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教育叙事
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以为这样老师就做到尽心尽责了。但当我步入教师这个行业以后才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因为这些要比逼着孩子都背一个单词,多会做一道题更有长远的意义。只有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这才是老师的成功。孩子是教育的主体,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数不胜数。有时,即便是一件小事,对他们也会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这其中是少不了教师地正确引导的。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去教育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值得我们深思。德育的内涵定位于“价值”,价值是无法灌输的,它只能由个体在自我发展、自我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如何实现精心又不经意,自然又不刻意?
案例:这件事发生在一名三年级的学生身上。因为每个班都有一名学科代表,所以每次收发作业,帮老师拿东西都是由学科代表负责。记得有一次课代表和一名学习较差的学生抱着昨天留的作业和练习册来到我的办公室。课代表告诉我还有5个人没有交作业,我当时还是象往常一样,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对她说“让那几个人快点交作业,要不我就要罚他们了。”话音刚落,忽然听到旁边有个孩子说:“老师,我帮你催他们作业去吧!”原来是那个也不爱交作业的孩子。当时我有点迟疑,怕他不能完成任务反而把事情搞砸。可是又一想,为什么不给他一次机会的,而且他这次交作业了,这样也能促使他完成以后的作业。最后我带着怀疑的目光对他说:“好吧,我把任务交给你,你上午之前把没交作业的都收上来。”那孩子当时很是兴奋,一口就答应了,兴高采烈的跑出办公室。之后,快到中午的时候,我几乎快忘掉了这件事,那个学生拿着4本作业来到我办公室说:“老师,我已经收了四本了,还有一本我一会就给您拿来。”我很是吃惊,没想到比我的课代表还有威信啊?呵呵。恩,我觉得以后应该都给他机会,于是就说:“恩,这次不错,以后你就帮助课代表收作业,但前提你要完成自己的作业。”那孩子眯着眼乐呵呵的就答应了。
案例反思:通过这件事,我突然内疚起来,想想平时,我为什么总把机会分给个别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了那么多普普通通的学生那?为什么我们要拉大学生之间的距离那?做为教师,我们应该把机会分给每个学生才对啊!所以以后我要多关注那些中等及差学生,我想他们更迫切的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关怀。这样他们才有动力认真的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才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第二篇:三年级教育叙事
三年级教育叙事
引导学生品悟文本
面对着我的这帮孩子们,我仔细地端详着他们,试图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他们。进入校园已是他们的第三个年头,这帮孩子越来越像一棵棵笔挺的小树了。树干尽力地伸向蓝天,枝叶旁逸,翠绿的叶子在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那枝干,伸展地恰到好处;那叶子的布局和数量亦和时宜,添一片嫌多,减一片就少。他们就这样站在你的面前,令我欣喜又忧虑。喜的是他们在我的精心照料下的健康成长,忧地是唯恐这样的大众化的校园生活,消去他们的棱角,染掉他们的灵动。
课本的第一课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引领孩子们在品读文字时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自身的经验感受校园的美丽。这是进入中年级的第一课,应该用怎样的模式进行教学呢?本来进入中年级应该用中年级的引导交流的模式进行,可是我却发现在这节课中,学生虽然在交流的时候说出的“走进校园”的感受不足以引领全文的学习,于是,我不得不再次用低年级的教师引领逐句推动的方式进行。
中年级强调“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和低年级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在低年级,我是(1)提出生字,指读或找人领读,教师重点强调易错的读音,在读音上过关;(2)回忆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再次过关;(3)交流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识字方法,比较最佳的识字方法(4)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在课文中理解词语的意思。那么,到了中年级应该怎样推进,既符合中年级教学的规律、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是学生切实能做到,并切实培养了学生 的能力;又能保证教学扎实有效呢?我知道应该在低年级的基础上进行环节上的简化,但是简化到何种程度呢?在课堂中,我只是检验了学生的识字情况,由学生自己提出识字的难点,然后引导其余的学生来针对这个难点展开交流。这样的教学是扎实有效的吗?我还是担心会带来学生识字的虚化。如何处理呢?
情感的目标是蕴含在对语言文字的品悟之中的,不能孤立地进行。我按照低年级的模式逐句推进,让学生在品读文字的展开想象。“早晨,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上课时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课间活动时又是怎样的情景……”我引领着孩子们读中想象,在交流中顺势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读出这样的感受。可以看得出来,经过这样的环节之后,即使是读书基础薄弱的我的新的孩子们都能读出深情。
孩子们瞪大了双眼盯着我,宛若舞台上彩色的探照灯。和我相处了两年的孩子们,就这样的盯着我。30多双明亮的眼睛点亮了教室,这光亮也照进了我的心灵。我的心不断地颤抖着,孩子们,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托起你们让你们轻盈地飞翔?课堂上,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也包括刚插入我班的一个女生。虽然,更为活跃的是我最熟悉的孩子们,其余的都是被我叫起来的,但我仍很满足。他们在这样的一个大集体中,虽然有着旧有的差距,但是毕竟都投入了进来,努力在集体中崭露头角,兴奋地参与着教学活动。看着孩子们轻松、兴奋地表达着,他们的眼中闪动着灵光,我突然觉得,这好的课堂就是引领孩子们走进教学活动。对,活动,应该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到活动的感觉!我说着教学环节的过渡语,慷慨激昂,尽力把自己 的阅读感受和情绪传染给孩子们;一个孩子表达着,我侧耳聆听,内心在焦虑如何调动其余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及让他们学会聆听,有不让他们处在聆听的倦怠中。在30人的课堂中我真切感受到教学生倾听、提前布置倾听任务的必要性。
在课标中对理解词语做了这样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呢?如何有效利用工具书而不割裂教学的完整性?我让学生在课前用词典查找了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在课堂上,我让一个学生读“各种各样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然后问:“大家查了词典,哪位同学来说一说,绚丽多彩是什么意思?”在学生读出绚丽多彩的书面意思之后,我问学生:“谁能来说说有什么颜色的民族服装?”在学生交流了服装有什么颜色后,我说:“服装有各种颜色,这么多的颜色非常鲜艳,我们可以说,校园是——绚丽多彩的。”这样,结合字典上的字面的意思,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形象地理解绚丽多彩。不知道这样的教学是否符合规律?我想让学生在理解后用绚丽多彩造句子,但是不知道在这样的环节中是否割裂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性?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教育叙事
小学三年级教育叙事
小学三年级教育叙事
(一)一次数学课上,我留了几道数学题,其中有一道是找规律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道题做得相当差,有些学习不错的同学也没有做出来。课下我进行了自我反思,并就此问题做了全面调查,发现有些同学遇到此类问题觉得束手无策,有的同学静下心来能解较易发现规律的题目,但在考试中一旦紧张有时会觉得发蒙。因此,有的同学向我提出,解这类题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
其实,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他们想知道这类问题中所隐藏的某种秘密。但我不想就这么直接告诉他们现成的答案。为了抓住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让同学们搜集曾做过的,或没有做过的相关习题,因为有些同学想难为一下老师或其他同学,所以刻意查询了许多资料找了许多他们认为的难题,我也调整了我的>教学计划,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并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开始上课了,一组同学首先提问,其他组同学不甘示弱,绞尽脑汁,相互争论着,最终解答出来,他们脸上漏出了成功的喜悦。并且有的同学直接向我提问,虽然我是有备而来,但还是故弄玄虚,作出努力探索的样子,有些同学还真为我着急了。其实我想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怎样入手,为什么这样想。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也完成了提出的问题,并对同学的帮助表示感谢,而他们此时的笑容是非常自豪的,准确点儿应该说是非常得意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可以帮助老师了。
接下来,我来个顺水推舟,让同学观察数字规律题与图形规律题,得到的规律式有什么特点,很快他们得出了结论,这个结论非常准确,这是我所没有料到的。此时,我从心里佩服他们,给了他们最真切的鼓励:你们真了不起!之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
通过这次教学经历,我真正意识到学生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小学三年级教育叙事
(二)第一天的我——赏识他人,检视自我。
走进教室,孩子们在教室里等着我,眼中多了几许陌生。桌子不太整齐,有的桌布没有照。既然孩子们没有给我塑造了良好的环境,那我主动出马吧!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你有没有想过,你要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来开始新学期的学习?你做好准备了吗?”孩子们望着我,没有人言语。我试图通过这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引起他们的思考。开始我们的谈话内容。
“在谈话之前,我先叫几个人到前面来。请大家对他们进行仔细地观察,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叫他们?”我叫了三个孩子到前面来,其他的孩子静静地观察。
一个女同学举起了手。“我发现刘玉霏比年前整洁多了。以前,她的一件衣服能穿两三周,衣服上有一层厚重的灰尘”污渍就更不用说了。今天,她的衣服很干净,上面的粉红色上衣好像在阳光下闪光,牛仔裤为了避免站上泥点,卷了起来。脸很干净,头发很整齐。”
这第一个女孩子的变化正是我想说的。“这是我为大家介绍的第一个人物,刘玉霏。从她的衣着上可以看出来,她确实把开学第一天当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从衣着上就可以看出来。”用具体的语言表扬了刘玉霏后,我转而询问所有的人,“那么,你做好上学的准备了吗?”
“那么,第二个人呢?”孩子们看着第二个男孩。没有回答。“当我走进教室的一刹那,看到的是大家桌面的凌乱不堪。有的没有罩上桌布,有的桌布很脏,有的很旧。王森泽的桌布是最干净的,也是最平整的。从这些学习需要的准备的东西来看,王森泽是做好了学习的准备的,那么,你准备好了吗?”有的孩子低下了头。
“今天早晨不到六点四十,李欣到后面去找我。我是咱们学校第一个到校的老师,六点四十还在厨房吃饭。那么,问问你们自己,你们六点四十在做什么?今天早晨升旗,有的同学校长讲话讲了很长时间才到。我看了一下手机,七点四十了。和李欣比,你差什么?你做好学习的准备了吗?”围绕着这三个人,我一个个地解说,把自己为什么要表扬他们的原因说得明明白白的,希望孩子们能了解,并在这之后以他们为榜样,明白应该以什么养的状态来学习。
“今天,我不想批评人,只想问问大家,第一天上学,你做好准备了吗?你在他们身上发现了什么你不具有的东西?”
昨天的我——提升优点,祛除缺点
接下来,我引导孩子们回顾自己上学期的表现,寻找自己的优点,继续保持,甚至从别人的发言上得到启示,做得更好;发现自己缺点,就像疾患一样尽力祛除。
2010年的春节——回顾快乐,焕发新貌
寒假开学了,孩子们是否能从这年节的快乐、假期的慵懒中收心学习,这是我担心的。
接下来,我引导孩子们回顾自己在春节中的快乐,和师生们交流、分享,并告诉孩子们——玩要玩的踏实,学要学的快乐。
塑造完满自我——理想教师,理想学生。
我请孩子们在新学期应该怎样学习做了一些设想,并请他们给我提意见,在管理和教学上我怎样做才能更好。
“这开学第一天的管理是否有效呢?能达到我的理想状态吗?”尽管吸收了《透视课堂》中的很多的理论,并就其中内容作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但是我并没有太大的把握对自己第一天的工作做一个公正的评判,只能等待实践的结果。
行走在风中,我又在想:当教师板起脸来做正经事的时候,是否又丢掉了童真童趣,让孩子们觉得枯燥和压抑呢?
小学三年级教育叙事
(三)黄俊华
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临近小学毕业了,学生的情绪不太稳定,期末学习的紧张,使他们情绪容易焦躁。离期末考试不到十天了,班级里性格孤僻,不善于沟通的鲜族男孩南得满没什么原因就和前后排的学生闹矛盾。都是一些芝麻大的小事,什么你碰我了,什么他骂我了„„几个女孩子还为此委屈的流下来。上课时经常来我这告南得满的状,为了不影响大家上课,我就利用下课时间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可是几个平时在老师眼里听话的学生却不满意,认为老师当时偏向南得满。即使老师下课后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心里也不痛快。
于是,我反思一下,我的教育方法,一味的说教对于情绪紧张的孩子没有效果。应该用情打动所有学生的心,让大家认识到,我们班级的孩子是个大家庭,老师就是他们的家长,同学之间应友好相处。我抓住机会感动大家。正好南得满写了一篇作文《我最感激的人》,文中写到:一个冬天的夜晚,他犯了错,被爸爸赶出了家门。穿着单薄衣服的他,只好在大马路上瞎逛。他冻得实在坚持不住了,他想到了,还有一位亲人,那就是黄老师。于是他来到老师家门前,大声哭喊着“老师,老师„„”在老师那他得到了母亲般的爱„„当我把作文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有好几个同学流泪了。当我把作文读完后有好几多同学 呜呜地哭了起来,全班一片啜泣的声音„„平时和他有矛盾的几个同学都哭得像泪人似的。我趁热打铁把南得满的妈妈头一天送给全班同学的礼物,让南得满亲自一一送给大家。我发现南得满最先把小礼品送到和他闹矛盾的几个同学手里,还微笑着说“多多关照!”那几个同学都在那抹眼泪。
我趁热打铁,深情地说:“南得满在一天天成长,希望大家像关心小弟弟一样继续帮助他!也希望南得满快快长大,能和大家和睦相处。老师希望看到我们班的24 个孩子永远是好朋友,如同兄弟姐妹!”
从同学的目光中,我读懂了大家已经把一切的不愉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下课后,我发现经常爱和南得满纠缠的梅泽宇在一页大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几百个“对不起”;南得满也走到,他气哭的几个同学身边说着什么。一直到毕业考试结束,班级同学没再闹矛盾。
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使他们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才使他们找回了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向上地成长、快乐地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学会宽容他人。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教育叙事
[三年级语文教育叙事]
三年级语文教育叙事
(一)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三年级语文教育叙事。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在教学中注重教育创新,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发现,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我认为这是对神圣教育事业的负责,对学生一生的负责,我曾经就有过一次深刻的亲身经历,感受到了实行新课程标准教学对学生的改变。让我看到一个学生从讨厌学习到热爱、主动学习的奇迹转变。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记得,一次在接手另一个同事的班级时,同事在对班上学生作介绍时,特别提出了一位男同学的名字对我说:“这位同学情况特殊,很调皮,学习成绩不好,上课爱讲话,还影响别人学习,我曾尝试过找家长、罚作业,晚上家访等方法督促他,期望能提高他的学习成绩,但都无效果,希望你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能有更好的良策”,得到这个消息后,我就特别关注这个学生,经仔细了解,得知该学生父母在外打工,现在本人由外公照顾,个性倔强,但心肠很热,有较强的影响力,喜欢得到别人的关注,针对这个情况,我特意为他设计了一套学习方案,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对他进行引导。首先,我让他担任班级班长一职,激起他的学习兴趣,发挥他的领导才能,并针对该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我就在平常的教学中设疑,在课堂上巧设疑,唤起他的好奇心,增加学习趣味性,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每次课堂上,我都有意识提出疑问让他回答,让他在课本里自行找答案,并激发他的想像力,同时让班上所有学生讨论,彻底改变原来硬性向学生灌输的传统模式,成为与学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的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觉掌握全文知识要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范文《三年级语文教育叙事》。
三年级语文教育叙事
(二)三年级是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年级。培养三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应着重放在段的训练上。三年级段的教学主要任务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结合有关内容,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能找到重点句,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知道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一、读段
在段的读、说、抄、写过程中,读是基础,读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过程,一步一步地读下去,达到透砌理解。过程得当,能理解得顺,理解得深。应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初读,要突出“顺”字,要读准字音、读好停顿、重音,乃至速度、语气,能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学生学语文的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统一起来,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内容,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心理历程。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路。对于重点段落,要让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通过讲读,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三要熟读。要指导反复诵读,直至熟读成诵。使学生能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说段
三、写段
在三年级段的教学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学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段的组合规律,真正读懂一段话。然后及时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样吸收在前、表达在后,既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对段的理解与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学会写好片断,读写相互促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告诉学生写段时,.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2.中间用几句话对第一句展开记叙;3.末句要总结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与第一句重复。用自己的话写课文某段话的意思,要求用总分段式来写。3.仿段。规定选材范围,要求用总分段式写。本册教材后有很多写段的练习题,应尽量让学生多动笔进行写段训练,使学生语文能力有所提高。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教育叙事1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叙事
一直以来,我觉得计算题的教学无非就是“复习铺垫---讲解例题---做一做---练一练”这四个环节连接起来的,基本上是由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指导、学生练这样单一而死板的学习模式为主,学生学起来比较被动,兴趣不高,师生交流较少,更没有生生交流可言了。为此,我也觉得很烦恼,也尝试着做过一些改变,可是又担心一旦放手给学生去交流和尝试,会难于驾驭课堂纪律,难于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不了既定的教学任务,所以效果都不太明显。
知道了课堂中师生、生生交流的重要,我深受启发,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后,决定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开辟出一条更适合学生知识形成和发展的教学新路子。首先,我先拟定了一个研修主题,即从我最棘手的计算题的教学开始进行尝试,正逢要举行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我赶忙上网查询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定了三年级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这一内容为我的研修主题,并勇敢报了名,参加的优质课评比赛。我决定好好利用这个平台,好好利用这次的国培的学习理论来充实自己,改变自己以往墨守陈规的教法,让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精彩、生动、有生命力。
确定了研修主题后,我先认真查阅了《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材分析》等与主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了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背景、重难点及教学建议等,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然后再上网查看与之相关的教学视频、习题设计和教学设计等,把别人好的做法记下来;再次上网认真将国培中的讲座和理论知识整理了一遍,为这次研修主题的实施打好理论基础,并根据这些理论知识和教材内容等初步做了教学设计;接着,我再将我的教学设计给我的同行看,并进行交流和探讨,确定教法和学法等;感觉差不多了,就先在一个班级中试课,看学生的课堂反馈和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谈话法、多媒体演示法、学生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操作法等多元化的全新教学模式。首先,我在课前铺垫练习就采用了“我来问--你来答”的口答方式,如“三个十是();一个十和五个一是()”。。。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接着,我用多媒体出示例题情境图,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后,再提出问题(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让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这样不仅改老师说为学生说,而且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也有了很好的交流和互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板书:“一共有多少枝粉笔?”并追问;“你会列式计算吗?试试看。”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同学们有用加法计算的,用乘法计算的,用分解数的方法计算的,有借助小棒计算的。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后可以同桌一起交流算法。然后请持有不同算法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你们觉得哪种算法最方便?学生说算法的过程就是大家思维交流学习的过程,从中大家可以学到许多自己思维范围之外的东西。重点引导竖式计算法,学生从多种方法对比中也清晰地看到竖式计算的优势,最后大家一起来总结出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可以请个别同学先说,其他同学补充完整,老师把方法整理板书,再齐读加深印象。[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更加自由、活跃,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也大大提高,课堂呈现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学习场面。]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方法后,我让学生自己看书,认识乘法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深认识。接下来的巩固和提高练习我也尽量以学生自主完成并交流为主,习题由浅到深,逐步拓展,习题的呈现方式也尽量多样化,有“做一做”,“判断分析”“猜一猜方框后面藏着什么数字?”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我特别花了一些时间在判断分析这一块。我是以情境的形式来呈现这道题的:“看到大家学得这么好,小松鼠很高兴,也做了几道计算题,你们能帮它看看吗?”(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兴趣一下子就来了,一看,个个都摇摇头,忙说:“错了错了。”我趁机问:“你们知道它错在哪了吗?帮它改一改吧。”学生改好后,我请个别同学起来说,并在黑板上改过来。学生说出了许多错误的原因和改正方法,我接着问:“看了粗心小松鼠的错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可好了。[情境的创设,使习题增趣不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自然乐意做;学生自主完成后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就是学习和巩固的过程;由学生自主说,打破了以往由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也有了,一切自然水到渠成。]在课后总结这里,我干脆抛出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也由学生来说,大家畅所欲言,一个说得比一个好。
课堂反映和课后反馈都让我惊喜连连,它让我体验了从未有过的乐趣和成功。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和尝试后,我自信地参加了县里的优质课评选活动,获得一等奖。我想,多亏了新课程理念的支撑,多亏了国培这个让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平台,今后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用心钻研,相信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