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务公开工作典型发言材料
文章标题:村务公开工作典型发言材料
——市辖20个乡镇办事处,917个村(居),总人口1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人。近几年来,我们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紧紧围绕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农民群众合法利益、促进农村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从创新思维、依法完善制度、强化措施等关键环节入手,以村务公开、强化监督为切入点,以加强基层组织法制建设为保证,以此推动依法治村、民主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群众对村务公开依法治村工作的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全市上下形成了干群同心干事创业,凝心聚力致富奔小康的良好局面。2004年,全市农村上访案件下降80,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亿元和392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2和13.1,是近十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也是全市社会发展中最稳定的一年。我市先后荣获“全省村民自治模范市”、“全省村委会建设先进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等荣誉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落实“四项民主”,确保村务公开工作高起点运作
近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在全市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的局面,干部群众依法办事的观念得到了强化,农村基层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社会政治稳定。在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感到基层民主化、法制化建设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尤其在农民群众法制观念明显提高,一些潜在的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给全市“平安建设”造成一定的隐患的形势下,能不能做到依法规范村务公开,实行民主化法制化管理,成为制约农村稳定与发展的一个最基本、最尖锐、最重要的因素。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想使农村各项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在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的同时,健全农村依法治村体系,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实施村务公开、依法治村不仅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调动广大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切入点,而且是解决农村各类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好办法,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点环节,也是加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抓手。为此,我们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在全市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并层层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为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法律保障。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使村务公开贯穿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整个过程,才能够把农村的各项工作做好。
依法选举,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民主权利。
民主选举是村务公开的前提。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我们把民主选举作为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重要内容来抓,及时制定了《——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组织指导村委会的换届选举。依法治市办将村委会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村干部任职条件、候选人产生的办法、选举程序等内容制成宣传提纲,并及时引发下村,向群众公开,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此外,我们市、乡两级抽调有丰富工作经验、法制观念强的同志组成换届选举督导小组,指导各村好“四权”、严把“五关”;确保了选民参选率和选举一次成功率,尊重和保障村民的推选权、提名权、选举权和罢免权,保证了村民基本民主权力的落实。
建立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载体的民主决策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决策权。我们把民主决策作为村务公开的牛鼻子来抓,依照《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大会制度,凡涉及村民和全村利益的重大事项,一律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使村级决策更加合法化。在总结基层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相继推广了农村热点问题“质询制”、村务大事决策“卡询表决制”等具有首创意义的做法。热点问题当众现场质询,村干部当场依法解答,质询的过程既是依法公开的过程,又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过程。在重大事项决策前,全市各村普遍发放征求意见卡的方式进行表决,既让群众充分了解村两委的意见,又充分行使自己的合理权利,使每项决策都合法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如岳家庄乡岔河村统一印发了村民自治登记表,组织村民对村两委的重大决策进行表决,实行民主决策。2002年投资25万元,硬化东西岭主街道路面4500米,治理河道3000米,修筑拦水坝10座,2003年投资20万元建成大口井一处,这些项目,都是在得到村民认可的基础上顺利完成的。
建立以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是村委会组织群众自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对于加强依法治村,提高村务公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规范实用,与时俱进。我市、乡两级成立专门机构,指导各村遵循合法性原则、切实可行
原则、易操作、既约民又约官原则,按规定的程序,及时对《章程》、《公约》进行了修正,并下发到户,让村民人人明白,严格执行,做到内容更加规范、更加完善、适用性更强,真正起到了既约官又约民的作用,使村级管理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章程》、《村规民约》的修订,既是村民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的过程,又是自觉运用法律管理村内事务的过程。每年我市各村都以村民自治小组为单位学法,开展活动。比如:我市东都镇南鲍村将“平安家庭户”评选,写入村民自治章程,在全村形成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村里的社会稳定。
建立以村务公开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在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中,我们坚持求真务实,抓热点、攻难点、保重点,对群众普遍关心的政务、村务、财务、干部廉洁自律等“七公开”,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听取群众反映,热情接受群众咨询,积极做好依法解答工作。各村也都出台了限时答复制,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凡是能直接答复的一般7至10天予以答复,对村干部违法问题及时调查并解决纠正。对群众存有误解,或个别人的无理要求,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做好细致耐心的说服工作。村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了依法治村工作,使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依法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禹村镇通过推行村务公开,化解了干部矛盾,激发了广大村民学法用法、自觉履行义务的积极性,使困扰该镇长达10年之久的统筹提留难问题得到了依法治理。
二、依法进行4个规范,建立村务公开工作长效机制
村务公开的实质,就是要在农村建立起一套民主管理、便于群众监督,更有效地实施依法治村的工作机制。只有依法规范,才能保障持续、稳定发展。我们本着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方便运行的原则,着力抓了4个方面的规范。、依法规范公开内容。我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村务公开内容进行了依法规范和依法延伸,使村务公开的内容由最初的三大类25项扩大为六大类32项,涵盖了生产经营管理、土地管理、财务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宅基地管理、村干部廉洁自律等农村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管理,做到法律、法规规定允许向群众公开的,就全部向群众公开,使群众的知情权落在实处。例如,为落实《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我们在农业税征收过程中,采取自下而上层层公开的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将税收减免到户,使有关法律法规不折不扣落到了实处。
规范统一时间。我市规定每月15日为全市村务集中公开日,在集中公开的同时,实行全年大事年初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长期性工作按阶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热点问题及时公开。人大、政府认为事关重大,或群众在某个时期最想了解的事项,由村两委按要求予以公开,使村民对关心的事情了解清楚。
规范公开程序。我市依法确定了村务公开“五步走”的基本程序,即村务公开必须经过村委会酝酿确定公开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核把关、实施公开、意见反馈、整理存档。同时,针对不同公开事项,实行分类指导,每个类型制定一套程序,编制一套公开流程图,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公开,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对重大事项决策等需要群众事先参与、事后监督的内容,规定必须经过预先公开、正式公开、反馈公开等环节。此外,我市还统一规定,在村务、财务公开栏张榜公布的同时,第一、三季度向村民代表会议共识,第二、四季度向村民会议公示。要事先准备好书面材料,如有重大村务要提前交给村民代表议事会讨论,实行决策听证制度。财务要提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查,并报乡镇财务管理中心代管,审核,市直有关部门定期检查公开内容,发现问题随时通报、及时纠正,确保了村务公开的真实性、合法性。
规范公开形式。各村都在民主法制一条街上建立了永久性村务公开栏,对公开栏设立的环境、样式标准都作了统一规范,实现了农民群众看得清、看得明白。为了让群众全程了解、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市人大、政府在全市推广了泉沟镇在村务公开栏中设立“回音壁”的做法,使决策、实施、结果全部实现公开,办理过程、程序、效果得到及时反馈。同时,各村还采取召开村民会议、有线广播或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及时进行公开。
八、完善三项措施,推进村务公开依法治村工作健康开展
1、加强法德教育,提高农村干部群众法律素质是实施村务公开依法治村的关键。一方面强化村民的学法用法的自觉性。我们以法制教育“七个一”工程为载体,广泛开展了以讲好一堂法制教育课,优化民主法制一条街、开展一次咨询服务、举办一场法律知识竞赛、编演一台法律文艺节目、制赠一份法制宣传品、设立一个法制图书教委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七个一”工程,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法制宣传教育,使法制宣传进村入户到人,入口入脑入心。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市委党校;农广校、乡镇党校等阵地对村干部进行经常性的法制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同时也使村干部认识到村务公开的好处,从而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为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推行垂直公开,强化督导检查是实施依法治村的保障。
全面落实依法治村,在公开范围上力求上拓下延,对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土地管理等需要层层落实的事项,实行市、乡、村三级同时公开,做到环环相扣,相互对应,增强了全市上下工作的一致性和互动性。做好村务公开依法治村工作,贵在坚持,重在落实。为此,市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对全市村务公开、依法治村进行视察、督导。市委、市政府也组织市监察局、司法局、民政局、依法治市办、农经办等单位定期对村务公开依法治村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个别弄虚作假、侵犯群众合法权利的乡、村干部依法依纪给予严肃处理,做到了公开标准化、检查定量化,有效地推动了全市村务公开依法治村工作的开展。
3、注重工作实效,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是依法治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村务公开的目的就是增加村内各项工作的透明度,让群众了解村政事务,进行民主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共接受群众查询一万余次,满腔热情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及时化解农村存在的各类矛盾纠纷,极大地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群众参政议政、关心村务的积极性,形成了群众支持村务公开、参与依法治村的良好局面
《村务公开工作典型发言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村务公开工作典型发言材料。
原则、易操作、既约民又约官原则,按规定的程序,及时对《章程》、《公约》进行了修正,并下发到户,让村民人人明白,严格执行,做到内容更加规范、更加完善、适用性更强,真正起到了既约官又约民的作用,使村级管理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章程》、《村规民约》的修订,既是村民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的过程,又是自觉运用法律管理村内事务的过程。每年我市各村都以村民自治小组为单位学法,开展活动。比如:我市东都镇南鲍村将“平安家庭户”评选,写入村民自治章程,在全村形成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村里的社会稳定。
建立以村务公开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在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中,我们坚持求真务实,抓热点、攻难点、保重点,对群众普遍关心的政务、村务、财务、干部廉洁自律等“七公开”,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听取群众反映,热情接受群众咨询,积极做好依法解答工作。各村也都出台了限时答复制,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凡是能直接答复的一般7至10天予以答复,对村干部违法问题及时调查并解决纠正。对群众存有误解,或个别人的无理要求,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做好细致耐心的说服工作。村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了依法治村工作,使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依法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禹村镇通过推行村务公开,化解了干部矛盾,激发了广大村民学法用法、自觉履行义务的积极性,使困扰该镇长达10年之久的统筹提留难问题得到了依法治理。
二、依法进行4个规范,建立村务公开工作长效机制
村务公开的实质,就是要在农村建立起一套民主管理、便于群众监督,更有效地实施依法治村的工作机制。只有依法规范,才能保障持续、稳定发展。我们本着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方便运行的原则,着力抓了4个方面的规范。、依法规范公开内容。我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村务公开内容进行了依法规范和依法延伸,使村务公开的内容由最初的三大类25项扩大为六大类32项,涵盖了生产经营管理、土地管理、财务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宅基地管理、村干部廉洁自律等农村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管理,做到法律、法规规定允许向群众公开的,就全部向群众公开,使群众的知情权落在实处。例如,为落实《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我们在农业税征收过程中,采取自下而上层层公开的
第二篇:村务公开工作典型发言材料
村务公开工作典型材料
——xxx里村位于尼勒克镇城东郊区,由原来的二、三、四村合并而成的新村,全村户数420户,总人口2264人,耕地面积6285亩,我村是一个多民族的大村,其中汉族、维族、回族、哈族、锡伯族等5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183户,维族90户,回族76户,哈族19户,锡伯族7户。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3794元,较上年增加480元。全村共有党员55人,团员65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党员科技示范户25户,团员占全村青年的46%,党员比列1:2。该村贫困户49户、共176人。
我村以马铃薯种植为主,在马铃薯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带动下,该村村民发展起了粉条加工业,目前,全村有粉条加工作坊41户,年产粉条2000余吨,实现产值800多万元。
。近几年来,我们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紧紧围绕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农民群众合法利益、促进农村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从创新思维、依法完善制度、强化措施等关键环节入手以村务公开、强化监督为切入点,以加强基层组织法制建设为保证,以此推动依法治村、民主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群众对村务公开依法治村工作的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全村上下形成了干群同心干事创业,凝心聚力致富奔小康的良好局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落实“四项民主”,确保村务公开工作高起点运作近几年来,在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感到基层民主化、法制化建设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尤其在农民群众法制观念明显提高,一些潜在的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给全村“平安建设”造成一定的隐患的形势下,能不能做到依法规范村务公开,实行民主化法制化管理,成为制约农村稳定与发展的一个最基本、最尖锐、最重要的因素。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想使农村各项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在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的同时,健全农村依法治村体系,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实施村务公开、依法治村不仅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调动广大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切入点,而且是解决农村各类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好办法,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点环节,也是加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抓手。为此,我们先后学习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并成立了相应的学习小组和安排制定了相应的学习制度。使村务公开贯穿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整个过程,积极主动的把农村的各项工作做好。
依法选举,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民主权利。
民主选举是村务公开的前提。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我们把民主选举作为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重要内容来抓,及时制定了《xxx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组织指导村委会的换届选举。依法将村委会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村干部任职条件、候选人产生的办法、选举程序等内容制成宣传提纲,并及时引发下村,向群众公开,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此外,我镇也抽调了有丰富工作经验、法制观念强的同志组成换届选举督导小组,指导各村好“四权”、严把“五关”;确保了选民参选率和选举一次成功率,尊重和保障村民的推选权、提名权、选举权和罢免权,保证了村民基本民主权力的落实。
建立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载体的民主决策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决策权。我们把民主决策作为村务公开的牛鼻子来抓,依照《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大会制度,凡涉及村民和全村利益的重大事项,一律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使村级决策更加合法化。在总结基层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相继推广了农村热点问题“质询制”、村务大事决策“卡询表决制”等具有首创意义的做法。热点问题当众现场质询,村干部当场依法解答,质询的过程既是依法公开的过程,又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过程。在重大事项决策前,全村普遍发放征求意见卡的方式进行表决,既让群众充分了解村两委的意见,又充分行使自己的合理权利,使每项决策都合法合理,具有可操作性。都是在得到村民认可的基础上顺利完成的。建立以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是村委会组织群众自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对于加强依法治村,提高村务公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规范实用,与时俱进。遵循合法性原则、切实可行原 则、易操作、既约民又约官原则,按规定的程序,及时对《章程》、《公约》进行了修正,并下发到户,让村民人人明白,严格执行,做到内容更加规范、更加完善、适用性更强,真正起到了既约官又约民的作用,使村级管理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章程》、《村规民约》的修订,既是村民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的过程,又是自觉运用法律管理村内事务的过程。建立以村务公开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在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中,我们坚持求真务实,抓热点、攻难点、保重点,对群众普遍关心的政务、村务、财务、干部廉洁自律等“七公开”,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听取群众反映,热情接受群众咨询,积极做好依法解答工作。出台了限时答复制,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凡是能直接答复的一般7至10天予以答复,对村干部违法问题及时调查并解决纠正。对群众存有误解,或个别人的无理要求,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做好细致耐心的说服工作。村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了依法治村工作,使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依法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依法进行4个规范,建立村务公开工作长效机制 村务公开的实质,就是要在农村建立起一套民主管理、便于群众监督,更有效地实施依法治村的工作机制。只有依法规范,才能保障持续、稳定发展。我们本着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方便运行的原则,着力抓了4个方面的规范、依法规范公开内容。我村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村务公开内容进行了依法规范和依法延伸,使村务公开的内容由最初的三大类25项扩大为六大类32项,涵盖了生产经营管理、土地管理、财务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宅基地管理、村干部廉洁自律等农村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管理,做到法律、法规规定允许向群众公开的,就全部向群众公开,使群众的知情权落在实处。例如落实《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使有关法律法规不折不扣落到了实处。
规范统一时间。我村规定每月15日为全村村务集中公开日,在集中公开的同时,实行全年大事年初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长期性工作按阶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热点问题及时公开,群众在某个时期最想了解的事项,由村两委按要求予以公开,使村民对关心的事情了解清楚。
规范公开程序。我村依法确定了村务公开“五步走”的基本程序,即村务公开必须经过村委会酝酿确定公开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核把关、实施公开、意见反馈、整理存档。同时,针对不同公开事项,实行分类指导,每个类型制定一套程序,编制一套公开流程图,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公开,避 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对重大事项决策等需要群众事先参与、事后监督的内容,规定必须经过预先公开、正式公开、反馈公开等环节。此外,我村还统一规定,在村务、财务公开栏张榜公布的同时,第一、三季度向村民代表会议共识,第二、四季度向村民会议公示。要事先准备好书面材料,如有重大村务要提前交给村民代表议事会讨论,实行决策听证制度。财务要提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查,并报乡镇财务管理中心代管,审核,市直有关部门定期检查公开内容,发现问题随时通报、及时纠正,确保了村务公开的真实性、合法性。
规范公开形式。各村都在民主法制一条街上建立了永久性村务公开栏,对公开栏设立的环境、样式标准都作了统一规范,实现了农民群众看得清、看得明白。为了让群众全程了解、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在村务公开栏中设立“回音壁”的做法,使决策、实施、结果全部实现公开,办理过程、程序、效果得到及时反馈。同时,全村还采取召开村民会议、有线广播或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及时进行公开。
三、完善三项措施,推进村务公开依法治村工作健康开展
1、加强法德教育,提高农村干部群众法律素质是实施村务公开依法治村的关键。强化村民的学法用法的自觉性。我们以法制教育“七个一”工程为载体,广泛开展了以讲好一堂法制教育课,优化民主法制一条街、开展一次咨询服务、举办一场法律知识竞赛、编演一台法律文艺节目、制赠一份法制宣传品、设立一个法制图书教委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七个一”工程,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法制宣传教育,使法制宣传进村入户到人,入口入脑入心。从而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为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推行垂直公开,强化督导检查是实施依法治村的保障。全面落实依法治村,在公开范围上力求上拓下延,对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土地管理等需要层层落实的事项,实行镇、村二级同时公开,做到环环相扣,相互对应,做好村务公开依法治村工作,贵在坚持,重在落实。村干部依法依纪给予严肃处理,做到了公开标准化、检查定量化,有效地推动了村务公开依法治村工作的开展。
3、注重工作实效,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是依法治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村务公开的目的就是增加村内各项工作的透明度,让群众了解村政事务,进行民主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共接受群众查询百余次,满腔热情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及时化解农村存在的各类矛盾纠纷,极大地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群众参政议政、关心村务的积极性,形成了群众支持村务公开、参与依法治村的良好局面,
第三篇:村务公开工作典型经验介绍材料
我们XX地处XX近郊,XX高速公路、XX高速公路和文秘部落景观大道穿境而过,东起XX,西至XX,南与XX交界,北濒XX,版图面积11.19平方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1014户,3429人。自去年10月份全村大规模集体上访基本平息后,我们痛定思痛,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村实际,探索创新了以“干部问事,村民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为载体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使全村村务管理、决策、监督逐步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一举走出了“三天两头群众闹,大凡小事农民苦,村组干部忙接访,XXX上下一团糟”的泥淖。全村出现了社会稳定,村安民和,干群关系融洽,经济稳步发展的可喜局面。今年元月至今,全村无一起村民上访案例发生,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区委书记XXX同志更是把我们XXX从乱到治的过程形象的概括为“XXX现象”。
一、逼出来的思路曾几何时,我们XXX村也是一方浄土,远近闻名。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XXX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就我们XXX村而言,一是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到位,激发了农民种田热情,村民“争田争地真忙”,直接导致村民之间的利益之争;二是XXX、XXX高速公路的建设,国家对占地的各种补偿费的到位,导致村民与村集体之间的利益之争,并且带出了“前三十年,后五十年”的“陈芝麻烂谷子”,村民“弯窟窿打洞”向村集体要钱;三是由于我们的工作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方式方法,村务不公开,凡事干部说了算,导致村民的抵触情绪;四是群众的民主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导致村民凡事追根求源讨“说法”。所有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问题;既有国家阶段性政策的调整,又有法律法规的空白;既有我们工作方式方法的弊端和工作失误,又有群众的过分追溯,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最终导致村民集体上访风起云涌。自去年6月3日出现首起集体上访始,全村7个村民小组就有6个组集体上访。6个组都推举了3~5名上访代表,每户集资10元,共筹集上访资金25000多元。据统计,全村上访达46起1260多人,其中赴京上访1起1人,赴省上访起16人,赴市上访4起338人,赴区上访4起362人,就近到XXX上访35起600多人,还发生了村民群体阻止XX公路扩建施工和围堵境内两家企业大门达21天之久的恶性事件,给企业造成了280多万元的损失。所有这些村民集体上访,严重干扰了各级党委、政府工作,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震荡。如果说我们村以往是先进村,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话,那么去看长达半年的集体上访使我们村的“知名度”更高,“影响度”更大。面对这些大规模集体上访,我们村党总支、村委会一班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欲哭无泪,心在流血,深感对不起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区委、区政府对XXX村群众上访问题高度重视,派出了以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副主任、区政府副区长、区政协副主席任正副队长的近30人的工作队进驻XXX村,调查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工作队分成6个工作专班,进村入户,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共收集意见60多条,逐一调查核实,凡符合政策的问题,坚决兑现政策,凡不符合政策的,向群众作出解释,使群众提出的问题都得到了答复。经过区委工作队近半年的工作,使XXX村的群众上访得到了平息。挫折和失误教训了我们,痛定思痛,我们“两委”一班人,坐下来进行了认真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广大村民的集体上访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民主管理课,出现集体上访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在工作思路上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可以说,过去多年延用的“干部决策,一呼百应”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只有还权于民,走民主管理的路子。换句话说,广大村民的集体上访,逼出了我们走民主管理的思路,这是我们背水一战,保一方平安的唯一选择。
二、闯出来的路子村级民主管理是一项新事物,贵在创新。怎样寻找村级民主管理的路子,在最佳结合点上破题,我们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村实际,以开拓创新总揽全局,以操作实用为出发点,以建立和谐XXX,确保一方平安为目标,闯出了“四个一”的新路子,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村级民主管理的特色。
(一)制度创新,一本好手册规范民主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搞好村级民主管理,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好制度。为此,我们首先从制定制度入手。去年10月下旬,我们在群众集体制度实施办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并没有一蹴而就,而是对这些制度加强反馈,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办法,一方面征求上级的意见,另一方面印发全体村民代表反复酝酿讨论,征求修改意见达40多条,获得上级领导和全体村民的一致首肯,并于去年11月27日第25次村代表大会上通过。而后我们将这些制度汇编为《XXX村民手册》印发全村,达到户平一册。可以说《XXX村民手册》涵盖了村务和财务管理以及道德约束等所有领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了上级领导和全体村民的心血,为我们村的民主管理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广大干部和村民以这些制度为准绳,加强自律,自我约束,相互监督,相互评价提供了一个有形的标准。
(二)运行创新,一张通用笺管好村务活动。我们认为,村级民主管理是全体村民的共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村干部代表全体村民行使村级民主管理的公共活动。然而村干部怎样去开展公共管理活动,必须有一个可记可查可阅可存的方式。为此,我们以“五事”活动为中心,科学设计印制了“通用笺”并高标准制作了干部问事、村民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等10个文件夹一切村务活动,全部使用通用笺,一改过去干部从事村务管理活动说过撂过,或干部记在本本上,装在提包里,杂乱无章,难以保存,不便公开的弊端。与此同时,通用笺具有四种功能:一是规范记录功能,设计有事项、摘要、处理结果等栏目,真实反映村务活动全貌;二是合同协议功能,如集中议事,对形成的决议,干部和村民代表均须在通用笺上签字,具有合同协议性质,干部和村民都须执行;三是监督督办功能,如办理某一事务,由谁负责、什么时间完成,通用笺上均写的清清楚楚,一方面增强了村组干部办事的紧迫感和时效性,另一方面村民可依据通用笺查询督办;四是存档备查,为村务管理提供真实依据。截至目前,我们村干部的办公桌上放着通用笺,所有村务活动随说随记,已经成为我们村组干部时刻不离的办公载体和工具。
(三)机制创新,一套好程序确保高效运行。机制是一切工作高效运行的内在动力和保证,同时它又蕴涵在事物运行的规范性程序之中。对此我们着重建立了四个方面的运行程序。一是财务审批程序,村组所有的财务事项发生后,经手人必须在原始凭证上注明用途并签字,交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批,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核,再报办事处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审计,确认合法、合理、准确无误后入帐。对不合理开支,村民主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有权否决;二是村务公开程序,村组所有财务审批程序后,在每月5日前在公开墙上逐笔公开;三是村民议事程序,所有重大事项按照《村民议事规则》,由村民委员会提出,交村民代表集体讨论,所作决议必须符合四个原则,即政策法规原则,民主决策原则,紧扣主题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四是建设项目发包程序,所有项目必须由村民代表会议首先定出标的,再召开村民会议竞标,对中标者村组必须在公开墙上进行公示。上述四个方面的程序,构筑了我村民主管理的规范性平台,确保了我村各项事务的高效运行。
(四)评价创新,一张评价表强经民主监督。从一定意义说。我们村组干部既是村民的公仆,又是村级民主管理的主角,肩负着高标准高质量搞好民主管理的重任。为了提高村组干部的为民服务办实事的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我们借鉴民主评议干部和人大行风评议的作法,在每季度末定期评事中,组织村民代表对村组干部落实“五事”工作情况,让村民了解全村“五事”的工作全貌;二是每个村组作“五事”工作述职报告,汇报本季度作了哪些工作,为群众办了哪些实事;三是制作了《XXX村组干部第×季度“五事”工作评价表》,将所有村组干部名字全部打上,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由村民代表根据村组干部个人述职情况独立思考的填票,在自己认为符合的栏内打“√”或“×”。评价过后,村委会还要在公开墙上将评价情况公开公示。这样就将村组干部整体推到了村民代表面前,接受村民代表“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评价。在4月1日第一季度评事中,“五事”工作作得好的干部述职生动,村民代表喜笑颜开,作得差的无话可说,窘迫汗颜。在这次评议中满意率最高,被评为“优秀办事干部”的村民兵连长张思友感慨地说:“一张评价表硬化了民主监督,给我们村组干部都画了一个像,使我们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三、干出来的效益实践证明,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得民心合民意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极具可塑性的溢满芬芳和甜蜜的社会性事业,虽然我村实施仅四个月的时间,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村的社会面貌和村民的精神风貌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向我们展示了无限的灿烂和光明。一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和谐洲的建设。自我们开展村级民主管理以来,我们干部心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事事同群众商量;群众享有对村务最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有事愿向我们干部说,有话愿对我们干部讲,长期以来形成的干群对立的坚冰被融化,过去群众“见了干部想发火,干群说话就吵架,干部办事就猜疑”的可悲局面已经成为历史,全村出现了干群齐努力,共同奔小康,共建和谐XXX的生动局面。二是凝聚了全体村民的心,增强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在此我可以骄傲地说,我们XXX现在是村风正、民心顺,全体村民紧紧团结在党总支周围,“干部振臂一呼,村民万众响应”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又回到了我们XXX大地。与此同时,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第一季度村组共集中议事26次,村民代表参加议事370多次,到会率95.3%;村民说事19件,提合理化建议27条,被采纳24条,村民代表参加与解决二轮延包以及各种问题35件,促进了全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和任务完成。三是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提高了村组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现在在我们村有两句口头禅,一句是我们干部的口头禅:“有事找代表”,因为在干部心中,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干部的执政基础;另一句是群众的口头禅:“有事找干部”,因为在群众心目中,干部是他们的贴心人和公仆,这两句双向指代的口头禅,都集中反映了我们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实现了从过去务虚以现在务实的转变。据统计,第一季度干部问事,村民说事,集中议事共81件,已办理了78件,占96%;全村维修渠道10条2500米,维修堰塘15口,维修道路3条1670米,新建水泥稻场一处550平方米,办啥啥成,办事事顺,充分反映了我们村组干部的执政能力取得长足的进步。四是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变,促进了全村社会稳定。俗话说“大乱必有大治”,通过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我们找到了“大治”的灵丹妙药。截止目前,全村第一季度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全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村民心服,大家如意;大事不出村,村民代表集体研究决策,当场拍板,共同办理,杜绝了集体上访,全村和谐祥和,社会稳定。去年的上访代表李开付感慨地说:“如果以前村干部都象现在这样办事,我们也不会到某、到省里去上访。”五是优化了环境,促进了全村经济健康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使全村出现“三少三多”的可喜局面,即屋檐沟下说是非的少了,议论发展经济的多了;无事生非闹事的少了,外出和就近打工挣钱的多了;摸牌赌博的少了,科学种田的多了。与此同时,村组干部腾开双手,一门心思谋发展,想大事,抓引进。至目前,已达成意向性引进项目4个,其中新建加油站2个,与高速公路管理局协商建停车场1个,新建水泥制品厂一个,预计引进资金2000万元;村民新建农家菜饭店5个,兴建果园3个,渔场3个,为我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今后的发展设想客观地看,我村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中,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民主管理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方面亟待完善,以满足广大村民日益增长的民主管理的意识和需求;二是继续维护和调动广大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保护广大村民的热情;三是不能忽冷忽热,必须持之以恒,建立长效机制;四是严格执行制度,加强监督。为此,今后我们XXX村民主管理的发展设想是“一稳四扩三加大”“。一稳”就是稳定现在已经拟定和正在实施的村级民主管理框架和格局,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四扩”就是村务公开的范围,力争最大限度地公开一切村务活动;扩大村组干部为民办事的项目,力争最大限度地公开一切村务活动;扩大村组干部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力争对村民要求的事项应办尽办;扩大干部问事的频率,力争高效快捷地掌握全体村民的愿望和动态;扩大集中议事的领域,力争将所有事项纳入集中议事的内容。“三加大”即加大定期评事力度,强化社会评价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全体村民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加大经济发展力度,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和谐社会。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虽然我们在村级民主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同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与此同时,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精心呵护,谨慎操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继续矢志不渝地探索村级民主管理的规律,完善创新村级民主管理的思路,为建设和谐XXX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村务公开典型材料
我们青川寺村共有310户,人口1185人,耕地面积1380亩。2004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9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99元。近年来,村“两委”坚持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积极推行村务公开,坚持做到公开内容全面、形式灵活、程序规范,为全村“三个文明”健康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支部、村委多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五好村党支部”和“模范村民委员会”等荣誉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住热点,公开内容全面化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和转移,村务公开的内容也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规范。近年来,在村务公开内容上,我们始终坚持“凡是群众关心的、凡是群众想知道的、凡是群众有疑虑的”都要公开。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三个延伸:一是由侧重于财务公开向村公共事务公开延伸。
由过去只对财务进行公开转变为对村“两委”会议的决策、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农业税费使用、困难户减免、土地调整、土地征用补偿及拆迁、水电费标准及收缴、干部工资及补贴、招待费以及涉及村民利益、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等事项的全面公开,真正做到村务公开横到边,纵到底。二是由侧重于办事结果公开向办事标准、办事程序公开的延伸。把群众关心的内容全部交底亮相。如在宅基地安排上,村“两委”根据村民申请,公开本村谁家符合条件建房,宅基地安排在哪里;在计划生育问题上,谁家可以生一胎,谁家符合生二胎条件,让群众心中有数。特别是村里重大问题,坚持决策民主化、程序公开化。我村砖窑厂在决定经营方式时,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请大家决策。代表们讨论认为:个人经营,集体收入可能会受影响。
因此村“两委”采纳了代表们集体管理的意见,公开聘用了管理人员,砖厂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年产值都达到200多万元,上交集体纯利润30多万元,而且十几年来长盛不衰。砖窑厂的大小事情,干部知道、代表知道,村民也能说出个一二三。三是由一般性问题公开向实质性问题公开延伸。根据村经济实际情况和群众要求,对窑场承包、沙地、河滩拍卖,农村机动地和“四荒”地发包等都实行“阳光操作”,公开招租、拍卖、承包,全程接受群众监督。到目前为止,村里没有出现一件因涉及农民切身利益而出现问题。
二、注重实效,公开形式多样化在公开的形式上,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公开方式,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一是利用公开栏,坚持长期全面公开。我们在沿街路旁,建设了高标准的村务公开栏,作为向群众公开的主阵地。坚持每月15日为公开日,对村务、财务及党务等需要公开的内容,一律在这一天集中上墙公开。二是利用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等形式,深入详实地公开。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认准了一个理,支部、村委和全村人就是一家人,有事公开化,让群众明白,与群众商量,什么事都好办。每次新的村委会产生后,我们都按规定每10户推选一名村民代表,村民代表就是干群连心的纽带和桥梁。有事先向他们公开,通过他们再向村民宣传,比贴“明白纸”都明白。村民亲切地称他们为“小喇叭”。
事前与代表商量,事中请代表监督,事后公开透明,实际上是一个全面公开的过程。村“两委”在办理所有的村级事务中,都尊重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做到群众要求的积极做,群众同意的认真办,群众想不通的缓办,群众不同意的坚持不办。支部村委是建议者,民主决策后,“两委“是落实者,2002年村“两委”为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决定发展大棚养蚕,可村民就是不乐意,村“两委”没有硬性的安排,而是及时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统一了认识,提高了村民发展养蚕的积极性。一星期时间,我村就落实桑园200亩。
三、强化监督,决策程序民主化一是严格民主理财。财务问题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许多矛盾都从这里引发,多数情况下,不是因为财务不清,账目不明,而是公开不及时,透明度不高,群众有疑问造成的。经过民主选举,我们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由村民代表担任,掌管着一枚民主理财专用章。每月底,理财小组都对村里大小帐目进行审核,下帐的发票上都要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对于不合理的开支,理财小组有权拒绝盖章,不盖专用章的发票一律不准下帐。当月帐目情况,下月5日前一定张榜公开。谁对公开的事项不明白,可以请村民代表解释,也可以到村里询问。真正做到了群众明白,干部清白。二是落实民主监督。推选成立了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两委”成员定期向监督小组述职,根据评议结果,确立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档次,对群众意见较多的限期改正,连续两次不称职的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调整。三是坚持民主决策。
村里对研究决定的事项,首先由村“两委”提出方案,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进行民主决策,最后由村委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村民如实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村务公开的过程,公开加民主大问题就没有,村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些工作干好了,就是村务工作的稳压器、降压阀。2002年我村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支部村委一班人对进一步发展倍感压力。在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决定建设办公楼。这一想法在村民代表会议上通过后,我们重点围绕如何建设展开了讨论。最后大家形成了一致意见,通过了建设方案。建楼实行对外公开招标,中标人必须事先交齐15万元押金,保证工期、保证质量,竣工一年后如数返还。建设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由支部、村委会同村民代表集体研究。3层楼盖下来,粗略计算,从工到料节省费用10多万元。村里其他事务,包括沙场、河滩拍卖,个别管理人员的聘用都要走民主程序,坚持公开透明,决不搞一个人说了算。
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全村“三个文明”健康快速发展通过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我村的“三个文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一是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连续两届的换届选举中,村“两委”成员均以高票当选,我也在两次选举中当选党支部书记,并兼任村委会主任。面对村民的信任,我们深刻认识到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使我们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二是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提高了干部群众的素质。
深入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干部得到了锻炼,群众的素质得到提高,全村形成了学法守法、移风易俗、邻里团结、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勤劳致富的良好村风。三是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几年来,通过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顺利完成了桑园发展、种植业调整、道路硬化、办公楼建设,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创新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把我村建设成和谐平安的小康村而努力奋斗!
——市辖20个乡镇办事处,917个村(居),总人口1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人。近几年来,我们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紧紧围绕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农民群众合法利益、促进农村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从创新思维、依法完善制度、强化措施等关键环节入手,以村务公开、强化监督为切入点,以加强基层组织法制建设为保证,以此推动依法治村、民主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群众对村务公开依法治村工作的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全市上下形成了干群同心干事创业,凝心聚力致富奔小康的良好局面。2004年,全市农村上访案件下降80,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亿元和392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2和13.1,是近十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也是全市社会发展中最稳定的一年。我市先后荣获“全省村民自治模范市”、“全省村委会建设先进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等荣誉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落实“四项民主”,确保村务公开工作高起点运作
近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在全市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的局面,干部群众依法办事的观念得到了强化,农村基层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社会政治稳定。在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感到基层民主化、法制化建设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尤其在农民群众法制观念明显提高,一些潜在的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给全市“平安建设”造成一定的隐患的形势下,能不能做到依法规范村务公开,实行民主化法制化管理,成为制约农村稳定与发展的一个最基本、最尖锐、最重要的因素。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想使农村各项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在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的同时,健全农村依法治村体系,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实施村务公开、依法治村不仅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调动广大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切入点,而且是解决农村各类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好办法,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点环节,也是加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抓手。为此,我们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在全市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并层层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为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法律保障。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使村务公开贯穿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整个过程,才能够把农村的各项工作做好。
依法选举,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民主权利。
民主选举是村务公开的前提。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我们把民主选举作为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重要内容来抓,及时制定了《——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组织指导村委会的换届选举。依法治市办将村委会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村干部任职条件、候选人产生的办法、选举程序等内容制成宣传提纲,并及时引发下村,向群众公开,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此外,我们市、乡两级抽调有丰富工作经验、法制观念强的同志组成换届选举督导小组,指导各村好“四权”、严把“五关”;确保了选民参选率和选举一次成功率,尊重和保障村民的推选权、提名权、选举权和罢免权,保证了村民基本民主权力的落实。建立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载体的民主决策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决策权。我们把民主决策作为村务公开的牛鼻子来抓,依照《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大会制度,凡涉及村民和全村利益的重大事项,一律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使村级决策更加合法化。在总结基层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相继推广了农村热点问题“质询制”、村务大事决策“卡询表决制”等具有首创意义的做法。热点问题当众现场质询,村干部当场依法解答,质询的过程既是依法公开的过程,又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过程。在重大事项决策前,全市各村普遍发放征求意见卡的方式进行表决,既让群众充分了解村两委的意见,又充分行使自己的合理权利,使每项决策都合法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如岳家庄乡岔河村统一印发了村民自治登记表,组织村民对村两委的重大决策进行表决,实行民主决策。2002年投资25万元,硬化东西岭主街道路面4500米,治理河道3000米,修筑拦水坝10座,2003年投资20万元建成大口井一处,这些项目,都是在得到村民认可的基础上顺利完成的。
建立以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是村委会组织群众自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对于加强依法治村,提高村务公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规范实用,与时俱进。我市、乡两级成立专门机构,指导各村遵循合法性原则、切实可行原则、易操作、既约民又约官原则,按规定的程序,及时对《章程》、《公约》进行了修正,并下发到户,让村民人人明白,严格执行,做到内容更加规范、更加完善、适用性更强,真正起到了既约官又约民的作用,使村级管理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章程》、《村规民约》的修订,既是村民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的过程,又是自觉运用法律管理村内事务的过
程。每年我市各村都以村民自治小组为单位学法,开展活动。比如:我市东都镇南鲍村将“平安家庭户”评选,写入村民自治章程,在全村形成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村里的社会稳定。
建立以村务公开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在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中,我们坚持求真务实,抓热点、攻难点、保重点,对群众普遍关心的政务、村务、财务、干部廉洁自律等“七公开”,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听取群众反映,热情接受群众咨询,积极做好依法解答工作。各村也都出台了限时答复制,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凡是能直接答复的一般7至10天予以答复,对村干部违法问题及时调查并解决纠正。对群众存有误解,或个别人的无理要求,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做好细致耐心的说服工作。村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了依法治村工作,使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依法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禹村镇通过推行村务公开,化解了干部矛盾,激发了广大村民学法用法、自觉履行义务的积极性,使困扰该镇长达10年之久的统筹提留难问题得到了依法治理。
二、依法进行4个规范,建立村务公开工作长效机制
村务公开的实质,就是要在农村建立起一套民主管理、便于群众监督,更有效地实施依法治村的工作机制。只有依法规范,才能保障持续、稳定发展。我们本着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方便运行的原则,着力抓了4个方面的规范。、依法规范公开内容。我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村务公开内容进行了依法规范和依法延伸,使村务公开的内容由最初的三大类25项扩大为六大类32项,涵盖了生产经营管理、土地管理、财务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宅基地管理、村干部廉洁自律等农村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管理,做到法律、法规规定允许向群众公开的,就全部向群众公开,使群众的知情权落在实处。例如,为落实《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我们在农业税征收过程中,采取自下而上层层公开的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将税收减免到户,使有关法律法规不折不扣落到了实处。
规范统一时间。我市规定每月15日为全市村务集中公开日,在集中公开的同时,实行全年大事年初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长期性工作按阶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热点问题及时公开。人大、政府认为事关重大,或群众在某个时期最想了解的事项,由村两委按要求予以公开,使村民对关心的事情了解清楚。
规范公开程序。我市依法确定了村务公开“五步走”的基本程序,即村务公开必须经过村委会酝酿确定公开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核把关、实施公开、意见反馈、整理存档。同时,针对不同公开事项,实行分类指导,每个类型制定一套程序,编制一套公开流程图,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公开,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对重大事项决策等需要群众事先参与、事后监督的内容,规定必须经过预先公开、正式公开、反馈公开等环节。此外,我市还统一规定,在村务、财务公开栏张榜公布的同时,第一、三季度向村民代表会议共识,第二、四季度向村民会议公示。要事先准备好书面材料,如有重大村务要提前交给村民代表议事会讨论,实行决策听证制度。财务要提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查,并报乡镇财务管理中心代管,审核,市直有关部门定期检查公开内容,发现问题随时通报、及时纠正,确保了村务公开的真实性、合法性。规范公开形式。各村都在民主法制一条街上建立了永久性村务公开栏,对公开栏设立的环境、样式标准都作了统一规范,实现了农民群众看得清、看得明白。为了让群众全程了解、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市人大、政府在全市推广了泉沟镇在村务公开栏中设立“回音壁”的做法,使决策、实施、结果全部实现公开,办理过程、程序、效果得到及时反馈。同时,各村还采取召开村民会议、有线广播或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及时进行公开。
八、完善三项措施,推进村务公开依法治村工作健康开展
1、加强法德教育,提高农村干部群众法律素质是实施村务公开依法治村的关键。一方面强化村民的学法用法的自觉性。我们以法制教育“七个一”工程为载体,广泛开展了以讲好一堂法制教育课,优化民主法制一条街、开展一次咨询服务、举办一场法律知识竞赛、编演一台法律文艺节目、制赠一份法制宣传品、设立一个法制图书教委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七个一”工程,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法制宣传教育,使法制宣传进村入户到人,入口入脑入心。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市委党校;农广校、乡镇党校等阵地对村干部进行经常性的法制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同时也使村干部认识到村务公开的好处,从而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为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推行垂直公开,强化督导检查是实施依法治村的保障。
全面落实依法治村,在公开范围上力求上拓下延,对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土地管理等需要层层落实的事项,实行市、乡、村三级同时公开,做到环环相扣,相互对应,增强了全市上下工作的一致性和互动性。做好村务公开依法治村工作,贵在坚持,重在落实。为此,市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对全市村务公开、依法治村进行视察、督导。市委、市政府也组织市监察局、司法局、民政局、依法治市办、农经办等单位定期对村务公开依法治村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个别弄虚作假、侵犯群众合法权利的乡、村干部依法依纪给予严肃处理,做到了公开标准化、检查定量化,有效地推动了全市村务公开依法治村工作的开展。
3、注重工作实效,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是依法治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村务公开的目的就是增加村内各项工作的透明度,让群众了解村政事务,进行民主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共接受群众查询一万余次,满腔热情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及时化解农村存在的各类矛盾纠纷,极大地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群众参政议政、关心村务的积极性,形成了群众支持村务公开、参与依法治村的良好局面
规范村务公开落实民主管理典型材料 文章作者:suliyang 本文出自:www.xiexiebang.com51免费论文网欢迎你8月27日15:30 我们青川寺村共有310户,人口1185人,耕地面积1380亩。51免费论文网欢迎你,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9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99元。近年来,村“两委”坚持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积极推行村务公开,坚持做到公开内容全面、形式灵活、程序规范,为全村“三个文明”健康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支部、村委多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五好村党支部”和“模范村民委员会”等荣誉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住热点,公开内容全面化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和转移,村务公开的内容也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规范。近年来,在村务公开内容上,我们始终坚持“凡是群众关心的、凡是群众想知道的、凡是群众有疑虑的”都要公开。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三个延伸:一是由侧重于财务公开向村公共事务公开延伸。由过去只对财务进行公开转变为对村“两委”会议的决策、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农业税费使用、困难户减免、土地调整、土地征用补偿及拆迁、水电费标准及收缴、干部工资及补贴、招待费以及涉及村民利益、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等事项的全面公开,真正做到村务公开横到边,纵到底。二是由侧重于办事结果公开向办事标准、办事程序公开的延伸。把群众关心的内容全部交底亮相。如在宅基地安排上,村“两委”根据村民申请,公开本村谁家符合条件建房,宅基地安排在哪里;在计划生育问题上,谁家可以生一胎,谁家符合生二胎条件,让群众心中有数。特别是村里重大问题,坚持决策民主化、程序公开化。我村砖窑厂在决定经营方式时,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请大家决策。代表们讨论认为:个人经营,集体收入可能会受影响。因此村“两委”采纳了代表们集体管理的意见,公开聘用了管理人员,砖厂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年产值都达到200多万元,上交集体纯利润30多万元,而且十几年来长盛不衰。砖窑厂的大小事情,干部知道、代表知道,村民也能说出个一二三。三是由一般性问题公开向实质性问题公开延伸。根据村经济实际情况和群众要求,对窑场承包、沙地、河滩拍卖,农村机动地和“四荒”地发包等都实行“阳光操作”,公开招租、拍卖、承包,全程接受群众监督。到目前为止,村里没有出现一件因涉及农民切身利益而出现问题。
二、注重实效,公开形式多样化 在公开的形式上,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公开方式,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一是利用公开栏,坚持长期全面公开。我们在沿街路旁,建设了高标准的村务公开栏,作为向群众公开的主阵地。坚持每月15日为公开日,对村务、财务及党务等需要公开的内容,一律在这一天集中上墙公开。二是利用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等形式,深入详实地公开。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认准了一个理,支部、村委和全村人就是一家人,有事公开化,让群众明白,与群众商量,什么事都好办。每次新的村委会产生后,我们都按规定每10户推选一名村民代表,村民代表就是干群连心的纽带和桥梁。有事先向他们公开,通过他们再向村民宣传,比贴“明白纸”都明白。村民亲切地称他们为“小喇叭”。事前与代表商量,事中请代表监督,事后公开透明,实际上是一个全面公开的过程。村“两委”在办理所有的村级事务中,都尊重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做到群众要求的积极做,群众同意的认真办,群众想不通的缓办,群众不同意的坚持不办。支部村委是建议者,民主决策后,“两委“是落实者,2002年村“两委”为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决定发展大棚养蚕,可村民就是不乐意,村“两委”没有硬性的安排,而是及时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统一了认识,提高了村民发展养蚕的积极性。一星期时间,我村就落实桑园200亩。
三、强化监督,决策程序民主化 一是严格民主理财。财务问题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许多矛盾都从这里引发,多数情况下,不是因为财务不清,账目不明,而是公开不及时,透明度不高,群众有疑问造成的。经过民主选举,我们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由村民代表担任,掌管着一枚民主理财专用章。每月底,理财小组都对村里大小帐目进行审核,下帐的发票上都要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对于不合理的开支,理财小组有权拒绝盖章,不盖专用章的发票一律不准下帐。当月帐目情况,下月5日前一定张榜公开。谁对公开的事项不明白,可以请村民代表解释,也可以到村里询问。真正做到了群众明白,干部清白。二是落实民主监督。推选成立了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两委”成员定期向监督小组述职,根据评议结果,确立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档次,对群众意见较多的限期改正,连续两次不称职的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调整。三是坚持民主决策。村里对研究决定的事项,首先由村“两委”提出方案,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进行民主决策,最后由村委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村民如实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村务公开的过程,公开加民主大问题就没有,村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些工作干好了,就是村务工作的稳压器、降压阀。2002年我村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支部村委一班人对进一步发展倍感压力。在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决定建设办公楼。这一想法在村民代表会议上通过后,我们重点围绕如何建设展开了讨论。最后大家形成了一致意见,通过了建设方案。建楼实行对外公开招标,中标人必须事先交齐15万元押金,保证工期、保证质量,竣工一年后如数返还。建设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由支部、村委会同村民代表集体研究。3层楼盖下来,粗略计算,从工到料节省费用10多万元。村里其他事务,包括沙场、河滩拍卖,个别管理人员的聘用都要走民主程序,坚持公开透明,决不搞一个人说了算。
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全村“三个文明”健康快速发展 通过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我村的“三个文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一是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连续两届的换届选举中,村“两委”成员均以高票当选,我也在两次选举中当选党支部书记,并兼任村委会主任。面对村民的信任,我们深刻认识到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使我们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二是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提高了干部群众的素质。深入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干部得到了锻炼,群众的素质得到提高,全村形成了学法守法、移风易俗、邻里团结、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勤劳致富的良好村风。三是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几年来,通过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顺利完成了桑园发展、种植业调整、道路硬化、办公楼建设,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创新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把我村建设成和谐平安的小康村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林业工作典型发言
明晰思路 创新模式 全面提高造林绿化水平
依安县人民政府(2009年3月)
我们依安县幅员面积36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1万亩,林地面积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2.8%,活立木总蓄积163万立方米。近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平原县份实际,始终把造林绿化作为新农村建设首要工程来抓,创新思路,坚持标准,因地制宜,科学推进,努力提高全县绿化水平。2008年,全县造林2.5万亩,义务植树91万株,成活率达96%。全省平原绿化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对我县新农村绿化、废弃地利用和采伐迹地更新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荣获全国三北防护林建设30周年林业建设先进县。具体而言,我们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努力。
一、创新思路,科学构建造林绿化三元结构
我们着力突出造林绿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坚持“跳出林业抓林业”,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指向,从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科学确定林业发展定位,使之既体现传统造林基础的不断巩固,又适应新时期市场化发展要求,特别是针对我县农田防护林基本封满造严,基本农田不允许栽树,林木价格又不断攀升,群众造林积极性高涨的实际,我县创造性地提出了“巩固完善防护林、加快发展商品林、大力提倡保障林”的三元林业发展结构的新 1 思路。巩固完善防护林。我们把造林绿化和生态县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林业生态效能,严格管理现有生态公益林,对防护林严管限伐,确保防护林面积不少、功能不减。与此同时,按照因害设防、适地适树原则,进一步完善防护林网络,对农田、草原个别天窗、个别村屯进行连网补带,对效益差的残次林进行逐步更新改造,对生态脆弱地段营造混交林,对村屯四旁按新农村绿化标准造林,以此不断增强防护效能。2008年,全县营造防护林375条4100亩。大力发展商品林。针对我县低产田面积大,制约农民致富的问题,同时,结合低产田栽植用材林投入小、风险小、效益高的实际,我们通过政策和经济手段,鼓励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商品林,并放宽速生丰产林采伐林龄,鼓励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业,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2008年,全县营造商品林4000亩。积极倡导保障林。我们还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利用自家的低产田或房前屋后、村旁、路旁、水旁等闲田隙地,营造速生丰产林作为生活保障林,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立业林”和“养老林”,并合理放宽采伐政策。2007年,富饶乡兴仁村、兴义村两个保障林建设试点村,2008年,全县进行推广普及,已有1000多户农民在自家房前屋后自留地和低产田造林。营造保障林已发展到2500亩。
二、创新模式,不断提高造林绿化标准
我们因地制宜,不断创新造林模式,提高绿化标准。实施新农村绿化模式。围绕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大四旁绿化力度。针对村屯周边绿化覆盖率低,选用常绿树种云杉或樟子松,或选用无絮树种 2 银中杨及花卉等进行造林绿化,努力实现一村一屯一街一品;在通村路白色路面两侧,采取乔灌混交大苗栽植方式,力求短期见效;在村屯树间人行道铺设红砖甬路、农户院落种植榆树篱墙、庭院栽植零星果树;对村屯内废弃地按园林景点、休闲广场设计,采取针阔混交、乔灌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同时,我们还对村屯休闲广场、生产隔离区等地预留出相应的发展空间,防止发生重复建设。探索出“环屯松花银中杨,白色路旁树成行,两行树间人行道,庭院果树篱笆墙,坑塘弃地园林景,绿美香彩新农庄”的新农村绿化模式。此外,我们还做到中心村建设、农村公路建设绿化先行,做到整体布局,科学实施,打捆使用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资金,有效缓解绿化投入缺口。2008年,完成新农村绿化36村147屯3600亩。实施废弃地造林模式。针对我县村屯的坑塘废弃地,采取变废为宝的造林方法,本着宜杨则杨、宜柳则柳的原则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最大限度进行绿化。针对面积大、可平整的废弃地,大力营造用材林,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针对水库周边废弃地,我们采用速生品种与景观建设相结合,水土保持林与景点相结合方式营造景观林,达到休闲旅游和增加效益目的。新兴乡东南村利用废弃坑栽植树木320亩,先锋乡四烈村六屯护宅林栽植16行樟子松,实现了美化环境、变废为宝、增加收入的多赢功效。通过典型带动,全县每个乡镇都建成一个生态村、两个生态屯,全面提高了废弃地绿化覆盖率。2008年,全县利用废弃地造林面积达3500亩。严把造林技术五关。我们在造林绿化过程中,靠前指挥,规范程序,严 3 把标准,确保造林工程质量。严把整地关。把整地作为造林绿化的关键环节,每年秋季与农田整地一并进行,确保达到规定标准。严把苗木关。实行苗木阳光采购制度,确保苗木质量合格证、检疫合格证“两证俱全”才允许竞标。严把栽植关。科学编制造林手册,注重栽植标准,确保造林质量。严把浇水关。坚持栽前浇足底墒水,栽后及时补水,以保证水份供应,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严把管护关。以市场为手段,以经济利益为纽带,本着双方自愿原则,推行以乡村为单位,由有资质的林权单位或林权主投资组建护林公司,建立有偿管护、责权利相结合的林木管护机制,明确公司、管护责任人和出资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委托管护人及时向护林公司提供管护保障金,护林公司承接委托管护林木资源,并指派公司护林员管护,定期对照管护台账,督导检查管护工作。自15家护林公司成立以来,毁林盗伐滥伐案件明显减少,2008年,发生林业案件17起,同比下降了70%。我们还切实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监测、检疫、防治体系建设,投资近15万元新建防火工具储备库2座,连续25年无森林火灾发生,森防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全县设立87个病虫害监测标准地60万亩,年均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达3.5万亩,全县苗木产地检疫率达100%。
三、创新机制,切实增强林业管理能力
我县在推进林业发展中,不断强化工作落实机制,努力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实行林业“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主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林业工作领导小 4 组,将林业工作纳入到全县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并作为评价提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加大造林绿化投入,2008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300万元用于造林绿化,大量资金的注入为林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09年,我县将继续坚持“三元”造林结构,进一步完善新农村绿化新模式,坚持宜路、宜水、宜流域、宜村屯、宜片林、宜保障的“六宜”原则,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在依龙镇全力构造以防风固沙水源涵养为一体的11740米、面积1074亩的绿色防线,在富饶乡以优化树种结构为重点,打造“百条带、千亩松”造林绿化新格局。在全县夯实21个百亩以上商品林基地、59个10亩以上的保障林大户,截止目前,全县完成造林整地2万亩,全县新农村绿化和三北防护林苗木采购已全部到位。
总之,我县在林业发展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需求,以及和兄弟县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坚持标准,创新机制,推进全县造林绿化工作再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