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计划

时间:2019-05-12 13:4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计划》。

第一篇: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计划

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计划

高三语文备课组

[命题态势]

一、命题特点:常态化、文化化、广义化

从2004 年起,全国十多个省市的高考开始自主命题。到2008 年,高考作文出现了八十多道试题。与过去相比,大体有如下一些情况:

第一,直接涉及社会热点的题目有所减少。四年来只有2008 年全国卷I“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 级特大地震”、2008 年江西卷“洞庭湖鼠患”、2007 年全国卷I“丛飞资助贫困生”、2006 年全国卷I“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2005 年上海卷“当今文化生活对你成长的影响”等寥寥数道。

第二,明确预设主流思想观念的题目仍有一定数量。比如2006 年重庆卷“走与停”、江苏卷“人与路”、湖南卷“谈意气”,2007 年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辽宁卷“我能”及四川卷“一步与一生”。2008 年也有辽宁卷“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带着感动出发”、四川卷“坚强”等四五个。

第三,中性化题目的比例有所加大。其特点是不作清晰的思想预置和审题限制,可供表达的观点广阔多元,自由灵活。比如2006 年湖北卷“‘三’的联想”、安徽卷“读”、四川卷“问”,2007 年福建卷“季节”、天津卷“有句话常挂嘴边”、广东卷“传递”和重庆卷“酸甜苦辣说高考”等。同时,2008 年又有上海卷“他们”、福建卷“果汁·咖啡·矿泉水”、天津卷“人之常情”等五六个。

第四,追求浓郁的文化色彩、审美品位的题目迅速增多。其特点是从中外典籍中选取命题材料,加以美学化的提升,从而有助于激发考生写作的情绪和思维的灵感。比如2006年全国卷Ⅱ“乌鸦学老鹰抓羊”、北京卷“北京的符号”、山东卷“遥看晶莹,实则复杂”、福建卷“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等三选

一、浙江卷“生有所息/生无所息”,2007 年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北京卷“读诗体会”、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等。而2008 年也有湖南卷“感悟唐诗名句”、山东卷“春来草自青”、浙江卷“触摸都市/感受乡村”等多个。

综上所述,近些年作文命题总的趋势是弱化了说教色彩,越来越常态化、文化化和广义化。

二、命题走向:人文性、自然性、科学性

已付诸实施的《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今后的作文命题,将逐渐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更加侧重于人文性、自然性和科学性。就命题本身而言,随着十几个自主命题省市的相互推动,形式将更加丰富多样。

[备考目标]

1.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水平。

2.充分把握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标题作文各自的特点。

3.强化审题能力,立足“准确”求“深刻”。

4.注重素材(尤其是生活素材)积累。

5.结合“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考点的复习,切实提高表达能力。

6.练成正确的作文程序和较快的行文速度。

[阶段重点]

在作文备考中,应坚持的原则是:全面复习,不搞猜题、押题。所谓全面复习,就是要确立高考作文复习的一个总体构想:以写作能力训练为纵线,以文体训练为横线,交织起来构成一个既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又完善表达能力的“网”,好投向生活的“海洋”。

贯串整个复习过程,应坚持不懈做好的一项工作是:强化四种储备,丰厚写作底蕴。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积淀的考生,是无法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华章的。就应试作文而言,如下四个方面的积淀尤为重要:

1.素材积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考生应关注和留意以下八个方面的鲜活素材:①铺叙美好的亲情和友谊;②描摹美丽的景物和感人的场面;③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④热爱有品位的文化艺术;⑤省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⑥历练人生观念、思想方法;⑦了解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⑧展望、预测美好的未来。

2.情感积淀。人间真情最具穿透力和震撼力,考生应蕴蓄和勃发以下“五情”与“五心”:“五情”就是亲情、友情、师生情、乡土情、爱国情;“五心”就是把忠心献给祖国、把关心捧给别人、把爱心洒向社会、把孝心带回家中、把信心留给自己。

3.文化积淀。文化底蕴最能提升文章的思想品位,考生应抢占以下八个文化制高点:①课本名篇;②读本精华;③名人传记;④感人故事;⑤文化散文;⑥鲜活时文;⑦名言名句;⑧睿智心语。

4.理论积淀。理性阐发可以使作文染上浓烈的思辨色彩,考生至少应有如下十个方面的“理论武器”(即基本观点):①实践论;②矛盾论;③方法论;④联系的观点;⑤发展的观点;⑥一分为二的观点;⑦存在与意识的关系;⑧外因与内因的关系;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⑩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下面,试列出各个月份的备考重点:

2009 年9 月:读满分佳作,练高考试题

满分作文作为高考成功作文的范例,代表着应届高中毕业生写作的最高水平。将要参加2010 年高考的考生,可从这些优秀之作的审题立意、构思谋篇、表现手法等方面获得很好的借鉴,所以,要适当多读些考场金牌作文。

同时,应研读近几年尤其是2008年本省的高考作文题,并有选择地自写几道试题,然后请老师或同学分等评分,再对照当年考生的作文,发现自己的长处,更要找出不足,以便在今后的训练中扬长补短——这是高考前一种很好的“热身”。

2009 年10 月:认真学习《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进行针对性、补偿性的训练

高考作文命题的依据是《考试大纲》,而《考试大纲》中提出的文体写作要求、“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要求等,又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的。《教学大纲》相对稳定,依据它来进行复习,是可以达到高考要求的。再则,高考作文命题,与课本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往往有关联。学习《教学大纲》,应结合语文课本中的单元作文训练,进行一次全面梳理,了解作文知识前后相承的脉络;最好能翻阅自己当时所写的各篇作文,分析得失之处,再有计划地进行针对性强的补偿式训练。

2009 年11、12 月:全面训练新材料作文、标题作文等命题形式

高考作文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话题作文、标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

(一)话题作文。只要题干中有“请以‘XXXX’为话题”一语,你立即便可认定:这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寓意”类话题除外)的“材料”,只是命题者的一种“启发”和“提示”,仅供参考。它的核心是“话题”,话题是法定的指令,大家都得遵照。话题作文不必使用试题提供的“材料”,而且鼓励考生挣脱“材料”,开辟新的天地。此外,话题本身不是文题,考生应自拟一个精彩的标题。要写好话题作文,须着力培养化空为实、化大为小的意识。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写作范围相对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地去做文章,势必造成文意散漫。

(二)标题作文。这类作文不需要考生自己拟题(但有些考生受平时练写话题作文较多的影响,往往错误地自拟题目);命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写好命题作文,应注意:

1. 找出“ 题眼”,弄清题目意思。比如“有句话常挂嘴边”,题眼在于一个“常”字;“成功路上尽是哀痛者”,题眼在于一个“尽”字。

2.多角度考察以打开思路。比如2008 年江苏卷考“好奇心”,试题提示语共两句,前一个句子“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告诉我们好奇心与年龄段有关,并表明保持好奇心之不易。后一句话“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意味就更丰富了。它可以让我们想到这样一些角度:有好奇心就是敢于问“为什么”,好奇心是一切发现的前提,好奇心是智慧不竭的源泉,好奇心是一种高尚品质,好奇心能带来惊喜、快乐也能带来烦恼(包括好奇心消失带给“我”烦恼、好奇心太盛使“我”烦忧),丧失了好奇心的人容易平庸,光有好奇心而缺少恒心、韧性与意志力也将一事无成……此外,还可畅谈不能有低俗丑陋的猎奇心理、庸俗的好奇心不该有市场,等等。

(三)新材料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依据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余闻的说法,这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其特点是“把话题作文中的‘话题’与‘材料’的功用都集中到‘材料’身上。‘材料’与‘题目’(包括标题和话题)相比,‘材料’更贴近生活的原型,让审题不是从‘题目’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从而使试题更具开放性,更能启动考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在备考中,以上三种形式的训练要兼顾,对它们的写作要领都应了然于胸。当然,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也应突出重点。根据笔者的认识,尤其须重视新材料作文。2008 年全国卷三道作文题,采用的都是新材料作文的设计思路。作为全国卷考题,无疑对自主命题的省市起着引领、导向和渗透作用,所以明年采用这一形式命题的考区肯定会增多。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领是:尽可能多地找出材料的含义,通过比较鉴别,选出你认为最佳(或者你感触最深、最有话可说)的一条来,作为将写文章的主旨。

2010年1、2 月:过好写作技巧和文体训练关

要沿着写作流程(审题—立意—选材—布局—修改定型)的每一步练习、推敲,把每一个能力点的训练,融入到不同文体的写作中,以形成一种作文习惯。具体可安排“审题专项训练”、“立意专项训练”、“选材专项训练”、“构思专项训练”、“作文升格专项训练”、“记叙文专项训练”、“议论文专项训练”、“文学体裁专项训练”等。

2010 年3 月:利用各次模拟,练成正确的作文程序和较快的行文速度

进入这一阶段后,直到高考前,模拟检测明显增多,语文试卷都有作文,这是我们很好的实践演习,一定要认真对待。一般来说,作文时正确的操作程序如下:

1.审题。要能准确、全面地读懂题目,吃透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大约用时5 分钟)

2.立意、选材。要根据试题的精神和范围,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材料,并列出写作提纲。(用时不少于5 分钟)这里强调要列好提纲。因为考场作文时间紧迫,打草稿是来不及的,必须理出详细提纲,才能保证行文思路的合理、流畅。

3.挥笔成文。(大约在45分钟左右)

4.检查。通读作文试题和自己的文章,如有必要,可在结尾部分再一次扣题、点题;看作文字数是否达到要求;发现明显的错别字、标点错误,立即改正。(大约需5 分钟)

综合上述过程,一篇作文用时略多于60 分钟。在高三阶段,如果我们每次考试作文都能这样去做,久而久之,走上高考考场就能从容应对了。

2010年4 月:学好新修订的《考试大纲》《等级评分标准》

《考试大纲》每年略有不同,突出了对作文备考的导向作用,理应逐条对照,一一理解、落实。学习《等级评分标准》,则要吃透高考作文的得分要领,注意减少无谓的失分。

2010 年5 月:再一次强化列提纲、拟题目等练习

到了5 月份,全国各地各种模拟卷的作文题,是容易收集的。面对众多模拟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完整地写成篇,更多情况下,拟个提纲或变通着构想一番即可。笔者建议,应多展开一题多作、精拟题目等方面的专项训练。比如,对于同一道试题,构思一下记叙、议论、散文、小小说等文体各自该如何去做;采用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展开想象、编述故事等写法,各应该如何完成。也可只就一种文体,在头脑中开发出多种思路,并作出比较,选优汰劣以确定最佳方案。

[阶段训练执行计划]

训 练 阶 段

容2009年9月进行审题、立意的专项训练,强化书写、卷面等基本功的训练。2009年10月进行拟写标题、开头和结尾的专项训练;指导学生建立作文材料库,强化对作文素材的巧妙运用。2009年11月进行文体训练,着重训练记叙文和议论文等常见文体。2009年12月进行文章结构、构思的训练。2010年1---2月进行语言训练,同时掌握一些考场作文的写作技巧。2010年3---4月学习新考纲;利用各次模拟考试,练成正确的作文程序(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检查)和较快的行文速度。2010年5月指导学生阅读积累一些精美语段及文章;再次强化拟写题目、开头、结尾和编写提纲的训练。

上述计划仅供参考,考生可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衷心地祝愿您备考顺利,金榜题名! 2009年9月

第二篇: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计划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计划 备考计划要早做

1.备考目标

有了对高考作文命题的研究,有了明确的训练方向,我们还要制定一份备考2014年和今后高考作文的计划,以时时监督自己,打好基础。

一 备考目标

1.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水平。

2.充分把握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各自的特点。

3.强化审题能力,立足“准确”求“深刻”。

4.注重素材(尤其是社会与生活素材)的个性化积累。

5.结合“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考点的复习,切实提高表达能力。

6.练就正确的作文程序和较快的行文速度。

2.阶段重点

在作文备考中,应坚持的原则是:全面复习,不搞猜题、押题。所谓全面复习,就是要确立高考作文复习的一个总体构想:以写作能力训练为纵线,以文体训练为横线,交织起来构成一个既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又完善表达能力的“网”,投向生活的“海洋”。

贯穿整个复习过程,应坚持不懈做好的一项工作是:强化四种储备,丰厚写作底蕴。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积淀的考生,是无法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华章的。就应试作文而言,如下四个方面的积淀尤为重要:

1.素材积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考生应关注和留意以下八个方面的鲜活素材:①铺叙美好的亲情和友谊;②描摹美丽的景物和感人的场面;③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④热爱有品位的文化艺术;⑤省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⑥历练人生观念、思想方法;⑦了解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⑧展望、预测美好的未来。

2.情感积淀。人间真情最具穿透力和震撼力,考生应蕴蓄和勃发以下“五情”与“五心”:“五情”就是亲情、友情、师生情、乡土情、爱国情;“五心”就是把忠心献给祖国、把关心捧给别人、把爱心洒向社会、把孝心带回家中、把信心留给自己。

3.文化积淀。文化底蕴最能提升文章的思想品位,考生应抢占以下八个文化制高点:①课本名篇;②读本精华;③名人传记;④感人故事;⑤文化散文;⑥鲜活时文;⑦名言名句;⑧睿智心语。

4.理论积淀。理性阐发可以使作文拥有浓烈的思辨色彩,考生至少应有如下十个方面的 “理论武器”(即基本观点):①实践论;②矛盾论;③方法论;④联系的观点;⑤发展的观点;⑥一分为二的观点;⑦存在与意识的关系;⑧外因与内因的关系;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⑩主 1

流与支流的关系。

3.每月备考重点

2013年9月:认真阅读作文版块各章节,熟悉其中所讲的种种技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高考场上作文得高分,就务必要系统懂得应试作文之道。注意我在“懂得”前特意加了修饰语“系统”二字,高考作文应试之道是一个体系,涉及方方面面,一个方面没做好,也可能导致作文分数不理想。所以切忌只求一知半解,囫囵吞枣。本版块的最大用心处就在于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清晰而有效的训练体系,只要你细心揣摩,认真操作,要得个满意分数,绝非难事的。

2013年10月:训练两种最基础的能力:抽象出意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写好细节的能力。

天下文章,动人的主要是独到的思想与精美的细节。文章有了这两样,再不好也有可圈可点处。为此,平时要常常训练自己从材料及现象中提取思想观点的能力,以及抒写细节的能力。拿到一则材料能分析提炼出观点,文章便有了骨头;倘又能抒写好一个个细节,那文章便有了血肉:血肉骨头俱在,便有了站立的外形。倘还有一种情怀在,那就有了内在的灵魂。血肉、骨头同灵魂俱在,自然可以孕育出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文章就该是一种鲜活的生命体。

2013年11月:读满分佳作,练高考试题,并认真学习《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进行针对性、补偿性的训练。

满分作文作为高考成功作文的范例,代表着应届高中毕业生写作的最高水平。将要参加2013年高考的考生,可从这些优秀之作的审题立意、构思谋篇、表现手法等方面获得很好的借鉴,所以,要适当多读些考场金牌作文。

同时,应研读近几年尤其是2012年本省的高考作文题,并有选择地自写几道试题,然后请老师或同学分等评分,再对照当年考生的作文,发现自己的长处,更要找出不足,以便在今后的训练中扬长补短。

高考作文命题的依据是《考试大纲》,而《考试大纲》中提出的文体写作要求、“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要求等,又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的。《教学大纲》相对稳定,依据它来进行复习,是可以达到高考要求的。再则,高考作文命题,与课本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往往有关联。学习《教学大纲》,应结合语文课本中的单元作文训练,进行一次全面梳理,了解作文知识前后相承的脉络:最好能翻阅自己当时所写的各篇作文,分析得失之处,再有计划地进行针对性强的补偿式训练。

2013年12月:全面训练新材料作文、标题作文等命题形式。

高考作文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话题作文、标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

(一)话题作文。只要题干中有“请以„×××‟为话题”一语,你立即便可认定:这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寓意”类话题除外)的“材料”,只是命题者的一种“启发”和“提示”,仅供参考。它的核心是“话题”,话题是法定的指令,大家都得遵照.话题作文不必使用试题提供的“材料”,而且鼓励考生挣脱“材料”,开辟新的天地。此外,话题本身不是文题,考生应自拟一个精彩的标题。

(二)命题作文。这类作文不需要考生自己拟题(但有些考生受平时练写话题作文较多的影响,往往错误地自拟题目),命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写好命题作文,应注意:

1.找出“题眼”,弄清题目意思。比如“有句话常挂嘴边”,题眼在于一个“常”字:“成功路上尽是哀痛者”,题眼在于一个“尽”字。

2.多角度考察以打开思路。比如2011年广东卷“回到原点”,我们就可以从“起点”“源头”“中心”“根本”等几个方面来入手考察和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本题只针对“原点”来解说

展开,说明“原点”是相当重要的。

(三)新材料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依据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余闻的说法,这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其特点是“把话题作文中的„话题‟与„材料‟的功用都集中到„材料‟身上。„材料‟与„题目‟(包括标题和话题)相比,„材料‟更贴近生活的原型。让审题不是从„题目‟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从而使试题更具开放性,更能启动考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般分三个步骤:整体把握材料含意,找到思维的聚合点→理清材料的发散性,多方提取作文角度→优选最佳立意构思成文。

2014年1、2月:过好写作技巧和文体训练关,尤以议论性散文的训练为主。

要沿着写作流程(审题一立意一选材一布局一修改定型)的每一步练习、推敲,把每一个能力点的训练,融入到不同文体的写作中,以形成一种作文习惯。具体可安排“审题专项训练” “立意专项训练”“选材专项训练”“构思专项训练”“作文升格专项训练”“记叙文专项训练”“议论文专项训练”“文学体裁专项训练”等。之所以要加强议论性散文的训练,在于这种文体容易操作容易得分。倘临场没有特别的创新之路,我们也好轻车熟路地操作这种文体。2014年3月:利用各次模拟考试,练成正确的作文操作程序和较快的行文速度。

进入这一阶段后,直到高考前,模拟检测明显增多,语文试卷都有作文,这是我们很好的实战演习,一定要认真对待。一般来说,作文时正确的操作程序如下:

1.审题。要能准确、全面地读懂题目,吃透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大约用时5分钟)

2.立意、选材。要根据试题的精神和范围,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材料,并列出写作提纲。(用时不少于5分钟)这里强调要列好提纲。因为考场作文时间紧迫,打草稿是来不及的,必须理出详细提纲,才能保证行文思路的合理、流畅。

3.挥笔成文。(大约在45分钟左右)

4.检查。通读作文试题和自己的文章,如有必要,可在结尾部分再一次扣题、点题;看作文字数是否达到要求;发现明显的错别字、标点错误,立即改正。(大约需5分钟)综合上述过程,一篇作文用时略多于60分钟。在高三阶段,如果我们每次考试作文都能这样去做,久而久之,走上高考考场就能从容应对了。

2014年4月:学好新修订的《考试大纲》《等级评分标准》。

《考试大纲》每年略有不同,突出了对作文备考的导向作用,理应逐条对照,一一理解、落实。学习《等级评分标准》,则要吃透高考作文的得分要领,注意减少无谓的失分。2014年5月:再一次强化列提纲、拟题目等练习。

到了5月份,全国各地各种模拟卷的作文题,是很容易收集的。面对众多模拟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完整地写成篇,更多情况下,拟个提纲或变通着构想一番即可。笔者建议,应多展开一题多作、精拟题目等方面的专项训练。比如,对于同一道试题,构思一下记叙、议论、散文、小小说等文体各自该如何去写;采用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展开想象、编述故事等写法,各应该如何完成。也可只就一种文体,在头脑中开发出多种思路,并作出比较,选优汰劣以确定最佳方案。

第三篇:2013高考作文备考

2013高考作文备考

作文怎得高分专家座谈妙招

第四届校园达人“堂上作文大家谈”活动举行

羊城晚报讯 记者何晶报道:离高考还剩不到两个月,作文能否获得高分很关键。13日下午,来自广州市的1000多名高三语文尖子生齐聚广州市第六中学,聆听校园达人“堂上作文大家谈”,为冲刺高考作文满分“取经”。这是2010年以来,广州市中学语文教研会与羊城晚报花地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又一场公益活动。

现场,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教授、高考作文评卷组组长陈妙云,广州市执信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曾湖仙,羊城晚报首席评论员何龙三位专家,从不同角度为学生送上堂上作文拿高分的锦囊妙招。尽管是紧张严肃的高考作文话题,专家们的语言幽默风趣,引得现场笑声掌声不断,气氛相当轻松愉悦。

高分作文:

关键达到四个标准

陈妙云一上台就指出,去年高考语文作文的成绩相当不理想,“惨不忍睹,50分以上的学生只有0.9%,离目标的10%相距甚远。”

陈妙云认为,“材料引„„”作文与“话题作文”最大的区别是,话题作文的圆圈太 大,什么都能套,“话题作文下的很多文章都是拿优秀作文来套,套来套去都是那几个材料,但也很容易拿高分,屡试不爽,也就是师生一起骗分”。“材料 引„„”作文则有材料明确的限制,较好地制约了模式、套作和抄袭。

陈妙云从阅卷角度指出,高分作文的四个标准是:在材料的内容与含义范围内作文;角度好;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通顺;内容充实,有思想,言之成理。“前两者是特别针对材料引作文题型的要求,后两者则是所有作文都应该有的标准。”

陈妙云:

找好角度下笔不难

不少考生在拿到作文题目时,边看材料边想角度边写题目,这在陈妙云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写着写着你就发现自己写失败了”。她强调解读材料的重要性,没有解读好材料,就无法找到好的角度,好文章更是无从谈起。

陈妙云指出,“材料引„„”题型的第一步是解读材料,至少有三个步骤:先是整体理解材料的主题,也就是这个材料的话题是什么;二是梳理材料的内容;三是领会材料的含意。解读材料之后,再具体选角度。

而在考生中对选角度也存在几个误区:误以为“好”的角度只有一个,误以为“奇诡” 角度为“好”,误以自我感觉易写为“好”。陈妙云指出了好角度的标准:在材料范围内的角度;单一的角度;清晰的角度;具有时代意义的角度。她特别呼吁,“阅卷老师的时间很短,最好用直接的单一的角度,阅卷老师一看就知道你在说什么,千万不要玩深邃”。陈妙云说,找好角度后,文章中心突出,不仅容易写好,阅卷老师也容易评好,而中心不突出,则是当下考场作文的突出问题。她建议考生在动笔前反复构思,推敲好后再动笔。此外,陈妙云建议考生把材料的内容写进作文中,阅卷老师可以直接看到考生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材料,“这是稳妥的,也是有益无害的做法”。

曾湖仙:

立意深刻四大秘籍

成功作文的关键不仅在于思想,也在如何更好地表达思想。执信中学特级语文教师曾湖 仙说,从往年看来,不少考生在考场上趋于保守稳妥,不敢放开胆子写,思想深刻的作文不多见。他鼓励考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解读材料,深入思考。“审题立意在不 出材料范围的前提下,应该放开手脚,要解放思想”。

考场作文如何才能立意深刻呢?曾湖仙给出了四大秘籍。他建议同学们关注时事,学会积累。每天花10分 钟浏览报刊杂志网络,积累一条实例,距离高考还剩几十天,也就还能积累几十个实例。二是选择角度要另辟蹊径,通过比较典型的有深度的事例论证观点。曾湖仙 以去年全国高考题和广东高考作文题为例子,分析如何从一则材料中找到多个角度。第三是对材料的分析要有穿透力,学会用联系的方法阅读分析材料,注意材料中 的因果、转折、递进、并列的关系,可以全面地深入地解读材料,写出深刻的文章来。最后,对于没有明显倾向性的观点性材料,在不违反普遍价值的前提下,可以 反其意立意。

何龙:

考场作文忌堆砌材料

不少考生认为作文中引用的典故越多越好,但羊城晚报首席评论员何龙指出,作文一旦 堆积了太多的典故,就变成了“作文搭台,别人唱戏”,“全都是古人在说话”。他指出,作文不是考知识,而是考见识。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罗列例子,虽 然看上去好似知识很渊博,但在高考作文中也较难取得满意的成绩。

今年广州市一模作文题为材料作文,何龙作为“编外考生”也写了一篇文章,题为《中 国人的“第一”误区》。何龙从这篇文章谈起,他说,拿到任何一个作文题目,都要想到背后蕴含怎样的思想,背后有怎样的社会根源。为什么中国父母都希望孩子 拿第一?背后就是我们社会的价值观,什么事情都是排在最前的才好。

现场有学生给何龙的作文打出58分的高分,而曾湖仙老师则比较保守,笑言“这篇作文可以给54分,也就是100分的90分”。曾湖仙说,何龙的作文从材料做了稍稍的引申,把材料中的“打败他”引申为“争第一”。引证丰富,比喻形象,但文章倒数第二段已经把话说

满了,他认为最后一段可以删除,并用幽默的语言指出文章中的两处瑕疵,引得现场同学爆发出笑声与掌声。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2013.4.14 A

3中国人的“第一”误区

羊城晚报何龙

是激励子女拼抢第一,还是要求子女欣赏第一,这是许多父母常要面对的问题。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么几种观念,一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二是“枪打出头鸟”;三是“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四是庄子式的中庸之道——他看到山林以不材免伐,雌雁以不鸣见杀,于是就偏安于“材与不材之间”„„

人如果是汽车,那么雄心就是引擎。“想当将军”者的引擎是个大马力的引擎,如果车况路况配合,这个引擎就可能把他们带向愿望的巅峰。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在通常情况下是无法当上将军的,除非有权力不受约束的元帅提携。

但将军可以有多个,第一却往往是唯一。你打败了同桌还有同班,打败了同班还有同级、同校、同区、同辈、同专业、同领域„„

没完没了地向人宣战未必能没完没了地前进,很多时候,只能是无休无止地消耗。一辆汽车的性能,不但取决于马力,还取决于其它配件,以及它所面临的环境路况。不参与竞赛就不知道自己的潜力,但试出了极限还要猛踩油门,那么最后被踩死的,一定是你的发动机。我们的一些父母就是只懂踩油门的司机。他们不管马力多大路况多糟,永远不愿把踩在油门上的那只脚换到刹车上,直至汽油耗尽汽车抛锚。

这是“第一是唯一”价值观的产物。在当今中国,人们醉心于排座次论奖赏,财富、级别、名次、GDP等 等,都成铺垫阶梯的砖石。只要爬上高处,就能雄霸四方睥睨一切,要级别有级别,要财富有财富,要地位有地位,要女人有女人„„而阶梯越低,被踩踏的机会就 越多。这种把手指勾在扳机上、时时准备击发的状态,就是霍布斯所描绘的“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庄子就是畏惧和厌倦了“材与不材都被裁”的“战争状 态”而取道的中间路线。

当竞争成为“零和游戏”时,“火并”就不可避免,“枪打出头鸟”也就在所难免了。在这个世界上,第一总是稀缺名次,你得到了,就有更多的人失去。“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把第一视为唯一,就永远有人做“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将永远有人被活活气死。

因此在许多时候,我们要抽去跷跷板下那个支点,让木板回复平衡状态。有些游戏可以是“正和游戏”,能够在竞争中“惺惺相惜,好汉相好”,正是这种“正和游戏”的前提。

在NBA中,韦德原是热火队的“第一”,为了总冠军,他把联盟第一的詹姆斯“挖”到热火,拱手让出头把交椅,在互相欣赏配合中,他如愿以偿,再获总冠军。

“若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若想走得长,就一群人。”与其勉为其难血争第一争,做残酷的、孤独的冠军,不如尽己所能,不拖后腿,与“一群人”快乐同行。

——只顾攀登巅峰把人急成癫疯,却忘了一路上的风景,这是中国人的“第一”误区。

第四篇:2018高考作文备考

2018高考作文备考:例子才是最好的教材——高考优秀作文点评

1.(叙事类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对西班牙父子因一些事情关系变得紧张,男孩离家出走,父亲心急如焚,遍寻不着后,在马德里的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儿子名叫帕科,在西班牙这是个常见的名字。寻人启事上写着:“亲爱的帕科,爸爸明天在马德里日报社门前等你,一切既往不咎。我爱你。” 隔天中午,报社门前来了800多个“帕科”,等待宽恕。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故事型的新材料作文题。材料的题意非常醒豁,核心内涵就是宽容(宽恕)无疑是和解的重要途径,是远离痛苦、绝望、伤害和愤怒的桥梁。

从材料的故事层面来看,写的是父子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显然具有普适性,因为有很多人都等待着被宽恕。也就是说写作的视野应该有所拓展,从父子亲情的层面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社会,处理人际纷争、族群矛盾、文化冲突,化解仇恨、怨念、隔阂和嫌隙,更应提倡宽容(宽恕)精神,宽容(宽恕)与爱相融,这既是一种底气,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无论是宽容者(宽恕者)还是被宽容者(被宽恕者),得到的将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当然,如果能更深入去思考父子之间“因一些事情关系变得紧张”,这“一些事情”把它拓展到社会生活中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矛盾、误解和怨恨?产生矛盾、误解和怨恨之后如何解决?宽容(宽恕)是不是对待罪错的唯一可行之途径?„„这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不断追问思考,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就有可能独抒己见,写出入木三分的文章来。

例文引路

让宽恕为人性摆渡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异端的权利》一书中写道:“这个世界之大,容得下许多真理。人们若是心怀友善,便能和谐共住。”的确,以世界之大,真理之多,我们实在不应该拘泥于偏执之见,而应该学会宽恕,用爱拥抱他人。

是什么让父亲的一则寻人启事唤起800多个儿子的共鸣?究其本源,宽恕彰显着人性的光辉。诚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拥有君子之腹宰相之心的宽宏大量,但是,我们或许可以多一些宽恕理解,少一些斤斤计较。因为一旦如此,不仅我们生命的宽度得以拓展,温度得以提升,社会精神河流的水位也将不断地上升。因此,让宽恕为人性摆渡,让大爱充满人间,我们的社会定然能搭上更好更快发展的快班车。

在社会的道德高地上,敢于提升“爱与宽恕”这个高线,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都是大有裨益的。对国家而言,当德国积极反省二战历史错误后,欧洲各国大度宽恕,大大促进了各国的共同发展。从个人来看,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27年牢狱生活结束后,不但宽恕了昔日的政敌,而且积极保护曾经虐待他的狱卒。正是因为适时的宽恕,西欧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曼德拉赢得了世界广泛的赞誉。正如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一种工作,便是精神的成长。”让爱与宽恕的善行蔚然成风,让真挚友爱成为道德标尺,人类才能收获不断充盈的精神世界。

然而,在宽恕之时我们也应当奉道德法律为圭臬,切忌失去原则。就如孔明拒绝宽恕以身犯法的马谡,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一样,当我们面对厚颜无耻的贪官污吏和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之时,无须忍让宽恕,用法律的武器将之绳之以法,正本清源,还我们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不容乐观的是,随着物质世界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日趋贫瘠,有些人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拌嘴斗殴,有些人计较于自身利益,在名利场上勾心斗角。前不久的香港反水货游行,更是把两地人民拉入

对立的极端。在此背景下,我们更应当寻找问题的最优解,用宽恕融合人性裂缝,用友爱消弭人性坚冰。

一如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说:“我心中已经听到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种种是非议论。”当我们选择远方,不正应当宽恕对待身边琐碎小事吗?让我们多一些宽恕友爱,相信我们一定能够驱散冷漠的阴霾,让这个蔚蓝色的星球更加美好。2.(名人名言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鸡蛋向内打破是食物,向外打破是生命。人生亦然,向内打破是压力,向外打破是成长。——李嘉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则材料作文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审题立意:

(1)生命总是需要改变的,如果不能主动地自己改变自己,就必然会被动地由外界来改变自己。

(2)如果我们不想屈从外部的压力,消极地适应世界,那么就必须不断突破原有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例文引路

突破自我

如果一个杯子中,只装了石头、水或沙子,似乎太过单调,不够充实,只有一个杯子中既装了石头、沙子,又装了水,才能达到真正的“满”。

所以,我们不能局限于自己的某一个优点,要敢于突破自己,才能登上人生的高峰,若自己只满足于片面,不但登不上那人生之巅,甚至会狠狠地摔下来。那么怎样才能突破自我呢?

突破自我,需要有非凡的远见。正如登山时,若只看脚下,怕前方是悬崖,必然畏首畏尾;若能将眼光延及整个山脉,你就能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唱。

依稀记着那“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悲歌后,失落的剑柄上那几滴残血滴进了乌江后的豪迈。

项羽在军事上是那般杰出,靠破釜沉舟那样雄姿英发的气概,以少胜多,巩固了自身地位,赢得了年少英雄的美名。可其在国家大事上的力不从心,使他落得个如此悲惨的结局。他一路烧杀抢掠,火烧阿房,坑杀秦兵,失了民心;因为回家炫耀,失去军心。如此没有远见,怎能突破自我呢?项羽,前方是悬崖,你为何不能抬一抬头呢?

突破自我,需要能力的培养。如果不具备登山的能力,那高高的山峰将与你无缘。还记得那次初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细细品读,那忧愁便酝酿在唇齿间久久挥之不去。如此的哀愁又是如何沾上了那个少年,那本该是一个“不知愁滋味”的年龄,怎的那眉头竟似抚不平了一般?还不是因为那稚嫩的双肩担上了亡国之主这样沉重的罪名。要是他从小就被培养当帝王的能力,也就不会如此吧。在平路上若都走得艰难,那曲折的山路又如何去登?如果不注重能力的培养,又怎会有突破自己的能力呢?

人这一生,只有不断地去突破自我才能登上那似插入云端,直破天际的山顶。

人这一生,只有不断地去超越自我才能做那棵破石而出,屹立危峰的迎客松。

人这一生,也只有不断地去提高自我才能成为那燎原的星星之火。

15.(寓言类材料)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鹿到小河边来饮水,他低头看到了河水中自己的倒影。鹿对自己两只又大又粗、枝杈美丽的角非常满意,可他看了看自己的四条腿,说:“只是我的腿不太漂亮,又细又弱。”

突然,一只狮子不知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朝鹿扑了过去。鹿撒腿就往一大片空地跑了过去,狮子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可他刚一拐进林子,头就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追上来逮住了他。

临死之前,鹿说:“我是个地道的傻瓜!我认为丑陋软弱的,却救了我;而我引以为自豪的,却断送了我的性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5.审题指导

理解这则材料故事的哲理内涵,应该抓住鹿说的话来玩味,尤其是它临死之前的自悟——“我认为丑陋软弱的,却救了我;而我引以为自豪的,却断送了我的性命”,这是点睛之笔。鹿对自己美丽粗大的角与细弱而不太漂亮的腿用途的认识,其实涉及对事物的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理性认识问题。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引申开去,在自然、社会与现实生活中,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常常不是统一为一体,即审美的往往非实用的,实用的往往非审美的;或者说真的善的往往并不美,美的可能非真非善。这种价值表现的反差,往往使人的认识出现错误、行为发生偏差,使人的行为产生悖谬。可以以“真”与“善”“美”的关系或“美”与“实用”的关系为立意切入点,发表自己的见解,确立文章的主旨。

例文引路

正视美与丑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当我们的眼睛在捕捉美的过程中,却往往会因短视而生偏见,因偏见而导致难以弥补的过错。恰如那只骄傲的鹿为自己拥有两只粗大美丽的角而沾沾自喜,却忘了这美丽有时却成了致命的因素。相反,有些事物因为看起来丑陋,而被我们轻易弃置;但很多时候,正是因为不起眼的它反而具有别样的力量。恰如那骄傲的鹿为自己细弱的丑腿而抱怨,而在生死攸关的刹那却是靠它才得以脱险。因此,何为美?何为丑?一孔之见、先入为主地草率认定,显然欠妥。我们应该有理性的眼光,有长远的思量,来正视美与丑,切忌鼠目寸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本无可厚非。但应该警惕的是,我们应防止被表面的美蛊惑,而看不到其背后诡秘的杀手。正如罂粟虽美,但其内有毒。我们需谨慎,莫因贪图感官的一时愉悦,而为之交付生命,那就太不值得了。人之美不仅在于外表,更重要的是内心。莎士比亚说:“没有德行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有一颗美好的灵魂,美貌是永存的。”端庄的容颜、得体的打扮、优雅的言行,这些外在的美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高尚的德行、美丽的心灵与之互为表里,则其美是分裂的,是虚幻的,是造作的,经不起时光的淘洗。

生活中美与丑并存,丑,往往为人所厌弃,所鄙视;但有时,丑却因为其德性的芬芳,而让人倍感可贵。《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伽西莫多,面目可憎,其丑无比,但正是他才给予了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以危难中的相助。可怖的面容与善良的爱心,构成鲜明的对比;这淳朴的爱心,赐予了丑以别样的撼人心魄的力量。由此看来,只看到丑的表象,就断然下论,以为不足用而蔑视、乃至将其抛掷一旁,这样的判断与决策显然缺乏足够的理性,我们还应该深入其本质,看到丑的价值,扬长弃短,这样方才不致抱憾终生。

衡量周遭的人或物,是如此;自我认识与评价,亦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自己与对他人一样,一味求全责备的完美主义心态并不可取。诚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假令你没有引以为豪的身高、长相,你大可不必为之唉声叹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矮个有矮个的优势,丑人也有丑人的用武之地。只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你一样可以赢得成功女神的垂青。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关键在于本真之美。因此,我想说,人啊,勿为表象的堂皇所媚惑,也勿因外貌的丑陋而厌憎,请擦亮慧眼,清醒地认识那深藏的本质!

11.(漫画类材料)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漫画中的两只乌鸦,可能会让你产生一些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1.审题指导

这篇作文所提供的漫画材料,脱胎于“乌鸦喝水”的寓言故事,但是翻出了新意:一只挥汗如雨不停地朝瓶里衔着石子的乌鸦忽然发现,身边的另一只乌鸦正优哉游哉地将一根吸管探入水中喝水。大为惊讶的它冲着那只用吸管喝水的乌鸦叫道:“你这家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要写好这篇作文,第一步便是读懂这则漫画。在《伊索寓言》中,那只通过衔石子投入水中而喝到了水的乌鸦正是一位富有创意的智者形象。在别的乌鸦对那半瓶水无计可施只能依依惜别的时候,是它想到了借石子来提高水位,进而轻松喝水的方法。应该说这在当时也是一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方法,这一方法本无先例,其他乌鸦也未曾想到。但是,当这一方法成为一种固定模式传承千年之后,它便成了一种“套路”,成了一条束缚乌鸦们思维的绳索,而当出现更新鲜、更省力的喝水方法的时候,因循守旧者势必要指责那些“不按套路出牌”者的创意了。所以,这幅漫画正是要告诉人们:再先进的方法,终究会有落伍的时候;再智慧的脑袋,一旦被一种旧的模式“固化”,便会成为阻挠新生事物诞生的顽石。我们只有不拘泥于固有的套路,勤于思考,努力创新,才会打造出前无古人的全新生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而且这种创新绝不会一劳永逸。“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句曾经的网络流行语无意间道出了一个真理:一旦“前浪”一味坐享其成不思进取,哪怕它曾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过,也会被它身后的创新的力量撞得粉身碎骨。如果“按套路出牌”是我们生活的准则,那么这种“套路”就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必须时时更新。只有打破陈旧的“套路”,不按常理出牌,才能给社会带来生机!

例文引路

跨越千年的美丽

悠悠千年的中国封建时代,一直没有形成如欧洲中世纪那样的漫漫长夜,这是因为有一道明媚的阳光不断洞穿那片黑暗的夜空。阳光与黑暗相互倾轧,虽说阳光时明时暗,但始终没有让中国社会陷入永夜——这道阳光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创意。

道德的黑夜是可悲的。当人们不复昔日的淳朴善良时,这个社会是令人沮丧的。在社会道德方面,中国历史上有过相当矛盾的改良。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个学派的主张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对社会、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了规范,构造出美好的蓝图。齐国的稷下学宫更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尚,也促进了自由思想的传播。第二次是南宋时期,朱熹等人把儒学发展到了理学的高度,虽说加剧了社会的死板化、框架化,但这种对儒学的创新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的行为,阻止了社会的混乱,同时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气节”。

道德的创新如茫茫大海上竖起一座灯塔,用长盛不衰的光芒照耀出人们前行的航道。

政治的黑夜是可怕的。它是可能导致社会长夜的根源所在。自从商鞅变法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制度以来,历朝历代都未曾停止过对封建制度的思索和改革。从秦到唐,新兴的封建制度使国家逐步兴盛,如一轮朝阳灿烂了东方的天空。唐代以后,渐趋衰落的社会得到了各种虽然治标不治本但总归取得了一定效果的改良。从宋代王安石开始的改革派,用他们微弱但绵延不绝的光芒阻挡着长夜渐近的步伐,他们的创新意识成为中国历史车轮滚滚前行的不竭动力。

中国封建时代政治的创新犹如一辆破旧的纺车,吱吱呀呀地摇出了千年静谧而又动荡,但并非暗无天日的时光。

文学的黑夜是阴冷的。在汉代,由于受到楚辞的影响,形成了华而不实的“赋”。在这个时候,司马迁用朴素无华、灵活自如、摇曳生姿的语言,如夏日的一缕清风扫去了文学园地的浮华。到了唐代,浮华、铺张的文风又一次兴起,文学的创作跌入格式化的深渊。此时出现了韩愈、柳宗元,他们敢于打破常规,发起“古文运动”,重新唤回朴素的文风。这种古朴的文风由此形成气候,虽然之后浮华之风也曾沉渣泛起,但朴素终为主流。

文学的创新如一株蓬勃葳蕤的吊兰,生动自然,从而保证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绿意。

正是这种创新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美丽,一代代的智者们用生命与智慧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这种创新精神,保证了中华民族不陷入欧洲中世纪那种漫漫长夜,保持了中华民族的香火不断,代代相传。

只有发现与创造之花才是永开不败的花朵,也正是这种创新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跨越千年的美丽!

0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价

传家宝是一个家族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子孙世代拥有并传承的东西。小张的传家宝青花罐,代表着金钱价值与收藏价值;小杜家的勋章代表着荣誉;小程家以祖训作为传家宝,体现了其家族对人格修养的重视,是精神传承。虽然小张和小杜的传家宝凝聚着祖先的财富和功勋,有各自的价值,而我更倾向于祖训的价值。

【开篇第一句用下定义的方法揭示传家宝的含义,深刻而准确。接着在比较中揭示三则材料的核心精神,亦深刻准确。最后用转折复句,强调作者自己的选择。典范的任务型作文开头方式。】

祖训,作为家族世代传承的品德匡正器,其作用胜过千金。小程家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

为祖训,是他们家族对“忠厚”、“诗书”高度重视的体现,在世世代代对祖训的遵守实践中,必然使整个家族沾上书香气息和忠实厚道的韵味。此乃“良训”,它使人性找到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中不至于失去立己立人的信念,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一个人美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气息,使之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待人接物,在时代洪流中坚守本心,不为污泥所染,不为清涟而显得妖媚。

【第二段第一句说祖训的意义:“品德匡正器”,不得不钦佩作者的语言功底。结构上,提纲挈领,引起下文。接着诠释祖训的意义、影响、价值,当然也就说明了选择喜欢祖训的理由。这一段如果暗示一下祖辈们在久远的时代就已经意识到了精神文明的意义远远大于物质文明的意义,为下一段讨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张本,又做了暗示性的比较,那就锦上添花了,没有瑕疵了。】

更重要的是,相较其他两个传家宝,良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无法被破坏。青花罐与勋章是物质存在,而良训是意识存在,物质不可能永存,它会在一定破坏力下成为碎片,而意识是随人生,随人灭的,是形而上学的价值形态,是寄生在人心中的,只要后代延续血脉,其必将随之传承、生长、壮大,是一个生命的动态过程,而非死板的遗物。

【“更重要的是”显然是递进了,又很自然地开启了这一段的议论。这一段讨论物质与意识的问题,显然具有了哲学的意义。可见,作者的视野是广阔的。学以致用,令人欣喜。】

况且,良训还可以在坚持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创新,使之具有时代性和特定的功能性,赋予新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内涵,成为新时期的“良训”,这一点也是“青花罐”与“勋章”二者所不具备的。

【如果说前两段是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那么,这一段的对比,很明显是“发展”地

看问题,有与时俱进的思想。难能可贵的是把辩证法的思想贯穿于具体问题的分析之中,理论与分析实际问题(祖训)融合得非常的好。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结合得非常好。可以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典型。议论文需要过渡吗?当然,看看这一篇(“更重要的是、况且”)你就明白了,非常巧妙地使用关联词语。】

如今社会,珍惜“青花罐”式传家的人愈来愈多,注重“勋章”式传家的人也为数不少,而以小程家的“良祖”训作为传家宝却是凤毛麟角,不禁令人深思:社会价值取向究竟何去何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欺诈互害的社会风气该如何改变?在这般孜孜追求物质至上、轻易抛弃诗书的时代究竟如何坚守?这也是为何小程的祖训弥足珍贵的地方,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当今社会人们精神缺失、心灵空虚的悲哀现象起到调剂作用。

【这里作者变换了比较点,或者说是联系实际说理据。进行比较的一个大难点就是寻找比较点,作者做到了且做得好!

比较就是求同求异,且主要是求异。联系实际阐发议论,需要对写作

意图有较好的理解,同时,又表现出了文章的针对性、教育性、目的性。文为时而著,是作文的铁律、“军规”。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文章必须开出药方,解除人们的病痛。这也是写文章的目的所在。】

财势兼备却[如果]没有道德底线,终会自取灭亡;财势并存却[如果]没有信念的支撑,也将无所作为、泯然众人;自觉高人一等却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必将遭到社会唾弃„„因此,良训的作用才更该受到重视,社会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又由家庭的道德文化涵养提高,才能使社会整体风气改善,所以说,小程家式的良训才是永不贬值的最好传家宝!

【作者在结尾是这样收束全文的:用一个因果复句,先说危害,后说好处,既总结了全文又得出结论,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所以说”这一句不能小觑,它是完成写作任务的表示,是总结全文的表示,又是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的表示。可以说这一句必须有,重如千斤。是结尾的范式。】

1.(多则材料)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材料一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溜达溜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这样一来,因为头发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演讲水平突飞猛进,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材料二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小说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而这部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前应先读懂材料。题中的两则事例都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断掉退路来逼着自己成功,是许多智者的共同选择。立意提示:一个人要想干好一件事情,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追逐既定的目标;在漫漫人生路上,当我们难于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

志前行时,不妨斩断退路,逼着自己全力以赴地寻找出路,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能更容易地赢得出路,最终走向成功。

例文引路

愿化扁舟

没有什么可以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两岸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题记

向往梦中的博雅塔,在圆形的绿地守望自己的梦想。为了走近她,我愿化为扁舟,即使道阻且长,也要溯洄求之。凭着不灭的热情将希望点燃,我在一灯如豆的暗夜里且歌且吟,博雅塔化为对岸的伊人,若隐若现中用她恒久的魅力召唤着我。

前行的书海浪高一浪,但每次波浪袭来,都夹杂着历史雄浑的回音。那声“破釜沉舟”的断喝增强了我面对恶浪的信心。我愿在风口浪尖紧紧握住手里的舵,任凭日月旋转,它是我不变的航标。我将“退路”抛弃在云间天涯,我将信誓挂在风帆浪尖。

前行的书海低潮不断。消沉中我看到太史公坚毅的双眸。一介书生与威武大帝分庭抗礼,断然接受酷刑又毅然埋头著书。他将“退路”丢在世人冷嘲热讽的眼神中,他将退路丢在令人齿冷心寒的羞辱里。他把执着的信念化作如椽大笔,将自己的英雄梦、男儿志、肝胆心熔铸成颗颗闪光的墨字。我将这种精神化为扁舟前行的动力,面对一次次低潮,不屈不挠。

与风雨搏斗才会抵达目的地。在与风雨相逢时,我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信条当作寒光凛凛的长剑。风中亮剑,雨中拼搏,龙般腾跃,雷般狂啸,风声雨声涛声里,我是一叶钢筋铁骨的舟,以虎啸龙吟的气势,劈波斩浪,一路航行。

愿化扁舟。皎洁的月光里,博雅塔凭栏遥望,挥手召唤。我看到她闪闪的星眸,我看到她熠熠的光彩。我微笑着挥剑斩断身后的缆绳,破釜沉舟,不屈不挠,勇敢亮剑,风雨无阻,向彼岸驶去。

愿化扁舟,前行是唯一的使命。

第五篇:高考作文备考对策

高考作文备考对策

1.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强化审题构思训练。

3.注意文体要求。议论文力求深刻,学会全面辩证看问题,在技巧上:一是明确观点,二是选好支点,三是联系热点,四是突出重点,五是增加亮点(语言上),六是展示态度。记叙文力求巧妙,要有点文学意味。

4.熟悉掌握一些快速作文的结构模式。

5.关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关注与青少年学习、生活、成长有关的社会热点,注意从报纸新闻中收集作文素材。

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重点谈。一是要进行审题训练。现在高考作文加大了审题难度,考生往往拿到题目后抓耳挠腮,半天不能下笔;或瞎碰死套,不能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和发挥自己的特长。

高考大部分作文试题结构目前大致定型为四个部分——背景语、启示语、限制语、强调语。审题要做到:

1.从背景语入手,审清思维模式——解决好“怎么想”的问题。

2.从限制语入手,审清文章主旨——解决好“是什么”的问题。

3.从启发语入手,审清写作重点——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

5.从强调语入手,审清写作要求——解决好“怎么写”的问题。

对于可能出现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等,也要作一些相应的训练。

二是要建立题材库。一方面可以梳理教材(不仅是语文课本)中的古今文化知识、人物事迹、哲理名言;另一方面有意识地搜集相关出版物(影视报刊、经典著作、名人传记、鲜活时文、睿智心语、文化散文)中的时政要闻、科技动态、热点话题等等,并在作文训练中应用。

至于题材的分类,可以分为社会人生(热点聚焦、人生哲言、战胜挫折等)、美德素养(尊贤尚能、关爱互助、知能修养等)、文化教育(民族传统、创新精神、人文情怀等)、情感思维(亲情友情、民风民情、辩证求异、价值取向等)、理想实践(立志成才、爱国为民、知行统一等)、山川文物(美景佳境、民间艺术、传统习俗等)、科技发展等等方面。

还要注意具备政治课本中训练过的10个方面的认知能力:①实践论;②矛盾论;③方法论;④联系的观点;⑤发展的观点;⑥一分为二的观点;⑦存在与意识的关系;⑧外因与内因的关系;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⑩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三是进行适当的拟题训练。如:

1.改装名作,如“道德苦旅”。

2.借用术语,如“心灵比色卡”。

3.援引佳句,如“问世间情为何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对记忆移植的困惑”。

4.妙用修辞,如“飘落心灵的秋叶”,“小心这把双刃剑”,“世界很小是个家”(夸 张),“答案在风中飘扬”(引用美国20世纪80年代乡村歌曲),“爸爸,再给我一点爱”(呼告),“我是天才,还是笨蛋?”(对比,设问),“20世纪你美吗?”(反问),“倾听自己的心跳”(借代)。

5.巧用标点,如1987年一考生用“?+?+?+„„=0”说明真理越辩越明,“‘三个和尚’新传:变,变,变!”。

6.数学形式,如“勤劳×高科技=致富”(恒等式),“成绩≠素质”(不等式),“99+1=0(荒谬式,见人民日报1999•10,指产品合格率与不合格率)”

四是练熟几种常用模式,以供选用。我们坚决反对写作中的“模式化”倾向和“八股腔”,但是,在高考作文的应试训练中,设计若干套路,精选巧练,以备高考之需,应是事半功倍的明智之举。如:

①思考感悟法。作文要写得深刻,源于认识的深刻,认识的深刻,依赖思考的不断深入,并有所感悟。深入思考方法有三:

其一,由此及彼。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由自己“比美”受蔽,联想到齐王“施政”受蔽,进而讽谏齐王,成就千古名篇。

其二,由表及里。如《白毛女》创作主题的演化过程:反迷信——反迷信、反封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其三,由个别到一般。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由眼前之景引发对宇宙、对人生的思考感悟。

②众星捧月法。“众星”指多个材料,“捧月”指表现主题。材料丰富,文字则力求简省。

③联想求新法。为了避免内容单调或者为了打开思路,可以运用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发散思维,寻找新意。联想的方式有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通过联想,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作为一种创新突破的手段,当然有着明显的效果。

④对比映衬法。运用对比,往往能凸现出材料的深刻内涵,而且可以使文章具有曲线的美感,议论文中常见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说理。记叙的内容,也可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

⑤以退为进法。先反向蓄势,把感情或情节或气势推向高潮,再逆向回跌,使文章跌宕起伏,引人人胜。关键是转换处要恰当,不管是先抑后扬还是先扬后抑,要在高潮处逆转。

⑥虚实转化法。有时,题目是虚拟的、隐寓的,可以把虚拟的东西写得真实、可信,使它隐寓的道理看得见,摸得着。如1999年高考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1年高考题“诚信背囊”的材料,都可以写实写真。有的题目,材料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情理,我们却能创设情境,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来虚写。写景,可以借助于非眼前的虚景——过去的景、未来的景、心中的景——来反映眼前实景;写人,可以借助于非真实的人物——杂取合成的,虚拟创造的,比喻的,象征的„„来表现真实的人生;记事,可以借助于非现实的事情——假设的,梦幻的,虚构的„„来反映真情实事;说理,可以借助于“形象”的塑造——人类社会的,自然界的——来传达逻辑的力量。虚题实写,实题虚做,思路就活了。

7、误会巧合法。通过偶然事件的巧合,造成一种喜剧效果。如果是由于信息隔绝,造成误解和错觉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就是误会法。运用误会或巧合,可造成波澜,使文章曲折动人。

诸如此类,设计种种模式,平时练熟几种,考试时根据题目和材料,选用其一,驾轻就熟,总比茫无头绪、临场苦索强得多。

下载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改后,高考作文如何备考

    华附在线学习中心 新课改后,高考作文如何备考 河北邢台二中 范海江2012年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作为实施新课标后第一年的语文高考,其“重头戏”作文历来是关注的焦点、训练的重......

    2012高考作文备考及猜想(精华)

    2012年高考作文备考及猜想 麒麟高中语文组:尹洪华 一、备考材料练习1、一个牧场主养了许多羊,他的猎户邻居养的凶猛的猎犬常常跳过栅栏袭击牧场里的小羊羔。牧场主几次让猎户......

    2011年高考作文备考(精选五篇)

    更多高考资料,关注@高考直通车 微博,或登录: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年高考作文备考:名校模拟作文一百题 1.安徽淮南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古训说:“不以规矩,不成方......

    2015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

    2015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 1.文学翻译不能总靠市场讨生活 邓海建 这些年,有关文学翻译稿费过低的讨论,多次见诸报端。“过去翻译一本书的稿费都可以在北京买到......

    2011高考作文备考优化技巧

    步步高学习机:http://www.xiexiebang.com 明代程允升在《幼学琼林》中有这样一段话:“尧眉分八彩,舜目有重瞳。耳有三漏,大禹之奇形;臂有四肘,成汤之异体。文王龙颜而虎肩,汉高斗胸......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3篇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篇一强化基本功训练,丰富素材储备,理应成为我们作文备考的重点所在。1.“一纵”――文体训练:有效地串起作文训练的多方面的能力。以文体为线索,可以......

    高考作文备考资料之一-宁静致远

    高考作文备考资料之一——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主题】 宁静致远是一种崇高的心灵境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灵能宁静高远,哪怕身处再偏僻的地方,也不会觉得这样的地......

    2018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2018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共有9套,包含10道大作文题,3道小作文题。其中,3道大作文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5道大作文题分别由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