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上英语期末考试
四年级上英语期末考试卷
姓名:班级
一、选出你听到的单词填在括号内。
()
1、A、classroomB、computerC、TV
()
2、A、EnglishB、ChineseC、maths
()
3、A、living roomB、studyC、kitchen
()
4、A、beefB、noodlesC、vegetables()
5、A、tableB、sofaC、fridge
二、选择你听到的句子填在括号内。
()
1、A、Let me clean the window.B、Let me clean the door.()
2、A、What’s in your schoolbag ?B、Where’s Amy?
()
3、A、He’s tall and thin.B、He’s short and strong.()
4、A、Is she in the stdudy?B、Is she in the bedroom?()
5、A、I’d like some beef ,please.B、I’d like some noodles ,please.三、把下列单词的意思连起来。
()1.teacher’s deskA、牛肉
()2.schoolbagB、强壮的()3.strongC、书包
()4.stdutyD、书房
()5.beefE、讲台
四、选择与题意相符的句子。
()1.当你想问你同桌你的书包里有什么,应该怎么问?
A、What’s in your shoolbag?B、Where’s Amy?()2.当你想描述你的朋友又高有瘦应该怎么说?
A、He’s tall and thin.B、He’s short and strong.()3.当你想问你的朋友是不是在书房时应该怎么问?
A、Is she in the living room?B、She’s in the kitchen.()4.当别人要问你:“你想要一些蔬菜吗?”应该怎么说?
A、Would you like some fish?B、Would you like some vegetables?
第二篇:人教新版英语四年级29-36教案
Unit5 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
Lesson 29 教学目标:
能够在真实语境中使用What would you like?和1 want to buy„两个句子。教学内容与分析及课前准备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Just speak 创设真实语境,学习What would you like?和1 want to buy„两个句子。2.Just read and write 学习ruler和pencil—box两个四会单词,听、说、认读notebook,exercise book和shopping等三会单词。3.Let's act 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二、课前准备
1.准备—些文具,如:笔记本、练习本、尺子、记号笔等。2.准备一些玩具,如:玩具熊、小猴、熊猫等。
3.准备一些Shopkeeper的胸卡、一张Shopping List和本课的挂图。4.准备第25课中涉及到的食品图片或模型。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动作,如:swimming,roller skating,drawing,painting等。2)教师出示食品的模型或图片说We have some any things.Shall we have a picnic in the park today?引导学生表演对话,需注意的是对话中所需食品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对于表演出色的学生,给一个小奖品,如笔记本、练习本等,同时让学生说—说note book和exercise book两个生词为新课打下基础。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教师说:You have a nice picnic.Shall we go shopping this morning? 一边说一边板书SHOPPING CENTRE,并拿出准备好的文具,为学生们创设语言环境。教师指着这些文具,对学生们说:I want a ruler and a marker.然后问某个学生,What do you want to buy?帮助他用I want to buy„来回答。再找几名学生反复练习,What would you like ? I want to buy„这—环节中应以单数为重点。
2)出示更多的文具,再次操练What would you like? I want to buy„句型,本环节以练习复数为重点。
3)教师又拿出一个玩具熊,并问:Anything else? 借助语调、神态和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启发学生说出:I want to buy a Teddy Bear。老师说:Oh,you also want a Teddy Bear.然后与多名学生进行操练,注意这句话与刚才句子的区别。
4)把所有的文具和玩具都放在桌上,让学生自由选择,注意单、复数和Anything else?的使用情况。
5)借助购物单与学生一起重温完整对话,认读单词shopping,并学习notebook 和exercise book两个词。
6)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What would you like? I want to buy„进行问答练习。如:I want to buy a notebook。I also want a Teddy Bear.鼓励学生学习单、复数混用或两种句型混用。
3.趣味操练(Practice)1)请学生表演对话,奖励表演出色的小组。
2)进行“最佳售货员”和“最佳顾客”的评比。顾客要流利、清楚地向售货员表明所需物品,而售货员则要主动向顾客打招呼,并根据顾客的要求迅速准备好物品。此项练习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4.课堂评价(Assessment)完成活动手册中相关内容。
1)听录音,把书后贴纸图片贴到题中的购物单上,然后指图说单词,检测对这些单词的听后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看图读出句子和单词,在四线三格线上书写单词,检测四会单词的掌握。
3)听录音,把动物和所喜欢的物品连线,然后再把物品与对应的单词连线,最后指图说句子。检测单词认读和听力理解的能力。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进行自我评价。5.补充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1)组织一场“文具/玩具交换会”,让学生们把旧文具和旧玩具带来在班内互换,充分操练本课句型。
2)准备一次英语班会,主题是“我的爱好”,每个学生都要提前想好怎样表达自己的爱好。课后小结:
Unit5 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 Lesson 30
教学目标:能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在真是情境中熟练使用。教学内容与分析及课前准备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Just speak 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创设情景达到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英语的目的。2.Just check 通过听力练习检查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Let's make 通过动手做,使学生边玩边复习,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做出他们所喜欢的各种奖励标志。二,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不同的奖励标志。
2.学生准备彩色笔、图画纸、箭刀。
3.本单元所涉及词汇的实物或图片,如:画笔、舞蹈服、游泳帽等。4.一些动物头饰,如小猫、小猴、小兔、小熊等。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歌咏比赛,复习本单元所学过的词汇。
2)根据教师的动作或出示的图片造句,如:教师出示一幅慢跑的图或做动作,学生能用不同的句型来表达。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教师拿出一支画笔,对学生们说:Tomorrow is Saturday.I’ll go to my art class,转向某个学生问: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 反复进行练习,引导学生复习第27课的内容。
2)继续询问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逐渐加入Are you interested in„? Are you good at„? 和Do you enjoy„?然后找学生到前面来代替教师提问,对于表现得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
3)教师戴好小猫的头饰,与某位学生对话,注意要不断变换内容,引出What are you good at ?同时要注意纠正错误,如:老师问Do you enjoy drawing?学生不要只回答:No,I'm not.若句子较长,可以分段进行操练。
4)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分段进行表演,最终引出I'm good at eating!I’m interested in a picnic on Sunday.再找几组学生重现这两句话,达到操练的目的。5)最后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模仿完整的对话。6)织组学生分组表演对话。3.趣味操练(Practice)1)让学生自由选择头饰或扮演人物,在组内进行比赛。表演对话后评出最新颖创意奖、最优美语音奖和最团结协作奖。尽量使每个组都有收获。
2)拿出所准备的物品,根据教师的要求制作奖励标志,并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奖励标志送给获奖者。
3)根据录音内容完成书上的练习,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4.课堂评价(Assessment)完成活动手册中相关内容。
1)听录音,把单词贴纸贴到图中适当的位置。录音要多放几遍。注意笑脸对应“喜欢”,哭脸对应“不喜欢”;大母指朝上对应“擅长”,大母指朝下对应“不擅长”。此活动目的是检测相关单词的听力理解能力。最后让学生指图说句子。检测认读和表达能力。2)看图读出句子和单词,在四线三格线上书写单词,检测四会单词的掌握。3)看图,把书后单词贴到与内圈图画内容对应的位置,然后在外圈的四线三格线中写出对应的单词。检测认读和书写。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本单元的印章情况,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并具体指导表现欠佳的学生。5.补充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回忆所学的知识,哪些是用来介绍自己的,能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说一段话,比—比谁说得好,包括姓名、年龄、自己的外貌和爱好等.课后小结:
Unit6 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trip? Lesson 31 教学目标:
能够在真实是语境中,使用Shall we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内容与分析及课前准备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Just speak 本课书是在巩固Shall we 句式,学习使用Where are we going to go? We will go„这一句式来表达愿望。目的是使学习能够在真实语境中,使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2.Just read and write 学习zoo和park两个四会单词Let's take a trip,并认读the Great Wall。3.Let's sing 通过学习欢快而有节奏的歌曲,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二、课前准备
1.准备本课书的挂图、一本日历及汽车模型或图片。
准备中国、美国、新加坡、英国和加拿大的国旗或标志性建筑物的图片。3.准备本课书的图片或录像。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教师拿出一个国家的国旗或图片,和学生们一起复习这个国家的名称。然后 再逐个拿出其它国家的国旗或图片,让他们分别猜猜都是哪个国家?帮助学 生迅速回忆起相关内容。
2)把这五个国旗或图片置于黑板上,带学生们做游戏,即全班分成若干组,根据老师的指令每组的第一名学生要迅速站到该图的下面,每站对一次,即可 为本组赢得一分,无论哪组得胜,老师都带头说:Hooray!并与该学生击掌庆 祝,借以帮助学生们理解该词的意思。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游戏结束后,老师说:I'm going to England.然后站到该图的下面,紧接着问同学Where are you going to go ?帮助学生说出I'm going to„当某个学生说的与老师一样时,老师马上说:We'll go to England .有意识复现这个句子。
2)老师边指日历与汽车模型(或图片)边说:We will go on a field trip next week!反复强调fieldtrip与next week,帮助学生理解并突破语音障碍,老师再与学生做问答练习。
3)首先让学生重复这两句话,达到操练的目的。在操练过程中老师很自然的问出:Any ideas? 重复若干次后出示动物园的图片问:Shall we go to the Beijing Zoo? 再分别出示主题公园和长城的图片,说:Oh,Theme Park(The Great Wall)!让学生依照老师的句子说出Shall we go to the Beijing Theme Park?或Shall we go to the Great Wall ?使学生逐渐从模仿过渡到运用,并尝试把两个地点放在一起的说法。在此过程中认读the Great Wall。
4)找一位学生替代老师的角色,引出过渡句:Any ideas? 在学生反复操练习Shall we go to„?这个句型时,老师帮助他们一起出主意,不断地说出We want to go to the Beijing Zoo和Why not go to the Beijing Theme Park?这两句话,直到有学生能用这两句话表达为止。
5)对这三个句子进行操练,注意纠正语音语调。
6)借助黑板上的图片,进行zoo和park这两个四会单词的教学。7)出示本课挂图,以图片为线索复现本课对话。8)学生自由选择想去的地点进行练习。
3.趣味操练(Practice)1)学习歌曲,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再次强化这几个表示地点的单词,同时也得到短暂的休息。2)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迅速说出如:Shall we go to the„.Why not go to the„或We want to go to the„等句子,说对的小组可以得一枚奖励标志。
3)把以前学习过的地点与本课书的地点放在一起,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迅速说出如:Shall w ego to the Beijing Zoo? 说对的小组可以得到一枚奖励标志。在此项操练中,进行分层练习,开始出示一个,后来出示两到三个地点的图片,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描述。能够准确表达意思的可以得到两或三枚奖励标导。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4.课堂评价(Assessment)完成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师生共同讨论本单元奖励贴纸的数量。
1)听录音,把小动物与它们想去的地方连线。然后模仿录音,说句子。检测相关单词的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并进行自我评价。2)读出句子和单词,并在四线三格线上书写单词,检测四会单词的掌握。
3)读句子然后标出4个人物去它们想去的地方的最近路线。检测认读能力。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5.补充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1)回忆一下还学过哪些表示地点的词,并在小组中比一比谁能把这些词用在句子中表达出来。
2)回忆一下学过的动物词汇,哪些动物长着长脖子、短脖子;长腿、短腿、耳朵、短耳朵或长尾巴、短尾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节课做准备。课后小结:
Unit6 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trip? Lesson 32
教学目标:能够用Are they ducks? No.They are swans.询问并回答,结合已学知识使回答更全面。
教学内容与分析及课前准备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Just speak 本课书初步接触What are these?这一句型,学习用Are they ducks? No.They are swans.询问并回答,能结合已学知识使回答更全面。
2.Just read and write 学习duck和goose两个四会单词,认读giraffe,swab,并区分单、复数。特别是注意区分goose和geese。
3.Let's do and chant 本课安排了—首童谣,旨在帮助学生准确运用单数、复数。
二、课前准备
1.准备本课书的挂图和主题公园、动物园和长城的图片。2.准备本课书涉及到的动物玩具若干个。
3.让学生准备若干个长着长脖子、短脖子;长腿、短腿、长耳朵、短耳朵或长尾巴、短尾巴的动物玩具。
4.不同动物的叫声录音带。
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复习上节课所学童谣。
2)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能够迅速用Shall we go to„I want to g o to„和Why not go for„三种句型说句子。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教师拿出动物园的图片,对学生们说:Why not go to the Beijing Zoo? 出示动物玩具,边做手势边说Come along,boys and girls.Look at the giraffes!反复强调复数。找—部分学生重复这句话,然后指着另一种动物,只说前半句,让 同学说出完整句子此时玩具中不要出现鹅),帮助学生从模仿过渡到运用。
2)教师指着长颈鹿说Wow!They are so tall.Look,they have long necks.And they have long legs.并借助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句意。特别要强调They have„及long legs和long necks。
3)让学生用自己的玩具说出:They have long/short necks/legs.完成操练。4)教师先出示一只鹅,对学生们说:I have a goose.再拿出一只,说:I have two geese.又拿出第三只,说:I have three geese.体现单复数有区别。然后对学生们说:Come and look.What are these? Are they ducks? 学生们会说:No.教师继续说:No,they aren't.They are geese.再次强调复数的读音。请学生重复教师的句子,完成操练。
5)教师出示几只天鹅的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鹅与天鹅的区别。教师可以指着天鹅问:Aretheseducks,9学生们会自然地说出:No,they aren’t.重复几遍后再说出swans。6)把这三种动物放在一起,与学生们做问答,进行操练。7)借助图片和玩具,进行词汇duck和goose教学。
8)根据教师出示的玩具进行问答练习,如:Are they„? No,they aren’t/No,they are„。3.趣味操练(Practice)1)根据教师的指令模仿某种动物特有的动作或形体。2)学习Let's do and chant,再次强化名词的单复数。3)分组比赛
(1)根据教师出示的玩具,改编歌谣中的内容,看哪一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编出并表演出新的歌谣,可以加入动作或动物的叫声等。通过做游戏培养同学的团结、协作的精神。(2)根据教师播放的动物叫声迅速反映出是什么动物,此游戏可分两种玩法:
a.只说词组,如:five ducks,two dogs等;b.先听录音,然后回答教师的问题,如:录音里播放了两声猪叫,老师可以问:Are they dogs? 学生们应该回答出:No,they are pigs.在游戏中锻炼学生听的能力。
4.课堂评价(Assessment)完成活动手册中相关内容。
1)听录音,根据录音内容判断各个图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并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错。检测对有关动物单词和数词的听力理解能力。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并进行自我评价。
2)读出句子和单词,在四线三格线上书写单词,检测四会单词的掌握。
3)读对话,把与对话内容相对应的图跟对话连线。检测认读能力。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5.补充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1)两人或四人一组,根据描述拼出单词或画出动物。2)观察动物的外形,试着用形体表现出来。
Unit6 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trip? Lesson 33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What are these/those? They are„句子进行询问和回答。教学内容与分析及课前准备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Just speak 学习What are these/those? They are„并能运用这些句子进行询问和回答。2.Just read and write 学习neck和leg两个四会单词,听、说、认读peacock,crane和turkey。3.Let's make 通过玩折纸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有关动物的单词。
二、课前准备
1.准备本课书的挂图、一些折好的小动物和一些纸张。2.准备动物玩具或图片(也可以有一小部分没学过的动物)。3.请同学们自备彩色纸和“小笑脸”。教学步骤与建议 l.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播放歌曲Days of the Week,带领大家复习一周七天的词汇。2)教师出示日历,与学生们做问答练习,如问:What day is today? What day is the next day?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等。引出Beijing Zoo,the theme park等。
3)教师对学生说Tomorrow is Sunday,Shall we go to the Beijing Zoo?然后出示动物园的图片,并接着问:What's in the zoo? 引导学生运 There is/are„和所学动物的词汇进行回答。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教师出示theme park的图片,对学生说:Why not go to the Theme Park? 并拿出自行车模型对学生们说:Let's go there by bike.紧接着说:Here we are at the Beijing Theme Park.Come and see!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然后用手指着这几处游乐项目问 This one or that one?当学生选中某一处时,教师说:Oh,you'd like to go on the Tea cups.再找一些学生做同样的练习,并注意人称的转换。
2)教师把句子连在一起,进行对话①和对话②的操练。
3)找学生替代教师的角色,先在学生之间做练习,再与教师练习,并由教师引出merry-go-round,然后进行操练。
4)用同样方法学习swing,roller coaster和bumper cars。
5)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问答练习,让学生自由选择想玩的游乐项目。每当学生回答:I’d like to go.„后,教师都要说:OK.Go ahead.反复渗透这句话的意思。
6)在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中,学习单词car和bike,并认读其它4个三会单词。3.趣味操练(Practice)1)出示本课挂图,请学生表演对话。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奖励。教师要搜集或自制的游乐项目的票据。
2)进行“配音比赛”,即根据教师的口型判断出所说句子,这个活动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组进行。
4.课堂评价(Assessment)完成活动手册中相关内容。
1)听录音,判断正误。与录音内容一致的划√,不一致的划x。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并进行自我评价。
2)看图读出句子和单词,并在四线三格线上书写单词,检测四会单词的掌握。3)读句子,把与句子内容相对应的图连线。检测认读理解相关词句的能力。
5.补充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1)运用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这一句子在班内调查与自己想法相同的学生,并进行统计。
2)在组内讨论:如果由你组织去郊游,你想去哪里,在哪里集合,怎样去等。
Unit6 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trip? Lesson 34
教学目标:能够使用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I'd like to„询问和回答 教学内容与分析及课前准备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Just speak 学习用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I'd like to„询问和回答。2.Just read and write 学习car和bike两个四会单词,并认读teacups,merry-go-round,roller coaster,bumper cars。
3.Let's act 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并在真实语境中运用。
二、课前准备
1.准备本课书的挂图和相关的图片。
2.准备一张动物园的图片、一张游乐场的图片,搜集或自制一些游乐项目的票据。3.准备一个日历。4.准备—个自行车模型。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教师拿出一个国家的国旗或图片,和学生们一起复习这个国家的名称。然后再逐个拿出其它国家的国旗或图片,让他们分别猜猜都是哪个国家?帮助学 生迅速回忆起相关内容。2)把这五个国旗或图片置于黑板上,带学生们做游戏,即全班分成若干组,根据老师的指令每组的第一名学生要迅速站到该图的下面,每站对一次,即可 为本组赢得一分,无论哪组得胜,老师都带头说:Hooray!并与该学生击掌庆 祝,借以帮助学生们理解该词的意思。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游戏结束后,老师说:I'm going to England.然后站到该图的下面,紧接着问同学Where are you going to go?帮助学生说出I'm going to„当某个学生说的与老师一样时,老师马上说:We'll go to England.有意识复现这个句子。
2)老师边指日历与汽车模型(或图片)边说:We will go on a field trip next week!反复强调field trip与next week,帮助学生理解并突破语音障碍,老师再与学生做问答练习。
3)首先让学生重复这两句话,达到操练的目的。在操练过程中老师很自然的问出:Any ideas? 重复若干次后出示动物园的图片问:Shall we go to the Beijing Zoo? 再分别出示主题公园和长城的图片,说:Oh,Theme Park(The Great Wall)!让学生依照老师的句子说出Shall we go to the Beijing Theme Park?或Shall we go to the Great Wall ?使学生逐渐从模仿过渡到运用,并尝试把两个地点放在一起的说法。在此过程中认读the Great Wall。
4)找一位学生替代老师的角色,引出过渡句:Any ideas? 在学生反复操练习Shall we go to„?这个句型时,老师帮助他们一起出主意,不断地说出We want to go to the Beijing Zoo和Why not go to the Beijing Theme Park?这两句话,直到有学生能用这两句话表达为止。
5)对这三个句子进行操练,注意纠正语音语调。
6)借助黑板上的图片,进行zoo和park这两个四会单词的教学。7)出示本课挂图,以图片为线索复现本课对话。8)由学生自由选择想去的地点进行练习。
3.趣味操练(Practice)1)学习歌曲,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再次强化这几个表示地点的单词,同时也得到短暂的休息。2)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迅速说出如:Shall we go to the „Why not go to the„或We want to go to the„等句子,说对的小组可以得一枚奖励标志。把以前学习过的地点与本课书的地点放在一起,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迅速说出如:Shall we go to the Beijing Zoo? 说对的小组可以得到一枚奖励标志。在此项操练中,进行分层练习,开始出示一个,后来出示两到三个地点的图片,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描述。能够准确表达意思的可以得到两或三枚奖励标导。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4.课堂评价(Assessment)1)听录音,把小动物与它们想去的地方连线。然后模仿录音,说句子。检测相关单词的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并进行自我评价。2)读出句子和单词,并在四线三格线上书写单词,检测四会单词的掌握。
3)读句子然后标出4个人物去它们想去的地方的最近路线。检测认读能力。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5.补充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1)回忆一下还学过哪些表示地点的词,并在小组中比一比谁能把这些词用在句子中表达出来。
2)回忆一下学过的动物词汇,哪些动物长着长脖子、短脖子、长腿、短腿;长耳朵、短耳朵或长尾巴、短尾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节课做准备。Unit6 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trip? Lesson 35
教学目标:
能够简单使用How do we get there ?和What should we take? 等句进行问答。教学内容与分析及课前准备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Just speak 继续学习Where are we going?并初步接触How do we get there ?和What should we take? 等句的问答。
2.Just read and write 学习fruit和water两个四会单词,并听、说、认读cable cars和coach两个三会单词。3.Let's play 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真实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
1.准备本课挂图和一些表示地点卡片,还要准备交通工具和食品的图片。
2.准备一些建筑物的图片、食品和交通工具的模型,如:小汽车、火车、长途车、计程车等。
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播放歌曲Days of the week,让学生熟悉这首歌的旋律并迅速进入到英语学习的氛围中。
2)出示动物园、主题公园的图片,提问学生:Where are you going to go? 复习第31课的内容。在复习前,把这两张图片贴到黑板上,然后问:How do we get there? Look!We can get there by bus.出示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的图片或模型,选择一种放在动物园或主题公园的下面,让学生初步感知这句话。
3)出示长城的图片,指着该图片提问学生:Where are we going tomorrow? 学生继续用已学句型进行回答。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教师把长城的图片贴得离前两幅图远一些,继续与学生练习:Where are we going tomorrow? Tomorrow we're going to visit the Great Wall.在练习中注意 visit一词的发音。然后教师指着长城说:It's so far.How can we get there? 借助刚才的句型,帮助学生说出:We can get there by bus.再出示其它交通工具,让学生自由选择,反复练习。
2)此时,教师做出不满意的表情,再次强调So far,然后出示coach和cable car,对学生们说:We can get there first by coach and then by cable car.此句话较长,可以分段学习,并在此过程中认读coach和cable car,让学生借助图片或实物完成操练。3)教师再次指着长城说:It's so far,we should take some food.然后拿出食品模型或图片,对学生们说:What should we take? Bread? Apples? 等。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在他们表达意见的同时学习We should take„这一句子,并利用多种食品模型或图片进行反复操练。
4)教师扮演Miss Liu,与学生做问答练习,学习四会单词fruit和water,并在 过程中完成书写操练。
5)每次与同学做完问答练习后,教师都要说:Please come here at 7:00 tomorrow morning。让学生对这句话有初步的印象。
6)由—个学生扮演Miss Liu,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全文的对话。3.趣味操练(Practice)1)出示本课挂图,请学生们依据挂图的线索表演对话。
2)进行快速抢答比赛,根据教师出示的模型、图片或实物,快速说出相应的词汇,如:教师出示长城,学生们要快速说出the Great Wall,哪一组参与率高,说得准确,哪一组为优胜者,教师就把模型、图片或实物交给该组,准备下—环节。
3)利用手里的物品进行造句比赛,要依据其它各组出示的物品造句,如果能够准确、流利地说出句子,就可以持有该物品,最终哪一组持有的物品最多即为优胜者。4.课堂评价(Assessment)完成活动手册中相关内容。
1)听录音,把动物、动物要去的地方、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对应连线。然后指图说出句子。如Goose will go to the Great Wall by coach.检测学生对相关词句的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2)看图读出句子和单词,在四线三格线上书写单词,检测四会单词的掌握。3)在题中空白处写上合适的单词,如时间、人名、食品、交通工具等。此题目是开放性的,教师应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灵活进行评价。
5.补充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在班内开展“假如我是导游”的讨论,请学生们在北京动物园、北京主题公园和长城之中任选一处,制定游览线路,并准备导游词,如果你想带游客去动物园,你应让游客准备些什么东西,怎样去,到动物园以后你应该怎样介绍等。
Unit6 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trip? Lesson 36
教学目标:
能够把I'm interested in „,I enjoy„,I want to„等与本单元内容相结合,达到在真实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及根据需要进行表达的目的。教学内容与分析及课前准备
教学内容与分析 1.Just s peak 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把旧知识I'm interested in „,I enjoy„,I want to„等与本单元内容相结合,达到在真实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及根据需要进行表达的目的。2.Just check 通过听力练习检查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Let's find 通过做游戏,全面复习有关动物和游乐项目的名称,并以此为基础重现前面所学的句型。
二、课前准备
1.准备本课的挂图、动物园、游乐场和长城的图片。
2.准备—些动物头饰和一些游乐项目的图片。
3.准备一些复式的幻灯片,即看上去是某种动物在某个游乐场所中。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歌咏比赛”,对本单元所学歌谣进行全面复习,使学生快速回忆起本单元所学知识。2)出示长城、动物园、主题公园的图片,请学生们展示他们的导游词。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教师拿出头饰,对学生们说:Hello,boys and girls.Let's act.OK? 每拿出一种,都要求学生们快速的说出名称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可以发出叫声、做出特定的动作,也可以说So big.So fat等。把头饰奖给先做对的或是做得最好的学生。2)教师先扮演小猴子,并对“长颈鹿”说:Hello,Giraffe.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Great Wall? 反复若干次,指着黑板上主题公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No,1 want to go to Beijing Theme Park.教师做出兴奋的样子说:Beijng Theme Park? Oh,I want to go there,too.反复练习,并与学生进行交换角色练习。
3)与学生做任意问答Would you like to come on the bumper car?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去或是不去,然后找学生扮演小猴子做对话,扮演小猴子的学生可以任意选择要去的地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教学生说:No,thank you.I/We want to go on„ 4)用同样的办法学习并操练最后的几句话。5)织组学生分组表演对话,师生共同进行评价。3.趣味操练(Practice)1)出示教师贴好的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回答问题:Where is/are the„? 2)以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动物所在的地方,向学生提问,在组内进行练习,准备参加比赛。并评出最新颖创意奖、最优美语音奖、最团结协作奖和最认真奖,尽量使每个组都能获奖。3)根据录音内容完成书上的练习,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4.课堂评价(Assessment)完成活动手册中相关内容。
1)听录音,在人物和所去的地方对应的方格中打√,然后模仿录音说句子。如:Lisa will go to the park.检测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
2)看图,把书后的单词贴纸贴在相应的物品上,然后指图说单词。检测相关单词的认读能力。
3)观察左边的图。在右边的空格里填上合适的单词,使图文内容一致。检测四会单词的掌握。教师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本单元印章情况,奖励表现出色的学生,鼓励并具体指导表现欠佳的学生。
5.补充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1)详细介绍自己的爱好。
2)以组为单位向老师提交一份旅游计划,详细说明旅游的线路,并简单介绍所去的地方。
第三篇:四年级英语期末考试总结
四年级英语期末考试总结
一、题型特点
本次试卷命题基于教材,紧扣课标,立足全体学生,在试题中体现了趣味化、生活化、任务化、开放性、交际性和应用性等新课程课程概念,绝大多数学生能胜任作为水平考试的英语试题,从中感受英语学习的成功与乐趣。具体说来,本次试题有如下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卷坚持依据于课本,但又避免对教材中机械的知识进行生搬硬套,对于一些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重点考查的内容,因为这些语言知识的掌握能更好地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
英语作为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而小学英语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确立以听、说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读写跟上的原则进行。因此,整个考试加大了对听说能力的考查。
3、寓乐趣于试题中
试卷中配了多幅插图,有很强的趣味性,使考生在做题中自然地排除紧张心理,既开发了智力,检测了知识和能力水平,又获得了英语学习的乐趣。
二、答题分析
1、听力包括给图片排序、单词选择、选择正确的就答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梯度合理。
(1)给图片排序该题配以插图,内容具有亲和力和活泼性,以人为本。试题前的温馨提示、听力前的美妙音乐,有力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大量图片的呈现,让整张试卷呈现出活泼感,但是听的不是单纯的单词,而是听对话,根据对话选择有关的图片,学生第一次接触,难度比较大,本题学生失分较多,正确率不高。(2)单词选择旨在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及瞬间的听觉反应能力,选项之间有一定的干扰性,但学生对单词掌握得熟练,此题得分不错。
(3)选择正确的应答句考查学生对本册中主要句型的掌握情况,由于平时讲得扎实,夯实了基础,此题难不倒学生。
总之,听力部分学生做得没有以前好,第一题失分较多,从中体现了学生较弱的运用和反映能力。
2、笔试包括单词分类、大小写互换,四会单词默写、单项选择、完成对话和情景对话。
(1)单词分类考察学生对三会单词的掌握情况,他们的早自习经常会读单词卡片,所以这个对他们来说没问题,失分很少。
(2)单词的默写考查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情况,平时老师紧扣大纲、课标,学生单词掌握牢固,完成情况良好,稍有不足的是学生对个别单词的运用有所混淆。(3)单项选择巧设机关,启发思维。有些测试试题的设计一改传统的平铺直叙形式,把几方面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有知识的记忆,又有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完成较好。
(4)完成对话,本题非常直观,同时又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避免了单独的语法知识的考查,该题要求不高,但有一定的区分度,学生对单词掌握不够牢固。
(5)情景对话情境的设置贴进学生,贴进生活,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学生完成得较理想。
三、改进措施
本次质量监控留给我们的思考的问题很多,现对如何进一步加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狠抓基础,培养能力老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特别是最基本的词汇和常用句型,要反复训练,做到举一反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等,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
2、要适当增加语言的输入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师中,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还要适当增加些听、读材料,加强情景方面的听力训练。
3、做好培优补差教学中注意趣味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分层布置作业,让优生更优,后进生迎头赶上,中等生向优生转化,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第四篇: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一丝不苟,巧妙计算(共31分)。
(共3题;
共31分)1.(5分)用简便方法计算.(1)5.34+2.96-2.34(2)2.6+3.2+4.4+5.8 2.(8.0分)用竖式计算,打*的要检验.(1)4.72+52.8=(2)*33700÷2800= 3.(18分)计算下而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721+16+184(2)18×125×8(3)60-(2.74+8.17)(4)(187-87)×15÷3 二、认真读题,仔细填空(共22分)(共12题;
共22分)4.(2分)42+42+42+42=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分)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 3个十、2个0.1、6个0.001 写作:_______ 6.(2分)根据27×36=97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_______ 270×36=_______.×36=_______ 9.72÷0.36=_______ 7.(2分)一个三位数取近似值后为4.90,这个小数最大是_______,最小是_______. 8.(1分)分一分。
上面图形中,等边三角形有_______,直角三角形有_______,钝角三角形有_______。
9.(2分)“鸟巢”占地20公顷,1平方千米的土地相当于_______个“鸟巢”的占地面积。
10.(2分)写出小数,并比较大小。
_______ 11.(2分)据某市旅游局统计,该市2018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全市4A级及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215400人次,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万;
全市旅游收入达1772360000元,“四舍五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亿元。
12.(1分)一种布料每米售价32.8元,小明爸爸做一套衣服需用这种布料3米.他带了100元去买,够吗?_______ 13.(3分)镇海雅乐学校第一次买了5个足球和8个篮球,共用了51元;
第二次又买了同样的8个足球和5个篮球,共用了66元.如果买1个足球和1个篮球共用_______ 元. 14.(1分)七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度. 15.(2分)口算。
9×3=_______ 4×6=_______ 5×3=_______ 45÷5=_______ 32÷8=_______ 21÷3=_______ 1×8=_______ 2×6÷3=_______ 4×2×5=_______ 48÷8÷3=_______ 5×9+3=_______ 4×9-2=_______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10分)。
(共10题;
共10分)16.(1分)轴对称、旋转、平移这三种图形变换的共同点是()。
A.都是沿一定方向移动了一定的距离 B.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C.对应线段互相平行 17.(1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A.> B.< C.= 18.(1分)50×4÷2-30与4×(50-5)÷2的运算顺序()。
A.相同 B.不相同 C.无法确定 19.(1分)下面三句话中,正确的是()。
A.圆的周长和半径成正比例 B.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C.一个三角形的边长度分别是3cm、4cm、7cm。20.(1分)“5.7 4.83”,比较大小,在 里应填的符号是()A.> B.< C.= D.× 21.(1分)已知三角形的一个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22.(1分)莉莉在计算7+□×5时,弄错了顺序,先算了加法,得到的结果是45。这道算式的正确结果是()。
A.2 B.52 C.17 23.(1分)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锯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锯成()个。
A.6 B.9 C.27 24.(1分)希望小学五年一班学生平均身高148厘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一个同学的身高是148厘米 B.不可能有身高是170厘米的同学 C.有的同学身高低于148厘米,有的同学身高高于148厘米 D.一半同学的身高低于148厘米,一半同学的身高高于148厘米 25.(1分)在计算68-37-23时,一般先算68-37,再用得数减去23,还可以先算()。
A.68+23 B.37+23 C.37-23 四、动手操作,我最棒!(共2题;
共10分)26.(6分)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图的轴对称图形,再将整个图形向右平移4格。
27.(4分)看图回答问题。
(1)用数对标位置。
环球大厦_______购物中心_______.(2)图中在(2,4)位置上的是_______。
(3)_______和_______在同一行上。
(4)张勇从公园门口出来到书店去,他应该怎么走路程最短?(在图上画出)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共5题;
共27分)28.(4分)李师傅是一名快递员,从公司到车站19千米,每天需要行驶5个来回,李师傅每天行驶多少千米? 29.(4分)如图,阴影部分表示270平方厘米,白色部分表示多少平方厘米? 30.(4分)妈妈到超市买菜,买荤菜用去28.35元,买素菜用去14.6元。付款时用手机扫码领红包,优惠了1.28元,妈妈实际花费了多少钱? 31.(5分)育新服装厂要为希望小学捐赠服装50件,服装尺码与身高对照情况如下表。
码数 小码 中码 大码 加大码 标签 145cm 150cm 155cm 160cm 适合身高/cm 140~146 147~152 153~158 159~164 捐赠前,服装厂从某校随意抽取100名学生调查身高,统计结果如下表。
身高/cm 140以下 140~146 147~152 153~158 159~164 165以上 人数/人 3 12 38 29 16 2 你认为这四种号码的服装各捐赠多少件?请说明理由。
32.(10.0分)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并回答回题. (1)制作条形统计图(2)收集的三类废品,哪个班最多?哪个班最少?相差多少?(3)从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参考答案 一、一丝不苟,巧妙计算(共31分)。
(共3题;
共31分)1-1、1-2、2-1、2-2、3-1、3-2、3-3、3-4、二、认真读题,仔细填空(共22分)(共12题;
共22分)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10分)。
(共10题;
共10分)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四、动手操作,我最棒!(共2题;
共10分)26-1、27-1、27-2、27-3、27-4、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共5题;
共27分)28-1、29-1、30-1、31-1、32-1、32-2、32-3、
第五篇:人教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8
人教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8
.积累、运用。(共44分)
1.看拼音,写词语。(你的字一定能写得既正确,又美观。)(8分)dàng yàngjīng yíngguīlǜtián jìngyōu yǎ
()()()()()
pí qìqīng miâlǐmào
()()()
2.判断下列带点儿字的读音。(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3分)情谊(yí)()允许(yǔn)()渲染(xuān)()号召(zhāo)()膝盖(qī)()过滤(lǜ)()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错别字下先用“”画出,再把正确的字写在后边的括号里。)(4分)
光采夺目()语重心常()
显而意见()千军一发()
4.填空题。(共11分)
(1)把下面词语中空缺的字补充完整。(4分)
调兵将胆大为高大秀色欲流
(2)选择最恰当的动词填在句中的括号里。(2分)
想扶站踏
()在长城上,()着脚下的方砖,()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3)把下面句子按原文补充完整。(5分)
① 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似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②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似的微云。
6.默写古诗。《忆江南》。(6分)
7.判断题。(5分)
(1)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是“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2)“皮鞋匠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这句话是比喻句。()
(3)《鲸》一课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4)《田忌赛马》一课是按照“孙膑为田忌出主意
第二次赛马田忌输”这一顺序记叙的。()第一次赛马田忌赢
(5)《桃花心木》一课说明了只有在不确定中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长大成材。()
8.回忆课文,谈收获。(3分)
学习了《少年闰土》、《丰碑》、《鱼游到了纸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几篇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课文是哪一篇?你认为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共9分)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长出()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不管遇到干旱还是(),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段话选自课文《》。(1分)
2.在括号里按照原文填空。(2分)
3.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分)
微笑——()软弱——()
4.用语段中带点的关联词语造句。(3分)
5.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出白杨树具有什么精神?(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问题。(共17分)
小爬虫的道理
① 那天我正伏案写作,“丁”的一声,一枚绿豆大小的圆形从天而降,落在桌面上。
② 我停下笔,正要伸手掂(diān)量那枚“小绿豆”,不料它却突然伸展成椭(tuǒ)圆形状,十几只白色的小足在空中快速地挥舞着——这分明是一只小爬虫呀。
③ 小爬虫仰躺在书桌上,一个劲儿朝空中乱踢着。我一时童心大起,拿过尺子一量:五毫米。我用尺子轻轻一拨,希望将它弄近一点,谁知刚碰到它的背壳,它立刻缩成一团。
④ 我好奇地看着它小心地展开身体。它那小足不断地蹬着,聚集着力量使自己“庞
(páng)大”的身躯翻转过来。但不知是用力不当还是别的原因,它只能平躺或是侧向某一边,却无法使整个身体翻转站立。()每次老以失败而告终,()它毫不气馁(něi),一阵激烈的努力过后,稍稍停歇几分钟,便又开始使出浑身解(xiâ)数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⑤ 我揉了一下发胀的眼睛,如此脆弱的生命却具有如此强大的恒心和毅力是我始料不及的。我站起来,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蓝天白云,对这只小爬虫能够翻身站起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⑥ 我返回书桌,令我惊奇的是,这只原来还仰躺在桌面上奋战的小爬虫居然已经翻身站起,并在书桌上(敏捷)地爬着。我好奇地把它的身体又一次翻过来,看它怎样“东山再起。”
⑦ 小爬虫(顽强)地挥动着小足。时间缓缓地溜走,慢慢地,它挪(nuó)近了那把尺子,十几只小足一拥而上紧紧抓住尺子的边沿,接下来自然得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沿着尺子快速地爬开去。
⑧ 我将尺子翻转过来,那小虫居然也背朝下贴着尺面爬行着。
⑨ 我轻轻放下尺子,不用细想也能明白,这只可爱的小生命是怎样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的。
⑩ 一把尺子一张薄纸一片树叶甚至平面上的一个折点都可能给它提供成功的机会它需要的只是永不放弃的努力而己为了生存它正是这样永不懈(xiâ)怠(dài)地奋斗着
1.为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为文中()的词语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写在下边的括号里。(2分)
3.恰当地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在第④自然段的括号中。(3分)① 如果„„就„„② 只要„„就„„③ 虽然„„但是„„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4分)
始料不及
坚持不懈
5.文中第⑥自然段画“”的句子中“东山再起”指的是()。(只填序号)(2分)
A.东边的山再一次起来。
B.再一次回到原来的状态。
C.太阳从东边升起。
6.文章的题目是“小爬虫的道理”,作者通过描写掉在书桌上的小爬虫,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