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访条例学次材料宣传学习讲座
《信访条例》宣传学习讲座
主讲人:北京路派出所干警方向明
《信访条例》在200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相比以前的信访规定,《信访条例》更注重畅通信访渠道,以更好地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注重创新机制,以提高处理信访事项的效率和效果;更注重强化工作责任,促进问题的解决;更注重切实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和社会稳定。《信访条例》实施五年来,对我们切实做好信访工作,顺利开展生产工作,维护员工、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为什么要对以前的《信访条例》进行修订?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和信访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国务院1995年10月28日颁布的《信访条例》,将信访工作纳入规范化的轨道。这个条例实施9年期间,对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规范信访工作,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以及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群众信访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例如:信访渠道不够畅通,有的地方或者部门对信访人
反映的问题推诿塞责;信访问题处理层层转送,只转不办,责任不清,效率低下;对处理信访事项的机关监督力度不够;对侵犯群众利益引发信访问题的违法行政行为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对破坏信访秩序的行为,缺乏必要的规范。因此,根据信访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必要对信访条例进行了修订。
2、《信访条例》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什么?
《信访条例》的修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认真总结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信访条例》实施以来的经验、教训和所遇到的问题,既要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建立良好信访秩序、确保社会稳定。这次修订条例的总体思路是:一是畅通信访渠道,以更好地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二是创新机制,以提高处理信访事项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强化工作责任,促进问题的解决;四是切实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和社会稳定。
3、近年来,一些信访人认为在基层信访不解决问题,频繁进省城或进京走访,信访人增加了经济负担,又使各级行政机关就同一信访事项重复处理,加重了社会管理成本。条例修订提出创新信访工作机制,主要有哪些规定?
为了提高处理信访事项的效率,方便人民群众在当地尤其是在基层提出信访事项,使人民群众在当地提出信访事项就像在省城或者北京提出一样,需要建立高效透明、便于监督的信访工作新机制。为此,条例规定:国家信访工作机构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网络资源,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为信访人在当地提出信访事项、查询信访事项办
理情况提供便利;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网络资源,建立或确定本地区的信访信息系统,并与上、下级政府及其部门的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订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这样规定,一方面方便信访群众在当地提出信访事项,并查询其所提出信访事项的办理进展情况;另一方面,方便上级行政机关及其负责人了解各地方有哪些信访事项并及时督促信访事项的处理解决,也可以减少各级行政机关对同一信访事项重复受理、办理。
针对近年来存在的重复访等问题,条例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规定:设区的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信访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利于迅速解决纠纷的工作机制。信访工作机构应当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法律援助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等共同参与,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处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
4、近年来,少数人在上访时,采取过激方式,如围堵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堵塞公路、铁路交通等,既影响了广大信访群众的正常信访活动,也扰乱了当地的社会公共秩序,给当地群众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条例对此主要作了哪些规定?
公民的建议权和申诉权受法律保护,但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建立并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是畅通信访渠道,保障信访群众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条例针对当前在信访秩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规定了维护信访秩序的措施:
一是,对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堵塞、阻断交通,携带危险物品或者管制器具,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等六类行为作了禁止性规定,并与刑法等法律作了衔接,规定由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置措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规定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信访事项已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
三是,规定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的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是,规定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违反上述规定的,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对信访人进行劝阻、批评或者教育;经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训诫或者制止。
5、目前,各级信访工作机构工作繁重,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履行工作职责的若干问题,社会各界对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充分发挥信访工作机构在处理信访事项中的应有作用很关注,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意见,条例对此作了哪些规定?
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强化信访工作机构的责任,促进信访问题的有效解决,条例对信访工作机构的职责定位、工作原则以及工作机制等作了以下规定:一是,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是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信访工作的行政机构,履行下列职责:受理、交办、转送信访事项;承办上级和本级人民政府交由处理的信访事项;协调处理重要信访事项;督促检查信访事项的处理;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和改进工作的建议;对本级人民政府其他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的信访工作进行指导。二是,信访工作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通过联席会议、建立排查调处机制、建立信访督查工作制度等方式,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四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信访工作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利工作、方便信访人的原则,确定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具体负责信访工作。五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对于信访人反映的有关政策性问题,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完善政策、解决问题的建议。
第二篇:信访条例讲座
一、信访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31号
《信访条例》已经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总理 温家宝
二○○五年一月十日
国务院1995年10月28日颁布的《信访条例》,是最早的。信访条例是国务院下发的行政法规.不是党的文件.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
法律(Law)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现在指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
二、信访的概念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采用这样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
三、信访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信访事项的提出
信访事项提出应当注意的问题
1、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2、信访人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
3、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
4、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并且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
5、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
6、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二)、信访事项受理的程序
1、首先做好登记,15日内做出决定是否受理。
2、对于不受理的,应告知信访人原因。
3、对受理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
4、有权处理信访事项的行政机关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并按要求通报信访工作机构。
5、对于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时,可以就近向有关行政机关报告。
(三)、信访事项办理程序
1、行政机关经调查核实,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并书面答复信访人。
2、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
3、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
4、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
注意事项
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理信访事项,应当秉公办事,做好宣传法制、教育疏导
2、应当听取信访人陈述事实和理由;需要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的,可以向其他组织和人员调查。
3、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
(四)、信访事项的督办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发现有关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督办,并提出改进建议:
(1)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的办理期限办结信访事项的;(2)未按规定反馈信访事项办理结果的;(3)未按规定程序办理信访事项的;(4)办理信访事项推诿、敷衍、拖延的;(5)不执行信访处理意见的;(6)其他需要督办的情形。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对于信访人反映的有关政策性问题,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完善政策、解决问题的建议。
3、信访工作机构对在信访工作中造成严重后果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提交信访情况分析报告。
四、《信访条例》对信访事项的受理、办理、复查、复核时限的规定
1、受理时限,15日内;
2、办理时限,60日内,最长不超过90日;
3、复查时限,30日内;
4、复核时限,30日人。
五、对违反《信访条例》如何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十条规定的,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对信访人进行劝阻、批评或者教育。
经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训诫或者制止;违反集会游行示威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置措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信访形势
(一)、信访总量居高不下。截至今年11月15日,全镇办理县级交办信访突出问题10件,其中涉及土地有9件。到县大规模群体访6件,上访从去信到国家信访局、省政府,到进京非访、赴省访和到市访,形式多样。镇接待上访25次。从总体上看,当前信访量依然高位运行,信访工作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二)、信访诉求
1、农村土地征用;
2、城镇建设房屋拆迁;
3、劳动社会保障;
4、教育卫生;
5、涉法涉诉;
6、涉及到环境污染、交通运输、军队退役、机构改革等遗留问题。
(三)、特点和规律
1、主体多元化;从信访主体的身份看,既有工人、农民等基本信访群体,也有企业下岗人员、征地拆迁户等重点信访群体;既有贫困户、残疾人、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又有离退休干部、企业军转干部等特殊群体,还有代课教师、村组干部、甚至国家干部等等,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2、活动组织化;
3、时机重点化;
4、行为激烈化;
5、诉求多样化;
6、频繁越级上访;
7、重复多向上访;
8、老户无理上访;
9、瞄准领导上访;
10、片面迷信上访。
(四)、当前我镇的信访形势
1、一些旧的信访案件没有彻底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
2、因政策的原因导致一些问题没有解决;
3、非正常访激烈。
七、信访问题的成因
1、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解决困难大。今年,涉地上访仍然是镇信访案件主流,全年信访案件中涉地上访达到了 %。
2、村级民主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表现在办事上作风不民主,工作方法简单,特别是有的村没有按照村民代表会民主议事的章程办事,从而产生的许多群众不理解、信任的事情。有的群众反映问题仅仅是不清楚,从而产生怀疑,直至信访。
3、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办事透明度不高,群众有疑问。有的村级由于执行财务制度不严,不入帐、不上报,长时间不向村民公开村务,即使公开也只是象征性地公开收支总额,不公开明细帐,透明度低,群众不相信有疑问,当群众提出质疑时,一些村干部不予说明和解释,甚至压制、打击群众,造成干群情绪对立,群众就采取集体访、甚至越级访的办法,希望上级组织来查明真相。
4、村干部对政府政策宣传不到位。表现在各种涉农补贴、惠农政策方面,有的村不及时、不到位,也导致群众上访。
5、部分基层干部对信访工作重视不够,在处理信访案件中不讲究方式、方法,存在“拖”的现象。
八、化解信访矛盾的对策
(一)、思想重视,提高认识是促进信访问题解决的根本原则;
(二)、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1、紧紧盯住矛盾易发的领域;
2、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排查;
3、要集中用力;
4、要及时报告和沟通。
(三)、要特别重视初信初访,注意源头治理,做好教育疏导。
(四)、要加强自身建设,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习那些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三篇:信访条例讲座之一
信访条例讲座之一
第一讲概述
一、立法背景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要求我们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必须与国际接轨,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同时,也给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带来压力和风险,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利用信访问题诋毁和攻击我国,影响社会稳定的事经常发生。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和热点、焦点问题必然会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当前,信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信访总量持续上升,群众越级走访增多,增长率呈“中央多、基层少”的“倒金字塔”型分布;二是信访反映的问题相对集中,政策性、群体性问题突出,群众就同一问题反复来访,处理难度大;三是信访活动组织化倾向明显,跨地区、跨部门的串联上访增多;四十信访形式不当,冲击接待场所、围堵党政机关等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时有发生。1995年颁布的《信访条例》在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十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它的局限性日益显现,这些情况要求加强信访工作的法制建设,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为信访工作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做法,为修订《信访条例》奠定了实践基础;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基层信访工作者的建议和意见,推动了《信访条例》的修订进程。2004年3月,国家信访局党组将修订《信访条例》列入全年工作重点,并从8月起组织专门人员与国务院法制办一道全力投入《信访条例》修改工作。《信访条例〈修订草案〉》前后修改约20多稿,于2005年1月5日上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信访条例》共7章51条,与1995年信访条例6章44条相比,新增和修改46条,新增和修改条款占信访条例内容的90%,新增和修改字数占《信访条例》内容的85%。
二、立法目的《信访条例》第1条规定:“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制定本条例。”明确的指出了信访条例的立法目的。
第一,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修订《信访条例》,旨在加强和完善这一性质和作用。其一,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信访工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汲取民智,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改善党群、政群、干群关系,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其二,通过信访渠道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促进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其三,通过信访渠道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树立党和政府执政为民、依法办事的形象,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权威;其四,畅通信访渠道,使利益受损的群众有地方诉苦,有地方申辩,有地方求助,甚至有地方发泄怨气。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理顺群众的情绪,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二,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是《信访条例》重要的价值取向。信访工作法制化和规范化,不是为了限制信访人反映意见、建议,提出投诉请求和主张自已的权利、利益,而是为了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尤其要为因行政权力滥用导致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的公民提供救济。因此,《信访条例》不仅仅要求加大解决信访问题的力度,及时纠正行政不当,对利益受损的公民和群体给 予相应的救济和补偿,而且规定严格追究引发信访问题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从源头上防止种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同时,《信访条例》还规定,信访人通过信访渠道反映意见、建议,提出投诉请求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的,任何个人和组织不能随意剥夺。
第三、维护信访秩序。当前,信访秩序混乱的问题较为突出,已经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正常信访问题的处理,殛待规范。然而,规范信访工作秩序在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对扰乱信访秩序和以信访为名的违法行为未从法律层面予以明确界定,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可操作性差,工作实践中尺度难以把握;二是由于信访部门与相关部门在规范信访工作秩序方面责任不清、协调不畅,一些扰乱信访工作秩序的行为已经构成违法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针对这些问题,此次修订《信访条例》将维护信访秩序作为立法目的之一,并作为修订重点。这意味着国家将畅通信访渠道作为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处理信访事项的重要职责,并力图通过规定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信访机构的工作方式、工作制度、工作机制等,确保信访渠道畅通无阻,为信访人信访活动提供便利,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同时,进一步明确公民在提起信访事项时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共同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以更好地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
三、修订《信访条例》的重大意义
第一,修订《信访条例》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对各项事业也提出了新要求。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的政治工作、群众工作,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的民主政治制度。修订《信访条例》,加强和改进新形势
下信访工作,符合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要求,有利于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发展人民民主,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各级行政机关信访工作责任,妥善处理信访问题,维护良好的信访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这是人民群众所需所盼,也是信访工作的努力方向。
第二,修订《信访条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要求。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信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社会矛盾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的新的历史时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修订《信访条例》,就是要推进信访工作的改革发展,进一步落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要求;尊重人民群众群众信访提出意见建议和投诉请求的权利,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畅通信访渠道,妥善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就是进一步保护人民群众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创新工作机制,就是要建立健全富有活力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强化工作责任;维护信访秩序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促进社会和谐。总之,修订《信访条例》的意义就产,提高信访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制度供给。
第三,修订《信访条例》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体现。法制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和制裁,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形式;人民群众的要求、意见得到及时反映,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基本形成,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做好信访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五一节。修订《信访条例》,就是要进一步促进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水平的提高,从源头上化解和防范社会矛盾,在信访事项发生后及时给予信访群众合理的救济,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行政机关内部来说,就是要加强上下层级之间的行政监督和专门监督,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通过信访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更好地监督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强化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观念,促进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实现及时、有效、有序、便捷地化解社会矛盾。这既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
第四,修订《信访条例》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信访工作的关心重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思想。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注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强调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坚持依法办事与做好群众工作相结合,坚持把问题解决在妆地、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坚持标本兼治,从
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产生,坚持维护社会稳定,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中央领导同志对信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实践,体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治国理政新理念,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发展方向,同时为修订《信访条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顾。在《信访条例》修订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及时地提出了指导意见,并要求广泛征求来自基层实际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意见,体现了党中央对信访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第四篇:《信访条例》学习、宣传情况汇报
《信访条例》学习、宣传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坚强和改进我校信访工作,建立我校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强化信访工作责任,促进信访问题依法、及时、有效的解决,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所以,我们狠抓教职工以党的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沙湾县教育局信访工作会议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紧密结合教育工作实际,突出实施《信访条例》主线,从学校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很抓落实,来提高学校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学期开始,我校依照教育系统2012年信访工作目标责任中的要求,首先成立了东湾镇中心校信访领导小组,并制定东湾镇中心校2012年信访工作计划和东湾镇中心校信访工作实施方案,在2012年3月19日召开了东湾镇中心校信访工作动员会,在会上,有柴金祥书记宣读了沙湾县教育系统2012年信访工作目标责任书,以及《沙湾县教育系统2012年信访工作考核细则》,在动员会上,校长杨文奇就2012年学校信访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和工作安排。并宣读东湾镇中心校2012年信访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要求全校师生按照信访计划和实施方案落实,搞好东湾镇中心校的信访工作。
为使学校师生对信访条例清楚明了,学校专门制定了《信访条例》牌子挂在教学大楼门口,便生于学校师观看,掌握信访条例。学校信访领导小组已经组织全体教师学习2012年县教育局和镇政府给下发的信访目标责任书两次,而且学习东湾镇2012您信访工作计划,召开专门学习“信访条例”教职工大会,同时要求广大教师力争做到有
什么问题,要在本校能解决的在本校解决,如果本校解决不了,学校可以向上反映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学习《信访条例》,东湾镇中心校广大教职工的政治觉悟提高。从去年秋季到现在,在没有出现越级上访的情况,可以说,所有问题都在学校得以解决。
东湾镇中心校 2012年6月12日
《信访条例》学习、宣传情况汇报
东湾镇中心校
第五篇:信访学习宣传计划及总结
信访工作学习、宣传计划
为了进一步转变信访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信访工作水平,促进信访问题的处理落实,根据自治县信访工作统一部署,结合本局实际,决定在全局范围内组织开展学习和宣传信访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活动,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一、学习内容
1、《信访条例》
2、农业机械三包责任规定
3、信访工作制度及四公开内容
4、网上信访渠道及相关知识
5、农机购置补贴相关政策
二、学习方法
以自学为主,辅之以必要的集中辅导,通过理论研讨、学习交流、知识测试等形式,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三、时间安排
3月中旬,利用3.15活动,大力宣传农机三包责任规定
4月下旬:原文学习信访条例,组织学习交流。
5月中旬: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信访条例》知识测试。6月上旬,利用会议室大屏电教设备,现场演示县长信箱、州长信箱和州信访局的网上信访登录知识
四、活动要求
1、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条例原文。
2、讲求灵活,保证学习时间和效果。全体干部要严格按照学习安排,学习制度,搞好集中学习和自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要结合平时信访接待处理工作,在做好学习。
3、充分利用3.15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发动,促进农机三包责任规定深入人心。干部在下访和接待处理来信来访工作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向群众宣讲农机三包责任规定,引导群众学习、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4、局机关利用公开栏,公开信访渠道,利用电教课现场演示网上信访渠道;以及用报刊杂志、农机网站宣传典型信访案件,向公众普及宣传信访举报有关知识。
XX县XX局
二0一一年二月
农机局信访学习宣传工作总结
按照年初制定的信访学习宣传工作计划,我局认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了信访条例及相关法规,并针对信访工作相关程序及法规向全体干部职工及农牧民群众进行了宣传,收到良好的学习宣传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为了开展信访工作的宣传学习力度,局领导重视此项工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布置相关活动,特别是我局在开展3.15主题宣传时,结合农机三包责任规定,以印发宣传单,悬挂宣传横幅、设立咨询台等形式,先后在县安达大厦门前,五号渠乡开展了形宣传活动。
二、学习宣传形式多样
一是以宣传活动为主题,在县安达广场和五号渠乡以广大农牧民对宣传对象开展了宣传活动,二是充分利用政治学习日,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了国家信访条例和农业机械质量监督投诉管理办法,并对信访条例进行了测试,人员测试率99%。三是以农机投诉日常接待为平台,以典型案例为教材,组织农机干部职工进行讨论交流,不断提高了信访知识和协解水平。四是利用局机关的电教设备,向全局干部职工演示了如何登录到焉耆、巴州政府网站,怎么发县长、州长信箱,如何登录巴州信访局进行网上信访等相关知识
三、效果良好
通过学习宣传活动,我局干部职工信访工作水平有所提高,特别是在农机投诉协解工作中成绩突出,农机投诉站金若成同志被自治区农机局评为农机投诉先进工作者。2011年接待农机投诉14起,协解解决12起,将消费纠纷、投诉矛盾就地消化,使今年信访工作无一例上访事件,无集体上访案件发生,高度重视网络宣传作用,将两起典型协解案例发表在新疆农机网站及巴州党报上,起到了宣传和警示作用。
焉耆县农机局
二0一一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