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我们的工作准则,我的观点是这个质量可以分为可检测的不可检测的。今天主要是来谈谈可以检测的,也就是教学这一部分的质量如何提高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一点实践,简单来谈谈。
第一,兴趣是内驱动力,激励是推动力。
要让孩子有学习的兴趣,首先就要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因此你的课堂,不一定要以“上课”来开场,可以是“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我们一起去果园看看,好吗?”等等,这些对低年级小朋友是最有吸引力的。孩子们就乐于去学习了,有了内在的需要才会有外在的动力。学习不光有兴趣就够的,还应该有目的意识,首先要做好思想教育,在思想上认识到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比如我班小朋友大道理是根本无法理解的,那我简单化,“谁想得到老师的表扬?”“谁是我们班最能干的小朋友?”“谁的进步最大?”等等,都是激发他们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
第二,提高课堂效率是关键
“预习加温习都抵不上课堂学习”,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阵地。
首先,课前策划要创新,备课时要有的放矢,策划要有创新,为捕捉学生的注意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奠定基础。
其次,课堂活动要有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特点,设计一些行之有效的练习,比如,一年级教学中,识字教学所占的比例相当的多,如果简单枯燥的读是肯定学不好的,而且还会产生倦怠情绪,更无趣味可言了,所以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摘果子、多红旗、闯关等等游戏,利用各种游戏活动达到识字目标。在此同时也有要选择地进行,没有效率的活动就要及时删除。
第三,课后辅导是巩固教学的重要手段。
孩子们年龄小,学习目的性还不是很强,也就是说根本还不
能很好地对自己课堂以外的学习作很好的规划,这就需要我们教师
给他们任务,养成自我学习和监督的习惯。我每天都要布置朗读、说话的作业,让他们明白,作业不单单是指写的作业,其实说、读、听都是你要提高的能力,久而久之慢慢的孩子就养成了这些学习习惯。
作业的批改与订正也是相当重要的,没有检查的教学,就没有改正,没有成效,因此每天必须要做好当天教学任务的落实工作,对于普遍性的问题要全面讲解,对于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对于低年级来讲,最好的方法还是一对一讲解。有些简单的,比如书写正确、工整与否,还可以由小老师帮助完成。
第四,抓好三个阶梯的不同教育
第一梯队的孩子学习自主性强,学习掌握较好,要提高对他们的要求,然后要布置给他们额外的帮扶任务,协助教师。
第二梯队的孩子,教学任务掌握得一般,作业也能完成但是有时有较多错误,这一些孩子就要充分关注,抓好了就是优秀学生,如果没有很好地重视起来,很容易变成差生,所以这些孩子可以组成学习伙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课堂中教师也要充分关注他们,适时检查监督。
第三梯队就是教师比较头痛的后进生,基础较差,学习掌握的速度相对较慢,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那我们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在他们身上,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关注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其次,将他们与第一梯队的孩子组成“小老师和小学生”,每月进行学习总结表扬,哪个小学生进步了?哪个小老师帮助的好?
第五,与家长通力合作。
一、是抓作业,要规定孩子放学后必须做完作业,而且必须检查后再出去玩,培养孩子养成先完成作业再玩耍的好习惯;放学后督促孩子先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不要让孩子一到家就是看电视或者到处打闹.。
二、家长每天查看孩子作业是否认真,有时有课外作业时,还需要念题,家长必须给她念一题,做一题,家长给她把题目念了,别着急给他把答案连忙说出来,要让他自己边想边做,这样才能提高她的成绩,做了后家长还要检查,看看读、写、算、默、背是否过关,有问题及时补救,并在书上或本子上签字证明;
三、放学后与孩子多交流在校学习了什么,以便家、校的配合,督促孩子更好学习;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和课堂,在校时间要抓紧给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监督和检查。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去巩固每一个知识,只有把稳扎稳打才能提高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
第二篇:怎样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提高教学质量
尤镇教育系统
2012年3月16日
怎样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主题。努力提高小学教学质量,是教育第一线的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要提高教学质量,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备好课、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要提高教学质量,备好课、上好课是关键。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上好课,让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而要上好课就要备好课,只有做充分的课前准备,课才能上好。
怎样才能备好课呢?备课时,不仅要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而且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设计出儿童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教学,更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二、激发学习兴趣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往往会发现学生产生讨厌、纪律散乱、不注意听讲等不良行为。利用兴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已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展现生活情境,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习情绪倍增。
学生在活动中,不但记记住了不认识的字,而且通过一个个情境表演,懂得了做对别人有用的事就会快乐的道理。
可见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发挥了主要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了如指掌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关心、照顾到学生的兴趣,使之放出最大的光和热。
三、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俗语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目标;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生的成功增加困难。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比如说: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经过重复或练习形成自动的行为动作,要不断强化,持之以恒地渗透。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会学会学习,懂得怎样合理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会受益终身。
四、写好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任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有成功的经验,也都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需要积累的财富。上完一课后,及时分析,总结这节课的成败得失,就是写教学反思。
写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案有机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教学反思,是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措施的重要依据,是积累教学经验的具体素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法宝。
五、加强家校沟通。
作为教师应该端正思想,应该明确我们在教好学生的同时,要学会去转变家长的观念,让家长们明确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应主动与家长联系,共同帮助
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六,建立教育质量的目标与责任体系。
形成学校—年级组—班级—班主任。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双向目标责任体系,根据实际确定质量目标。与责任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要建立教育质量的奖罚机制。教育质量高的教师在评职、评先、评优按优先考虑。
在教育教学中,推行教学工作“十字”方针:
(1)、备课要“深”。即:深入学习课标,深入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深入探讨教法。
(2)、上课要“实”。即:上有充分准备课,不搞花架子,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3)、作业要“精”。即:作业要有针对性,有代表性,有目的性。
(4)、教学要“活”。即:不局限于教材,不局限于现成的模式,不死用教案,做到教有特色,教有风格。
(5)、手段要“新”。即:在创设情境方面,在学习方式、教学方式选择方面,在训练设计方面要突出“新”字。
(6)、反馈考试要“勤”。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7)、考核要“严”。即: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严把考核、考勤关。
(8)、批改辅导要“细”。即:所有学科作业或笔记类,都要详批、详改,班主任要建立后进生辅导记录。
(9)、检查评价要“公”。即:公平公正地检验评价每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
(10)、负担要“轻”。即: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多为教师创造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
另外,在领导层面大兴学习之风,研究之风,探讨之风,不断提高业务领导自身素质,从而带动全体教师形成研究氛围、学习氛围。牢固树立向课堂要质量意识,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此外,加强质量管理,通过阶段检查、总结、测试、反馈等方式,科学地管理、规范教学工作。
七,具体督促检查办法
(1)、开展抽查课活动
课后评价,打分及时反馈,发现并及时纠正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发扬教学中的创新及先进经验,使备课、上课、听课,成为有机整体。
(2)、定期检查教师教案,指导教师写出规范又实用的教案。
(3)、定期检查教师听课,批改等情况,做到有记录,勤反馈,及时总结。
(4),定期检查教师的学习计算机情况,努力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
我们认为作为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分内的事。但教无定法,我们都应根据自己所长,各显神通,把我们的教学质量越搞越好。
第三篇:浅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浅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学科;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心的一门综合学科;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门实践性、运用性较强的学科。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应肩负历史的重任。根据自身的条件,结合我所在地区的教学环境对我们的化学教学作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教师的自我学习
教材是我们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学习与探讨的一个根本性依据,之所以我们教师就应该在课前或岗前对所任教的这一门课程进行认真的学习,同时对教材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由于我们所教学的化学课是一门科学性、生活性、环境性较强的课程,那么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就要求全面、广泛。不论是在科技上,还是在生活与环境上,我们都应该了解一些必要的知识,用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库。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就像电影明星一样,要怎样把它演得酣畅淋漓,没有一点儿瑕疵,让学生入迷、入戏,这样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因此我们为了让自己的教学技能得到提高,就应该加强学习,参与各种课改教研,多与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探讨,这样就会取长补短,从而成为一名业务过硬的专业教师。
二、以实验为基础、以课本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三者紧密结合的教学活动
1.重视实验教学
(1)教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组织好学生集体实验,培养好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比如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时,我在平行班中进行了对比教学,一个班级在新课时做实验,先让学生亲自做镁、铝分别与盐酸反应,然后对比反应的现象、分析反应的产物及其原因,虽然纪律是乱了一些,但学生的兴趣高涨,在每位同学的参与下很自然的比较出镁和铝金属性的强弱,并总结出金属性强弱的判定方法,过后学生对实验的现象都能记忆犹新。对照班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边演示实验一边讲解,但学生兴趣明显减弱,过后对实验现象和原理的分析多数同学都只能靠死记硬背,很难回想起当时的实验现象来。
(2)给学生课外实验作业和化学课外活动,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探究、得出实验结论,让学生从更宽、更广的角度去认识化学
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和趣味实验如果能在课前布置下去,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如:家用“冰袋”的制作、“检验发酵粉加水或加热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白纸显字”、“酸雨的检验”、“吹气生火”、“指纹检验”等。将它们从课后做改为课前实验,在学生不知到其原理的情况下去讨论、探究,不仅为课堂提供更好的实验素材,而且还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增强其学习能力。
2.在课外培养学生的讨论探究、创新实践能力
(1)以教材为中心主题,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
教师和学生在课前都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把一些基本的问题自己解决好,有利于在课堂上的教与学,有利于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教师对所有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知识化、完整化。例如,在讲氧气的性质的时候,提出问题:①为什么一些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不同?②为什么在做硫和铁燃烧时,要在集气瓶底部放水或铺细沙?③为什么有的物质燃烧产生的是光,有的物质燃烧产生的又是火焰,还有的物质燃烧产生的是烟?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
(2)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制取”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实验后,使学生认识到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原理、原料、装置等
CaCO3+2HCl=CaCl2+H2O+CO2↑
运用上式的规律,组织讨论下列问题:
①二氧化碳的制取原料:为什么选用稀盐酸而不选用稀硫酸?为什么选用稀盐酸而不选用浓盐酸?为什么选用碳酸钙而不选用碳酸钠?
②制取的装置又该如何选择?
③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怎样?
④用什么方法检验二氧化碳和用什么方法对其验满?
通过讨论,增强了对二氧化碳制备、检验的联系,活跃了思维,变静态为动态,同时也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和进取心,从而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以至于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
三、将化学与生活、环境、科学发展等结合学习
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化学。例如,在生活、生产、工业等方面很多有用之处都是化学的结晶,不过在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等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污染的知识;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应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让学生明白了化学的利与弊,才能激起他们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和深不可测的好奇心,正确运用化学。
四、因材施教,适量检测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教师及时作反思和改进不好的教学方法
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就不考试。素质教育是要我们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不代表不对学生进行检测,适时度量地对学生进行一些考核其实也是对我们教师进行测评。我们可以通过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来检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哪些还没有做到,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让学生觉得满意的教师。
总而言之,要搞好中学化学教学是新时期一项比较艰巨的历史使命,它将会影响一个学生的成长,推动社会的进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我们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就有责任来负起这个重担,去努力学知识,认真搞教学。从理论到实验,从书本到生活,从课内到课外,从现在到未来心系祖国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第四篇:怎样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怎样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探索研究性学习、创新学习,实践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模式,否则,我们将落后于时代。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不努力学习,在我们的一桶水里将永远无法遨游,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学习,要不断更新旧知,做永不枯竭的泉源,甚至河流、海洋。
二、上好课、备好课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上好课,让课堂教学落到实处。上好课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探索:课型创新,组织形式创新,过程设计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板书设计创新,教学语言风格创新等。既要有所创新,又要课堂教学轻松,教师必须备好课,备好课是上课的关键。我们参观学习了不少优质课,如果我们反思一下,这些教师为什么能上好,原因何在?就是他们认真备了课。以我个人的体验,我认为备好课主要备以下内容:备教材,掌握教材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根据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来设计教法。备教学法,为了达到目标,采用什么方法来教学,学生如何学。备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情况,设计问题要难易适度,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提出些什么要求和问题教师都要有所准备。备自己,想想自己对教材、学生的掌握情况,还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还有没有自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每一节课都做到了这几点,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生动,教师上课一定轻松自如,就不会冠以教案教参的“二传手”美誉了。
三、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我们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首先应该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我对教师的主体地位的理解是,认真学习,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取先进的教学模式之精华进行个性化处理,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达到离开教案教参能收发自如地进行教学。
四、务实防虚
1、基础知识必须落到实处。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许多基础知识教师在课堂是反复强调,讲了又讲,在练习时认为学生应该能完成了,所以批改时,就一把大“√”下底,就连学生写了很多错别字都没有发现,到头来满以为还不错,可成绩就是不遂人愿,这是未落到实处的原因。
2、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现在我们的教师在上阅读课文时,与讲读课文一样,把一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文章浪费了。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做到四个字“三多三少”——多读书少做题、多感悟少分析、多积累少讲解。力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成长,千万不能牵着学生鼻子走。
3、抓好学生的习作训练。每次习作要有目标,目标要有可行性,适合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阶段特点;要调动学生说写的积极性;要训练学生善于积累,让学生有话可写;方法要灵活、新颖;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素质;加强学生书写训练。
第五篇:怎样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改革生物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生物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特点
修改初中各学科现行教学大纲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初中生物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从1999年12月开始,至2000年4月结束。《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称新大纲),已于2000年7月由教育部正式颁布,根据新大纲修订的教材也即将在全国的各中学投入使用。为了便于广大生物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了解新大纲,本文将就大纲修订中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要求等变化做一简要的说明。
1.修订大纲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此次大纲修订中的一个核心任务是要在生物课程中具体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的精神,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修订组根据全教会的精神和“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的要求,确定了以下原则作为本次修订的指导思想和突破点:
(1)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则。新大纲着重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要求,力求能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2)减轻学生负担的原则。按照教育部关于“减负”的要求,新大纲要删除那些不适应学生发展和需求的知识点,并要降低一些知识点的难度和要求,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3)突出实践性的原则,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需要,适当增加联系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的内容和实践活动。
(4)坚持可行性的原则。原大纲知识体系已显陈旧,但为了保证新大纲的可接受性和生物教学的连续性,此次修改对原大纲的知识框架不做大的变动。
根据这些基本的思路,新大纲在教学目的要求、知识内容、实验内容等方面都做了较大的调整。
2. 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生物课在义务教育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根据生物课的性质和本学科的特点,新大纲是从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三个领域构建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特别注意了三个领域的平衡和协调。由于以往生物课程中过于偏重知识领域的要求,而使学生在三个领域的发展极不平衡。因此,新大纲在课程性质、任务和教学目的要求的阐述上都提高了对能力和态度情感方面的要求。例如,在能力方面增加了“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一定的实践能力”等要求。在态度情感方面,强调了“热爱生命,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等要求。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上的这些改变,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加重了态度情感领域的任务,使生物课更加具有自然科学的特点,更加符合生物教学的实际,从而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新大纲的目的要求不仅使以往生物课程中三个领域失衡的情况得到了纠正,也标志着生物课程有了实质性的进步和提高。
3.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及交流的能力,新大纲共安排了12个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特别注重了与社会、环境及个人生活相关的生物学内容,如:“植物组织培养”、“食用菌调查或养殖”、“有关糖尿病的调查或地方甲状腺肿的调查”、“收集与交流有关艾滋病的资料”等。实践活动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课堂扩展到了校外,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
新大纲在实验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安排了学生的探究实验。新大纲中探究性的实验共有9个,其中将原有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实验的6个,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叶绿素的形成于光合作用的关系”等;新增加的探究实验3个,如:“探究原生动物的趋性”、“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等。探究实验的增加将有力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并要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案,学生还要通过实验,找到足够的证据来检验自己的想法。这种主动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有利于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形成。
除了探究实验外,新大纲增加了5个观察实验和验证实验,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新大纲删除实验5个。删除的实验是那些对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有负面影响的、且对学生今后发展影响不大的实验,如:蛙的解剖实验。这些实验删除后,也为安排学生的探究实验和实践活动留出必要的课时。4.精简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负担。
长期以来,由于过多地考虑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修改前的生物大纲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繁、难、多、旧”的问题。特别是教学内容偏多,使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要“赶进度”,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因此,本次大纲修订中对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原大纲有知识点293个,修改后删除了41个,合并和调整了45个,增加了2个,使这门课程的内容在总体上大为精简。修订中所删除的内容是那些过细、过繁、学生难以理解和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的知识,这些知识删除后,不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由于原教学计划规定的生物课时没有改变,所以精简内容后不仅可以直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也能够使教师有更多的课堂时间组织学生参与探究等主动的学习活动,以便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实现态度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5.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知识点的表述有利于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新大纲在知识的选取和要求上有了更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实现教材的多样化。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之间生物分布的差异很大,以往的生物大纲中对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动物、植物)的要求过于划一,难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为改变这一情况,新大纲在知识点的表述上采用了提纲挈领的、“粗线条”的描述方式,如:将原大纲中“双子叶植物纲的分科举例:十字花科、豆科、菊科等”和“单子叶植物纲的分科举例:禾本科、百合科等”两个知识点的要求,改为一个更灵活的知识点“校园或家乡植物种类调查”。这给各地编写教材人员选择具体内容和实验材料提供了更大的余地,使他们能更好地结合各地的动植物资源情况、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和当地经常遇到的生物学问题来选取适合的内容,从而真正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6.“关于教学要求层次的说明”的改动
多年来,教学大纲中“关于教学要求层次的说明”是教师非常关注的内容之一。教师要根据大纲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层次要求来确定教学重点、课时安排、制定评价方案和标准。因此,“教学要求层次的说明”是教师在理解和实施大纲过程中的准绳。新大纲在教学要求层次上也有较大的变动,将原大纲在知识方面“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要求改为“A(知道)、B(识记)、C(理解)、D(应用)”四个层次的新要求。
重新设计教学要求层次的出发点和修订大纲的总体思路是一致的。生物科学的特点之一是学科门类多、知识面宽,这一特点反应在教学大纲中则是知识点很多。由于当今生物学的迅速发展,生物学的知识、包括基础知识都有爆炸式增长的趋势,这一趋势也将会导致中学生物课教学内容的增加。因此,要求学生记住学习的全部知识已经不大现实,也不是现代生物学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在原大纲中293个知识点中,“了解”层次的有188个,而且将这一要求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样,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不利于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在新修订的大纲中,增加了“知道”层次,该层次不要求学生记忆,它是低于原大纲中“了解”层次的要求。而“识记”、“理解”、“应用”层次则基本等同于原大纲中“了解、理解、掌握”层次,其中,“应用”层次略高于“掌握”层次的要求。增加“知道”层次后,对于一些非主干知识,不要求学生记忆,使大纲中的一部分内容的要求降低,以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而对于少量的重点知识,则要求达到“应用”的层次,即高于原大纲的要求,以体现“少而精”的原则。
新大纲对实验的教学要求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修改,特别是增加了对探究实验的具体要求,以解决课程中加入探究实验后教师对教学要求的把握。修订后的层次要求使用了行为动词表述,使层次要求更加明确、具体,便于教师在教学中理解、掌握和使用。
新修订的生物大纲在指导思想、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做了较大的改进,这使新大纲能够初步地反映时代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新大纲的颁布和实施,给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让我们认真学习新大纲,并根据大纲的变化,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共同把我国的生物学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