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岁月、命运、人——李广田传》读后感
读《岁月、命运、人——李广田传》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李广田是一位相当重要的作家。在李广田诞辰一百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李岫教授出版了《岁月、命运、人——李广田传》。该书久经磨砺,后出转精,把李广田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是传主的女儿,是传主后半生生活的见证人。这一独特的身份,为该书的写作提供了一个重要角度:这就是她在“自序”中所说的“我愿意叙述最原始的材料,写出我所亲历的场景”。在这种自觉意识的作用下,作者在书中大量再现了鲜为人知的有关传主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细节,很好地展示并丰富了传主的性格;同时,也使之比已出版的同类研究书籍更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场感。如书中写到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遇害后,李广田天黑才回家,悲恸难已:“母亲看他一天没吃饭,递过一碗饭去,我看见父亲的两颗泪珠掉在饭碗里,而饭却一口也咽不下。”当然,书中最充满挚情的还是对父女天伦的描写。40年代后期作者参加清华的剧社演出,“父亲怕我出事,每有演出便去接我回家”。多少年后,李广田被迫害致死。作者从火葬场取出传主骨灰,“这一天正是旧历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我竟这样把父亲接回了家”。每当叙述到这些鲜为人知的材料、还原这样的历史场景时,作者总是以真实的细节、冲淡的文字出之,而在字里行间却又满注了一腔深情。
作者既是传主的女儿,更是一个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外文学交流史研究的学者,这一“学者”视角,作为对“女儿”视角的补充和延伸,大大增强了本书的理性色彩,该书的学术水准和学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文本的对照式、印证式的解读。李广田在《创作论》中曾指出:“文学创作正如蜜蜂酿蜜”,它“所采的是花的甜汁”,但造蜜时还要注入自己的蚁酸。因此,要真正把握李广田创作的精髓,就必须既了解其中所蕴涵的生活本身“甜汁”,还要考察主体所注入的“蚁酸”。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说出了“我所知道而别的作者不知道”的话。如果说第一章的前两节通过对故乡文化环境的描述,巧妙地交代了《画廊集》和《银狐集》中许多著名的乡土散文所蕴涵的生活“甜汁”的话,那么,在第七章中则更多地考察了传主在作品中所注入的“蚁酸”。这种对照式、印证式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解开了传主文本的生成之谜。二是在中外文学发展的宏阔视野中对传主文学创作特色和成就的厘定。本书作者在许多论述中显示出了相当开阔的理论视野。如第四章第四节考察李广田30年代乡土散文所接受的外来影响。它以英人怀特的著作《塞耳彭自然史》为结点,经过精心梳理,从怀特起中经英人戈斯、何德森等,再到周作人、李广田、刘西渭,在宏阔的中西文化背景下接成了“一个文学生态链”。在分析传主散文《少年果戈理》的坎坷遭遇时,则将它放到了延安整风运动后的大的文化环境中,显示出了在左倾思潮不断膨胀的背景下这一悲剧的必然。
从1940年10月“母亲”怀抱两岁的作者关山万里追随父亲,于今已60余载。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书中随处都弥散着这种岁月沧桑、物是人非之感。该书开篇就写了自己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一次寻根之旅,面对着父亲作品中多次描写过的古老黄河,沧桑之感油然而生:“弹指间五十多年过去了,沧海桑田,父亲去世也已二十年了”。著中不仅有对父女情深的描写,也蕴蓄了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悟。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作者与同代其他知识分子一样,也历经了人生的许多大喜大悲、许多坎坷曲折,这不能不使作者在叙说父亲悲剧命运的同时,也从无情的流水年华中去思考人的命运——尤其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作者在“自序”里说,这是“一本有关知识分子生存状态和命运的真实记录”,“希望通过它能引起人们对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思索”。
第二篇:李广田传读后感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李广田是一位相当重要的作家。在李广田诞辰一百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李岫教授出版了《岁月、命运、人——李广田传》。该书久经磨砺,后出转精,把李广田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是传主的女儿,是传主后半生生活的见证人。这一独特的身份,为该书的写作提供了一个重要角度:这就是她在“自序”中所说的“我愿意叙述最原始的材料,写出我所亲历的场景”。在这种自觉意识的作用下,作者在书中大量再现了鲜为人知的有关传主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细节,很好地展示并丰富了传主的性格;同时,也使之比已出版的同类研究书籍更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场感。如书中写到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遇害后,李广田天黑才回家,悲恸难已:“母亲看他一天没吃饭,递过一碗饭去,我看见父亲的两颗泪珠掉在饭碗里,而饭却一口也咽不下。”当然,书中最充满挚情的还是对父女天伦的描写。40年代后期作者参加清华的剧社演出,“父亲怕我出事,每有演出便去接我回家”。多少年后,李广田被迫害致死。作者从火葬场取出传主骨灰,“这一天正是旧历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我竟这样把父亲接回了家”。每当叙述到这些鲜为人知的材料、还原这样的历史场景时,作者总是以真实的细节、冲淡的文字出之,而在字里行间却又满注了一腔深情。
作者既是传主的女儿,更是一个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外文学交流史研究的学者,这一“学者”视角,作为对“女儿”视角的补充和延伸,大大增强了本书的理性色彩,该书的学术水准和学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文本的对照式、印证式的解读。李广田在《创作论》中曾指出:“文学创作正如蜜蜂酿蜜”,它“所采的是花的甜汁”,但造蜜时还要注入自己的蚁酸。因此,要真正把握李广田创作的精髓,就必须既了解其中所蕴涵的生活本身“甜汁”,还要考察主体所注入的“蚁酸”。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说出了“我所知道而别的作者不知道”的话。如果说第一章的前两节通过对故乡文化环境的描述,巧妙地交代了《画廊集》和《银狐集》中许多著名的乡土散文所蕴涵的生活“甜汁”的话,那么,在第七章中则更多地考察了传主在作品中所注入的“蚁酸”。这种对照式、印证式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解开了传主文本的生成之谜。二是在中外文学发展的宏阔视野中对传主文学创作特色和成就的厘定。本书作者在许多论述中显示出了相当开阔的理论视野。如第四章第四节考察李广田30年代乡土散文所接受的外来影响。它以英人怀特的著作《塞耳彭自然史》为结点,经过精心梳理,从怀特起中经英人戈斯、何德森等,再到周作人、李广田、刘西渭,在宏阔的中西文化背景下接成了“一个文学生态链”。在分析传主散文《少年果戈理》的坎坷遭遇时,则将它放到了延安整风运动后的大的文化环境中,显示出了在左倾思潮不断膨胀的背景下这一悲剧的必然。
从1940年10月“母亲”怀抱两岁的作者关山万里追随父亲,于今已60余载。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书中随处都弥散着这种岁月沧桑、物是人非之感。该书开篇就写了自己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一次寻根之旅,面对着父亲作品中多次描写过的古老黄河,沧桑之感油然而生:“弹指间五十多年过去了,沧海桑田,父亲去世也已二十年了”。著中不仅有对父女情深的描写,也蕴蓄了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悟。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作者与同代其他知识分子一样,也历经了人生的许多大喜大悲、许多坎坷曲折,这不能不使作者在叙说父亲悲剧命运的同时,也从无情的流水年华中去思考人的命运——尤其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作者在“自序”里说,这是“一本有关知识分子生存状态和命运的真实记录”,“希望通过它能引起人们对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思索”。
第三篇:李广田散文
李广田散文
李广田(1906.10.1一1968.11.2)山东邹平人。1923年考入济南第一师范后,开始接触五四以来新思潮、新文学。1929年入北大外语系预科,先后在《华北日报》副刊和《现代》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并结识本系同学卞之琳和哲学系的何其劳。后出版三人诗合集《汉园集》,被人称为“汉园三诗人”。1935年北大毕业,回济南教书,继续写了不少散文,结集为《画廊集》、《银狐集》。1941年秋至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除散文外,还写了长篇小说《引力》。抗战胜利后,他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4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解放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49年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当选为文联委员、文协理事。1951年任清华副教务长。1952年调任云南大学副校长、校长。历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作协云南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他是中国现代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先后结集的还有《雀蓑集》、《圈外》、《回声》、《日边随笔》等。
李广田部分散文选:
1、野店
>>>>>[阅读全文]
2、山 水
>>>>>[阅读全文]
3、花潮
>>>>>[阅读全文]
4、秋天
>>>>>[阅读全文]
5、灯下
>>>>>[阅读全文]
6、秋的歌者
>>>>>[阅读全文]
7、地之子
>>>>>[阅读全文]
8、笑的种子
>>>>>[阅读全文]
9、唢呐
>>>>>[阅读全文]
10、秋天的味
>>>>>[阅读全文]
11、回 声
>>>>>[阅读全文]
12、上马石
>>>>>[阅读全文]
13、桃园杂记
>>>>>[阅读全文]
14、礼 物
>>>>>[阅读全文]
15、画 廊
>>>>>[阅读全文]
16、井
17、柳叶桃
18、到桔子林去
文]
19、荷叶伞
全文]
20、花 圈
读全文]
21、马 蹄
读全文]
>>>>>[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
>>>>>[阅读全
>>>>>[阅读
>>>>>[阅
>>>>>[阅
赏析:
《窗》
偶尔投在我的窗前的
是九年前的你的面影吗?
我的绿纱窗是褪成了苍白的,九年前的却还是九年前。
随微飔和落叶的窸窣而来的
还是九年前的你那秋天的哀怨吗?
这埋在土里的旧哀怨
种下了今日的烦忧草,青青的。
你是正在旅行中的一只候鸟,偶尔的,过访了我这座秋的园林,(如今,我成了一座秋的园林)
毫无顾惜地,你又自遥远了。
遥远了,远到不可知的天边,你去寻,寻另一座春的园林吗?
我则独对了苍白的窗纱,而沉默,怅望向窗外:一点白云和一片青天。
赏析:
如果能从爱情中品出忧愁,那也算是莫大的享受啊!
在诗人李广田的眼中,九年是漫长的,九年过后,“我”从“春的园林”变成了“秋的园林”,从青春浪漫的小伙子变成了垂垂老矣的中年人,激情不再,只好守候在窗前期待邂逅;也许期待是徒劳的,然而我却在等待,一直在等待。
恍惚中我看到了九年前的你的面影,然而,“我”却不敢承认;因为,我苍老了,而你却还是一如既往的美丽。此刻,九年前的你那秋天的哀怨变成了烦忧草,轻轻的生长在园中,也生长在我的心头。
这时候飘来候鸟的影子,遥远的,飞过了,远到不知的天边。可是,在我的窗前,依然是“苍白的窗纱”,我依然是沉默的怅惘窗外,一点白云,一片青天,似乎没有经历过。
可是九年了,“我”守候在窗前,期待化为泡影,得到的却是长久的思念和回忆。【责任编辑:男人树】
(散文编辑:江南风)
第四篇:李广田散文诗欣赏-马蹄
《 马 蹄 》
作者:李广田
我为什么骑上了一匹黑马,更不知要骑到什么地方。只知道我要登山,我正登山,而山是一直高耸,耸入云际,仿佛永不能达到绝顶。而我的意思又仿佛是要超过绝顶,再达到山的背面,山背面该是有人在那里等待我,我也不知道那人是谁,更不知道那人是什么样子。
我策马,我屏息,我知道我的背上插一面大旗。也知道旗上有几个大字,却永不曾明白那几个字是什么意义。我听得我的旗子随着马蹄声霍霍作响。我的马也屏息着,好像深知道它的负载的重量。
夜已深了,我看不见山路,却只见迎面都是高山,山与天连。仰面看头上的星星,乃如镶嵌在山头,并作了山的夜眼。啊,奇迹!我终于发现我意料之外的奇迹了:我的马飞快地在山上升腾,马蹄铁霍霍地击着黑色岩石,随看霍霍的蹄声,乃有无数的金星飞迸。
于是我乃恍然大悟,我知道我这次夜骑的目的了,我是为了发现这奇迹而来的,我看见马蹄的火花,我有无上的快乐。我的眼睛里也迸出火花,我的心血急剧地沸腾。然而我却非常镇静,因为夜是暗黑而死寂的,我必须防备着惊醒每一棵草上的露珠,和每一棵树枝上的叶尖,我也不愿让任何精灵来窥探我的发现。这时,天上的星星都变得暗淡了,我简直把它们忘记了,我的呼吸只能跟着马蹄的拍节─一这也是夜的进行的拍节。而我的眼睛中就只看见马蹄铁与黑色岩石所击出的星光─一天上的星星都殒落了,我脚下的星星却飞散着。我别无所求,我只在黑暗中策骑登山,而我的快乐,就只在看马蹄下的金火。
我乃有意识地祝祷夜的永恒,并诅咒平原的坦荡,因为我的奇迹只在黑暗的深山中才会发现,而我的马呢,它会为平原的道路所困死,我的旗帜也将为平原的和风所摧折。
赏析:
《马蹄》创造了一个在黑夜中于山道上奔进不止的形象。采用第一人称,娓娓道来,令人亲切。全篇弥漫一种梦幻的色彩,时不知何时,山不知何山,路不知何路,乃至于此行的目的“就只在看马蹄下的金火”。背景和枝蔓都作了模糊化处理,于是主体显得单纯明快,一个骑手的黑影从黑色的山峦间驰过、蹄下溅火的形象就凸现了出来,作品成功就在于此。
而末尾,勇者非同寻常的祝祷与诅咒,启人心智。
----------------------------
李广田(1906~1968),山东省邹平县人。1906年10月出生在一户王姓农民家庭,排行第四,取名锡爵,不久“借”给中年无子的舅父,改姓李,名广田。曾用笔名曦晨、黎地、洗岑等。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语系。曾任教于西南联大、南开大学、清华大学。解放后任云南大学校长。主要著作有诗集《春城集》、《汉园集》、《李广田诗选》,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日边随笔》等。他的散文,篇篇都是“独立的创作”(何其芳语),都发人深思,融会了“诗的圆满”和“小说的严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自成一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李广田当之无愧的与朱自清、冰心等散文家齐名。
文化大革命中,他坚决抗拒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煽动迫害狂潮,被监禁,被拷问,被上台批斗,被挂牌罚跪,被拳打脚踢……,他决不屈服,最终被极左路线迫害致死。1968年11月2日夜里,他突然死在昆明市郊外的莲花池内,头部被击伤,满脸是血,脖子上有绳索的痕迹,腹中无水……,待人发现时,他已直挺挺地站立了好几小时,死而不倒!“昂了首,望着天……”
第五篇:梓人传读后感(范文)
《梓人传》读后感
许久没有接触古文,初读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名作《梓人传》,实在有些吃力。反复看了好几遍,觉得作者是用建筑师比喻管理国政的贤相,借建筑房屋的故事讲了治国安邦的道理。从梓人指挥普通工匠想到脑力劳动者劳役体力劳动者,从建筑师描绘建筑图纸想到贤相桂划治国方略,从工匠各司其职想到治国者不事事亲为,柳宗元以小见大,说了成大事者的几个方面特点。但也许我们现今已经没有了那种为君王谋划、为仕途奔波的急切,我更关注的是,里面关于建筑师,关于人才的理念。
最想说的是,建筑设计师这个职业又一次让我产生了由衷的尊敬和佩服。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建筑师对一个建筑的决定性影响延绵千年。这种传统让人敬畏且值得深思。早就听闻建筑界是个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领域,一栋楼,一座宫殿,永远只有也只需要一个人(或极少数人)在其上刻下自己的姓名。这样锻炼出的本领,当然会比普通工匠混口饭吃的技能高超许多。但是,以成为梓人为目标就注定了一些人永无出头之日的穷困潦倒,甚至不如工匠随处可用的木工技巧。可惜的是,中国古代的建筑师又是悲哀的,即使是这样万人之中脱颖而出的“梓人”,也没能在故宫、布达拉宫、天坛等中国传统建筑奇葩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太悠远的皇权统治和封建社会,让梓人的“劳心”只能带来自己现世的安逸,却不能留下玷污君主龙威的丝毫印记。毕竟在西方,圣彼得大教堂忘记了哪个杰出工匠都不会忘记米开朗基罗曾经赋予它最初的生命,圣家赎罪堂容忍了高迪那延绵一个世纪还未完的天才梦想。但是我国最杰出的传统建筑也不曾记下哪怕一个建筑师的名字,就连他们的传奇事迹也只能在文人的笔墨中略窥一二——正如我们现在从柳宗元的《梓人传》中瞥到的“杨氏”标签。但还是应该庆幸的吧,因为毕竟柳宗元这篇近于劝谏的美文流传了下来,我们也就得以猜测那时建筑师的挥斥方遒。
不管怎样,作者对这个梓人的推崇还是让我十分宽慰的。就算无法青史留名,但建筑师得以与贤相国佐并称,也是有识之士对其地位的肯定。印象中,梓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古代社会比较尊敬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把建筑师这种靠动脑筋谋生的人看作投机取巧者。甚至在不很遥远的过去,我国从事流通领域、服务领域、精神文明领域工作的人仍受到种种排斥和歧视。但是,柳宗元对这种“高级技工”的态度与当今社会劳动分工层级的结构不谋而合,认为“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承认劳动性质差异的同时也承认了阶级分工、分化的合理性。其实我觉得,社会阶层是必需也是正常的,有地位差异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是否有阶层间上下流动的可能性。这样不仅是给了人们一个念想,更是提供了社会进步的动力。所以一向有些不满语文课本中动辄出现的“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难道每一个血肉丰满、能力各异的人就被压缩成了这样一个同质的整体了吗?那些万里挑
一、付出了巨大努力的建筑师就和庸庸碌碌的众生贡献了同等的智慧吗?也许有些人会反感我对精英和领导阶层的推崇,反问我机器缺了螺丝和缺了发动机难道不是一样不能运转,但两者的不可替代程度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找到一个螺丝更换和找到一个发动机更换不仅难度有别,对机器的影响也大大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拼命通过高考或其他途径进入北大,进入优秀高校的原因。当然,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在我们父辈的时代,大学生是高端人才,高等教育是一种稀缺资源,相比技工而言具有更大的不可替代性;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学生
泛滥,素质参差不齐,学校习得的知识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不小的差距,高校毕业生的相互竞争、相互替代,导致好学校也无法保证好就业,反而高级熟练技工成为了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但是现在的中国,仍然没有几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小孩在成绩尚可的情况下成为技工,就像当时鲜有人愿成为梓人一样。其实放下名分,很多高级技工做的,才是《梓人传》中建筑师的角色。每年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做的却是白领里普通工匠的工作。
最后一点,很喜欢梓人不谋小节的气魄和唯我独尊的气势。他有本领,所以可以将匠人们呼来唤去,却让他们心服口服;他敢承担责任也想拥有荣耀,所以只刻上了自己的姓名(虽然有些怀疑刻名这部分是否柳宗元杜撰)。但是,他又不会被责任感束缚了手脚以至于事事亲力亲为,深谙人各有长、各司其职的妙处,既乐得潇洒不像诸葛亮般操劳,又充分激发了各人的能力和积极性。看来,梓人不仅是个好建筑师,也是个优秀的管理人才。尽管我自己也许不会从事建筑相关的行业,但是梓人这种境界,很值得向往。
附录:《梓人传》原文及部分译文
梓人传
柳宗元(唐)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隟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宜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技以食力也。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衒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其百执事之勤劳,而不得纪焉;犹梓人自
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其不知体要者反此。以恪勤为公,以簿书为尊,衒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犹梓人而不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寻引之短长,姑夺众工之斧斤刀锯以佐其艺,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不亦谬欤!
或曰:“彼主为室者,傥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亦在任之而已!”余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由我则固,不由我则圮。彼将乐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丧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栋桡屋坏,则曰:‘非我罪也’!可乎哉?可乎哉?”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
《梓人传》译文(部分)
裴封叔的住宅在光德里。有个木匠扣他的门,希望租一间房并以劳动抵付房租。他所做的工作只是拿规矩绳墨去画方圆曲直,他的家里头看不到刀锯斧斤之类的工具。我问他的本领,他说:“我善于度量材料。我可以看栋宇之制,估算高深圆方短长,然後指使群工劳役。没有我,群工无法完成一栋屋宇。所以我受雇于官府时,拿的是一般薪禄的三倍;如果受雇于私家,拿的是所有工钱的大半。”
有一天我到他的房间,看到他的床缺了只脚竟不能自理,说是要请工人来修。我笑他没有本领,而且是个贪禄嗜货的人。
后来京兆尹要修建官署,我路过那儿。看到积了许多木材,聚了许多工人,有的拿斧斤,有的执刀锯,都环立在这个木匠四周。这人左手持引右手拿杖,是众人的焦点。他量度栋宇的尺寸,看看木材能否胜任,然后挥舞他的手杖说:“斧来!”于是执斧者奔到他的右边;他又回头说:“锯来!”于是执锯者立刻趋前到他的左边。过了一会儿,执斧的人砍,执刀的人削,都看他的眼色,等着他说话,没有人敢自己决断。一些不胜任者即使被他怒斥而退,也不敢有什么愠色。他在墙上画一座宫殿,虽然只有一尺规模,但能曲尽制度,计算毫厘,构筑成整栋大厦,不出一丝差错。完成之日在栋梁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建造”。上面是他的姓名,众劳役皆不在列。我四顾之余吓一大跳,看到了他的技术工程的浩大。
接着我就感叹地说:他大概是放弃了他的手艺,专门使用他的思想智慧,能知道全局要领的人吧?我听说“劳心的人役使别人,劳力的人被别人役使”;他大概是劳心的人吧?有一般技艺的人出力劳动,有才智的人出谋划策,他大概是有才智的人吧?这满可以作为辅佐天子,作天下宰相的人所效法学习的呀!事情没有比这再相近似的了。那辅佐天子,作天下宰相的人,推荐人材,委任职责,发出命令,指派任务,整顿纲纪,进行增减,统一法治。这就好象梓人有正方圆和定曲直的工具而绘制出图样似的。选择天下的官吏,使他们适合自己的职务;安置天下的老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看了国都就了解了郊外,看了郊外就了解了诸侯国,看了诸侯国就了解了整个天下。全国远近,大小各方面的情况,可以根据手中的图本来研究,了解。这就好象梓人在墙上绘画官署房子的图样而完成工程一样。把有才能的人提拔上来,并充分发挥他的本领,使他不必对任何人感恩戴德;把没有才能的人辞退,让他休息,他也不敢恼恨。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自尊自大,虚图功名,不亲自去做那些微小琐碎的事情,不干涉众官的工作,每天和天下的杰出的人材一起讨论治理国家的根本道理。这就象梓人善于运用众工匠而不自夸手艺一样。这样以后,做宰相的道理才算懂得,各诸侯国才得到了治理。那些不知道全局要领的人却与此相反。(他们)以谨小慎微,忙忙碌碌为大事,以抄写官署中的文书,薄册为重责,夸耀自己的才能,自尊自大,亲自去做那些微小琐碎的事情,干涉众官的工作,侵夺部下官吏应做的事拿来自己做,并洋洋得意地在相府夸耀自己,却丢掉了那些重大的,长远的事情。这是所说的不懂得做宰相的道理的人。这就象梓人不懂得绳墨可正曲直,规矩可画方圆,寻引可量短长,暂且夺取工匠们的斧子刀锯来帮助他们发挥技艺,却又不能完成他们的工作,以至于事情失败,使用了(他们)却没有成功一样。这不也是错误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