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评审人力资源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2 13:1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管理评审人力资源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理评审人力资源工作报告》。

第一篇:管理评审人力资源工作报告

人力资源方面之工作总结

通过分析统计,人力资源状况如下:

1、招聘:至目前为止在职员工(含新进员工)已为85人。主要是南溪工厂因作业员流动较大,同时生产规模也将在扩大.从招聘方面来讲,即从10月开始一直在持续进行,据统计公司2005年来至目前为止作业员共计66人,共招进新作业员36人、离职45人(2005年),年流动率为52.9%(月流动为4.41%左右)。

2、培训:2005年下半年以来,通过与生产部配合,新进员工均已按照要求进行了入职培训,及完成了对作业员岗位操作及安全方面的培训,通过生产现场观察也反映了培训效果,比如说各项作业操作都有明显改善,能基本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员工的质量意识有明显的提高,含各种作业操作规范化、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及生产区域内5S也有较好的改善。

3、下一步人力工作计划:针对部分重要的培训形成文稿存档,以便准确全面的培训,加强重点培训项目:岗位作业培训与安全生产(将工伤事件降低至最低程度)、规章制度(新修改的员工手册已基本完成,待和其他部门及米助审阅)、转岗培训。最终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安全及质量方面的意识为目的,继续加大力度配合与生产部门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及安全生产方面的监督指导,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型的培训。配合监督引导与南溪工厂的招聘工作,最终以找到一位适合我们公司的员工,对公司而言并不是说最优秀的员工才是最好的,而是最合适的才是最优秀最好的。

总办DORIS

2005.12.10

第二篇:管理评审工作报告1

管理评审工作报告

2012年1月1日至今,公司在改版后的质量体系运行下,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的质量方针与目标。此次改版工作遵循了适用是前提、完善是基础、标准是依据的原则,改版进行较为彻底。使我们在工作中明确了职责,明确了目标,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大家的责任心提高了,服务质量意识加强了,管理工作更趋规范了,现就工程管理部作为公司职能部门在整个管理体系的运行和执行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质量目标与KPI指标考核具体实施1、2012年上半年设备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

工程管理部一贯将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对设备之安全事故零容忍。每月工程管理都会组织部各专业技术人员对各物业服务中心的设备、设施进行系统性彻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下单整改,并跟踪落实整改质量。坚持倡导设备维修以预防维修为主,事后维修为辅的指导思想,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及隐患,基本上把设备故障隐患消灭在“褓襁”之中,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至今未发生因管理疏漏或人为责任导致的设备设施安全事故。2、2012年上半年设备设施完好率为99%。

在切实落实公司责任目标下,工程管理部加大对设备设施的维保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维保计划分解到月度落实和实施。并通过月度工程例会和月度安全检查平台,和各服务中心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零距离的沟通交流,确保第一时间掌握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时协助、指导解决设备技术困难,为项目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作为公司

职能部门服务与项目的自责。尤以对国家规范要求中的年检设备,工程管理部均不折不扣组织执行(包括电梯年检、高压继电保护年检、生活水质检测等等)。在各项目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努力,大力协作下,按照公司核查标准,2012上半各物业服务中心设备完好率基本达到99%。

3、节能降耗管理工作显著。

年初,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为贯彻实施公司战略方针,达到降耗增效的目的,工程管理部收集大量数据,科学计算并结合实际制定出各项目各季节的能耗KPI指标。通过对能耗的管理与绩效的挂钩,截止到6月底统计,今年上半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整体电能耗同比率平均下降5.3%,水能耗同比率平均下降23.8%。其中樱花同比下降24%、城花同比下降13%、新南门同比下降11%、新广同比下降6%、(东湖同比上升8%,琴台同比上升14%),新项目去年没有同比数据。创建节能降耗,低碳环保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参入,这种意识上的提高,其意义远大于降耗的经济效益。

4、弱电系统故障维修率100%。

为优化整合弱电专业维修技术力量,工程管理部于今年3月成立弱电维修部,集中较专业的弱电技术工程师处理弱电系统的各类故障、中大修的维护及弱电设备重大的技术改造工作,弥补各项目弱电专业薄弱现状,充分发挥专业人做专业事之优势,对此,工程管理部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在各服务中心的大力协助下,建立了一套较为可行的弱电系统故障报修流程,并明确了项目与弱电维修部之责任区分。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弱电维修部与各项目的协调、配合默契顺畅,弱电系统的故障维修得到了保障。结止到6月底,弱电维修组共接到弱电报修单171宗,完成维修171宗,维修率达到100%,弱电

维修部也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系统维保方案,并正在逐步落实,致使报修单成数量呈逐月递减趋势,相信这样的模式更能提高弱电系统维修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确保维修质量和技术的提升。

6、培训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工程管理部每月都将组织培训,加强对改版后的体系文件学习、认识和提高,使之操作流程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使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程序化,制度化,流程化。今年上半年,工程管理部集中力量,在各项目鼎力相助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公司级设备档案资料,包括各项目的配电、给排水、安防监控、消防设备系统图,设备台帐,维修保养记录,各类系统软件备份光盘,外包服务档案等,使之能有效掌控各项目设备的管理和备查。

5、公司级客户诉求处理100%。公司于今年新成立的客户关系部,是基于提升对客户服务的质量要求,搭建公司与客户需求的沟通平台。对此,客户关系部建立了质保维修业户资料及业户投诉、求诉跟踪回访档案,及时处理业户的房屋质量维修和善后安抚工作,突出服务、不推托。对客户的投诉,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和处理,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尽可能做到弱化或化解业户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仅2012上半年共维修渗漏水5户,室内粉刷恢复8户,门窗质量问题48户,赔付安抚2户,受理公司级的有效诉求8宗,其中城花2宗、琴台2宗、新国2宗、新广1宗、世纪坊1宗。处理关闭情况100%,回访率100%,满意度100%。尤为对质保期结束项目,客户关系部极力配合项目服务中心做好动用维修基金的引导,沟通解释工作,确保质保期满后的服务保障。

6、工作计划完成率100%、2012年上半年共有47项工作计划,其中有1项因公司要求进行

了变更调整,其他46项全部完成。工作计划完成率100%。

二、持续改进的方向

1、根据各部门、各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加强体系文件的培训及学习,使优化后的新体系运作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结合体系标准,强化执行力,不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2、建全客服关系部管理机制,加强维修队伍的建设,切实做好各类公司级诉求的受理、回访监管工作。

3、科学、客观的做好工程能耗KPI指标的考核工作,通过问责制实现物业服务中心与工程管理部的能耗控制管理的统一。

4、全面规范建立好设备、设施的资料档案,完善设备的操作程序和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部和客户关系部将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务实地工作态度,一如既往地做好技术支持和售后维修服务工作,更进一步凸显职能部门的服务职责,加强工作的计划性和落实力度,使工程服务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技术部工作报告(管理评审)-2010

2010年技术部管理评审报告

根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中对技术部职责和权限及管理目标分解的要求,2010年技术部在提高产品质量、新品种规格阳极开发、技改项目立项实施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2010年,技术部职责中新增了对原料、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的理化检验以及污水的检验工作。同时,按照体系要求如期进行了法律法规的适宜性评价和符合性评价。现将本部门的工作总结如下:

1.新品种阳极开发情况

2010年除生产常规品种阳极1535、1460、914、1500外,新增阳极品种共6种,包括1580、1550、1550×580、1600、1445、1650、1625等。为满足客户要求,在每种阳极试产之前,技术部都要根据原料计划、生产能力、阳极自身特点,进行详细的质量策划,并根据策划情况制定作业指导书。

对于特殊要求新品种阳极,在生产初期要进行小批量试产,根据生坯和阳极的外观合格率和理化指标,及时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待产品质量稳定,能符合客户要求后再批量生产。

试产和批量生产期间,技术部对批次成品均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品种阳极存在的特殊问题开展专项技术攻关。

2.技改项目的运行情况

2010年,在以技术部牵头,各个部门努力工作和支持下,共完成7项技改项目,为提高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增加效益做出了贡献。

成型2号冷却辊道的改造,为全年生坯合格率和产量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一厂1号成型机生坯下水方式的改造,大大降低了生坯底裂现象的出现,这也是2010年生坯合格率提高的原因之一。一厂成型冷却水循环利用改造项目,解决了设备冷却水直排的问题,一天节约水不少于300吨,达到了资源综合利用和保障生产的目的。一厂成型沥青库烟气治理项目,提高了处理沥青烟气的效果,且节约电费4~5万元/年。焙烧车间一期焙烧炉的节能减排技改项目,使天然气消耗降低了20m3/t-阳极左右。一厂煅前石油焦精准配料系统项目,通过提高石油焦配料量的准确性,达到稳定和提高阳极质量的目的。一期煅烧车间原料库封闭改造,对美化环境和稳定煅烧工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10年8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索通发展有限公司铝用炭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的《多品种优质预焙阳极生产工艺技术》等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其中《煅前石油焦掺配精准配料技术的研究及开发》获2010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炭素成型车间沥青烟气综合吸附技术开发》、《多品种优质预焙阳极生产工艺技术》获2010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3.产品符合性情况

通过对原料、过程产品的检验和控制,2010年公司产品质量有了稳步提高。2010年,检测中心对每日进厂的原料按批次进行检测。全年抽检石油焦1166车次,一次检测合格率为94.5%。全年石油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硫含量超标,年初部分齐鲁石化的石油焦硫含量严重超标,十一月、十二月进厂的燕山焦和石家庄焦硫含量超标。技术部根据产品要求,不合格石油焦经掺配后投入使用后,硫份基本控制在产品质量要求之内。

检测中心全年抽检沥青550车次,一次检验合格率为52.5%,其中黄骅合格率为60.5%,晨光合格率为36.4%,固德合格率为60.7%,东旭合格率为69.1%,考伯斯合格率为21.1%。全年中温改质沥青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挥发份超标,高温硬质沥青不合格品大多是软化点略超标。

根据阳极产品取样计划,检测中心全年共抽检1924个阳极样品,一次检验合格率为6.6%。其中,1500倒角合格率为48.1%,1402合格率为12.5%,1500合格率为8.7%,1580合格率为6.5%,1460合格率为4.9%,1535合格率为2.4%,914合格率为0.9%,1550、1445合格率为0%。全年阳极品质虽能达到YS/T 285-2007中TY-2牌号的要求,且阳极均质性较好,但就满足客户合同要求来说,成品理化指标令人堪忧。主要问题在于电阻率、空气渗透率和CO2反应性较难达到客户要求,部分阳极存在真密度、抗压强度和微量元素含量无法达到客户要求的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原料、产品质量的判断标准的确定)4.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适宜性、符合性评价

2010年8月初,技术部对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等进行了识别,并对识别出的适用的99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了适宜性评价。8月中旬技术部将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转发于各车间和部门,并对收集上来的符合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

2010年,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排放三废,2010年底经临邑县环境保护监测站检测,所排废水、烟尘排放浓度、二氧化硫排放、粉尘排放浓度、厂界四周无组织排放粉尘浓度、厂界噪声等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公司通过加强对清洁生产的宣传、教育、推广、实施和监督,严格遵守《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煅烧炉余热发电项目、污水处理站的建成运行,都是公司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有益尝试。

公司对作业现场环境采取设备改造、环境通风、个体防护等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同时加强对女性职工的劳动保护。2010年底人力资源部组织公司全体职工进行体检,未发现一例职业病。2010年底经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有害因素、有害因素(噪声)测定结果符合要求。但是,有害因素(炭黑粉尘PC-TWA)合格率75%,其中一厂焙烧装出路岗位粉尘浓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要求5.8倍;有害因素(炭黑粉尘PC-STEL)合格率91.7%,其中一厂包装岗位粉尘浓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要求5.3倍。

公司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在生产现场,新增了大量安全警示标志和疏散标识。同时,加强消防安全培训,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并编制了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

从本次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结果来看,公司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在本公司内得到有效实施,但生产现场部分岗位的粉尘严重超标问题,需要尽快进行整改。

5.改进意见

针对阳极理化指标(按合同要求)合格率偏低的问题,2010年技术部虽进行了部分专项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某种阳极产品理化指标达到全合格还存在较大的困难。鉴于现状,2011年技术部将根据公司战略要求,首先集中精力配合生产,共同解决电阻率高的问题,然后再逐一解决其他指标不合格的问题。其次合理调整原料的供应,确保煅前焦的指标能有效调整。

目前公司个别岗位存在粉尘浓度严重超标的问题,技术部将从设备改造等方面着手,配合公司共同治理粉尘问题。同时要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

报告人:技术部

2011-1-13

第四篇:2011年人力资源科质量评审工作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评审工作报告

一、分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截至月11月末,分公司有在册职工637人:男职工529人,女职工108人;管理人员108人占17%(科级33人),工人岗位529人占83%(辅助人员115人,直接生产操作工人414人占65%);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3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人,中级18人,初级58人;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62人占10%,其中专职49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44人占23%,中技及高中文化程度424人67%,初中文化程度69人占10%;50岁以上28人占4%,40-50岁198人占31%,40岁以下411人占65%。

总体上来看,分公司今年新增加了130多名员工,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及学历较以往比较相对合理,职工队伍趋于年轻化,文化程度有所提升;从岗位配置看,直接生产操作岗位占65%,有所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也有所提高,但由于35岁以下的人员占职工总数的近50%,这些群体正在成长期,思想活跃,经验不足,技能水平不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近几年分配的大学生各方面也不够成熟,不能独当一面,还有100多人正在学徒阶段,职工队伍的接续还需要一段时期,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人才梯队的建设应是近两年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分公司按照直线职能式管理组织结构划分,设有13个二级单位和9个职能科室。虽然公司组织框架是按职能式设计的,但部门职责

还不够明晰,或者是职责清楚但因能力或条件有限而不能很好地履行;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不够;企业内部流程控制不够好。建议进一步明确职责,管理岗位的设置需要重新统筹规划,对不能达到工作目标的人员建议要及时进行调整、交流,建立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做好岗位竞聘、轮换。

二、员工培训管理工作

1、员工岗前培训。2011年机制分公司新进员工134人,人力资源科组织了新进员工培训班,对新进员工进行了企业文化、公司概况、质量安全知识、生产工艺、劳动管理法规、综治消防知识等培训。通过培训,让新员工了解企业,认识企业,使新员工能以最饱满的精神,最高涨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

2、岗位技能培训。2011年人力资源科组织公司技能工种参加了特种设备培训、电牵引采煤机电控培训、综采自动控制培训、电焊工技能培训等20余项培训学习。经过培训学习后,各工种的技能水平有着大幅度的提高,在集团公司的技能竞赛中,机制分公司成绩名列前茅。在机制分公司内部形成“学、帮、超”的良好氛围。

3、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人员培训。2011年,机制分公司共有特种作业人员108人,特种设备人员52人。机制分公司是以煤矿机械设备制造、修理为主的企业,拥有大量诸如电气焊工、压力容器、起重等特种作业及设备管理人员。该类人员的技能水平及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科针对该类职工,组织了相关培训,为公司培养了高素质、高能力的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人员。

4、综合素质培训。企业要想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是 2

必不可少的。在集团公司十年百亿的宏伟目标下,机制分公司加大了全面素质的培训力度。开展了企业管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大体系管理、党员干部廉洁教育等培训。提高分公司职工的整体素质,特别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机制分公司的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2011年人力资源科组织培训26次,参培人员一千余人次。通过各种培训,学习,提高了员工技能、素质,优化岗位结构,保证了机制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三、劳动保护及职工健康监护工作

2011年人力资源科开展了新员工及职业病防护的体检工作,对134名新员工及39名需要职业病防护的职工进行体检,除3人需要医学动态观察外,其余职工均健康无恙。机制分公司是以机械制造、加工、修理为主的企业。在设备的加工、修理过程中,烟尘、电焊弧光等因素对职工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为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切实保障中共的健康与安全,使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持在一个优良状态,人力资源科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分公司相关规定,加大了职工健康工作的力度,在分公司范围内,宣传《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强化职工健康安全意识。有计划的开展了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并对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包括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的落实、职工健康监护、工伤保险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经过努力,落实了职业病防护措施,规范了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制度,严格发放劳动保护用具,并督促职工正确佩戴使用,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体检,保证了公司职工的身体健康。

四、目标指标工作完成情况

1、岗位任职要求覆盖率100%。2011年机制分公司共有公司党委

行政、中层管理、工程技术、统办、车工、电焊工、机电维修、铆工、刨工、钳工、热处理、铣工、镗工、下料工、行车工、中转工、支架修理、四铁修理、配电工、水电维修、压风机司机、材料业务员、电气试验工、电工、驾驶员、起重工、销售业务员、后勤服务员、科员、经济民警、质检员31个岗位。针对31个岗位,人力资源科编制了岗位说明书。内容包含各岗位的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描述、考核要求。岗位说明书内容详尽、细致,对每一个岗位的任职要求,工作职责都一一说明。岗位任职要求覆盖率达到100%。

2、培训计划执行率100%。2011年人力资源科组织了交通安全法培训一期23人次、新员工入厂培训三期131人次、电工电焊工培训复训四期68人次、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一期4人次、企业管理培训一期92人次、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大体系培训一期69人次、人口学校培训一期30人次、安全管理人员再培训二期21人次、特种设备人员培训二期49人次、电牵引采煤机电控培训一期3人次、电工进网作业培训一期1人次、团干部培训一期2人次、从业安全知识培训一期365人次、配电工培训一期14人次、班组长安全培训一期47人次、综采自动控制培训一期77人次、销售业务员培训一期5人次、群监网员培训一期39人次、电焊工技能培训一期79人、消防专业知识培训一期39人次。共计26次培训,培训人数1193人次。完成培训计划26次。培训计划执行率达到了100%。

3、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率100%。2011年机制分公司特种作业人员108人,特种设备人员52人,共计160人。人力资源科为特殊工种人员办理特殊工种证。确保了特殊工种人员人人持证上岗。

4、劳动用品发放率100%。人力资源科在2011年严格按照分公

司相关规定及劳动用品发放办法,对生产车间及机关部室按月,按数,按种类发放劳保用品。确保劳保用品发放的及时、准确。做到了无差错,无遗漏,无拖延。

5、新员工入厂体检率100%,职业病体检率100%,特殊工种员工离岗体检率100%。2011年,机制分公司新进员工134人,需要职业病体检39人,离岗员工36人,其中特殊工种(电焊工)离岗1人。人力资源科分别对新进员工、需职业病体检员工及特殊工种离岗员工进行了体检,完善了职工的健康工作。

6、人力资源科在2011年根据国家政策及分公司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各种办公损耗,特别是在培训过程中,笔、纸的消耗,这正响应了分公司“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的决策。在分公司出台了“冬季四防”工作指示后,人力资源科带头做好了“防火,防冻,”工作,在本部门内严禁使用大功率取暖设备,在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同时,也为分公司节省了能源消耗。此外,人力资源科还努力做好环境工作,每日清理办公室室内及室外环境卫生,杜绝了因环境因素带来的各种污染。

7、人力资源科在2011年加强了劳动纪律管理,不定期对全分公司职工进行劳动纪律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23名违纪职工根据集团公司《职工奖惩暂行规定》及机制分公司有关规定,采取相应处罚措施。职工考勤管理上,实行指纹打卡。按规定,如因事早退或因公外出,或遇年休假、婚丧产假、探亲假等假期,必须填写请假条并经相关领导签批后交由人力资源科,人力资源科如实记录并做好职工考勤工作。劳动管理方面,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清理各类非在岗职工,建立员工劳动合同管理台账,规范和完善劳动合同的管理。

2011年分公司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制度基本上是全面的,如岗位管理、人事管理、考勤管理、薪酬管理、绩效考核评价、劳动关系、员工奖惩、专业技术职务及技术等级考核评聘、劳动保护及职业健康、职工培训管理等一系列的制度,但按照对标方案上的要求还不够规范和系统,2012年计划根据体系标准和对标管理的要求,将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进行完善,将其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三日

第五篇:质量体系管理评审工作报告编写内容提要

附件3

质量体系管理评审工作报告编写内容提要

中心准备于3月下旬进行质量体系管理评审,评审由中心主任主持,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相关科所负责人每人需进行5-10分钟的工作报告发言。发言稿编写内容提要如下。

一、各检测科所需准备内容

1、本中心质量方针是否适宜,如需修改,请填写《文件修订/作废申请表》(JXCDC/QM04-403A-04-1/0);

2、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是否适宜本中心,如相关章节不适宜,请填写《文件修订/作废申请表》(JXCDC/QM04-403A-04-1/0);

3、本科所检测中的差错率是多少,能否达到本中心的质量目标;

4、本科所的质量监督员是否履行监督职责,撰写监督记录多少份,其中是否监督到有不符合检测要求的工作内容、监督的力度和面是否适宜;

5、本科所工作中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分析在哪些方面采取了预防措施;

6、本科所检测工作量的变化情况;

7、本科所员工培训情况和需求;

8、本科所的资源满足检测要求情况和需求;

9、本科所的质量控制计划实施情况(能否达到要求、监控情况等),有没有必要增加或减少;

10、在检测工作管理、仪器设备、检测技术等方面提出改进、合理化建议、预防措施建

议的内容,请分别填写《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JXCDC/QM04-410A-01-1/0)、《合理化建议提案表》(JXCDC/QM04-410A-03-1/0)、《预防措施编制、执行、监控计划表》(JXCDC/QM04-412A-01-1/0);

11、参加了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结果分析总结报告(分析数据不符合的原因,数据

分析、总结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

12、本科所实验室的外部评审有何合理化建议,对改进本中心实验室管理体系有哪些帮

助?

二、办公室、业务科、总务科、药品科需准备内容

1、本中心质量方针是否适宜,如需修改,请填写《文件修订/作废申请表》(JXCDC/QM04-403A-04-1/0);

2、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是否适宜本中心,如相关章节不适宜,请填写《文件修订/作废

申请表》(JXCDC/QM04-403A-04-1/0);

3、员工培训情况和需求;

4、仪器设备的管理情况和需求;

5、试剂、耗材的采购管理情况和需求;

6、在检测工作技术档案管理、仪器设备、试剂耗材、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等方面提出改进、合理化建议、预防措施建议的内容,请分别填写《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JXCDC/QM04-410A-01-1/0)、《合理化建议提案表》(JXCDC/QM04-410A-03-1/0)、《预防措施编制、执行、监控计划表》(JXCDC/QM04-412A-01-1/0)。

三、质量控制科需准备内容

1、中心质量方针是否适宜,如需修改,请填写《文件修订/作废申请表》(JXCDC/QM04-403A-04-1/0);

2、中心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

3、客户反馈意见的情况(如在服务态度、检测效率等);

4、客户投诉处理情况;

5、内审情况(不符合项的整改情况、不符合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6、质量体系文件的修订情况;

7、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是否适宜本中心,如相关章节不适宜,请填写《文件修订/作废申请表》(JXCDC/QM04-403A-04-1/0);

8、质量体系文件的培训执行情况;

9、质量控制计划执行情况;

10、在仪器设备管理及采购方面有何合理化建议。

四、技术负责人需准备内容

1、设备资源等配置情况;

2、新项目开展情况;

3、检测标准的管理情况;

4、文件的使用和适宜情况。

五、质量负责人需准备内容

汇报体系运行以来运行情况和检测工作情况(含检测科所和职能部门的准备内容)。

六、质量监督员需准备内容

对2009年全年进行质量监督情况的总结,按监督时间顺序概括性逐条叙述(已全部报质控科)。

2010年3月3日

下载管理评审人力资源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理评审人力资源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力资源综合评审测试题

    1、 分析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2、 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3、 人员招聘应注意的问题 4、 企业员工的沟通以及方法分析 5、 拟定员工工作岗位说明书 6、 劳动争议的原......

    管理评审格式

    4.2 评审输入 有关部门应事先按以下各项内容做好资料准备,将每项内容的主要业绩,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编制[部门工作报告]QR-QP5.6-2,并提前一周交办公室汇总. a) 管理者代......

    管理评审

    修订号O/AXXXXXXX电梯工程有限公司编号Q;8.各部门要提交评审的资料:各部门需准备以下管理;8.2.4.7公司档案、记录的整理和管理情况;8; 修订号 O/A XXXXXXX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编号......

    区级机关作风评审工作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工作报告给大家参考!根据市、区的统一部署,参照《机关作风建设综合评价方案》的主要做法,在总结近年来区机关作风评议实践的基础上,制定本年度的方案如下:一、指导......

    定远县中医院评审工作报告材料

    以评审促发展 打造中医特色品牌医院 以评审促建设 全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定远县中医院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报告 陈必如 定远县中医院院长 (2013年8月1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工作报告

    20xx年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时也迎来了国家扩大内需、县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农民工就业空间进一步扩大的绝好机遇,农村人力资源......

    管理评审会议议程2010

    管理评审会议议程各部门: 为评价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达到持续改进和完善的目的,经公司研究决定,于2011年度管理评审会议。 一、参加评审会议的人员......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报告范文**客运有限公司于2009年**月**日下午在**1分公司会议室召开2009年度管理评审会议,管理评审报告。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分公司经理、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