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闲说作》有感
读《闲说作文》有感
期中考试结束后的第二天,是星期日,看《语文读本》中最后一篇《闲说作文》,看得我极度不爽。
第一段,她说中学生拿作文当小说写,缺少真感情,情节幼稚。我说,“新概念作文大奖赛”初赛明确说明“不限文体,体裁”。我想这里所谓“作文”是“大作文”的意思,它不仅仅是些记叙文、议论文,它还包括了小说、诗歌、散文。
参加“新概念作文大奖赛”的大都是些对文字极其热爱的孩子,其中也不乏有野心相当作家的人。他们试着写小说,试着为梦想努力难道就因为他们努力笨拙、稚嫩,就说他们“雕琢”,就说他们虚伪吗?
作者的理解,我认为狭隘又错误。
第二段,大部分认同,写东西的确要真,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要写“真作文”。
剩下一小部分,她说“写作文是对一个初学写作者的启蒙训练”,她作为新概念作文大奖赛的评委,看的和批评的应当是针对大赛的参赛者。大赛所限定的年龄范围是12岁以上---30岁以下的人。这些人,还能算是初学者吗?我记得张爱玲成名就是在这个阶段。一个初学者就可以成名吗?最后一句,她说学生写“挫折”写自己父母双亡,这不是初中、高中生会写的,这是小学生写的。而且写这样的东西也不是他们愿意的,他们也想写和弟弟抢糖没有抢到;也想写等蝴蝶破茧等了一天没有等到,但这样写老师不给高分,老师为什么不给高分
呢?因为我们的教育不允许。这是教育的问题,作文的事只是一个小小的折射而已。错误在教育不在学校,作者目光太浅。写到这里我意识到一件可笑的事,作者间接批评要求作文“根正苗红”的教育,却又在通篇强调写作文要“积极,向上”,这算不算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三段,我承认,故作深刻是比较让人作呕的行为,但不能说明我们这个年龄写不出深刻的东西。我所认为将一件事写成深刻的文章的条件:一是,写作者对这件事常见或这件事与自己生活联系极紧密;二是,写作者对这件事有所感受,对这件事的感想具体、真实;三是,由这件事引起的联想极有意义。具备以上条件,谁都可以写出力透纸背的文章。这世界上本就没什么不可能。
王蒙先生说,他看到小小年龄的人写出深刻的作文,觉得可怕,我不认同。大众的确无法做出超越年龄的事,但并不代表某些人无法做出,难道就因为他们做出不合年龄的事所以就让人觉得可怕,这有逻辑可言吗?那么,王蒙先生见到海子是不是也要“可怕”呢?海子有赤子的心,却是个大人,他也做着不合年龄的事。那么,先生见了凡高是不是也要“害怕”一下呢?他画了超越时代的画,比超越年龄更厉害。
王蒙先生的感觉,是不是说明我们的教育告诉一些人大家都该是一样的,而这些人长大后无意识的扼杀天才。这样的循环往复不止,我觉得悲哀。
作者说的“做深刻状”的人,据我理解,还包括那些写‘愁’的孩子。我们也是人,也有感情,为什么不能有‘愁’;为什么不能写
‘愁’?我的蝴蝶飞走了;我的气球破了;我的朋友不在了,这些为什么不算愁?难道是大人们觉得幼稚?那么请问,你们为什么要为生活发愁?为什么要为亲人的死去而难过?又为什么为爱人的远去而忧伤?这些愁在孩子眼中也很幼稚。生活,努力就会好起来。亲人永远不会死,他活在爱他的人心里。爱人终会回来,因为爱。这些都不用愁。
为什么要用大人的标准定义我们的“愁”?我们用人类的审美观而定义月球,为什么没人觉得可笑?
真是讨厌,大人们永远在我们哭的时候笑,可恶!
第四段,又是在扼杀“怪才”、“天才”,怪不得到现在也没再出一个郑板桥来。
第五段,作者说文章写太长让人讨厌。这是教育的问题,它让我们在无法写长的时候写得很长,这就只能写废话。又在我们想写长的时候,让我们写短。写作本身就是一个从长到短的过程。教育总是与自然变化的规律相反,大众就只能长成畸形,只有少数人才能不变形。我又发现一个矛盾,作者极力扼杀与众不同的人,现在又不喜欢大众写的畸形文。那么,请问什么文章对您口胃?
第六段,又一个矛盾,作者说写恋爱是“小家子气”,恋爱可以归结为个人感情,而在第二段,作者写“„„真实的情感这些都应该是写作者最基本的训练内容”,结合一下,就是“写‘小家子气’是写作者最基本的训练内容”。前面提倡,后面批评,作者还真有意思。
古人还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为什么就不可以,剑走偏
锋?走好了还能一招致敌呢。
我们正处在对日后写作风格的探索阶段,为什么不可以对各种风格进行尝试?
还有就是是关于前面的“愁”,这次作者明确说到写作应积极,她看了行文消极的文章很心疼,再次觉得我们不该写“愁”。
我想作者一定和孙悟空有关,说不定也是从哪块石头里迸出来的,不知道成长的伤痛。嗯,真是个好理由。
第七段,又见矛盾,前面压制“怪才”现在又极力表扬不同于众的人。
现在流行的是速食文化,这股风潮在2003年时就已经有了,而作者却只说什么“网文”,只看到表面。作为一位作家感觉还真不敏锐。
第八、九段,作者写此文,应当是为让青少年的写作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提的建议,但最后两段是文章最大的败笔。有这两段上面全部为零。若有一个想把作文写好,怀着虔诚的心看此文,看到这里,前面所收的“益处”也会在此化为“空悲切”。
文章既要明着暗着批评教育,又要委委屈屈,屈从于教育,自找麻烦,费纸墨又费我等的精神。
后记:
写完后突然想到,由一群老作家来评判新时代的学生写的文章,真是有意思啊!若日后“新概念作文大奖赛”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了评判一个定作之人的标准,那它会不会成为文坛的“高考”?会不会
引起“复古之风”?会不会又来一次“文化大革命”?
常燕
山西省大同市大同二中242班
0352---5056050
037008
E-mail:cyan___2009@sian.com
第二篇:《经典闲读》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典闲读》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假期里读了周国平的《经典闲读》,感觉的确不错,读好书就像与一个有思想的人对话,受益颇多。作者在阅读经典、直接与大师交流时的感悟和心得,广泛涉及哲学、文学、宗教等诸多领域,饱含了作者对人类存在境况和精神状态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哲思的智慧和诗性的体验,人内心的感受都是相通的,只是我们自己有时候也不太清楚,读好的书会让我们感觉正好说中的自己的.想法,如遇知音,有时又会提升我们的一些思想。
我对周国平老师的作品从来没有读过,这是第一本,刚开始觉得有些生涩难懂,可后来就来了兴趣。这本书是周国平多年来读书心得和札记的合辑,时间跨度大,涵盖范围广。然而无论是写于几十年前还是当下,无论是涉猎哲学、文学还是宗教,我在阅读中并没有太大跳跃之感,而是觉得始终有一种态度贯穿其中。周国平倡导的读书观,在序中,就概括成三条:多读“课外书”;读名著经典以及用消遣的态度来读书。这样的旨趣可说是与我的爱好一拍即合。要知道读课外书可是我的最大爱好,虽然学的是美术,但我却对文史书籍最有感觉。而且我也一向不以读书有用为目的,睡觉前,我总喜欢抱一本好书静静地读一会,以至于家里人经常问我“你读这么多书,想当作家吗?”对此我的回应只有淡然一笑,不做任何解释。因此,也许从序言开始,我就已经和作者有了共鸣,爱上了这本书吧。虽然之前看到网上有人说过他的文章,有褒有贬,文字也被批评有装腔作势之嫌,但真正读来感觉来倒颇为坦诚。其文字虽称不上华丽,但也有一份诗意美感,同时兼具诗人的感性和哲人的理性。于是,在他带领下,我展开了一次与古今贤哲的精神交会,一次贯穿各个人文领域的心灵之旅。在旅程中,我见到了泰勒斯、苏格拉底、耶稣、尼采、拜伦、歌德、海涅、爱默生、圣埃克苏佩里、纪伯伦、袁中郎、史铁生、杨绛……他们中有哲人,有诗人,有作家,甚至还有圣人,但在周的书中,却都成了平易近人,可以畅怀相交的同侪。他们中有些我早已熟悉,有些我只是略知其名,有些则完全不曾知悉,但在周的书中,却都俨如相交许久的旧友。作者并不仅仅是介绍作品和人物,而是注重自己读书时的感悟和心得。
在这本书中,最打动我的是《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这一篇。耶稣有一些很聪明的教导,这是其中之一。在当下浮躁的社会里,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的处事心态,能让你比较轻松,而且比较容易的处理解决问题。道理很简单:因为只有集中力量才能解决今天的难处,而不受种种远虑的无谓的牵扯。相反,如果你把今天、明天以及后来许多天的难处都担在肩上,记在心上了,你一定不会集中力量解决当下的问题,因此你一定不但沉重,而且可能连一个困难也解决不了。
这本书中的经典例子举不胜数,每一篇都带给读者思索和启示,我感受到了周国平先生所说的,读书就是与大师精神交流的共鸣,我也感受到了结识和欣赏人类历史上那些最优秀的灵魂,真是人生莫大的享受。
【《经典闲读》读后感】相关文章:
1.初中作文:公园闲读
2.闲的视镜阅读及答案
3.闲读蝴蝶的作文
4.闲读蝴蝶作文
5.《读闲岁月》散文
6.闲读《诗经》系列
7.《闲读梧桐》 阅读答案
8.《闲读梧桐》的阅读答案
9.闲读梧桐阅读答案
第三篇:读《说谦虚》有感
读《说谦虚》有感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翻开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多少志士仁人、文人墨客,由于谦虚而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永载史册,又有多少人由于骄傲而悔恨终生。
三国时期,刘备为了恢复汉室,竟三顾诸葛亮的茅庐。他不因诸葛亮位而居傲,而是降低自己的身份,一次又一次地去拜访。诸葛亮终感其诚,答应为他奔走效劳。而与此相反,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为了推翻明王朝的统治,曾转战南北,历经了10余年才攻进了明朝的首都——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他们自认为天下已经得到了,就放松了警惕而骄傲起来,致使清军入关,终以失败而告结束。李自成的几十年的心血也废于一旦了。再如,吴王夫差因为打败了越王勾践而骄傲起来,终日华天酒地,不理朝政,后来,终于被卧薪尝胆的勾践所消灭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人和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不要因为别人不如自己,而轻视别人;人各有长处,应向别人请教,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这样,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置身于整个集体之中,干好一切事情。“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永远铭刻在心。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翻开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多少志士仁人、文人墨客,由于谦虚而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永载史册,又有多少人由于骄傲而悔恨终生。
第四篇:读《马说》有感
读《马说》有感
彭 见 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中,韩愈想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和揭露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的原因。
今天,我们从教育的角度来研究韩愈的这篇《马说》,同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里的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我们可以看作是师生关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指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可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决定着一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潜能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开发。
当然,教师的这种作用要想得到充分的发挥,需要教师本身具有“伯乐”般的素质。“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师首先要具有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能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情操,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1
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满腔的热诚投身于工作中,用激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其次,教师还要具备相当的业务和学术水平。社会的发展,使得各种知识日新月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为“千里马”提供足够的“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注意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表现在不同的学生在接受同一内容时,在时间和深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为了满足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现行的班级授课,给我们贯彻这一原则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为了适应一些学生的“千里”之能,我们从教法到辅导都要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在实践中,要大力开展“培优帮扶”工程,通过抓“两头”来“促中间”,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中,要求我们教师要采用多种观察方法,多角度的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潜能,从而制定教学方法和辅导形式,充分利用“小课堂”的形式来弥补大课堂的不足。这样一来,我们的教育教学就能在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下,实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其能“日行千里”的特殊要求。
总之,韩愈的《马说》一文,从我们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研究它,其教育思想很是值得我们思考: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既要善于发现学生长短,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教无定法”的原则,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才能更好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2004年8月22日
第五篇:读《说园》有感
园说
——读《说园》有感
记得老师在课堂上解释过“园”字,将各种元素围合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园”。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解释,但是这围合起来的元素却大有学问在。读过陈从周的《说园》更让我对中国园林感到震撼,更让我不禁感叹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园林讲究“天人合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有假山的山脉清晰,有水的清澈碧绿,有树木的形态万千。“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造园的意境完美的像一幅画。《说园》中讲造园要有静观、动观之分,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静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然而在园林设计中也有着这一手法。何为“美”,相信中国园林用动静来表现的已经是淋漓尽致。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
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而在园林中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也算是精妙的表现了“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在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还有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对于造园元素来说,中国园林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其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中国古典园林借助具体的景观——山、水、花木、建筑所构成的风景画面来间接传达意境的信息,同时还运用园名、景题、刻石、匾额、对联等文字方式直接通过文学艺术来表达,深化意境的内涵。与借景抒情有异曲同工之效。并且在布景中更是妙在含蓄,耐人寻味。
喜欢中国园林的幽幽小径,漫步其中时饱尝到了作为古人的风采。也很喜欢中国园林的漏窗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透过漏窗,青竹摇曳,亭台楼阁若隐若现,园林建筑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楼有台。人工建造的石洞,石阶,都
显示着自然的美色。难怪会有无数文人游园作诗、讨论文学,造园犹如作文学,相互有感相互感染。看来园林中也夹杂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之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