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作业教学反思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教学反思
发布:王飞云时间:2010-6-2 10:55:00来源:人教网录入:技艺人气:355
【文字:大 小】
为什么用课堂作业本呢?因为,这项作业是在课堂内完成的,许多关注孩子学习情况的家长很希望了解他们在课内的学习状况,也希望借此了解孩子的薄弱环节。同时,由于这本课堂本已经做了37次作业,可以使学生们从纵向的角度来看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学习状况的发展趋势,看到自己的优势所在。所以,最终才决定选用课堂作业。
学生们在写互评与自评的过程中感到最为难的是评什么,怎样评的问题。由于是第一次写,我也这方面也稍做了指导。
评什么:评作业的正确率及书写态度;评作业中的优、缺点;以及为什么优或为什么是缺点;从纵向的角度评价这段时间的作业是进步了或是退步了,并写明原因;评作业中错误率较高的是那类题型,思考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正确率等。
怎样评:有的学生不愿找同桌评,他们想找自己的好朋友评。可我又担心班上有个别学生任何人都不愿意给他们评作业,那时他们的心灵肯定“很受伤”!所以,与学生最后达成协议,先同桌互评,如果你觉得他(她)评得不好,还可以再请好朋友评。
第一种方式通过让学生与学生两个人写信互相交流彼此对作业的看法等.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对自身或他人进行学习与反思的机会。
第二种方式通过自己写信进行自我描述,逐渐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第三种方式通过让学生与家长写信互动交流,教师可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学习上进步,功课完成情况和自己的能力,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更好地配合教师工作,携手努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第二篇:信息技术课堂作业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作业教后记
王洪雷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信息技术体验与学习,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结合生活与学习实际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开始形成健康的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勇于积极尝试应用信息技术,富于个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结合生态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作业设计(学生练习)时,我特别注重小组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来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邮箱部分知识时,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作为一名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应该勇于解决这些困难,研究教与学,让困难变成课堂教学最有利的因素。
邮箱部分原本两课时的内容,对于网络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一节课时间绰绰有余。可能有些任务所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容易,教师讲得慢了,已经会的学生听得没劲,讲得快了,基础差的学生又听不懂。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分层练习法。这也涉及到了学生练习应当如何安排才最有效。在练习时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邮箱部分的分层教学是这样的:合作学习小组中,将学生分成A、B、C三层,C层的学生是基础好的,课堂任务完成迅速的,这部分学生任务完成了,并不是没事干了,要求负责A层基础差的同学,帮助他们完成任务;B层是能独立完成任务但是速度比较慢的学生,如果C层完成额外的任务(帮助A层的同学),教师再布置一个新的任务,即闯关(自学下节课的内容,并且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闯过有奖(乐乐星)。这样既能使全体学生较快地完成任务,课堂又比较顺利。
这是我对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练习)设计有效性的实践,学生们充分投入其中,乐于合作、乐于探究,主动学习。在以后的课堂上,我更要善于发现,做一个有心人,希望能找到更多有效的课堂作业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篇:有效教学和谐课堂作业
有效教学和谐课堂作业
海林市朝鲜族中学
宋金光
一、课堂提问基本要素
精心设计注重目的性
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
新颖别致注意多样性
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
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
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 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
因材施教注意针对性
二、导课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
导课是一堂课的开始,犹如开场白,也类似于跳高运动员的起跳前的助跑。有一句谚语:“头开的好,等于成功了一半。在课堂教学中也的确如此。导课设计的好,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整节课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数学课中的导课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介绍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几种导课方法。
一.温故引新导入
温故引新即:以旧知识导入新课。这是数学课最常用的传统的导课方法,也是数学课必不可少的导课方法,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内部各个分支都有关联,甚至密不可分。教材中内容亦然,各单元,各章节之间互相紧密联系,形成一种连续性。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把新旧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未知知识转化成已知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新内容有亲切感,很快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新课上,它适用于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在讲解分式乘除法时,先复习分解因式和约分法则,分式乘除法就迎刃而解了。
二.问题导入
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就提出一个或一串问题,在学生试答之后引出教学内容。这一导课方式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为问题和疑问使学生产生一种对答案的需求,而随后的讲授又形成对学生需求的满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Bruner)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活动。”由此可见问题和疑问是教师首先应该呈示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正是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的价值,最终掌握那些他认为有用处和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如:在讲授“灯光与影子”一课时,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相关问题:大家看过皮影戏吗?皮影戏是怎样演出来的呢?进而使学生知道皮影戏的原理实际上就是用灯光把剪纸照射到银幕上的影子。很自然的导入灯光与影子。
三.故事导入
学生是喜欢听故事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以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导入新课。几乎每一个科学发明和发现的背后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如:在讲授勾股定理一课时,可讲故事“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在2500年前,去朋友家作客,看着朋友家一块块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状的砖铺成的地板发呆,突然恍然大悟的样子,站起来大笑着跑回了家。同学们知道他发现了什么吗?”用毕达哥拉斯在地板砖中发现了勾股定理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勾股定理。学生立刻被引入很想探索勾股定理的状态。
四.儿歌导入
数学课比较枯燥单调,用儿歌导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可大大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初中数学引入用字母表示数时,用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通n声跳下水.”这样自然导入初中阶段很重要的学习内容,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中这样处理学生非常感兴趣。
五.诗歌导入
由于数学课本身的局限性,使它不可能象语文课那样形象生动,象物理、化学课做实验那样活泼有趣,天天复旧引新老一套,学生听都听腻了,一点兴趣都没有。但新课程中的一些内容给数学课的导课带来了新的生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导课渠道。如在讲三视图“从不同方向看”时,引用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导入。一改传统的数学课的导课方法,极富感情色彩的语言,再配上多媒体画面和音乐,营造一种情绪气氛,从感情上扣人心弦,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轨道。这样的导课学生感到既新鲜又有趣。
六.实验导入
中学生有好奇的心理,一般都爱观察又很好动,因此课堂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总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让学生自己画两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测量、旋转、撕叠、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这样不是单纯的听老师说教,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没兴趣,而且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发现,培养了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归纳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的能力。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七.以其它科目导入
中学各科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在许多情况下互相交叉,互相依托。在教学中注意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帮助学生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促进本学科的学习。在讲授新课时巧妙地联系与所教内容有关的其它学科知识来帮助学生尽快熟悉所学内容。比如:讲解反比例函数时,可先做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著名的“杠杆定律” 的试验,利用
“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这一定律,使其中的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即为常数)时,问动力与动力臂有怎样的函数关系来导入。这样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可使学生比较感兴趣。使得以前千篇一律的,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导入变得和物理、化学课一样有实验,有观察,且使学生意识到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相贯通。
课堂导课的方法很多,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应该注意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总结更多更好的导课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四篇:新课改课堂作业
新课改课堂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wénzhèng zhòngzhàn kāimíng mèiqǐng kè jiān
()()()()()
zhǎng wòguī lǜgū jìchéng dùhán bāo dài fang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株()顷()概()瓣()
珠()倾()溉()辨()
三、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心情,填上合适的提示语。
例:“什么事情啊?”竺爷爷关切地问。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刚才。”
“是第一朵吗?”“是。”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时间像,转眼又一年。春风吹了柳梢,吹了小草,吹了杏树的花苞。
这段话中把时间比作,这是用了的修辞手法。
你还能把时间比喻成什么?试着写一写。
2.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这句话中“顷刻”是的意思,请你再写和它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3.“我需要的是,也不能。”
从竺爷爷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
聪明屋你能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一年四季的特征吗?
例:春【草长莺飞】
春:夏:秋:冬:
第五篇:政治课堂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作业
《张思德》观后感
班级:B080604班
学号:B08060403号
姓名:王诗萌
日期:2009年3月1日
当我在马哲课上看完《张思德》这部影片后,心里热乎乎的,没有想到一部主旋律影片能够拍得这么好,这么感人。虽然是很老的一部电影,但其表现力绝不亚于现代任何一部大作。
当时看完影片,心里感慨万千,不禁想到以前的语文课本里曾学过《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讲话》,当时还不知道张思德是怎样死的,更不知道他生前有过怎样的事迹,更别说对他有什么特别的映像了,只是心想:他一定也是想雷锋一样的充满奉献精神吧——我们党始终大力宣扬的奉献精神的典型事例。可这次看过影片,心里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感受„„张思德,和我曾经看到过的雷锋不大相同,这不同,并不是区别在他们的奉献精神上,而是他们的性格:不同于电影《雷锋》中一味的对雷锋乐于奉献、勤俭节约等优秀品质的描写,《张思德》这部影片不仅大篇幅的描绘了张思德的朴实、任劳任怨,而且也仔细描绘了他对待不认真烧炭的“小白”发脾气的情景,从此张思德个性鲜明的一面崭露头角,比起《雷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才是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人!一直做着“老好人”的张思德,在“小白”不认真烧炭导致炭窑里的炭全部报废还不虚心悔改的情况下,张思德很生气的将“小白”的口琴扔到河里,这一幕不仅使“张思德”这个人物形象丰满起来,更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他对待工作的认真和执着。由此铺垫,也使影片后面对张思德后悔对“小白”发火,又进河把口琴找回来,与小白和好这一情节更凸显张思德的质朴和纯粹。我不禁深深的折服于这部影片。
得知要写论文后,我再次上网观看了这部影片,对《张思德》这部片子和张思德这个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这是一个有关英雄的故事。影片以黑白片影像还原了那个充满红色激情的历史年代,讲述了延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的工作和生活,描述了一位普通士兵的奉献精神,找寻了普通战士平凡生活的轨迹,展现了延安时期精神状态的原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夺取江山的核心动力。影片虽然是“主旋律”,但并没有“假、大、空”,没有将张思德塑造成“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而是突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美德,将一个英雄人物拍得有血有肉,着力展现张思德作为普通人感人的一面。
影片以大量的细节塑造出一个精力旺盛、善良憨厚的小个子士兵:夜幕降临,黄土高坡上荷枪奔跑的张思德从安塞赶回延安,参加内务班的合唱演出。正唱着,舞台一侧的灯泡坏了,他跑过去当梯子,驮起战友换灯泡;回到营舍,别人上炕睡觉,他却跑到厨房帮老炊事员磨豆浆;炊事员推开他,他憨笑着坐到门口编起草鞋。次日,主席认出了昨晚的“梯子”,上前问他话,三个问题却被他身边三个战士一一回答。“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张嘴。”主席笑着评价。球场上,篮球让战友扔下山坡,张思德会抢着去追;追到半路碰见老乡的猪跑了,他又跑老远去追猪。张思德的同乡战友、负责物资供应的刘秉钟因在货物中夹带一匹洋纱,被关押起来悔不欲生;张思德并没有与他“划清界限”,而是几次前去看望他,去狱中批评劝慰,朴实的话语真挚感人,更三番五次去找刘的女友,请求她万不可放弃刘秉钟„„。纯净而不肤浅,憨厚连着忠诚。寡言的他一旦开口,让人再难忘记:“不管干啥子工作,都想着前线就在脚底下。”“硬不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上哩!”“走进革命队伍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肚子长了觉悟,就该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尽善尽美。他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士兵,三过草地的老红军,班长一当7年,一整编,又成了战士。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
职位前却那样淡泊。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他认保育院不幸失语的孤儿做儿子,拜炊事班精简下来的老兵当父亲。从表面来看,张思德的种种举动似乎仍未脱“好人好事”的窠臼,但正是从这不声不响的举止和点点滴滴的真情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高尚的灵魂,了解了这个普通人与同事、朋友、战友的情感。
张思德的可贵之处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着不平凡的贡献,在他牺牲后回想起来才能用“伟大”来形容他的一生。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撼人心魄的是张思德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而这种震撼力正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向往与追求。
1944年9月,张思德在安塞县石峡峪烧炭时被崩塌的炭窑掩埋;这个普通士兵的牺牲,让一代伟人毛泽东悲伤、沉思。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毛泽东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那篇著名讲话。这五个字,被中国共产党人写入党章,奉为宗旨,数十年回响不绝。是啊,真正的崇高,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被冲淡;真正的美善,只会因朴素的质地更生光辉。
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而将两者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的,正是那五个字——为人民服务。张思德29岁的短暂人生,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正是对这五个字的生动诠释。他朴实得像延河边的一粒砂,千万粒细砂聚在一起,就是砥柱中流的礁石。他微小如清凉山上一株草,千万棵小草共同摇曳,也能伸展勃勃生机。于是,窑洞里出了马列主义,黄土地哺育着一个政党,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战争„„。张思德是一个有血有肉 的人,在他身上聚集了许多普通中国人身上的美德——朴实、善良、助人为乐,他就是这样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英雄。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东西:集体主义者的道德感,儒家传统的光芒,信徒的献身精神„„。当年延安物质并不富裕,但人们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张思德就是那个年代的代表,民族的生命力也恰恰就在这个地方。但张思德不过是这伟大队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后,一串长长的名字: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从打江山到掌政权,从改革攻坚到加快发展,一个个平凡的生命延长中国共产党人的光华,我们的事业也由此一天天壮大。
今天,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无论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都不能忘记这个本,丢了这个根。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曾经成就我们事业的精神动力,还将辉映着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
我一直坚信,每一部好的电影都能带给人们一些启发,一些信念,在往后的日子里鞭策自己要走的路。张思德用朴实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80年后银幕下的我肃然起敬,久久回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让这句话照亮我未来的征程,鞭策我走向新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