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发展必经之路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发展必经之路
当今社会企业信息化正在融入越来越多的企业,企业信息化已经从一个词汇、一个术语变为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机制。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当前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中之重。
伴随信息化的浪潮,我国信息化正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双向推进,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深化,但我国关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仍属于起步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提高我国企业,尤其是占我国支柱地位的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企业用户对信息化效果的满意度提高,信心、决心增强;企业信息化的预算增加、投入力度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已经开始从以ERP为核心向客户服务和向产品设计两端延伸。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新发展机遇,实现全面信息化不仅成为中小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必须率先抢占的制高点,同样也是中国本土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化所必备的通行证。笔者认为,企业管理信息化首先需要有一个整体认识,企业要想着手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有相应的策略,企业管理信息化策略是从“战术”的层面,具体提出开展企业管理信息化应注意的问题,充分了解这些策略和措施,可以使企业少走弯路,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选择一款适合公司特点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市面上的管理软件繁多,如何才能真正挑到一款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是企业管理者火眼金睛来搜寻的。
用友U8 All-in-One对于本土中小企业市场、产品研发、产品设计、生产、采购、销售、售后服务等在高效协同、高度共享信息领域的作用和价值,不仅可以有效保证企业拥有“基于事实管理”的正确决策,同时也是中国中小企业积极应对未来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保障。
用友U8从设计到制造到销售到服务的经营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商品流通管控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一体化;以精细成本与绩效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一体化;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一体化;以协同办公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一体化;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一体化。
笔者认为,企业信息化绝不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这已经被许许多多成功企业的实践所证实。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国中小企业而言,供应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在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中高层管理者而言,任何一项决策对企业的发展和生存都可能直接导致生死攸关的结果。即使再富有经验的管理者,仅靠有限的信息、个人经验或感觉进行决策也难以保证所有决策的正确性。
通过管理软件应用模式,彻底打破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单业务领域应用和独立产品应用的难题,真正实现了企业的全面信息化。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了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大大地转变了企业的思想观念,转换了企业的运营体系,提升了企业对外部不断变化的大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速度、缩小了与国外先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差距,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第二篇: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撰稿人:束正冬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体系。企业文化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是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全面超越。风电作为新能源发电的主力军,企业文化是其在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介绍以下三点来体现文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统揽全局,确立企业经营理念
企业文化属竞争文化,以主动争取为特色。企业只有潜心研究,积极寻求适合风电企业发展的思想原则和方法,即经营理念,才能寻求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也是一些区域的主导和龙头产业,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度。东台具有发展电力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拥有良好的风力资源和海洋资源。目前,随着我国对新能源项目的不断大力支持,国华能源投资公司统揽全局,审时度势,抓住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确立了“五型企业”的经营理念,通过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海上风电事业,加速实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无论是确定经营之道理,培育企业精神,还是塑造企业形象,都要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一原则进行。
二、以人为本,突出主体安全意识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职工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最直接参与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就是研究如何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发展,尊重人的需要,以形成企业群体的价值观。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过去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升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安全管理是我们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认为电力企业文化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思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中营造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给职工以亲切感和归属感,使企业文化成为联系职工的感情纽带,使职工真正与企业同甘苦、共荣辱,真诚地为企业发展拼搏效力。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搞好企业行政透明度,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通过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双达标”、“创一流”工作,对生产、生活环境进行治理和建设,以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吸引人,激发职工的荣誉感;通过播放一些安全责任事故的宣传片,更加形象生动地让员工拥有安全理念,努力强化自身的技能的同时,牢记公司“三分能力、七分责任”的企业发展观。
三、不拘一格,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设计、塑造、展示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具有难以估量的魅力。企业知名与否,形象如何,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开展横向联合,拓宽经营领域有着重大作用。良好的企业形象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走向市场,参与竞争,企业形象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为了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公司注重加强企业软硬件建设,运用传媒及各种手段,塑造江苏风电新品牌、新形象,对外展示“诚信、包容、变革、责任、合作”的企业形象。通过新闻报道,介绍企业的规模、实力、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经营优势和发展前景等,扩大影响面,提高知名度;通过积极开展公关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参加公司内外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比赛,举办公司艺术节等形式,提高企业声望,增强吸引力;通过抓行风,树形象,深入持久地开展供电优质服务活动,围绕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把为广大客户、全社会提供充足、可靠、优质、价格合理、服务满意的电力,作为供电部门的根本追求,大力开展“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和规范化服务,努力塑造光明使者的良好形象;随着射阳、徐州、连云港等地风电事业的陆续
开展,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日趋重视,江苏风电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而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去赢得社会的了解、认识和信赖。为此,我们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是,牢牢树立品牌意识、形象意识,不拘一格地进行自我形象设计,适时确定发展蓝图和实施程序,进一步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吸引力,为开拓区内外电力市场、招商引资、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正确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优秀文化的指引下,我们的企业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第三篇: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放权
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放权
当今中国最抢手的是人才,最热门的话题是人才竞争,人才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否吸引、留住和培养人才对于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放权,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它不仅是企业管理人才以及培养人才的基本方式,也是企业员工,特别是管理层,建立共同愿景的一个有效手段。
被称为全球第一CEO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的管理秘诀是:团队、用人与放权。他不仅看中团队和用人的重要性,也强调了放权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起到的巨大作用。他认为,CEO的首要任务是“一手抓种子,一手拿化肥和水,用自己手中的化肥和水让种子成长。帮助身边的人不断成长和创新,从而让公司也能够不断地发展。”
哒咔手机考勤也同样提倡放权管理的理念,让管理者能从繁杂的考勤管理事务中超脱出来。管理者可以将权利下放到各个部门主管,由部门主管管理本部门员工的考勤,从而避免了管理者需要审核每个员工的考勤情况。在需要的时候,管理者还可以通过浏览器端对员工的考勤情况进行查看。如果发现有员工的考勤情况未及时核对时也可以提醒部门主管进行修改。
这种放权但不放任的管理方式,既能发挥下属的主观能动性,又不至于完全脱离控制。因此学会放权,才有助于形成激励人才、培养人才的氛围,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第四篇:信息化是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是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面对着WTO的挑战,广大施工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正面临着是迅速登上高速驶进的时代快车,还是被时代快车所抛弃的艰难抉择。纵观国内外知名企业发展的历史,我们认为我国的施工企业应当积极地、有步骤地策划、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企业信息化是改造“传统企业”使其成为“现代化企业”的必由之路。
一、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涵义
施工企业信息化就是应用以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重构企业核心业务,加强项目管理控制,加强企业运作控制,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涉及的范围看,施工企业信息化有两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企业管理层面上的信息化,包括信息的采集、文档的传递等基本工作流程,还包括经营、计划、预算、采购、供应、设备、人力资源、财务、后勤、客户关系等;二是工程项目管理层面上的信息化,包括进度计划、网络计划编制、施工平面图、项目成本控制、机具设备管理、合同管理、材料管理、图纸理、安全管理等。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信息共享与运用。包括:市场信息、项目信息、设备信息、竞争信息;
2.办公自动化。包括:信息传递、电子邮件、公文流转、工作日程安排、协同办公、工作流程自动化;
3.工程项目管理数字化。包括:进度计划、网络计划编制,施工平面图,项目成本控制,机具设备管理,合同管理,材料管理,图纸管理,安全管理等;
4.企业管理数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将企业在管理、工程、造价、成本、物资、计划、统计、技术、质量、安全、行政等方面的信息,经集成并综合处理为企业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如:施工进度、物资供应、成本核算等,以利于进行实时管理、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应用程度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OA办公自动化系统;第二,MIS管理信息系统;第三,ERP/EAI/E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企业应用集成/电子商务。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在第一和第二个层次上,一些国有先进企业和部分三资企业已开始进入第三个层次。
目前我国大型企业使用管理软件的比例达80%。其中,财务软件占60%;业务/商务软件(如,招投标、预算、合同管理等)占30%;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占10% 左右。2000万家中小企业使用管理软件的比例为30%,绝大多数都是财务软件。
三、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成就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建筑业及广大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概括起来如下几个特征。第一,建筑业网站建设从无到有。建设部设立了政府部门网站《中国工程建设和建筑业信息网》;省市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了地方管理网站 ;全国还有不少专业的建筑网站,如《中国建筑资讯网》等;大型企业都设置了自己的网页或网站。第二,广泛应用计算软件和工具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筑施工领域,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包括工程量计算、施工平面图设计、编制工程进度网络、施工组织设计自动生成系统等)、设计计算系统(深基坑支护设计、脚手架设计、模板设计等)、项目管理系统(项目成本、进度管理、物资台帐管理、日常信息管理)等。第三,在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控制技术。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金茂大厦等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预拌混凝土上料自动控制、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如上海大剧院工程等)、整体爬升脚手架的提升、幕墙的生产与加工、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数据采集等,都广泛采用了自动控制技术。第四,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推进办公自动化和行政管理信息化。
如北京市建委建筑业管理处开发使用了《网络办公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此系统实现企业信息管理和资质审批,包括企业资质网上申请、审批、年审、动态管理(资质升级和降级)、变更、年审、备案、资质证书管理和相关资质申请审批工作处理情况查询,并且上述功能都是通过启动系统设置的工作流完成,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为因素干扰,同时,该系统与建委内部各职能部门数据交换可获得企业在一级市场承包情况、在二级市场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情况和企业施工过的工程质量信息和施工安全方面情况等。
四、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我国施工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不难发现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主要以开发应用单机版应用软件为主,单机操作,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第二,应用面不广。目前,真正使用计算机来进行建筑施工辅助管理的仅仅是一些重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方法、实力比较雄厚的施工企业,或者说,仅仅是这些单位的某些部门在用。相关的计算机辅助管理软件在施工企业的运用远不及辅助设计软件在建筑设计院中那样普及。第三,应用的深度不够,大多数企业停留在日常工作数字化层面上。第四,应用的技术含量不高,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集成优势进行信息交流,忽略了信息技术互动性带来的管理效应。第五,国内某些专项施工工艺采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而在日本已采用自动化施工系统,不仅将施工现场作为一个车间,而且实现由计算机控制的机械化流水线施工。第六,国内行业管理刚开始建立数据库,而日本则要求从2004年起,要想参与重点公共建筑项目,设计方、承包方从项目的招投标、项目管理信息的提交,直到竣工资料备案都必须通过计算机网络或电子介质进行,并且必须符合有关的格式标准,即必须按照信息化的规程行事,树起了一道无形的技术壁垒。第七,缺乏适用标准和适用的数据库,不利于推广信息技术。同时,建筑业从业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水平不高;第八,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企业利润偏低,无力加大此方面投入;还由于投入信息化市场回报不明朗,管理层对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认识不足,也使企业不愿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
五、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步骤
如前所述,施工企业信息化可分为企业管理层面和工程项目管理层面。当前,我国施工企业管理又可细分为集团公司(工程局)和子公司(工程处)两个层次的管理。集团公司(工程局)的主要管理业务为:集团公司的经营、计划、人事、财务、技术管理;对所属分公司的管理以及对所属重点项目的综合信息处理。子公司(工程处)的主要管理业务为:子公司的经营、计划、人事、财务、技术管理;对所属项目的综合信息处理。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管理业务为:与具体工程项目相关的信息处理。如,招投标、预决算、施工组织与计划、合同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等。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尚未形成企业指导项目、项目依托企业,协调发展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国内一些具有影响的软件开发商也大多将业务重点放在项目管理层面上。如同望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地开发了同望建筑工程招投标集成系统、同望公路工程招投标集成系统和同望项目管理集成系统。这些系统较好地满足了工程项目管理层面的需要,深受广大施工企业欢迎。但如何将项目层面与企业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积极应对WTO的挑战是摆在广大施工企业和软件开发商面前的一大课题。我们认为广大施工企业应积极地有步骤地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企业内部网络,为构建企业信息化平台提供基础硬、软件环境。
2.在企业内部建立网上协作环境。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及时的上传下达,实现高效率的网络协同工作。另一方面,建立企业网站,从而加强企业内部与外部运转效率,及时对内、对外发布企业、产品等信息、宣传企业形象。
3.建设企业的核心业务管理和应用系统。如财务管理系统、经营计划系统、采购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设备物资管理系统、人事教育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等。
4.建设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在企业网站基础上,增加网上交易功能,如实现电子采购系统等。
5.企业应用集成。采用相关技术将企业门户系统与内部管理系统连接,实现对企业分布式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系统的信息集成。
第五篇:创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创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使得当前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但同时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最根本驱动力。高成本下的中小企业,急需创新来实现企业的转型和升级,特别是需要对产品技术、经营及管理的创新,以获取利润。
但是基于中国的现状,创新受困于各种不利因素。不少企业对产业定位还是停留在劳动力和资源使用的低成本上。同时,创新所需的资金不足,技术方面存在瓶颈,创新需要的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人才流动、技术交流及产权交易不合理,高效平台的缺少打击了企业创新的动力。再加上现有的科研体制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不够,创新人才匮乏及老生常谈的融资难,使得不少企业虽然迫切希望能够走上创新之路,却又被挡在过高的门槛之外。
然而,创新并不是很遥远,它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就在企业的周围。也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要拥有多好的条件,多高的学历,多充裕的资金。有很多企业是在经历了连连的失败,遭遇了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和阻力之后,靠着坚强的毅力和奉献牺牲精神,才取得成功的。有的企业通过与大学,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利用资源达成技术创新。也有一些企业,通过对产品做一些小小的改进,从小小的创新开始。例如,在原来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新的功能,在包装上有一些人性化的创意等等。只要是源于客户的需求或者是潜在需求,就能够为你的产品增加新的附加值。
除了技术创新,还要坚持管理创新和经营创新相结合。创新应该是一个体系,只有系统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在高成本时代,不少聪明的企业已经开始向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要利润了,而要从供应链获得利润,则需要持续的管理创新和经营创新。例如说库存成本的控制,以前经济好的时候,零售商们会把某些产品半年甚至一年的量买下来,如此一来,管理和设备的成本都很高,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了,不少企业就在管理上做了创新,通过做几周甚至更短期的库存,增加下单频率,减少单笔订单量等方式来增加利润。在经营创新方面,不少企业通过不断发现社会的潜在需要并把它变成产品,帮用户解决问题,来开创一个新的市场。这样的创新可以带来的利润无疑是非常高的。
创新需要持续的不断创新,才能为企业提供无穷的生命力。企业要以创新为发展战略,只有有了这样的发展战略,企业的目光才会更加长远。创新的方式有很多,建立好的机制和系统非常重要。但是创新之路一定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从长远来看对于企业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以上是本人对于中小企业创新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也希望能和读者一起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