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房地产企业支付给销售企业的佣金或手续费,税前扣除有何限制
房地产企业支付给销售企业的佣金或手续费,税前扣除有何限制?
【发布日期】: 2011年【来源】:国家税务总局04月04日 纳税服务司
字体:【大】【中】【小】
问:房地产企业支付给销售企业的佣金或手续费,税前扣除有何限制?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29号),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含本数,下同)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第二十条规定,企业委托境外机构销售开发产品的,其支付境外机构的销售费用(含佣金或手续费)不超过委托销售收入10%的部分,准予据实扣除。
第二篇:房地产企业支付给销售企业的佣金
房地产企业支付给销售企业的佣金,税前扣除有
何限制?
2013-9-12 21:51:52来源: 国家税务总局作者:【大中小】
问题描述:
房地产企业支付给销售企业的佣金或手续费,税前扣除有何限制?问题答复: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29号),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含本数,下同)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第二十条规定,企业委托境外机构销售开发产品的,其支付境外机构的销售费用(含佣金或手续费)不超过委托销售收入10%的部分,准予据实扣除。
第三篇:企业支付给临时工的工资如何在所得税税前扣除(精)
企业支付给临时工的工资如何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问:我公司多年来一直聘用临时工和返聘退休人员,需要到税务局开具劳务发票支付给他们。但从2012年起税务局就不再给我公司开具劳务发票,说支付给临时工和返聘退休人员的工资可以作为本公司正式人员的工资进行核算,我公司遂将支付的这部分工资正常列入了工资、薪金总额,但2012年汇算清缴后的税务稽查又将其中的一部分要求列入职工福利费支出,让我公司补缴了所得税。请问,税法在支付给临时工的费用方面是怎样规定的?我公司在2013汇算清缴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2012年4月下旬,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文第二条规定:“ 企业因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63号,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2012年5月上旬,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又对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文全文作了解读,其中对上述规定的解读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企业每一纳税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应作为工资、薪金,准予在税前扣除。企业雇佣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也属于企业任职或者受雇员工范畴,因此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文明确,企业支付给上述人员的相关费用,可以区分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后,准予按《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进行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 然而,尽管税总作了规定并予以了解读,但实务中对上述规定的理
解和执行还存在一些疑惑,为此,笔者从四个方面对上述规定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企业雇佣五类用工工资、薪金处理问题的再解读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文及其解读对《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述“ 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员工” 的范围作了较为全面的解释或延伸,即“ 企业雇佣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也属于企业任职或者受雇员工范畴”,所以,对于企业今后雇佣这五类用工发生的工资、薪金等支出,在税前扣除的问题上,不再区分劳务用工还是合同用工,即不管企业与相关用工签订的是劳务合同还是劳动合同,其支付给这些用工的“ 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应作为工资、薪金,准予在税前扣除”.由此可见,此规定实际上打破了此前多年来形成的对上述五类用工发生的费用需至税务机关开具劳务发票,凭劳务发票列入税前扣除的传统规定和习惯做法(接受劳务派遣公司劳务,并由劳务派遣公司开具劳务发票的除外),同时,企业可以比照对本企业正式员工列支工资的会计处理方法,直接凭自制的工资表将这些用工的相关劳动报酬列入成本费用并计提相关费用,相关会计处理分录为,计提时:“ 借:生产成本、劳务成本或管理费用等科目,贷:应付职工薪酬”,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贷:现金或银行存款等”.但必须注意的是,会计处理时对于计提和支付给这五类用工人员的劳务报酬,企业应区分清楚工资、薪金支出还是职工福利费等其他相关费用,即需对“ 应付职工薪酬” 分“ 工资”“ 职工福利”“ 职工教育经费”“ 工会经费”“ 社会保险费” 和“ 住房公积金” 等二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对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并作为计提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而对不属于工资、薪金的支出,如属于支付给五类用工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其他相关费用,则不可以计入工资、薪金总额基数作为计提其他各项相关费用的依据。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文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今后雇佣上述五类用工发生工资、薪金支出涉税处理的繁琐,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雇佣上述五类用工的成本和税收负担,是对企业的一
大利好。
二、对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相关费用的考虑
尽管税总办公厅对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文作了专门的解读,但仍然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由于劳务派遣公司收取的劳务费很可能包含了发放给派遣劳务工的职工福利费等相关费用,而在正常情况下,如无特别规定或明确约定,劳务派遣公司给用工企业开具的劳务发票不可能区分其中的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相关费用各是多少,如果用工企业直接按照发票上注明的劳务费总额计提职工福利费等相关费用,不仅会将其中包含的职工福利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基数再次计提职工福利费等费用,从而扩大了计提职工福利费等相关费用的基数,而且实际上也使得企业重复列支了职工福利费等相关费用,对于该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文及其解读未能明确,应如何解决?
在日常实务中,企业支付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发生的费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仅凭劳务公司的劳务发票支付给劳务公司,企业不再支付其他任何费用;二是除凭劳务公司的发票支付给劳务公司一定的费用外,还很可能按照约定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一定的费用。如果属于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费用的情形,毫无疑问,可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文及其解读的规定,在区分其中的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后,按规定税前扣除,同时,对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还应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提职工福利费等其他各项相关费用税前扣除的依据。但现在的问题是,由于现行制度下开具的劳务发票不可能区分其中的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相关费用各是多少,所以,对凭劳务发票支付的劳务费究竟应该如何处理成为难题。笔者认为,对于该情况,在税总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以前,各地税务机关可以借鉴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发生的派遣员工工资薪金等费用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沪国税所[2012]1号)规定的相关做法,即“ 劳务派遣单位在提供给用工单位的发票上应分别列明工资、薪金数额、职工福利费等三项经费数额、社保费及住房公积金的数额。” 同时,“ 用工单位需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
报时一并提供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的劳务用工合同复印件、劳务派遣单位开具的发票复印件(发票上须列明代发工资、社保费的金额。本通知下发前已填开的发票未列明代发工资、社保费金额的,应作情况说明)”.否则,用工单位在企业所得税税前不得将劳务派遣公司开具的劳务费金额列入扣除。这样,只要劳务发票上分别注明了其中的工资、薪金、职工福利费等数额,企业可以据其中的工资、薪金作为计提职工福利费等相关费用的依据,税务机关也可以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作为对相关问题进行判断的依据。
三、如何区分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
解决了用工企业凭劳务发票将劳动报酬如何列入税前扣除的问题,那对于用工企业直接支付给上述五类用工的劳动报酬,又应该如何区别其中的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费用呢?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文第一条规定:“ 企业因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由此可见,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文实际上已经把区分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的权利交给了用工企业,所以,用工企业首先应该按照用工合同的约定(或书面或口头),区分发放的是工资、薪金还是职工福利费等其他费用。如果发放的内容或名目较多,还可以结合区分发放的是货币还是非货币入手,如果是货币,则只要是属于与其所提供的劳动服务相匹配的对价部分,应该属于工资、薪金,超过部分或发放时明确属于医、食、住、行等的补贴,则应该作为职工福利费支出,不得作为计提职工福利费的工资、薪金基数。而如果属于非货币,最为典型的是发放的各类实物,对于此类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属于抵算五类用工人员工资的,则应该属于工资、薪金,否则,就应该全部作为职工福利费支出,且不得作为计提职工福利费的工资、薪金基数。
四、对是否涉及个人所得税处理的疑问
由于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文将对上述五类人员支付的劳动报酬定性为工资、薪金支出,所以,有人认为,用工企业对上述五类人员支付的劳动报酬
也应该按照工资、薪金来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文仅是对企业支付劳动报酬给上述五类人员涉及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作出的规定,仅是在涉及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时,将对上述五类人员支付的劳动报酬视为或比照为工资、薪金列入税前扣除的专门规定,不是对个人所得税各税目应税范围的重新划定和征收范围的调整,更不是对上述五类人员支付的劳动报酬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方面的定性,所以,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文将对上述五类人员支付的劳动报酬定性为工资、薪金支出不应该适用于对个人所得税的处理,企业对上述五类人员支付的劳动报酬仍应按照现行税法对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即仍应以是否有雇佣关系来区分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来计征个人所得税。
第四篇: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__财税[2009]29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9]2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规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合称新税法)有关规定,现将企业发生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1.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含本数,下同)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
2.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
二、企业应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企业或个人签订代办协议或合同,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手续费及佣金。除委托个人代理外,企业以现金等非转账方式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企业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
三、企业不得将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计入回扣、业务提成、返利、进场费等费用。
四、企业已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相关资产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应当通过折旧、摊销等方式分期扣除,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五、企业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直接冲减服务协议或合同金额,并如实入账。
六、企业应当如实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当年手续费及佣金计算分配表和其他相关资料,并依法取得合法真实凭证。
七、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新税法实施之日至本通知印发之日前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所得税税前扣除事项按本通知规定处理。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九年三月十九日 佣金的税前扣除问题
【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29号)第一条第二项规定“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请问:
1.我公司与代理商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中并无收入约定,该佣金限定扣除标准的计算基数如何确定?
2.按照销售数量支付定额佣金的,该佣金限定扣除标准的计算基数如何确定?
3.我公司与代理商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中,除约定按实现的收入支付佣金外,还约定按照收到客户预存款项的一定比例支付佣金,收到客户预存款项是否记入扣除标准的计算基数?
【解答】
按照财税[2009]29号文件规定:
1.合同或协议中并无收入约定的,应按合同或协议实际执行中实现的收入确定佣金扣除限额;
2.按照销售数量支付定额佣金的,应换算为实际销售收入后,计算佣金扣除限额;
3.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收到客户预存款项,凡不作为当期收入的,在计算佣金扣除限定时,不作为计算基数,待收入实现时再计入计算基数。
2009年08月31日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 股票经纪人主要是指与证券公司签订协议,为证券公司开发客户并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证券公司进行佣金分成的经纪人。经纪人不属于证券公司员工,与现在所看到的客户经理性质不一样,不过干的是一样的活.经纪人,按我国《辞海》说法,是买卖双方介绍交易以获取佣金的中间商人。1995年10月2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经纪人管理办法》指出:“本办法所称经纪人,是指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在经济活动中,以收取佣金为目的,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者代理等经纪业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一般的讲:经纪人系指为促成他人商品交易,在委托方和合同他方订立合同时充当订约居间人,为委托方提供订立合同的信息、机会、条件,或者在隐名交易中代表委托方与合同方签定合同的经纪行为而获取佣金的依法设立的经纪组织和个人。
一、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1.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含本数,下同)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
学习体会:
1、保险企业原相关的规定:
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69号)第三条:
保险企业当年支付的代理手续费可在不超过代理业务实收保费8%的范围内凭合法凭证据实扣除,保险企业当年支付的佣金可在不超过缴费期内营销业务实收保费5%的范围内凭合法凭证据实扣除。同一项保险业务不得同时扣除代理手续费和佣金。保险企业的直销业务不得扣除代理手续费和佣金。
代理手续费是指企业向受其委托,并在其授权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保险代理人支付的费用;佣金是指公司向专门推销寿险业务的个人代理人支付的费用。
⑵《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企业代理手续费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205号):
从2003年1月1日起、保险企业开展业务支付的代理手续费,可在不超过当年本企业全部实收保费收入8%的范围内据实扣除。
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保险企业所得税有关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2]960号)第二条第二款:
保险企业的佣金支出,在不超过保险合同有效期内营销业务保费收入总额的5%部分,从保单签发之日起5年内,凭合法凭证据实在税前扣除;对退保收入的佣金支出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保险企业应如实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当年的佣金计算分配表和其他相关资料。
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企业发生与退保业务相关佣金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7]880号)第一条:
保险公司退保业务发生之前已实际支付的与退保业务相关的佣金,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退保业务发生之后再支付与该退保业务相关的佣金,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2、新规定:
⑴基数: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的余额。绕过了退保相关的佣金问题,直接算总账。
⑵比例:财保15%,人保10%;较之原先的代理费8%佣金5%有增有减。
⑶年限:只限于当年,[2002]960号的五年之说不复存在。
2.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
学习体会:
1、原相关的规定
⑴《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五十三条:
纳税人发生的佣金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计入销售费用:
(一)有合法真实凭证;
(二)支付的对象必须是独立的有权从事中介服务的纳税人或个人(支付对象不含本企业雇员);
(三)支付给个人的佣金,除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超过服务金额的5%。
⑵《关于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242号)第二条:
上述外商投资企业向境外代销、包销企业支付的各项佣金、差价、手续费、提成费等劳务费用,应提供完整、有效的凭证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方可作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费用列支。但实际列支的数额,不得超过房地产销售收入的10%。
2、明显变化⑴适用企业类型:
原国税发[2000]84号文只针对内资企业,现财税[2009]29号针对所有内资和外资企业;⑵比例:
原国税发[2000]84号针对个人的比例限制为5%,其它的没有限制;国税发〔1999〕242号对于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境外销售佣金比例限制为10%,其它的没有限制。
现财税[2009]29号文统一为5%。
⑶对象:
原国税发[2000]84号文限制为独立的有权从事中介服务的纳税人或个人,并特别提出不含本企业雇员;现财税[2009]29号文限制为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并特别提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综合比较范围有所扩大,估计其用意为预防出现内部交易,防止内部人员利用佣金牟利。
3、特殊情况⑴房地产企业国税发〔2009〕31号文第20条规定:
企业委托境外机构销售开发产品的,其支付境外机构的销售费用(含佣金或手续费)不超过委托销售收入10%的部分,准予据实扣除。
对于31号文和本文中规定不一致的地方,如何执行?
⑵内部职工的佣金单独提出了,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对于内部职工好理解,但是对于代理人的限制有点莫名其妙。
注意,保险企业不受此条限制。
⑶无金额服务合同对于佣金和手续费,有很多无金额的特殊合同,如猎头服务合同等,这时候计算基数就会发生变化。
⑷涉外佣金的问题进出口企业经常遇到佣金问题,其中又分为明佣和暗佣两种。根据《关于超比例超金额预付货款、佣金及先支后收转口贸易支付的审核办法》(〔96〕汇管函字第186号)第四条的规定:
境内机构支付超过合同总金额2%的暗佣(暗扣)和5%的明佣(明扣)并且超过等值1万美元的佣金时,须持下列材料向外汇局申请:1.出口合同正本;2.佣金协议正本(如为暗佣或暗扣);3.结汇水单或收帐通知;4.境内机构支付超比例佣金的申请书;5.银行汇款凭证及外汇局售汇通知单。可见通常默认的比例为明2暗5,合计为7%。不过由于明佣通常体现在发票上,因此可以考虑变通为销售折扣。
二、企业应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企业或个人签订代办协议或合同,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手续费及佣金。除委托个人代理外,企业以现金等非转账方式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企业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
学习体会:
1、资质问题文中提到了“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企业或个人”,可以考虑到两个问题:
⑴文件起草者明显没有考虑到涉外的因素,对于涉外的手续费和佣金如何认定其合法经营资格?
⑵如何来认定合法经营资格?
根据《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第四条的规定,经营范围分为许可经营项目和一般经营项目。
许可经营项目是指企业在申请登记前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应当报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
一般经营项目是指不需批准,企业可以自主申请的项目。
而很多手续费和佣金的业务可以为一般经营项目的,这个是不需要许可经营的,因此,这个描述实在是不好具体操作。
再考虑到涉及到个人的资质问题,就更复杂了。
2、支付方式:
文中规定:“除委托个人代理外,企业以现金等非转账方式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其用意可能是为了加强管理,避免由于现金支付造成无迹可寻的情况,但是“现金等非转账方式”这个描述实在是不准确,因为非转账方式除了现金以外,还包括顶账、扣款、以物抵账等方式。在实务中,也可能出现部分款项未支付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又如何处理?
3、权益性证券:
应从溢价发行中扣除,不能在损益中核算。
三、企业不得将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计入回扣、业务提成、返利、进场费等费用。
学习体会:
本文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在开篇明确手续费和佣金的含义,所以在引用的时候容易引起混乱。
1、手续费:
手续费的分类不完全统计,大致可以包括:银行服务(购买支票、汇兑等)、证券、期货、保险、信用证、贷款、融资租赁、代销、拍卖等。
此外,还可以参考代理的业务,根据《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国税发[1993]149号文)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
代理业,是指代委托人办理受托事项的业务,包括代购代销货物、代办进出口、介绍服务、其他代理服务。
1、代购代销货物,是指受托购买货物或销售货物,按实购或实销额进行结算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2、代办进出口,是指受托办理商品或劳务进出口的业务。
3、介绍服务,是指中介人介绍双方商谈交易或其他事项的业务。
4、其他代理服务,是指受托办理上列事项以外的其他事项的业务”提供代理服务方涉及流转税、所得税;接受方凭发票税前列支。
2、佣金⑴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的规定:
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帐。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帐。
⑵根据《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60号)第七条的规定
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中间人接受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
本规定所称佣金,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给予为其提供服务的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间人的劳务报酬。
⑶《保险法》第一百一十七条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佣金,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
第一百一十八条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机构。
第一百三十条保险佣金只限于向具有合法资格的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支付,不得向其他人支付。
四、企业已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相关资产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应当通过折旧、摊销等方式分期扣除,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学习体会:
本条提出了手续费及佣金的资本化问题。其基本精神同会计准则及所得税的要求一致。但是如果出现超出第一条限额或违反第二条的情况,考虑到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长期性,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五、企业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直接冲减服务协议或合同金额,并如实入账。
学习体会:
1、对于涉外企业的明佣处理有一定的影响;
2、对于采用特殊委托的业务有一定的影响,例如采用净额委托的拍卖业务。
六、企业应当如实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当年手续费及佣金计算分配表和其他相关资料,并依法取得合法真实凭证。
七、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新税法实施之日至本通知印发之日前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所得税税前扣除事项按本通知规定处理。
学习体会:
看来对于31号文引起的反响心有余悸,换了个说法。不过,换汤不换药,还不如直接说“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呢。
此外,估计现在再修改申报表的格式也已经来不及了,对于这种情况如何申报呢?
《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文件七大看点
一、保险企业手续费
这部分主要是接受了保险行业的意见,允许扣除退保收入后来计算佣金扣除,原来的规定过于麻烦,保险企业计算起来很麻烦,税务稽查也麻烦,基本上等于没法稽查(除非花很大力气),所以这次干脆改成简单的计算模式。另外就是不再区分代理费(给保险代理企业的)和佣金(给推销寿险的个人的),并且提高了扣除比例,由原来的代理费8%佣金5%改为财产保险企业为15%,人身保险企业10%,实际上人身保险企业是降低了比例。二、一般企业的佣金
一般企业的佣金基本继承了过去的规定,按收入的5%计算扣除,只是新规定没强调扣除凭证要合法(不强调不等于没有),继续要求收取佣金的人必须是“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
新规定排除了代理人和代表人,是因为根据民法,代理人和代表人只是根据授权人在授权范围内行使代理或者代表工作的权力,本身不能超出授权进行活动,因此不属于中介性质。
“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税法还没明确,保险企业好说,有保险经纪人资格证,一般企业比较麻烦,不知道是不是是指工商局发的“经纪人资格证”。
三、房地产企业的佣金
国税发[2009]31号文件规定:企业委托境外机构销售开发产品的,其支付境外机构的销售费用(含佣金或手续费)不超过委托销售收入10%的部分,准予据实扣除。
国税发[2009]31号文件和本文件规定有所区别,本文件是一个普遍规定,国税发[2009]31号文件则是针对一个特殊情况的特殊规定,两个文件都是有效的。
四、现金佣金
新文件的一个特点是要求杜绝现金佣金,“除委托个人代理外,企业以现金等非转账方式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这个要求不算过分,现在个人已经可以开设个人支票帐户了,因此这个规定应该说很不错,从某种程度上防止了企业而已避税。
五、规范了佣金开支范围
新文件将回扣、业务提成、返利、进场费等明确排除在佣金范围之外。
六、佣金资本化
新文件允许手续费和佣金在可计入相关的资产。
七、取消了暗佣?
新文件规定“企业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直接冲减服务协议或合同金额,并如实入账。”,这对我国外销业务中存在的暗佣有冲击,因此惯例外销的暗佣都是“冲减服务协议或合同金额”的。真是如此嘛?实不尽然!
新文件中规定的很明确“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新文件规范的是企业与中介机构的手续费和佣金,不是规范所有的手续费和佣金,例如企业委托商场代销并支付手续费,一般理解为商场不属于中介机构,因此可以不受这个规定限制。
目前我国法律除了对保险和证券中介机构进行了定义外,还没有统一的中介机构法律定义,但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计价格[1999]2255号)中规定:“中介机构是指依法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向委托人提供公证性、代理性、信息技术服务性等中介服务的机构。(一)公证性中介机构具体指提供土地、房产、物品、无形资产等价格评估和企业资信评估服务,以及提供仲裁、检验、鉴定、认证、公证服务等机构。
(二)代理性中介机构具体指提供律师、会计、收养服务,以及提供专利、商标、企业注册、税务、报关、签证代理服务等机构;
(三)信息技术服务性中介机构具体指提供咨询、招标、拍卖、职业介绍、婚姻介绍、广告设计服务等机构。”
从这个定义看,它只是把民事代理的企业作为中介机构了,并未包括商事代理。
因此委托商场代销,国际贸易中的商事代理的手续费佣金都不属于该文件的规定,不受比例扣除限制。
第五篇:房地产企业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的政策依据
房地产企业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的政策依据
2009-05-11 13:33 来源:
我要纠错 | 打印 | 大 | 中 | 小
分享到:
【问题】
我们房地产公司2008年1月开发建设电梯公寓10万平方米,预计2009年6月竣工交付使用。2008年我们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收入2亿元,当年实际开支业务招待费120万元。请问2008年开支的业务招待费是否可以税前扣除?
【解答】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国税发〔2009〕31号文” 第六条规定: 企业通过正式签订《房地产销售合同》或《房地产预售合同》所取得的收入,应确认为销售收入的实现。
“国税发〔2009〕31号文”第九条 规定: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收入,应先按预计计税毛利率分季(或月)计算出预计毛利额,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从“国税发〔2009〕31号文”的第六条、第九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房地产企业通过签订《房地产预售合同》所取得的收入,在税务处理上也应确认为销售收入的实现。这一部分收入,实质上是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收入。
也就是说,新31号文改变了旧31号文关于“预售收入不得作为广告费、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基数”的规定。在新31号文中,已经没有了“预售收入”的表述,而是被“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收入”所代替。
由此可见,对贵公司2008取得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的收入,是可以作为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的计税依据的。
因此,贵公司应该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计算2008年应该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
(1)最多可以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120万元×60%=72(万元)
(2)按照销售收入计算可以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2亿元×0.5%=100(万元)
因此,贵公司2008可以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72万元,应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8万元(120万元-72万元)。
上述处理的依据还有以下两个可供参考:
其一,2009年4月24日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副司长缪慧频在线访谈有了明确答复。
房地产当年预售收入是否可以作为招待费、广告费的依据?
按照国税发[2009]31号文件规定,企业与客户签订房地产销售合同(包括预售合同),应为企业销售收入的实现。企业取得销售收入前所发生的招待费、广告费应该累计,待企业取得销售收入起,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招待费、广告费扣除比例。
其二,“苏国税发[2009]第079号 ”明确规定: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2008年1月1日以后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收入,可以作为计提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基数,但开发产品完工会计核算转销售收入时,已作为计提基数的未完工开发产品的销售收入不得重复计提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