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b8芜湖市第十四届高中教育协会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索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索
“四肢发达,大脑简单”是传统文化思维背景下对我们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偏见与认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小学素质教育持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继续教育和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制度日趋完善,特别是基础教育中学小学校的现代化建设与特色发展,迫切需要体育教师加强学习、深入研修和专业发展。现将本人由一般普通体育教师而成长为学校学校中层干部和年级组长的职业生命旅程与同仁们作一交流。
我认为,手脚灵巧、大脑聪明、判断准确、事理明辨、通力协作则是我们体育教师最为突出的固有优点和发展优势,正因为这些优点和优势在协助学校行政管理中起到了不可缺少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特点
1、在品德修养上,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具有责任感,能为人师表;在学识上,要精通专业的知识,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教育修养和理论水平;在能力上,需掌握教育和教学的艺术,具有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能力;在个性方面,应有良好的个性修养和较完善的人格特征。“做经师易,做人师难”,也意味着做教师的艰难与非凡。
2、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不但要高效高质地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
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创造性,还要促进其个性和谐健康发展。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和扎实基本功在教师队伍中的威信,在参与学校管理,关心学校工作。作为体育教师,在学校行政管理中充当主角,这也是学校发展中做一名体育的力量。
3、在业务素质上,具有多元化得知识结构,体育教师的科学文化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体育教师的科学文化水平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两个方面。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首先,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实”。教师应该全面系统钻研并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做到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其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深”。人们常用“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有一桶水”来比喻教师专业知识的深广度。
二、体育教师全面参与的管理能力
1、体育教师不仅具备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要的一系列特殊能力,主要有体育教学能力、运动训
练能力、组织竞赛和裁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则能充当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能力。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只要别人能做到的工作,我们体育教师也能表现出来。如:学校班主任工作,政教工作、德育工作、年级组工作、甚至学校校长工作等,在学校任何工作岗位上都可以看到我们体育教师的身影。
用心 爱心 专心 12、体育教师具有强大的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体育教师的性质、职能、对象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对体育教师素质就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特点的要求。体育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以培养人、塑造人为目的的特殊劳动。更能反映我们体育教师就是认真负责的精神,开拓创造奉献精神,团队合作凝聚精神。俗话说的好“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把握好做事时候的团队力量,我今年在学校担任年级组工作中,首先用体育教学中的案例去引导广大教师,开展野外登山交流活动暗示团结合作的精神。如在天堂寨上,山高路险,攀爬困难,我用山夫劳动号子让大家放松,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大家,在比如,大家手拉手,男教师在前,女教师在中间,体育教师在后,让群体教师有一种安全感,从而体会真正意义上团结就是力量。
三、体育教师有丰富情感沟通艺术
情感交流与沟通,往往是解决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同事、教师和家长之间的重重矛盾,丰富情感艺术是体育教师独到的艺术魅力。
1、体育教师与学校之间的情感
作为学校,则希望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适应课程改革、顺利、及时的进入到新的课程改革中,希望领先与其他学校,是体育教师在学校立在竞争的主导地位。当个人认识到体育教师本身价值应该建立在学校合适的关系,学校提供我们的饭碗,我们要依靠学校的发展,去打造体育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吧学校看做是自己的家,充分领悟体育教师与学校之间的感情。
2、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
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体育教师也不例外,把每位学生看做为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用心灵的沟通去营造师生感情。如:我的一节体育课上,有一位女生例假了,要请假,其他男生就找老师,本节课太累我也要请假,我说不行,男生说为什么我不行,女生请假可以吗?我正确的引导了该男生,这是女生生长发育期身体反应的形式,不能去做剧烈运动,害怕影响生理变化,当我们说这时,该女生举手说,老师为了不影响你的体育课堂,我还是坚持去运动吧!这样可与让男生不为难你,我自己掌握吧!当说这时,我非常激动,老师感谢你!这都是体育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感情渗透的结果。
3、体育教师的语言情感艺术
“人非草本、孰能无情”作为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必须做到一个有情人,要用艺术的语言形态去教育学生。教学中的感情艺术,我经常带到学校行政管理中,在教师会中,我用体育教学中的情感去和教师开会,用启发、诱导、贴切、含蓄、低调的语言去影响身边的教师,做出身边的榜样。人之间其实就是一种情感交流、沟通合作的,我在生活中遵循一个规律,“方便了别人,别人才会方便了你自己”。为了在办公室中不和广大教师产生矛盾,常和大家在一起用幽默的语言、风趣的笑话,让大家开心,往往会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体育老师在人际交往上的优势。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班主任、往往不自觉地偏爱其心目中的优秀生而冷落中等生或,厌弃后进生;对优秀生实行种种“优待政策”;对中等生不太过问,听之任之,;而对后进生则不关心、不尊重,对他们的态度简单粗暴。学生常常感到不公平,对班级工作的开展很为不利。体育精神的公平、公正深入到每个体育教师的心中,自觉不自觉的运用此原则,所以学生喜欢体育老师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公平。体育成绩不象其它学科经常排队、评比,活动的内容大部分还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出现。体育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个条件,公平对待每个学生。
在对待后进生上,很多班主任在后进生的转化上伤透了脑筋,但是体育教师当学校干部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体育教师一般个子高大、形象威严,单只这一点,再“调皮”的孩子,也不敢惹体育教师;其次那些平时最“调皮”、“最捣蛋”的孩子,往往都比较喜欢体育活动,因此担任了学校工作的体育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兴趣,当学生的兴趣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体育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对孩子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能慢慢地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第三,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消息是最灵通的,学校内外的一切风吹草动,他们都了如指掌,而他们的最亲近的老师,又往往是体育老师,这样就让许多不利学校的事情消失在萌芽状态,即使发生了一些事情,也能及时妥善解决。
体育老师在平衡发展学生的各科成绩、协调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上,有着巨大的优势。根据以往的观察,主科老师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其班主任的课学生学习成绩要明显比其他学科好,特别容易造成偏科现象。新课改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各科成绩全面平衡发展,而体育教师当班主任则不存在这样的现象。因为班主任是体育教师,学生在学习中不会特意偏向哪门学科,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任课教师的情况进行学习。同时在考试复习阶段,体育教师当班主任相比其他教师可以更好的分配各学科的复习时间和自修安排,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协调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非主科老师当班主任,往往能有效控制学生的课余负担。例如,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就可以发挥老师的自身特长,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参加体育锻炼,组织一些体育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学生得到思想上的教育,让他们在心理、生理上得到释放,更利于全面发展。
四、体育教师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人的心态结构是一种动态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随时调整的。体育教师应当根据自身职责和场合的变化,冲动的一面,也有活泼、可爱的一面,随时进行心态转换,并担任不同的角色。在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以成人心态为主。用成人心理支配自己的行为,扮演教师角色。此时,体育教师必须客观、理智,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做好教师职责要求的工作。在生活环境和生活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以父母心态为主,用父母心理支配自己的行为,关心、爱护学生。这里所说的父母心理特指关心、爱护下一代的一面。在日常生活中,体育教师应当亲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心情舒畅地走在街上就会感到天格外得蓝,空气格外得清新,操场上是哪
么的宽敞,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会变得美好。
一个人的成功首先是找一个好心态,在好心态之下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事实上,体育教师的心态在很大程度好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因为体育教师能够面对失败,也敢于面对失败,所以我们有体会。因此我们怎样面对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在每次做事刚开始时的心态决定了最后有多大的成功。
总之,我认为体育教师当学校学校干部是具有很多优势的,自从年级组长产生以来,我们体育教师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尊重与爱戴,成为许多人羡慕和渴求的工作。;有人说,只有当学校行政管理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当教师的快乐和幸福。多年来,我深深的体会到这一点。能不能当好一名学校干部,能不能做好学校学校工作,取决于个人的文化素养、业务能力、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态度。我相信只要我们体育老师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善于去学习,用心去管理,一定可以做好年级组工作,一定能给我们体育教师形象做出风范,做出体育教师的自豪。
第二篇:b8芜湖市第十四届高中教育协会论文 在 活 动 中 学 写 作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在活动中学写作 ——不可忽视的综合性学习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全国逐步展开,当阅读教学如火如荼的展示着课改的成功时,作文教学渐被淡出舞台。作文教学号称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的比分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了三分的天下,传统的作文教学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那么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又将如何进行呢?下面谈点个人看法。
《课程标准》在写作这一项中是这样要求的:“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而传统的作文课,教师一般采用“指导—作文—批改—评讲”的刻板被动的四部曲训练模式,很少考虑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学生没有写作的欲望,只是应付了事,根本达不到教师所期望的效果。
从新课程课本的编排来看,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体性已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新课程初中九年级《语文》课教材设置了“脚踏一方土”、“走进小说天地”、“关注我们的社区”、“乘着音乐的翅膀”、“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六个活动课单元,分别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层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语文实践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活并审视生活、实践并体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除此之外,在其他每一个单元设置的与写作有关的活动,也打破了传统的呆板的训练模式,从真正调动学生作为写作实践主体的主体性出发,要求学生在动手写作前和写完作文后都展开充分的实践性语文活动。
笔者理解新课程设置“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用意,应该就是把语文活动有意与作文挂钩,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文与自己的生活或实践活动有了一种必然的联系,使写作文成了学生自己的事。同时,也为教师的作文课教学留出了大胆创新的空间,使教师在作文教学手段上的不拘一格成为可能。
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笔者认为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应该是:通过活动(包括课本单元指定或建议的活动和自行组织的兴趣小组活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使作文课得到某种延伸,也使作文的全过程得到保证,使作文课在时间和空间,在形式和内容,在用心 爱心 专心 1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立体的扩展和放大,简言之,就是:在活动中学写作。
一、怎样在活动中学写作。
1、作文前活动是作文课的必要环节。作文前活动是以作文的形成为目标的准备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体验、调查、观察、思考、收集、整理、核实、参考和记录整理、归纳相关的资料和材料、访谈相关人物、观看一次活动等。总之,一切有助于形成作文的前期准备活动,都将在动笔写作之前有序展开,它不仅是目标性很强的作文素材的积累过程,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观察自然、审视心灵、关怀他人、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的重要过程,也是学生写作文前有意识的构思和酝酿过程。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要想在下一步的作文中有丰富的材料可用,对相关的人和事形成某些有价值的认识和思考,对以前忽略的人和事中包含的情理有深入的细腻的感受,那么他在这个活动中必须积极行动起来。
2、写作文是综合实践课的核心环节
它以课堂限时作文为基本特征。课堂完成作文是为了避免抄袭,也是为了训练学生构思、表达、书写的质量和速度。写作课到了,学生为了写这篇作文已作了大量的准备,他们拿出了提前收集的相关资料、采访中所做的记录、在网上查到的有关数据和事例,甚至有的已写好了写作的提纲,铃声一响就开始作文,再不会像以前那样对要写的作文一无所知、一无所想,再也看不到咬笔杆望天花板,半堂课也挤不出一句话的痛苦情形。
3、作文后活动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写完作文,作文也就是学生自己的心血结晶,面对自己的作品,学生很珍惜,很重视所得到的评价,希望得到肯定。老师对学生心血的结晶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要开展各种活动,如宣读、鉴赏、展示、点评、朗诵、演讲甚至推荐到刊物上发表。这些活动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肯定、赞赏、激励,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例如,初中语文第六册的第一单元的“认识自然”活动,要求学生写抒情散文或诗歌。第一环节:动手作文之前具体地要求学生展开准备活动,如回顾家乡的历程,可向父母或长辈了解自己家乡的土地故事,并参考阅读本单元学习的诗歌,了解、模仿抒情散文或诗歌的写法。所有这一切活动都必须形成文字资料,保证在写作文时有足够的素材做依据。最好提前构思酝酿,写好提纲。第二环节:写作并初步互评。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以“土地”为话题,自拟题目60分钟完成作文,然后明确评改标准和要求各小组学生互评作文并推举出两篇优秀作文:一篇推荐展示,一篇推荐演讲。然后全班作文交老师作审查,纠正学生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评改中的偏差,并重点评改每小组被推荐的两篇,为作文后的活动作精心的准备。第三环节:在学习园地展出被推荐展出的作文,同时要求被推荐演讲的作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作文改成演讲稿,并参加以“叩问土地,认识家乡”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制定好评分标准,以班干部为评委,评出优秀者予以鼓励和嘉奖。
其他课外活动,诸如“读书节”中的写“名著书评”“科技节”中语文组举办的“科技新产品推介”活动,兴趣小组主办的“校园新闻”等等活动,都可以当作作文前的活动,为作文的素材来源,为加深学生的感受,为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为发挥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性,提供有利的契机,提供创作前期过程展开所必须的时间和空间,使我们过去传统的作文课上教师对学生的说教和空喊落到实处。
二、体验在活动中写作的成功。
通过初步的实践,这种“在活动中学写作”,已经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两个层面,渐渐显示出来。
1、学生完成作文的质量得到提高。
因为学生用心作了准备,素材很丰富,空洞无物的文章没有了,由于要求有真实依据,虚假编造的文章也少了,由于要求作文不打无准备之仗,再差的学生也备了些枪弹,枪弹好不好,枪法准不准倒在其次,至少,再没有人“挤牙膏”了,写作的恐惧症也自然痊愈了。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这种“在活动中学写作”,不仅是在学生动笔写作时,诸如立意、拟题、选材、剪裁、构思、衔接、照应、遣词造句等写作基本功得到强化和提高,更在作文前后的活动中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既指写作必需的观察、积累、思考、表达、书写等能力,又指其他学习能力。
2、情感态度大有转变。在写作活动中,学生写作有了具体的观察了解的目标,有了真实的采访对象,有最广泛的资讯的来源和查找探究的渠道,渐渐地改变了自己过去到处抄袭拼凑而不用心血的陋习,尽力要求自己:叙事时不要违背生活逻辑编造故事,抒情时不要矫情说违心话。力求在作文中杜绝假事假话假情,还作文真情实感的本来面目。
3、活动课与作文课相互促进。以往的许多课外活动,也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丰富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也曾对他们的写作文起到一些促进作用。但这种“在活动中学写作”,以其相对稳定的程序,明朗的环节和要求,有保障的时间和空间,系统规划的综合性方案,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让课堂内外的活动为写作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能力服务,提升学生的人格情趣服务,从实质上使活动课与作文课相互促动,相得益彰,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实践性探究性教学的理念,教师只有通过准确的领悟其指导思想,然后据此制定出既渗透这些理念又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付诸教学中去,教改的车轮才会向前滚动。“在活动中学写作”就是一个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虽然很多,但课本是万卷之宗,利用好教材,学生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良好的写作习惯一旦形成,学生便会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何愁不能下笔如有神?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三篇:b8芜湖市第十四届高中教育协会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新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摘要: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是“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既是教学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学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现在,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贯彻实施。
关键词:思想品德情境主导主体
思想品德学科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门德育课程,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也就成了德育过程,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位一体,矛盾统一的综合过程。因此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获取道德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让道德内化,使学生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在社会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以期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是“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既是教学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学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中学的思想品德课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中学德育大纲》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在论及德育实施途径是把思想品德课和时政课摆在首位,指出:“思想常识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观点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特殊重要地位,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方法,培养良好品质起着导向作用。”现在,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贯彻实施。新形势下,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并推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取得了可喜得成绩。
但我们也清晰地看到,在实践中,我们仍存在较多问题:长期以来,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单一,有些教师采用“满堂灌”或“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学生方面形成了死记硬背,为考试服务的现象。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对政治课的学习,只要用少量的时间读一读、背一背、临时突击一下,考个及格并不难。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在思想上根本不重视政治课的学习,即使教师事先进行单元复习,划分一定的学习范围或各种不同类型的练习题,他们也总是应付了事。教师的“满堂灌”或“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听了深感“枯燥无味,逐渐失去信心,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众所周知,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性强,比较枯燥抽象,教师要上好政治课存在着如下错误倾向:第一,认为政治课是一门“圣学”,师出马恩列斯,事关思想立场,因此政治课必须极其严肃,教师有如教主,学生有如信徒。教主说一,信徒不能有二,不能越雷池一步,师道尊严是不言而喻。第二,认为政治课是一门“玄学”,要上好,非多讲不可,否则一些术语原理学生断难理解,于是乎教师苦口婆心,唠唠叨叨,整节课口沫横飞,只听得学生无喘息之机。第三,认为政治课是一门“智学”,这种老师一上课几乎就是叫学生抄笔记、划课本、背条条、做练习。教师在整个课堂中发挥的作用就是督促学生勤读苦练。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在于主要部分教师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认识不够,从而未能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未能促成学生道德内化和整体提高。笔者结合当前新的课改要求,结合自己的亲身教育教学实践和查阅有关资料,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以求教各位同仁。
一、优化教学情境、手段,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
美国教育学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然而,专家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表面的、形式上的参与。目前在有的地区,仍有一些老师在课堂上采取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的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生能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师生互动,实际上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和生、生”之间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参与”呢?还是要创设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心理上的认识冲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 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让学生的手、眼、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是学生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二、精心设计导入,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一出好戏是从好的序幕开始,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是从简捷的导语开始,一场激扬能引发共鸣的乐章是从优美的序曲开始,同样,一节成功的好课是从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开始。“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又多种导入形式。
1、利用视频短片导入 视频短片因其独特的形象和直观,往往能在极短的实践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如在教学《礼貌显魅力》时,我选用了《社会一角》中的视频片断(芜湖市生活传真栏目)导入。在学生观看短片后思考短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的警示是什么?学生一开始就被视频短片吸引,看后能积极思考,由此导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新闻报道导入新课
思想品德课本身就和时事政治密切相关,如果课堂教学离开了时事政治,单纯的去上思想品德课,那也就失去了思想品德教学的意义,学生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利用新闻报道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有力措施。教《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一框时,我选用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等新闻引发学生对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的关注,从而进入课题《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以生动的案例导入新课
案例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而一个生动有趣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好的案例就是教学成功的一半,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选取案例时必须遵循新颖、生动、恰当,比如初二的《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一课中讲到破坏环境危害中的“威胁生态平衡”,我在讲课时举例:在1774年,普鲁士国王下令杀死麻雀并有赏,因为麻雀祸害庄稼,于是百姓争相捕雀。不久麻雀捉光了,而各地的果园却布满了害虫,树叶被害虫吃光了,果树不再结果,国王不得不收回命令,号召百姓找雀种,并加以繁殖保护。初一课本中讲“不同的情绪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时,我是这样举例: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年轻时,由于工作过分紧张,精神失调,身体十分虚弱,多方求医,均未见效。后来有位名医给他进行了仔细检查,没有给他开药方,只送了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法拉第仔细研究后,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从此他经常抽空去看马戏和喜剧,他们的精彩表演总是令他捧腹大笑。由于情绪好转起来,法拉第的身体也渐渐康复了。通过事例创造教育意境,引发学生思考,使他们在体会中领悟正确的观点。
三、从生活实际出发,使课堂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新课程为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也为各种教学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结合思想品德课活用教材的教学思路,为使教学具有魅力,吸引学生,我常常把合适的录像片或歌曲插入教学中。在上人教版初三教材第二单元《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之前,我不是让学生急于看教材,而是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放一组“祖国风光”的录像片,如美丽的天安门、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首先调动起来了。当然,这仅是这一单元的开始,在以下讲解具体内容时,如讲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又搜集了部分介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等录像资料播放,并配上《爱我中华》和《国家》歌曲。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对一切充满了好奇,也具有积极探求新知识的愿望。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紧跟时代步伐。由于我在教学设计中经常插入适合教材的录像片和歌曲,用录像片和歌曲来营造情感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洋溢着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使他们对思想品德课由喜欢到热爱,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叶圣陶说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启迪,是学生自奋其力,自知其远,非为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学生乐学、会学、善思、能用是我们每一个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追求。每个教师都应该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时机,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b8芜湖市第十四届高中教育协会论文 吴燕 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多读 多写 课内阅读 课外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和素质教育的迅猛发展,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教师也越来越重视探索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但是,农村中学重视的焦点依旧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处于次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重读轻写,重课内阅读轻课外阅读,重课内写作轻课外练笔,重教师单向评价轻学生评价,教师主宰语文课堂,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成为必然。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还学生应有的权利,从而培养学生主动、高效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构建开放性语文教学体系,我们寻求理论支撑。
启示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而语文素养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启示之二:主体教学理论。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支撑现代教育理论的整体思想的主干是构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体教学思想是现代教学论的精髓,是教学改革的原则。
启示之三:创新教育理论。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将这个问题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还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启示之四: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为在多读多写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变“封闭”为“开放”,变“重读轻写”为“多读多写,读写并重”,变“教师单一评价”为“师生多向评价”,形成课内课外优势互补、双轨运行的格局,课堂教学抓根固本,课外读写补偏救弊,师生多向评价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导、主体作用,构建开放性语文教学体系,实现大语文的教育思想,为语文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农村语文课程改革寻找一条高效、低耗的途径。在实践中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明确地在《课程标准》里面提到“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可见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只靠课堂上仅有的45分钟学习和短短的几篇课本或例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广泛的阅读。因为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刚好填补了学生们因年龄小、坐在课室学习时间长等原因造成的不足,同时又能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心灵。
首先,“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促进初中学生语文知识结构的变化。由单一的课本知识延伸、扩展到课外阅读。在学生掌握知识总量中,课本知识约占40%是知识的核心部分;课外知识占约60%,是知识的外围部分。前者求“精”,后者求“博”,“精”与“博”是知识大厦纵横两部分的构件,是知识的最佳结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出现“通才取胜” 的局面。所谓“通才”,是具有一、二门专业知识,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扎实的人。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晋级等方面情况作了五年调查,发现很少有人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人才”,而多数是以博取胜的。杨振宁、李政道两位博士指出,知识面窄是我国青年的一大缺点。
其次,“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学生在多读多写和多向评价过程中,他们感到轻松、自然、有趣、和谐,精神压力消除了,心理状态改善了,就能变“苦”为“乐”,变“难”为“易”,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学生语文积累丰富,语文素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必然大幅度提高。
第三,“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智力背景。大量阅读和写作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大有裨益的。正像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转化“差生”时曾经说过的:“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思维变得更加迟钝。我曾用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个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写作范围。”
“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探索课内外阅读、写作、评改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同步成长,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摸索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途径。具体目标及内容为:
(一)语言训练方面: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1、强化“主渠道”(课堂):精读课文名篇,写模拟作文。
课文是学生模仿写作的范文。要先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学习其语言和技巧,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模仿,转化为写作能力。学习课文后,都精心设置相应的写作训练。
2、利用“图书馆”(课外):研读课外读物,写笔记心得。
①开设阅读课,指导学生选择自己的课外读物,防止搞成消遣性的阅读。鼓励学生课内学节选、单篇,课外读全篇,读选集。
②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期刊和名著,供学生寒暑假阅读。重点篇目以中学生读名著为主。
3、开发“语文实验室”:深读生活无字书,写鲜活文章。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指导学生读好另一本无形的书,即生活。感悟人生,抓住生活的瞬间,写好鲜活文章,培养创新思维。
4、进行课前三分钟口头作文训练。
(二)、书写训练:
有了键盘,忘了钢笔,是现代教育的新问题,中考作文越来越重视书写、卷面,而初中生的书写水平越来越差,甚至没有小学时美观、工整,因此,重视书写训练,开设书写课,指导学生练字,让学生把字写得工整、规范、好看。重点 练写钢笔字,每日一页。
首先,强调书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练字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为学生选择一本合适的字帖,进行楷书练习。宜选择《初中必背课文钢笔字帖》,既能练字,又能背书,一举两得。再者,定期举办书法知识讲座,介绍书写方法,纠正错误的书写姿态,讲清利害,教给方法,要求学生临帖仿写。第四,确定适宜的练习量,定时收缴批改。量过大,加重学生负担;量太小,又收不到练字的效果。要求每天写一页,约10分钟左右。第五,每学期组织一次实验班的钢笔、毛笔字比赛,按年级评奖。指导学生办好手抄报、黑板报,协同文艺组办好书画展。
开设书写课,既提高了学生的书写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的高雅情趣,增强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也能为中考作文获高分提供了保障,可谓一举多得。
(三)、写作训练
写作水平能反映阅读实效,广泛阅读又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注重读写结合,注意精读课文学习名家的优美语言,模仿名家的遣词造句,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多种作文评改方法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1、精读课文,模仿名家优美语言遣词造句,进行语言训练。为做好这一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材中名家作品的语言分析、遣词造句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欣赏优美语句,进行模仿训练,特别突出语言方面的模仿,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运用在模仿中提高。
2、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扩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我们在处理好教材和《语文读本》的同时,着重指导学生加大阅读量,扩展视野。在每学年都要安排好每一节课外阅读课,指导学生到图书馆或阅览室进行课外知识阅读,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订阅《读写天地》、《中学生阅读》、《语文周报》等报刊,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以读代写,进行读写结合综合训练。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还注重指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4、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练笔,达到平均每天不少于150字的写作量。
5、运用作文点评、自评、互评等方法,通过学生评改学会修改文章,使作文达到较高水平,推荐学生作品在各级报刊上发表。
多读博览,利于积累,利于明理,利于提高语感,利于领悟写作技巧;深入生活,丰富阅历,目有所睹,耳有所闻,心有所感,才有源头活水;多行历练,体味写作,才会熟能生巧;传授知识,恰当指导,科学训练,才能少走弯路。多读多写并不意味着盲目地以多取胜,也必须有科学的指导和训练,这几方面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多读多感悟生活是基础,多写多练是关键:只要爱读书、善观察、勤练笔,学生就会得到写作的“秘诀”,享受写作的乐趣。
从我们查访中,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生的读写量少,对生活的感悟不深,教师写作教学没有系统性,不重视写作基本知识和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影响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瓶颈。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树立起多读多写多感悟生活的意识,养成多读多写感悟多生活的习惯,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实质性提高,才会真正掌握学习写作、学习语文的方法,驶向“自能”的自由天地。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五篇:b8芜湖市第十四届高中教育协会论文 吴燕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多读 多写 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和素质教育的迅猛发展,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教师也越来越重视探索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但是,农村中学重视的焦点依旧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处于次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重读轻写,重课内阅读轻课外阅读,重课内写作轻课外练笔,重教师单向评价轻学生评价,教师主宰语文课堂,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成为必然。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还学生应有的权利,从而培养学生主动、高效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构建开放性语文教学体系,我们寻求理论支撑。
启示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而语文素养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启示之二:主体教学理论。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支撑现代教育理论的整体思想的主干是构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体教学思想是现代教学论的精髓,是教学改革的原则。
启示之三:创新教育理论。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将这个问题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还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启示之四: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为在多读多写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变“封闭”为“开放”,变“重读轻写”为“多读多写,读写并重”,变“教师单一评价”为“师生多向评价”,形成课内课外优势互补、双轨运行的格局,课堂教学抓根固本,课外读写补偏救弊,师生多向评价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用心 爱心 专心 1
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导、主体作用,构建开放性语文教学体系,实现大语文的教育思想,为语文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农村语文课程改革寻找一条高效、低耗的途径。在实践中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明确地在《课程标准》里面提到“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可见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只靠课堂上仅有的45分钟学习和短短的几篇课本或例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广泛的阅读。因为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刚好填补了学生们因年龄小、坐在课室学习时间长等原因造成的不足,同时又能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心灵。
首先,“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促进初中学生语文知识结构的变化。由单一的课本知识延伸、扩展到课外阅读。在学生掌握知识总量中,课本知识约占40%是知识的核心部分;课外知识占约60%,是知识的外围部分。前者求“精”,后者求“博”,“精”与“博”是知识大厦纵横两部分的构件,是知识的最佳结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出现“通才取胜” 的局面。所谓“通才”,是具有一、二门专业知识,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扎实的人。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晋级等方面情况作了五年调查,发现很少有人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人才”,而多数是以博取胜的。杨振宁、李政道两位博士指出,知识面窄是我国青年的一大缺点。
其次,“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学生在多读多写和多向评价过程中,他们感到轻松、自然、有趣、和谐,精神压力消除了,心理状态改善了,就能变“苦”为“乐”,变“难”为“易”,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学生语文积累丰富,语文素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必然大幅度提高。
第三,“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智力背景。大量阅读和写作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大有裨益的。正像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转化“差生”时曾经说过的:“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思维变得更加迟钝。我曾用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个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写作范围。”
“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探索课内外阅读、写作、评改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同步成长,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摸索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途径。具体目标及内容为:
(一)语言训练方面:
1、强化“主渠道”(课堂):精读课文名篇,写模拟作文。
课文是学生模仿写作的范文。要先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学习其语言和技巧,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模仿,转化为写作能力。学习课文后,都精心设置相应的写作训练。
2、利用“图书馆”(课外):研读课外读物,写笔记心得。
①开设阅读课,指导学生选择自己的课外读物,防止搞成消遣性的阅读。鼓励学生课内学节选、单篇,课外读全篇,读选集。
②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期刊和名著,供学生寒暑假阅读。重点篇目以中学生读名著为主。
3、开发“语文实验室”:深读生活无字书,写鲜活文章。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指导学生读好另一
本无形的书,即生活。感悟人生,抓住生活的瞬间,写好鲜活文章,培养创新思维。
4、进行课前三分钟口头作文训练。
(二)、书写训练:
有了键盘,忘了钢笔,是现代教育的新问题,中考作文越来越重视书写、卷面,而初中生的书写水平越来越差,甚至没有小学时美观、工整,因此,重视书写训练,开设书写课,指导学生练字,让学生把字写得工整、规范、好看。重点 练写钢笔字,每日一页。
首先,强调书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练字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为学生选择一本合适的字帖,进行楷书练习。宜选择《初中必背课文钢笔字帖》,既能练字,又能背书,一举两得。再者,定期举办书法知识讲座,介绍书写方法,纠正错误的书写姿态,讲清利害,教给方法,要求学生临帖仿写。第四,确定适宜的练习量,定时收缴批改。量过大,加重学生负担;量太小,又收不到练字的效果。要求每天写一页,约10分钟左右。第五,每学期组织一次实验班的钢笔、毛笔字比赛,按年级评奖。指导学生办好手抄报、黑板报,协同文艺组办好书画展。
开设书写课,既提高了学生的书写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的高雅情趣,增强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也能为中考作文获高分提供了保障,可谓一举多得。
(三)、写作训练
写作水平能反映阅读实效,广泛阅读又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注重读写结合,注意精读课文学习名家的优美语言,模仿名家的遣词造句,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多种作文评改方法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1、精读课文,模仿名家优美语言遣词造句,进行语言训练。为做好这一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材中名家作品的语言分析、遣词造句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欣赏优美语句,进行模仿训练,特别突出语言方面的模仿,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运用在模仿中提高。
2、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扩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我们在处理好教材和《语文读本》的同时,着重指导学生加大阅读量,扩展视野。在每学年都要安排好每一节课外阅读课,指导学生到图书馆或阅览室进行课外知识阅读,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订阅《读写天地》、《中学生阅读》、《语文周报》等报刊,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以读代写,进行读写结合综合训练。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还注重指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4、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练笔,达到平均每天不少于150字的写作量。
5、运用作文点评、自评、互评等方法,通过学生评改学会修改文章,使作文达到较高水平,推荐学生作品在各级报刊上发表。
多读博览,利于积累,利于明理,利于提高语感,利于领悟写作技巧;深入生活,丰富阅历,目有所睹,耳有所闻,心有所感,才有源头活水;多行历练,体味写作,才会熟能生巧;传授知识,恰当指导,科学训练,才能少走弯路。多读多写并不意味着盲目地以多取胜,也必须有科学的指导和训练,这几方面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多读多感悟生活是基础,多写多练是关键:只要爱读书、善观察、勤练笔,学生就会得到写作的“秘诀”,享受写作的乐趣。
从我们查访中,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生的读写量少,对生活的感悟不深,教师写作教学没有系统性,不重视写作基本知识和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影响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瓶颈。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树立起多读多写多感悟生活的意识,养成多读多写感悟多生活的习惯,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实质性提高,才会真正掌握学习写作、学习语文的方法,驶向“自能”的自由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