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激起孩子写作兴趣的几点做法
激起孩子写作兴趣的几点做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习作要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客套话。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众所周知,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学生为什么常常感到作文的难写,总觉得无话可说或心中有话却表达不出来,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指导太简单、无效。按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作文时随意出个题,让学生习作。这样为了作文而作文。学生为了完成任务,打开《优秀作文选》之类书籍照抄。没有作文辅导书的学生只好东拼西凑,胡编乱造,文章没有中心,没有重点,更没有真情实感;甚至于有的学生望作文兴叹,不知如何下笔,有的干脆不交或拖延作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想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激起孩子的写作兴趣
培养写作兴趣,就是要设法帮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命题作文,还不知道作文是怎么回事?针对上述情况,我首先告诉学生,写作文并不难,写作文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一件事可以用嘴说出来,也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把记录下来的话进行整理加工,把平淡的话加上词汇,用个修辞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具体。这样就是作文了。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积累,我在平时的课堂上多做铺垫练习,低年级的《口语交际》中训练时,把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让学生知道作文就是写话。这样,学生写作的热情激起,就自然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习作的动力,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应着重指导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情写起。学生刚开始习作,一定要指导学生写自己做的或看到的事。老师出题前要认真思考,要留心学生活动空间、身边常发生的事。命题范围要适合学段,涉及的人和事要少。
如:“我这个人”、“我的家庭”、“我的爸爸或妈妈”、“我喜欢的小动物”、“帮妈妈做家务”、“我爱我们的校园”等等。这些题目既简单,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会觉得有东西可写。
二、培养孩子的习作习惯。
习作最好的习惯是多阅读、勤观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写人、写景还是写物,都要抓住人或事物的特征。什么是特征?就是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独有的特点,区别其他人或其他事物不一样的地方。例如写校园的梧桐树,要看清梧桐树的树干粗细弯直,枝丫是呈什么形状,树冠春天是什么样,夏天是什么样,叶子是什么形状,不同的季节颜色会不会变化,树长势如何等。一定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描写的对象,表达时要有一定的顺序。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感受外面的世界,指导他们观察小草发青的春色,鹅鸭戏莲的盛夏,硕果累累的金秋,瑞雪纷飞的寒冬。知道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学生有了积累,以后习作中才能触景生情、言之有物。
儿童时代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本身就有很多东西值得回味,都能写进作文。农村小学生,大多喜爱劳动、爱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例如,帮助家长喂家畜家禽,帮助家长洗碗、扫地等,这些都是写作中的好材料,如何把这些生活中的素材具体的写进作文呢?学完《我家的猫》一课后(人教版六年制第八册),我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喜欢的小动物?同学们都手舞足蹈地踊跃发言,说出了他们喜欢的小动物。他们的习作中都流露出对小动物的喜爱。
我还告诉学生:观察的时候,一要有顺序;二要有重点;三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如果再能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你的习作内容就会丰富起来。
三、训练孩子的习作素养。
《优秀作文选》无可非议,选登的都是学生的优秀作文,里面选登的篇目,很多都与我们平时出的题目一样,往往会给一些学习偷懒的孩子创造了一个照抄的机会。为了不让学生照抄《优秀作文选》,我就正确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文选》。鼓励他们多读《作文选》,同时又告诉他们不能照抄别人的作文。多读书对写作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告诉学生阅读是习作的灵魂,只有大量阅读,注重材料的积累,才能保证写作时信手拈来。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大量阅读之后,不但能博取众长,开阔视野,仿中有
创,还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及写作方法和技巧。从某种意义上讲,多读他人的优秀作品,也是学生练习写作的重要环节。写作时可以借鉴文章中生动形象的语句、文章中景物的描写、特点的刻画等。同时也能激发写作的灵魂和创新精神。在借鉴别人的写法时候,一定要把借鉴别人的东西时要活学活用,不能照抄。
在鼓励、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还要要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日记是源泉的具体积累。小学生们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心里感受,通过日记表达出来。《雷锋日记两则》(人教版六年制第无册积累、运用三)就是学生练习写日记的范文。雷锋只上过小学,而他的日记为什么写得那么好!不仅语句通顺,叙事清楚,有的还成为名言警句,这是与他坚持写日记,持之以恒是分不开的。教学生写日记要不拘形式,写片段,写小景,写看得到的事情都可以。从三言两语到几十字、几百字。坚持下去,不仅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叙事说理水平。对学生的日记不必批改,但是一定要检查。看他们写的次数够不够,写的态度认不认真。对写的好的给于表扬,对不能坚持写的要督促,鼓励他们写。
四、指导孩子的习作修改。
批改、评讲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我认为一定要有第一手材料。第一手材料要求源于教师作文批改记载,教师批改一定要及时,仔细认真。要把学生写的错别字而且容易写错的字汇集起来,集体订正;把记录的病句挑选典型的讲几个,讲清楚为什么说不通、不妥当、不贴切。每次还要讲评一篇离题较远、层次不清、重点不突出的作文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评改,指出不当之处。对写得好的习作,要求习作本人在课堂上朗读,然后教师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写得好?并鼓励表扬写的好的学生。对抄袭的作文一定要善意地提出批评,要求学生一定要写自己的话。另外,教师要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使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教师搞好评讲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连改几遍认为满意了。这时,教师应选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板书在黑板上,按照这次作文的内容要逐句修改,音节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句子
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这一切都让学生讨论,让学生从中感悟道理,使其印象更深刻更牢固。最后通读全文,看句子是否连贯,是否达到了这次要求。对于写得好的作文,还应推荐到讲台上,读给大家听,让其余同学认真听、仔细想好在哪里,这样,既促使稍差而又想写好的同学,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又让上来朗读的同学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总之,提高习作能力的途径多种多样,作为老师关键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应该凭借教材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从说到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千方百计地引起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体会作文的快感、成功的乐趣,进而对作文产生兴趣。这样持之以恒,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一定会把习作当作一种乐趣。
第二篇:怎样激起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
怎样激起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具有对新鲜事物好奇,但也容易产生厌倦的特点。那么如何让学生轻松地识记拼音字母呢,那我们老师就要设计出有趣的,吸引学生的教学过程出来。让拼音“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上,我不断变换教学的方法,从故事到游戏再到儿歌等等,经常以创新的方式激活孩子不同的智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号变得具体可感,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
1、创设趣味情境,增加学生求知的乐趣
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趣味情境,灵活运用,使之自然贴切、新颖有趣、在学习ou这个韵母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情境,让一个名字叫ou ou的小木偶(ǒu)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当学生正确地呼唤小木偶,它就伸出鲜红的长舌头快乐地答应,发出有趣的声音,教师适时地用另一种声音配音,评价激励。这个情境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消极被动状态,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读,在不知不觉中接受ou的发音。因为童话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个情境的创设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也较好地践行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创设竞争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这时必须改变教学方式,采用新的刺激方式进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情绪兴奋,激发其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ao、ou、新授结束后,离下课还有几分钟,这时一年级的小学已经坐不住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了。这时,我设计了“寻友大行动,丰收在其中”的竞赛:大屏幕上打出一段拼音及相应的文字和彩图:“小蝌蚪,游游游,游到东,游到西,到处找她的好妈妈。找不到,哭鼻子,羞羞羞。”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张苹果形的红纸,找出带有复韵母ao、ou、山的音节写在上面,如果对某个汉字有兴趣也可以画下来认一认。写下来的音节不会读可以走出座位请教同组同学,会读就挂到自己小组所对应的大树上,比哪一小组合作得好,比谁的树上果子多。这个情境符合低年级儿童注意力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展开语文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在竞争中相互交流、全面提高。、让拼音“活”在儿歌中。
儿歌是一种将所学内容本身转化为音乐智慧的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在拼音教学中,我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自编儿歌识记拼音。例如:有些声母的形比较相似,容易混淆,如“b-d,p-q,f-t,n-m”等,我引导学生区别,引导编顺口溜,如“右下半圆b b b,左下半圆d d d,右上半圆p p p,左上半圆q q q,单门n,双门m,拐棍f,伞把t,q下带钩g g g。” 再如学习标调儿歌:“有a在给a戴,a不在给o戴;o不在给e戴,要是i、u一起来,谁在后面给谁戴。
4、创设智力情境,提高学生拼读热情
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确定学生的“最佳发展高度”,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新知识的内化。小学生喜欢猜谜语这种智力题,我就顺应他们的这种爱好,根据学生已有的拼音基础,选择设计一些谜语,让学生拼一拼猜一猜,激发学生拼读的热情,既能巩固前面所学,又能引发新知的学习。比如:学完ao、ou,我设计这样一个谜语:“一只瓜,会跳高,场上只许用脚踢,比赛不许用手拿,头部顶它不要紧。”谜面用拼音出示,背景是绿色的操场。这个谜语通过“高、脚、手、头、要”这些字的音节有效地复习了这堂课刚学习的oo、ou,又通过谜底“足球”(zú qiú)引出了韵母山的学习,不露痕迹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改变了以往拼音教学中的机械式操作,增加了思维的含量,让学生觉得所学习的是有价值的拼音,而不是毫无意义的符号。
5、让拼音“活”在情境活动中
在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我设计让学生戴头饰进行表演,并配上儿歌:三个好朋友j q x,一块儿出去玩,路上碰见了小ü,小ü小ü有礼貌,急忙脱下帽,问声好。通过学习儿歌,戴头饰表演,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学做有礼貌的孩子,并掌握了jqx与ü相拼,两点要去掉的规则。
你看,拼音都活起来了,这样活生生的课堂既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学拼音的同时身心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第三篇:如何激起学生习作兴趣
如何激起学生习作兴趣
茅渡小学杨锡林
指导习作是一个循序渐进、复杂的、重要的过程。我认为,学生作文指导贵在创新,贵在激趣。作文指导课上不是大谈写作方法和技巧,而是如何调动学生说和写的兴趣,学生兴趣调动了,才会给学生的自由飞翔加上强劲的双翅;才会发展学生思维,调动情感积累和生活经验;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兴趣乃写作之本”,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该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设计导入力求新,激趣“情不动,故辞不发。”学生面对作文往往苦思冥想,觉得无从下笔,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对所写事物还处于陌生状,没有情感,没有写作的冲动,尤其没有情感的冲动,自然难以下笔。写作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导入,唤起学生对所写事物的认知、情感,进而产生写作的冲动。为了写好《我的老师》这篇课文,我带来了小时侯和老师的一张合影,通过投影让学生欣赏,这时学生一个个盯着照片,好奇地欣赏着,并窃窃私语,争着猜测照片上的人是谁?这时,我打开音乐,满怀深情地说道:“同学们,在我的影集里珍藏着一张普通的照片,每当空闲时,我都会端详这张照片,不自禁地想起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小学老师,也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张照片上的中年妇女。”这时,只听到学生不断地发出惊讶声,稍停片刻,我接着说道:“同学们,我的小学生活已过去了很多年,但照片上这位老师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下面请同学们听这样一个故事-----”这时台下鸦雀无声,学生屏息凝听,讲完后,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自发地响起,我有些许感动,没有想到这一创新设计会带来如此效应,接着我要求学生回忆并说出生活中印象最深的老师,只见学生托腮沉 思,满面春风,继而畅所欲言,课堂气氛一下子调动了起来。这样的导入“动之以情”,拨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涟漪,使之迸发出真实的情怀。
2、运用多媒体力求新,激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走进了课堂,它有声有色,形象直观,可化静为动。在作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再现生活情景,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写作兴趣,在兴趣中促使学生投入观察。鲁迅先生说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可见,观察也是何等重要。因此在指导学生写课间的某个活动时,我事前没有通知学生,在学生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摄下学生活动的几个场面,如:跳绳、打羽毛球、踢毽子、爬杠等,拍的时候有意捕捉学生活动时的细节,如动作、神情、语言以及围观者的种种表现。上课时,我先慢放画面,而后放大某个重要的特写镜头,并适时地让画面定格,这样的慢放、放大特写、定格都是为了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趣味观察;再提出相应的问题,以便调动学生语言思维的积极性。这时课堂上气氛热烈,学生热情四射,看完后,要求学生完成习作,很快,一幅幅扣人心弦的比赛场面跃然纸上。
3、体验生活力求新,激趣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而如果学生如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就会腹中空空,脑中空洞,无写作之本。陆游说:“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诗外的功夫就是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和认识。因此,我们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进而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如指导写秋景的文章,我带领学生走出了校园,置身于自然,学生心情荡漾,在秋景中漫步,畅游。他们仰望蓝天下自由飞翔的小鸟;扫视辽阔大地上的金黄稻穗、爆裂的豆角;倾听潺潺水流轻柔的流淌声、收割机的轰鸣声;再俯视脚下那飘落的、静静沉睡的片片黄叶,饶有兴致地拾起,玩弄,细赏,想秋天的景,秋天的人,定在学生心灵深处放飞,化为语言文字的也应是真话、实话、心里话了。
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之反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味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4、实践活动力求新,激趣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又是孩子们生活成长的摇篮,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玩的天性得以暴露,进而玩中实践,实践中体会,体会中感悟。冰心老人说:”专心地学习,痛快地玩。”因此,我认为实践活动不要给学生过多的束缚,让他们自由展露,驰骋思维,挥洒情感,真实行为,只要目的达到即可。如在指导学生写某个比赛的作文时,我在课堂上举行了扳手腕比赛,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扳手腕的同学大显身手,尽情拼搏,双方双脚死死抵着地面,小脸憋得通红,你来我往,不分胜负,周围同学挥舞手臂,呐喊助威,这情,这景,这活生生的画面是生活的写照,也是写作的活水源泉,这时实践活动也成了一种写作需要,写作乐趣,一切有血有肉的文字得以生动再现。
第四篇:浅谈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浅谈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哪有动力与激情;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有智慧和灵感。”打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是“居高临下”的指导者,或正误的“最高裁定者”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者。当我站在讲台上,面对一双双纯朴、天真、充满渴求知识的眼睛时,我想我首先应该引领学生去领略读书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激情,让他们在生活中去感受数学,享受数学,从而爱数学。
一、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另一方面由于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想象,学生学习是易于理解和接受。如教学“1千米有多长”,首先,上课时我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到校操场走一走,获得了对10米、100米的感性认识。10米大约有多少步,100米大约有多少步。为学生正确估计1000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紧接着再回到课堂,学生两人一组交流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又有多长。通过学生自己的感受、思考、猜测、验证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他们学习兴致非常高。在课外作业设计这样一道题:从学校出发,走到你家,大约有多少千米,到下一节课时,每位同学就向全班同学和老师说说自己估计的结果,同学们的可高兴了。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从而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二、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学生的学习要有对知识的渴求,也就是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对血丝的兴趣就油然而生。
1、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掌握知识。如:教学“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是一课典型的具体概念教学的例子。通过学生说一说、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等一系列的活动来认识立体图形。为了进一步加强表象,增加记忆想象,我设计了个游戏环节:“你说我拿”每四人为一小组,小组里有两人蒙上眼睛,其他两人监督、判断。整个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学秩序好,就连班里最好动的莫同学都被牢牢地吸引住了。我还让他到讲台前与我完成这游戏,莫同学不仅拿对物体,而且还能清楚第描述物体的特征,此刻班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高兴得一蹦三跳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2、设疑问难,激发兴趣。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使学生对疑难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意向,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在教学“加、减法的估算”时,我是这样设疑的:我们班黄同学的妈妈说今天准备上街买一把扫把、15只小鸡,带80元去就够了。我追问到:为什么黄妈妈不带300元或40元去呢?班里立即像砸开了锅似的,同学们挣得面红耳赤,有的说;带太多了不安全,也有的说太少了,来回跑拿钱太麻烦!我及时抛下一个问题:那如何避免以上的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一学习如何估算的问题。这时同学们就会带着急于探索知识的心情去学习,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成功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层次不同的每一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还是拿前面的课例“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来说吧,学生做“我说你摸”的游戏环节。一开始,让学习好的学生代表上台活动,这无疑是一件简单的事,得到全班的表扬,再加上老师的赞赏,此时,中等生就跃跃欲试,想到台前展示的学生就更多了,我把机会给了中等生,毫无疑问,得到了一致的肯定,脸上的笑容可美了。老师说:最后一次机会了,还有谁愿意来?我发现,平时最腼腆的一名女生也举起了小手,我立刻请她上来,当她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走下讲台时,激动得不知如何形容。我想,她已经超越自己了。事实也证明在今后的学习中,这位女同学的学习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转变。
4、巧设练习,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练习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课堂上的练习精心设计,力求做到分层练习,形式多样,讲究实效,如教学:“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上完新课,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一是说一说,说说身边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球形呢?二是以游戏的方式“我说你拿”进行,三是小小设计师(搭物体),利用手中现有的立体图形搭建一个东西,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搭建的造型,说一说用了哪些立体图形。其内容由浅入深,中间穿插游戏,学生边玩边学,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还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学习兴趣。
无论以何种形式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可以使他们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五篇: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
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
作文是孩子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家长如何使孩子从怕写作文到爱写作文呢?依笔者之见,应当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拨动他们爱好作文的心弦。
一、强化动机 引起兴趣
俗话说:“有钱难买乐意”。凡事乐意干,才会用心干、自觉干,也才能干好。我们不是看到有的班级因缺了一节体育课,许多孩子围着老师请求补课的事吗?若是两节作文课不上,孩子却像卸下千斤重担,心里暗暗高兴,是绝不会主动要求老师补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喜欢体育课,不乐意写作文,觉得作文是苦差事。这种心理状态不改变,作文怎能写好? 作文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表达能力,发展思维。然而能力靠多练、多练靠自觉、自觉靠喜爱。要使孩子喜欢作文,家长就必须强化孩子的学习动机,想方设法培养孩子的作文兴趣。一个人的兴趣与爱好往往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的。家长应联系实际,逐步引导孩子认识作文是学好各门功课、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掌握的一种重要技能。比如做笔记、写发言稿、写书信、开会记录、考试解答问题等等,都离不开作文。把学习目的教育渗透到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就能叩开孩子的心扉,使之成为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引起作文的兴趣。
二、开源拓流 诱发兴趣
要让孩子喜欢作文,就得引导孩子学会作文,使他们感到作文不难。孩子觉得作文很难,主要的难在内容上,也就是缺少写作材料。怎么办?一是多观察;二是多读书。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读书是写作的“流”。引导孩子作文应该开源拓流,也就是注重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家庭生活。还要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生活,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留心周围的事物,多看看,在观察中,培养孩子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养成眼看、耳听、脑想手记的习惯,在认识中学认识,在理解中学理解。为此,在观察生活中,引导孩子边看边想,多问几个“怎么样”、“为什么”,既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又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彼此的联系,认清人和事物之间关系,逐步提高观察、思考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一环。家长应创造条件让孩子多读书。比如办好图书室、图书角;帮助孩子选订一份好的报刊;多留些自由支配时间让孩子读书、看报。无论是观察生活,还是阅读,都要让孩子用个 “小本本”,把所搜集的材料记下来,把优美的词句摘录下来。记,就是积累、就是储存。在引导孩子积累材料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掌握语言表达规律。对于那些好文章,就要指导孩子阅读,使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学语言、学思维,在头脑中积累材料、积累知识,在多读中求理解、在多读中学表达。眼睛看、心里想,口中念,从读书中积蓄词语,揣摩写作方法,开拓思路。正如古人所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再说,孩子一边读,一边品尝、玩味,就会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语言美、形象美,从而产生喜爱好文章的情趣,写作的积极性就激发起来了。
三、开展活动 激发兴趣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各种爱好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家长应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家内外活动巧妙地把作文训练寓于绕有兴味的活动之中,激发、培养他们作文的兴趣。比如,举办“我爱作文”报告会,“动笔写写”游艺会,“观察日记”展览会以及作文竞赛活动,组织“小记者”协会、“小记者”采访小组;开办各种形式的小报、小刊,让孩子自写、自编、自画,这可是培养
人才、培养写作文兴趣的好阵地。提高作文能力要靠多写多练,在表达中学表达。问题是不要逼着孩子练,而是指导孩子练,要让孩子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所爱,鼓励孩子各写所爱,自由练笔,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并把写日记作为正常练习的重点。总之,家长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孩子爱动笔、勤动笔的良好习惯。
四、加强指导 增强兴趣
纵观目前孩子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是通病。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指导孩子把作文写具体呢?必须坚持四个原则。一是指导孩子自己观察生活的原则。要孩子写自己的生活,必须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天地里,猎取作文材料,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作文,不单纯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而且也是认识事物能力的培养。记事,必须认识所要记述的事物;写人,必须熟悉所要表现的人物;写活动,必须了解活动的场面与过程;写景,必须亲眼观察过所描写的景物。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一写作文时就感到头脑空空,而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呢?原因是没有认真观察生活,缺乏观察能力,对周围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当然,也就没有认识,因而也就无所表达。可见,孩子的表达,是以他们的认识为基础的。孩子的作文,就是写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有所认识,才有所表达。孩子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凭借观察,观察生活,对孩子来说,是新奇的、富有魅力的。家长辅导孩子作文时,要引导孩子去看看、去听听、去问问、去想想。现实生活绚丽多彩的画面,就会有声有色地进入他们的意识。认识,可以从这儿增长;智慧,可以从这儿启迪;材料,可以从这儿吸取。孩子对客观事物有个正确的认识,然后才能正确地表现事物,所以,家长指导孩子作文,万万不可
忽视指导他们自己去观察生活。二是指导孩子运用语言表达的原则。孩子的作文训练,主要目的在于发展他们的语言,学会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家长的作文指导,必须坚持要孩子用自己的话去表达所要表达的事物。思维是语言的核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作文是语言的训练,也是思维的训练。语言在他们全部的心理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描摹事物,还是说明道理,都是和孩子的思维紧紧联在一起的。因此,只有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去写自己所要表达的事物,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受到语言的训练,思维的发展。三是指导孩子表达自己情感的原则。家长的作文指导,必须引导孩子作文时写真话、表真情。从语言与情感的关系看,语言是抽象的,但是语言一旦连缀成文,用于表情达意,它便有了血肉,有了情感,有了生命。这些生命的文字,如果是自己孩子写的,那么就应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情趣。“文贵有真情”。因此,家长在指导作文孩子过程中,引导孩子去体验生活中的光明面,去写美的人物、事物、景物,就能激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追求和向往。四是训练孩子自己修改作文的原则。家长要有计划地训练孩子自己修改作文,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样做,不仅提高了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从而增强孩子的作文兴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要家长像春雨润物那样对循循孩子善诱,耐心指导,孩子就会逐渐喜欢作文、爱写作文、学会作文,作文也一定会走向一个
新的境界。
我是怎么培养孩子写作文的
尊敬的各位领导,给位老师,亲爱的孩子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来到这里,和大家一块儿分享我的孩子在写作文方面的一点儿做法,希望和大家一块儿探讨。
孩子不会写作文、孩子不喜欢写作文,这是让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很头疼、很无奈的事情。曾有很多家长问我:“你的孩子能说会道,思维敏捷,作文写得特好,有什么诀窍吗?”
“诀窍”肯定谈不上,我认为写作文就是说话,把看到的、想到的用笔写在纸上,这就是作文。写作文其实并不难,只要你会说话,你就会写作文,不要看得太神秘。我在培养孩子写作文的时候,就是做到了“四多”。多读、多看、多写、多鼓励。
多读,我们都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经典名言吧,这句话就告诉了我们写好作文的前提必须多读书。我的孩子就特别喜欢读书,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她读了一遍又一遍,读懂了书里的故事情节,她就欣赏里边的精美句子,还经常很有感情地朗诵给我听,每每此时,我都是和孩子一块儿陶醉着,赞赏着:真好!太美了!只要是健康的适合孩子年龄段看的书,都可以让她读,并不是只有读作文方面的书孩子才能写好作文。博览群书,读书的范围越广,她接触到的词汇就会越多,积累的语言就会越来越丰富,俗话说,水到渠成,当孩子储存在脑子里的语言信息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就会真真切切地看到孩子‘下笔如有神’的神奇魅力。
多看,我说的多看,包括看电视和看风景两个方面。有几个家长告诉过我,孩子从上一年级开始,就不让他看电视了。我听了感到很震惊,坚决反对这种做法。如今是信息社会,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闭塞年代了。我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大部分周末的时间都是她一个人在家,写完作业,她也会看电视,我们没时间陪她,有很多东西是孩子自己从电视里学到的。女儿上二年级的时候,我和她爸在聊工资的事儿,女儿跑过来,很神秘地问我:“妈妈,我们家发生‘经济危机’了?”“经济危机?什么意思?”我惊讶地问她。谁知女儿很认真地给我解释:“经济危机,就是咱家里没有钱了。”我崇拜地看着女儿,简直不敢相信这句话出自一个七岁孩子的口中。她不但知道这个词,还运用得恰到好处,我感觉太了不起了。‘经济危机’是她从电视里学到的。看风景的过程,孩子会发出很多这样的感慨:哇,太美了!太壮观了......!这就是感受。写作文离不开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会情景交融,丰富多彩。我有空的时候,很喜欢和孩子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欣赏一下春暖花开,感受一下烈日炎炎,赞美一下硕果累累,体验一下雪花飘飘。每个季节的真情绽放都是孩子写好作文的素材。俗话说见多识广,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让孩子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2010年的夏天,在孩子的恳切要求下,我花了2580元让孩子参加了一次历时六天的盛夏之旅。2580元对很多家庭来说不算什么,但这是我一个多月的工资,对我家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孩子很珍惜这次机会,每去一个景点,她就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了下来。孩子回来后,我看到了孩子亲临其境时写下的旅游札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值!太值了!这么好的文章不是凭空想象就能写出来的,这是用钱买不到的收获。”还有今年夏天的山青夏令营体验,孩子写出的真情实感让我也感动地哭了好几次。写作来源于生活,多给孩子感受的机会,你和孩子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多写,俗话说‘熟能生巧’,写作文也是如此。我经常告诉孩子,写作文并不是只有写大事儿才有意义。在每天的生活中会发生很多很多的小事儿,你把其中的让你感动的或有趣的写下来就是一篇好的作文。可以是你看了一次蚂蚁搬家,可以是课间十分钟的游戏,也可以是老师一次生动有趣的讲课,还可以是有感于今天的某个节日等等,能写的东西太多了。只要你想写,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东西。教师节她写出了对老师的祝福和对老师辛勤工作的感激;通过写国庆节的新世纪广场,她深情地赞美我们的祖国;在照顾小狗狗的吃喝拉撒的过程中,她悟出了母亲养育孩子的辛苦,在这篇作文中,孩子这样写道:“也许,小时候的我,比两只小狗加起来还要顽皮,可妈妈从未嫌弃,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养到今天。”孩子能写出这么感人的话,这正是她平时多写多练的结果。
多鼓励,这一点是家长说给孩子听的。不管孩子写得好不好,你都要多给他鼓励,赞赏是孩子积极写作的兴奋剂。我的孩子写完作文后,我是她的第一个忠实听众。只要孩子给我读她写的作文,我不管在干什么都会停下来,认真地、热情高昂地听孩子声情并茂的朗诵,孩子读完后,我会热烈地鼓掌并连声夸赞:“太好啦!你真了不起,写作文的水平又有进步啦!”有时,我感觉孩子的作文某个地方表达得不是太好,我从来没有给她过否定,更没有让她刻意地去改,我认为这样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我通常用商量的口气和她探讨:“我觉得这个地方如果这样写会更好,你认为呢?”孩子心悦诚服地点头称好,下次写作文的时候,她就慢慢地学会了“推敲”。我真心地希望家长,不要吝啬你对孩子的甜言蜜语,多夸夸孩子,你的肯定和赞赏是孩子不断进步的良药秘方。
这一年多来,我的孩子写了近百篇文章,我都精心地给她写到了QQ空间的日志里,有时她的同学和老师也会欣赏并给她留下宝贵的意见,这也成了她写好作文的动力。
以上这些就是我对孩子怎样写好作文的一些拙见,对自己的方法实在不敢恭言,但我愿意和您分享,如果能对(您和)孩子有所启发,这实在是我想看到的收获!也希望学习您和孩子写好作文的一些方法,最后祝所有的孩子们再接再厉,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谢谢大家!
张舒展同学的妈妈
孩子写作时错字特别多怎么办?
可以这样,把孩子当天的作业拿过来,自己浏览一下看有多少错别字,然后不吭声让他自己找。等他全部找对了,你给予肯定。同时可以讲一个小故事,也可以联系身边的事讲讲,比如,一回家就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过会忘记了,坐了上去,衣服皱了,或是不小心东西洒在上面脏了,都要花功夫去清洗或是慰炀。但如果一回来就把衣服挂在指定的地方,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了。道理:第一次就要做正确。再总结一下,今天一共有X个错别字。希望明天会少一些。第二天照样检查,如果发现少了很多要给予表扬。对于连续两天都出现的错别字,要帮助他去识别。汉字最容易把形近字弄错,你可以把常用的形近字列出来,训练他组词。孩子改错的过程中也可以用一本改错记录本,每次记录他错了哪些字,又自己花费了多少时间去改正过来,有没有反复错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