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药导报投稿须知
《医药导报》投稿须知
《医药导报》杂志是由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药理学会等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专业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国际药学文摘》(IP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期刊。本刊已被国家认定为发布处方药广告的宣传媒体。获中国科协专项基金资助,并被评为武汉市广告协会和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先进集体。每月1日出版。设有“特约稿”“药物研究”“药物与临床”“药学进展”“药物制剂”“药品质量控制”“新药介绍”“用药指南”“医药经济研究”“药事管理”“药物不良反应”“作者·编者·读者”等栏目,每期组编“某类药物或某类疾病的药物治疗专栏”。热忱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和订阅。1 投稿手续
来稿请附第一作者单位介绍信。作者单位对文稿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并声明未一稿两投。作者姓名、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或E-mail,务必缮写清楚。多作者的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校对时不再改动。稿件请直接寄本刊编辑部,地址:武汉市航空路1号《医药导报》编辑部,邮政编码:430030。稿件请勿寄个人,以免遗失或延误时间。投寄的稿件一式两份,并请同时邮寄审稿费20元。
2来稿处理
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来稿在审修、印刷期间未经编辑部同意不能改投他刊。若系省部级及以上级别基金论文,经有关专家审稿通过,本刊将优先刊出。编辑部收到稿件和审稿费后,即进入编辑工作流程。稿件送审后编辑部综合审稿意见退给作者修改。同时附寄一张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作者填好后连同修改稿(用Word文档或文本文件进行排版的软盘)、原稿一并寄回编辑部存档。凡退修稿寄回编辑部时,在修回稿右上角注明稿件编号和“修回稿”字样。文稿经审阅后若不采用,退给作者。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我刊实际,2个月内若未接到编辑部通知可自行转投他刊。作者查询稿件请注明稿件编号。录用的稿件酌收版面费,文章刊出后,给每位作者赠送当期杂志1份,并给第一作者邮寄稿酬。3投稿要求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信息性,突出报道医药内容。要求论点鲜明,数据可靠,结论准确,层次分明,文字精炼,书写工整。综述、研究性论文一般不超过5 000字,其他文章宜3 000字左右。来稿请用Word格式打印,外文符号请在其下方用铅笔注明语种和正斜体,勿寄复印件。欢迎通过电子信箱投稿,E-mail:y198203@public.wh.hb.cn。作者完稿后,应自请1或2名同行专家修改润色。文稿撰写的格式及要求
4.1 文题 简明确切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不用副题,尽量避免用“„„的研究”“„„的探讨”“„„的观察”等非特定词,尽可能不用缩略语。文题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
4.2摘要与关键词 ①摘要 凡超过1 500字的论著文章,请附150~300字的结构式摘要。其四要素为:目的(Objective)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研究的范围及重要性。方法(Method)简要说明课题的基本设计、材料与方法或给药方法,如何分组,研究范围及精确程度,如何取得数据。结果(Result)简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数据及统计学显著性检验值。结论(Conclusion)简要说明经验证、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四要素要求言简意赅。摘要用第三人称书写,不用“本文”“我们”“作者”“我院”等主语词。②关键词 2~5个,请采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的主题词,MeSH词表中无该词的可使用自由词。特约稿、药物研究、药物与临床、药物制剂、药品质量控制、用药指南、药物专栏稿件中凡属论著且超过3 000字的文章请附相对应的英文文题、摘要、关键词以及作者汉语拼音名、作者单位名称,一并置于中文关键词下面一行。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应与中文相对应,并自请1名英文较好的同志审查修改后再寄给编辑部。
4.3 表和图 凡文字能说明的内容尽量不用表和图,正文、表、图中的数据不应重复。统计表应另纸绘出附稿件中,以便审阅。表应有表题,图应有图题及各自的序号。本刊采用“三线表”或“王字表”,表中数据务必核实,纵横之和一致,小数点后最少保留一位。表中需要说明的问题依次用*1,*2,*3表示,置于表的下方。图的坐标要设计准确,刻度均匀,纵、横坐标的刻度均朝内侧,若坐标轴上有数值,不用箭头。纵、横坐标均应有量及单位,例如t/min。统计学处理结果
解释和表达方面:应写明所用统计学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应有χ2值或t值,并用P>0.05(差异无显著性),P<0.05(差异有显著性),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三档表示。如:差异无显著性(χ2=2.48,P>0.05)。
4.4药物名称与医学名词 ①药物名称 中文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和国家药典委员会编订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年)为准,药名尽量与国际通用名称一致。国外新药名称用国际非专有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即 INN)。中文句中外文药名的首字母一律用小写(但商品名首字母用大写)。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则用批准的药名,少用代号,尽可能不用商品名。不常见的药名首次出现时请注明英文名。②医学名词应注意全稿统一,并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95年)。医学名词不可随意缩写,如所用名词过长,而文中又需多次采用则在第一次引用时在全名后加括号注明缩写,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4.5 计量单位 用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和单位的写法请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年)以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例如,浓度单位mol·L-1不应写成M,血压单位符号为mmHg,在首次出现时注明1 mmHg=0.133 kPa,并置于括号内;其他压力单位则用kPa;热量单位符号为J(1 cal=4.18 J)。a、d、h、min、s等是时间的计量单位国际符号,如2年为2 a,4天为4 d,3小时为3 h,2分钟为2 min,1秒为1 s。但星期(周)、月、岁不是时间的法定计量单位,仍按习惯用语如2周,6个月,4岁。国际代号不可用于无数字的文句中和无统计学意义的叙述语句中,如“每天”不要写成“每d”。在一个组合单位代号内不得有一条以上的斜线,例5 mg/kg/d应写成5 mg·kg-1·d-1。
4.6 数字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①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包括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及约数)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版次、卷次、页数、部队番号、仪器型
号、标准号用阿拉伯数字,但不用三位分节法,例如第2766页、84602部队、Hp-3000计算机、国家标准GB1312-4800等。②以下情况用汉字:用数字作词来构成定型的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如二倍体、十二指肠、二氧化碳、第一军医大学第一医院;邻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以表示概数(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加顿号),如三四米等;古籍的版次、卷次、页码也用汉字;不定数词一律用汉字,如“任何一个患者”“这是一种免疫反应”“无一例死亡”;表示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一”。③数字的增加可用倍数表示,数字的减少只能用分数或%表示,例如增加1倍,减少1/4或减少25%。④数值的修约执行国家标准(GB3101-93附录B)规定,口诀为“4舍6入5看齐,奇进偶不进”。⑤参数与偏差范围数值范围:五至十写5~10;3×103~8×103或(3~8)×103不能写成3~8×103。百分数范围:20%~30%不能写成20~30%。具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1.5~3.6 mg不必写成1.5 mg~3.6 mg。偏差范围:(25±1)mg·kg-1不能写成(25±1)mg·kg-1。相乘的长度均加长度符号,如烧伤面积3 cm×4 cm。⑥正文内并列的阿拉伯数字(包括图、表、参考文献的序号),各数字间用逗号,不用顿号。数字的单位相同时,在最后一个数字后加单位,余均不写单位,数字间用“,”分开,例如“5,6,7,8 h”“图1,2”“5和6 kg”。
4.7 缩写 常用医学术语在给药方法中可用缩写,但在文字叙述中不用缩写:肌内注射(im),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脑室注射(icv),动脉注射(ia),静脉注射(iv),口服(PO),灌胃(ig),饭前(ac),饭后(pc),每天1次(qd),每晚1次(qn),每天4次(qid),每天3次(tid),每天2次(bid)。
4.8 讨论 重点阐述本文新的发现及得出的结论或观点,勿作文献综述,不要重复在结果中已叙述过的内容及数据。讨论中应联系本文目的与研究结果,并可与其他报道的结果相联系,理由充足时,可恰如其分地提出设想和建议。
4.9 参考文献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期主要文献,按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号,在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如“张 明等[1,2~6]报道”。但文献序号作为补语时不作右上角标,如“本文结果与文献[4]结果相符”应写成“本文结果与文献[4]结果相符”。参考文献以近期(外文限近3年内,中文限近2年内)公开出版的期刊、书籍为主;内部刊物或待发表论文均不列入。“参考文献”四个字居中,所列文献顶格写,序号应加方括号。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
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标准[S],专利[P]。各类参考文献标注的格式及示例如下。
4.9.1 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至止页.[1]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5-187.4.9.2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2]王智勇,方世平,孙曼春,等.当归注射液及其分离组分Angis和AngiY对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J].医药导报,2005,24(12):1092-1095.4.9.3 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3]林建宇.朝阳行业再领风骚[N].医药经济报,20030102(1).4.9.4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4]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4.9.5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5]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4.10 其他 文章的前言中如出现“国内外未曾报道”宜改为“笔者未见文献报道”。若内容为某药物的疗效观察,一般应设立对照组或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并应注明治疗组的药品生产厂家和批准文号。若是药物制剂的文章中涉及到医院制剂用于人体实验应提供医院制剂批准文号。若是新药临床试验的文章应提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的临床试验文号和试验者知情同意书。若为药物不良反应个别案例报道,要写明药品生产厂家及批号。综述稿件不能只做文献摘抄,其内容应有自己的观点,摘要采用指示性摘要。基金论文
基金资助项目的标注应为省部级基金资助课题,标注方法是在该文的第一页文题右上角用“*”号标注,并在文题页左下方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并置于文题页左下方画一短线与正文内容分开。在寄基金资助课题的论文时,请提供基金资助项目的有关证明。作者简介
介绍第一作者。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以及专业研究方向等内容,置于文题页左下方,画一短线与正文内容分开,若论文有责任者或通讯作者亦介绍其简介和联系方式。
《医药导报》编辑部
第二篇:《医药论坛杂志》投稿须知
《医药论坛杂志》投稿须知
《医药论坛杂志》是国家级医学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河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479/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3422,邮发代号:36-165。设有:特稿、论著、公共卫生、医学研究、药物与临床、中医中药、经验交流、影像医学、国外医学、新技术新方法、护理、心理医学、综述等栏目。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周期短、发表快的特点。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传递先进科研成果,为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服务。撰稿要求 文章重点要突出,文字要精练,语句要通顺,数据要准确。
1.1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在题名下,按顺序排列。第一作者应注明单位全称及科室、所在城市、邮政编码;第二及以后作者与第一作者不同单位时,按顺序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注出编码,接排在第一作者单位后,并注明单位、城市及邮政编码。
1.2 论著请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300字为宜。关键词4~8个。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摘要和关键词列在正文前;英文摘要置中文摘要下,含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工作单位、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1.3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论著一般不超过5000字(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其它文稿2000~3000字为宜。单面打印,一式两份(包括图、表和照片),作者单位附函推荐和(或)加盖公章,并将电子版发至我社电子信箱。请附电话号码等通讯方式以便及时联系。
1.4 如属国家及部、省级重点攻关课题,请在文章首页左下角注出,如: 基金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含项目编号)。
1.5 医学名词 以科学出版社《医学名词》及相关学科名词为准。缩略语尽量少用,在正文中首次使用时应全称。药品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为准。
1.6 图、表 要少而精,标出位置。先见文字后见图、表。图、表应有名称,并标出序号。插图请提供电子版,分栏图最大宽度7.5 cm、通栏图17.0 cm,高与宽的比例约为5∶7。
1.7 量和单位 以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为标准。血压计量单位使用mmHg,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注明与kPa(千帕斯卡)的换算系数。单位符号表示:如mol/L、r/min、kPa、s、d、h、cm、kg等。
1.8 统计学分析请注明所用软件。统计学名词及符号按最新规定书写。
1.9 参考文献 作者以亲自阅过的近5年主要文献为限,对照原文核定,在正文中加注方括号角码。论著的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10条,综述20条左右。参考文献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列于文后。日文汉字请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参考文献书写格式举例如下:
(1)期刊 作者(三名及以上作者,只写前三名,后加“等”).题名.刊名[中文期刊用全名,西文按美国《医学文献索引》(Index Medicus)格式编写],年份,卷(期):起止页码
例1:王旭辉,张学东,翟保平,等脐环内环状切口在脐茸切除术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23):81-82.例2:Kaddis JS,Olack BJ,Sowinski J,et al.Human pancreatic islets and diabetes research[J].JAMA,2009, 301(15):1580-1587.(2)书籍 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止页码
例1:吴承远.颅内肿瘤.见: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66-273.例2:张彧,主编.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92-296.稿件处理
2.1 文责自负,切勿一稿两投。投稿邮箱:yyltzz@163.com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医药论坛杂志》可以对稿件修改、删节。不采用的稿件原则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如3个月未收到编辑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2.2 《医药论坛杂志》设有“快速通道”。对重大研究课题或成果等,将优先发表。
2.3本社可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形式推荐、出版。未经本社同意,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
第三篇:作文与指导报投稿
大嗓门的张浩强
南阳市第三十七小学三二班徐人杰指导老师:杜剑 邮编:473125 我最熟悉的人可以算是大嗓门的张浩强了,他的头近乎方形,一双猫咪眼睛下边长着一个圆筒形的鼻子,鼻子下边长着能发出刺耳声音的嘴,这张嘴可让他在三年级里吃了不少的苦头呀!
还记得有一次,他的大嘴巴又管不住了。老师刚问完一个问题,此时他的大嘴巴可派上用场了。一到这时候时,他便会大喊:“老师,老师……”为了让他安静下来,老师只能让他回答问题。由于他回答的很慢,而且经常有错,所以老师经常不叫他。上课时,他经常和同桌说话。虽然别的同学上课也说话,但别人声音小,老师听不见,而他声音再小老师也能听见。
一天,同学们都在埋头做作业,忽然听见大嗓门道:“唉!借我把尺子用用!要不就不和你玩了!”哈哈!他自己说的这几句话,都传到了同学了的耳朵里,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老师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如果下课时,你轻轻打他一下,他马上就和你比大嗓门了。瞧,这不又开始了嘛!这就是我们班的大嗓门——张浩强。
独一无二的我南阳市第三十七小学三二班王萌指导老师:杜剑邮编:473125 蓝,是天的颜色,也是海的颜色,它被世间万物所分割,不管是天还是海它们都有相似之处,但我却只有一个,是别人不能模仿的,也是别人不能抄袭的,我,是独一无二的。
别人做过的事情我不愿意再去做,别人说过的话我不愿意再去说,别人走过的路我也不愿意再去走......要做到心有大志,要做到与众不同。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想法,而不是总听从别人的指挥按照别人的思路去做事,如果那样,岂不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了吗?只要敢想敢做,无论成败与否,我都是最后的胜者,而不会去计较结果。我的生活,我的命运,我的前途,都要我来做主。活出属于自己的本色,闯出属于自己的天空。机遇是不等人的,只能人去寻找。而我就要去探求它,不管多艰难多痛楚。找到合适的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才能,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我有我的色彩,不管多难我都要让世界发现我,因为世界需要独一无二的“我”。一个正直少年的我,有着无限的活力,有着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去努力,去奋斗,即使我是一块石头也会有发光的一天。“我要寻求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一个正在成长的我,有着远大的理想,去追求,去探究,去实现,前有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新时代的我,也要踏着先人的足迹,为国之富强、昌盛而不懈努力!
我,身材娇小,其貌不扬,但我要让生命发光。
我最爱的“家”
南阳市第三十七小学六年级班吴安然指导老师:杜剑邮编:473125 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家中有许多可爱的小精灵与我的好朋友。最最重要的是这个可爱的家中,还有一个如园丁似的妈妈.虽然这个家并不大,但是这个家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小精灵"的欢笑声。
我的家名字叫六年级,它是一个友好和睦充满欢乐的大家庭。家里有和蔼可亲的"妈妈"教给我们许多知识和文化;有可爱的弟弟妹妹一起做"家务"。别看他们十分乖巧,闹起来比谁都欢,比谁都淘气。特别是"妈妈"为我们讲完课后,温馨的家就开始变得喧闹起来:弟弟妹妹就好像买菜的二叔二婶,有些人还在扔"菜叶子"。瞧一瞧,还有人在泼水玩,你泼我,我泼你,大家其乐融融,玩成一堆。没有任何童年的忧虑,仿佛那首《小小少年》就是专门为我们演奏的。
好希望这一切都不会改变,可惜时间不会为我而停止,离小升初的日子也会越来越近。虽然在这个家的时间十分短暂,但是我会把最美好的记忆埋藏在心中。
磨刀老人
南阳市第三十七小学三二班王新哲指导老师:杜剑邮编:473125 今天,我无聊地坐在书桌前,懒洋洋地拿着笔在纸上乱画着.嘴是嘟嘟囔囔诅咒着可恶的死天气。忽然听到楼下有人喊:"磨剪子呦,磨菜刀啦。"原来是那位磨刀的老人又来磨刀了。我眼睛一亮想起妈妈昨天说家里的菜刀钝了,该找找个师傅磨一磨,于是我起身拎着菜刀往楼下跑去。
我跑下楼,老人正要走。我喊到:"大爷,等等!"老人看见我走过来,放下了凳子,接过我手中的菜刀,边往磨石上加水,一边坐到长凳上。
他,坐在这条破旧的长凳,一张布满皱纹的黑黑的脸,一双显得疲惫的微微眯起的眼睛,一顶少了一圈的草帽盖住他的饱经风霜,布满皱纹的额头和那稀疏的头发,一双长满老茧粗糙的大手握着到在磨刀石上来回磨着。那菜刀在他手下发出"哧哧"的响声。我忽然想和大爷谈点什么。
"大爷"你这么大的岁数还出来啊!"
大爷抬头看了我,微笑着说:"我是个五保户,不愁吃,不愁穿,可我在家闲不住,便出来磨磨剪子,磨磨刀,人总不能白吃饭啊!"
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我正想着,他把刀递给了我,真亮!我跑回房间拿了一杯水和一包烟,还要四元钱又跑下楼去。大爷收下钱,我说"给您水,还有一包烟。"大爷接过水喝了一口,把剩下的倒进了长凳前的罐头里。可是烟,老人又还给了我。我觉得普通的老人身上仿佛蕴藏着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深深地吸引我,鼓舞我,鞭策我,教我做人要自食其力,要淳朴本分。
巧捉迷藏
南阳市第三十七小学三二班 徐有新指导老师:杜剑邮编:473125 昨天,我们一家一起去看姑姑的新家。到了那儿,我们就一起吃饭了。大人们围着餐桌喝起啤酒来,没完没了。我和弟弟都很没意思!我看姑姑的新家特别大,我就提议玩捉迷藏。弟弟还小,有点不会藏,也可以说,他藏的很没水准。所以,我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藏者。
首先,弟弟在书房里数数,我呢,就开始藏。我先施了一招“声东击西”。我来到了老姑的卧室,我先把衣柜的门使劲一关,发出了很大的响声,我估摸着弟弟听到了,便马上藏到了卧室门后。弟弟听到了响声,直奔衣柜,他把衣柜门一打开,里面连个人影都没有!他垂头丧气的到别的屋子寻找。躲在卧室门后的我正洋洋得意。我蹑手蹑脚的重新藏到了衣柜里,我知道,弟弟肯定不会再找这里了。可是,粗心大意的我进衣柜时,把衣柜的门又弄响了!弟弟马上跑过来,哎呀,我再躲到别的地方也来不及了,我只好认输了。
玩了好几把,我想出的计谋也越来越多。“调虎离山”、“金蝉脱壳”等等。现在,我把能够藏的地方全都藏遍了,就觉得没意思。弟弟说:“姐姐,我想出了一个“新版”的捉迷藏,咱们其中的一个人把眼睛蒙住,去摸另一个人,规则是藏者不许动!”我觉得这个游戏能挺好玩,我们就开玩了。
第一把,我是藏者,我毫不犹豫的站在了窗台上。蒙着眼睛的弟弟,东摸西摸,也摸到我这边来了。我心里直冒冷汗,他要是摸到我怎么办呀!那我不就输了吗?完了,他已经向我这边摸来了,怎么办呀,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突然,我灵机一动,把窗台上的一个大布娃娃轻轻塞到他手里,弟弟一模,不是我,便往别的方向走去了。我心里的那块“石头”也就落了下来。后来,弟弟实在摸不到我了,把蒙在眼睛上的布拿下来一看,我不就站在窗台上吗!
其实,捉迷藏也是一种健脑、有趣的游戏,不要把它当成一种很幼稚的游戏,只有动脑
筋,才能把这个游戏玩好哦!
我们的老师
南阳市第三十七小学三二班宋祥怡指导老师:杜剑邮编:473125 还记得张老师最喜欢的花是百合,因为老师觉得它象征美丽,纯洁。
我记得非常清楚,因为我很喜欢我的张老师。她是我接触的老师中最负责的,最有文才,最好的老师.或许我这么写,大家会认为不对.可在我的心目中,我的张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老师。
也许张老师不是最美丽的老师,但它是我们心中最美的老师;也许张老师不是最知识渊博的老师,但她确是最有文才的老师;也许张老师不是最棒的老师,可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忘记这个真正对我们好的老师。
今天考完试,张老师刚要开口说话,就被一个电话打断了.张老师接了起来.脸色有点不对.电话中我知道张老师的妈妈有病住院了。我虽然也很担心,但我也没敢说什么。本来前两天,张老师就被我们气得嗓子哑了。可是同学们依然没有反应,闹的还继续闹,吵的还继续吵。丝毫没有悔改的意思。
张老师自从接了三二班就为我们操碎了心。可是我们都没有一颗感恩的心,不回报也就算了,可为什么要变本加厉呢?
从此以后,我一定凡事多听张老师的话。不再让她为了我们,为了班级管理而操心,让我们的班级和自我都变得跟张老师喜欢的百合花一样美丽,纯洁......
第四篇:投稿须知
关于向《襄阳教研》、《襄阳教育》、《湖北教育》等杂志投搞的 通
知
各镇(办)中心学校、局直学校:
为了能更好的展示我区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教科研水平,提高教师、学校知名度,请各单位积极组织本校教师踊跃向《襄阳教研》、《襄阳教育》、《湖北教育》等杂志投稿。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投稿要求
1、所有稿件必须为原创,要求具有可读性、创新性、前瞻性,文稿需自行整理成文,做到语句通顺,无错别字。
2、所有稿件以电子文档形式投稿,须具体标明工作单位、姓名、文章标题、联系电话。
3、稿件可根据内容,自行配制相应图片,要求清晰。
二、投稿方式
1、《襄阳教研》杂志
主要栏目:教学管理、课改前沿、校本研究、教师艺苑、教学设计、聚焦课堂、德育天地等。
投稿邮箱:xyjyzz@126.com
注明“襄阳教研杂志投稿” 联系电话:0710-3701093
联系人:张
杰
2、《襄阳教育》杂志 责任编辑:
饶龙武:邮箱:rnw23@163.com QQ:373465172 殷贞艳:邮箱:yinzhenyan@sina.com
QQ:694029763 刘
艳:邮箱:xfjks@163.com
QQ:165279533 杨雪灿:邮箱:253465000@qq.com
QQ:253465000 李
甫:190199569@qq.com
QQ:190199569 联系电话:3553010
3、《湖北教育》杂志
投稿邮箱:hbjyjx@163.com 联系电话:(027)50769361
4、每年对在以上教育杂志发表的篇数进行统计,并向全区通报。望各镇(办)、学校广泛宣传,将以上通讯投稿方式公布给教师,做到人人知晓,个个投稿。
襄州区教研室
2013年3月
第五篇:投稿须知
主编口味风向标,对味是成功的第一步 原创 2017-03-01 主编F999 萌芽论坛
结合近期审稿发现的问题和阅读收获做一篇建议整合。
多数写作从现实出发——比如记录和外婆的生活回忆、表达对父亲的不满、倾诉对TA的爱慕„„
从现实经历出发的写作比凭空造楼要简单,因为人物和情节甚至情感都是固有的,你只需要给它们做个排版和润色。
写你所知的。——每个启发想象力的写作老师
他写他所知的。但这维持不了多久——霍华德·内梅罗夫
很多人把公众号当作日记本来记录生活,长期坚持写日记,当然会使文笔得到一定提升,但这种提升是有限的,试着突破你的舒适区。
当然,用写日记来维持公众号的更新,更容易吸引亲戚朋友同事的关注。而公众号的第一批基础粉丝往往来自他们,但你有没有发现当这批人的关注达到上限,粉丝就很难再增长了?除非,作者的生活实在是太有趣,或者公众号能给粉丝带来持续的价值。如果作者更愿意用想象力驰骋,那是他对自己的挑战。缺乏阅历的新手作者通常会用情绪写作,情绪可作为故事的引子,但通篇只有泛滥的情绪是无法吸引读者看下去的,除非这个读者是你的爱人。所以千万不要写完一篇充满情绪堆砌的意识流文一字不改就去投稿——万一中了呢?
发给有经验的人请求指导建议和反馈是不错的选择。写完第一稿,你需要做的是反思和修改,或者你可以先休息几天再动笔修改,但是不要写完不做任何检查就投出去。
可能你是一位颇有写作心得的读者,早就听过海明威先生说的这句话——第一稿都是狗屎。给新手的投稿建议:
真正的好文章几乎没有一篇不需要用到技巧。就像标题注明类别和字数的稿件总会更引编辑侧目。
“我只读到第一个错字”——错字的检查。中文使用全角标点符号。
什么?没有修改你就投稿了?这里引用一句威廉·M·诶克斯说的——“至于你在几个星期里头草草写就而且一字不改的那玩意儿,那已经不是浪费时间那么简单了,而是极度的无知和傲慢。”
三点主要针对语言的建议:
一、读者能看懂
写容易让读者理解的句子,这样的句子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而你应该总是把读者放在心上。若没有忠实的读者,你将只是个冲着虚空絮絮叨叨的声音而已。接收你信息的那个人实在是过得不容易。“感到读者多数时间都身陷困境”——史蒂芬·金(有删改)你脑子里所想的,必须通过你的手指落到纸上变成你所写的,然后才能抵达读者小小的脑袋里。这危险旅程一路危机四伏而且战线巨长,太容易产生混乱与困惑。——威廉·M·诶克斯
“如果故事混乱,那是因为作者自己迷失了。”——约翰尼·柯克兰
二、语言简洁,文字、情节有张力
要非常用心地选择你的用词,仔细斟酌选用最准确的那一个。——威廉·M·诶克斯 当有人问及写作成功的秘诀时,已故小说家诶尔莫·伦纳德回答说:“读者可能跳过不读的内容,我就省略不写。”
如果没有持续的渐进的张力,你就会失去读者。语言需要有张力,情节也需要。那到底什么是“张力”?请自行搜索材料。
三、耐读 一本书需要,也是最主要的需要,是可读性。——安东尼·特罗洛普 耐读可能是指——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值得长时间多次品读。写完后可以对照这三点进行自我审查修改。很可能改完之后,你会发现它和初稿完全不同了,也许还会发现,真正的写作是改写。写作其实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它的自学成分巨大。很少有写作者在拿到铁饭碗之前愿意把他最具含金量的写作心得教授于你,但仍然有不少成名后的老作家把他的老底子掏出来,精精细细打磨好交给出版社,那是真正的精华,如果你写作多年后读到它,会发现自己当年费好大力气才想明白的事,早就被它写到了,只是你一直未与它相遇。相信真正热爱写作的人会和我一样到处搜集资料阅读和学习。下图是我十七八岁时摘抄的写作技巧类笔记,像这样的笔记已经记满过好几本,而我仍然需要学习。十七八岁时摘抄的写作技巧笔记 很多新手的问题不在于文笔,而在于思考太少(这句话好像是和菜头说的嗯?)。这类稿子,一看便知。
除去思考太少这个问题,新手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阅历过少。如何积累?——阅读。
如果把你的写作时间掰成两半,一半用来写,一半用来阅读,你的进步肯定比只顾埋头忙活自己作品的家伙快。你读的越多,就越有可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作者。——威廉·M·诶克斯(有删改)
还有一些潜在作者有一直想写但无法下笔的困境,我以前也被这个问题困扰,终于能够下笔之后,我看到这样一段深感赞同的话: 你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是因为你希望那个字必须是完美的。但是你并不知道完美的字是什么,你必须先把你的心吐露在纸上,然后分拣整理从中发现那精彩的部分。——梅丽莎·思克里夫纳(Melissa Scrivner)谈作者的心理阻滞 写作可能是一种摹仿行为,文字是传达想法的媒介之一。(观点来自《诗学》)一开始我们摹仿别人的文字,突破了摹仿,在对文字有一定驾驭力之后我们开始用它来创造,创造什么呢?创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