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医学重点总结
预防医学:是在基础学科(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医学和环境医学的基础上,应用并发展环境与健康效应结局的基本理论,研究自然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对机体健康作用机理和疾病发生及其分布规律的科学。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目标是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或者脱离良好健康状态事件的发生率。第二级预防:目标是通过早期发现来减少患病,又称临床前期预防。第三级预防:目标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或残疾又称临床期预防。健康: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6 三级预防: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健康的决定因素的特点将公共卫生预防策略按等级分类实施的过程。人与环境的关系:物质的统一性;人体结构和功能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及人类)与非生物环境(空气水无机盐)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9 食物链: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吞食,彼此以食物链连接起来的连锁关系称为,生物放大作用:重金属毒物和某些难降解的毒物,随着食物链的延长,使处于高位级的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处于低位级的生物体内的浓度逐渐增多加大,这种情况叫做,,生物蓄积作用:一种生物对某种物质的摄入量大于其排出量,随着生物生命过程的延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逐渐增加,称为,,生物浓缩作用:某种生物摄取环境中的某些物质或化学元素后,在生物体内的某个部位或器官逐渐浓缩起来,使其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原有的浓度,称为。环境污染:有害物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因子)进入环境后,污染物的数量浓度持续时间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可对人群或生物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或潜在的危害称为,,5根据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质是否改变可将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亦称原生污染和二次污染亦称次生污染。自净作用:污染物进入环境以后,由于物理化学生物学的作用。使污染成分不断稀释,扩散分解破坏,环境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环境的这种功能成为,生物富集作用: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尤其是向生物体内转移往往使生物体宁日污染浓度逐渐提高,这种现象成为,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基本特征:作用广泛和途径多样性;对机体危害的复杂性;低浓度长期作用;环境污染物的多变性和综合性。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致畸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水俣病---慢性汞中毒;痛痛病---慢性镉中毒。敏感人群:把这类易受环境损伤的人群称,,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在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时应当首先考虑保护高危人群或高敏感人群,这样才能保护整个人群。5 对流层:正常气温垂直递减率0.65度/100ml,容易形成云雨雾雪.平流层:有厚度约为10KM的臭氧层。天然环境中,重轻离子数的比不应大于50,若比50大说明空气污浊。
7煤烟型烟雾时间:污染物来自煤炭的燃烧产物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气象条件为气温低气压高风速小湿度大有雾有逆温产生;多发生于寒冷季节;河谷盆地易发生;受害者以呼吸道症状最早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并有头疼呕吐发钳。死亡原因多为气管炎支气管炎
心脏病。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经日光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成强氧化型烟雾;气象条件为气温高天气晴朗紫外线强烈多发在夏秋季节的白天;多发生在南北维度60度以下地区;大城市内机动车辆拥挤高楼林立街道通风不畅容易发生;受害者症状眼睛红肿流泪咽喉痛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头疼胸闷皮肤潮红心脏功能障碍肺功能衰竭尤其是有心脏病和肺部疾病患者,受害最严重。总悬浮颗粒物:是指颗粒直径0.1-100um的包括液体固体或液体和固体结合存在悬浮于空气介质中的颗粒物,是评价大气质量常用指标
1可吸入颗粒物:是指颗粒直径小于等于10um的颗粒物质,它是被人体吸入呼吸道细支气管乃至肺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反映出大气质量与人健康的关系。2 氮氧化物的二次污染包括:臭氧;过氧酰基硝酸酯;醛类。居室中二氧化碳浓度应保持在百分之0.07一下,最高不应超过百分之0.1一氧化碳日平均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二氧化硫 0.15地球上天然水源分为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水源一次大污染后,可出现爆发流行,绝大多数病例的发病日期集中在该病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但如水经常受污染,则病例可中年不断;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绝大多数患者都饮用相同水源的历史;一旦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水俣病发病机制:乙醛生产过程中的无机汞转化成甲醛汞污染水体后,通过水生食物链进入人体,在胃酸作用下生产氯化甲基汞,经肠道吸收率可达95—100百分之。吸入血液的甲基汞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损害最严重的是小脑和大脑特别是枕叶脊髓后束和末梢神经。饮用水的卫生要求:流行病学安全;感官性良好;化学组成对人体有益无害;水量充分,取水方便
9水的净化:混凝沉淀(双电曾作用,吸附架桥作用)过滤加氯量和接触时间:加氯量包括需氯量和余氯量两部分。需氯量是指用于杀灭细菌和氯化有机物所需耗氯量,为了抑制水中残存细菌的繁殖,管网中尚需维持少量剩余氯,规定,接触30min后游离性余氯不低于0.3mg/l镉污染:长期摄入小剂量的镉,可引起肾小管损害为主的肾功能障碍,表现为低分子蛋白和蛋白尿,尿中磷酸盐氨基酸和糖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由退化到坏死,官腔扩大间质纤维化,肾动能受损后引起的维生素D代谢障碍,进而影响钙代谢和骨骼的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早期腰背痛 膝关节疼继而发展致肩,脚,髋骨关节等部位,最终全身疼痛,止痛药无效,患者亦在轻微外伤下发生多发性骨折,甚至在咳嗽喷嚏也易引起骨折。四肢弯曲变形,脊柱受压缩短变形,骨软化和骨质疏松,行动困难。地方病的基本特征:病区内该病的发病率,患病率都显著高于非病区,周围非地方病区很少没有该种疾病的发生;非病区健康人口进入该地方病区也可患同类疾病属于高危人群;从地方病区迁出的健康者不会再换该种地方病,原有患者症状不自爱加重有可能减轻;地方病病区的某些易感动物也可以罹患同类疾病;地方病病区的自然环境存在着引起该病的自然因素;彻底根除地方病病区自然环境的致病因子,地方病bingq9可以转化为健康地区。碘缺乏病IDD主要临床表现形式: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防治措施:一级预防措施,在缺点地区实施全民补碘;二级预防措施,加强防治检测;预防补碘副作用,碘过敏碘中毒。
5地方性氟中毒临床表现及分型:氟斑牙氟骨症。必需氨基酸模式:各种膳食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相对比值。人体蛋白质中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的数量比例组合而成,并不断代谢更新,其中8-9种在哺乳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有食物供给否则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故称必须氨基酸。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蛋白质净利用率限制氨基酸:在各种膳食蛋白质中根据人体的需要及比例其相对不足的氨基酸。1 人体热能消耗主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三大产热营养素占总热值比例:蛋白质百分之10-14,脂肪20—3-。碳水化合物60—65.3 食物中毒:是指进食被致病性细菌及其毒素,真菌毒素,化学毒物所污染的食物,或误食含有自然毒素的动植物引起的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症状特征的疾病。
4食物中毒特点:潜伏期短发病急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批病人,常为机体爆发;病人临床表现相似,多以急性胃肠炎症状或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发病与某种食物有关,发病范围多局限在食用该有毒食品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发病曲线呈现骤升骤降趋势,一般无传染病流行曲线余波。职业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力这类病称为,铅中毒作用机制:卟啉代谢是铅对机体影响较为重要和早期变化之一,铅通过抑制卟啉代谢过程中一系列酶的活性,导致血红素的合成障碍,由于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导致骨骼内幼红细胞代偿性增生。血液中点彩网织碱粒红细胞增多。
7铅中毒临床表现:1慢性中毒a神经系统:神经衰弱症候群是铅中毒早期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疼乏力肌肉关节酸痛失眠食欲不振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周围神经炎有感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表现为肢端麻木呈手套或袜套样感觉,伸肌无力握力下降,重者出现伸肌瘫痪即腕下垂。严重铅中毒可出现铅中毒性脑病,主要表现为癫痫样发作,精神障碍或脑神经受损。B消化系统:口内有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隐痛腹泻便秘。口腔卫生 着在门齿犬齿牙龈边有蓝黑色铅线,中等或重症出现铅绞痛。C血液系统:表现为低血色素性贫血多属轻度,周围血中可见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及碱粒红细胞增多。2急性中毒,多为消化道吸收引起,表现为口内金属味恶心呕吐腹胀阵发性腹绞痛便秘腹泻头疼血压升高面色苍白重者发生中毒性脑病出现抽搐少数高热昏迷还可出现铅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严重贫血。周围神经炎。8 医学统计学:若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及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中,知道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就形成了医学统计学。医学统计工作基本步骤:医学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医学统计资料类型:计量资料(是由一组同质的数值变量值所组成的资料);计数资料(是按事物的属性特征分组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而得到的资料);等级资料(按事物的等级或者类别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而到得到资料称为等级资料或半定量资料)总体:根据研究目的明确的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样本:根据研究目的从研究总体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实测值组成样本。概率:是描述某种随机事件A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常记作P。
5频数分布2个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频数分布可分为对称分布和非对称分布。6 参考值范围:是指同质总体中某研究指标大多数变量值的波动范围。流行病学:是指研究人群中的疾病和健康情况的分布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数之比。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可能发生病的一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罹患率:发病率的观察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如果人群某种疾病的侵袭时间很短,观察时间包括了疾病的整个流行期,例如只有几天或几周,此时的发病率称为,患病率:是指某些特定时间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某病现患病例的频率。观察性研究包括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根据分组不同方法分析性研究分为病例对照研究和列队研究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病例的种类:有新发病例,现患病例两种。新发病例应作为首选病例类型,其优点发病时间接近暴露时间,对疾病危险因素的回忆比较准确可靠,能够缩小回忆偏倚;新病例的各种特征易保持原状;由于新近发生疾病,尚未受到各种决定生存因素的影响。现患病例是过去新发病例中的幸存者,对既往暴露的回忆易受到疾病迁延和存活因素的影响,不易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时间关系,但现患病例容易获得,可以节省研究时间。比值比: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暴露与疾病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称为,相对危险度: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比。
第二篇:预防医学重点222
预防医学重点内容
1、疾病的三级预防
(1)1级预防 也称病因学预防 主要包括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主要针对无病期。(2)2级预防 指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主要针对主要针对发病早期。(3)3级预防 指临床预防,针对发病期和康复期。第一篇
生活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污染物及来源
按其属性可以分为环境性化学性污染、环境物理学污染、环境生物性污染
来源有:生产性污染
工业生产中的物理、化学因素、工业“三废” 三废,农业农药、化肥滥用等。
生活性污染
垃圾、污水、粪便,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燃烧产物、烹调油烟、香烟烟雾、装饰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建筑材料中的氡及空调场所的微生物等)。
其他污染 如交通、放射性废弃物等。
(二)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1.广泛性
污染影响范围大,人口多,对象广泛。2.长期性
可长时间作用于人群,甚至终生。
3.多样性
有特异性、非特异性损害,有局部的、全身的,有急性、慢性的,有近期、远期的。4.复杂性 各种因素的联合作用。
(四)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
1、急性中毒
2、慢性中毒
3、过量负荷和亚临床变化
4、远期危害(1)致癌作用(2)对遗传的影响 环境健康评价
健康危险度评价 是对某一种特定环境下,该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因素)可能引起个人和群体产生某有害健康效应(伤、残、病、出生缺陷和死亡)的概率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一、危害鉴定
2、暴露评价、3、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4、危险特征评定
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1.直接危害(1)急性中毒:光化学烟雾事件(2)慢性中毒炎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3)致癌作用:苯并(a)芘
(4)变态反应:甲醛、铬—过敏性疾病
四日市哮喘病(5)非特异性疾病多发 2.间接危害
(1)影响微小气候和太阳辐射(2)形成酸雨: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3)产生温室效应(green house effect)(4)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Ozone Layer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评价指标
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1)色、浑浊度、臭和味
(2)pH值:pH值为6.5-8.5(3)总硬度:硬度过高引起胃肠道功能暂时性紊乱
(4)铝、铁、锰、铜、锌、挥发性酚类、阴离子洗涤剂、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 2.毒理学指标
(1)氟化物:不超过1.0mg/L(2)氰化物、砷、硒、汞、镉、铬、铅、硝酸盐等:多具有明显毒性,规定了最高容许限量值。(3)氯仿、四氯化碳:具有致癌性,规定了其上限值,分别为60、3ug/L。3.细菌学指标
(1)细菌总数(2)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3)游离性余氯
4.放射性指标
饮用水总α放射性和总β放射性的参考水平分别为0.5和1贝柯/L。第二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
一.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
(P 73)(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 1.金属及类金属
如铅、汞、锰、砷等。
2.有机溶剂 如苯、甲苯、四氯化碳、正己烷等。
3.有害气体
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二氧化硫、氟化氢等。4.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
如三硝基甲苯及苯胺等。5.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中的毒物
如氯乙烯、丙烯晴等
6.农药
如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拟除虫菊酯农药等
14、生产性粉尘。
物理因素:异常气候条件;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电离辐射(X线、γ射线 等)。
生物因素: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霉菌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安排的作业与生理状况不相适应,导致劳动者精神(心理)过度紧张 3.劳动工具设计不科学,或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导致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寒冷、炎热、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厂房面积过小,机械设备安置过密,热源、噪声无隔离,有害工段不独立等。
5、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的环境污染 二.职业病
概念: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时间和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1病因明确 特点:○2病因多可定量检测,接触有害因素的水平与发病率及病损程度有明确的接触(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3在接触同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业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例 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预后较好
4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发现愈晚,疗效愈差
○
三.职业性损害的防制(P 78)
基本原则:“三级预防”原则
第二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一、铅的毒作用表现:
1.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症、外周神经炎,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脑病。2.消化系统
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痛、腹泻、便秘
3.血液及造血系统 可有轻度贫血,多呈低色素正常细胞型贫血,卟啉代谢障碍,其它: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内幼红细胞代偿性增生,血液中点彩、网 织、碱粒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寿命缩短、脆性增加,导致溶血。4.其他,肾脏
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造成肾功能异常,女性:月经不调、流产、早产
婴儿:母源性铅中毒
二、刺激性气体中毒(会有一题)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一.生产性粉尘的特性(112)
1.化学组成和浓度 粉尘的化学组成,直接决定其对人体的危害和危害程度。同一种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越高,吸入量越大,危害性越大,尘肺的发病率越高,其浓度以mg/m3 表示。2.分散度 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颗粒越小占的比重越大,分散度越高。
3.粉尘的溶解度 4.粉尘的硬度、形状、比重等
5.荷电性、6.爆炸性 二.预防控制措施
1)革:技术改革
2)水:湿式作业
3)密:密闭尘源
4)风:通风除尘
5)护:个体防护
6)管:防尘管理制度 7)教:宣传教育8)查:查尘和查体
第三章
1营养素:食物中可为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和修复组织及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人体需要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糖类,水,维生素和无机盐。
2、植物化学物:植物食物中除营养素以外的生物活性物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 4种指标: a平均需要量EAR
b、推荐摄入量RNI C、适宜摄入量AI
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4、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构成人体组织,器官和体内各种重要生理活动物质的基本成分;是机体氮元素的唯一来源;作为能源提供能量。
蛋白质的评价指标:蛋白质的含量(用凯氏定氮法),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利用率(常用的评价指标有:氨基酸评分,生物价,蛋白质净利用率,蛋白质功效比值)。蛋白质摄入量一般占总能量10%-15%,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应蛋白质摄入总量的30%~ 40%
6、脂类的生理功能:1)脂肪:a 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 b 在体内储存和提供能量,是产能最高的能源c 维持体温,抵御寒冷和支持、保护脏器作用 d 帮助机体更有效地利用糖类和节约蛋白质 e 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并促进其在肠道的吸收 f 能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促进食欲,增加饱腹感 g 必须脂肪酸的重要来源2)必需脂肪酸:是构成细胞膜和线粒体的成分和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能促进胆固醇的转运河代谢等3)磷脂:提供能量、构成生物膜、促进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流、有利于脂肪的吸收、转运和代谢以及改善、促进大脑和神经组织的健康及功能4)固醇类: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人体内许多重要活性物质的合成材料
7、糖类的生理功能:a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b在体内储存和提供能量,是人体最主要、最经济、最安全的供能物质;c维持神经组织功能;d具有调节血糖、节约蛋白质、抗生酮、润滑、解毒作用;e改变食物的色、香、味、形;f 提供膳食纤维
8、维生素缺乏症:维A---夜盲症,维生素B1---脚气病,维生素B2---口腔-生殖综合症,维C----坏血病。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易缺乏,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易引起中毒。
9、合理营养:通过不同种类的食物合理搭配,能量及各种营养素能充分满足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并达到相互之间的平衡。
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素的数量、比例和质量均符合人体的需要,达到最佳状态的膳食。
10、平衡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a满足机体能量和营养素需要;b 食品多样化;c 合理加工烹调;d食用安全;e 合理的膳食制度
1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食物要多样,谷类为主;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常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饮酒应限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12、膳食宝塔自己看书(p159)
13、人群营养调查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膳食调查常用的方法:称重法,记账法,回顾法,化学分析法
体格检查包括:a、身体测量(标准体重IBW=身高—100;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b、临床检查 14食物中毒是指是用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使用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机型亚急性疾病。
特点: 1)潜伏期短,多为集体爆发;2)中毒变现类似
3)发病与某种食物有明确关系; 4)人与人之间一般无直接传染(传染疾病的最大区别)。
分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 2)有毒动植物中毒 3)化学性食物中毒4)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第四章
一、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1、形态发育包括什么?
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肩宽、盆宽、皮褶厚度
2、功能发育包括什么?
呼吸、心血管系统、心率、呼吸频率、心肺功能、造血功能、生殖器官与功能发育、运动素质
3、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发展包括? 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性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1)营养;(2)体育锻炼;(3)生活制度;(4)疾病;(5)季节和气候;(6)环境污染(7)家庭和社会因素。
三、生长发育评价
1、评价方法:等级评价法、曲线图法
2、发育匀称度评价: 体型指数:
1)身高坐高指数: 2)身高胸围指数: 3)肩盆宽指数:
营养指数: 1)身高体重指数: 2)BMI指数: 3)Rohrer指数: 功能指数:
1)握力指数和背肌力指数: 2)肺活量指数:
15章:疾病分布 一、三间分布:疾病在地区、时间和人群的分布,反应了疾病的致病因素会哦影响因素在地区、时间和人群中作用的差异和变化规律。
二、疾病描述指标:率、比、构成比(率和比通常被作为描述疾病三间分布的指标)
1.率:是指在某一确定人群中某些事件发生的频率,结果通常用百分率、千分率表示。
率=(某事件实际发生人数/可能发生该事件的总人数)×k
2.比:是两个变量值相除所得的商,表示两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常用倍数或百分比来表示。
比=变量A/变量B
3.构成比:是表示同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常以百分率表示。计算时分子分母单位要相同,而且分子包括在分母之中。
构成比=某组成部分的值/同一组成部分的总和×100%
三、发病指标
1、发病率:指一定时间内(一般为1年)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发生的频率。
发病率=某人群某期(年)某病新发病例/同期暴露人数×k
k=100%、1000%。、10000/万、100000/10万
分子分母的确定:发病率的分子为新发病例数,新发病例大的确定是以发病的时间为依据,只有当某病例在研究的观察时间内发病时改病例才为新发病例。分母为同期暴露的人口数,暴露人口是指观察人群中可能会发生观察疾病的人。对于那些不可能患有该病的人,例如在传染病中,已获得免疫者不应包括在分母中。
2、患病率:又称先患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地时间内某病先患(新、旧)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患病率=特定时间某人群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
k=100%、1000%。、10000/万、100000/10万
患病率是横断面调查得出疾病频率,故调查时间不能拖得太长,一般在一至数个月完成不得超过一年。患病率对于病程很短的疾病,入急性传染病,几乎无特殊意义。但是对于病程长的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肿瘤等有较好的价值信息反映。
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区别于联系:分子、分母不同,用途差异:患病率是横断面调查得出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是静态指标。而发病率是有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出现,是动态指标,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联系当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时,则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关系:
患病率(P)=发病率(I)×病程(D)
四、死亡指标
1、死亡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与有所原因)的人数在改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罪常用的指标。
死亡率=某人群死亡人数/同时期改人去平均人口数×k
2、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死亡的比例,以百分比率或千分比率表示。
病死率=一定时期某病死亡人数/同时期换该病的人数×k
五、疾病流行强度(阶段)
1、散发:是指某病发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早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病例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
2、暴发:是指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很多相同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大多数患者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大多数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如食物中毒等。
3、流行:是指某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如流感、霍乱的世界大流行。
六、疾病的分布形式:三间分布
1.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
短期波动:含有与暴发相近,暴发常用于少量人群,热短期波动则常用于较大范围的人群。
2.地区分布:在国家间与国家内的分布、在城乡的分布、地方性
3.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和民族、社会阶层、婚姻与家庭、行为 第十六章 描述性研究
1、描述性研究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对专门调查的资料,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三间分布)归纳、整理后,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特征展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观点(假设)的一种方法。
2、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描述性研究是揭示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最基本的步骤。描述性研究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与前提,先从描述性研究着手,取得研究对象的分布特征等信息,从而获得有关的研究假设的启发,进而逐步建立研究假设,或者为分析性研究提供有用线索。
3、现况调查:又称横断面研究或患病率研究,是指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的一种方法。
4、现况调查的目的: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
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线索
确定高危人群
评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效果
5、现况调查的偏倚
信息偏倚:询问调查对象有关问题时,由于种种原因回答不准确从而引起偏倚或调查对象对过去的暴露史或疾病史等回忆不清。包括回忆偏倚、应答偏倚、测量偏倚、调查偏倚
选择偏倚:选择研究对象不能全名反映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混杂偏倚:由于所分析的因素被其他因素干扰,造成对结果判断的错误或者困难,从而导致的偏倚。
6、现况调查的优缺点
优点:常用抽样调查,结果有较强推广意义
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结果具有可比性 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
缺点:难以确定先因后果的时相关系
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
研究对象可能处于临床前期而被误定为正常人
第17章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一组已患研究疾病的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一组为患该病的其他人作为对照组,调查发病前对某个(些)暴露状况,通过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来分析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关系的一种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是比较患某病的患者与未患病的对照者在暴露于某种可疑危险或具有某种特征上所占频率的差异,分析这些可疑因素是否与该病的发生有联系及联系强度,是一种“由果及因”的研究。
病例的选择:一:要求(诊断标准明确、病例必须具有代表性,有暴露于调查因素的可能性)
二:来源(1.从研究人群中发现的病例 2.医院住院患者 3.门诊病例 4.多家研究
中心或者医院患者)
对照的选择:一:原则(1.具有人群未患要研究疾病的代表性 2.不能与所研究的疾病产生混杂性影响 3.除可能的研究因素不同外,其他条件尽可能与病例组相似)
二:来源(1.从研究人群中的未患研究疾病者:代表性较好,但费用高 2.患者的同事、朋友、或者同学等 3.医院其他科室的患者)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的步骤:
一、资料的整理
二、资料的分析 描述性分析(描述一般特征、均衡性检验)
推断性统计分析X2(检验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率是否有差异)
X2 =(ad-bc)2n/(a+b)(c+d)(a+c)(b+d)
OR=(ad/bc):暴露与疾病的相关
OR≈1, 暴露与疾病无关联
OR >1, 暴露使疾病危险性增加
OR <1, 暴露使疾病危险性减少(保护)优点: * 不适用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 * 适用于罕见疾病的研究 *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偏倚 *所需样本较少,组织容易 *通过回忆获取信息难以避免回忆偏倚 *收集资料后较快得到结果(明确假设的危险,因*混杂影响难以控制 素、探索不够明确的众多因素)*不能计算暴露于某因素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缺点:
常见的偏倚: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2、推断统计分析
(1)成组资料的分析:检验是指检验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有统计学联系。(2)1:1匹配资料的分析:匹配资料是由病例与对照结合成对子,分析结果时不应把对子拆开分析。OR=c/b(3)成组资料的分层分析 第18章 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定群研究):是将未患病的特定人群按暴露与不暴露某因素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追踪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某(些)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与联系大小的一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特点:1.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 2.设立对照组 3.观察方向由因到果;4.能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
优点:资料可靠,无回忆偏倚;直接估计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及联系强度;由因到果,结果稳定;可评价暴露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适用于常见病的研究。
缺点:不适应于发病率很低及多种病因的疾病研究;随访时间长,易产生失访,产生结果慢;暴露人时数的计算繁重;实施复杂,费人力、物力、时间。偏倚:选择偏倚、失访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第19章 实验性研究
临床试验是以临床个体为研究对象,按实验法原理,运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试验对象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给予处理组某种治疗措施,而对照组不给予该设施或给予安慰剂,经过一段时间同等地观察后评价该措施产生的效应,其目的是评价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的效果并进行病因研究
一、临床试验研究的基本特征P393
二、处理因素
三、选择研究对象:
1、制定纳入标准
2、制定排除标准
3、选择依存性好的患者
四、估计样本含量
五、随机分组
1、单纯随机法 或简单随机
2、区组随机法
3、分层随机法
六、设计对照:
1、历史对照、安慰剂对照、自身对照、交叉对照
七、盲法
1、单盲
2、双盲、3、三盲 第25章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防人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结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患者、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特点:1.以健康为中心,关注全体社区居民 2.以家庭为基础,社区成员广泛参与 3.以需求为导向,为居民提供综合性服务 4.以部门协调为基础,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第三篇:预防医学重点归纳 完整版
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分析和评价环境中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科学。
预防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预防医学的特点:1预防医学不同于临床医学,其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与包括群体,既着眼于健康人群又着眼于亚健康人群。2从整体论出发,研究自然和社会因素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探索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3重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客观定量的描述和分析各种生物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与身心疾病的内在联系和规律。4从群体的角度进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制定卫生政策,实现社区预防保健,将临床治疗与预防保健相结合,提供社区预防和干预的卫生保健。
三级预防策略: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主要任务:针对疾病发生因素,提出综合性预防措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有害作用。第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传染病还应有早隔离、早报告措施。包括:普查、定期检查、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护及专科门诊等。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着眼于康复,力求减轻疾病的不良后果,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并发症、后遗症,防止伤残。
临床预防服务定义:是指由医务人员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实施个性化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其服务提供者是临床医务人员,服务的地点是在临床场所,服务的内容强调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且是临床与预防一体化的卫生服务。
临床预防服务内容:1.健康咨询2.健康筛检3.免疫接种4.化学预防。
1.求医者的健康咨询 通过收集求医者的健康危险因素,与求医者共同制定改变不健康行为的计划,督促求医者执行干预计划等,促使他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健康筛查 指运用快速、简便的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以及危险因素监测与评估等手段,在健康人群中发现未被识别的病人或有健康缺陷的人。3.免疫接种 是指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4.化学预防 指对无症状者使用药物、营养素、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作为第一级预防措施,提高人群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止某些疾病的发生。
临床预防服务与健康管理的意义临床预防服务和健康管理通过实现个体健康危险性的量化评估,获得控制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干预策略,能有效地调动个人改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管理个人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
人的社会化:指人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环境,参与一定的社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职能的社会人的过程。
病患:是对身体健康状况的自我感觉和判断,即对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失调的判断,它是一种感觉尺度,是一种个人主观上的疾病感觉。
健康决定因素:健康决定因素是指决定个体和人群健康状态的因素。1.社会经济环境2.物质环境3.个人因素。4卫生服务1.社会经济环境:(1)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2)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网络;(3)教育;(4)就业和工作条件。2.物质环境:包括在生活和职业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以及建筑环境等都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3.个人因素:(1)甲亢的婴幼儿发育状态;(2)个人的卫生习惯;(3)个人的能力和技能;(4)人类生物学特征和遗传因素。
健康生态学模型:强调个人和人群健康是个体因素、卫生服务以及物质和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且这些因素间也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以多层面上交互作用来影
响着个体和群体的健康。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是指从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咨询或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各种与健康相关的危险因素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健康行为不仅包括个体或群体可观察到的、外显的行动,也包括人的思想活动和情感状态。分为三类:①预防性健康行为;②疾病行为;③病人角色行为。
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1.倾向因素 是为行为改变提供理由或动机的先行因素。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或愿望,或是诱发产生某行为的因素。2.促成因素 是指允许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先行因素,即实现或达到某行为所必需的技术和资源。3.强化因素 指对象实施某行为后所得到的嘉庆或减弱该行为的因素。
不同层次的行为改变理论分3个水平:1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或模式:健康信念模式HBM、阶段变化理论、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2应用于人际水平的理论:社会认知理论SCT。3应用于社区和群体水平的理论:社区组织、创新扩散理论
健康促进的定义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个子所负的责任
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领域1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3加强社区行动4发展个人技能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人群健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是受社会、经济、环境、个体行为和生物遗传等因素决定的,可以量化的整个人群的健康。强调两点:①注重分析在整个生命全程中影响人群健康的全部的决定因素,而不仅重视与特定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或临床病因;②重视促进全体人群的健康,而不仅仅关注那些已患病者或高危个体。八大要素1.关注全体人群的健康;
2.分析健康的各种决定因素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3.强调循证决策;4.增加对上游领域的投入;5.采用多元化健康促进策略;6.加强部门和组织间的合作;7.调动公众的广泛参与;
8.建立人群健康改善的责任制。
社区的概念 是指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社区卫生 是人群健康的策略和原则在社区水平上的具体应用,即强调了解社区全体居民的健康和疾病,通过确定优先项目、消除不同群体间健康的不平等来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实施原则:1.以健康为中心;2.以人群为对象;3.以需求为导向;4.多部门合作;5.人人参与。
社区诊断:是借用了临床上“诊断”这个名词,指的是社区卫生工作者通过一定的定性与定量的调查研究方法,收集必要资料,通过科学、客观地分析确定并得到社区人群认可的该社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及社区现有资源状况,为社区预防服务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卫生步骤1确定所需要的信息2收集信息3分析信息4做出诊断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1.以健康为中心的保健服务;2.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3.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4.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持续性服务;5.提供综合性服务;6.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资源,提供协调性服务;7.提供第一线的可及性服务;8.在社区成员积极参与下的团队式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与一般医院服务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1)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比大医院更加明显;(2)社区卫生服务是一种主动性服务,为有需要的家庭开展上门服务如提供家庭
病床服务等;(3)社区卫生服务是为社区全体居民提供服务;(4)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是一种综合性服务,是六位一体以预防为主的服务;(5)社区卫生服务提供连续性服务,从出生到临终全程提供服务;(6)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可及性服务。2.联系:(1)分工协作、各司其职;(2)互补、互助与互利关系;(3)双向转诊。
职业性损害的条件:1接触机会2接触时间3接触方式4接触强度
职业病特点:1病因明确,即为相应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控制这些致病因素或作用条件后,即可减少或消除职业病2病因大多数可定量检测,且接触有害因素的水平与发病率及病损程度有明确的接触水平(剂量)-反应(效应)关系3在接触同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业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例4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预后较好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发现越晚,疗效越差。
职业病诊断因素:1病人的职业史(先决条件)2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调查与评价情况3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职业性损害预防措施:原则:三级预防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原则。
职业性损害三级预防:1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的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和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是职业性有害因素预防工作中最有效的措施。2当第一级预防措施未能完全达到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害劳动者健康时,应尽早发现,采取补救措施。主要任务是早期检测,及时处理,防止职业性损害进一步发展。3当一二级预防未能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好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有些劳动者已发展为职业病或工伤患者,此时应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和处理,包括脱离接触、实施有效治疗、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等。
急性放射病:骨髓型、胃肠型、脑型
影响环境污染对健康损害的因素:1污染物的理化特性2污染物的暴露剂量3持续作用时间(毒物的蓄积取决于摄入量、生物半减期、作用时间)4机体对污染物的感受性(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营养状况、遗传缺陷性疾病)5多种污染物的联合作用(相加,曾毒、拮抗作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事件特征:1发生的突然性 2分布的复杂性 3危害的社会性 4处理的复杂性 5行为的违规性 6影响的长期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1.突发性2.普遍性3.非常规性。分类:1.重大传染病疫情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3.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4.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危害:1.人群健康和生命严重受损2.造成心理伤害3.造成严重经济损失4.国家或地区形象受损及政治影响。
食物中毒: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的特点:1有共同食物史2发病潜伏期短3无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染4中毒表现和治疗方法相似。.流行病学特点 ①发病季节性明显,以5~10月较多;②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病程短、恢复快、病死率低。但李斯特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肉毒梭菌、椰毒假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程长、病情重、恢复慢;③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为肉及肉制品,禽、鱼、乳、蛋也占一定比例。
物质蓄积:机体长期接触某些毒物后在某些组织和器官内逐渐积累从而量比较高的现象。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
功能蓄积: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术不能发现其在体内有明显贮留,但该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该毒物的反应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功能蓄积。
合理膳食1.概念 合理膳食也成为平衡膳食,是指膳食所提供的能量及营养素在数量上满足不同生理条件、不同劳动条件下用膳者的要求,并且膳食中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适宜的膳食。2.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1)选择食物要多样,合理配餐;(2)满足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及合理比例;(3)合理的烹调加工方法,减少营养素的损失;(4)合理的膳食制度和良好的进食环境;(5)食物应感官性状好,多样化,并能满足饱腹感;(6)食物应对人体无害。
合理营养即为平衡而全面的营养。合理营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反面为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及能量的需要;另一方面为各营养素之间比例要适宜。
推荐摄入量(RNI):是指可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的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相当于传统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成年人轻体力劳动男性10.04MJ/d(2400kcal/d),女性8.80 MJ/d(2100kcal/d)。
适宜摄入量(AI):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是指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不至于引起不利于健康的作用。当摄入量超过UL进一步增加时,损害健康的危险性随之增大。
平均需要量(EAR):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的群体中个体对某营养素的需要量的平均值。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可以满足群体中50%个体对改营养素的需要。
必须脂肪酸EFA不饱和脂肪酸,2种,亚油酸,α-亚麻酸
必须宏量元素:na k ca mg p cl s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几种具有不同氨基酸组成特点的蛋白质食物混合食用,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
卫生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法律或规章制度所规定的范围内,提供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基本目标的活动的总体。我国的卫生系统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组成。卫生系统的功能和目标功能:1.卫生服务提供2.公平对待所有人3.满足人群非卫生服务的期望。目标:1.卫生系统本身的特定目标——提高服务人群的健康水平;社会系统共有的目标,2.即对人们的某些期望予以满足,即反应性3.以及能够保障就医者的经济开支不至于过高,即筹资的公平性。
卫生系统的反应性指其在多大的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卫生系统中改善非健康方面的普遍的、合理的期望。
卫生服务需要: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的对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服务的客观要求,包括个人察觉到的需要和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二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卫生服务需要 需要是在不考虑消费者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从其实际情况判断应该获得商品的合理数量。卫生服务需要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需求是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需求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消费者的购买愿望;②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求一般可分为两类:(1)由需要转化而来的需求;(2)没有需要的需求。
卫生服务利用 卫生服务利用是需求者时间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是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卫生资源供给量相互制约的结果,可以直接反映卫生系统为人群健康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和工作效率,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但是不能直接用于评价卫生服务的效果。
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利用之间的联系 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当人们的卫生服务需要全部转换成为卫生服务需求,且所有的需求都是以从健康角度而言的实际卫生服务需要为基础时,达到既满足居民健康合理的需要,又没有资源浪费的状态。
卫生政策的特点
(一)共同性与差异性
(二)部门性与社会性
(三)强制性与教育性
(四)时效性与稳定性卫生政策的功能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分配功能
区域卫生规划的基本概念区域卫生规划 是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区域内卫生发展和资源配置的综合规划。基本原则 1.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与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健康需求相协调。2.要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特别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3.加快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确实实行卫生的全行业管理。4.措施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提高资源共享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开展区域卫生规划的意义在卫生改革的进程中,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实施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对卫生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将彻底改变先有卫生资源的配置与调控机制,由此将使卫生部门固有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特别是规划的侧重点,从注重硬件建设发展到注重健康状况的改善和疾病负担的减轻,从注重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发展到注重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质量,都有助于改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思路。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社会准则:(1)承认享有最高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一项基本人权;(2)公平;(3)伦理观;(4)性别观。实施策略:(1)将与贫困作斗争作为工作重点;(2)全方位促进健康;(3)动员各部门合作。
初级卫生保健 又称基层卫生保健,它是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核心是人人公平享有,手段是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筹资是以公共财政为主,受益对象是社会全体成员。实施的基本原则:1.合理分配资源;2.社区参与;3.预防为主;4.适宜技术;5.综合利用;6.合理转诊。基本内容:
1.促进健康;2.预防保健;3.合理诊疗;4.康复防残。
医疗保险的概念医疗保险 是将多种渠道筹集的经费集中起来形成基金,用于补偿个人因病或其他损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种制度。
医疗保险的特点
(一)保障对象的广泛性
(二)补偿形式的特殊性
(三)运行机制的复杂性
(四)保险风险的难控制性
医疗保险的费用控制措施包括三方面措施。控制医疗服务供方的措施
(一)按病种给付方式
(二)总额预付制
(三)按人头预付方式控制医疗服务需方的措施
(一)起付线
(二)共付比例
(三)封顶线第三方的管理措施
(一)医疗保险需方监督:1.医疗保险费征缴;2.医疗保险费使用。
(二)医疗服务机构监督:1.审批支付监督;2.抽查住院费用;
3.设置医疗费用预警监控系统;4.重点调查;5.定点医疗机构考核。
(三)定点零售药店监督 我国现行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的弊端:1.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2.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不合理;3.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混乱、药价过高;4.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不健全。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简称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慢病共同危险因素:吸烟、饮酒、营养、静坐生活方式、肥胖、高血压、血糖、血脂
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1.限制钠盐摄入量;2.增加新鲜蔬菜、瓜果的摄入,补充钾、镁离子;
3.限制饮酒及戒酒;4.减轻体重;5.适度的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6.其他:1)戒烟;2)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血脂异常的预防与控制:1.膳食指导;2.减轻体重指导;3.体力活动及运动指导4.戒烟指导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血清胆固醇升高、血压升高、吸烟、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量饮酒、性格类型和社会因素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是冠心病的3个主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预防1.冠心病的一级预防:(1)降低血压;(2)合理膳食:1)限制总能量的摄入;2)限制脂肪摄入;3)限制胆固醇摄入;4)碳水化合物选用;5)限制食盐的摄入;6)供给充足维生素和矿物质;(3)禁烟限酒;(4)适度运动。
(1)吸烟;(2)血压控制;(3)血脂控制;(4)体力活动;(5)体重控制;(6)糖尿病控制;(7)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8)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剂应用;(9)β受体阻滞剂应用;(10)流感疫苗接种;(11)实施心理指导:1)和患者建立理解和沟通;2)采用缓解负性情绪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放松训练和音乐疗法等;3)进行心理行为的治疗;4)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1.高血压;2.血脂异常;3.糖尿病;4.吸烟;5.酗酒;6.不健康饮食习惯;7.体力活动不足;8.遗传因素。脑卒中的防治 1.第一级预防:(1)合理饮食:强调低盐、低脂肪、低热量饮食;(2)限制饮酒,严格戒烟;(3)控制体重,增加运动;(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劳逸结合;(5)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绪,切忌狂喜暴怒,学会自我控制,做情绪的主人。治疗:(1)有规律的长期坚持有效的控制和治疗高血压;(2)定期做身体检查,监测空腹血糖浓度;(3)定期测量血脂,合理饮食配合必要的降血脂药物控制高脂血症。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的发生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与环境因素有关,是二者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预防与控制主要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而展开,它包括三项关键内容:合理的营养与膳食指导,减肥、增加体力活动。合理的营养与膳食指导1.合理控制总能量2.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1)主食类选择低糖、淀粉类碳水化合物;2)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3)每日进食充足的蔬菜和适量的水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4)高纤维素与低盐饮食;5)合理分配热能;6)限制饮酒。3.减肥4.体力活动
第四篇:2011预防医学考试重点
1.预防医学是医学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分布规律,以及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护理与预防医学的关系:护士的职责扩大为“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护理工作范围从个体扩大到社区人群,从对疾病护理扩大到全身心的整体护理,从临床治疗期扩大到预防、康复、保健。护士是预防保健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3.新卫生工作方针的内容: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初级卫生保健(PHC 基层卫生保健):是对居民实施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充分体现社会平等权利,个体家庭和社会广泛参与,人民群众和国家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一种卫生保健服务。
5.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社会公正;社区和个人参与;部门间协同行动;成本效果与效率。
6.初级卫生保健九项具体工作任务:
一、针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以及控制、预防疾病的方法并开展卫生健康教育。
二、增进食物供应与合理营养。
三、提供充分的安全用水,保证生产、生活、学习、居室的环境卫生。
四、开展妇幼保健,做好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工作。
五、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六、地方病的控制与预防。
七、常见病和外伤的恰当处理。
八、提供基本药物。
九、精神卫生,使用一切可能的方法通过影响生活方式及控制自然和社会心理环境来预防,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和促进精神卫生。
7.建立农村合作医疗波案件制度的原则:坚持自愿的原则。坚持服务的原则。坚持节约的原则。坚持适度的原则。
8.医学模式即医学观。是指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看法,以及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它是在医学科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了医学科学在某特定历史时期的总的特征。(核心是医学观和健康观)
9.执行医嘱和完成常规性机械工作。忽视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10.整体护理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要求护士运用护理程序,整体观察评估、分析和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帮助服务对象获得最大程度的健康。
11.计划生育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下列问题:
一、加强人口理论教育,增强人口危机意识。
二、开展“三结合”、“三为主”服务。
三、使男女出生比例相协调,人口结构更加合理。
四、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普及。
五、加强生殖健康的研究。
12.同步发展方针: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13.我国现实行的环境管理制度包括:1“三同时”制度。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排污收费制度。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6污染集中控制。7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8限期治理制度。
14.自我保健是指由个人、家庭、邻里、亲友和同事自发的卫生活动,并做出与卫生有关的决定。其内容包括维护健康、预防疾病、自我诊断、自我治疗。
15.自我保健的突出特点:多依靠自己,少依赖医生。
16.自我保健的措施:体制锻炼。合理营养。控制紧张。生活规律。
17.家庭是开展社会卫生保健最优规模的单位。
18.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区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19.社区的基本要素包括:1人群。2地域。3生活服务设施(衡量社区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4行为规范(特有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认同意识,使社区人群凝为一体的纽带)5一定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帮助协调种种关系)
20.健康危险因素:环境因素。个人行为因素。人类生物学因素。卫生保健因素。
21.健康危险因素的作用特点:潜伏期长。特异性弱。联合作用强。多因多果。广泛存在。
22.高危险人群包括处于高危险环境之中的人群、对环境有高危险反应的人群以及有高危险行为的人群。
23.恶性肿瘤的主要护理诊断:疼痛。恐惧。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疲乏。潜在并发症。
24.合理膳食又称平衡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膳食中所供给的营养素与有机体的需要量两者保持平衡。
25.合理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1要满足机体的热量和营养素的需求。2食物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3科学的加工烹调方法。4合理的膳食制度。5良好的进餐环境。6食物要多样化。
26.中国营养学会于1989年制订了我国第一个《膳食指南》,1997年4月25日修订公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7.膳食指南: 1 食物多样,各其为主,粗细搭配。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 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5 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7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9 如饮酒应限量。10 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28.营养调查 指运用各种手段准确了解某一人群(或个体)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用于判定其当前营养状况。
29.食物中毒 指健康的人经口摄入了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将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30.食品中毒特点:1 潜伏期短,发病急。2 所有中毒病人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3 发病与食物有关,其范围局限在食用同一种中毒食品的人群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又迅速下降的尖峰型一般没有传染病流行时的尾峰。4 不具有传染性。5 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年皆可见,以第二、三季节为高发季节。6 人群普遍易感,无种族、民族、年龄、性别区分。
31.食物中毒的分类:1 细菌性食物中毒。2 真菌性食物中毒。3 动物性食物中毒。4 植物性食物中毒。5 化学性食物中毒。6 原因不明食物中毒。
32.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1 防止食品的细菌污染。2 控制细菌繁殖和细菌毒素的产生。3 食物在进食前要彻底加热。
33.总体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中某种变量值的全体。
34.样本 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
35.抽样误差 由抽样所引起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样本指标相互之间的差异称抽样误差。
36.概率 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用符号P来表示,概率的取值范围是0~1之间。
37.计量资料 用定量的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项指标数值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计量资料。一般有度量衡单位(身高、体重、脉搏。SO2浓度)
38.计数资料 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数,所得的资料称为计数资料。(男、女分组。血型)
39.统计工作的步骤:统计设计。搜集资料。(统计报表、医疗卫生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研究)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40.统计表制表的原则: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表内数据准确可靠。
41.数字 表内数字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同一指标的小数位数要一致,位次要对齐。
42.判断图例:条图比高低。圆图看面积。线图看趋势。直方图看分布。
43.常用的变异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最常用的指标为标准差。
44.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 ⑴μ±1δ范围内的面积占正态曲线下总面积的68.27%,即有68.27%的变量值分布在此范围内。⑵μ±1.96δ范围内的面积占正态曲线下总面积的95.00%,即有95.00%的变量值分布在此范围内。⑶μ±2.58δ范围内的面积占正态曲线下总面积的99.00%,即有99.00%的变量值分布在此范围内。
45.应用假设检验的注意问题:1 资料要来自严密的抽样研究设计。2 选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应符合其应用条件。3 正确理解差别有无显著性的统计涵义。4 结论不能绝对化。5 要根据资料的性质事先确定采用双侧检验或单侧检验。
46.动态数列 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包括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用于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47.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 1 计算率和构成比的分母不宜过小。2 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3 在进行率和构成比的对比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4 对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要作假设检验。
48.秩和检验 优点:适用范围广,对数据的分布要求不严格,计算也较简单。缺点:未充分利用资料提供的原始数据信息,当资料适用于参数统计而用非参数统计处理时,常损失部分信息降低效率。(犯第二类错误比非参数统计大。)
49.相关系数 说明两变量间直线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指标。总体相关系数用p表示,样本相关系数用r表示,相关系数没有单位,取值范围是-1≤r≤1。
50.护理论文 文题具体要求:醒目。简练。确切。(反映论点、概括全文)
51.摘要的结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52.关键词:表达文稿核心内容的名词或短语,是从文稿内容(主要是从文题和摘要)中抽出来的。设置关键词的只要目的是编制索引和检索系统使用,为文稿进入国际电脑检索提供方便。
第五篇:预防医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名解
1.一级预防/初级预防 primary prevention:针对致病因子采取的措施,是预防疾病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包括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
2.二级预防/三早预防 secondary prevention:发病期进行的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包括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三级预防 tertiary prevention: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丧失劳动能力或残废者,通过康复治疗促进身心康复,恢复劳动力和精神状态
4.预防医学 preventive medicine:应用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的健康水平及与其有关的生态环境,通过实施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改善社区卫生,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人类健康。核心:强调政府的作用,重视社会科学的作用
5.公共卫生 public health:在政府领导下,在社会水平上,保护人民远离疾病和促进人民健康的所有活动
6.社区卫生服务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CHS: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老年、儿童、残疾人、低收入居民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基本卫生服务
7.社区诊断 communtiy diagnosis:社区卫生工作者通过客观科学方法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及相关的社区内组织结构、政策、资源现状进行研究的过程
8.心身疾病 psychosomatic disease:一组表现有躯体症状、其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均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9.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能获得的最佳研究依据,对个体患者做出的医疗决策
10.系统评价 systematic review:系统全面的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有关临床研究的文章,用统一标准筛选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章,进行定量综合后得出可靠结论
11.Meta分析:对已发表和未发表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用正规的统计学方法综合各研究的结果,对已有资料进行最佳利用的方法
12.环境污染 environment pollution:因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13.健康危险度评价 health risk assessment:对暴露于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该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可能引起的健康效应及危害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预测环境有害物质对暴露人群可能产生的有害效应的概率
14.植物化学物 phytochemicals:在植物性食物中存在的、已知必需营养素以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
15.必需脂肪酸 essential fatty acid/EFA:人体必需的但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16.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在体内1/6转化为视黄醇;类胡萝卜素,在体内1/12转化为视黄醇
17.食源性疾病 food-borne disease:由摄入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常具有 1
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18.食物中毒 food poisoning: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19.职业性中毒 occupational poisoning: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组织器官受到工作场所毒物的毒作用引起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
20.尘肺 pneumoconiosis: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增生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21.矽肺 silicosis:职业活动中因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2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s: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明确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或病因尚未完全确认的疾病的总称
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emergency public health events: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4.伤害 injury: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超过机体组织的耐受水平而造成的组织损伤和因窒息而引起的缺氧,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损伤
25.意外伤害 unintentional injury:无意识的、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害
选择、填空
1.态医学模式
2.共卫生革命以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第三次公共卫生革命以社会生态学综合干预来提高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
3.和内部改进健康的公平程度 ③使全体人民能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卫生系统提供的服务
全球卫生战略实现途径:
4.我国公共卫生发展趋势和策略(了解):
①预防医学向社会预防为主发展
②预防医学向防治结合、促进健康、提供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方向发展③环境与健康问题
④重视心理、精神、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⑤学科渗透、研究范围广泛、与现代科技结合更紧密
5.复、社区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6.人口、科学技术发展
7.范)、社会关系(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卫生事业发展
8.9.获取最佳数据的方法:系统评价、10.转化、环境的自净作用
11.12.维生素A缺乏:夜盲症、干眼病、发育迟缓免疫低下
13.维生素D疾病:小儿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老人骨质疏松、高血钙高尿钙、软组织钙化、定向能力障碍
14.职业性损害的315.我国法定职业病:10类115种
16.共卫生事件(Ⅱ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17.大题
1.三级预防策略: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的定义列出
另:
一级预防:策略:双向策略,整个人群的普遍预防和高危人群的重点预防相结合措施:健康促进、健康保护
2.社会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特点:①作用的发散性 ②作用的持久性 ③交互作用
3.心身疾病的流行特征:①一般女性高于男性,哮喘、冠心病等男性高于女性 ②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工业化水平高的国家地区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③更年期最高,老人儿童低 ④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 ⑤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4.循证医学的步骤:
①提出拟解决的具体临床问题
②进行文献检索,选择有关的最佳研究资料并了解优缺点
③分析信息是否合理正确
④提取有用的临床信息用于解决病人问题
⑤对干预手段进行评价
5.Meta分析优缺点,了解
优点:①提高发现有意义的新疗法的把握度 ②显示联合或相关作用的重要性 ③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措施,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④可测定治疗作用的稳定程度 ⑤提示什么情况下研究结果对研究设计是敏感的缺点:①使用来自不用人群资料时的偏倚 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心趋势时,合并资料可有偏倚 ③所合并的资料的变异大于提供的信息时,因强调平均结果而丢失部分信息 ④过多强调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忽视了未发表文章的偏倚和失访人员对治疗结果的影响
6.环境污染对健康损害作用的表现形式
(1)急性危害:环境中大量或毒性较大的污染物作用于机体,短时间内使机体出现中毒症状或死亡
(2)慢性危害:环境中有害物质低浓度长期反复作用于机体产生的危害 ①非特异性损害 ②慢性疾患 ③持续性积蓄危害
(3)特殊损害
①致癌作用 ②致畸作用 ③致突变作用 ④免疫毒性作用
(4)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能改变内分泌系统功能,对机体或后代或群体引起健康效应的外源性物质或混合物
7.蛋白质利用率四个指标
①生物价
②蛋白质净利用率
③蛋白质功效比值
④氨基酸评分
8.脂类的功能:
①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
②储能、供能、节省蛋白质消耗
③固醇类是固醇类激素、胆汁酸合成的原料
④改善食物色香味,促进食欲,增加饱腹感
⑤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和载体,有利于吸收
⑥提供必需脂肪酸
9.维生素D功能:
①促进小肠吸收钙、磷
②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钙、磷
③促进骨骼、牙齿矿化
④与降钙素等调节血钙水平
⑤免疫调节
10.大肠杆菌中毒的表现:
①急性胃肠炎型:婴幼儿和旅游者,水样便、呕吐
②急性菌痢型:血便、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发热
③出血性肠炎型:老人、儿童,突发性剧烈腹痛,腹泻先水样便后血便
11.慢性病的防治策略:
①从儿童抓起,重视慢性病生命全程的预防
②以控制危险因素为核心的综合性防治策略
③预防为主,防治结合④重视慢性病发病、死亡、患病的基本信息收集
12.制定慢性病防治策略的原则:
①强调在社区及家庭水平上降低慢性病共同危险因素,进行生命全程预防②三级预防并重,采取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措施 ③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并重
④由传统保健系统服务内容、方式向创新性慢性病保健模式发展
⑤加强社区慢性病防治行动
⑥改变行为危险因素预防慢性病时,应以生态健康促进模式及科学的行为改变理论为指导,建立以政策和环境改变为主要策略的综合性社区行为危险因素干预项目
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①突发性:事件的高度不确定性,时间、地点各异,不易预测
②量变性 ③群体性 ④危害性 ⑤处理的综合性 ⑥决策的时效性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
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及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心理伤害
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环境危害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原则:
(1)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疫苗免疫,健康教育,健全网络、加强管理,加强预测预报
(2)坚持快速反应、狠抓落实的原则:快、准、齐、实
(3)实行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协同作战的原则
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对策:
①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卫生政策
②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③依法行政,明确职责,密切部门配合④加强宣传,提高全民防病意识和卫生防病能力
⑤科学管理,加强网络建设,提高队伍应急能力,多学科协同,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水平
17.伤害的分类
(1)按造成伤害的意图:①故意伤害(自杀与自伤、暴力与他杀)②意外伤害
(2)按发生伤害的地点:①机动车伤害 ②工作场所的职业性伤害 ③家庭伤害 ④公共场所伤害
(3)按伤害的性质:①国际疾病分类 ②中国疾病分类
18.黄曲霉毒素AF:
AF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污染花生、玉米等
AF具有肝毒性,肾毒性,致突变、致畸胎、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