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高校体育课对女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的影响
浅析高校体育课对女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的影响
一、终身体育的含义及其意识养成的总要性
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 达·芬奇说:“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泰戈尔说:“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可想而知,运动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体育锻炼都可以使人神清气爽,可以让人充满活力。作为一名大学生,体育锻炼显得尤为重要。而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更有利于我们开展体育活动。
终身体育是90年代以来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 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重要性有以下点:
1.终身体育意识养成有助于促进人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使我们习惯于日常体育锻炼,有益于身心健康。利于培养我们的耐力、毅力、坚忍不拔的精神,激发我们的激情。
2、人体自身发展需要终身体育锻炼伴随
体育锻炼具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对人的各个不同时期的身体健康,都具有积极影响。适当的体育运动不但可以使人身体健康,精神充沛,促进脑细胞的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提高自身免疫力。
3、终身体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体力活动减少,学习、生活的节奏加快,精神过度紧张,对人们的健康状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利于人们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使体育锻炼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学习效率不可缺少的方式之一。
二、高校体育课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从幼儿园到大学,体育课都是必修课。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无不与其所受的教育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在大学时代,学生的智力、身体和思想发展都趋于成人化。在大学时期向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的思想,通过对其进行体育意识的引导,使其逐步形成稳定的运动情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了解基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熟练掌握两到三项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并达到一定的运动水平。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一个人今后形成终身体育的生活方式具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在形成了健康、乐观的体育观念后,体育才能融进一个人的生活,形成终身体育的生活方式,达到学校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少林拳和健美操,同时穿插了长跑、跳远的训练。长跑锻炼了我们的耐力、毅力。而通过少林拳的学习,一方面让我们了解了河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让我们接触了与球类、田径项目不同的体育项目,更深的了解了体育,激发了我们对体育的热爱;健美操与少林拳的学习,有柔又有刚,有静又有动,激发活力又修身养性,这种完美的配合,让我们对体育课更加积极,对体育活动的参与也更加积极。
三、培养自身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
1.培养兴趣、爱好,养成锻炼的习惯。兴趣和爱好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驱动力
2.积极参加学校、班级举办的体育活动,主动学习相关体育知识,掌握几项体育项目的技巧。
3.培养自我体育意识。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关键是体育意识的培养。要对体育的目的、意义、作用、功能等有全面的理解。只有这样才会产生兴趣、才会愿意锻炼。
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这不仅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益,还可以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加入到终身体育的行列。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第二篇:大学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影响
大学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影响20101210588 法学院 王洪凯
[摘 要]高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一环,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时刻。因此高校体育应做好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工作,转变观念,改革高校体育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大学 大学生 终身体育 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教育和身体锻炼,它是依据人体发展变化的规律,身体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不断对人提出的要求,伴随着终身体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大学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而终身体育是一个动态的连续发展的过程,它意味着在结束学生生涯之后的漫长人生旅途中,始终要接受体育教育和身体锻炼,因此对大学生来说,终身体育教育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全面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之一。
大学体育改变大学生传统体育观念。强调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思想体育的发展表明,体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价值取向各不相同。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育较多的注重增强学生的体质,强调传授体育基本知识,体育基本技能,体育基本技术,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虽在组织教学规范化、传授知识技能系统化方面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它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有负面影响,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心理、生理,认知水平的提高,忽视了终身体育和提高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内容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体育效能的发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尤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增强体制为中心的思想转变已有多年,但实际的教学改革,还是以技术为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主要原因,应是我们教学思想仍以技术为中心的旧的课程体系在作怪。建立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新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即在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必须废除传统的单一的普通体育课的类型,建立诸如基础课、选项课、专项课、选修课和保健课等多种形式的体育课,积极有效的把学生正确地引导到体育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满足其从事体育锻炼的欲望,使学生从体育学习和锻炼中体验乐趣。终身体育思想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快乐教育的内容,使之与将来社会接轨,培养学生自主自发进行体育活动地能力和习惯,使体育经常化,成为自身生活的一部分。进而把兴趣爱好变为学习地动力。
大学体育加强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
1、自我意识增强是大学生阶段心理变化的核心。进入大学后,首先改变了过去家长,老师所给塑造的“自我”,而强烈的要求重新塑造并建立“真正的自我”。虽然在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控方面较过去时代有所提高,但总体发展水平参次不齐,有的自负自尊,却往往不懂得尊重别人;有的能控制自己;有的却易受情绪波动的左右。为了塑造一个完美地自我,他们逐渐认识了自我教育的重要,并朝着追求的方向,目标而不断进取。
2、大学生正处在风华正茂之年,在情感方面他们犹如急风怒涛,表现出强烈、跌宕、不协调的色彩,因而是体验人生情感最激烈的年代。这阶段的情感不像以前那样天真,而是较为内向含蓄,好表现也是大学生阶段突出的情感特征。随着年级的增高,大学生的情绪波动逐渐减少,情感也日趋丰富复杂。
3、在意志品质方面,大学阶段标志着一个青年已踏上了独立生活与成人社会的桥梁,为祖国做贡献的时刻就要到来,全社会对大学生早日成才的期望越来越浓。在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独立倾向明显,自觉性明显增强,并在行动中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性和社
会意义。从果断性和自制力来看,发展较为缓慢。不少学生常表现出优柔寡断,动摇不定,分不清主次和事情的轻重缓急,在意志性方面,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表现为经受不起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4、由于大学时期个性趋向日趋形成,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大学生在性格方面基本形成和较为稳定。对待现实所持的一贯态度和较稳定的行为方式,是大学生性格的主导方面。这也是大学生个性本质的根本所在。另外,在性格的意志、理智、情绪等特征方面,大学生也表现出了逐渐稳定并自觉培养良好的“自我”性格。但是,从大学生性格总体的发展上看,还尚不成熟,性格结构的四个部分也不协调。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这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和易变期,这也是客观因素形成的必然结果。高等学校体育不仅是发展大学生体力需要,而且也是发展大学生心理,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根据大学阶段的特点,高校体育要以奠定终身体育思想和追求长期效益为出发点,除了专业性体能与技能必须的要求外,学校应把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习惯放到重要位置,在终身体育思想意识的培养中,只有使学生真正认识和亲身感悟到体育的益处与乐趣时,才会使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追求。
结束语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终身体育对高校体育的改革有着重要影响。高校体育要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拓宽体育教学目标,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立足现实,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高校体育不应只是教会学生某些运动技术,而更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其终身受益。总之,高校体育教学要在发挥教师为主导作用和学生主题作用前提下,坚持向学生传授“三基”,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这样,才能使高校体育在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方面迈出可贵的一步。
第三篇:有关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论文
摘要:
高校体育教学在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必须将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作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促使大学生在毕业后成为终身体育的锻炼者。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目的为实现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途径
一、引言
终身体育作为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提倡的体育观念,是以人为出发点,从哲学角度探讨了人、体育及社会三者的关系,目的是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切实提高人的素质,从而实现体育锻炼对人类及社会发展的功能。终身体育是一个人一生接受体育教育并从事体育锻炼,从而实现身体健康、终生受益。高校体育作为学生体育的最终阶段,体育课程除了满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及原则,同时还需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所以,高校体育教学中注重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在高校接受体育教育的大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这个关键阶段若施以科学的体育教学,可有效能促进他们对体育的认识与认同,从而为其一生的健康生活打下良好基础。高校体育教学中需努力促使大学生认识到高校体育并非其体育实践与身体教育的终结,只是终身体育锻炼的某一阶段,帮助大学生提高对高校体育的认识层次,从而成为自我体育锻炼的指导者及终生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二、认识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指的是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并接受体育指导与教育,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指从生命开始至结束,人一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使体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其次,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以体系化及整体化为目标,为不同时期的人在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体育锻炼机会的实践过程,其目的是促进人体健康,并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
1.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伴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愈发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体育课程革作为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需要从教育入手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运用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实践锻炼加以巩固,在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中,可以发现锻炼的效果,才可以对体育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最终形成稳固的体育兴趣。
2.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动机作为推动并指引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在动因。体育锻炼作为一定动机唤起,并指向活动目标的行动过程,动机是唤起人们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并坚持体育锻炼的一种内在动力。大学生良好的体育动机需要有意识去培养:首先,需从激发需要入手。大学生若对体育没有需要,或主观体育意识非常低,则难以形成积极的体育动机,高校体育教学中应该激发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即传授终身受用的体育保健知识及方法;其次,体育教师需积极创造环境。在满足需要的环境条件之下,需要才能转化为活动动机;第三,促使大学生享受到体育的快乐。大学生通过积极体验获得良好的体育动机,从而产生出浓厚的体育兴趣,进而自觉参与体育锻炼,调整运动行为。
3.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某一内涵及指向的客观精神,需通过某种载体来表现。校园体育文化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如学校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使大学生从而获得不同形式的教育及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并转化成体育行为,继而使其经常化与固定化。在校园体育文化创建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切实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并激发大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热情,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其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基础。
4.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内外结合作为完成高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高校体育一贯强调教学手段及方法的优化,却忽视大学生对体育深层次的理解,未能促使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及能力。所以,有必要建立个性化的锻炼模式,将课内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有机结合,所以,需要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课内计划,促使大学生真正从观念及行动上确立终身体育观。
5.充分发挥体育协会的带动作用:环境可以影响人的视觉、心情及行动,所以,不同的环境能够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建立各种项目的单项协会,并通过协会来组织大学生参加不同层次的比赛,积极营造体育运动氛围,提升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达到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6.大力开展体育知识讲座活动:各高校利用课余时间举办体育理论知识讲座,作为对体育理论授课的有益补充,可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文化教育的任务来组织知识讲座,具体包括体育理论、竞赛、保健及体育欣赏等方面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反过来也可以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可通过举办与体育知识相关的竞赛活动,来促进大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使终身体育意识落到实处。
7.着力提升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作为高校体育教师,需具有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不断扩展知识面,唯有如此,体育教学实践过程才可以得心应手,从而赢得大学生的信任与认可。随着多媒体及网络信息等先进手段进入课堂,作为体育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一步提高运用先进教学手段的能力,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对创新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与客观的评价,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创新性。此外,还要具备较强的科研意识与能力,将促使大学生感受到体育的知识性,从而对体育产生兴趣。
8.创建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的成功体验,而此成功体验具体反映在体育技能的提高方面,还反映在通过体育教学与锻炼,大学生提高了身体素质、增强了意志品质及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等方面,这就要求实施体育教学评价与考核时,不仅仅要考虑大学生掌握的体育技能,更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并对其参与程度及协同能力等各个方面实施综合评价,从而实现体育教学评价发挥出推动每一个大学生积极锻炼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综上所述,教育的发展趋势应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而终身体育着眼未来,其核心是实现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为其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坚实基础,终身体育不只是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体质的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需充分利用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有利时机,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体育考核机制,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与动机,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能力。
作者:晁嘉文 单位:************艺术部
参考文献:
[1]沈洪钧.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强化[J].中国成人教育,2***.[2]吴伟.谈高校体育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3]赵专,李平.论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J].四川体育科学,2***.[4]尚俊梅.浅谈体育课上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职教论坛,2***.[5]周琪.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
第四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论文
摘要: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重视培养学习方法,注意提高学生自主学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便于挖掘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是值得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探讨和深思的。
关键词:兴趣;自我锻炼;终身体育意识
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确,有了健康的身体,无病无痛,精神饱满,人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那么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外,同时也要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因为只有健壮的身体才能使学生精力充沛,更好地完成学业。教师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如何帮助学生树立终生体育锻炼的思想呢?我从以下几个观点加以研究。
一、教师的素质要求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不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广博的兴趣和才能会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和困惑,得到学生的喜欢,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的兴趣和爱好,同样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活跃运动氛围,例如在教学中教师示范优美的投篮动作,会调动学生模仿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在练习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和掌握程度,端正学生锻炼的态度、对锻炼成绩做出准确的评价,这样有利于锻炼效果,易调动学生继续锻炼的热情,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培养运动兴趣,养成锻炼习惯
“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是教学的新理念。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体育活动得到快乐,在运动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更大的乐趣和满足感,这需要体育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多安排一些比赛活动,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潜力,活跃氛围,充分展示学生运动天赋,这样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以后更会积极快乐地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从而将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主的锻炼习惯。只有对体育感兴趣,学生才会学习体育和进行体育锻炼。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例如自由活动时间增设学生喜欢的乒乓球、羽毛球或篮球,在学生参加这些项目活动中,不断体会到技能进步带来的快乐,同时增强体质,从而提高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而形成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己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够将所学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运用到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例如,教师讲解要领和示范动作后,要求学生独立模仿动作,对于体质差或者不协调的学生给予帮助和保护,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指导和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在教学中实施自主锻炼也可以提高自我锻炼能力,允许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锻炼方法,教师给予技术指导,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活动,自己去锻炼,教会其如何更好地去活动,如何更好地去锻炼,加深其知识、技术的理解与感受。这样更能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只有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才能有志气,有恒心坚持自主锻炼,并养成良好的独立自主的锻炼习惯。
四、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愉悦身心的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内容的补充和延续,它与体育教学相辅相成。它有强烈的教育性、自愿性和多样性以及丰富多彩的趣味性。课外活动中,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的内容有早操、课间操,有些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参加,比如课后的体育活动。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内容要开展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组织要灵活,不拘一格,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形式,愉悦健身,从而学生既可以自愿选择,又可以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从事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有利于排除思想杂念,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充实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保持热情乐观、精力充沛,使学习和生活充满生机。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校体育课程安排有限,所以只有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课外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起到关键作用,体育活动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的健康状况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着,体质有强有弱,只有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拥有结实健康的体魄。体育属于文化范畴,体育运动属于高尚的文化活动之一,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不仅能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这就需要我们提倡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满足精神需求的目的。
总之,培养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可以让学生认识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价值,生活当中不可缺少体育,体育让学生身心愉悦,其乐无穷。所以,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很重要。
参考文献:
[1]梁道松.体育与健康[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2]李建龙.如何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教学,2005(3).
第五篇:浅谈对终身体育的认识
浅谈对终身体育的认识
1、终身体育的含义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的体育教育与培养的总和,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并贯穿一生的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过程。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人从生命开始至结束的一生中,都不断的学习、参加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使终身体育锻炼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的健身思想指导下,以体育体系化、整体化、科学化为目标和手段,为人生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1]。人与社会的需要和发展,是终身体育的基本出发点;体育锻炼的经常化、整体化、系统化与科学化,是终身体育的基本要求。
2、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终身体育是当代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其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终生健身者。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成为德才兼备、体魄健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学校体育是贯彻终身体育的中间环节,对终身体育的实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就学校体育本身而言,它可以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2.1培养学生的坚持性,主要表现在能持久地保持充沛的精力,有始有终地不懈工作,能以坚韧的毅力,勇往直前地去克服困难,不为所处环境内外的干扰因素所动摇。
2.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主要表现在对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踟蹰疑虑、优柔寡断的现象,对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自信能克服。
2.3培养学生的自制力,主要表现在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能够抑制感情冲动,和善地与人合作共事,与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在各种情形下理性地处理问题,能够遇事不急不燥,能委曲求全等。
总之,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了解,是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及学校培养目标的一项具体工作,必须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跨世纪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