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财政农村五保供养专项补助资金管理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财政农村五保供养专项补助资金管理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财政局、民政局:
为进一步做好全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切实规范和加强省级财政农村五保专项补助经费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五保供养政策和《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村级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皖办发[2004]12号)文件精神,现将有关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严格审批,加强对五保户的动态管理
各地要严格按照程序确定五保供养对象。纳入五保供养范围的必须是农村中确实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具体审批程序: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初审,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一周后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级民政部门;县级民政部门会商同级财政部门后审批。审批后的人员名单须在村务公开栏再次张榜公布一周,如无异议,则颁发由各市民政部门统一印制的《五保供养卡》。县级民政、财政部门应认真把关,严格审批,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抓好五保户的审核、确认和发证工作。对未按规定程序审批、不如实上报弄虚作假的单位,一经发现,将追查主要责任人的责任。同时,乡(镇)、村要建立五保供养对象花名册,县(市、区)级要建立五保供养对象数据库,对五保对象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
二、严格发放,进一步增强工作透明度
从2004年1月1日起,省财政对已审核批准的五保户年人均补助400元生活费(具体补助资金见财预[2001]825号和财预[2004]236号文件)。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村五保户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农村五保户专项补助资金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县级民政部门负责统一为审批后的五保户办理其所在乡镇金融机构开户的“银行卡”,做到一人或一户一卡,并负责发放到人或户;县级财政部门根据批准确定后的五保户人数和县级民政部门提供的名册清单,将五保户的专项补助资金按卡拨至五保户所在乡、镇的金融机构,委托金融机构发放。分散供养的五保户持“银行卡”和“五保供养卡”,按期到所在地金融机构领取生活补助费;行动不便或智力残疾的五保户,由五保户本人委托其他人员或由所在乡镇的民政工作人员帮助代领,但必须在完善有关代领手续后进行,同时,代领者应在“五保供养卡”上签署代领者姓名,代领者领款后必须亲自将款送到户,以便监督检查;对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五保户,县财政将集中供养五保户的专项补助资金拨至敬老院所在地的金融机构,由敬老院统一提取使用。各地要坚决杜绝冒领、少发现象的发生,确保每位五保户足额领到生活补助费。
三、落实政策,确保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
省级财政对农村五保户的专项补助,只是对五保户生活费用中的部分补贴,各地财政要加大五保供养资金投入。对于五保户的基本生活,各地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院办经济,努力改善和提高五保户的生活水平。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在发放救灾物资和捐赠款物时,要优先考虑五保户。同时,要充分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建立五保服务网络和干部包户制度,积极开展对五保户的送温暖活动,千方百计确保五保户的生活不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
四、严格管理,做好五保户供养经费的监督检查工作
各级财政、民政部门要加强五保专项补助经费的监督管理,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平调、挤占、挪用或发生抵扣现象。要按照国家《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乡镇、村级干部对五保户的管理、供养经费的发放,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责任到人;对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情况,乡镇、村两级必须实行公示制,实行民主管理,接受群众监督。各地每年1月份要将上年12月底的五保户人员名单和数据库资料以及资金发放的银行账单逐级上报省财政厅和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和省民政厅将适时对各地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予以通报。
第二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以下简称“培训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培训补助资金是国家设立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短期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的专项资金。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辅助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基本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引导性培训和宣传。
第三条培训补助资金用于对受培训农民的学费补助,或对培训机构因降低收费标准而给予的补助。中央财政对全国性的引导性培训和宣传给予适当补助。
第四条培训补助资金由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共同承担,以地方财政为主。中央财政根据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确定的各省(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直属垦区,下同)示范性培训任务,平均每期每人按不低于1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重点用于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产粮大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各省具体的补助标准,由各省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工种等自行确定。
第五条培训补助资金以农民直接受益为原则,以培训券或现金等形式直接补贴给受培训农民,也可以通过降低收费标准的方式补贴给培训机构。
全国性的引导性培训和宣传资料须经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认可,并由其统一免费向农民发放。
第六条培训机构须经公开招标确定或经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评审确认;收费标准须经公开招标确定或经当地财政、物价部门核定,并报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
第七条短期培训时间一般为15—90天,具体培训时间由培训机构根据工种的不同确定,并报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
第八条培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目标,培训机构应保证受培训农民充分转移就业。充分转移就业应满足如下条件:转移就业率应达80%以上,用人单位与农民签订的劳务合同期限应不低于3个月。
第九条培训补助资金只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培训给予补助,在岗培训的补助不在本办法之内。
第二章资金申报
第十条各省应按有关程序和要求向中央申报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性培训任务和培训资金,中央根据各省的申报情况,并结合各省农村劳动力富余情况、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资金安排情况等,下达各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性培训任务和培训补助资金。各省将中央确定下达的示范性培训任务分解到各市县,并将任务分解情况报财政部和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各省要保证完成中央下达的示范性培训任务。第十一条采取培训券补助方式的,基层财政部门或阳光工程办公室直接将培训券发给受培训农民,由农民作为培训学费交到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凭培训券、收费凭证和受培训农民考核合格证明等有关材料到当地财政部门申报补助资金。培训券实行实名制,不得转让使用。
第十二条采取降低收费补助方式的,培训机构凭项目合同书、经验收合格并由农民签名的受训人员名单、收费凭证等有关材料,经当地阳光工程办公室审核确认后,到当地财政部门申报补助资金。
第十三条经授权提供全国性的引导性培训和宣传资料的机构,向农业部提出资金申请报告,由农业部对其成本费用进行审核后报财政部审批。
第三章资金拨付和使用
第十四条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补助资金,由财政部直接拨付到省级财政,再由省级财政结合省本级安排的资金逐级下拨,补贴给受训农民或培训机构,培训资金不切块给各部门使用。
中央财政安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培训资金,由财政部直接拨付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排中央直属垦区的培训资金,由财政部将资金拨付到农业部,再由农业部下拨到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央直属垦区将中央财政补助的资金和本级财务安排的资金补贴给受训农工或培训机构。
对经授权提供全国性的引导性培训和宣传资料机构的资金补助,由财政部将资金拨付到农业部,再由农业部下拨到机构。
第十五条当地财政部门收到培训机构的资金申请报告及经当地阳光工程办公室审核确认的项目合同书、经验收合格并由农民签名的受训人员名单、收费凭证等有关材料,经审核无误后,及时向培训机构拨付补助资金。
第十六条培训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训条件改善和技能资格鉴定开支等。项目工作经费由中央与地方分级分担。地方负担的项目工作经费,可从地方财政补助资金中适当安排,或由地方财政另行安排,但不得从中央补助资金中安排。
第四章资金管理与监督
第十七条培训机构不得因财政给予补助而借机提高收费标准,增加受培训农民的学费负担。
第十八条培训项目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基层财政部门要设立培训补助资金专账。
第十九条建立项目公示制度。当地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对培训机构、培训任务、受训人员、收费标准、资金补助及使用、转移就业等情况进行公示。
第二十条培训机构要建立农民培训台账和农民转移就业台账,提供用工单位用工证明等有关材料,并报当地财政部门和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备查。对没有达到本办法第八条相关要求的培训机构,将取消下参与申报“阳光工程”项目的资格。
第二十一条受培训农民领取培训券或培训补助现金时,要登记身份证号和联系电话,并要有签字、签章(手印)。
第二十二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向上一级财政部门上报培训工作的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省级财政部门应于次年3月份前将本省培训工作的完成情况、资金安排及使用情况等上报财政部。
第二十三条地方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要设立举报电话,会同同级行政监察部门认真查证落实举报事项,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要及时严肃查处。
第二十四条各级财政部门要依法加强培训补助资金的监督检查,配合审计等有关部门做好审计、检查、稽查工作。
第二十五条对骗取、套取、挪用、贪污培训补助资金的行为,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及其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三篇:浙江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浙财金〔2013〕66号
各市、县(市)及萧山区、余杭区财政局(宁波不发):
为促进我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工作顺利开展,保障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浙江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浙政办发〔2010〕97号)及浙江省财政厅《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预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浙财金〔2013〕4号)等规定,我厅研究制定了《浙江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浙江省财政厅
2013年9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浙江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工作顺利开展,保障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浙江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浙政办发〔2010〕97号)及省财政厅《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预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浙财金〔2013〕4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补助资金,是指依据全省(不含宁波,下同)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营业税缴纳情况,省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对各市、县(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下称救助基金)的补助资金。
第三条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安排遵循“统筹兼顾、适度调节、强调执行、结余控制”的原则。
第二章 补助条件和标准
第四条 省财政对已成立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按规定开设救助基金特设专户(或专户,下同),并依法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工作的市、县(市)实施补助。
第五条 省财政按以下因素进行补助:
(一)交强险营业税缴纳因素
一般市、县(市)按不高于上一当地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缴纳营业税数额的30%计算,欠发达及海岛市、县(市)按不高于上一当地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缴纳营业税数额的60%计算。
(二)公路里程因素
设区市:按不高于上一年末辖内高速公路里程数×0.1(万元/公里,下同)+普通公路一级、二级里程数×0.1+普通公路三级、四级、准四级里程数×0.15+等外公路里程数×0.2计算的金额进行补助。
县(市):按不高于上一年末辖内普通公路一级、二级里程数×0.1+普通公路三级、四级、准四级里程数×0.15+等外公路里程数×0.2计算的金额进行补助。
(三)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因素
上一本市、县(市)交通事故伤亡人数×R
R=本年省财政预算数×30%/全省上一交通事故伤亡人数
第六条 根据本办法第五条计算的补助金额低于100万元的县(市),按100万元予以补助。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级财政补助资金酌情予以扣减:
(一)未追偿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值的;
(二)当地救助基金银行存款余额(以当年6月30日为时点)超过依据本办法第五条计算的省级财政补助额的200%,并超过当地救助基金连续两年合计垫付额的;
(三)发现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违规违纪行为,或原已发现违规违纪行为应整改而没有及时整改的;
(四)当地财政部门未按要求及时将以往省财政下拔的补助资金拔入同级救助基金特设专户的;
(五)其他应核减的情形。
第八条 省财政一般于上一末预拨部分下一补助资金;每年8月底前,以各地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报送的经审计的上一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确定最终补助数。
第三章 补助资金管理
第九条 省财政根据全省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缴纳营业税情况安排当年预算。
第十条 上一各市、县(市)公路里程数,按浙江省公路管理局提供的数据确认。
第十一条 上一各市、县(市)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按省公安厅提供的数据确认。
第十二条 如因发生较大交通事故且基金垫付规模较大等原因,市、县(市)财政可向省财政厅申请追加补助。申请追加补助时,需提供以下资料:
(一)申请报告,包括但不限于基金运作、机构设置、制度建设、追偿手段、申请追加补助的原因等;
(二)本次较大交通事故已垫付基金情况;
(三)本级财政预算支付凭证;
(四)有关管理制度复印件;
(五)其他必要资料。
第十三条 省财政根据当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及各地需求情况,统筹追加各市、县(市)财政指标;市、县(市)财政局收到补助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将补助资金拨入同级救助基金特设专户。
第十四条 省财政厅不定期对补助资金进行监督检查,对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
第十五条 对提供虚假工作报告、财务会计报告,骗取或挪用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的,省财政将通过年终预算结算予以扣回,并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欠发达及海岛市、县(市)分类按《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省对市县财政体制的通知》(浙政发〔2008〕54号)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县(市)包含萧山区、余杭区。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3年10月10日起施行
第四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省级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 福建省财政厅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省级专项补助
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福建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省级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六部委《关于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国卫体改发〔2018〕4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落实有关重点工作成效明显地区给予激励支持的意见》(闽政办〔2017〕118号)等文件精神,根据《福建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31号)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16〕231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省级专项补助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用于全省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按照改革要求,综合推进改革和发展的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理规划。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按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要求和相关规划,结合全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事业现状,合理确定专项资金使用方向;
(二)统筹分配。统筹考虑医院全面发展和综合改革工作
共 6 页 第 1 页
需要,合理安排补助资金预算,保障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
(三)规范管理。加强对专项资金分配、使用过程管理,规范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责任,保障资金安全高效;
(四)正向激励。强化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管理,建立绩效评价情况与资金安排挂钩机制,实现奖优罚劣、正向激励的导向。
第四条
专项资金实施规划期与中央财政支持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规划期相衔接,现阶段暂定为2018-2020年。
第五条 专项资金编入省卫生计生委部门预算,由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共同管理。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分别履行下列管理职责:
(一)省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筹集、分配审核和拨付,包括:会同省卫生计生委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组织专项资金支出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绩效管理工作;组织专项资金执行期满或者被撤销后的清算、资金回收以及其他相关管理工作;
(二)省卫生计生委负责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和执行,包括会同省财政厅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具体管理制度;按预算管理的要求,编制专项资金支出预算和资金分配计划;提出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并按照确定的绩效目标对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跟踪和评价;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以及执行期满或者被撤销专项资金的共 6 页 第 2 页
清算、资金回收以及其他相关管理工作。
第六条 市(县、区)卫生计生部门负责组织项目实施、资金申报、监督及绩效评价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资金审核拨付、绩效管理等工作。
第七条
专项资金以推进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开展综合改革为导向,用于综合改革相关项目支出,具体使用范围由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财政部门研究决定。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结合本地实际,统筹使用上级和本级财政安排的相关资金,确保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综合改革相关工作应当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促进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具体如下:
(一)建立强有力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领导体制和推动机制,落实政府办医责任;
(二)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对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按照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确定的补偿途径和比例落实到位,持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建立科学合理补偿机制;
(三)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四)积极落实“两个允许”,深化人事编制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
(五)发挥医保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共 6 页 第 3 页
(六)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核算和财务信息公开工作;
(七)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八)其他相关工作。
第八条
专项资金采用因素法分配,由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根据改革地区数量、财力情况、资金总量、公立医院改革进展以及评价结果等因素确定。对在公立医院改革省级评价结果靠前或改革成效明显获得国家有关部委表扬的县(市、区)将给予奖励。对评价结果靠后或因改革进度偏慢、成效较差等被国家有关部委通报的县(市、区),扣减部分补助资金。
预算执行开始前,根据中央提前下达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和省级预留资金总量,按照实施改革区域所在地财力分档情况,设置四个档次进行预分配,各档次补助标准根据当提前下达的资金总量,由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研究确定。
预算执行中,国家和省级实施综合改革评价并确定考核排名及资金总额后,将结合已提前下达的资金数,将资金总量90%按照年初设置的四个档次进行结算分配。在此基数上,对排名靠后的5个地区,按结算分配后所得资金的10%比例予以扣减。所扣减资金加上省级资金总量预留的10%之和,按一定比例奖励排名靠前的10个县(市、区),受国务院(或财政部、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及国家考核排名靠前的地区加大奖励力度。具体奖励标准根据资金总量情况,由省卫生计生委、省财
共 6 页 第 4 页
政厅分研究确定(国家补助资金有明确指向的,不计入省级统筹额度,单列安排)。
第九条
省卫生计生委结合我省医改工作任务和公立医院改革工作重点及预算安排情况,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主动公开有关内容。
第十条
专项资金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每年在收到中央提前下达资金指标后,省卫生计生委应当根据工作任务安排情况,提出资金分配意见并报送省财政厅,省财政厅会同相关部门研究确定后下达,确保按照对下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管理时限要求将专项资金预计数提前下达各地。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卫生计生部门在收到省级专项资金指标文件后,统筹本级安排的相关补助,按程序和议定的使用范围并将资金拨付到具体项目单位,用于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相关工作。
第十一条
专项资金执行期间,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应当按照绩效目标对专项资金进行跟踪监督和绩效评价,包括预算执行、资金使用管理、投入效益、任务完成情况等,并对偏离绩效目标的项目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各级财政部门、卫生计生部门应当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开展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有关问题。
第十二条
专项资金应按规定的用途和范围分配使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共 6 页 第 5 页
专项资金禁止用于基本支出、一般性业务费和“三公”经费支出。
专项资金的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专项资金使用中属于政府采购管理范围的,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当主动接受财政、审计、卫生计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各级财政、卫生计生及其工作人员在专项资金分配、审核工作中,存在违反规定分配资金、向不符合条件的单位(或项目)分配资金或者擅自超出规定的范围或者标准分配或使用专项资金,以及其它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拘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五条
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卫生计生部门和医保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共 6 页 第 6 页
第五篇: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的报告
关于申请2012年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的报告
2012年是我市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第二年,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中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扎实做好收缴工作,按时足额保障待遇支付,同时加强内部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一、基本情况
根据《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11〕2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制定出台《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工作实施办案》(政发〔2011〕86号),文件确定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缴费补贴标准及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同时,市委、市政府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考核纳入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组织宣传、参保人数、基金征缴考核计分逐级量化、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基金征缴情况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年缴费标准设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十个档次,缴费最高不超过1000元,市财政对个人缴费的补贴标准为缴
100元补40元、缴200元补45元、缴300元补50元、缴400元补55元、缴500-1000元补60元,对城镇适龄参保年龄段的一、二级残疾人由市残联按最低缴费标准代缴全部,市财政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
2011年,全市适龄参保市民共有5719人,缴费100元为2183人,个人缴费金额为21.83万元,县级补贴8.73万元,市级补贴
1.10万元;缴费200元为417人,个人缴费金额为8.34万元,县级补贴1.88万元,市级补贴2085元;缴费300元为188人,个人缴费金额为5.64万元,县级补贴9400元,市级补贴940元;缴费400元为17人,个人缴费金额为6800元,县级补贴935元,市级补贴85元;缴费500到1000元为2765人,个人缴费金额为208.35万元,县级补贴16.59万元,市级补贴1.38元;
一、二级重度残疾为149人,个人缴费金额为6400万元,县级补贴6160元,市级补贴745元;个人补缴金额3.57万元。个人缴费总额249.05万元,县级补贴总额28.85万元,市级补贴应2.86万元,实2.5万元(不足部分将于2012年补齐),残联代缴总额1.49万元。
三、养老金发放情况
按照政发〔2011〕86号文件规定,年满60周岁参保市民基础养老金支付标准为每人每月75元,其中,省财政支付55元,市财政支付20元。2011年全年共计发放3743人,发放养老金165.3万元。
根据《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工作险实施办案》政发〔2011〕86号的文件规定,对于60岁以上市民给予每人每月20元补贴,按4960人计算,孝义市财政应补助119.04万元,今年预算100万元已列入年初预算。对于适龄参保市民最低缴费档次的补贴标准为40元/人〃年,依据2011年适龄参保人数5719人计算,孝义市财政应补贴22.88万元,今年预算资金30万元已列入年初预算。根据《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11〕20号)文件精神,省级试点的基础养老金由省级财政全额补贴。60周岁以上的参保市民,省财政每人每月应补55元,我市201260周岁以上的参保市民人数为4960人,省财政应补助327.36万元,减去去年结余238.90万元,今年省级财政应补助88.46万元。
四、存在问题
1、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部分乡镇、街办、社区重视不够。许多市民对这项惠民政策尚有疑虑,影响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扩面工作。
2、部分乡镇、街办、社区由于人员缺乏,导致收集的信息资料杂乱,影响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审核工作。
特此报告
附件:2012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情况申报表。
。。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二O一二年四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