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
保监会令2013年第2号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已经2012年12月21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
主 席项俊波2013年1月6日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管理,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保险市场秩序,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是指为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的人员,包括保险公司的保险销售人员和保险代理机构的保险销售人员。
第三条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授权,对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在中国保监会授权范围内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第四条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规定的资格条件,取得中国保监会颁发的资格证书,执业前取得所在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发放的执业证书。
第五条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从事保险销售,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 从业资格
第六条 从事保险销售的人员应当通过中国保监会组织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以下简称资格考试),取得《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
第七条 报名参加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报名申请:
(一)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
(二)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被宣布考试成绩无效未逾1年的;
(三)违反考试纪律情节严重,被宣布考试成绩无效未逾3年的;
(四)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格证书,被依法撤销资格证书未逾3年的;
(五)被金融监管机构宣布禁止在一定期限内进入行业,禁入期限未届满的;
(六)因犯罪被判处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未逾5年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 参加资格考试的人员,考试成绩合格,且无本办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自申请资格证书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由中国保监会颁发资格证书。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注销资格证书:
(一)资格证书被吊销的;
(二)资格证书被依法撤销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资格证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持有人应当向中国保监会办理变更、换发或者补发:
(一)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
(二)损毁影响使用的;
(三)遗失的。
第十一条 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可以根据当地实际,适当调整辖区内资格考试报考人员的学历要求,有关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另行制定。
降低学历要求取得资格证书的,从业地域不得超出该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辖区。第十二条 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向中国保监会备案后,可以对县级以下农村基层地区的报考人员以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少数民族报考人员实行资格考试特殊政策。
第三章 执业管理
第十三条 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应当为取得资格证书且无本办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人员在中国保监会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中办理执业登记,并发放《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执业证书》(以下简称执业证书)。
执业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应当及时在信息系统中予以变更,并在3个工作日内换发执业证书。
第十四条 执业证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名称及编号;
(二)持有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件号码、照片;
(三)资格证书名称及编号;
(四)持有人所在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代理机构名称;
(五)业务范围和执业地域;
(六)发证日期;
(七)持有人所在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代理机构投诉电话;
(八)执业证书信息查询电话和网址。
第十五条 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不得向下列人员发放执业证书:
(一)未持有资格证书的人员;
(二)未在信息系统中办理执业登记的人员;
(三)已经由其他机构办理执业登记的人员。
第十六条 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不得委托未持有资格证书及本机构发放的执业证书的人员从事保险销售。
第十七条 执业证书持有人的执业地域不得超出资格证书规定的从业地域范围。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收回执业证书,并在信息系统中注销执业登记:
(一)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离职的;
(二)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资格证书被注销的;
(三)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因其他原因终止执业的;
(四)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停业、解散或者因其他原因无法继续经营的。第十九条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应当在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的授权范围内从事保险销售。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从事保险销售,应当出示执业证书,保险代理机构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还应当告知客户所代理的保险公司名称。
第四章 管理责任
第二十条 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应当建立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管理档案,及时、准确、完整地登记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基本资料、培训情况、业务情况等内容。第二十一条 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应当对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基本的执业素质和职业操守。培训内容至少应当包括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及职业道德。
保险公司委托保险代理机构销售保险产品,应当对保险代理机构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至少应当包括本公司保险产品的相关知识。
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可以委托行业组织或者其他机构组织培训。
第二十二条 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不得发布有关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收入或者其他利益的误导性广告,不得以购买保险产品作为发放执业证书的条件。
第二十三条 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发现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在保险销售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立即予以纠正,并向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第二十四条 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应当规范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销售行为,严禁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在保险销售活动中有下列行为:
(一)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二)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三)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四)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
(五)利用行政权力、职务或者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者限制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或者为其他机构、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六)伪造、擅自变更保险合同,或者为保险合同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七)挪用、截留、侵占保险费或者保险金;
(八)委托未取得合法资格的机构或者个人从事保险销售;
(九)以捏造、散布虚假信息等方式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或者以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保险市场秩序;
(十)泄露在保险销售中知悉的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十一)在客户明确拒绝投保后干扰客户;
(十二)代替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
(十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的其他规定。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有前款规定行为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可以对相关保险公司采取向社会公开披露、对高级管理人员监管谈话等监管措施。
第二十五条 保险公司应当要求保险代理机构提供销售本公司保险产品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基本资料、培训情况等内容。
第二十六条 保险公司发现保险代理机构及其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其保险产品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立即予以纠正。保险代理机构及其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拒不改正的,保险公司应当立即终止与保险代理机构的委托代理关系,并向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第二十七条 任何机构、个人不得扣留或者变相扣留他人的资格证书。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格证书的,依法撤销资格证书,由中国保监会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 为他人提供虚假报名材料,代替他人参加资格考试,或者协助、组织他人在资格考试中作弊的,由中国保监会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伪造、变造、转让或者租借资格证书、执业证书的,由中国保监会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未取得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的人员从事保险销售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对该人员及相关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给予处罚;法
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由中国保监会对相关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人员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八条、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十九条和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有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行为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对该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及相关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给予处罚;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对相关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保险公司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中国保监会2006年7月1日颁布的《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6〕3号)同时废止。
第三十七条 再保险公司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国保监会负责解释。
第二篇: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保险公估从业人员监管办法
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保险公估从业人员
监管办法
保监会令2013年第3号
《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保险公估从业人员监管办法》已经2012年12月21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
主 席 项俊波
2013年1月6日
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保险公估从业人员监管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保险经纪机构从业人员、保险公估机构从业人员的管理,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保险市场秩序,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授权,对保险经纪机构从事保险经纪业务的人员(以下简称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保险公估机构从事保险公估业务的人员(以下简称保险公估从业人员)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在中国保监会授权范围内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第三条 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保险公估从业人员(以下统称从业人员)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规定的资格条件,通过中国保监会组织的资格考试,取得中国保监会颁发的资格证书,执业前取得所在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发放的执业证书。
本办法所称资格考试,是指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本办法所称资格证书,是指《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和《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第四条 从业人员从事保险经纪业务、保险公估业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
保监会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 从业资格
第五条 从事保险经纪业务的人员应当通过中国保监会组织的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取得《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保险公估机构从事保险公估业务的人员应当通过中国保监会组织的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取得《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第六条 报名参加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报名申请:
(一)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
(二)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被宣布考试成绩无效未逾1年的;
(三)违反考试纪律情节严重,被宣布考试成绩无效未逾3年的;
(四)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格证书,被依法撤销资格证书未逾3年的;
(五)被金融监管机构宣布禁止在一定期限内进入行业,禁入期限未届满的;
(六)因犯罪被判处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未逾5年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参加资格考试的人员,考试成绩合格,且无本办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自申请资格证书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由中国保监会颁发资格证书。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注销资格证书:
(一)资格证书被吊销的;
(二)资格证书被依法撤销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 资格证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持有人应当向中国保监会办理变更、换发或者补发:
(一)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
(二)损毁影响使用的;
(三)遗失的。
第三章 执业管理
第十条 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应当为取得资格证书且无本办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从业人员在中国保监会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中办理执业登记,并发放《保险经纪从业人员执业证书》、《保险公估从业人员执业证书》(以下简称执业证书)。
执业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应当及时在信息系统中予以变更,并在3个工作日内换发执业证书。
第十一条 执业证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名称及编号;
(二)持有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件号码、照片;
(三)资格证书名称及编号;
(四)持有人所在机构名称;
(五)业务范围;
(六)发证日期;
(七)持有人所在机构投诉电话;
(八)执业证书信息查询电话和网址。
第十二条 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不得向下列人员发放执业证书:
(一)未持有资格证书的人员;
(二)未在信息系统中办理执业登记的人员;
(三)已经由其他机构办理执业登记的人员。
第十三条 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不得委托未持有资格证书及本机构发放的执业证书的人员从事保险经纪业务、保险公估业务。
第十四条 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发现从业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立即予以纠正,并向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收回执业证书,并在信息系统中注销执业登记:
(一)从业人员离职的;
(二)从业人员的资格证书被注销的;
(三)从业人员因其他原因终止执业的;
(四)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停业、解散或者因其他原因无法继续经营的。
第十六条 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基本的执业素质和职业操守。培训内容至少应当包括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及职业道德。
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可以委托行业组织或者其他机构组织培训。
第十七条 从业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应当出示执业证书。
第十八条 从业人员应当在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授权范围内从事保险经纪业务、保险公估业务。
第四章 禁止行为
第十九条 从业人员不得以捏造、散布虚假信息等方式损害其他机构、个人的商业信誉,不得以虚假广告、虚假宣传或者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保险市场秩序。
第二十条 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从事保险经纪业务。
第二十一条 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不得为非法从事保险业务、保险经纪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开展保险经纪业务。
第二十二条 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二)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三)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四)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
(五)利用行政权力、职务或者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者限制投保
人订立保险合同;
(六)伪造、擅自变更保险合同,或者为保险合同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七)挪用、截留、侵占保险费或者保险金;
(八)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或者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九)串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骗取保险金;
(十)泄露在保险经纪业务中知悉的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第二十三条 保险公估从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向保险合同当事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差错或者遗漏的保险公估报告;
(二)隐瞒或者虚构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三)冒用他人名义或者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
(四)串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骗取保险金;
(五)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或者故意夸大已发生保险事故的损失程度等;
(六)利用行政权力、股东优势地位或者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限制投保人订立保险公估合同、接受保险公估结果,或者限制其他机构正当的经营活动;
(七)给予或者承诺给予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
(八)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或者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九)泄露在保险公估业务中知悉的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第二十四条 任何机构、个人不得扣留或者变相扣留他人的资格证书。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格证书的,依法撤销资格证书,由中国保监会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为他人提供虚假报名材料,代替他人参加资格考试,或者协助、组织他人
在资格考试中作弊的,由中国保监会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 伪造、变造、转让或者租借资格证书、执业证书的,由中国保监会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未取得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的人员从事保险经纪业务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对相关保险经纪机构给予处罚;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由中国保监会对相关保险经纪机构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 保险公估机构的人员未取得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从事保险公估业务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对相关保险公估机构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至第十六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从业人员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保险经纪从业人员有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行为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并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对该从业人员及相关保险经纪机构给予处罚;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对相关保险经纪机构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从业人员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保险公估从业人员有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行为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对相关保险公估机构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从业人员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3年 7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五条 再保险经纪从业人员的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中国保监会负责解释。
第三篇: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大纲
一、保险基础知识
(一)风险与风险管理
1.风险概述
风险的含义;风险的构成要素;风险的种类;风险的特征。
2.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含义与演变;风险管理的程序;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管理的方法。
(二)保险概述
1.保险的要素与特征
保险的定义;保险的要素;保险的特征;保险与相似制度的比较。
2.保险的分类
按照实施方式分类;按照保险标的分类;按照承保方式分类。
3. 保险的功能
保险保障功能;资金融通功能;社会管理功能。
4.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保险的历史沿革;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三)保险合同
1.保险合同的特征与种类
保险合同的定义;保险合同的特征;保险合同的种类。
2.保险合同的要素
保险合同的主体;保险合同的客体;保险合同的内容。
3.保险合同的订立与效力
保险合同的订立;保险合同的形式与构成;保险合同的效力。
4.保险合同的履行
投保人义务的履行;保险人义务的履行。
5.保险合同的变更、中止及终止
保险合同的变更;保险合同的中止;保险合同的终止。
6.保险合同的解释与争议处理
保险合同条款的解释;保险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四)保险基本原则
1. 最大诚信原则
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规定最大诚信原则的原因;最大诚信原则的内容;违反最大诚信原则的表现形式及其法律后果。
2.保险利益原则
保险利益及其确立条件;保险利益原则及其对保险经营的意义;保险利益原则在保险实务中的应用。
3.损失补偿原则
损失补偿原则及其意义;影响保险补偿的因素;损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损失补偿原则的例外情况。
4.近因原则
近因及近因原则;近因原则的应用。
(五)保险公司业务经营环节
1.保险销售
保险销售的含义;保险销售的主要环节;保险销售渠道。
2.保险承保
保险承保的含义;保险承保的主要环节与程序;财产保险的核保;人寿保险的核保。
3.保险理赔
保险理赔的含义;保险理赔的基本原则;保险理赔的流程。
4.保险客户服务
保险客户服务的定义;保险客户服务的主要内容;财产保险客户服务的特别内容;人寿保险客户服务的特别内容。
(六)财产保险
1.财产保险概述
财产保险的定义;财产保险的特征;财产保险的种类。
2.企业财产保险
企业财产保险的保险标的范围;企业财产保险的责任范围;企业财产保险的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企业财产保险的保险费率与保险期限;企业财产保险的赔偿处理。
3.家庭财产保险
家庭财产保险的含义;家庭财产保险的保险标的范围;家庭财产保险的责任范围;家庭财产保险的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家庭财产保险的保险期限与保险费率;家庭财产保险的赔偿处理。
4.机动车辆保险
机动车辆保险的保险标的;机动车辆损失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机动车辆保险的附加险;机动车辆保险的无赔款优待。
5.国内货物运输保险
货物运输保险及其特征;国内货物运输保险的责任范围;国内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险金额;国内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险期限与保险费率;国内货物运输保险的赔偿处理。
6.责任保险
责任保险及其特征;责任保险的主要种类。
7.信用(保证)保险
信用(保证)保险及其特征;信用保险的主要种类;保证保险的种类。
8.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及其特点;农业保险的种类。
(七)人身保险
1.人身保险概述
人身保险的定义;人身保险的特征;人身保险的种类。
2.人寿保险
人寿保险的种类;人寿保险合同的常用条款;人寿保险的定价。
3.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含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特征;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可保风险分析;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主要内容;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主要种类。
4. 健康保险
健康保险及其特征;健康保险的种类。
(八)保险代理人
1.保险代理人概述
保险代理人的含义;保险代理人的法律特征;保险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保险代理人与保险经纪人的区别;保险销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管理。
2.保险代理机构
专业保险代理机构;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九)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道德的特征。2.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职业道德 守法遵规;诚实信用;专业胜任;客户至上;勤勉尽责;公平竞争;保守秘密。
二、相关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1.保险法概述
保险法的立法目的;保险法的适用范围;保险法的立法原则。
2.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的一般规定;人身保险合同;财产保险合同。
3.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与组织机构;设立保险公司的条件与审批程序;保险公司的变更、解散、撤消与破产;寿险公司依法撤消与破产的特殊处理。
4.保险经营规则
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保险公司的各种准备金及其提取;保险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
5.保险代理人
保险代理人的资格与营业资格的取得;保险代理人的责任;保险代理人的执业规则。
6.保险业的监督管理
保险条款与保险费率的审批;对保险公司的业务状况、财务状况及资金运用状况的检查;对保险公司的整顿与接管。
7.相关各方的法律责任
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违反保险法的行为及其各自的法律责任;保险代理人违反保险法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保险人及其工作人员违反保险法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二)《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
1.保险代理机构管理
保险代理机构的界定;保险代理机构的设立;保险代理机构的变更;保险代理机构的解散与破产。
2. 保险代理机构的资格管理
保险代理从业基本资格和执业证书管理;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
3.保险代理关系管理
保险公司的管理规则;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守则。
4.保险代理机构的经营规则
保险代理机构的经营范围;保险代理机构的经营规则;保险代理机构业务人员的行为守则。
5.保险代理机构的监督
非现场检查;现场检查。
6.法律责任
保险代理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或者业务人员的法律责任;保险代理机构的法律责任;保险公司的法律责任。
(三)《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
1.总则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定义;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要求。
2.从业资格
取得资格证书的条件;换发资格证书的条件;变更、更换和补发资格证书的条件。
3.执业管理
执业管理程序要求
4.管理责任
行为规范;禁止性行为规定。
5.法律责任
资格考试作弊的处罚;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违反规定的处罚;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违规行为处罚。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基本原则
民法通则的调整对象与适用范围;民法通则规定的有关民事活动原则。
2.公民(自然人)与法人
公民;法人。
3.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民事法律行为;代理。
4.民事权利
财产所有权;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债权。
5.民事责任与诉讼时效
有关民事责任的各项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1.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不正当竞争的界定。
2.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监督检查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者需要承担的各种法律责任。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 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
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
2.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消费者组织;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
第四篇:互联网保险销售监管文件
保监发〔2011〕53号
各保监局,各保险专业代理公司、各保险经纪公司:
为了促进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的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切实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我会制定了《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了促进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的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切实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保险经纪机构监管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健全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管理制度;
(二)具有合理的互联网保险业务操作规程;
(三)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且经营区域不限于注册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四)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三条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应当在具备下列条件的互联网站上开展保险业务:
(一)依法取得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或者在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完成网站备案;
(二)网站接入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三)有与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相适应的电子商务系统,能实现投保人的全部投保信息与保险公司核心业务系统的实时对接;
(四)具备健全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技术,具有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第三方电子认证、数据备份等功能;
(五)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四条保险代理、经纪公司通过互联网站开展保险业务的,应当自业务开展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由总公司向中国保监会报告,并提交下列书面材料一式两份:
(一)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报告,包括业务操作规程、运营模式、管理部门及其负责人名单、从业人员配备情况等内容;
(二)互联网保险业务管理制度,包括交易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销售及售后服务管理等;
(三)开展业务的互联网站的基本情况,包括名称、网址、接入地、依法经营资质的证明材料等;
(四)开展业务的互联网站的电子商务系统建设情况,包括基本架构、运营基础设施、安全技术及保障措施等;
(五)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申请人应将前款规定材料同时报送注册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一份。
第五条中国保监会自收到保险代理、经纪公司提交的互联网保险业务报告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报告材料不完整的,通知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在10个工作日内补正材料;
(二)报告材料完整齐备或者经补正后材料完整齐备的,中国保监会应当在备案报告上加盖印章,一份存档,一份退还保险代理、经纪公司。
第六条开展保险业务的互联网站名称、网址变更的,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保监会及注册地所在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保险代理、经纪公司终止某互联网站上的保险业务的,应当自决定终止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保监会及注册地所在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第七条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应当集中运营、集中管理。
保险代理、经纪公司的从业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通过互联网站销售保险产品。
第八条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应当在相关互联网站页面的显著位置披露自身的相关信息,披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一)中国保监会颁发的业务许可证;
(二)营业执照登载的信息或者营业执照的电子链接标识;
(三)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依法设立的分公司名称、办公地址、服务电话号码;
(四)保险公司的授权范围及内容。
保险代理、经纪公司设立有网站的,还应当在网站上披露与其合作的网站名称和网址等信息。
第九条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应当在相关互联网站页面的显著位置列明保险产品及服务等信息,列明的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保险产品的承保、销售主体;
(二)保险合同全部条款和费率表,其中应当对保险合同中的犹豫期、免除保险公司责任条款、费用扣除、退保、保险单现金价值等事项予以重点提示;
(三)保险费支付方式;
(四)保险合同订立的形式,其中采用电子保险单格式的,应当予以明确说明;
(五)纸质保险单证、保险费发票凭证的配送方式和寄出时间;
(六)保险单查询及投保人咨询、投诉渠道;
(七)保险合同承保、保全、退保、理赔办理流程及退保金、保险金支付方式;
(八)有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身份信息、投保交易信息和投保交易安全的保障措施;
(九)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信息。
第十条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应当由具备中国保监会规定的资格条件、取得中国保监会颁发的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负责保险产品的销售及服务。
第十一条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应当在相关互联网站页面的投保流程中设置投保人点击确认环节,由投保人确认以下内容:“是否已阅读保险条款的全部内容,了解并接受包括免除保险公司责任条款、犹豫期、费用扣除、退保、保险单现金价值等在内的重要事项。”
第十二条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应当通过柜台、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网上在线等方式,及时、全面、准确地回答社会公众有关互联网保险业务方面的咨询,主动向投保人提示承保信息,告知投保人有要求提供纸质保险单证、保险费发票凭证的权利。
投保人要求提供纸质保险单证、保险费发票凭证的,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应当自保险合同成立时起48小时内寄出,并于10个工作日内送达投保人。因特殊原因不能在约定时间内送达的,应当与投保人协商一致或者及时向投保人说明有关情况。向投保人提供保险单证时,应当附保险合同全部条款。
第十三条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应当妥善保管保险合同生成的全部信息、互联网保险业务账簿、相关原始凭证和资料,保管期限自保险合同终止之日起计算,保险期间在1年以下的不得少于5年,保险期间超过1年的不得少于10年。
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应当采取数据备份、故障恢复等技术手段,确保与互联网保险业务有关的交易数据和信息的安全、真实、完整。
第十四条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应当遵守《保险法》、《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保险经纪机构监管规定》等法律法规和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
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违反《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的,由中国保监会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止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
第十五条中国保监会应当在其互联网站上建立信息披露专栏,及时对符合本办法要求、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名称及相关互联网站名称、网址等信息进行披露,便于社会公众查询和监督。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应当在其互联网站上及时登载中国保监会披露的前款信息。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中国保监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全国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试卷
全国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试卷
(二)一、单选题
1、在类型上看投保人对拥有财产的占有权所享有的利益属于()。A.期待利益 B.现有利益 C.经济利益 D.合同利益
2、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中,构成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责任的首要条件是()。
A.在保险期间内的被保险人遇到了意外 B.在保险期内被保险人遭受了意外伤害
C.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可能遭受了伤害 C.在保险期限外被保险人可能遭受了伤害
3、在我国合同约定分期支付保险费,投保人支付的首期保险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投保人从被告知之日起,超过30日未支付保险费,或超过规定期限60日内未支付当期保险费的()。
A.合同效力中止 B.合同效力终止 C.合同解除 D.合同失效
4、经债务人同意,债权人以债务人为被保险人投保死亡保险时,其保险利益的限制范围是()。
A.以生命价值为限 B.以缴费能力为限 C.以债权金额为限 D.以财产价值为限
5、在健康保险实务中,保险人对初次投保健康保险的被保险人都要规定一个等待期(或观察期),如果被保险人在等待期内发生疾病,则保险人的处理意见是()。
A.部分承担保险责任 B.全部承担保险责任
C.不承担任何保险责任 D.追加保费后承担保险责任
6、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合同,在未经被保险人同意并认可的保险金额时()。
A.保险合同不变更 B.保险合同无效 C.保险合同被解除 D.保险合同终止
7、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可以划分为()。
A.财务目标和技术目标 B.损失前目标和损失后目标 C.分析目标和处理目标 D.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
8、除重大疾病等保险以外,绝大多数健康保险尤其是医疗费用保险通常为()。
A.短于一年的极短期保险 B.一年期的短期保险 C.五年期的中期保险 D.五年以上的长期保险
9、根据《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保险销售人员从事保险销售活动时,不得有的行为包括()。
A.自觉接受所属保险公司的管理 B.向客户明确说明保险合同中责任免除
C.挪用、截留、侵占保险费或保险金 D.向客户说明分红保险等新型产品的费用扣除情况
10、根据保险的基本原理,汽车碰撞的风险一般属于()。A.投机风险 B.纯粹风险 C.社会风险 D.自然风险
11、投保人未按约定维护保险标的的安全义务时,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费,也可以才去的一种处理方式是()。
A.宣布合同无效 B.解除合同 C.变更合同 D.宣布合同终止
12、保险人向投保人收取的保险费,在保险人赔付的金额和业务费用后,不应获得过高的营业利润,这种保险费率厘定所体现的标准与原则是()。
A.适度性原则 B.公益性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盈利性原则
13、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订立保险合同的正式书面凭证为()。A.批单 B.保险凭证 C.暂保单 D.保险单
14、保险代理从业人员遭到某些特殊情况须要超越代理权须要经过()许可。
A.保监会 B.所属机构 C.行业机构 D.投保人
15、保险代理从业人员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A.守法遵规 B.诚实信用 C.勤勉尽责 D.专业胜任
16.在寿险契约保全中,客户申请保单借款,险别转换等所涉及的寿险契约保全的具体内容属于()。
A.合同权益行驶 B.合同内容变更 C.保险关系转移 D.保险金和投保金给付
17、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核心是()。
A守法遵规 B.诚实信用 C.客户至上 D.勤勉尽责
18、某定期死亡保险的被保险人死亡时,保险人发现其投保年龄小于实际年龄(假定该被保险人的死亡原因属于保险责任),则保险人通常运用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增加保险金给付额 B.减少保险金给付额 C.退返多收保险费 D.收取少交保险费
19、在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违反了保证义务的法律后果是()。A.保险人承担或赔偿或给付全部保险金责任 B.保险人部分承担或给付赔偿保险金责任
C.保险人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D.保险人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但可退还保险费 20、社会保证是保持()的重要条件。
A.社会进步 B.经济发展 C.社会发展 D.社会稳定
21、保险人在厘定健康保险费率时,重要考虑的因素是()。A.疾病(伤残)持续时间 B.利息率 C.解约率 D.死亡率
22、人们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改变风险的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但是从总体上风险是不能彻底解除的,这一原理所体现的风险特点是()。
A.发展性 B.普遍性 C.客观性 D.不确定性
23、在重大疾病保险中,某类产品通常作为寿险的附约,保险责任包含重大疾病和死亡高残两类,且有确定的生存期间,这种类型的重大疾病保险属于()。
A.独立主险型重大疾病保险 B.提前给付型重大疾病保险 C.附加给付型重大疾病保险 D.比例给付型重大疾病保险
24、在长期护理保险中,影响其年交保费的主要因素是()。A.投保年龄,等待期间和保险金额 B.投保年龄,共付比例和保险责任 C.投保年龄,给付方式和投保利益 D.投保年龄,给付限额和保险条款
25、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内容一般是指()。
A.告知、担保、弃权与合理反言 B.告知、保证、主张与禁止反言 C.告知、保证、弃权与禁止反言 D.告知、保证、弃权与合理反言
26、可保风险的条件之一是风险不能使大多数的保险标的同时遭受损失,该条件的含义是()。
A.要求损失的发生具有分散性 B.要求损失的发生具有一致性 C.要求损失的发生具有一贯性 D.要求损失的发生具有积累性
27、根据保险基本原理,少数保险人所遭受的损失分摊范围是()。A.投保人之间 B.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 C.被保险人与代理人之间 D.保险公司与政府之间
28、我国在保险合同变更的各种情况中,由于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变化而引起的保险合同变更是()。
A.保险合同主体变更 B.保险合同内容变更 C.保险合同客体变更 D.保险合同效力变更
29、根据保险理论,可保风险的条件之一是()。A.风险应当是纯粹性风险 B.风险应当具有必然性 C.风险应当使少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D.风险应当有导致重大损失的确定性
30、投保人在保险订立之前,订立之时及在合同有效期内,因对已知的与危险和标的的有关实质性重要事实向保险人做真实陈述,投保人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
A.危险增加通知义务 B.如实告知义务 C.提供单证义务 D.协助追偿义务
31、人寿保险费定价过程中,计算人寿保险费的三大要素是()。A.预定死亡率,预定利息率,预定费用率 B.预定死亡率,实际利息率,预定费用率
C.预定死亡率,预定利息率,实际费用率 D.实际死亡率,预定利息率,预定利息率
32、在我国健康保险经营实务中,保险人对疾病保险所做的投保规定是()。
A.作为附加险投保 B.作为独立险种投保 C.作为辅助险种投保 D.作为组合险种投保
33、国家(政府)对特定对象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规定其必须投保的保险叫做()。
A.商业保险 B.资源保险 C.强制保险 D.普通保险
34、按照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对属于保险责任保险事故损失,在保险人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达成赔偿协议或给付保险金额协议的情况下,履行赔偿或给付义务的最长时限是()。A.15日 B.20日 C.30日 D.10日
35、投保人必须将保险单移交给保险人的情况是()。
A.自动垫交保费 B.将原保单改为交清保单 C.将原保单改为期限保险单 D.保单贷款
36、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中,对于意外伤害造成的残疾来说,责任期限实际上是()。
A.确定残忍程度的标准 B.确定残疾程度的条件 C.确定残疾程度的期限 D.确定残疾程度的依据
37、保险代理从业人员应为客户提供热情、周到和优质的专业服务,这所诠释的是职业道德中的()。
A.客户至上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勤勉尽责原则 D.专业胜任原则
38、如果损失的发生是由具体因果关系的连续事故所致,且前因是除外风险,后因是被保风险,则保险人对该损失的正确处理方式是()。A.比例赔偿 B.予以赔偿 C.不予赔偿 D.部分赔偿
39、保险费率厘定的公平性原则要求()。A.保险费率与实际损失率一致 B.同一险种对所有被保险人费率相同 C.所有保险公司同一险种的费率相同
D.保险人收取的保险费应与其承担的保险责任对等
40、在长期护理保险保单中,保险人可以在保单更新时提高保险费率,但提高保险费率的基本要求是()。
A.必须一视同仁的对待同样风险情况下的所有被保险人 B.必须一视同仁的对待不同风险情况下的所有被保险人 C.必须明显区别的对待同样风险情况下的所有被保险人 D.必须明显区别的对待不同风险情况下的所有被保险人
41、执业证遗失或因损毁影响使用的,根据规定其不发或者更换的单位是()。
A.保险中介公司 B.所属保险公司 C.当地保险学会 D.保监局
42、作为保险合同法律特征之一的射幸性具体是指()。A.保险人并不必然履行赔付义务 B.投保人履行告知义务,保险人必须履行赔付义务 C.保险人必然履行赔付义务
D.投保人缴纳保险费,保险人必须履行赔付义务
43、“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思想所体现的是保险特征是()。A.经济性 B.互助性 C.法律性 D.补偿性
44、人们只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风险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但是从总体上说,风险是不能彻底消除,这一原理体现风险特征是()。
A.发展性 B.普遍性 C.客观性 D.不确定性
45、保险合同成立后,有权随时解除合同的主题是()。A、保险人 B被保险人 C投保人 D受益人
二、判断题
46、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代理人是根据被保险人委托向被保险人收取代办手续费,代理手续费并在被保险人授权范围代办,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
47、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48、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保险约定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到期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49、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在财产保险中,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无责任尽力才去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损失。()
50、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分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为共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