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者(现代和古代)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正红旗)。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小说)《茶馆》《龙须沟》(话剧)等,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北京的春节》《养花》《母鸡》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主要作品有《寻朝》、《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匆匆》
林清玄(1953—),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名字来源:清而不玄。台湾高雄人,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清净之莲》,《桃花心木》,《生命的化妆》
赵丽宏(1951—),当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民进副主委、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有十余篇作品收入中国大陆各地、香港和新加坡语文教材,是作品收入教材最多的当代作家。《山雨》《与象共舞》《顶碗少年》
李星华(1911-1979).1911年11月21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920年夏,随全家到北京定居。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逮捕了李大钊,李星华娘儿仨一同被捕,在监狱关押二十三天。她在法庭上机智地回答了敌人的审问,使大哥李葆华躲过了敌人的搜捕。《我的爸爸》、《十六年前的回忆》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鲁迅一生用过179个笔名,其目的是为了防避旧社会的迫害,以及尽量避免招惹无聊的麻烦。《少年闰土》《北京的春节》
列夫托尔斯泰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穷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小学语文书。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我的童年》
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太阳的话》。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汉族,原名郭开贞,字鼎堂代表作《女神》《屈原》《蔡文姬》《天上的街市》课本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病逝,享年98岁。《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怀念母亲》《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马克·吐温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品:《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在语文书《金钱的魔力》《汤姆索亚历险记》《威尼斯的小艇》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其中《神鞭》、《三寸金莲》等《珍珠鸟》《刷子李》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汉族人。字秉臣。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曾担任多项职务。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记金华的双龙洞》、《爬山虎的脚》
何其芳(1912年—1977年)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是“汉园三诗人”之一。著作主要有:散文集《画梦录》(成名作),诗集《预言》《生活是多么广阔》。《一夜的工作》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作家。父母曾在日本经商,出生后不久回到台湾,但旋即又举家迁往北平居住。《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冬青树》。《窃读记》《冬阳· 童年· 骆驼队》
丰子恺(1898.11.9-1975.9.15),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汉族,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他的儿子丰华瞻为父亲作传《丰子恺小传》。丰子恺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孩子们》,书籍《我的苦学经验》深受读者喜欢。《手指》,《白鹅》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契诃夫出生于小市民家庭。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凡卡》
屠格涅夫(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的小说不仅迅速及时地反映了当时的俄国社会现实,而且善于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恰当的言语、行动,通过对大自然情境交融的描述,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的语言简洁、朴质、精确、优美,为俄罗斯语言的规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麻雀》
安徒生(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诗人,因为他的童话故事而世界闻名。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制作。《卖火柴的小女孩》
笛福(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英国18世纪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鲁宾孙漂流记》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上海人,生于1952年10月,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职称文学创作2级。1952 年出生于上海亭子间。1969年初中毕业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有着丰厚的生活体验。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作品《圣火》《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斑羚飞渡》。其《最后一头战象》被选入语文课本。
2、古代诗人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与杜甫齐名,称“李杜”。学过的诗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夜宿山寺》《早发白帝城》《赠汪伦》《古朗月行》《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孟山人”。《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
杜甫(712—770)字子美,杜甫的诗篇反映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变,揭露了封建当权势力的腐败和贫富的对立,展现
了封建统治所造成的一系列恶果。学过的诗有《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牧(803——853)字牧之,晚唐诗人。学过的诗有《江南春》《清明》《山行》。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学过的诗有《鹿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送元二使安西》。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学过的诗《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一生留下三千篇诗作。学过《忆江南》《池上》《暮江吟》《赋得古原
草送别》。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学过《小池》《宿新市徐公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学过《元日》《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梅花》。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学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咏梅》。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存诗180多首,多写边塞和妇女生活。学过《出塞》《芙蓉楼送辛渐》。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学过《咏柳》。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南宋著名女作家。
“初唐四杰”是唐代四位文学家的合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唐宋八大家”散文家的合称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南宋四大家”有
诗歌史上的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
画史上的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四位画家的合称
诗骨 陈子昂,诗杰 王勃,诗狂 贺知章,诗仙 李白,诗圣 杜甫,诗囚 孟郊,诗奴 贾岛,诗豪 刘禹锡,诗鬼 李贺,诗佛 王维。范成大石湖居士 李白青莲居士 李清照易安居士 白居易香山居士 苏轼东坡居士
第二篇:古代和现代酒令趣谈
古代和现代酒令趣谈
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
作为古代专门监督饮酒仪式的酒官,最早出现于西周后期。《诗经· 宴之初筵席》:“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又立之史。”所谓酒监、酒史就是酒官。
酒令成俗盛于唐代的士大夫间。在唐代诗文中酒令频繁出现。宋代不但沿袭了酒令习俗,而且还丰富发展了酒令文化。单就记载介绍各种酒令的书就有《酒令丛钞》、《酒杜刍言》、《醉乡律令》、《嘉宾心令》、《小酒令》、《安雅堂酒令》、《西厢酒令》、《饮中八仙令》等。酒令是中国酒文化的一枝色彩卓异的奇葩。
我国的酒令五花八门,见于史籍的酒令有雅令、四书令,花枝令、诗令、谜语令、改字令、典故令、牙牌令、人名令、快乐令、对字令、筹令、彩云令等。
始见于唐代的雅令,是文人学子在酒宴上使用的酒令。唐代奇《申屠澄》记载了一则关于雅令的动人故事。布衣秀才申屠澄赴任县尉,风雪阻途,夜投茅屋。好客的主人烫酒备席,围炉飨客。风流才子申屠澄举杯行令:“厌厌夜饮,不醉不归”,引用《诗经》句行雅令。不料话音刚落,坐在对面的主人之女就咯咯笑了起来,说:“这样的风雪之夜,你还能到哪里 去呢》”说完,少女多情地看了申屠澄一眼,脱口出令:“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申屠澄听后,惊叹万分。他知道少女是用《诗经· 郑风· 风雨》里的诗句,隐去“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后两句,说明少女已含蓄而巧妙地向他表达了爱慕之意。于是,申屠澄向少女的父母求婚,喜结良缘。
四书令,是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的句子组合而成的一种酒令,在明清两代的文人宴上,四书令大行其时,用以检测文人的学识与机敏程度。
花枝令,是一种击鼓传花或彩球等物行令饮酒的方式。唐白居易的《就花枝》诗曰:“就花枝,移酒海,令朝不醉明朝悔。且算欢娱逐来,任他容鬓随年改。”徐某《抛球乐辞》:“……灼灼传花枝,纷纷度画旗。不知红烛下,照见彩球飞。”可见唐人饮酒击鼓传花递球的场面何等热闹。《红楼梦》七十五回就有一段“花枝令”的描写。
筹令,是唐代一种筹令饮酒的方式,如“论语筹令”、“安雅堂酒令”等。后者有五十种酒令筹,上面各写不同的劝酒、酌酒、饮酒方式,并与古代文人的典故相吻合,既活跃酒席气氛,又使人掌握许多典故。“如孔雀开樽第一”;“孔融诚好事,其性更宽容”。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得此不饮,但遍酌侍客,各饮一杯。至于“牙牌令”,是唐代筹令的一种变异形式,它与安雅堂酒令相似,也盛行于明清。《红楼梦》四十四对牙牌令作了精彩细致的描写。
如今民间流行的“划拳”,唐代人称为“拇战”、“招手令”、“打令”等。划拳中拆字、联诗较少,说吉庆语言较多。如“一定恭喜,二相好,三星高照,四喜、五金魁,六六顺,七七巧……”充满欢乐气氛。
第三篇:诗词鉴赏:现代诗词古代诗词
诗词鉴赏:现代诗词古代诗词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窈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2.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4.黄钟毁弃,瓦釜雷呜。(屈原)
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8.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
10.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12.杞国无事忧天倾。(李白)
13.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14.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
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16.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
1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1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9.山随平野近,江入大荒流。(李白)
2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2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
2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2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2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2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2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3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3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3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3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
3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3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3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38.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39.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陈子昂)
4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4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4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
4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45.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唐,邵谒)
4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
47.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王维)
4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
4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5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52.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
53.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石达开)
5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李世民)
5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56.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
5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5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5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
6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尽期。(白居易)
6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62.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
6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6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65.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露洲。(李白)
66.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
6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69.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琵半遮面。(白居易)
7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
7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7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7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宋,苏麟)
7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75.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杜甫)
7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7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
7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7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8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8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8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
8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
8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85.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
8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87.空床卧听风吹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宋,贺铸)
8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8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9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
9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
9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
9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流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9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9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9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9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
9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99.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明,王慕)
10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
10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
10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
103.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
10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10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
10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0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10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109.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元好问)
1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111.着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关汉卿)
11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11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1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
11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
117.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苏轼)
11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曼殊)
11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12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12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12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12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2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陆游)
125.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唐,杨敬之)
12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杜牧)
127.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
129.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130.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
13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
132.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13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134.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
13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13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137.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13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13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你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140.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4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42.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
14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4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幸苦为谁甜。(唐·罗隐)
14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14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147.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
148.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
149.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
150.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
151.今年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杜荀鹤)
152.二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唐·花蕊夫人徐氏)
153.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刘禹锡)
154.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
15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5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157.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
158.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159.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16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16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
16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16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64.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16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166.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
167.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168.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
169.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
170.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17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172.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陈毅)
17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
174.男儿未展凌云志,空负天生五尺躯。(王达强)
175.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176.我渴望自由。但人的身躯,怎能从狗的洞子里爬出!(叶挺)
177.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何敬平)
178.一腔热血化春雨,壮志千秋泣鬼神。
179.满目云山俱是乐,一毫荣辱不须惊。(黄兴)
180.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
182.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183.严刑利诱奈我何,颔首流泪非丈夫。(金方昌)
184.早已森严避垒,更加众志成城。(毛泽东)
185.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
186.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毛泽东)
187.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
188.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
189.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毛泽东)
190.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毛泽东)
19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
192.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毛泽东)
193.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毛泽东)
194.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
195.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196.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
197.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直上重霄九。(毛泽东)
198.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泽东)
199.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毛泽东)
20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
第四篇:古代爱情与现代爱情
课题名称 古代爱情与现代爱情的区别
指导老师: 课题组长:郑凯健
课题组成员:余凤易、王嘉钰、刘鑫宇、李子潇 正文 【内容摘要】
爱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而又现代的话题,爱情的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时期,文字叙述比较早的也就是《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是中国典籍当中最早的有关男女爱情的描写,距近大概有几千年了,所以我说爱情是古老的。在当代社会,爱情仍然被世人所追求,而且追求的欲望和质量比古代更高而且爱情在当代中国不断的被世人所赞颂,从中国现代社会的爱情发展来看,爱情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话题。
【关键词】爱情观、社会背景、文化、纳兰容若的诗词、安意如
一、研究背景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没有之一。美好的爱情让人向往,不幸的爱情又让人唏嘘不已。从古至今,人们的爱情随着社会背景、文化不断发生着变化。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现代爱情有哪些特点
2、古代爱情有哪些特点
3、了解古典诗词中的爱情
三、研究计划制定
(一)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组内讨论,探讨课题,计划分工。负责人: 第二阶段:实行计划,设计问卷,发放问卷。负责人: 第三阶段:资料汇总,撰写报告。负责人:(二)研究假设
我们仔细分析目前手中的资料,为使目标更为明确,提出以下假设。
1、古代的爱情值得我们学习吗?
2、现在的爱情真的是一次奢侈的快餐吗?
3、古典诗词中的爱情
4、现代爱情好还是古代爱情好
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时间:2017.5.6 任务:全体组员进行讨论,探讨课题。第二阶段: 时间:2017.5.6 任务:查找资料 第三阶段: 时间:2017.5.7 任务:王嘉钰同学汇总资料并整理 第四阶段: 时间:2017.5.9 任务:郑凯健同学完成研究报告,总结课题
五、研究成果
()注意:研究假设了几个问题就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几个问题,而不是只写个标题,这是结题报告的重中之重)
1、渊源流传的古代爱情让人神往,朗朗上口,随便就能说出一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一代才女李清照和宰相之子赵明诚,虽然他们的婚姻是封建条件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他们经过婚后的相互了解、沟通,使婚后的生活幸福甜蜜、情投意合。
2、现在人生活的节奏很快,无暇顾及太多的情调、浪漫,过着规矩但不规范的生活。现代人怀疑爱情。人的物质条件优越了,自由了,但自身却变得脆弱了,关心自己胜过关心他人。如三毛。三毛在爱情上是个理想者,敢于爱的轰轰烈烈,初恋失败就曾想过自杀;她与荷西结婚后就随他住进沙漠,两个人心心相印,朝朝暮暮,所以荷西死后三毛便不能解脱,说:“他等了我6年,爱恋了我12年,诀别时没有跟我说一声再见,我所有的感情都随荷西而去了”;
3、说班婕妤应以《怨歌行》开篇,说杨贵妃更应该拿《长恨歌》来作题,可是不,有了纳兰容若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有了开始存在的理由。
其实这一阕词着实平淡,但这一句又实在叫人哑然。
“何事西风悲画扇”,讲的是汉成帝妃班婕妤,史书上著名的幽雅贤德的女子,名门闺秀。成帝初年入宫,因美而贤,深获殊宠。一次,成帝想与她同辇出游,她言道:“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退而不敢奉诏。
那是君王爱恋正浓的时候,因赞她贤,后宫亦逢迎她,传为美谈,仿佛她是那楚庄王的樊姬,李世民的长孙贤后。她也自得,以为深承君恩,又不没家训,如此地相得益彰。许皇后愚钝,她是不动声色宠冠六宫的人,这样好的日子哪里找去?只愿恩爱长久,如宫名长信。
可是,有一天,她来了!她带着她的妹妹合德一起来了。飞燕入汉宫,是她寂寞的开始。一切,是那么地出乎意料。所有的怜爱,宠幸,都随着那身轻如燕的舞女入宫,戛然而止。
山盟虽在情已成空。
人世如此翻云覆雨,似纳兰说的:“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也似刘禹锡的《竹叶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爱情的美丽就在于它真的可以像纳兰写的那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当往事的尘烟,已随风倾泻到泛黄的岁月中的时候,世上唯有爱情会成为那朵梦绘的花,永不凋谢的在一旁默默的散发着芳香,任凭世上的风吹雨打,任凭痴心人的相思泪下,一切却只是停留在最初的那次相遇,只是停留在伊人第一次为你一笑倾城的瞬间。没有悲哀的秋风,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一段最最纯真的美好。
当爱情的故事从盛唐吹拂到清帝国的时候,当白居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呼唤化作了纳兰的一声轻叹的时候,当王朝的更迭伴着清脆的马蹄声的时候,只有一种声音还未曾改变过。那就是诗人们为爱情歌唱着的咏叹调。
4、现代爱情追求的是自由,人们可以自己选择心怡的对象。然而在现代爱情中,我们太容易爱上一个人,也太容易恨一个人。我们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当中失去了自我,太过于看中外表和物质,忽略了两个人是否真的合适。例如现代爱情中的相亲,两个人上一秒还是陌生人,一顿饭后便要相濡以沫走完一生,这样的盲目草率,不一定会有好的结局。再者由于现代爱情恋爱自由,我们总是会在正确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或者在错误的时间遇见正确的人。反观古代爱情,许多人的爱情在家族联姻中,变成了家族利益的牺牲品。但那时爱情我觉得大多数的还是很纯朴的,没有世俗的干扰,爱上一个人之后便会此生不渝,那种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是我们现在所无法比拟的。古代爱情与现代爱情各有利弊,孰好孰坏,也要因人而异。
六、反思与体会
爱情是伟大的,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作为高中生,应当以学业为重,但是这并不妨碍正常的友情发展。对于这次研究性学习,本小组成员都有很大的收获,对于古典诗词也有了比较深的认识,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了在高中阶段学业是最重要的,对于爱情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这对于大家的成长是很有帮助。
此次的研究性学习基本达到了最初的目的和既定目标,本组的所有成员也都有较大的收获和进步。
七、附件
调 查 问 卷
八、参考文献
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1、结题报告(电子版u盘)递交的截止时间:2017年5月10日之前 文件名请标注班级姓名。
2、郭老师的邮注意:
箱:kyklmy@163.com 1505721596@QQ.com
3、郭老师办公室:一楼115
4、注意:标题字号宋体小三,正文内容字号宋体小四,行间距固定值22磅。
第五篇:古代秘书对现代秘书启示
古代秘书对现代秘书的启示
白梦婕
文秘(2)班2012072095
摘要:我国秘书工作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后,形成了丰富的秘书工作传统。现代秘书借鉴秘书工作,杜新时代秘书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古代现代秘书工作启示
在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征途上,传统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对于秘书工作的传统来讲也不例外。我国古代秘书工作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后,形成了自己丰富的、独特的的诸多传统,级秘书工作的传统。这些传统也如同其他传统一样,有精华亦有糟粕。现代秘书人员借鉴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优良传统,对于做好新时期秘书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1]
世界上最古老的秘书工作,大约可溯源到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约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我国古代的秘书,诞生于殷商后期,距今约三四千年之间。秘书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人类社会有了公共事务的管理与社会组织分工,有了领导工作,出现了领导人与领导集团,也就有了秘书工作。秘书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称呼不同,如“御史”、“尚书”、“吏”等在历史上都有秘书的工作职能。古代的“秘书”情况与名称多种多样,很难与今天的秘书简单相比,所以“秘书”这一词语实际上只是近代的产物。
一、古代优秀秘书事迹
我国历代的许多优秀史官(秘书)历来都把秉笔直书视为持义、别善恶的神圣事业和崇高美德。为了直书,他们不畏风险,不避斧钺,求实求真,善恶必记,忠于职守,表现了中国古代史官人格上的高风亮节。文天祥在《正气歌》里,把“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作为“塞于天地之间、至至刚”的浩然正气表现之
一。这两则古代史官故事,都高扬着一种誓死遵守史官的职业道德、捍卫史官直书实录传统的精神。
齐太史的故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齐国臣崔杼弑其君齐庄公,齐太史乃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知道后要求史官立即删改,史官坚决不改,崔杼怒,杀了齐太史。齐太史的两个弟弟继承兄长遗志,前仆后继,仍然秉笔直书,也遭到杀害。接着,太史的小弟又义凛然,直书如故。崔杼慑于太史秘书兄弟仨的浩然正气,无可奈何,只好由他直书下去。为了维护记史的直书实录传统,对历史和后代负责,齐国的太史们一个接一个地不畏强暴,不惜以身殉义,视死如归,成为秘书史上秉笔直书的著名范例!
“董狐笔”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07年,晋灵公是个昏君,而晋国正卿(宰相)赵盾(赵简子)是个正直的臣,经常谏劝晋灵公。晋灵公嫌赵盾碍手碍脚,多次派刺客去暗杀赵盾。赵盾只得逃亡,不过在尚未逃亡出境外时,赵盾的族人赵穿便起兵弑杀了晋灵公。晋太史董狐便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并且“示之于朝”。赵盾对董狐说:“我并未弑君。”董狐说:“你是正卿,逃亡没有出境,国君就被杀了,你回来后又默认事实,并未法办弑君的人,当然就等于是你弑君了。”赵盾毫无办法,只好长叹一声,听任董狐书写自己弑君了。后来孔子称董狐为“古之良史”、“书法不隐”。同时,孔子也认为,赵盾不干涉史官秉笔直书的权力,也是“良夫”。董狐这种不畏权势、刚正不阿,坚持直书实录的史笔精神,自古以来,都是史家和士人学习的典范。[2]
二、秉笔直书中得到的启示
在中国古代史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史学文化传统,它是古代优秀史官们立德修身和学识智慧的集中表现。正由于有了中国古代秘书文化的“直笔”精神,通过历代诸多史家的努力,不仅为后人留下了量真实可信的文化史料,而且留下了许多举世罕见的、内容宏丰的精神财富与瑰宝。
1.求真求实的经世致用精神。
2.德、识、才、学并举的史学人格。
3.对皇(王)权产生一定的制约力量。
4.推进了史学文化、秘书文化的纯洁和社会历史的进步。
三、对现代秘书工作的启示
我们常说的批判地继承古代史学文化遗产,即不仅要研读古代史家所积累的史学研究成果,而且应从中概括和总结出体现于古代史家身上的优秀史学传统和文化价值。不容置疑,秉笔直书、刚正不阿,历来是古代秘书史官遵循的道德准则,也是他们坚持真理的精神支柱。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曾激励历代秘书史官前赴后继、一往无前;秉笔直书、刚正不阿也被誉为中国史学和秘书文化中,最重要的道德价值与优良传统,世代倡导之,秉承之,发扬之!
1.继承和发扬不为名、不为利、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保持“淡泊名志、宠辱不惊”的心理常态。
2.秘书是领导身边的助手,应该做到不越位揽权,不以权谋私,不现示炫
耀。刚正硬直
3.做到自尊、自重和自爱,无“贪欲”
4.具有坚强的党性、纯正的品德、谦虚的态度、细致的作风
5.思想开放、与时俱进、说实话、干实事的精神
6.埋头务实、富有创造性,长于辞章、娴于辞令,善于出谋划策
7.尊重领导、服务领导,又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个性。
[1]侯璐《轮古代秘书工作传统对现代秘书工作的影响》[A]黑龙江教育学院报2003.1第22卷第1期
[2]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203—20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