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建立乡镇级服务型政府的思考[推荐5篇]

时间:2019-05-12 14:0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如何建立乡镇级服务型政府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如何建立乡镇级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第一篇:对如何建立乡镇级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对如何建立乡镇级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高宏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延安分校07春行政管理专科

[内容摘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乡镇人民政府作为我国政权体系中的最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联系最经常,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而在当前,依法行政难已成为乡镇行政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在乡镇工作多年,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切身体会,认为当前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现实的原因,更不能排除人为的原因。在此笔者围统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乡镇;依法行政;依法治国

一、关于当前乡镇依法行政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官司本位观念是造成信用证法行政难的主观原因。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高度官僚集权制度,使人们形成了牢固的权力本位观念,权力崇拜意识、权大于法的思想还在影响我们。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强调的是集中集权,使有些领导干部过夸大了手中的权力,“官大一级压死人”,谁职位高、谁说了算已习以为常,民主的氛围、法治的氛围比较薄弱。中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我国法治行政的新局面,党的十五大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但权力唯上、官司本位观念作为一种传统的专制力量仍在钳制人们的思想、限制人们的行动。特别是少数基层领导,官本们意识还比较浓厚,依法行政意识淡薄。一些乡镇干部时常摆“官老爷”架子,架子,认为自己是一方“土诸候”,遇事不分青红皂白,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盲目行政,导致违法行政、土法行政现象屡见报端。如:某地某村两户村民为临街的基地发生、纠纷,村支书以脚为“法”,步到中间,脚趾划线,手一举说“听不听我的?听我的就这样,线以东是你家的,线以西是他家的,否则你们今后不管有什么事都别来找我这个支书“。据了解,这种简单直接的处置方法还传为美谈,支书的行为居然还得到乡镇领导的赞赏。

2、体制缺陷是造成依法行政难的客观原因。

在行政管理和行政体制中,由于国家尚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转轨时期,还没有能够及时建立一套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党政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点在基层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乡镇政府、街道法定代

第二篇:如何建立服务型政府

如何建立服务型政府

时间:2011-07-25 09:28来源:凤凰社会锵锵杂谈

新形势下的矛盾冲突和现实需要,要求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和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公共需求全面增长,公共服务严重缺失。一是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各种社会矛盾冲突不断。反映收入差别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警戒线0.4,达到了0.5。二是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教科文卫等公共事业地区差异巨大。三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后,城乡差别日益突出。四是市场经济秩序还不健全,法制不够健全,信用缺失,各种市场很不规范。特别是生产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问题十分严重,公共安全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要求。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不仅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经济、社会等事务服务,认真履行“人民”政府的宗旨;还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贸规则的需要,坚持公开、公正、合法、透明等原则,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解决机构设置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重复管制等问题,努力把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市场调节、社会监管、依法行政、公共服务等职能上来。因此,笔者认为服务型政府应该是“阳光政府、创新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等模式交叉、综合渗透的结果。它的建立与发展应遵循以下途径:

(一)在政府行政程序上,公开透明,建设阳光政府。政务必须向公众公开,包括政府组织的使命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常用法规公开以及办事结果公开等;及时了解民意,扩大公众参与决策的渠道。

(二)在政府行政功能上,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变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政府协助性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要以服务理念作为工作的宗旨,寓管理于服务中,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公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

(三)加大公共服务性政府支出,不断提高社会性公共服务的地位与作用。最终建立公共服务型公共财政体系。

在政府行政机制上,建设创新型政府,提高政府的活力和效率。政府是一种自然垄断性组织,只有引入创新、激励和竞争精神,才能提高效率。其次为了适应政治、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必须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最后是为了解决国内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要求政府制度不断创新。

(四)在政府行政技术手段上,建设电子型政府。电子政府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也是建设公共政府体制的重要基础。电子政府的建立,不仅可以使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和服务,而且可以大大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服务效率,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方式,改变政府与企业、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做到透明化、公共化,从而减少滋生腐败现象产生的温床。

(五)在政府行政规则上,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WTO的规则正是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它们要求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经济与社会事务,摒弃行政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提高行政效率。政府的所有权力要源于法律,源于人民的授权,使行政过程发生在法律和人民的密切监督之下。

最后,要不断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如何构建服务型政府

(1)扩大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并建立有关了解民意、公共参与决策的渠道、规则和程序;同时政府公共服务如何应当以社会的评价为主,以服务对象的评价为主,加大公众意见在评估中的作用,使公共服务提供从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会本位、民本位转变。

(2)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来提高政府服务的效能,除了义务教育、基础科研、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必须由政府提供的最基本公共服务外,在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应当营造竞争环境,利用竞争机制产生的压力促使有关的机关部门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3)应逐步加大公共支出结构中社会性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社会性公共服务的地位与作用。一方面应建立公共收入制度,逐步增加全社会的公共财政收入总额;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和优化政府公共服务结构,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重点增加社会性公共服务支出,逐步实现由生产投资型公共财政向公共服务型公共财政体制的转变。

(4)建立并优化公共保障机制,变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政府协助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5)更新行政文化,在各级政府和公务员队伍中深入开展执行文化的学习,大力推进政府执行文化建设,强化执行意识,改进执行方式,加大执行力度。

(6)提高公务员素质。在公务员队伍建设上要注重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结合,改变过去单一的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深化公务员培训的教学改革,使政府工作人员既掌握最新的政府治理理念和发展动态,又熟悉现代行政技术与方法,全面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创新观念和执行能力,建立一支学习型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构建服务型政府,政府主要履行好三个职能:一是提供公平性服务。

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既然是为公众服务,那么这种服务就应是普遍的、平等的而非歧视的。

但事实上,不同服务主体享受的公共服务却不是等质等量的,存在量与质的差别。如城乡差

别、区域差主体差别等。二是提供适应性服务。服务型政府提供什么服务、怎么提供,应当

适应社会和公民的需要。但现在政府往往不进行深入调研,在不了解社会、市场和公众需求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想法给社会、市场和公众提供服务,确定服务提供的方式。这种漠视

社会、市场和公众需求的服务非但不能让公众感到满意,反而由于其浪费的紧缺资源,而诱

发政府与社会的冲突和对立。三是提供缺失性服务。服务型政府提供的服务不可能也不必面

面俱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能由市场调节的应当完全交由市场调节,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

自身资源和能力的不足,同时还由于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参与市场活动的任何当事人,都必

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通过争夺经济利益的竞争,使得社会资源得以有效配置。因此,市

场竞争机制是最具活力、平等、自主、开放的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我们充分发挥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所应当提供的服务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及时介入

调整的服务。

第三篇: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部

毕业论文

题 目

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姓 名 杨 帆

考 籍 号 9*** 专业、班级 公共事业管理2009级 联 系 电话 *** 指 导 老师 王江浩

2011年4月8日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正文„„„„„„„„„„„„„„„„„„„„„„„„„„1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2

1、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政府性质决定的„„„„„2

2、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客观需要„„„„2

3、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适应世界各国政府改革潮流的需要„„„„„„3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3

1、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转变政府职能„„„„„„„„„3

2、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6

3、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改革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7 结束语„„„„„„„„„„„„„„„„„„„„„„„„„„9 参考文献„„„„„„„„„„„„„„„„„„„„„„„„10

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内容摘要】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服务性政府,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上服务型政府的核心要求就是“以人为本”,正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思想。本文对服务型政府的涵义进行了解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目标。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公共服务 行政改革 市场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地方政府和学术界首先提出并在某些地方实行,而后中央采纳的一个概念。从2001年各地陆续有了这方面的讨论和实践。2005年3月5日召开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时,建设服务型政府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是我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正式提出服务型政府的概念。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可见服务型政府已作为我国政府改革目标,为中央所确认。所谓服务型政府,是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其实质就是要让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政府本位、官本位体制转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1、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政府性质决定的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从根本上说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人民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政府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 市场化模式等。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西方国家宗旨,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本质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个代表”的提出,如何提高政府的人民性和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始终是我党追求目标。党的宗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也只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

2、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来临,对传统的政府管理带来了重要的影响。由于信息传递的高速、便利,使中间层级的信息传递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冗余,增加了财政负担,降低了政府组织的服务效率,迫切需要政府组织结构扁平化。其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管制型政府”面临危机。“管制型政府”采取的全面管理、直接管理、暗箱操作、侧重行政控制等管理方式,导致政府规模极度扩张、行政效率低下、办事态度差等弊病。从根本上革除这些弊病,要求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最后,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公民主体意识日益明确,参与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提升;信息化使公民个人接收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人们的个性化选择要求也日益提高;结构的多元化和政府对社会控制的弱化,促进了公民的自主性、权力观念的增强。政府面临着来自公众参与的压力,要求政府必须加快自身改革和结构调整,建立灵活的管理体制,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公民需求及环境变化。

3、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适应世界各国政府改革潮流的需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浪潮的冲击下,政府行政改革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在这场重塑政府的革命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行政理念。这种新的行政理念包括: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政府应注重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行政中应引入市场化模式等。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西方国家的政府行政改革几乎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而展开的。特别是90年代后,西方各国都把塑造服务型政府作为首要目标。英国于1991年颁布公民宪章,主张施行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美国于1994年颁布了《顾客至上:服务美国民众标准》,主张建立顾客至上的政府。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都把顾客导向,作为政府改革的重要环节。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政府改革和再造作为一个世界潮流,影响着中国政府改革的具体实践,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提出,就是中国政府吸取国际经验而提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针。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

1、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的途径: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问题,也是促进科学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为实现政府职能的这一根本转变,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1.1、依法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政府不该管的事项转移出去

多年来,由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不分,各级政府投入了许多时间、精力和财力,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情,应该由政府管的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的公共服务却不到位。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除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以外,根本的途径是加强法制建设,依法划清政企之间、政资之间、政事之间和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之间的权力界限,切断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利益纽带,实现政府责权的法定化,用法律的刚性手段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政企、政资、政事和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之间的权力界限划清了,利益纽带割断了,政府职责明确了,各级政府就能自觉地把不该管的事项转移出去,也才能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转移到公共服务上来。

1.2、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明确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除了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以外,还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所谓发展为了人民,就是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发展的目的落实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所谓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要体现出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人民不断提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和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依法确立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地位,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克服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的现象,促使各级政府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也才能使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

依据国际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8000美元的发展时期,是全面、系统地完善公共服务的重要阶段。200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3700美元,2010年有望超过4000美元,今后将向更高水平迈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和期待也会越来越高。正因为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中央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调整政府职能结构,依法确立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中的主导地位或核心地位,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举措。

1.3、健全政府职责体系,依法明确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权限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加强法治建设,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依法明确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权限。

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对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职权的规定不仅过于笼统,而且上下级之间公共服务职权重叠严重。政府间公共服务法定职责不清,宪法和法律对各级政府的刚性约束就会降低,政府间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推诿扯皮就难以避免,公共服务的效能也难以提高。因此,修改宪法和有关法律,依法明确各级政府公

共服务的职责权限,健全政府公共服务职责体系,是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当务之急。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职权明确了,公共服务职责体系健全了,才能够尽快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

1.4、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例如,2003-2007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累计2.43万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26倍。全国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五年累计6294亿元,比前五年增加3589亿元,增长1.27倍。尽管如此,我国财政用于公共服务的支出仍然偏低。例如,2007年,我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总和为29.2%,与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国家和人均GDP3000~6000美元国家相比,分别低13.5和24.8个百分点。其中,医疗支出比重分别低4.7和8.2个百分点,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分别低9.9和18.3个百分点。政府公共服务投入不足,既抑制了居民消费,影响了内需的扩大,又严重制约了政府职能转变,降低了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效能。为使政府积极有效地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必须改革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1)按照中央关于“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和“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加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使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达到人均GDP同等水平国家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2)按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大对农村和落后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和落后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3)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科学配置各级政府的财力,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

1.5、加强行政监督,确保公共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为确保各级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防止行政权力越位、腐败和低效运行,就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为此,必须改革行政监督体制,提高监督主体地位,依法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职责分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合力。一旦发现权力越位、腐败或低效运行,立即启动处罚程序,绝不姑息。同时,还必须

积极培育公民社会,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将监督者也置于被监督之中,以防止和克服怠监、弱监、漏监、失监等现象,切实提高监督效能。

2、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为了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效能,必须进一步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

2.1、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继续推进和完善大部制改革 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是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重要经验的总结,是解决机构庞大、职责分散、效能低下的重要途径,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开始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而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的目标,必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坚定不移地推进和完善大部门体制。第一,对已经实行大部门体制的,要继续整合职能和内设机构,真正做到职能有机统一。第二,在已经推行大部制但尚未整合到位的,如交通运输部,要继续推进并整合到位,真正建立起大交通的管理体制。第三,在应该实行而尚未实行大部门制的领域,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适时推出大部门体制改革。第四,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精神和要求,积极探索和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大部门体制改革,明确公共服务的职责分工,减少职责交叉。第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的要求,积极探索统筹设置“四大班子”的职能部门,切实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问题。第六,在推进大部制改革中,坚决贯彻中央精神,严格执行政府组织法,严格控制编制和领导职数,不能以“过渡期”为由,突破编制和领导职数限额。第七,既要给予地方政府改革的自主权,尊重地方改革的创造精神,又要注意改革的上下衔接,避免管理链条的断裂。

减少行政层级,积极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1982年推行市管县体制以来,我国政府层级已经由四级制为主转变成五级制为主。政府层级过多,存在诸多弊端:

(1)上情难以及时准确地下达,下情也难以及时准确地上达。

(2)中央下放的权力,很容易被中间环节截留,县(市)和基层政府的自主权难以得到落实。

(3)不符合当今世界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趋势,不利于调动县(市)和基层政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效能。解决政府层级过多的问题,唯一出路就是严格按照《宪法》规定,实行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

加强政府机构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依法行政,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法治化,不仅需要依法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同时还需要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的法定化。为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在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政府组织法,依法明确各级政府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使政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因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变化而变化,以保持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的相对稳定性。

3、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改革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治本之策。与此同时,还必须改革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降低基本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效能。

3.1、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公民的基本生存、基本发展、基本环境和公共安全等对公民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公共服务。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广覆盖,使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公民;二是促均等,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消除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不同阶层、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别;三是上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三项目标或任务,都直接涉及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问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是评估政府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和实行行政问责的主要依据,是社会组织等参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最低门槛,因此,研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迫在眉睫。

3.2、大力推行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行政问责

政府绩效评估是实现政府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政府的重要指挥棒,对政府工作具有实际的导向作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将GDP的增长作为一

项重要的评估内容,导致各地想方设法追求GDP,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与这种错误的政绩观不无关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根据中央的精神和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其中之一,就是将基本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并加大其权重。对于没有很好履行这一职责的政府,要进行行政问责,追究有关领导的行政责任。

大力推行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度,不仅能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认真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同时能够促使各级政府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3、积极探索政社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的作用

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虽然是政府责任,但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也不必统包统揽。实践证明,政府垄断式的供给,不仅难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效率,难以满足公民社会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容易滋生消极腐败现象。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为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扩大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有序参与,探索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机制和伙伴关系,有效整合市场和社会力量,通过合同外包、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高效率。

结束语

本次实验是在指导老师王江浩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王老师给予了很多悉心指导,并提供了很多与该论文相关的重要信息。王江浩老师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细心耐心的教育态度深深打动了我!在此对王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次实验还得到了课题组的各位老师的大力协助,在此向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部全体老师表示我的由衷感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2008.30-33 [2]罗志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A],《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92 [3]张力,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A],国务院研究室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149 [4]刘新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继续推进[A],国务院研究室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164 [5]余斌、陈昌盛,“十二五”期间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发展评论.2010,12(1):15

第四篇: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作者:卿彰谦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2期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的政治生活已有了重大变化发展。文章论述了当前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在构建过程中所存在的困扰提出了几点措施。

[关键词]构建;服务型政府;思考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第五篇: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2

摘要

服务型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行和逐步建立,已是一种大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新情况,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4年2月2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正式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2004年3月8日在参加全国人大陕西代表团讨论时又予以重申,至此,构建服务型政府在全国形成了共识,人们普遍认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必然趋势。特别是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的要求,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政府自身改革的力度。因此,研究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以及结合中国政府改革的现实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中心意旨是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政府建设理论的介绍和研究,对中国政府改革的现实情况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现实回顾,由此提出我国当前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操作框架,以期能够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提供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目录

摘要...................................................2

1、政府职能转变的社会经济背景..........................4 1.1为什么一定要转变政府职能...........................4

2、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定义、特征、意义.....................5 2.1什么样的政府才是公共服务型政府.....................5 2.2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特征...............................6 2.3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出的意义.......................8

3、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和任务.......................9 3.1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10

4、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10 4.1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10 4.2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途径..........................11 参考文献..............................................13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是政府改革。必须搞好职能分离和转变,把政府职能集中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1、政府职能转变的社会经济背景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政府行为,如政府的越位、缺位、错位和补位所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已经引起重视,在经济改革如火如荼之际,政府的改革也急需要提上日程,以跟上并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科学院国情中心胡鞍钢提出,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和“一个最不公平的时代”;中国需要社会进步就必须改革,不仅是经济改革,还需要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中国的改革与进步有赖于政府的改革与进步。

1.1为什么一定要转变政府职能

1.1.1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哪里政府管理规范,投资成本低,办事效率高,服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大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精简机构,转变管理方式,实现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加快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严格按照规则办事。多年来,一些政府部门习惯于审批盖章、决策处分,权力高度集中,在管理理念、职能配置、政策法规、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与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必须搞好职能分离和转变,把政府职能集中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1.1.2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无所不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环境的监管者,而无论规则制定还是市场监管,都是为市场、企业、公民提供服务的。政府的职能范围是有限的,管理方式必须由指挥经济变为服务经济,管理目的在于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只有这样,才会有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是政府改革。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林凌教授认为,改革推进年之后,大量容易改革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旧体制的遗留问题和新体制形成的矛盾集中起来。过去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企业,目前的改革已经聚焦到政府。很多问题如果不从政府改革开始,就解决不了问题。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再充当经济建设的主体力 3

量。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趋势。1.1.3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失衡要求政府转型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失衡,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邵秉仁将之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城乡失衡:突出地表现在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日益严重。地区失衡:我国东中西地区经济发展渐次落后。产业失衡:我国第三产业一直比较落后。贫富失衡:城乡、地区、行业和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财产的集中度提高。1.1.4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和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长期的惯性影响,无论政府机关还是公务员,在履行职能过程中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推诿扯皮,效率低下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屡禁不止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人民群众就不会满意,政令就不能畅通,也就无法实现民富国强。

2、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定义、特征、意义

2.1什么样的政府才是公共服务型政府

温家宝总理指出:“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这是对政府公共服务范围的新概括,是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内涵的新界定。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

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型的政府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人们普遍认为,政府必须透明、公平、公正、廉洁、高效。余晖认为,更关键的是,一个服务型政府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是一个无私的政府,是一个没有私人利益的政府。如果一个政府有私人利益,属于公器私用,就不是一个公共型的政府。公器私用的渠道很多,第一个渠道开办大量的国有企业,大量地进入竞争性的产业,与民争利。

第二,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是一个最小化的政府。政府最小化有经济学道理。首先,政府提供服务是要有税收的,即有税收成本的。其次,政府官员不承担管理失败的风险。这跟企业不一样。企业经营亏损了,企业老板必须自己承担后果,政府官 4

员就不承担这个责任。所以,政府的规模越大,意味着损失越大。企业、市场,还有非政府组织,甚至社区,都是可以来替代政府的。所以政府应该是最小化的,它应该在市场、企业、社区、非政府组织干不了的情况下才介入。如维护产权、巩固国防、裁决,除此之外政府不应该介入其它领域。

第三,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是一个民主的政府。以民为本还不够,应该强调主权在民。

2.2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特征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民本性

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所谓民本就是要以民为本,真正做到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具体来说:一是服务群众。政府应当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最具体的事做起,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二是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对群众负责。三是深入群众,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2.2.2责任性

责任即份内应该做的事,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公共行政系统中,政府是主体,它和其他公共机构直接或间接地共同行使社会公共权力,提供公共服务;同时也要承担应付的责任。政府不是全部公共行政机构,其责任和权力也不是无限的。通过分权、放权、授权,处理好政企关系、政事关系、政社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2.2.3调控性

宏观调控是国家主动积极地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计划的要求,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计划、政策及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和控制过程。具体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是调节而不是管理,要从对经济的直接的微观干预跳出来,变为对经济的宏观调节。2.2.4法治性

公共行政权力来源于人民,受人民监督。政府在行使公共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规范行为,依法行政。“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法治政府执政的新理念。所谓有权必有责,就是从权力、责任对等的原则来说,享有什么样的权力,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用权受监督,就是要建立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行政审批制度,提高审批工作的透明度,切实加强纪律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2.2.5透明性

所谓透明,就是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设“阳光政府”。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事项,除涉及国家机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以外,都应向社会公开,给人民群众以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只有建立起政务公开的制度,才能把政府和政府官员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2.2.6务实性

务实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踏踏实实学习,扎扎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都落到实处。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影响当地发展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上。2.2.7绩效性

绩效即政府的业绩和效率。公共行政成本立于公共财力。也就是说,公共行政依靠公共税收支撑,就必须核算行政成本,讲究行政投入、行政产出、行政绩效。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健全行政管理法规和日常工作制度。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化。2.2.8廉洁性

廉洁即清廉,清白;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廉洁从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加强廉政建设,杜绝腐败现象,做到用权为公、执政为民,决不能以权谋私、化公为私。从机制制度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蔓延,树立廉洁型政府形象。

总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职能模式,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涉及理念、作风、机制、体制的变革与完善,是一项深层次、全方位的工程。把这项工作做好,不但需要明确目标和任务,更需要把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和细化,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一一加以落实,这不仅是改革和发展的必须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2.3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出的意义

方栓喜在“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为重点的下一步改革”的文章中提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提出,是现代经济社会政府观念认识的一个质的飞跃,具有丰富的而深刻的内涵。

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树立了最终模式,正确界定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即市场主导资源配置,政府只纠正“市场失灵”,提供市场无法有效解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必须是“有限政府”或“小政府”,必须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确定其规模,严格限定治理成本和提高治理效率。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与中国的执政党和政府宗旨相一致的政府模式,是法治政府,严格依照宪法赋予的有限权力进行治理,所谓“有限权力”,就是政府的权力必须严 6

格限定在为人民服务的范围之内,除此之外,政府没有其它任何特权和私利。因此这种政府是“阳光政府”,必须实行政务公开,接受人民监督。

从社会学意义上说,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先决条件,由于摆脱了经济上的利益之争,才可以处于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不仅保护精英阶层的利益,更强调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公共服务型政府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将人民群众作为真正的建设者,为其提供便利条件。政府的本质不在于如何指挥和命令老百姓怎么做,而是老百姓怎么做决定政府如何做好配套服务。“公共服务型政府”对应的社会结构是是“大社会”、“小政府”。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提出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改革的关键时期,从解决中国突出的经济社会矛盾出发,为政府转型提出了一个清晰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理论界一直认为政府改革重要,但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认识上没有突破,所以政府改革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公共服务型政府基本上确认了我国政府改革的起点和终点,并为寻求改革路径提供了可能性,可以说是一个观念上的突破。

而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则是一场深刻的政府革命。是在新的政府理念指导下,对政府的再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实现。不仅包括对政治体制的上端,在执政党的理念和组织形式,人大政协等层面进行改革,还包括对政治体制的下端,对政府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重新优化组合。

3、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和任务

3.1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

政府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才能称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这一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3.1.1制度供给服务

作为秩序化的代表的政府,必须为人们和社会提供社会秩序的制度供给,也就是要为社会制定一个权威的人人必须遵守的制度框架或者制度模式。政府根据人类最基本、最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如自由、平等、公正、安全、公平、繁荣等来向社会提供制度、执行制度和纠正已经过时的制度。政府还应该根据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不断的推进制度创新。制度供给的内容非常的多。如法律制度、政治制度、财产权制度、财政制度、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等。政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服务,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就有了保障。服务型政府最好和最大的服务就是良好的制度供给。

3.1.2提供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务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和处理公共问题,达成公共利益或公共目标,经过政治过程,所发展出来的原则、方针、策略、措施和办法。服务型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要从公共性的角度出发,为解决社会稳定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制定政策。如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义务教育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等。政府在基本制度已经确立以后,其主要的服务就是提供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务。3.1.3提供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与私人产品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可以被社会公众共同享用的产品。如国防、公安、司法等。还有一种准公共产品,它是介于社会公共需要和个人需要之间的产品。如教育、社会保险等。从理论上讲,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决定了不能通过市场进行分配,而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尽可能在政府支持的情况下,让社会组织来提供,但是政府要做好组织工作。3.1.4提供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时的劳务行为的总称。实际上,它是解决政府如何提供制度供给,如何采取和制定公共政策以及如何提供公共产品的问题。涉及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提供公共服务时的程序、态度、方式和方法等。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服务行政理念的指导下,在服务程序、态度、效率等方面为当事人提供热情、快捷和周到的服务,而不是冷漠的官僚主义者。

3.2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任务

简单地说,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人民服务。具体从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改革来讲,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需要完成的,包括以下几个任务:

确立社会目标优先于经济目标的原则,加快完善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为社会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薄贵利认为,必须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作为地方各级政府的核心职能。只要各级政府从竞争性市场中退出来,优质高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就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如何适应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既是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中国改革中遇到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许多国家在对政府的建设方面有成功 8

经验,但中国的政府职能转变却不是简单地改革,就象迟福林所说,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不仅在于实现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更重要的在于要实现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不仅在于政府应当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更重要的在于政府要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不仅涉及政府机构的调整,更在于实现“政府再造”和推进政府“自身革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不是简单地对现有政府管理体制的修修补补,不是单纯地对现有行政管理体制的增增减减,也不是一般性地政府职能调整,而是建立一个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相适应的,以人为本的现代政府模式。

4.1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并重、借鉴与创新结合,大力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加快政府转型步伐,努力建设现代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这一思路包括以下要点:

行为规范。所有行政机关都应依法行政,一切政府行为都应纳入法制化轨道,包括政府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立、编制管理、公务员队伍建设,公共政策的制定,行政决策、执行、监督,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首先是加快行政立法,健全和完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使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其次是增强公务员的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再次是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监督约束,把依法行政落到实处。

运转协调。所谓运转协调,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政府与所属部门之间政令畅通,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致,整个行政体系目标统一、运转有序。这就要求政府职能界定科学清晰,机构设置合理精干,分工明确,职权责相一致。

公正透明。所谓公正,就是政府应努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政府应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使社会分配公平合理,防止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各类经济主体一视同仁;扶持困难群体,维护社会正义;搞好社会保障,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所谓透明,就是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设“阳光政府”。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事项,除涉及国家机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以外,都应向社会公开,给人民群众以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廉洁高效。政府应廉洁从政,高效行政。廉洁从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加强廉政建设,杜绝腐败现象,做到用权为公、执政为民,决不能以权谋私、化公为私。高效行政,就是政府运转速度快,办事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管理效益好。各级政府 9

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增强成本意识、效率意识,把成本管理、效率管理纳入政府管理之中。

4.2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途径

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是专家的共识。大家认为:

一是要建立符合本国、本区域特点的公共服务模式。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各地发展水平的差异,公共服务的模式选择也不一样。比如,同样是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德国采用的是强调社会保障制度中权利和义务对等性的俾斯麦模式,英国采用的是强调机会平等、鼓励个人自助的贝弗里奇模式,瑞典、芬兰、挪威等北欧国家采用的是强调全面公平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中欧公共行政合作项目欧方负责人李斯特教授提出忠告,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公共服务模式,中国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创造适合自己国情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是要根据我国国情,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服务体系。要根据中国目前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来确定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当前,不仅要加强城镇的公共服务建设,更要加强广大农村的公共服务建设,要把农村的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力转移、公共设施建设等纳入公共服务的范围;不仅要加强东部发达地区公共服务建设,更要加强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建设。

三是要探索不同公共服务领域的体制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创新是世纪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也是中国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重要环节。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法治化,正在成为公共服务方式创新的发展方向。

四是公共服务的市场化问题。市场化改革要求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市场机制,要通过招投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等市场运作方式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公共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五是公共服务的社会化问题。社会化就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动社会力量改善公共服务,鼓励各种民间组织参与兴办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要根据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性质和特点,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

六是公共服务的法治化问题。应大力推进公共服务的法治化建设,要在国家相关立法中进一步明确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要通过一系列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建构,为公共服务提供制度性的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服务的规范和监督,强化政府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是政府改革。必须搞好职能分离和转变,把政府职能集中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参考文献 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载《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7期。迟福林:《论“公共服务型政府”》,载《理论参考》2006年第6期。3 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载《人民论坛》2006年5月。魏爱云:《服务型政府: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专访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谢庆奎》,载《人民论坛》2006年5期。参阅权茹《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思考》,载《理论学刊》2006年第2期。6 参阅颜玉华《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反腐败的必然要求》,载《公民与法治》2008年第6期。参阅张勤《提高执政能力与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创新》,载《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参阅刘厚金《我国政府转型中的公共服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32页。参阅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0 表格引自刘祖云《历史与逻辑视野中的“服务型政府”——基于张康之教授社会治理模式分析框架的思考》,载《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王浦劬、燕继荣主编:《政治学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4页。刘祖云:《历史与逻辑视野中的“服务型政府”——基于张康之教授社会治理模式分析框架的思考》,见《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杜学中:《政府的市场化》,载《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刘祖云:《生态型政府:形式与内容的三众统合》,《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顾建光:《公共行政转型及其动因分析》,载《决策借鉴》2001年第5期。15 李传军:《管理主义政府模式的终结》,2003年4月,第61页。参阅燕继荣《文明社会的文明治理:公共管理的制度选择》载《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2期。

下载对如何建立乡镇级服务型政府的思考[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如何建立乡镇级服务型政府的思考[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四、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材料一: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仍不同程度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正常现象,甚至还有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违法违规,滥用职权,贪污腐化,失......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范文大全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已把创建服务型政府作为主导理念、工作重心和总体目标。作......

    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任务之一。指遵循社会公正和民主,按公共参与和共同治理的法定机制和程序而组建起来的,为公民提供满意服务并承......

    服务型政府

    1、公共服务的定义: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

    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性政府的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

    :服务型政府

    申论范文:雇员制有利于打造“服务型”政府 深圳市正式开始实施的政府雇员制,为人们对政府有没有必要实行雇员制的争论提供了新的参照系,但不管深圳的政府雇员制会走多远,其实施......

    服务型政府

    怎样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2009湖北厅考笔试案例题和综合类策论题变形】(1)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

    乡镇法治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乡镇法治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团结攻坚务求实效 建设法治服务型政府,是今年年初市委针我市对“三农”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年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法治服务型政府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