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化冰为水

时间:2019-05-12 14:1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作文:化冰为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作文:化冰为水》。

第一篇:高二作文:化冰为水

高二作文:化冰为水

高二作文:化冰为水

春已至,冰成水.?

寒冬,将水凝.一道冰墙,阻挡在心与心之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连同杂质都冻成心墙.冰在零下便不可一世,低温是他滋生的温床,而人与人之间的淡漠使寒气更重.?

一堵心的冰墙,看似无坚不摧无法跨过,但,不要忽视了一样非常极其有用的东西热.当冰度不断加热,直至温度不断升高,它就会屈服,融化,化成一滩水,有温度的柔水.杂质便会显露,沉入水底.但,水亦可灭火,冰化成水时会吸取大量的热,会浇灭火.因而,包容的烧杯便会出现,将冰化成的水积入杯中,一点一滴.?人与人之间的种种不愉快便是杂质,其种类繁多,仇怨恨等等,而主体冰则是相互之间的不沟通和不包容.一旦冷漠加剧,心温下降,便会结成冰墙,立在两人心与心之间不远的地方,只要稍微给一点热情,便会化成水,失去靠山的杂质便会随水流走,洗净心灵.倘若,心墙很厚,杂质很多,冷漠很多,心就会很冷,人与人阻隔在冰川之中,犹如南极大陆,感觉到的只是冷,看到的除了冰还是冰.?

心被冰封在冰层之中,渐渐死去.没有了知觉的心,没有心的人能够称为人吗所以,心必须吸收温暖,必须从阴暗中走出来,去晒一晒太阳.?

阳春,冰墙在阳光之下还能放肆吗只能逐渐消亡,化成一股暖流,在心中汇聚成河,各种各样的鱼虾于其中欢快,这就是真正的人生.?

冬天,寒冷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心中有春,最寒冷的南极也不会冻心.?作者单位:高二(24)班?

第二篇:道路化冰研究报告

路面积雪结冰给交通和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欧美、日本等国在道路融冰化雪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总结分析了国内外道路融冰雪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可以看出:使用融雪剂和机械除冰雪是普遍的方法,但存在环境污染和不能及时清除的弊端。地热、电热、改进路面材料等主动方法不普遍,处于研究和小范围试验使用阶段。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我国应对冰雪灾害天气的对策:1)交通管理部门应提前制定融雪化冰计划,加强重点路段、桥段的冬季养护;2)发展健全道路冰雪灾害气象预警系统;3)开展环保、智能融雪防冰技术研究。通过科学应对,可以减少我国北方寒区及南方冻雨区的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关键词:路面;结冰;融雪技术;冻雨

中图分类号:U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0-0240(2011)04-0933-08 0引言

道路冰雪灾害给全球多个国家每年带来重大损失。我国北方寒区及南方冻雨区每年道路积雪结冰现象严重,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诱发了一系列交通事故。据不完全统计,2010-2011年的冬季,仅贵州、四川、湖南三省因桥面结冰而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就达8起;2005年交通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有冰雪月份的交通事故最多,其他月份相对较少[1]。道桥积雪结冰还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方面的报道更是屡见纸端。1996年1月,美国东北部由于暴风雪交通中断4d,直接经济损失达100×108美元。2005年11月,德国西北部连续降雪,导致2000多起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1×108欧元。2005年12月,山东威海、烟台等地遭遇一次持续15d特大暴风雪,直接经济损失达3.7×108元[2]。2008年南方冻雨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2×108元。正因为道路积雪结冰的危害严重,世界各国都展开了大量的融冰化雪技术研究。总的来说融冰除雪方法可分为:清除法和融化法两大类,其中清除法分为人工清除法(人工机械,人工撒盐、沙子)和机械清除法(除雪机械),融化法分为化学融化法(融雪剂,降低冰点的路面材料)和热融化法(地热、太阳能、电热、导电混凝土、红外线等)。经过近60a的研究,这些技术取得了不错效果,但也存在诸如环境污染、成本过高、使用条件限制等问题。环保、高效的融冰除雪技术还在不断的探索中。我国目前使用的方法仅限在使用融雪剂和机械这两个方面,且很多地方也是机械设备配备不足,撒融雪剂也是靠人工进行,冬季养护缺乏系统规划,道路冰雪预报严重不足,这对冬季保障交通是不利的。在热力融雪化冰方面,我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实际应用更是未见报道。我们对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我国道路冰冻灾害防治提供借鉴。1融雪剂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使用融雪剂是目前各国使用最广的一种融雪化冰方法。融雪剂主要分为氯盐型、非氯盐型和混合型三大类,基本原理是融雪剂可以降低溶剂(雪水)的蒸汽压,从而使整个溶液的凝固点(冰点)降低。国外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使用融雪剂,主要集中氯盐,氯化钠用量最多。目前,美国有5种通用融雪剂,其中3种是氯盐(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另两种为非氯盐型(乙酸镁钙和尿素),但后者由于效率低、用量大、费用高,未能得到广泛应用。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氯化钠,1995年开始使用氯化钙[2-3]。我国撒盐融雪有近30a历史,最初采用氯化钠,到2000年以后才逐渐采用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镁等融雪剂,而且使用量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以北京市为例,自2002年以来,每年平均融雪剂用量为8000~10000t,2010年更是达到3.5×104t;但在2011年北京市大大减少了融雪剂的使用,投入3.9×108元购置了大量清雪除冰机械,机械化除雪作业率达90%[4]。沈阳等地也开始逐渐降低融雪剂的使用。这是适应环保要求的良性改变,在有条件的城市应该提高除冰除雪的机械化程度。

融雪剂是双刃剑,除雪融冰的同时给环境、建筑物、植被等产生了不利影响。氯盐融雪剂对路面结构(钢筋、混凝土、沥青等)具有强烈的腐蚀性,通常在10~15a之内就会严重破坏桥梁结构,是目前威胁道桥安全的主因之一。每使用1t融雪剂,就会造成615美元道桥腐蚀损失、113美元车辆腐蚀损失和75美元植物腐蚀损失[5]。鉴于氯盐融雪剂的诸多负面作用,世界各国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与约束制度。

研发型环保型融雪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发展方向。新型环保型融雪剂是添加非氯化物缓释剂来达到融雪除冰的目的。郭金禹等[6]确定了磷酸二氢锌-钨酸钠-硫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优化的缓蚀剂组方,添加缓蚀剂以后的氯化钙融雪剂融冰速率无明显变化,对碳钢、混凝土的腐蚀性大幅降低,是高效缓蚀型融冰雪产品。融雪剂的开发经历了单一的食盐型、氯化钙型到现今的非氯化物型、复合防腐蚀型,其特点是从单一成分改进为多组分的复合融雪剂;改变传统的无机融雪剂,开发有机融雪剂;在资源上采用制酯、糖工业废水,纸浆工业废液及城市垃圾等[7]。徐英梅等[8]选择可生物降解的、低成本的醋酸废液(木醋液)为原料,研究了制备低成本的CMA类融雪剂的工艺方法,所得产品为低碳混合羧酸钙镁盐,通过对融雪剂的一系列性能试验表明,其融雪温度低,融雪效率高,对金属、花草等基本无腐蚀和损害,各方面的性能均优于氯化钠等氯盐融雪剂。林永波等[9]研究开发显色环保型融雪剂,添加了缓蚀剂和对植物生长有益的植物钙剂,能够减少对金属、路面、植物等的腐蚀,并根据融雪剂颜色的变化,控制融雪剂用量。2机械法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机械法是通过机械对冰雪的直接作用而解除冰雪危害的一种方法,这是人类传统的除雪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研制性能优越的除雪机械成为世界上冬季降雪国家的一个重要课题。除雪机的种类很多,可按工作原理、使用范围、底盘形式和行走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10]:按工作原理分类根据除雪机械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把除雪机分为推移式、螺旋转子式(抛投式)、滚压式、铲剁式、锤击式5种;其中推移式又可分为铲刀(刮刀)式、前置侧铲式、V型除雪犁、除雪卡车等;螺旋转子式又可分为铣刀转子式和叶轮转子式两种。按用途分类按照除雪机械的用途可把除雪机分为泛用除雪机、人行道除雪机、铁道除雪机和高速公路除雪机4种。按底盘分类根据除雪机械的底盘不同可以把除雪机分为专用底盘和兼用底盘两种。按行走机构分类根据除雪机械的底盘差异可以把除雪机分为轮胎式和履带式两种。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习惯上将除雪机主要分为犁式除雪机和旋切式除雪机。目前,从除雪的作业过程来看,除雪机理、技术方法已趋于成熟,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往往受到路面状况、雪层薄厚、气温高低等条件的限制,使用一种机械难以清除不同路面的冰雪,从而使除雪机的应用存在许多局限性。

国外发达国家除雪机的品种规格较为齐全。近年来,由于社会对冬季道路养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类除雪机的保有量在发达国家迅速增长,在性能方面朝着自动化和一机多能方面发展。一些大型专用除雪机也开始使用,德国SCHMIDT公司TS4抛投式除雪机可以1h处理6000t雪。发展趋势有以下几方面[11]:1)开发高性能专用底盘,普遍采用液力矩器、动力换档装置和全自动电液控制系统。可在除雪作业时实现自动变速档功能,使作业速度自动适应除雪作业负荷变化,不仅减轻了司机的负担,还能保证高速除雪的要求;2)开发多功能除雪车。如在除雪车上搭载滑雪装置、高雪堤除理装置、药剂撒面装置等多种作业装置,以提高作业效率和减少更换除雪装置的时间;3)由于从城市向郊外运雪费用较大,国外在开发高效率装雪机械的同时,还将研制用气体进行一次除雪的装置;4)重视除雪机械的工作对象—雪的研究。对雪的物理性质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为设计上充分利用理论进行指导,摆脱目前主要靠实验校核机械性能的做法;5)提高机械的效率及安全性、操纵性和舒适性是近年来日本生产除雪机械的显著技术动向。

中国除雪机械的研制起步较晚,真正的研制与开发是从19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道路的不断升级与新建,各种机动车辆猛增而开始的,先后有十几种型号的样机被生产出来,在除雪作业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关明慧等[12]对利用微波加热原理清除道路结冰进行探索研究,并设计出了专门用于清除道路积冰的微波除冰机原理图。刘长生[13]针对南方冻雨凝冻结冰的特点,对振动除冰滚筒、除冰羊角、振动液压系统以及振动轴和偏心块式振动机构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理论分析设计计算。2010年胡雅灵[10]研制出了一种多功能除雪铲,该技术是为满足高寒地区道路冬季除雪的需要而设计的。它适宜安装在多种车型的前端,除雪铲可以上、下、左、右自如摆动,梳状铲式破冰器能自动收回或放下。它适应各种除雪的场合,能够彻底快速清除路面的积雪与冰层。

科技的不断发展为除雪机械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机、电、液一体化高新科技成果不断地被应用到除雪机械上,电脑和高灵敏传感器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养护机械的各种装置和机具的操纵、计量、控制报警、排障和作业智能化等方面得到了推广应用[14]。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将使除雪机更加可靠、多能和高度自动化。多功能化、自动化和安全舒适化是今后除雪机械的发展方向。3热力融雪化冰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热力融雪化冰技术是一种主动预防和清除道路积雪结冰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外界提供的热能对路面进行加热,使路面温度高于0℃,从而防治道路积雪结冰。根据热能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地热、电能、红外线、太阳能等融雪化冰技术。3.1地热加热系统

地热的形式可以是浅层土壤内的热能,或者是地下热水、蒸气。土壤蓄积的热能通过热管传送到地面,地下热水或蒸气通过循环管路输送到地面对地面进行加热。利用地热融雪除冰技术在欧洲、美国、日本、阿根廷、加拿大相对比较普遍,目前在我国还未见有使用的报道。

3.1.1热管技术

利用地热的热管技术原理是利用浅层地热能对热管进行加热,由热管内的工质将热量送往路面,使其表面温度高于0℃,从而达到融雪化冰的目的(图1)。这种技术最早于1969年在美国新泽西的Trenton道路上进行试验[15],管道埋于路面下5cm,垂直管道间距60cm。在冬季,2m左右深度的地温为8.8~13.8℃;暴风雪天气管道内循环不冻液温度为4.4~11.1℃。在空气温度为-6.7~1.7℃时,融雪速率为0.6~1.25cm•h-1。后来这一试验结果被用于另外的试验项目,这次试验的内容是考察垂直或者重力热棒的效率,其工作介质由原来的乙烯乙二醇混合物换为氟利昂和氨。1∶1比例的试验在西弗吉尼亚橡树山一个公路坡道和国怀俄明州夏延附近的两个坡道上进行[16],这两个坡道坡度达7%,试验共计使用了177根热棒用于加热984m2的路面。每根热管有30m长的蒸发段和多支管冷凝段(共计36m),试验路段的地温为12.2℃,系统运行效果理想。两个设计更加细致的热管融化路面积雪地试验工程分别在1976年和1980年在拉腊的Sybille峡谷和春溪桥实施了,并进行了长期观测。类似的热管系统在日本和科罗拉多Glenwood Springs进行了测试,科罗拉多Glen-wood Springs的系统加热采用水井替代了地源[15]。

图1利用地下热能的热管加热路面示意图 3.1.2地热流体加热技术

地热流体加热技术将地下热水和地热蒸气用管道输送到路面或者直接将热水流过路表面进行加热融雪化冰。日本福井市曾将地下热水直接喷撒在路面上用于滑雪除冰,地下水初始温度约15℃,在经过埋设在人行到下的换热管道时温度降低到了7.2℃。在融化了人行道上的积雪后,热水喷洒到临近的路面上。这种方法容易引起路基沉降,流水需要进行收集,使用的环境温度不能过低,否则流水结冰会引起更严重的问题。因此在1990年后,日本开始采用其他热能加热方式进行路面融雪除冰。2005年前整个日本安装管道地热融雪系统数量已经超过了25套,这些系统大都安装在停车场、公路坡道和人行道上。札幌早在1966开始利用地下水加热道路,该系统最早使用钢管,于1973年更换为聚丁烯塑料管,地下热水进入管道的温度达76~81℃。位于Ninohe市的Gaia道路融雪系统采用3根外径89mm、长度150.2m的同轴套管换热器,热泵机组由一台15kW电机和两台0.75kW循环泵驱动。加热管道采用16mm内径聚丁烯管,埋设于沥青混凝土下10cm位置,间隔20cm,整个系统的热功率为50kW。系统已经成功运行了多年,比电缆加热方式相比节能超过20%[2]。美国是最早使用地下热水加热路面的国家,在1948年俄勒冈州克拉马斯安装了地热融雪系统。该系统最早期使用铁管,水泥路面长度约137m。融雪管道采用直径1.8cm的铁管,埋深7.5cm,管道间距45cm,防冻剂采用40%乙二醇水溶液,循环流量约300t•s-1。系统热源来自附近的地热井,供水温度约为37.7~54.4℃,在循环终端降低为-1.1~1.7℃。由于管网腐蚀渗漏,该系统运行了近50a后于1997年停止服务;1998年进行改造,将原混凝土路面和桥板拆除,加入碎石基层。融雪管道换用1.8cm聚乙烯管,与路面加筋钢筋并行,以得到保护。整个改造成本为43×104美元,预计年维护费用为500美元,年运行成本为3000美元[15]。

2003年俄勒冈州交通运输部投资130万美元,改建克拉马斯福尔斯市的Eberlien街桥和Wall街桥,其中Wall街桥由于坡度13.25%,采用了地热能融雪系统,整个系统管路建设与机械装置成本分别为17×104和3.6×104美元。该系统的总融雪面积960m2,其中桥面与人行道面积为346m2,设计融雪热负荷为189W•m-2。热源由附近的换热站提供,换热装置为316型不锈钢板式换热器,热功率174kW,工作压力1.03MPa。此外,俄勒冈市技术学院也在其综合主楼前的梯型道路上安装了一套融雪系[2]。在阿根廷Copahue-Caviahue地热区,地热蒸气被用于加热城市道路和一条通往Villa Copahue滑雪场的道路[17]。地热蒸气来源于深达1400m的地热井,蒸气通过2.6km的管道运送到城市路面下。该区冬季气温最低约为-12℃,风速可达160km•h-1,平均降雪厚度为32.5cm。利用地热蒸气加热冬季路面温度可持续在12.2~1611℃。波兰在1998年建成了一个利用地下热水的机场道路融雪系统,平均温度为68℃,流量为50~150m3•h-1。考虑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系统设计参数如下:相对湿度80%,平均降雪2mm•h-1,平均风速3.4m•s-1。系统最大热负荷为200W•m-2,进出水温度分别为55℃和25℃。当系统处于待融状态时,热负荷维持为100W•m-2,进出水温度分别为30℃和5℃。系统流量恒定为5.7L•m-2•h-1。融雪管道采用DN20HDPE管,间距250mm,埋深80~100mm,防冻剂采用乙二醇溶液。冰岛是一个地热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00年冰岛地热能道路融雪系统的安装面积已经超过3.5×106m2。地热水的利用比例约占33%。3.2非地热加热系统

非地热加热系统是指管道循环系统的热量来自地热以外的热能,如:城市供水余热,生活废水、燃气加热等。弗吉尼亚交通部在阿默斯特县建立了一座非地热热源系统的桥梁,该桥用燃烧丙烷为热源,加热丙稀乙二醇与水的混和抗冻循环系统,由此循环系统将热量送往热棒底部的蒸发端,再由热棒里的工质将热量送往桥面(图2)。早期的工质为氟利昂,热效率较低,在1999年的时候更换为氨。整个桥长约35m,宽约13m,使用了约3.2km长的钢管,和241根热桩。整个加热系统造价为18.15×104美元,占总造价的27.3%。冰冻利用城市居民生活废水来加热城市道路。Rauber[18]报道瑞士在8号公路的一座桥梁进行了太阳能融雪试验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收集夏天桥面因太阳辐射产生的热量并将之储存起来,冬季利用储存的能量加热桥面防止结冰。整个系统由埋设在1300m2桥面下的热交换管道、地下蓄热池、水力循环系统组成,包括前期研究费用在内的总造价约为300×104美元,这一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王庆艳[19]对太阳能-土壤蓄热融雪系统融雪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融雪过程中温度场和相界面移动规律;刘益青等[20]对太阳能-土壤蓄热技术用于公路融冰的经济及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建议推广使用此技术;王华军等[21]进行了阳能-地热道路融雪系统路面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初步建立了道路融雪系统的路面传热模型,并基于典型年逐时气象数据与复合边界条件,进行了稳态传热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埋管深度和加热温度对道路融雪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大和待融热负荷与降雪量、环境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图2非地热加热桥示意图

使用这种技术的问题在于保证各个部位的密封和管道的防腐保护。另外成本比较高,主要体现在管道埋设过程的挖掘钻探中。3.3电加热系统

利用电能通过电缆或者导电路面材料加热路面。北欧在电缆加热道路融雪方面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已经出现了一些从事专业设计安装和售后服务的公司。美国是最早将电缆加热技术用于桥梁融雪化冰的国家,美国ASHRAE的设计手册也对电缆加热融雪系统设计、电缆布置、线路连接、安装测试等问题进行规范性描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2]。这一技术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唐祖全等[23-25]对导电混凝土融雪化冰机理、热功率以及有限元分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李丹等[26]对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的融雪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温度和功率消耗等实验结果;侯作富等[27-32]对碳纤维导电混凝土进行了大量研究,为其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武海琴[33]开展了把发热电缆用于路面融雪化冰的技术研究,认为发热电缆融雪化冰系统的设计功率主要受结构层的材料物性、气象条件、铺装方案等影响。

在其他融雪方式中,陈光等[34]对红外线融雪除冰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关明慧等[12]研究了微波加热技术并设计了附加微波加热的除雪机械图。

另外,还有一种通过改变路面材料凝固点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防冻结材料混入到沥青混凝土中,使其形成的路面具有一定程度的融化降雪、防止路面水膜结冰的作用。防冻结沥青混凝土能提高冬季寒冷地区道路路面的摩擦系数,是一种具路面自身抑制功能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有两种途径[35]:1)化学法。在路面铺装材料中掺加抗冻消融化学材料,通过毛细作用化学材料缓释溶出,达到路面冰点下降和冻结体破坏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路面水的结冰率。由于融雪化学材料混入的是整个铺装体,即使表面层被不断消耗,体内的化学材料也会不断出现,能保持冻结抑制效果的持续性。良好的材料能达到6a以上的抑制冻滑期;2)物理法。主要是通过在路面铺装材料内添加一定量的弹性材料,改变路面与轮胎的接触状态和路面的变形特性。利用添加的弹性材料变化能力较强的特性,通过路面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自应力,使路面冰雪破碎融化,从而有效抑制路面积雪的结冰,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面层变形达到防冻结目的。缺点是在降雪量大的时候效果不理想。4路面结构温度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热力融雪研究主要集中在路面结构温度场和热负荷上,路面温度场是解决这一个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问题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方法:1)统计分析法[36-39],即通过大量实测数据分析,建立路面温度同当地气温和太阳辐射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依赖于实测,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的经验公式适用性也受到了限制,一般仅满足测量地域的情况;2)理论分析法,即根据气候资料通过传热学原理来确定路面结构温度场。理论分析法由美国学者Barber[40]首先提出,他将路面视为半无限体,大气温度和太阳辐射量假设为正弦函数,进而推导出路面温度场计算公式,但计算结果不适用路面低温过程中温度的估计。Preto-rius[41]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采用有限元法对层状路面结构温度场进行了研究;严作人[42]视路面结构为层状,从气候学和传热学基本原理出发,用解析法对一维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不同基层材料对路面温度场的影响,提出的气温和太阳辐射量模拟函数仅对正常天气有一定准确性。吴赣昌[43-45]也视路面为层状体系,系统研究了二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温度场,但是计算过程复杂,工程应用比较少。宋存牛[46]指出,求解方法主要集中于周期性气候条件下路面结构体温度场的理论解,而没有对非周期性气候条件下(如持续低温和大幅度降温气候等)的温度场进行研究,但路面裂缝形成恰恰发生在该条件下。将随外界环境变化的路表复合换热系数视为常数处理,采用折减太阳辐射量或修正气温振幅方法来估计路表有效反射,这些都会给计算结果带来较大误差。Thomp-son等[47]和Christison等[48]采用传热学基本原理,求解低温环境下的路面温度场分布,但是这些模型因为缺乏实测数据,只能采用相关的经验公式拟合,因此影响了预估精度。Hermansson[49]则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型,用于预估沥青路面在夏季高温时的温度分布状况,但是该模型并不能直接预估低温情况下路面温度分布状况。秦健等[50-51]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了适用于我国的沥青路面温度场预估模型;周晋辉等[52]对沥青路面温度状况进行了现场试验测试,建立了湖南地区沥青路面不同深度处的温度状况和当地的气象资料(气温、太阳辐射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湖南地区沥青路面温度的预估方法。贾璐等[53]根据传热学基本理论和导热微分方程相关理论,建立了沥青路面温度场内部节点和在不同边界条件下边界节点的温度离散方程,实现了对于受到自然环境影响的沥青路面二维非稳态复杂温度场的数值预估。

以上研究大都以太阳辐射能量守恒原理为基础,应用数值天气预报为气象要素场的来源,传热方程大都是一维或二维传导方程,没有考虑到路表面在低温环境下的相变和降雨融雪条件下的渗流问题,然而这对冬季路面的温度影响是非常显著的。5结论与建议

道桥积雪结冰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各国都在努力进行研究除雪技术,并将之付诸实践。我国除了在融雪剂及机械除雪这两个方面与其他国家相差不大外,其他环保型、高成本型技术都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目前我国大量使用融雪剂,给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个别有条件的城市开始逐渐提高机械除雪的比率,这是一个发展趋势。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我国应对冰雪灾害天气应该采取如下措施:1)交通管理部门应提前制定融雪化冰计划,加强重点路段、桥段的冬季养护;2)发展健全道路冰雪灾害气象预警系统;3)开展环保、智能融雪防冰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通过这些措施研究出适合我国北方寒区、南方冻雨区除冰化雪的环保型技术,给出具体的使用参数,为实践服务,以减少我国北方寒区及南方冻雨区的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

第三篇:水和冰的安全性

SSOP1——水和冰的安全性

生产用水(冰)的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因素。对于任何食品的加工,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水(冰)的安全。食品加工企业一个完整的SSOP计划,首先要考虑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的水(冰)的来源与处理应符合有关规定,并要考虑非生产用水及污水处理的交叉污染问题。

1)食品加工者必须提供在适宜的温度下足够的饮用水(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对于自备水井,通常要认可水井周围环境、深度,井口必须斜离水井以促进适宜的排水,它们也就密封以禁止污水的进入。对贮水设备(水塔、储水池、蓄水罐等)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无论是城市供水还是自备水源都必须有效地加以控制,有合格的证明后方可使用。

2)对于公共供水系统必须提供供水网络图,并清楚标明出水口编号和管道区分标记。合理地设计供水、废水和污水管道,防止饮用水与污水的交叉污染及虹吸倒流造成的交叉污染。要检查期间内,水和下水道应追踪至交叉污染区和管道死水区域。在加工操作中易产生交叉污染的关键区域包括:

水管龙头需要一个典型的的真空中断器或其他阻止回流装置以避免产生负压情况。如果水管中浸满水,而水管没有防止回流装置保护,脏水可能被吸入饮用水中。

清洗/解冻/漂洗槽:水位不应进入低于水边缘之间有两倍于进水管直径的空气间隙以防止回吸。

要定期对大肠菌群和其他影响水质的成分进行分析。企业至少每月1次进行微生物监测,每天对水的PH值和余氯进行监测,当地主管部门对水的全项目的监测报告每年2次。水的监测取样,每次必须包括总的出水口,一年内做完所有的出水口。取样方法:先进行消毒并放水5 min。

对于废水排放,要求地面有一定坡度易于排水,加工用水、台案或清洗消毒池的水不能直接流到地面,地沟(明沟、暗沟)要加篦子(易于清洗、不生锈),水流向要从清洁区到非清洁区,与外界接口要防异味、防蚊蝇。

当冰与食品或食品表面相接触时,它必须以一种卫生的方式生产和储藏。由于这种原因,制冰用于水必须符合饮用水标准,制冰设备卫生、无毒、不生锈,储存、运输和存放的容器卫生、无毒、不生锈。食品与不卫生的物品不能同存于冰中。冰必须防止由于人员在其上走动引起的污染,制冰机内部应检验以确保清洁并不存在交叉污染。

若发现加工用水存在问题,应终止使用,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水的监控、维护及其他问题处理都要记录保持。

SSOP2——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

保持食品接触表面在清洁是为了防止污染食品。与食品接触表面一般的包括:直接(加工设备、工器具和台案、加工人员的手或手套、工作服等)和间接(未经清洗消毒的冷库、卫生间的门把手、垃圾箱等)两种。

1)食品接触表面在加工前和加工后都应彻底清洁,并在必要时消毒。加工设备和器具的清洗消毒:首先必须进行彻底清洗(除去微生物赖以生长的营养物质、确保消毒效果),再进行冲洗,然后进行消毒(首先82℃水如肉类加工厂、消毒剂如次氯酸钠100~150mg/L、物理方法如紫外线、臭氧等)。加工设备和器具的清洗消毒的频率:大型设备在每班加工结束之后,工器具每2~4h,加工设备、器具(包括手)被污染之后应立即进行。

2)检验者需要判断是否达到了适度的清洁,为达到这一点,他们需要检查和监测难清洗的区域和产吕残渣可能出现的地方,如加工台面下或钻在桌子表面的排水孔内等是产品残渣聚集、微生物繁殖的理想场所。

3)设备的设计和安装应易于清洁,这对卫生极为重要。设计和安装应无粗糙焊缝、破裂和凹陷,表里如一,以防止避开清洁和消毒化合物。在不同表面接触处应具有平滑的过渡。另一个相关问题是虽然设备设计得好,但已超过它的可用期并已刮擦或坑洼不平以至于它不能被充分地清洁,那么这台设备应修理或替换掉。

设备必须用适于食品表面接触的材料制作。要耐腐蚀、光滑、易清洗、不生锈。多孔和难于清洁的木头等材料,不应被用作为食品接触表面。食品接触表面是食品可与之接触的任意表面。若食品与墙壁相接触,那么这堵墙是一个产品接触表面,需要一同设计、满足维护和清洁要求。

其他的产品接触表面还包括那些人员的手接触后不再经清洁和消毒而直接接触食品的表面,例如不能充分清洗和消毒的冷藏库、卫生间的门把、垃圾箱和原材料包装。4)手套和工作服也是食品接触表面,手套比手更容易清洗和消毒,如使用手套的话,每一个食品加工厂应提供适当的清洁和消毒的程序。不得使用线手套,且不易破损。工作服应集中清洗和消毒,应有专用的洗衣房,洗衣设备、能力要与实际相适应,不同区域的工作服要分开,并每天清洗消毒(工作服是用来保护产品的,不是保护加工人员的)。不使用时它们必须贮藏于不被污染的地方。

工器具清洗消毒几点注意事项:固定的场所或区域;推荐使用热水、注意蒸汽排放和冷凝水;要用流动的水;注意排水问题;注意科学程序,防止清洗剂、消毒剂的残留。

在检查发现问题时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时纠正,如再清洁、消毒、检查消毒剂浓度、培训员工等。记录包括检查食品接触面状况;消毒剂浓度;表面微生物检验结果等。记录的目的是提供证据,证实工厂消毒计划充分,并已执行。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

SSOP3——交叉污染的防止

交叉污染是通过生的食品、食品加工者或食品加工环境把生物或化学的污染物转到移食品的过程。此方面涉及到预防污染的人员要求、原材料和熟食产品的隔离和工厂预防污染的设计。

1)人员要求。适宜的对手进行清洗和消毒能防止污染。手清洗的目的是去除有机物质和暂存细菌,所以消毒能有效地减少和消除细菌。但如果人员戴着珠宝或涂抺手指。佩带管形、线形饰物或缠绷带,手的清洗和消毒将不可能有效。有机物藏于皮肤和珠宝或线带之间是导致微生物迅速生长的理想部位,当然也成为污染源。

个人物品也能导致污染并需要远离生产区存放。他们能从加工厂外引入污物和细菌,存放设施不必是精心制作的小室,它甚至可以是一些小柜子,只要远离生产区。

在加工区内吃、喝或抽烟等行为不应发生,这是基本的食品卫生要求。在几乎所有情况下,手经常会靠近鼻子,约50%人的鼻孔内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肤污染也是一个相关点。未经消毒的肘、胳膊或其他裸露皮肤表面不应与食品或食品接触表面相接触。

2)隔离。防止交叉污染的一种方式是工厂的合理选址和车间的合理设计布局。一般在建造以前应本着减小问题的原则反复查看加工厂草图,提前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这个问题一般是在生产线增加产量和新设备安装时发生。

食品原材料和成品必须在生产和储藏中分离以防止交叉污染。可能发生交叉污染的例子是生、熟品相接触,或用于储藏原料的冷库同样储存了即食食品。原料和成品必须分开,原料冷库和熟食品冷库分开是解决这种交叉污染的最好办法。产品贮存区域应每日检查。另外注意人流、物流、水流和气流的走向,要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要求人走门、物走传递口。

3)人员操作。人中操作也能导致产品污染。当人员处理非食品的表面,然后又未清洗和消毒手就处理食物产品时易发生污染。

食品加工的表面必须维持清洁和卫生。这包括保证食品接触表面不受一些行为的污染,如把接触过地面的货箱或原材料包装袋放置到干净的台面上,或因来自地面或其他加工区域的水、油溅到食品加工的表面而污染。

若发交叉污染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再发生;必要时停产直到改进;如有必要,要评估产品的安全性;记录采取的纠正措施。记录一般包括:每日卫生监控记录,消毒控制记录、纠正措施记录。

SSOP4——手清洁、消毒和卫生间设施的维护

手的清洗和消毒的目的是防止交叉污染。一般的清洗方法和步骤为:清水洗手,擦洗洗手皂液,用水冲净洗手液,将手浸入消毒液中进行消毒,用清水冲洗,干手。

手的清洗和消毒台需设在方便之处,且有足够的数量,如果不方便的话,它们将不会被使用,流动消毒车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但它们与产品不能离得太近,不应构成产品污染的风险。需要配备冷热混合水,皂液和干手器,或其他适宜的比如像热空气的干手设备。手的清洗台的建造需要防止再污染,水龙头以膝动式、电力自动式或脚踏式较为理想。检查时应该包括测试一部分的手清洗台以确信它能良好工作。清洗和消毒频率一般为:每次进入车间时;加工期间每30min至1h进行1次;当手接触了污染物、废弃物后等。

一种普通的操作是在工作台上消毒液的作用。这是为了加工人员弄脏他们的手或设备时消毒,以保持微生物的最低数量。但即使在最好的消毒状况时,这也不是彻底有效的。因为手和设备带有有机物质,其可能使细菌免于消毒剂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消毒剂在氧化有机物时就被用光,而没有剩余的消毒剂阻止细菌生长。这样子,这些消毒剂实际上成为一个污染源,不应鼓励。

卫生间需要进入方便、卫生和良好维护,具有自动关闭、不能开向加工区的门。这关系到空中或飘浮的病原体和寄生虫进入。检查应包括每个工厂的每个厕所的冲洗。如果便桶周围的不密封,人员可能在鞋上沾上粪便污物并带进加工区域。

卫生间的设施要求:位置要与车间相连接,门不能直接朝向车间,通风良好,地面干燥,整体清洁;数量要与加工人员相适应;使用蹲坑厕所或不易被污染的坐便器;清洁的手纸和纸篓;洗手及防蚊蝇设施;进入厕所前要脱下工作服和换鞋;一般情况下要达到三星酒店的水平。

SSOP5—— 防止外来污染物污染

食品加工企业经常要使用一些化学物质,如润滑剂、燃料、杀虫剂、清洁剂、消毒剂等,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污物和废弃物,如冷凝物和地板污物等。下脚料在生产中要加以控制,防止污染食品及包装。关键卫生条件是保证食品、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接触面不被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污染物污染。

加工者需要了解可能导致食品被间接或不被预见的污染,而导致食用不安全的所有途径,如被润滑剂、燃料、杀虫剂、冷凝物和有毒清洁剂中的残留物或烟雾剂污染。工厂的员工必须经过培训,达到防止和认清这些可能造成污染的间接途径。可能产生外部污染的原因如下:

1)有毒化合物的污染:非食品级润滑油被认为是污染物,因为它们可能含有毒物质;燃料污染可能导致产品污染;只能用被允许的杀虫剂和灭鼠剂来控制工厂内害虫,并应该按照标签说明使用;不恰当的使用化学品、清洗剂和消毒剂可能会导致食品外部污染,如直接的喷洒或间接的烟雾作用。当食品、食品接触面、包装材料暴露于上述污染物时,应被移开、盖住或彻底的清洗;员工们应该警惕来自非食品区域或邻近的加工区域的有毒烟雾。

2)因不卫生的冷凝物和死水产生的污染:被污染的水滴或冷凝物中可能含有致病菌、化学残留物和污物,导致产品被污染;缺少适当的通风会导致冷凝物或水滴滴落到产品、食品接触面和包装材料上;地面积水或池中的水可能溅到产品、产品接触面上,使得产品被污染。脚或交通工具通过积水时会产生喷溅。

水滴和冷凝水较常见,且难以控制,易形成霉变。一般采取的控制措施有:顶棚呈圆弧形;良好通风;合理用水;及时清扫;控制车间温度稳定;提前降温;拉干等。包装材料的控制方法常用的有:通风、干燥、防霉、防鼠;必要时进行消毒;内外包装分别存放。食品贮存时物品不能混放,且要防霉、防鼠等。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

任何可能污染食品或食品接触面的掺杂物,建议在开始生产时及工作时间每4h检查1次,并记录每日卫生控制情况。

SSOP6-有毒化合物的处理,贮存和使用

食品加工需要特定的有毒物质,这些有害有毒化合物主要包括:洗涤剂、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杀虫剂(如1605)、润滑剂、试验室用药品(如氰化钾)、食品添加剂(如硝酸钠)等。没有它们工厂设施无法运转,但使用时必须小心谨慎,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做到正确标记、贮存安全,否则会导致企业加工的食品被污染的风险。

所有这些物品需要适宜的标记并远离加工区域,应有主管部门批准生产、销售、使用的证明;主要成分、毒性、使用剂量和注意事项;带锁的柜子;要有清楚的标识、有效期;严格的使用登记记录;自己单独的贮藏区域,如果可能,清洗剂和其他毒素及腐蚀性成分应贮藏于密贮存区内;要有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管理。

SSOP7-雇员的健康状况

食品加工者(包括检验人员)是直接接触食品的人,其身体健康及卫生状况直接影响食品卫生质量。管理好患病或有外伤或其他身体不适的员工,他们可能成为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源。对员工的健康要求一般包括:

不得患有碍食品卫生的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等);不能有外伤、化妆、佩带首饰和带入个人物品;必须具备工作服、帽、口罩、鞋等,并及时洗手消毒。

应持有效的健康证,制订体检计划并设有体验档案,包括所有和加工有关的人员及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

涉及到有疾病、伤口或其他可能成为污染源的人员要及时隔离。

食品生产企业应制定有卫生培训计划,定期对加工人员进行培训,并记录存档。

SSOP8——害虫的灭除和控制

害虫主要包括中啮齿类动物、鸟和昆虫等携带某种人类疾病源菌的动物。通过害虫传播的食源性疾病的数量巨大,因此虫害的防治对食品加工厂是至关重要的。害虫的灭除和控制包括加工厂(主要是生区)全范围,甚至包括加工厂周围,重点是厕所、下脚料出口、垃圾箱周围、食堂、贮藏室等。食品和食品加工区域内保持卫生对控制害虫至关重要。

去除任何产生昆虫、害虫的滋生地,如废物、垃圾堆积场地、不用的设备、产品废物和未除尽的植物等是减少吸引害虫的因素。安全有效的害虫控制必须由厂外开始。厂房的窗、门和其他开口,如开的天窗、排污洞和和水泵管道周围的裂缝等能进入加工设施区。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清除滋生地和预防进入的风幕、纱窗、门帘,适宜的挡鼠板、翻水弯等;还包括产区用的杀虫剂、车间入口用的灭蝇灯入粘鼠胶、捕鼠笼等。但不能用灭鼠药。

家养的动物,如用于防鼠的猫和用于护卫的狗或宠物不允许在食品生产和贮存区域。由这些动物引起的食品污染构成了同动物害虫引起的类似风险。

第四篇:化水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年末岁首,化水专业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指导下以及严格的培养教诲下,在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公司及工程部下达的各项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确保电厂运行期间工作的要求。

回首望有成绩也有不足之处,但为了更好的在自己专业方面求得更大的进步,获得领导在诸多方面更多的指导指正,为此对过去的工作实事求是的进行总结,剖析不足、扬长避短。同时请领导提出指导性的意见,提出疏漏便于在新的一年里在专业技术上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进进步上更上一层楼。

1、工作认真负责,敬业爱岗,以公司理念要求自己,诚信待人,踏实做事,服从领导安排,始终以积极认真的心态对待工作。在线仪表有的不准确,还要完全靠手工分析,做化验就得两小时,期间还要加药,监控水质,巡检设备,生活污水池还要排污。刚开始是忙的厕所都顾不上去,费尽心力唯恐水质控制不及时。后来又积极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抓住重点,先做没在线仪表的和水质波动大的,再做水质指标较稳定的,这样虽然一人一岗,仍坚持不懈,及时了解水质情况,更好地调节水质。

2、技术上用心钻研,理论上熟记操作规程,自购其他化学学习资料;实践上严格遵守运行规程,培养独立操作能力,保证不发生误操事故,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注意的事项随时记下来,虚心向师傅、专工请教,虽然已能独立上岗了,但深知要想把化学专业学透学精,还需要时间的磨练、知识的积累,循序渐进。利用间歇时间,不忘看化学专业书籍,做到身不在岗心在岗,还充分利用家里网络资源,查看电厂化学文献,开阔视野,继续充电,希望在上岗后能以新的认识高度对待工作。

3、能力包括协调能力和处理事故能力,若说“技术”比作“智商”的话,那么“能力”就可比作“情商”,化学专业亦是如此,智商高就不见得情商高,因为技术是死的,能力是活的。

2015年工作计划

1、夯实基础,抓好现有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平时工作再忙,也要做到上班前、下班后对现有设备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做好数据记录。

2、积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扩建做准备。利用工作之余、空闲时间多阅读专业资料,扩大知识储备,为扩建做好准备。

3、多方面提升自己,使自己在专业知识、现场管理方面的能力有质的进步。学好本专业知识、拓展专业知识,多方面提升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现场管理能力,尽早适应自己的角色。

第五篇:化水技术员

化水技术员1人

基本要求:

1、年龄35周岁以下,男性,中专及以上学历,火电厂化学及相关专业;

2、火电厂化学相关专业毕业,品学兼优,有事业心,具有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精神;

3、具备3年以上发电厂化水相关岗位工作经验;

4、具备相关专业初级技术职称及电厂水、油化验经验者优先考虑。岗位职责:

1、服从专业领导安排,遵守劳动纪律,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熟悉火电厂水处理系统、熟练掌握电厂水、煤、油化验及化验设备校正;

3、按化学有关规定对炉水、循环水、除盐水、锅炉给水进行水质全分析,并对化验数据进行校核,校核结果超过误差范围,应查找原因;

4、负责化学运行仪表的校验及保管工作。

5、负责化水车间及辅助设备的安全,经济、稳定、连续运行;

6、负责协助编制、优化化水工段运行日志、化水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技术资料。

7、协助本工段运行指标考核、事故处理、设备技改等相关工作。注:本岗位需到岗日期:2014年6月。

下载高二作文:化冰为水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作文:化冰为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浮力整体法分析液面变化及冰化水问题

    捞放货物问题 1、一艘船漂浮在湖面上,将船上的货物扔进湖里,请问船体将沉一些),湖面将(上升、下降或不变)。 2、一艘船漂浮在湖面上,将船上的货物用钢丝吊在船下,请问船体将(上浮一些......

    读《冰是睡着的水》有感作文

    读完整篇文章,我的头脑中充满了无数惊心动魄的画面,平静,斗争,死亡,眼泪,读《冰是睡着的水》有感作文。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句简单而普通的话——“对党绝对忠诚,精干内行”。......

    电厂化水总结

    学习总结 时光飞逝,在大唐华银株洲发电有限公司培训已结束了。从理论到实践,从考试到实操,不知不觉,那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已经变得烂熟于心了,那些味同嚼蜡的运行规程已经变得如同......

    2011电厂化水小结

    工 作 小 结 时光飞逝,在沙钢电厂化水这一岗位工作已近9年了,从徒弟到师傅,从理论到实践,从调试到运作,不知不觉,那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已经变得烂熟于心了,那些味同嚼蜡的运行规程已......

    化水车间年终工作总结[定稿]

    化水工段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下半年工作计划 回顾上半年的所做工作、为今后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半年来,在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以及车间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

    化水车间年终工作总结

    化水车间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年所做工作、为今后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年来,在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以及车间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各......

    以“水”为话题作文

    以“水”为话题写作水,生命之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也可以发电;滴水能够穿石;水患无穷;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 请以“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你自己或别人的故事,也可......

    高二作文:水消失在水中

    高二作文:水消失在水中 高二作文:水消失在水中 水消失在水中 高二班裘燕波 一个人死了,如同水消失在水中. 题记九月,依旧艳阳高照,难消的暑气让人觉察不到秋的来临.然而,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