛的有机组合,构建多元化、多层面、多渠道的青少年体育比赛平台,开展更多、更好、更安全、更便捷、更有实效的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体育锻炼与活动比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满足广大学生的体育文化需求,塑造“更快、更高、更强”的人文精神,促进学校体育得到进一步的普及
和提高。
二是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为主线,推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拓展中小学课外体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积极开拓社会优质资源,加大合作力度,提升学生体育发展空间。
(九)坚持“健康第一”,建立县学生体质监测中心
一是积极筹建龙山县学生体质监测中心,完善学生体质健康配套建设与监控制度,实现县、学校在监测、预防、干预、考核、评价、宣传表彰工作中的联动,同时以“健身处方”形式促进学生日常科学锻炼和良好品德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学校体质监测室,共同探索管好、用好、利用好体质监测各种仪器,提高体质监测中心的利用率,探索分片、分学区有效发挥利用各种仪器的功能和应有效能,建立健全学生身体健康档案,为指导体育教师有针对性地施教,引导学生科学健身做出贡献。
第二篇: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靖边八中
体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13—2015)
靖边八中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13—2015年)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完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实施学校体育评价制度、改善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提高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特制定靖边八中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目标,使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以重普及、促提高为原则,坚持体制机制的完善,着眼青少年体育兴趣培养和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促进体育艺术教育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全面加强教育,深化体教结合,贯彻执行阳光体育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要切实保证我校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要因地制宜制定并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科学安排体育课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让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2、要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在体育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学校体育活动。
3、每年要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
标,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
(二)坚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特色共建、成果共创”的原则,完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挖掘、培养和输送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训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夯实学校体育工作基础。
(三)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田径、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跳绳、踢毽子等运动项目普及的基础上,扩大体育传统项目基础,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传统项目锻炼。
(四)按照“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让每位学生真正掌握2项体育技能的要求,组织开展阳光体育大比赛、体育特色班级的评选表彰等,推动学校体育工作蓬勃有序开展。
(五)加强体育教师的教育、培训与管理的力度,打造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精湛的人才队伍。
(六)全面促进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确保每一年一届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和一年一届的单项比赛制度化、规范化,并逐步提高参与面和活动质量。
三、实施安排:
我校以“让每一个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快乐成长”的教育目标为引领,充分认识体育对学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规范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在我校积极开展“我健康我快乐”的阳光体育活动,特制定三年规划及实施计划、方案,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让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和长期坚持锻炼的习惯。具体如下:
(一)、充分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时间1、2013初步完成对各年级学生跳短绳、踢毽球等技术的水平摸测,让班主任基本了解班级每位学生的跳绳等项目的能力。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要求班班有活动项目,人人参与。
2、2014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共同帮助指导下对不熟练、协调
能力薄弱的学生进行督促练习,让每位学生都能学会跳绳、毽球等技术,班级合格率达到85%以上(半分钟能跳10个为合格)。继续完善大课间活动方案,每月一次小型竞赛活动。
3、2015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练习成果。坚持实施大课间活动方案并不断完善和改进,引导学生学会跳短绳、长绳、踢毽球等技能,做到课间游戏文明、安全。
(二)、保证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
1、每周上好7-9年级两节体育课(由体育老师负责认真实施)
2、做好两操,即眼保健操(上午)和广播操(班主任管理,体育老师学生会检查)让学生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3、落实每天课外活动的时间、班级及内容(大队部检查体育老师巡查)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体育技能。
(三)、积极开展各项竞赛活动
1、组织春季学生运动会比赛。
2、组织好每月一次体育小型竞赛活动。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学校有体育特色。
3、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
(四)、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按时组织学生测试,并及时上报数据。
靖 边 八 中
2014年3月
第三篇: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古城初级中学
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3—2015)
古城初级中学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2013—2015年)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精神,完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实施学校体育评价制度、改善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提高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特制定古城初级中学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目标,使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以重普及、促提高为原则,坚持体制机制的完善,着眼青少年体育兴趣培养和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促进体育艺术教育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全面加强教育,深化体教结合,贯彻执行阳光体育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要切实保证我校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要因地制宜制定并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科学安排体育课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让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2、要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在体育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学校体育活动。
3、每年要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
(二)坚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特色共建、成果共创”的原则,完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挖掘、培养和输送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训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夯实学校体育工作基础。
(三)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田径、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跳绳、踢毽子等运动项目普及的基础上,扩大体育传统项目基础,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传统项目锻炼。
(四)按照“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让每位学生真正掌握2项体育技能的要求,组织开展阳光体育大比赛、体育特色班级的评选表彰等,推动学校体育工作蓬勃有序开展。
(五)加强体育教师的教育、培训与管理的力度,打造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精湛的人才队伍。
(六)加大对外交流,开拓视野,选送体育老师参加省内外的考察与培训,争取参加省市级的体育比赛,为扩大视野和提高技能搭建平台。
(七)全面促进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确保每2年一届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和一年一届的单项比赛制度化、规范化,并逐步提高参与面和活动质量。
(八)平衡兼顾场地建设与有效利用,增加体育场地,特别是篮球和排球场地。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探索建设多元利用,多方整合的模式。
三、实施安排: 我校以“让每一个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快乐成长”的教育目标为引领,充分认识体育对学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规范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在我校积极开展“我健康我快乐”的阳光体育活动,特制定三年规划及实施计划、方案,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让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和长期坚持锻炼的习惯。具体如下:
(一)、充分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时间 1、2013初步完成对各年级学生跳短绳、踢毽球等技术的水平摸测,让班主任基本了解班级每位学生的跳绳等项目的能力。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要求班班有活动项目,人人参与。2、2014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共同帮助指导下对不熟练、协调能力薄弱的学生进行督促练习,让每位学生都能学会跳绳、毽球等技术,班级合格率达到95%以上(半分钟能跳10个为合格)。继续完善大课间活动方案,与大队部共同组织开展每月一次小型竞赛活动。3、2015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练习成果。坚持实施大课间活动方案并不断完善和改进,引导学生学会跳短绳、长绳、踢毽球等技能,做到课间游戏文明、安全。
(二)、保证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
1、每周上好7-9年级两节(由体育老师负责认真实施)
2、做好两操,即眼保健操(上午)和广播操(班主任管理,体育老师学生会检查)让学生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3、落实每天课外活动的时间、班级及内容(大队部检查体育老师巡查)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体育技能。
(三)、积极开展各项竞赛活动
1、组织春秋两季学生运动会比赛。
2、组织好每月一次体育小型竞赛活动。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学校有体育特色。
3、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
(四)、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按时组织学生测试,并及时上报数据。
古城初级中学 2013年3月
第四篇: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大学生体育增强大学生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学校体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并转发的《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53号)的精神,为实现到“十二五”期末,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达到国家标准,初步配齐体育教师,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和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特制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我校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使我校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以重普及、促提高为原则,坚持体制机制的完善,着眼于高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和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促进体育教育发展,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近年来,我校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措施,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力推进了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但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今后几年内,我校还将继续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达到国家标准,基本形成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基本建成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
(一)全面加强教育、体育“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深化体教结合,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要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要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严禁缩减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要因地制宜制定并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在校本课程中科学的安排体育课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让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要加快教师结构调整,专业匹配有学历、有能力、有特长的学校体育教师。到2017年要对全校体育教师进行一轮培训。保障体育教师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对体育教师组织学生训练比赛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要纳入教学工作量。
2.要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在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逐步达到国家标准。
3.各学校每年要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有关情况反馈到学生家长手中。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 重要指标,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
4.要切实保障学校体育经费,合理保证学校公用经费中10%用于体育的支出,并随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而逐步增加。教育督导机构要定期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并将督导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
(二)坚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特色共建、成果共创”的原则,完善学生体育后备人才挖掘、培养和输送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高学校体育社团、运动队的示范带动作用,夯实学校体育工作基础。积极做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工作,争取上级对我校体育教育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进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步伐。
(三)按照“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让每位学生真正掌握2项体育技能的要求,组织开展高校阳光体育活动、体育特色学校上报工作、阳光体育示范校的评选表彰工作等,推动学校体育工作蓬勃有序开展。
(四)加强体育教师、教练员队伍的教育、培训与管理的力度,打造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精湛的体育教师人才队伍。
(五)加大对外交流,开拓视野,选送优秀教练员(体育老师)参加省内外的考察与培训,争取参加省市级的体育比赛,为扩大视野和提高技能搭建平台。
(六)全面促进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确保每年一届的全校体育 运动会和一年一届的单项比赛制度化、规范化,并逐步提高参与面和活动质量。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工作职能
一是进一步发挥好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每年召开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专题会,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布置、协调、检查学校体育工作。
二是规范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和运动委员会的职能,定期召开由主管校长、有关单位人员参加的工作例会,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解决学校体育工作推进中的具体问题。
三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督导,由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同体卫处定期对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进行工作督查,将督查、检查结果纳入学校评估与考核指标。
(二)转变观念,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内涵的新认识
一是加强宣传,转变观念。围绕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目标,实行教育重心转移,即由应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为重视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
二是提高学校体育活动吸引力。加强课内与课外执行力度,以学校体育社团创建、体育特色项目营建及体育活动开展为首要任务,进一步激发大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是提高项目布局的发展力。调整与完善项目布局,拓展体育活动项目品种,为学生体育项目的普及与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有效组织 保证,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体育课程需求。
(三)加强调研,建立健全布局网络
推进“学校有特色,人人会运动”项目建设。坚持“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挖掘学校已有体育优势项目内涵,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升学生自觉运动的兴趣,确保每个学生学会2项体育技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形成学校体育工作特色。
(四)加强督导,完善评估机制
在学校体育的深化推进中,将把教育督导、活动评估、重点提升、等级评定、表彰奖励、宣传引导作为学校体育特色深化的有效措施。
一是对学生体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教育督察。把学校体育项目发展作为考核评估必有的重点内容,加强教育部门和学校体育部门的履责行为。
二是对大学生运动队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建立与完善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机制,实施动态的工作指导和检查。
(五)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合理资源配置
一是在经费投入上,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体育比赛、学校评比、教师培训、考核激励等,并采用前期初投,过程指导与检查,结合结果奖励的办法,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和管理保障。
二是加强硬件建设力度,结合十二五规划及项目发展需求,继续推进学校体育场地改建和体育场地增建,在改建和增建过程中,加强沟通和协商,使场地建设兼顾项目普及的使用需要。
三是加强体育教师队伍配备,有计划的招聘、配备有特点的体育 教师,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合理计算工作量。
四是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探索建设多元利用、多方整合的模式,使场地建设能满足全学校师生需要
(六)创新机制,加强教练员队伍、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开展体育教师专业化培训,做好定量学习记录、细化评价机制,并计入绩效评估考核;鼓励教练员、体育教师多参加有关的各类学习班和培训班。有条件的建立由体育教师、教练员组成的项目中心组,制定保障制度,开展相关业务学习及活动。
(七)正确引导,深化体育竞赛工作改革
一是以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和阳光体育活动为契机,努力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积极探索我校学体育竞赛工作改革方案,通过多种形式比赛的有机组合,构建多元化、多层面、多渠道的学生体育比赛平台,开展更多、更好、更安全、更便捷、更有实效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锻炼与活动比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满足广大学生的体育文化需求,塑造“更快、更高、更强”的人文精神,促进学校体育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提高。
二是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为主线,推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拓展学校课外体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积极开拓社会优质资源,加大合作力度,提升学生体育活动发展空间。
积极完善学生体质健康配套建设与监控制度,实现学校在监测、考核、评价、宣传表彰工作中的联动,同时以“健身处方”形式促进 学生日常科学锻炼和良好品德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还要共同探索研究,做到管好、用好、利用好体质监测各种仪器,提高体质监测中心的利用率,有效发挥利用各种仪器的功能和应有效能,建立健全学生身体健康档案,为指导体育教师有针对性地施教,引导学生科学健身做出贡献。
第五篇: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体育工作
三年行动计划
2014年――2016年
总体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素质教育、开展阳光体育、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为宗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以创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龙头,力争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在三年达到全州先进水平。
一、确立目标
1、建设一支有正确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的体育师资队伍。
2、按国家和市教育局颁布的体育器材配备目录配备齐全各类体育器材,完善学校各项体育设施。
3、认真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搞好测试统计工作力争达标率90%以上。
4、运动队训练、群体活动竞赛等项目达到先进水平。重视对学生健康教育,把我县学生培养成“懂礼貌,守规范,健体魄,会学习,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二、实施过程
1、加强领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每一所学校组建由校长主管领导,体育管理者,各班体育教师组成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好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由体育管理者具体负责指导学校的体育工作。
教育局对体育教师加强师德教育,支持他们在规划期里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支
持他们积极参加各种业务进修,提高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能力、训练能力、科研能力,以建立一支较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
2、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认真学习《体育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使健康教育进课堂,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心理素质,掌握一定的体育技巧和方法上下功夫。对新课程、新理念进一步地学习和研究,充分挖掘教材,提高对教材进行再处理的能力,树立用教材的思想,从学生角度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育、教学各方面达到更高水平。
3、继续搞好“体育活动课题的研究”工作
加强落实,保证实验的连续性、深入性,注重实验过程的优化和试验方法的改进,注重实验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比较;重点对该实验进行提高、完善,并取得更科学的实验效果,我们将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们的信任,以踏实的作风、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精神边探索边改进,力争圆满完成课题实验任务
4、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
学校在抓好学生早操、课间操、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同时,要抓好不同季节开展的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学生广播操比赛、篮球赛、全校趣味运动会、学校田径运动会、拔河比赛等。通过小型(分年级)多样的竞技活动,来提高学生活动能力。
5、加强运动队训练和组建特色项目兴趣小组
学校将继续抓好校级篮球队、乒乓球队、足球队、排球队、武术队,认真制定好训练计划,做好实施训练的纪录和测试成绩纪录。通过科学训练,提高兴趣小组的成绩。三年里使我校体育工作在全州取的好成绩。
6、保持校运动会的召开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激励机制,搞好每年一度的县、校运动会,做到组织精细、安排合理、团结互助、提高能力,县、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做好广大教师的培训工作,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开好每年一度的县、校运动会,加大学生的参与力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多年来,我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但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薄弱环节,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器材设施缺乏,影响和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2013年学校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测试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在实施行动计划过程中,我校要实出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着力改善学校体育条件,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完善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和各项管理制度,确保行动计划真正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力手段。
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
2014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