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星云大师谈人生八度
【 星云大师谈人生八度 】高度,决定事业;深度,决定智慧;宽度,决定理念;广度,决定思维;速度,决定效率;力度,决定能力;角度,决定方向;尺度,决定成败。不争,元气不伤;不畏,慧灼闪光;不怒,百神和畅;不忧,心底清凉;不求,不卑不亢;不执,可圆可方;不贪,富贵安康;不苟,何惧君王。
!-------★、第1条:爱你是一种幸福,疼你是一种珍惜,吻你是一种温柔,抱你是一种浪漫,念你是一种习惯,想你是一种快乐,等你是一种考验...-------★、第2条:有一种默契叫做心照不宣;有一种感觉叫做妙不可言;有一种幸福叫做有你相伴;有一种思
念叫做望眼欲穿!-------★、第3条:我有眼睛却不能随时看见你的身影我有耳朵却不能随时听见你的呼吸我有双手却不能随时紧紧的抱着你但我有一颗心随时随地都可以想你牵挂你的人是我...-------★、第4条:握不到你的手,但能感觉到你的温柔;看不到你的脸,但能想起你的容颜;想见你却是经常在梦里,想说爱你却只能在心里此时此刻真的好想你...-------★、第5条:我要搬家了,地址是爱情市相爱路思念街520巷1314号,房东是我最爱的你,租期:无限;租金:我的爱:合约:我爱你一辈子!愿意收留我吗?-------★、第6条:天气预报:今天到明天上午有点想你,预计下午转为持续想你,受此低情绪影响,傍晚将转为大到暴想,心情也将降低五度,预计此类天气将持续见到你为止!-------★、第7条:生命中有你,感觉精彩; 回忆中有你,感觉温馨 旅程中有你,感觉骄傲;失落中有你,感觉坚毅;沉默中有你,感觉灿烂;一生中有你,无怨无悔!-------★、第8条:温柔的心是送给快乐的人!浪漫的心是送给有情的人!永恒的心是送给等待的人!愿把一颗祝福的心送给我最心爱的人!-------★、第9条:《我好想你》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很珍惜这缘份《好》怀念我与你之间的默契《想》跟你说声好好地照顾自己《你》要记得我在默默的祝福着你哦!-------★、第10条:时间是链子,快乐是珠子,用链子串上珠子,挂在胸前就可以幸福一辈子;幸福是石子,烦恼是沙子,时间是筛子,用筛子漏掉沙子,石子就会陪你一生。转发幸福一生
第二篇:星云大师谈幸福经典语句和全文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RbzpNAAACAAJ&hl=zh-CN http://zhenmafudan.ycool.com/index116.html http://blog.tianya.cn/blogger/blog_main.asp?BlogID=2604908&page=18
1、人,躯体有生有灭,但生命期期无限。如果我们能把精神、智慧、贡献,都流入无限的时空中,不就是无量光,无量寿了吗?以今生的光华去结福缘,积福德,连接来世而得福报,当是幸福的最高境界。为了得到幸福,非得从亲自去寻找幸福开始不可。凡事顺遂并非就等于幸福。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或许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2、五根指头争老大,大家都想当第一。大拇指一伸我是顶好;食指指东指西,要人服从;中指认为自己居中,最长、最大;无名指戴金戴银,珠光宝气。当大家都说过以后,小指说:我合掌,对人恭敬、对人礼拜,在圣人之前,我最靠近他,应该就是第一。其实,第一固然很好,二、三也是不错,四、五各有所长,所以能大能小、能前能后、能一能二的人生,最为幸福快乐。黎东方教授为大家解说“仁”字的意义:
3、一、仁,不是一个人的存在,而是要顾念自他的两个人的利益才称“仁”。
二、仁,是种子,如杏仁、核桃仁,就如佛心,能生生不息者,谓之“仁”。
三、仁,在甲骨文写法是“><”,是两个人鞠躬,故能彼此尊称为仁。
淡淡一个字,就能将中华文化渊博、瑰丽、哲理的内涵表露无遗,学者到底是学者。
“仁”即是指人有二个,心中要有另外一个人的存在,才是“人”。不闹情绪、不冤枉人、能包容人、尊重人、服务人,才像个人,千万不要做“半人”。现代的人群里,多少人的脸上失去了微笑的能力!每天拉长着脸,好像别人欠他什么,或者什么地方得罪了他。有的人有口不讲话,尤其不善于讲好话,哪怕你是金丝雀,你有再好听的声音,但你不肯表露,人家也会把你当作一只小麻雀送进烤箱里。
4、一个人,力气大的能举四十公斤、五十公斤,甚至大力士能举一百公斤,但是即使是力大如牛的人,你叫他把自己举起来,却是不可能的事。这意思是说,人有能力对抗外境,却往往拿自己没有办法。不能做自己的主宰,这是人的悲哀。因为人不能认识自己,当然就无法自我学习、自我健全、自我进步、自我升华。
5、人跟人相处,总会对对方说:“你不了解我。”其实最不了解“我”的还是自己。
6、世间上,同的太少,异的太多,只有在同中求异、同中存异,那才是处世之道。
7、造成沟通上的障碍,有的是拙于言词,有的因为表达不当,有的则是因为自己预设立场,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然无法沟通;也有的人态度冷漠,令人不愿碰触;但最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则是姿态太高,对于自己的主张,要人奉若圣旨,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如此之人,如何沟通?因此,一个人能够从善如流,让人觉得自己很好说话,别人才好和你沟通;能够与人为善,让别人觉的于己有利,别人才愿意与你沟通。
8、在联邦德国,年轻房客住在公寓里,白天夜晚都开着灯,别的房客看不过去,叫他关掉,年轻人说:"关你何事?"房客说:"你浪费能源,使国家陷于贫穷,怎么不关我事?"
两德统一了,民主德国很穷,要一兆美金才能助其复兴,虽然如此,联邦德国的人也很欢喜,说道:"只要统一,穷,没有关系,谁叫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呢!"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句话.
9、有能力的人,总是想到我要对他人有所贡献、有所图报、有所服务。
10、“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一点红不是非常重要吗?。
11、人生中,感动是一时的,感恩是一世的;荣耀是一时的,影响是一世的;委屈是一时的,成就是一世的。不要让一时种下的因,影响及于一世,甚至牵动生生世世的祸福安慰。凡事以“难遭难遇”志祥,以“千载一时,一时千载”之心相待。(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愈想愈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我们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狱。)
12、被圈圈圈住,被框框框住,所谓“坐井观天”,那里能看到广大无边的天地呢?没有豁达的心情,没有豁达的观念,想要获得快乐实在难矣也!
13、丰裕不可泛滥,泛滥就成灾难了。
14、一炉香,三杯茗,万卷书,何须尘寰外再求仙求佛。(自私)
15、依佛经说:人天的道路有三个条件,一是喜舍,二是持戒,三是禅定;地狱的道路,也有三个原因,一是贪欲,二是瞋恨,三是邪见。我们是要走天堂之路呢?还是要走地狱之路呢?
16、(裴德匹第斯,马拉松)生命是马拉松,必须要有耐力,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17、男女交往,在未结婚前要用双眼去看,考虑结婚的时候应用一只眼来看,结了婚以后就用心不用眼,只想到对方的好处,不看对方的缺点.18、在《四十二章经》里,佛陀问弟子:人命在几间?弟子甲说:数日间;弟子乙说:早晚间;弟子丙说:饭食间;弟子丁说:呼吸间。佛陀赞美弟子丁,是真正知道生命可贵、无常迅速的人。
19、一池静止的死水,和一条涓涓细流的活水,同样是水,但是我们即刻可以判断出水质的不同。
20、死水,表示没有生命;它没有跳跃,没有流动,没有未来。而活水虽然是细流,但奔放向前,与阻碍奋战,自能流出无限的前途。
命一如流水;流水淙淙,永不停息。我人的心念,念念不停,恰如流水。唯识宗更将第八阿赖耶识喻为瀑流。
生命如水!但是,有的人自己本身保守固执,不把生命、心灵跟大地众生共同活跃起来,宛若一滩死水,无益于世。有的人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都是没有活用生命,故而让生命变成了死水。有的人觉得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这也是没有发掘自己的潜能、才华、专长,所以活水不来,就如同死的生命。当一个人感到自己的生命有所不足时,就是死水;当一个人不肯发心利众时,就是死水;当一个人不愿把自己的所有分享别人时,就是死水。
朱熹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我们有了般若智能,就是有活水。能都活出生命的价值就看自己的生命是死水还是活水。
21、修行,就是修正行为。
22、一等根器的人,凭着崇高理想而行事;二等根器的人,凭着常识经验而工作;三等根器的人,凭着自己需要而生活;劣等根器的人,凭着损人利已而苟存。
23、艰难困苦可以打败一个普通的人,却挫败不了一个有为的人。
24、有人问赵州禅师:“如何参禅悟道?”禅师说:“我要小便去!”随后又回头对问道的人说:“这么小的事还得我自己去做呢?”问者大悟。这就是幽默的宝贵。
25、有一位太太,不肯行善做好事,禅师举起双手问她:“如果这只手只能伸,不能曲,如何?”太太回答:“这是畸形。”禅师再把手指握紧,问:“如果这只手只能握拳,不能伸开,如何?”太太回答:“这也是畸形。”禅师把握时机对这位太太说道:“太太,一个人如果不能释放一点,布施给人,这也是畸形!”
26、有的人的一生,老天给他数十年时间,他不知道如何全排运用。例如,童年应该读书,他偏要游玩;中年了,应该要做事,他想到读书。等到老年了,应该要为自己保留一些余力,他又去为儿孙效力,搞得自己精疲力竭、焦头烂额。人生可以用一些时间去做一点善事,结一些人缘,他偏要去打牌、喝酒、跳舞,浪费了时间,到最后自己生命中的花种不能结果,岂不可惜!
27、对着山谷讲话,山谷的回音就是你的原音呈现。你对着山谷说“我爱你”,山谷就回给你“我爱你”;你对着山谷大喊“我恨你”,山谷也会回给你“我恨你”。有人幸福,有人不幸,看起来都是外在的因素,实际上,幸与不幸,唯人自招!是祸是福,主人不能赖账的喔!
28、八十楼的人生 有兄弟二人,外出登山,下山后回到八十层楼高的家,正好碰上大楼的电梯故障。兄弟俩急于返家,决定爬上去。
当爬到二十层楼,他们并不觉辛苦,心想自己是登山好手,何惧高楼?爬到四十层楼,这时感觉有些累了,尤其行李中的登山装备,非常沉重。兄弟二人于是商量,决定暂时把行李放在第四十层楼,等电梯修好再来取。
他们继续往上爬,到达了六十层楼,两人开始气喘吁吁,举步维艰。但是仔细一想,都已经爬到六十层楼了,距离住家的八十层楼,只剩下二十层,还有何难?于是尽管辛苦、疲倦、气喘、流汗,种种地困难,腿酸力尽,终于爬到了第八十层楼。
当哥哥准备要开门进入物资的时候,忽然大喊一声:“糟糕!钥匙放在行李中,没有带上来!”兄弟俩像泄气的皮球一般,感到一片茫然。
八十层楼的生命就像八十年的岁月。二十层楼的人生,青春力壮,无限美好。但是到了四十岁,为了家计儿女,生活的重担,就如行李的负担,难以负荷。这时候有的人就把这个负担放在四十岁,继续登上六十楼。六十岁的人生,已经感到体力不继,不过人生往高处走,只得带着老态龙钟的身体,继续往上爬。当到达八十岁的人生高楼,但这时已经没有力气再回头去取来打开幸福的家门了。聪明的读者,你也有八十层楼的人生,每一层楼,你都想做些什么呢?
人生如爬楼,爬得高,看得远,爬得高,高处不胜寒,下楼梯更要步步稳健。透过阶梯,到了不用阶梯,这便是人生另外一个境界了。
幸福的真谛
为了得到幸福,非得从亲自去找幸福开始不可。凡事顺遂并非就等于幸福,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或许才是最幸福的时刻。幸福绝非存在于目所能视的世界中,真正的幸福潜藏于目所不能视的事物中。
过着什么也不缺的生活的人,是无法了解何谓生活的幸福。欲望愈少,愈能享有幸福的人生。
穷一生去追求幸福,你永远也无法幸福,即使手握着最爱的东西,也不觉得幸福。
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聪明者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在漫长人生经验中学习到的教训是:只有自己能给自己幸福。在心中寻找和平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虽然人生只剩下对未来的憧憬,仍然是一种幸福。知足如点金石,可使接触的东西变黄金,就是幸福。
其实人生的前途,荣华富贵者不一定就永久快乐,贩夫走卒也不是一辈子劳苦。一个人只要心安理得,适如其分地做其“本分”事,既是幸福。
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人会微笑,因此有表情是为“人”最大的幸福。所以对徒众性格的培养,我的要求是将自己的“神”提起来,做个有活力的“神”。http://space.gootrip.com/index.php/448977/viewspace-36879.html
《星云大师谈幸福》 自序 幸福境界
幸福,是人们终其一生的追求,从小到大,勤奋求学,成家立业,力争上游,莫不是为着幸福在孜孜屹屹,向上攀升,其实,幸福的境界,有多种层次。如果,追求幸福如登山,从人生的山脚下往高处走,有朝一日富裕了,入口珍馐、一身锦绣、居有华厦、出入名车,这些属于物质范畴的享受,才只是第一层的幸福。
幸福必须连锁,因为人是群体的存在,再大的荣华富贵若一人独尝,毫无滋味。所以幸福的第二个层次是与外在互动,比如人际关系。拥有和乐的家庭,相契的知己,上下融洽的工作发挥,不断学习与付出的环境,才能真正在人际网络里构建幸福的基地。有的人固守自身,不愿把自己的所有分享别人,不愿让生命与大地众生共同活跃,这就宛若一滩不动之水,终将腐臭。
当然,向外的联系尚且不足,向内找寻自己的本来面目,才能开发自我的慈悲心,欢喜心,感恩心,信仰心等的无穷宝藏。生活的修行其实就是在行住坐卧,起心动念里。也许粗茶淡饭,仍觉别有滋味;也许衣着朴素,也轻安自在;小屋恬静,安步当车,这修行的欢喜,是幸福的更高层次。
“人人都有观自在,何必他方远处求?”关照境界,关照人事,我心自在,一切自在。“观自在”是菩萨名号,“无量寿”是阿弥陀佛名号,修得佛眼来观世间,就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空间。人,躯体有生有灭,但生命期期无限。如果我们能把精神、智慧、贡献,都流入无限的时空中,不就是无量光,无量寿了吗?以今生的光华去结福缘,积福德,连接来世而得福报,当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做幸福人
修佛眼来观世间,把一切语言往好处听,从淡处了解人生真味,用口宣扬人生真理,那么,幸福都是我们的。
想法改变人生
一个人的思想模式,不能只有直线的,也不能只是单向的,凡事要从前后、左右、上下、正反等多方面去思考;也就是说,当事情陷入胶着状态时,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往往就会出现转圜的余地。
“你骑马来我骑驴,看看眼前我不如;回头一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世间事,祸福得失往往难以预料,好坏有无也非绝对的,所以遇事能换个角度想的人,总能从窘境中破茧而出。
一样米养百种人
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愈想愈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当我们以圣人之心看世间,一切人都是圣人;以盗贼之心看人,则所有人等都是盗贼。因为想法不同,就有天堂地狱之别。
心甘情愿,一定快乐
我常教导徒弟凡事要学习吃亏、退让、忍辱。“当对方无理时容忍。当流言中伤时不理。当别人受难时体恤。当接受任务时奋起。当不幸来临时勇敢。”
只要是“心甘情愿”,一切的苦也都不觉苦,一切难也不觉难,反而能从磨练中得到收获与领悟。
好好做自己
有一只小蜗牛,总是嫌自己背上的壳既笨重,又不好看,它羡慕天上的飞鸟,有天空守护;它羡慕地下的蚯蚓,有大地为依。但是蜗牛妈妈告诉它:你不靠天,也不靠地,你要靠自己身上的壳。身上的壳虽不美丽,虽很笨重,但却是你自己的安全保障,嫌弃自己,羡慕别人,哪里会成功呢?
人都有他一定的角色,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就叫做“做人的本色”。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本色,就是失去了立场,失去了人的本位。本色也可以说是做人的形象,每一个人希望把自己树立成一个什么样的形象,那就是人的本色。有的人,一生不管做什么都不像,也就失去了人的本色。
谁第一名 丰裕之后的省思
自己若没有办法做的事,就不必指望别人做!
一直到现在,我仍谨记着惜福之法:
一、只字必惜,贵之根也。
二、粒米必珍,富之源也。
三、片言必谨,福之基也。
四、微命必护,寿之本也。
能忙能闲皆是福
“忙里山看我,闲中我看山;相似不相似,忙总不及闲。”
眼睛以睡眠为食
礼貌与人缘
如果能在责备的话里带抚慰,批评的话里带赞扬,训诫的话里带推崇,命令的话里含扶掖,能抱着如此诚恳和平易的心境讲话,一定会到处有人缘。
我常以四句话提供给大家,来改善人我之间的关系。“初见三句话”,大家初见面讲三句好话,你好、大家好、今天天气很好。
“相逢一微笑”,大家见面时,面露笑容。“争执一回合”,有争执时,只限一回合一句话,不要一直争下去。“赞美要适当”,称赞人家要恰如其分。
果能如此,人我关系定能和谐、改善。
独处的幸福
人若能懂得安排自己,过一段属于自己的真正时间,是多么幸福啊!
所谓独处,并非单独一个人看报纸、看电视、听音乐,因心念会随报纸、电视、音乐的内容而跳动。
真正“独处”的意义是要内观,看无相的世界,听无声的声音。人与人相处不可忽略掌声,但对个人则要无声。心境不同感受也不会一样,故虽有外在世界,内在自我的心灵世界一样重要。
放风筝的体悟
放风筝个中大有人生哲理在焉!我们做人,要像放风筝一样,懂得观察风向、时空、气候、天时、地理、人和等,有了这些敏锐的觉知,做人才能进退得宜、圆满自在。
有书真富贵
“半人”与“非人”
黎东方教授为大家解说“仁”字的意义:
一、仁,不是一个人的存在,而是要顾念自他的两个人利益才称“仁”。
二、仁,是种子,如杏仁、核桃仁,就如佛心,能生生不息者,谓之“仁”。
三、仁的甲骨文写法是“><”,是两个人鞠躬,故能彼此尊重称为仁。
“仁”即是指人有二个,心中要有另外一个人的存在,才是“人”。不闹情绪、不冤枉人、不欺侮人,能包容人、尊重人、服务人、才像个人,千万不要做“半人”。
反观自己
一个人,能看得见环境上的微尘、沙粒,乃至小小的羽毛、毫发等,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这意思是说,人往往看得到别人的过失,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平时眼睛所见,都是别人怎样不对,如何不好,却从来不曾好好地反观自己。所以,人能看得见别人,却不能认识自己,这是人的肤浅。
一个人,力气大的能举四十公斤、五十公斤,甚至大力士能举一百公斤,但是即使是力大如牛的人,你叫他把自己举起来,却是不可能的事。这意思是说,人有能力对抗外境,却往往拿自己没有办法。不能做自己的主宰,这是人的悲哀。
因为人不能认识自己,当然就无法自我学习、自我健全、自我进步、自我升华。
人跟人相处,总会对对方说:“你不了解我。”其实最不了解“我”的还是自己。
大家尊重
世间上,同的太少,异的太多;只有在异中求同、同中存异,那才是处世之道。
立志做喜鹊
“此山望见彼山高,到了彼山没柴烧”,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重要的是先健全自己,并能与人为善。
有用的人
人际沟通法门
佛教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都是沟通人际的最好法门。
人情世故
不做旁观者
留些余地
人我之间、人事之间,也需留个“若即若离”的空间,避免关系紧张,造成摩擦,甚至产生裂痕。
人情之间,能进能退,能得能舍,能大能小,能有能无,懂得留一些适当的空间给人,亦是“伸缩缝”的妙用。
话不要说满,事留有余地,才有回转的空间。
分一杯羹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千万不能计较一时,不要像商业买卖一样,银货两讫就算了。利害是一时的,道义是永久的,何必斤斤计较眼前的一杯羹呢?
小兵也可立大功
做人,要像螺丝钉,当人家需要我们的时候,要尽量发挥自己的功能;当人家知道我们很重要的时候,也不要自抬身价,还是要很安分地左一个螺丝钉,如此才能发挥大用,才能成为一颗名副其实的螺丝钉。
***
人都喜欢做主角,不喜欢做配角,认为配角是点缀。
房子四壁空白,挂上一幅画来点缀,这一幅画可能成为房子的主体;“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一点红不是非常重要吗?
一桌丰盛的大鱼大肉,清爽的小菜反而倍觉可口。点缀,有时也可以成为灵魂。
放下身段
功名富贵人人追求,能够得到也并不是不好;但如果因缘不具而失去,也要能放得下。人生要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有能无、能高能低,如果一句话他就放不下、一件事他也放不下,甚至为一个人而放不下,又如何承载更大的责任呢?
一切总会过去
世间再苦的事,如果你想要“那是一时的,马上就过去”,再大的辛苦,都能克服。世间再快乐的事,你也要想:“那只是一时的!”由此认识,你就不会贪恋不舍。
人生中,感动是一时的,感恩是一世的;荣耀是一时的,影响是一世的;委屈是一时的,成就是一世的。
不要让一时种下的因,影响及于一世,甚至牵动生生世世的祸福安危。凡事以“难遭难遇”之想,以“千载一时,一时千载”之心相待。
名枷利锁
搬开石头
人生三昧
人生可以淡,但是不能无味。例如不读书,言语无味; 无味,就是贫乏。
人生要像青橄榄,愈嚼愈有味,淡中有味,才是真味。
人生之路
前人铺路后人行。我们是否想过:自己留下多少方便的路给人行走呢?还是反而断人的路、挡人的路呢?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虽有顺遂、曲折、平坦、崎岖的不同,但总结起来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善美的天堂之路;一条是丑恶的地狱之路。依佛经说:人天的道路有三个条件,一是喜舍,二是持戒,三是禅定;地狱的道路,也有三个原因,一是贪欲,二是瞋恨,三是邪见。我们是要走天堂之路呢?还是要走地狱之路呢?
身心安住
解脱自在
想要获得自在的人生,要能逆向思考,要懂得“人我互调”、“以人为我”,如此很多事情就能心平气和。
金钱被人盗用了,就想:这可能是我前世有欠于他,今生还他算了。爱人离我而去,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你如果能回头一想:我爱她,就应该尊重她的自由;名位失去了,不必感到痛苦!无官一身轻,不是一样可以逍遥?给人毁谤了,想到这是他替我消灾,不但不计较,反而感谢他,你怎能不自在呢?
人生的自在,不在他求,不是他人赏赐;自在是自我的事情,自我的当下转识成智、转迷为悟,当然就可以转束缚的人生为自在的人生了。拥有与享有
世间上,你所“拥有”的,不一定都能为你所“享有”;不是你所“拥有”的,也并不代表你就不能“享有”它!
感恩最美
马拉松竞赛
停•听•看
走到火车平交道的地方,总有一块明显的标志,上面写着“停听看”,让每一个人能够注意安全,不要急着冒险通过平交道。
人生本来就如平交道,任何时刻都要“停听看”。
停,就是等机会,等因缘;一切都要待机而发,待缘而成,不可莽撞。因为停、等不是不走,只是要等到安全的时候才可以向前。
听,就是对于好坏、善恶的判断,你要听一听。你不听,怎么知道与你有关的声音是好是坏呢?
看,就是注意焦点。如果目标不清,层次不明,没有眼睛的世界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形,可想而知!
停,才有预备在出发的力量。听,才知道世间人情的反应。看,才清楚前途的何去何从。
淡中有味
四季人生
欣赏缺陷美
“麝因香味身先死;蚕因丝多命早亡。”
莫护短
婚姻幸福之道
男女交往,在未结婚前要用双眼去看,考虑结婚的时候应用一只眼来看,结了婚以后就用心不用眼,只想到对方的好处,不看对方的缺点。
快乐空巢期
现代的年轻父母,不要等到“空巢期”的来临,现在就要培养兴趣,例如读书、绘画、音乐、旅游、义工、修持等;如此才不怕将来面对“空巢”的寂寞。
欢度老年生活
做老来子
人命无常
人体四大
追求圆满
生命如水
幸福配方
每天说一些欢喜的话,激励自己不要悲伤。每天做一些利人的事,激励自己融入群众。每天读一些益智的书,激励自己增长智慧。
每天审视圣者的慈像,激励自己增加内心的善美。心药方
提升心灵之美 有一天,“心”对“人”抗议道:你每天只知道给身体穿好的、给嘴巴吃好的、给耳朵听好的、给眼睛看好的、给鼻子闻好的、却从来不知道也要给我这颗心补充一些慈悲、智慧、感动、欢喜、惭愧、惜福等养分。
这正是每天只知道追求外在美丽、感官之娱,只重资用,却不重心灵提升的庸俗之人的写照。过去有一个富翁,娶了四个太太。平时爱护年轻貌美的四太太,总是给她穿好的、吃好的;三太太仗着还有一点姿色,也颇受富翁眷顾;二太太每日忙于操持家计,无所谓爱与不爱;最不受富翁喜爱的是元配糟糠之妻。
有一天,富翁得了绝症,垂死之际要求四太太陪着同死。四太太一口拒绝,认为生前恩爱固然好,死后相随有何义!于是改找三太太,惊慌失措的三太太说:我还年轻,你死了,我可以改嫁。二太太则以家务无人操持为由,只同意送上山头,令富翁讶异的是,平时最不受照顾的元配,竟然心甘情愿地答应殉葬。这个譬喻里的老四,指的是我们的身体;老三,就是我们的财富;老二,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原配,正是我们的心。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业”就是我们的“心”识,它带着我们五趣六道里轮回;正是“披毛带角因为它;成佛成祖也由它”。心,与我们的关系如此密切而重要,我们怎能不去关心它、美化它呢?所以,吾人在美颜美体之余,更要美心。能够拥有一颗美的心,才能“人天有份,恶道除名”。
不求神通
以退为进
有一首诗形容农夫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观自在
“人人都有观自在,何必他方远处求?”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另外一个名号,意思是说,只要你能观照自己,你能认识自己,你就可以自在了。
眼不见为净
俗云:“眼不见,嘴不馋;耳不听,心不烦。”凡事都知道,自有知道的乐趣;有时候不知道,也有不知道的快乐。
欲乐与法乐
世间上的人,种种的营求,都是为了追求快乐。
快乐处处求,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欲乐,一种是法乐。
所谓欲乐,一般说,世间上有“五欲”——财、色、名、食、睡。
财——财富人人都想拥有;拥有财富固然可以为人带来快乐,但是“人为财死”。因此,有钱有财有时也会带来许多的灾祸,财富有时也会造成许多的不幸。
色——男女情爱固然可爱,但是“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爱得不当,往往增加许多无谓的烦恼,造成“欲海狂澜”,不可自拔。名——善名美誉,人人喜爱;可是“誉之所至,谤亦随之”,爬得高,跌得也重。甚至“盛名之累”,有时候也会带来许多的不幸啊!
食——千奇百味的饮食,固然饱人口腹;但是多吃,肠胃消受不了。所谓“病由口入”,何况很多的罪业,有时候也是由吃所产生的。
睡——睡,本来也是一种享受,但是睡多了,成为懒散,被人讥为“好吃懒做”,自己的前途也难以有好的开展。
所以,世间的五欲之乐,只能说是一半乐,一半苦,苦乐参半。因为,“欲乐”有污染性、有短暂性、有不确定性,所以一个人种种的辛苦,种种的勤劳所追求到的欲乐,原来里面也有危害健康的毒汁。
离苦得乐
故一个人快乐与否,非金钱的多寡可评,钱财的好与不好“使用”价值而论。积德比积财更能让子孙受惠,一个真正富有的人应:
一、外财与内财兼具。
二、接受与施舍并行。
三、拥有与享有同受。并备有“以无为有”、“以众为我”、“以空为大”的人生观。
心发愿成耕耘心田
培养器量
开启心牢之钥
心念如种子
养身与养性
积极护生 幸福观 了解平等
虚荣毫无价值
幸福的真谛
为了得到幸福,非得从亲自去找幸福开始不可。
凡事顺遂并非就等于幸福,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或许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
幸福绝非存在于目所能视的世界中,真正的幸福潜藏于目所不能视的事物中。过着什么也不缺的生活的人,是无法了解何谓生活的幸福。
欲望愈少,愈能享有幸福的人生。
***
穷一生去追求幸福,你永远也无法幸福,即使手握着最爱的东西,也不觉得幸福。***
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聪明者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
***
在漫长人生经验中学习到的教训是:只有自己能给自己幸福。在心中寻找和平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虽然人生只剩下对未来的憧憬,仍然是一种幸福。
***
知足如点金石,可使接触的东西变黄金,就是幸福。***
其实人生的前途,荣华富贵者不一定就永久快乐,贩夫走卒也不是一辈子劳苦。一个人只要心安理得,适如其分地做其“本分”事,既是幸福。
***
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人会微笑,因此有表情是为“人”最大的幸福。所以对徒众性格的培养,我的要求是将自己的“神”提起来,做个有活力的“神”。
欢喜修行
什么才叫欢喜?
吃好的,不一定欢喜,因肠胃吃坏了就欢喜不起来,跳舞跳累了,打牌输钱了,都不会欢喜,唯有从闻法中得到的法喜,从打坐、礼佛、禅定、结缘、赞美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欢喜!生活中修行
欢喜与忧烦
有修养的人,在生气的时候更要保持小声说话,保持平静微笑的样子,就能抗拒生气。要生气了,不要给人知道,找个适当的时候离开现场,到外面透一下空气。
生气时,可以自问:我到人间来,就是为了生气的吗?当然不是,我是为了欢喜而活着的!
创造欢喜,给人欢喜
见贤思齐
降魔
实现理想
无量寿
自我克制
逆增上缘
幽默,才有禅味
幽默要谐而不谑,不是恶作剧;幽默要能让对方感到会心的甜蜜。它是一种生性的灵巧、活泼,有时间想学也学不来,必须从小培养一种与人共享、共乐的雅量,才能有幽默的习惯。
八十楼的人生
有兄弟二人,外出登山,下山后回到八十层楼高的家,正好碰上大楼的电梯故障。兄弟俩急于返家,决定爬上去。
当爬到二十层楼,他们并不觉辛苦,心想自己是登山好手,何惧高楼?爬到四十层楼,这时感觉有些累了,尤其行李中的登山装备,非常沉重。兄弟二人于是商量,决定暂时把行李放在第四十层楼,等电梯修好再来取。
他们继续往上爬,到达了六十层楼,两人开始气喘吁吁,举步维艰。但是仔细一想,都已经爬到六十层楼了,距离住家的八十层楼,只剩下二十层,还有何难?于是尽管辛苦、疲倦、气喘、流汗,种种地困难,腿酸力尽,终于爬到了第八十层楼。当哥哥准备要开门进入物资的时候,忽然大喊一声:“糟糕!钥匙放在行李中,没有带上来!”兄弟俩像泄气的皮球一般,感到一片茫然。八十层楼的生命就像八十年的岁月。二十层楼的人生,青春力壮,无限美好。但是到了四十岁,为了家计儿女,生活的重担,就如行李的负担,难以负荷。这时候有的人就把这个负担放在四十岁,继续登上六十楼。六十岁的人生,已经感到体力不继,不过人生往高处走,只得带着老态龙钟的身体,继续往上爬。当到达八十岁的人生高楼,但这时已经没有力气再回头去取来打开幸福的家门了。
聪明的读者,你也有八十层楼的人生,每一层楼,你都想做些什么呢?
人生如爬楼,爬得高,看得远,爬得高,高处不胜寒,下楼梯更要步步稳健。透过阶梯,到了不用阶梯,这便是人生另外一个境界了。
各有各的爸爸
观照法门
信仰的层次
反省十二问
随缘修行
六根清净方为道
善缘福报
世间万物,成也因缘,坏也因缘!
缘在哪里呢?在我们的手中,在我们的口里,在我们的心意之内。很多的好事,因为一句话破坏了因缘;
很多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因为有人从中给予一点助缘,反而使其成功了。我们多给别人一些好因好缘,可能别人也会给我们一些好因缘。点滴因缘
随缘自在
布施种福田
能把自己拥有的给别人,是富有;只会贪图别人给自己,是贫穷。
从小接受的呵护、教导、激励、机会„„都是人家“给”我,我“给”人什么呢? “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也人人给得起。给人一句好话,给人一个微笑,给人一份心意,给人一点服务;都是善的给予。
佛也要结善缘
量有而用
如果时间是金钱的话,每个月的所得,应该用五分去顾念家庭、儿女、亲人的生活;另外要以二分去为社会公众服务,做社会的义工。再有一分留给自己,过着宗教发心、奉献的生活;剩下的二分,要做旅游、参学,以及正当娱乐、运动等。
时间的存款分配得当,生活的安排一定均衡,步调一定适中,也就容易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一句话的影响
奇妙的缘
人生在世拥有的不一定真实,世上一切都是因缘和合,重在彼此相互的关系。世界非个体,是要彼此相辅相成。对不悦不喜的人,要懂得“珍惜”,就如打篮球要感谢所有敌手,球才玩得起来,因为我们的生存跟这些人都有关系。
空欢喜
要独立,不要孤僻
酸葡萄变甜葡萄 人人都希望好运,却不知善缘是好运之因,好运是善缘之果。春时不下种,秋冬哪里有收成? 当然,做了一点好事,结了一点善缘,也不必希望马上就有回报。有时春天播种,秋天就能收成;有时今年播种,明年就收成;有时现在播种,多年以后才能收成,难以逆料。重要的是,随时有结善缘的美意和行动。
因果之间是相互的关系,有时候因中有果,有时候果中有因。总之,“善缘好运”就是好因好果的关系;欲得好运,就从广结善缘开始吧!
追因究果
吉凶谁定?
有漏世间
为什么许多人做好事却没有好报呢?因为他的身、口、意缺口太多,福报功德自然也会漏了。布施行善,若是心不甘、情不愿,让受者额度尊严受到伤害,如此纵有善行,布施的功德也会漏了。
帮忙别人做了不少好事,若你一直抬高自己,自我膨胀,别人不服气,反而对你訾议,这就是你的功德有漏了。
平日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积聚不少功德福报。单突遇逆境,就大发牢骚,口不择言,怨天尤人,原本的义行福报,就会漏了。
一面赚钱,一面浪费;一面种植,一面践踏,这就是有漏的世间,有漏的众生。谨言慎行、摄身防意,千万不要让三业把我们的“福报漏了”,这是非常重要的。
基因即业力
远祸求福
得失各有因缘。是我的,不必力争,自会得到;不是你的,即使千方百计取得,也会随风而逝。
有时候得也不好,有时候失也不坏,得失之间,所谓各有因缘莫羡人。即使得到了,也要好好运用;失去时,只要你有足够的条件,它也会再来。
人生,失去了金钱、资用,会有再来的时候;失去人格、道德,不容易恢复。得人容易,得人心难;得人心难,失人心容易。得失之间,富含人生哲理也。
对着山谷讲话,山谷的回音就是你的原音呈现。你对着山谷说“我爱你”,山谷就回给你“我爱你”;你对着山谷大喊“我恨你”,山谷也会回给你“我恨你”。有人幸福,有人不幸,看起来都是外在的因素,实际上,幸与不幸,唯人自招!是祸是福,主人不能赖账的喔!
“熏习”的力量
去除习气
生死之间
人之生命如杯水,茶杯打破了不可复原,水流到桌上、地下,可以用抹布擦拭,重新装回茶杯里;茶杯虽然不能复原,但生命之水却一滴也不会少。又好比燃烧的木材,薪火相传,流转不息,所以生命本身不会真正死亡。
佛教的“涅槃寂静”形容得好:不生不死,不生不灭;真正的生命是超越无常、超越无我的。例如海水波涛汹涌,海面上的泡沫究竟是海水,还是波浪?从觉悟的观点来看,有风起浪,无风平静,**最终还是归于寂静。
第三篇: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人类最大的愚痴,就是以为没有来生
有人说,人死如灯灭,一死百了,那有来生?这是迷的断灭见。
也有人说,人有来生,一颗颗种子,种到泥土里,都会再开花结果,会有来生;人死以后,当然还会再来做人,不会改变,这也是迷的常见。
人死了以后没有来生的断见,和人死了以后一定会做人的常见,都不是人生的真理;人死不是如灯灭,人死也不一定是做人,随着业报因缘,五趣流转,六道轮回,行善的人间、天上,行恶的地狱、恶鬼、畜生,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宇宙和人生,甚至一切万物都是循环不已的一粒种子,播到土里,在阳光、空气、水分等因缘具足下,就会生长、开花、结果,当然,怎可说人死就没有了?但是,从因到果,其中的缘分也是很重要;如果只讲因,抹去了最重要的缘,这是最大的迷惑愚痴。
本来是高官厚爵,只因作奸犯科,锒铛入狱为因,牢狱的生活待遇,连猪狗都不如,从现世报看来,人的一生穷通寿夭,即使人生,也有天堂地狱,所行所为,都能影响祸福和幸与不幸,一切都能改变,何况来世时间有春、夏、秋、冬,世界有成、住、坏、空,心念有生、住、异、灭,人生有生、老、病、死。
宇宙和人生,甚至一切万物都是循环不已的,好像钟的指针,只要有动力,就会一圈又一圈的永远在循环走动。
这相当于人生,生也不是开始,死也不是结束,而是轮回不已。亿万年来太阳每天日出日落循环不已,去了还会再来,这都是在说明人是有来生的。人有来生才有希望,但是也要有善缘,善缘善报,这就是悟者的世界。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人都想知道未来,其实: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欲知人有没有来生?因果循环,你可鉴古知今,你也可以现在推想未来,当下悟道,就可以知道三世一体、三千一念!
人有没有来生?业,维系了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莫以为作恶,来生不报;莫以为行善,来生不偿。其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人类最大的愚痴,就是以为没有来生。因为人有隔阴之迷的关系,对未来没有亲眼看到,所以不相信有来世。
其实,空气你也没有看到,电波你也没有看到,甚至爱心也没有看到,但是,你能说没有吗?基因可以改变人种质量,善恶因缘可以改变人生未来,人世间的迷悟,不可不慎!阿弥陀佛!(
第四篇:星云大师:人生有五味
星云大师:人生有五味
2012年10月22日 10:28佛教导航 微博
文/星云大师
阎罗王要一个人到世间来投胎,只给他三十岁的寿命。这个人嫌三十年太少,就跟牛要了十五年,于是可以活到四十五岁;可是他还是不满足,又向狗要了十五年,一下子增加到六十岁了,他仍然觉得不够,又再跟猴子要了十五年,总共是七十五岁。
在这人生七十五年的岁月里,三十岁之前是人的岁月,可以过幸福美满的生活。三十岁到四十五岁之间,每天为家人儿女辛苦忙碌,真是像牛马一样。四十五岁至六十岁时,儿女到外乡去工作,独留父母守在家里,倚门盼望儿女归来,经常吃儿女剩余的饭菜,过着如狗一样的生活。人近七十,像风中残烛随时会油尽灯枯,这时就像山中的猴子,害怕猎人随时会带着无常的弓箭射中他。人生真是五味杂陈:
一、童年的时候是美味。童年的时候,有父母呵护宠爱,要吃有吃、要穿有穿,是美味的人生。
二、青年的时候是甘味。青年的时候,交朋友、谈恋爱,前途充满着无限的理想、希望,是甘味的人生。
三、中年的时候是苦味。到了中年,每天为儿女、为家人做牛马,在外奔波辛劳,这时是苦味的人生。
四、老年的时候是涩味。到了老年,儿女像鸟儿一样振翅高飞,自己健康也一日不如一日了。眼睛看也看不清楚,耳朵听也听不清楚,口中吃也吃不甘味,所以老年的岁月都是涩味。
五、修行的时候是禅味。一个人假如从青少年起就懂得学道学禅,那么经过青年、中年、老年,都会有禅味。就算眼睛闭起来,不看不听中的世界还是一样甘美无比。
有的人很有钱,但他没有健康,有的人拥有爱情,却没有金钱:有的人房屋田产很多,但没有儿女;有的人有智慧、学问,可是找不到职业。所以说,人生由来多缺陷。在缺陷中,我们如何拥有全面的人生呢?
一、有心外的知识,也要有心内的体验。现在的人往往只重视心外的知识,尽管学习很多的技能,可是由于内心的体验不够,人生还是很浮面的。所以培养内心的体验很重要。
二、有接受的人生,也要有感恩的人生。从小到大,父母养育我们,师长教育我们,社会供应我们,我们每天都在接受。我们要如何回馈我们的父母、师长、社会大众呢?首先要懂得感恩,有了感恩心,就会发愤图强,做个有益社会大众的人。所以感恩心很重要。
三、有自我的个性,也要有随众的个性。人不能离群索居,在团体生活中,在待人处事上,要有自己的原则,同时要能随众随缘,如此才不会特异孤立。
四、有前面的世界,也要有后面的世界。有的人只知道前面的世界,只晓得向前迈进,却不知后面还有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因此遇到困难不懂得转身,不懂得回头,经常撞得鼻青脸肿。有一首形容农夫插秧的偈语:“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懂得给自己留个退路,遇事才有转圜的空间;如果处处将自己限定,将走不出自设的死胡同。
·佛光菜根谭·
生活艰难时,要面对它;
生活辛苦时,要体验它;
生活清闲时,要计划它;
生活满足时,要享受它。
(来源:柏林禅寺:星云大师《舍得》有声书)
第五篇:星云大师谈吃素心得
星云大师谈吃素心得 [日期:2008-03-04] 来源:东方佛教素食网 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上了「人间卫视」 ,接受知名主播李晶玉访问,分享饮食的习惯与观念.相信以下的自由心灵对话,会激起蛰伏于您心中的那份智慧灵性.1 李:请问大师,您吃素几年了? 大师:我自己从出生下来到现在都是素食者.我从小生长在乱世里,家乡经济非常落后, 在粮食极为短缺的当时,我吃过麦渣糊粥,我以地瓜当饭,每天三顿,吃得都怕了起来.十 二岁出家后,寺里仍是以稀饭代替干饭,经常一个月吃不到一块豆腐,或一些素菜.有些豆 腐渣我们拿到锅里去炒炒,如果没有柴火,就放在外面晒晒,连麻雀也来吃,甚至留下大小 便,所以吃到里面常常有虫蛆,不过总好歹也有点咸味.很多年都是这样过去的,也没生多大的病.我在想,大概是我们每天吃饭前都要念供养 咒,有佛祖的加持保佑吧.
2 李:现在素食似乎已经慢慢变成一种流行文化,其涵盖范围除了中华文化圈,也延伸 到欧美国家.能不能请大师谈一下素食文化.
大师:现在举世流行素食文化,很多人藉助素食来保健,美容.根据医学研究,素食有 益身体健康,而且可以培养耐力,养成温和的性格.一些吃素食的老和尚,他们每天早起到 晚,整天莫不精神奕奕,究竟原因何在?素食最主要的是长养慈悲心,从心灵的净化来减少 瞋怒,达到内心的安然,祥和.对于西方素食文化,据我所知,在美国有一个市区只准卖素的不准卖荤的,他们也不是 佛教信徒,全然是基于健康的立场而推广吃素.佛教虽然是最早倡导素食,但是最初佛陀时代并非素食,因为当时是靠「沿途托钵」的 方式乞食,信徒给甚么就吃甚么.中国佛教之所以提倡吃素的原因有二: 儒家所谓「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佛教经典中提到,要不断大悲种,慈悲而不杀害动物生命.另外有人说,植物也有生命,也有感情,若说不杀生,应该既不杀动物,也不杀植物才 对.其实植物的生命是「生机」 ,生长的机能的意思,跟生命不同.生命是「有心」 ,你看猪, 马,牛,羊要被宰杀的时候,会产生恐惧;而植物是「无心」 ,虽有生死的反应,但没有苦乐 的感觉.所以杀生的界定,在于是否「有心」与「无心」.吃素,除了出自慈悲心之外,最重要就是尊重生命.吃素令人慈悲幸福
3 李:吃素,除了帮助身体健康外,还有甚么好处?
大师:你看现在目前一些人吃荤吃肉,吃出很多的花样来,甚么活鱼三十吃,海鲜十吃 等等变态的吃法,就会让人养成变态的心.有时父母带小孩子出去玩的时候, 都会弄些小螃蟹小鱼给孩子玩, 有的会把鱼倒掉起来, 有的将螃蟹壳剥开,一直虐待到死.这会让孩子从小就不尊重生命,不知生命可贵,将来长 大以后对人也会
不尊重,甚至杀人之类的恶行都会引发出来.佛教并不鼓励人一定要吃素,但却主张不要杀生,可以买现成的来吃,但自己不要去杀 生.父母教导孩子,从小就要养成其尊重生命的可贵,爱惜小生命,小动物的习惯.所以我是觉得,今天的家庭教育首先要孩子尊重生命,让儿童爱惜生命,对未来的社会 风气才会改善.
4 李:在一篇杂志的研究报告甚至指出:如果世界上每个人吃素的话,世界就不会再闹 饥荒了.大师您的看法如何?
大师:我吃素几十年来,深刻觉得吃素的人比吃荤的好.吃素的人会慢慢减轻杀业,现 今台湾的杀业好重,我都觉得很忧心.现在的社会,猴脑蛇胆生吃活烧,如此杀生造业,社 会风气怎么会善良美好呢?
5 李:对于不同的宗教背景,不同地域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饮食文化.比如说回教徒 不吃猪肉,印度教不吃牛肉等等,对于素食在不同宗教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此请教大师的 看法.
大师:素食与宗教之间,本来就很难统一.不过我觉得,基本上各宗教要能做到尊重生 命,爱惜生命进而保护生命.6 李:有很多人本来学佛很精进,也吃素,最后听说密宗可以吃肉,于是就学密去了.
问他为甚么去学密宗,他说学密宗很好,可以吃肉,可以即身成佛!
大师:以前青藏高原不能种植蔬菜,对外交通封闭,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以肉 类为食.不过现在台湾素食文化普遍发达,应该可以改为吃素.不要借口说修密宗,就可以 吃肉.我觉得那是不当的.吃素首重心清净 7 李:如果不是真的很习惯吃素,是不是有循序渐进的一种方法,像是有些人就吃肉边
菜或是吃三净肉之类的,这两种饮食方式能不能请大师讲解?
大师:你讲得很对.为了以渐进的方法来吃素,可以选择初一,十五日,或六斋日吃素, 或平日只吃肉边菜,三净肉也可以.肉边菜: 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顿悟之后,为了避开四处争夺衣钵的人,在猎人队中藏身
了十五年之久.逢到猎人们把打来的野兽升火煮食的时候,惠能大师就到荒山野谷找些可以 吃的树叶,野菜回来,放在锅里煮;人家笑他有肉不吃,他就说: 「我只吃肉边菜!」因此, 惠能大师才是真正懂得吃素的意义,真正懂得修行的人.所谓真正的慈悲,不一定是在形式 上吃甚么,不能吃甚么,素食的意义是不断大悲种,因此,学佛不只是吃素而已.三净肉: 没有见到杀生,没有听到被杀声音,不是特地为我而杀,这就叫做「三净肉」.
8 李:我有些朋友,开始吃素之后,只要闻到肉味的时候,他们的头就会觉得发臭发昏, 怎么会这样子?
大师:因为他不习惯了.例如,我有一次到日本,信徒煮一碗面给我吃,一吃,哎呀!腥味难闻,怎么会有如此腥味?不过由于是信徒特别辛苦招待的宴客,于是我就闭住气把面 硬是吞进肚子.后
后来我才知道,日本人有个习惯,会把小鱼熬成的酱油和在面里调味.我这 样有罪过吗?我相信我不是吃荤,我还是吃素.有些人吃素,一定讲究所使用的锅盘都没煮过肉类,这是不对的想法,吃素不是作怪.我觉得心中清净才是最重要.所以我们吃素的人,千万不要造成别人的麻烦与负担.9 李:许多加工素食食品都做成像鸡鸭鱼等样子,对于这样的吃素方式,大师有没有甚
么意见?
大师:对于一些人把素菜制作成荤菜的样子,我也曾一度觉非常反感,总认为吃素是为 了长养慈悲心,如果以吃荤的心理来吃素,并不究竟,所以我每次看到餐桌上有素鸡,素鸭, 素鳗,素肉,素火腿,素乌鱼子等,都一概拒吃,但有一天,我看到信徒爱吃不已的样子, 突然想到:初入佛门的人一时之间无法革除宿习,所以有这种需要,只要我自己心里面没有 鸡鸭鱼肉就好了,何必要厌恶呢? 所以这样的呈现方式可以不用管他,不过有些素菜过分把菜做成像荤的味道,这个就没 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