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英语语法大全书
初中英语语法大全书
本书集创新性,针对性,实践性于一体,只要你认真阅读,就能帮你变繁为简,化难为易,陪伴你在学习上不断进步,陪伴你顺利步入理想高中。创新性。依据新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在选材、设题、教法、学法上都按全新理念,作了创新性的突破。初中阶段是学习语法的基础阶段,如构词法、词法、基本句型。实践性。为此,编写这本《大全》,收集了全国各地从2000年到2003年的中考试题,并进行筛选、分类,精选了1008道典型试题,作了翔实、管用、解渴的点拨,可以说是涵盖了初中阶段语法学习的全部要点。
第二篇:语法书使用说明
语法书——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
《派斯英语》是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与人民教育出版社专为中小学生校外补习量身打造的一套英语教材。《趣味语法 Enjoying
Grammar》是《派斯英语》系列丛书中专门针对语法的教材,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可以掌握国家最新《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阶段要求掌握的全部英语语法项目。《趣味语法 Enjoying Grammar》共两册,适合二至六年级的学生及其他年级希望突破英语语法的学生使用。每册书均分为十二个单元,每单元包括语法点的讲解、习题、活动以及检测等环节。本套书的主要特点如下:
1.突出基础点、重点和易错点
本套语法书的编写依据国家最新《英语课程标准》,并参考了国内两大主流教材——人教版PEP 和外研版NSE 的难度及重难点安排,科学合理设置各项语法项目,着重突出语法的“考点”,即最基础、最重要和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2.机械操练为主的习题和趣味性的活动设计
针对语法知识自身的特点,本套书中设计的各种练习以“操作型”为主,通过大量机械操练让学生加深对语法概念的理解及记忆,操练形式丰富多样,并适当辅以趣味性强的活动,避免了传统语法学习中“检测型”习题设置的弊端以及语法枯燥、呆板的面目。
3.螺旋式复现
本套书完美体现了知识点的复现,分解难点,不断重复和不断强化,这样的安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是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4.教案式编排
为了便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本套书特采用了教案式的编排体例,每单元首页以一幅生动活泼的情境图展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然后从讲解到操练到最后的检测、复习和总结,各个步骤均按照上课的程序编写,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即使教师手中没有教参等教学参考资料,也完全可以直接上课,十分简便易用。
第三篇:经济法书案例答案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
案例导读:
解析:本案是一起因代理而产生的纠纷案,从代理的种类来看,本案属典型的委托代理。被告在原告的授权范围内,为原告购买录像机,在此过程中未发现被告不履行或职责或与他人串通,故意损害原告利益的行为。且被告已将该机器交付原告,原告也已付清价款,至此,被告的代理行为已完成,双方的委托代理关系即告终止。被告提出录像及外观质量问题,因其发现后未及时向被告提出异议,对此可视为接受。至于原告提出录像机内部零件质量问题,因原告未能举证证明被告有与他人恶意串通故意损害原告利益的行为,故应由原告向出售商店交涉。再则,由于原告未能举证证明被告交付给他的录像机是旧机器、废机器,故其要求被告交回录像机价款2270元的诉讼请求法院应不予支持。
案例分析:
解析:本题是关于诉讼时效的一道案例题。(1)《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题中,甲于2008年10月向乙借款2万元,直到2011年12月30日乙才要求甲还钱,时间已过了三年,甲债务的诉讼时效早已届满。(2)《民通意见》第171条规定:“过了诉讼时效期间,义务人履行义务后,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反悔的,不予支持。”此处的“义务人履行义务”不仅是指义务人实际履行义务,还包括义务人对履行义务重新作出承诺。本题中,甲在原借条上写下“2012年1月10日前还清”是重新作出承诺,不得反悔。(3)根据上述分析,甲已重新作出承诺,乙可以通过诉讼要回甲所欠的钱。
第二章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
案例导读:
解析:个人独资企业解散时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投资人应当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由于李某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企业10万元债务,因此应由李某个人以其个人财产予以清偿。但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自独资企业解散后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此外,个人独资企业必须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本题中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应在清理企业财产时作为第一顺序予以清偿。
案例分析:
解析:(1)乙于2月10日以A企业名义向丙购买价值2万元货物的行为有效,因为我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规定,投资人对受托人或者被聘用人员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解散时,财产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清偿:
(1)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2)所欠税款;(3)其他债务。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投资人应当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3)首先,用A企业的银行存款和实物折价共9万元清偿所欠乙的工资、社保费和税款;剩余78000元用于清偿对丁的债务;其次,A企业所剩余财产全部用于清偿后,仍欠丁22000元,可用甲个人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2万元清偿,不足的部分,可用甲从在B合伙企业分得的收益予以清偿或请求法院强制执行甲在B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不足部分,可用甲个人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2万元清偿。
第三章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案例导读:
解析:首先,张三与赵六合伙成立乙企业的行为无效。因为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人不得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其次,乙企业的配件不能卖给甲企业。因为张三作为甲企业的合伙人同时又成为乙企业的合伙人,乙企业卖配件给甲企业相当于张三和甲企业进行交易。我国法律规定,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外,合伙人不得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
案例分析:
解析:(1)丙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该债务成立于丙退伙之前。(2)丁某不可列为被告,因为丁某并未入伙。我国法律规定,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新合伙人入伙,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
第四章公司法律制度
案例导读:
解析:(1)股东出资期限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其余部分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2)A公司为甲提供担保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决议。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该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3)丁可以转让自己的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案例分析:
解析:(1)董事会会议决议增选职工代表李某为监事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2)丁公司请求甲公司承担责任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可领取营业执照进行经营活动,其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3)对于甲公司因承担保证责任而遭受的损失,出席会议的6名董事中,除赵某以外,均应对公司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未出席会议的董事和赵某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章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案例导读:
解析:(1)该合资企业不能以合伙企业的形式,因为中外合资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合营企业合营各方对合营企业的责任以各自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合营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2)A公司董事会有权决定王某辞去总经理。董事会是合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营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合营企业的组织形式虽为有限责任公司,但并不设立股东会。合营企业实行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副总经理由合营企业董事会聘任,案例分析:
解析:我国《外资企业法》规定,外资企业的出资期限应当在设立申请书和章程中载明。分期缴付出资的,第一期出资应当占总出资的15%,并在营业执照签发后的90天内完成,其余的部分在3年内缴清。违反以上规定的,外资企业批准证书自动失效,并吊销营业执照。外国投资者缴付每一期出资后,外资企业应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验证并出具验资报告,报审批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局备案。本案的外商独资企业的营业执照是2005年9月30日签发的。因此最后一起出资应在2008年9月30日之前缴足,本案中末次出资于2008年12月
3日缴付是不合法的;外国投资者甲在缴纳了首期款项后,聘请其本国注册会计师乙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也是错误的。本案中,在公司经营期间,甲向有关主管机关申请减少其注册资本,以抽回一部分资金用于其他方面。要是情况而定其合法性,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不能申请调整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1)现行法律、法规对注册资本有下限规定,其调整后的注册资本低于法定资金数额的;(2)企业有经济纠纷,且进入司法或仲裁程序的;(3)企业在合同或章程中对生产、经营规模有最低规模规定,其调整后的投资总额小于最低规模的;(4)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规定外方可先行回收投资,且已回收完毕的。
第六章企业破产法律制度
案例导读:
解析:T公司的农用拖拉机拖车生产线不可以用来清偿所欠债务,因为该生产线做为租赁来的财产,T公司并不对其享有所有权,而其所有权属Y省K企业所有,该企业可以行使取回权,通过管理人取回这套生产线。
案例分析:
解析:(1)该企业的破产财产为:250-60+80=270万元(2)该企业的普通破产债权为:56+110+84=250万元(3)该企业可用于清偿普通破产债权的破产财产为:270-30-55-35=150万元,甲可获得的清偿额56/250×150=33.6万元
第七章合同法律制度
案例导读:
解析:2011年7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的函件具备订立合同的数量、价格、标的物品种、质量、交货方式等主要条款,并表明了经乙公司同意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因此,这封函件是要约。7月10日,乙公司复函不构成承诺。根据规定,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做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本题中,乙公司对要约内容中的价格条款进行了变更,属于实质性变更,因此不构成承诺,应为新要约。7月26日,甲公司正式发出确认函告知乙公司属于承诺。但乙公司7月25日发出的要约中已经确定了承诺期限(7月31日前函告),因此该要约是不得撤销的。故买卖合同成立。
案例分析:
解析:(1)甲公司拒绝向乙公司交货合法。在本案中甲公司虽应先履行义务,然而乙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则甲公司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自己的义务,拒绝供货。(2)在乙公司提供适当担保后,丙、丁两公司应按照原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在本案中,甲公司分立为丙、丁两公司,应由丙、丁两公司对原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承担连带责任。(3)乙公司可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或者定金条款。由于定金数额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所以甲、乙约定的4万元定金中,只有3万元具有定金的性质,而其余的1万元通常被认定为预付款。乙公司如果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则可以要求丙、丁两公司返还定金3万元和1万元预付款并承担8万元违约金;如果选择定金条款,则可以要求丙、丁两公司双倍返还定金共6万元和1万元预付款,并赔偿经济损失3万元。
第八章证券法律制度
案例导读:
解析:本案中甲对上市公司乙股份的收购是典型的要约收购,根据我国,《证券法》的相关规定,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
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5%后,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5%,应当依照上述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在报告期限内和作出报告、公告后2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显然,本案中甲公司违反了证券法中有关权益披露制度的规定。案例分析:
解析:张某及其工作人员的交易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张某及其工作人员是“某某轻骑”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某轻骑集团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于1996年11月至1997年1月间,因工作性质及职务关系,能够对1996年的经营状况,也就是该年的报告的主要内容已经知晓,此时购买“某某轻骑”股票达580余万股,显然是利用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第四篇:初中英语语篇阅读技巧初探
初中英语语篇阅读技巧初探
叶兰芳
【内容摘要】 英语阅读教学应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局限性,而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是符合学生将零散的信息升华为概念能力的心理发展过程的教学方法。本文介绍的两种教学模式是结合阅读理论,并经实践证明的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传统 理论 理解 概念能力 探讨 设计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任何一门成功的教学都是高度的科学性和精湛的艺术性相结合的成果,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在英语教学这个大系统中,英语阅读这个子系统的教学也同样要具有相关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回顾
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经历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图式的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和现阶段的“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以语法为主,翻译法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这种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讲解语法要点或逐句翻译,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这种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只停留在字词上,与文章的内容、结构、背景等脱节,造成思维断层,只见树,不见林。其结果,阅读速度上不去,单位时间获取的信息量少,对课文理解片面,阻碍了与外界信息的传递。
“图式整体阅读教学模式”一改“见木不见林”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图式整体阅读教学认为:“意义来自文章的内容与读者头脑中的某个图式匹配”,强调读者的先前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它主张“阅读时,文章开头的关键词语可以激活人脑的知识网络系统,从而产生对文章内容的预期,根据这种预期进行阅读,最后证实最初的预期。”图式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以感觉类思维上升到想象类、科学思维,它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对课文进行积极的预期、核实、扩展。但由于它主张“不管词意”,对阅读理解的处理只是一种为获得信息进行的阅读,因而不适合我国国情和中学英语教学。从近几年的考试来看,“猜测词意”已成为英语阅读理解的题型之一。
二、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
新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阅读理解是语言知识和人脑中的各种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效率的阅读要依靠两个知识处理过程:一个是以语言输入为基础的感知输入;另一个是以读者原有的知识处理为基础的非感知输入。只有两种输入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理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阅读外语的过程有四个发展阶段:1)字面心译,即用本族语逐字译出。2)分析性心译,在初步理解英语特点的基础上作语法分析,然后译成本族语。3)综合性心译,在阅读中减少了分析活动,能直接完整地译成本族语。4)不经心译而直接理解英语的阶段。这时学生才具备了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首先加快了阅读的速度,再次帮助读者正确理解阅读的文章。
阅读教学的任务,一是提高阅读速度,二是提高阅读理解率。其中提高阅读理解率尤为重要。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中,教师首先应以长句为例,教会学生在较大意义单位里获取信息,做包括长短句的阅读练习。由于对语言的理解是对它所表达的意义的理解,而言语除了表达意义之外,还包含一定的情感、态度,因此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义情景教学转换句型的思维操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加工策略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语言学的观点认为,概念能力是阅读理解中最重要的因素。概念能力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把零散的信息升华为概念的能力。这指的是把阅读标准的感知输入转化为阅读材料的最佳理解过程。为促成在这种过程的尽快实现,实行语篇阅读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做对一些客观理解题(例如查对实事、分清是非题),而对主观题(例如概括课文中心、作者意图等推理题、判断题、结论等理解题)束手无策,成功率极低。实行语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语篇的理解程度,提高逻辑推理、演绎、归纳的能力。
三、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
鉴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媒体构成的运动过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成为必要。阅读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阅读理论、教学内容(文体、单词量、所涉及的文华背景知识)、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反馈(前期反馈、形成性反馈、后期反馈)。教学的设计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英语交际的需要。二是教学条件。包括学习者的知识结构的不同、课时等。因此,对处理不同体裁的、不同难易程度的文章的阅读教学,应设计出不同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
(一)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设计一
1、阅读教学准备阶段。目的在于排除词汇文化背景知识上障碍,促使学生积极思维。A、示图。利用图片把即将阅读的部分内容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B、引导学生从标题或题目中猜阅读的内容扩展学生的思维。
C、教师简介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把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有知识、简历、兴趣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主观能动性。
D、教师提出一些与文章中心内容有关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E、对某些词进行解译。排除学生阅读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2、阅读教学活动。按照先理解、后语言点的教学模式。
A、学生全篇通读教材。采用全读法作有关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题。对记叙性体裁的文章,要求掌握课文的五W(即what who when where and how)
B、重读。逐段阅读、渐进阅读、反复阅读。逐段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渐进阅读有助于学生分析,消化教材。C、让学生找出每自然段的主题句,对全文进行结构分段、找出其中的联系。D、教师向学生提出精心设计的、由浅入深的、形式多样的(包括多项选择、正误判断等)理解性问题。
E、词汇练习。包括猜生词、找信号词练习和词汇替换等练习。
F、分析长句练习。对长句、难句进行结构分析、句意分析。作句型转换练习,达到深层次地理解文章或作者的含义。对较难的科普及说明文章,这些阅读活动尤为重要。
3、阅读后期活动。
A、写出阅读文章的要点,概括人物简历或事情的简介。
B、缩写或改写课文。除可以反馈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还训练了学生概括、综合知识的能力。
C、口述大意或复述课文。除可以测试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还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D、做书后的有关的相应练习,阅读有关相应的文章,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二)语篇阅读教学模式设计二
在无阅读准备的条件下,无字典帮助的阅读环境中,学生靠已培养出的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如猜词的技巧、读长句的技巧以及迅速抓住主题句的技巧),快速阅读、准确获得信息。
1、快速阅读陌生教材(或快速浏览阅读理解题)。先阅读教材,利于全面了解。掌握全文大意、主题。先阅读理解题,即“带着问题读”,能较准确的掌握文章细节。各有利弊,应视其考查的目的来定。
2、快速找出每段的主题句。将各主题联串在一起,即得到文章的主题。这种阅读适合于科普及说明文章。
3、抓住信号词,实施各种猜词的方法,如利用上下文猜词、利用构词法、同位语、定语、从句等猜词,准确理解句子含义,抓住关键。
4、分析结构复杂的长句,抓住句子的主要结构,准确理解句意。
5、选择做题方法。对客观理解题,可采用直接做题法、搜寻法等。对主观题则可以先用逆向思维法、分析综合法等。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应视理解题的设计而定。
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二是在学生阅读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阅读速度和阅读的准确性已达到较高程度时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以快速为主,阅读主要是由学生独立进行。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阅读的过程、分析推论、归纳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培养。老师在课堂的支配地位大大缩小,教师只是对语言难点做必要的解释或启示。向学生提供难易适度的阅读教材、阅读环境。教师必须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向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教材,切忌采用“始终如一”的阅读教学方法,不断向学生提出更高的阅读要求,掌握各种阅读技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顺应人的认识过程,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必须从平时课堂教学的点滴抓起,注重教学方法,持之以恒,滴水穿石,才能最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学英语教学法》
2、《理论与教学》
3、《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水平》——李梅
4、《浅谈英语语篇阅读教学》——陈培真
第五篇:虚云和尚《答蒋公问法书》
虚云大师对蒋介石畅谈佛法(《答蒋公问法书》)缘 起
事情发生在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岁次壬午)。当时虚云老和尚一○三岁。正值国难当头的时候。日本侵略中国到了最严重的阶段,**的民国政府迁到重庆。当时的**政府主席林子超以及其各部会官员,除了一面忙于战事,为了安定人心,还派出了屈映光、张子廉两位居士到云居山,代表**政府欢迎虚老赴重庆主建息灾法会。是年冬十一月六日,虚老启程,抵重庆后与林主席和法务长戴季陶商定,在慈云、华严两寺分建法会。民国三十二年(岁次癸未,即1943年)一月,在息灾法会上修忏仪,至廿六日圆满。林子超、蒋介石、戴季陶及何应钦等都分别设斋招待虚云大师,席间非常详细的讨论了唯物唯心的哲理,以及基督与神的问题。
当时虚云老和尚是这样说的:
佛教是今日周旋国际间、趋进世界大同的唯一大教,这是大家都承认的。目前世界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唯神论,一种是唯物论。这两种力量都否认“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的道理,其恶劣影响所及,不可说,不可说。主张唯神论的当然是基督教,他们虽然说“为善者”,神能给他快乐的报酬;“为恶者”,神就给他痛苦的惩罚。但他们认为神的存在,是自然的,说不出所以的道理。因此,不能令人深信不疑,而且贻唯物论者以极大口实。这就是基督教所以不能维系世界和平的原因。
实则神就是物,物就是心,心也是神。然而神也可以说不是神,物也不是物,心也不是心。佛教说明“三界本无一法建立,皆是真心起妄,生万种法”。这就是说,宇宙间本来就无所谓事事物物,都是由真心引起的妄念,生出千千万万的事物。所谓“真心”,也不过是因有“妄物”对待而暂时建立的假名。究竟说起来,真心也不可执住。譬如大海,有水又有波浪,平静的叫做水,汹涌的叫做波。波浪平静时还是水,水汹涌时又成波浪。又因有汹涌的波浪,才叫不汹涌平静的是水。假使根本没有汹涌的迹相,固然不能建立“波浪”的假名,就是“平静”的假名也无法生起。水、波都不过是我们人随意所造立的假名而已。也许鱼称水为空气。
所以水是物,也可说是心。有即是无,色即是空,妄即是真,烦恼即菩提,众生即诸佛。迷惑的时候,心成了物,无成了有,空成了色,真成了妄,菩提成了烦恼,诸佛成了众生;这好像水汹涌的时候成了波浪。波浪等于万事万物,大海等于妙明真心。假若一念觉悟的时候,物和心一样,有和无一样,色和空一样,妄和真一样,烦恼和菩提一样,众生和诸佛一样;这好像波浪不汹涌时就是平静的水。因为一念的迷惑,在物的方面,建立了有、色、妄、烦恼、众生等等对待的名词;在心的方面,建立了无、空、真、菩提、诸佛等等对待的名词,这些名词统统是假名。假如根本没有迷惑,物的假名固不能成立,而心的假名又何曾产生?所以唯心唯物、有神无神,都是识心分别计度。
有许多人听到上面这种解释,以为佛学也是唯心论。殊不知,佛学虽说“唯心”,但和哲学上所说的“唯心论”是大相悬殊的。哲学上的唯心论,只承认心,不承认物,所谓“于心执有,于物执无”。释尊说:“以攀缘心为自性,执生死妄想(妄心),以为真实者。”这就是哲学上的唯心论的病根。至于唯物论者,恰恰和唯心论者相反,所谓“于物执有,于心执无”。释尊说:“颠倒行事,误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者。”这就是哲学上的唯物论的病根。此外,唯神论者,划分物质实体和神灵实体为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释尊说:“惑一心于色身之内,认一沤体,目为全潮”(《楞严经》)。这就是唯神论者的病根。
唯心、唯物、唯神三种学说,盲人摸象,各执偏见。或因近视,认为牛的影像就是牛;或以管窥牛,见了牛角,就以为牛角是牛。本来是不错的,他但们的弊病就在没有见到牛的全体。惟有佛学,溯本穷源,把真实的白牛清清楚楚地指出来,如果因指而看牛,没有不见真牛全体的。所以要救唯心、唯物和唯神的偏执,除了佛教就无法采究其全体。
佛教所说“明心性”、“清净本然”、“离诸名相”、“无有方所”、“体自觉”、“体自明”……都是本有自尔之性德,本无所谓十方三世,更无所谓大地、人、畜、木、石、地狱、天堂等等,只因妄念一起,就实现、显现出宇宙间万事万物(诸有为法)。心性又叫做常住真心、真如觉性、法身、实相等等,这些名相都是真理本体的别名,绝能所之对待,离有无之分别。佛学所谓“能”,即现在说的“主观”、“主动”;所谓“所”,即现在说的“客观”、“被动”。所谓“十方”,即现在所说的空间,东、南、西、北、东南、南北、西南、西北、上、下。所谓“三世”,即现在说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
《楞严经》中富楼那问:“觉性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释尊答:“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媾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胞胎中受生之质)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为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胎、卵、湿、化,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惟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这是富楼那因闻释尊说法,明白世间法是有为,如来藏是无为。既然都是无为,就应当无相,为什么忽然生起山河大地无情的世界以及有情的众生呢?
释尊依据富楼那这一问,首先详细解释:空如来藏是不变之体,不空如来藏是随缘之用。首先说明世界相续,是由于地水火风四大,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致生起依报世界,成住坏空,终而复始,相续不断。如果不破迷成悟,返妄归真,那就永无清净的日子。耶稣教徒说世界末 日将降临,科学家说世界能毁灭,这都是不懂得世界相续的道理。
其次说明众生相续,都是依业因感召而来,成为四生,并不是另有什么主宰。情想合离,各有善恶的分别,善业就飞升,恶业就沉坠。因缘有远近,远则无明为因,业识为缘;近则情想合离为因,父母己业为缘。四生转换,三界升沉,生死长缚,轮转不休。这就是众生相续。耶稣教徒说众生是神造的,真是无稽之谈。
再次说明业果相续,负命还债,闹个不休,常在生死。爱心怜色,牵连不断,常在缠缚。杀盗淫是三种贪习根本种子,以这个种子为因,现行为缘,因缘互相资长,所以有业果相续。这业果相续是和众生相续不同的。众生相续是约受生的一念而说;业果相续是统约历劫积习而说。积习既深,轮转莫停,一念之差,而变易无定。假如能够顿绝一念,消除积习,那么,变易就可定,轮转也可定。总而言之,众生不离业果,业果不离众生。三种相续,都是颠倒之相,从真起妄而有,所以说都是明觉。换言之,就是在真觉上生起妄明,所谓无明不觉生三细,由细成粗,就是境界为缘长六粗。这就是山河大地诸有为相的生起。世界有成住坏空,众生有更相变易,业果有彼此酬偿,都是由此虚妄,妄有相续,终而复始,循环往复,无有止息。上面是释尊解答富楼那的疑问。
真如觉性既立了真妄,于是有不变和随缘的分别。平等不变,离差别相,无圣无凡,非善非恶,真实如常,是不变真如,也是空如来藏。随缘生灭,起差别相,有圣有凡,有善有恶,是随缘真如,也是不空如来藏。就“不变真如”来说,万法即真如,非心非物非神;就“随缘真如”来说,真如即万法,即心即物即神。
唯心论者,错认“识神”,就随缘真如方面来看,以为随缘真如就是真心,因此倡唯心论。
唯物论者,囿于边见,就随缘真如方面来看,以为随缘真如就是物,于是倡唯物论,又根据唯物而倡无神论。
唯神论者,也是囿于边见,妄生分别,就随缘真如方面来看,以为随缘真如就是神而倡唯神论。这些人都是不明白心即物、物即神,心物与神同一理体,有物则有心有神、无心则无神无物的道理。不过,所谓“有”不是有无之有,而是非有而有的妙有;所谓“无”,不是断绝之无,而是超有无的妙无。唯心论、唯物论、唯神论者,均未明真义,互相攻击,实则都没有不是,也都不是。只要研究佛学,就可明白这个道理。
佛学对于宇宙本体的研究,除了前面所讲述的以外,其他对于世界的构造和成坏,人身器官的组织,及其他种种问题,在《楞严经》及诸经论中,多有详细论列和说明,而且大部份与后来哲学与科学发现的地方都相合。对于人生的价值,如大菩萨的行为志愿,就不是世间上圣贤所能及,经典上在在处处,均可以见得到。由此可知佛教的神妙和伟大之处。
然而佛教绝非标奇立异以炫人,也不故弄玄虚以惑众。佛教的一言一行,都是从戒定慧三无漏学中亲履实践得来。怎样叫做戒定慧呢?简单的说:防非止恶就是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就是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就是慧。能够防止身、口、意三业的邪非,心水自然澄明,由戒生定;心水澄明了,就可自照万象,那就是由定生慧。儒家《大学》中也有“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说法。哲学家也莫不沉思竭虑,以从事其所学。不过儒家以及哲学家、科学家,都是用攀缘心、虚妄心去思虑宇宙万物,却不明白宇宙万物也是攀缘心所造成。能虑、所虑都是攀缘心、妄想心。假如以此心探求真理,等于坐在椅子上,自己想把椅子举起来,绝无可能。因此,现今哲学家对于认识论,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终无结论。
佛学是离言绝虑,以智慧觉照宇宙万事万物,好像下座后举椅,运用自如。这就是佛学可以包括哲学、科学、宗教三者,冶为一炉。日本以佛教为国教,自明治维新以后,得益于禅学处不少,这是众所周知的。假若不是军阀迷信武力,以杀戮为功,以侵略为能,那不但是东亚的盟主,而且可以领导世界。
又有人疑惑佛教为消极、为迷信,不足以为国教,这更是不明白佛教道理的人所说的话。实则佛法主张“是法住法位,不坏世间相”,安稳利乐一切众生,怎么可说是消极的呢?佛法步步引人背迷合觉,怎么可说是迷信的呢?佛是印度话“Buddha”,译成中国话的意义为“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思。菩萨也是印度话,“Bodhisativa”译成中国话的意义为“觉有情”,有出家在家二种,都是发大心为众生求无上道,一面自修,一面化人。这种积极与正信,恐怕没有能超出其上的。
佛教依据“折”、“摄”两种原则,立了很多方便的法门。怎样叫做“折”?“折”就是折服恶人。从前,石勒问戒杀于佛图澄(向佛图澄请教戒杀之义),澄答:“子为人王,以不妄杀为戒杀义。”这就是说,掌握大权的在家菩萨,为折服恶人、利益大众起见,虽然拿了刀杖,乃至斩恶人的头,都不算犯戒。因为恶意杀人,大家都是知道不可以的,但善意除害,却是在家大权菩萨的金刚手眼。
怎样叫做“摄”?“摄”就是摄受善人。佛菩萨为利益众生起见,故不避艰危,有四种摄受法:一是“布施摄”,看众生的喜乐而定布施的内容和方法,有的众生喜欢财物,就施财;有的众生喜欢闻法,就给他讲法,这样使令众生生亲爱心而受道。二是“爱语摄”,随众生的根性而用善言语加以慰问晓喻,使众生以欢喜心闻道修道。三是“利行摄”,以身作则,身口意都做善事利益众生,使众生以欢喜心闻道修道。四是“同事摄”,用法眼看众生的根性,看众生所欢喜而分别示现,使众生共同操作而沾利益,由是以欢喜心闻道修道。这种四摄法门,是何等的积极!
怎样叫做方便呢?方便是根据众生的根器而施用各种权巧的方法,使一切众生得度。前面讲的四摄法,也是方便的法门。《法华经.化城喻品》说:
“譬喻险恶道,回绝多毒兽。又复无水草,人所怖畏处。无数千万众,欲过此险道。其路甚旷远,经五百由旬。时有一导师,强识有智慧,明了心决定,在险济众难。众人皆疲倦,而白导师言:我等皆顿乏,于此欲退还。导师作是念,此辈甚可悯,如何欲退还,而失大珍宝?寻时思方便,当设神通力,化作大城廓。汝等入此城,各可随所乐。诸人既入城,心皆大欢喜。此是化城耳,我见汝疲极,中路欲退还,权化作此城。汝今勤精进,当共至宝所。”
读了《法华经》这一段经文,就可知道当年释尊分时设教、权施方便的深意和密意。最上根者,就和他言禅;上根者,和他说教;重分析者,给他讲唯识;无论上根利器,还是普通一般人,都可教他们修净土。又权设大乘、小乘,不论出家在家,务求普化群机,使一切众生能沾到法益。
现代有些人看见佛教徒对佛菩萨像行叩拜的大礼,又看见修净土的人念阿弥陀佛,他们就站在凡夫的无神论立场,大肆攻击,说这是“迷信”。他们不知道叩拜佛像和对长辈行三鞠躬致敬又有什么分别?一心念佛对于修心有莫大的功效。而且持名念佛,不过是方便初机的简捷法门,更有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等法门。净土自有无穷妙用,因为大家都不懂,便可视为迷信吗?
又有人说:“基督教也是脱胎于净土宗《阿弥陀经》,试看耶稣身上所搭的衣,就和佛的衣相同;《阿弥陀经》说西方有极乐世界,耶稣也说天国极乐;净土往生分九品,耶稣教《李林天神谱》也说天神分九品;《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耶稣也说你不在人间立功,上帝不许你到天国;净土宗二六时念佛名号,求佛接引,耶稣也用早晚祈祷上帝眷顾;佛门有灌顶之法,耶稣也有洗礼之仪。凡此种种,耶稣的教义,和净土宗的旨趣,似乎大致相同。耶稣诞生于释迦后千余年,当时曾受佛化,得授持《阿弥陀经》,根据这部经另行创设新教,似无疑义。耶稣曾在当时晦迹三年,赴印度参学。现存历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然从蛛丝马迹,可以窥见一斑,决不是向壁虚构。”
不过表面上看来,耶教虽类似净土宗初机的持名念佛,但实际上远不如净土宗。耶教著重于他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迹近勉强;持名念佛,则注重他力和自力相应。例如《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为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见佛闻法,悟无生忍。”“永生”的“生”,是生灭法,因灭而显生,是对待的;有生,自然也有灭,怎么能“永生”?“无生”的“生”,则是涅盘法,本自无生,故无有灭,所以称为无量寿(阿弥陀译名)。这也都是耶教和净土宗本质不同的地方。
凡是愿行菩萨行、求无上道的人,不必一定要出家,在家也是可以的。不过出了家,离开亲属的恩爱,舍弃家庭的温暖,用意是脱离凡情物欲的羁绊。舍凡夫之“私情”,而发展佛力之“同情”;舍自我之“私爱”而成就无我伟大之“博爱”。以救渡一切众生为“忠”,以侍奉一切众生为“孝”,这就是大同的精义。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宗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持民族一种最雄大的自然力,人民不可无宗教之思想。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今日的社会,是信教自由的社会,不能强人以迷信,只可令人心悦诚服而生正信,佛教就有这种功效。
以上便是1942年,虚云老和尚一○三岁时,同林、蒋等人所谈的内容。现在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文字材料,还要感谢当年的朱竞宙居士、律航法师、苏芬居士等一大批人,没有他们的努力,我们这些晚辈哪能有这么好的福报。
答蒋公问法书(这是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在一百零四岁时 为蒋介石,戴季陶,何应钦等做的佛法开示)
佛教者。实今日周旋国际。趋进大同之惟一大教也。目下世界有两种力 唯 神论与唯物论。否认轮回果报之说。故其影响所及。不可说。不可说。基督教之 唯神论。虽有为善者神给与快乐报酬。为恶者神施以痛苦惩罚之说。然以神之存 在。认为自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故不能令人深信。且贻唯物论者口实。此基督 教所以不能维系世界和平之故。实则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 神。物亦非物。心亦非心。佛明三界(宇宙)本无一法(事物)建立。皆是真心 起妄。生万种法。“真心”亦不过因有妄物对待而立之假名。究其实。所谓真心 亦非是。譬如大海。心是水。万法(万事万物)是波浪。平静者称为水。汹涌者 称波浪。波浪平静时仍是水。水汹涌时又成波浪。又因有汹涌之波浪。故称不汹 涌者为平静之水。假使根本不有汹涌之相。波浪之假名固不能立。平静之假名亦 何由生。立亦不过吾人随意立之假名。相信鱼类或称水为空气。故知物即是心。有即是无。色即是空。妄即是真。烦恼即菩提。众生即诸佛。一念迷惑时。心成 物。无成有。空成色。真成妄。菩提成烦恼。诸佛成众生。如水汹涌时即波浪。若一念觉悟时。物不异心。有不异无。色不异空。妄不异真。烦恼不异菩提。众 生不异诸佛。如波浪不汹涌时。仍是平静之水。又因迷惑而起。物有色妄。烦恼。
众生。等对待。故立 心无空。真。菩提。诸佛。等假名。若根本不有迷。则 物。色。妄。有。烦恼。众生。等假名。固不能立。即心无空。真。菩提。诸 佛。等假名。亦何有立。所谓唯心唯物。有神无神。皆是识心分别计度耳。或 云。“若是。佛学亦唯心论耳。”佛学虽说唯心。然与哲学上之唯心论悬殊。哲 学上之唯心论。于心执有。于物执无。释迦所谓以攀缘心为自性。执生死妄想。认为真实者。唯物论者。于物执有。于心执无。释迦所谓颠倒行事。误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者。唯神论者。划分物质实体。与神灵实体。为截然不同之 两个世界。释迦所谓惑一心于色身之内。认一沤体。目为全潮者。各执偏见。或 因近视。认牛之影像为牛。或以管窥牛。见牛角者则认牛角为牛。见牛头者则认 牛头为牛。本无不是。弊在不见真牛全体。佛教则溯本穷源。将真实白牛清楚指 出。若因指观牛。未有不见真牛全体者。故欲救唯心唯物论之偏闭。舍佛教莫属。
佛教所言明心性。(或称常住真心,真如觉性,法身,实相 等皆是真理之 别名)清净本然。离诸名相。无有方所。体自觉。体自明。是本有自尔之性德。绝诸能(即今称主观主动等)所(即客观被动等)对待。本无所谓十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即今称空间。)。三世(过去现在未 来即今称时间)。更无所谓大地。人畜木石。地狱天堂等等。祇以妄立一念。致 起诸有为法(宇宙间万事万物)。如《楞严经》(此经几无法不备无机不摄,究 佛学哲学者均不可不参究)释尊答富楼那问。“觉性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 地”云。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客观)明。因明立所。(客观)所既妄立。
生汝妄能。(主观)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分明。因 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 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无法。”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 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 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 立坚。湿为巨海。乾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 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 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忘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 相续。(星云之说恐亦不及此说之详)”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妄成就。由 是分开见闻觉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僧。同想 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云。(胞胎中受生之质)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为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佛在二千多年前指出)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沈。
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 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胎卵湿化。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 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 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
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惟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真如觉性。既立真妄。于是有不变与随缘之别。平等不变。离差别相。无圣 无凡。非善非恶。真实如常。不变真如也。随缘生灭。起差别相。有圣有凡。有 善有恶。随缘真如也。就不变真如言。万法即真如。非心非物。非神也。就随缘 真如言。真如即万法。即心即物。即神也。唯心论者。错认识神。就随缘真如。以为即是真心。而倡唯心论。唯物论者。囿于边见。就随缘真如。即物之见。而 倡唯物论。又据唯物而倡无神论。唯神论者。亦囿于边见。妄生分别。就随缘真 如。即物与神之见。而倡唯神论。殊不知心即物。物即神。心物与神同一理体有 物则有心有神。无心则无神无物。然此“有”非有无之有。乃非有而有之妙有。此“无”非断绝之无。乃超有无之妙无(此妙“有”妙“无”与下说之,无生之 生与有生之生,其义颇奥,非语言文字可到,故为禅门要关。)。唯心论。唯物 论。唯神论者。均未明斯义。互相攻击。实则皆无不是。亦皆非是。一研佛学。自可涣然冰释矣。
佛学对于宇宙本体之研究。除前述外。其他对于世界之构造与成坏。人身器 官之组织。及其他种种问题。在《楞严经》及诸经论。多有详细论列与说明。且 大多与后来哲学科学发见者相合。现未及详指。其于人生价值。则大菩萨之行愿。
已非他圣贤可及。经典上在在处处可见之。于此可知佛教之神妙及伟大处。然佛 教绝非标奇立异以炫人。亦非故弄玄虚以惑众。其一言一行。皆从戒定慧三学亲 履实践得来。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
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 照万象。即由定生慧。儒家亦有“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 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之言。即哲学家亦莫不沉思竭虑以后事所学者。
然儒者及哲学科学者。则以攀缘心。思宇宙万物。不知宇宙万物。亦是攀缘心所 造成。能虑所虑。俱是攀缘心。欲而探求真理。等于趺坐椅上。欲自举其椅。势 不可能。此今哲学者。对于认识论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终无结论者。因此故也。
佛则离言绝虑。以智慧觉照宇宙万事万物。如下座举椅。故任运如如。此佛教括 哲学。科学。宗教三者。一炉共冶。又皆先知先觉者。盖有由来也。日本以佛为 国教。近世之兴。其维新诸贤。得力于禅学不少。为众所周知之事。若非其军阀 迷信武力。与道全乖。以杀戮为功。以侵略为能。安有今日之败。
或疑佛教为消极为迷信。不足以为国教。此特未明佛教者之言。实则佛法不 坏世间相。岂是消极者。佛法步步引人背迷合觉。岂是迷信者。考佛梵名佛陀义 译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谓之为佛。菩萨梵名菩提萨埵义译觉有情。有出 家在家二种。乃发大心为众生求无上道。一面自修。一面化他者。其积极与正信。
恐无有出其上。佛教依折摄二义。立方便多门。何谓折。折者折伏恶人。昔石勒 问戒杀于佛图澄。澄曰。“子为人王。以不妄杀为戒杀义。”盖在家大权菩萨。为折恶利生故。虽执刀杖。乃至斩其首。于戒亦无犯。反生功德。因恶意而杀人。
皆知不可。因善意而杀人。固是在家大权菩萨之金刚手眼也。何谓摄。摄者摄受 善人。佛菩萨为利益众生。故不避艰危。有四摄法。一。布施摄。若有众生乐财 则施财。乐法则施法。使生亲爱心而受道。二。爱语摄。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
使生亲爱心而受道。三。利行摄。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生亲爱心而受道。
四。同事摄。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 是受道。佛菩萨之积极为何如。
何谓方便。方便者量众生根器施诸权巧而渡之也。前述之四摄法。亦是方便 之门。法华经化城喻品云。“譬喻险恶道。回绝多毒兽。又复无水草。人所怖畏 处。无数千万众。欲过此险道。其路甚旷远。经五百由旬。时有一导师。强识有 智慧。明了心决定。在险济众难。众人皆疲倦。而白导师言。我等皆顿乏。于此 欲退还。导师作是念。此辈甚可悯。如何欲退还。而失大珍宝。寻时思方便。当 设神通力。化作大城廓。汝等入此城。各可随所乐。诸人既入城。心皆大欢喜。此是化城耳。我见汝疲极。中路欲退还。权化作此城。汝今勤精进。当共至宝所。”
观此可知释尊分时设教。权施方便之深意。故最上根者与言禅。上根者与言教。
重分析者与言唯识。普通者与言净土。权设大乘小乘。不论出家在家。务求普化 群机。使一切众生。咸沾法益也。近人观佛子之对像跪拜。及净土之持名念佛。即以其无神论立场。谓为迷信。不知跪拜与对长上致敬何异。念佛对于修心有莫 大之功。且持名念佛。不过方便初机之简捷法门。更有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 相念佛等法门。净土自有无穷妙用者。人自不会耳。岂迷信哉。
或谓。基督教亦脱胎于净土宗《阿弥陀佛》。试观耶稣身上搭衣。与佛相同。
阿弥陀经说西方极乐世界。耶氏亦说天国极乐。净土往生分九品。耶教李林天神 谱。亦言天神分九品。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耶氏亦言你 不在人间立功。上帝不许你到天国。净宗二六时念佛名号。求佛接引。耶氏亦以 早晚祈祷上帝哀佑。至佛门有灌顶之法。耶氏亦有洗礼之仪--观此耶氏教义。与净土宗趣。大致相同。而耶氏诞生于释迦后千有余年。当是曾受佛化。得阿弥 陀经之授。归而根据之。另行创教。似无疑义。且耶氏曾晦迹三年。当是赴印度 参学。事虽无据。而迹其蛛丝马迹。似非厚诬云云。其言良非向壁虚构。不过表 面上看来。耶氏虽类似净宗初机之持名念佛。实际则远逊之。耶教著于他力。明 其然。而不明其所以然。迹近勉强。持名念佛。则重他力自作相应。如楞严经大 势至圆通章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 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 得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 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有因有果。故理事无碍。且耶教说永生。净宗 则云往生净土。见佛闻法。悟无生忍。永生之生。以灭显生。有生对待。终有灭 时。无生之生。则本自无生。故无有灭。此所以称为无量寿(阿弥陀译名)也。
愿行菩萨行求无上道者。非必出家而后可行。在家亦无不可。不过出家所以 别国主。离亲属。舍家庭者。意在脱离情欲之羁绊。舍私情而发展佛力之同情。舍私爱而为伟大之博爱。以渡一切众生为忠。以事一切众生为孝。此大同之义也。
孙中山先生尝曰。“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宗教是造成民族。和维 持民族一种最雄大之自然力。人民不可无宗教之思想。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今公亦以佛教之输入中国。有裨益于中国之学术思想。故称佛教为今日之周旋国 际。趋进大同之唯一大教。岂徒言哉。且今日信教自由。不能强人以迷信。祇可 令人心悦诚服而生正信。然则舍佛教其谁与归。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北京站)
【永恒生命的呼唤】http://huhu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