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索与创新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陈彦文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关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其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也应随着技术的发展进行探索和创新。高中学生学习驱动力主要来自高考,缺乏这一动力的信息技术课在教学活动中充满了困难,它是非高考科目,课堂上的信息技术教师也常常面临尴尬处境。本文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低效的现象.在新课程环境下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创新。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模式;创新
《信息技术基础》作为高中的必修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信息技术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为主线,强调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上课总是怀着复杂的心情,希望信息技术也如高考学科一样受学生重视。为了使每堂课尽量的精彩,也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中普遍存在“喜欢玩电脑,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不正常现象,尽管我们一再强调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要参加全省的学业水平考试,并通过上课监管学生机、设立用户权限、禁止游戏安装、禁止USB接口等手段来强化管理,让教师头痛的是有部分同学找到漏洞绕过限制上网并告诉别的学生,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这种现实之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期望不对称,其结果是教学效果低下。这种情况除了制度性原因之外,个人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
一、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探索
1、讲授教学法
它作为一种最常用、最古老的教学方法,同样适合新兴的信息技术学科,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于高中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在高一阶段的教学中我深有体会,高一的新生刚入学,学习方式上还处于对高中教师新教法的适应和接受的阶段,初中阶段接受的是传统的讲授教学法,这种传统的学习方法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十分有利。
2、示范与实践操作结合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向学生作示范性操作。通过这种方法就能使学生少走弯路、节省时间;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学。比如,在PPT制作演示后,设计一个相关知识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最后请做得比较好的学生演示给其他学生看。这样对演示的学生有鼓舞作用,对其他的学生也有激励作用。演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就可以形成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大大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3、任务式教学法
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制定的任务,此教学法多用于信息技术操作方面内容的教学,其核心在于任务的确定,任务定得太多太难,学生无法完成,任务定得太少或太容易,则造成时间浪费,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灵活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要求,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探索
1、“主题活动”教学评价。
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评价方法,使学生不再是面对试题进行作答,而是通过参加特定的主题活动,重视对活动的过程进行综合能力的评价,并在活动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体现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生学完WORD软件后,组织了一次以“我的军训生活”为主题的电子报刊制作活动,让学生以自己的军训为主题,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报刊。学生根据军训期间在自己身边发生的感人事迹以及自己的体会完成这次制作活动,除了制作出作品外,还要写一份制作报告,详细记录制作的过程、制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除了以作品的完成情况外,更重要是考查作品的制作报告,对学生的制作的过程进行客观评价。评价以能力方面为主,具体分四个方面能力的评定:⑴评价学生搜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⑵评价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⑶评价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⑷评价学生创新的能力。
这种评价方法体现了新的教学评价机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⑵体现了学生是课堂评价的主人;⑶体现出学生的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⑷在评价体现了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⑸灵活运用多种处理信息手段;⑹学生在活动实践中积累经验。
2.“文件夹”教学评价。
借鉴国外教育评价前沿正在探索的“文件夹”式的评价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进步状况。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地导向、诊断、调整和强化中进行。针对学生参加信息技术课的表现、体验及取得的活动成果所进行的评价,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水平和质量的检验,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如知识水平的提高、应用能力的增强等),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科素养的形成以及思想和情感的积极变化。为此,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信息技术课的“文件夹”,在这个特别的“文件夹”中,记录有学生信息技术作业、上信息技术课时对学生的观察所作的记录、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映某一阶段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取得的进步,作为学生成长和进步的记录,以此作为评定学生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文件夹”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学生在创建文件夹的过程中,要挑选、提炼、评价自己的学习样本,成为自己进步的积极评定者,积极地思考、评价他们自身的学习过程,这是一个强有力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
三、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师的自我发展
1、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原来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主要包括Windows的基本操作、常用软件的入门介绍、互联网使用三个方面,教学活动停留在应用技术的层面,仅仅是“为了教而教”。而现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新教材内容更加多样化,更加符合学生的求知需要。高一开设的《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来说其中就涉及到“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等,需要向学生介绍多种软件的应用,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以后开设选修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要学而教”。其中涉及的一些技术与软件平时接触的机会很少,这就要求教师为了更好的推进新课程改革,必须不断鞭策自己提高信息技术的专业水平与修养。
2、教师应进一步打破学科本位,增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和互动。
由于信息技术本身的时效性和应用性决定其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新精神。”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信息技术教育更要跳出“学科本位”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利用
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获取所需的信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的目的。同时,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切勿成为为了整合而整合,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整合知识,避免生硬地将别的知识引入到教学中。因此,我们强调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应是一种观念,而不是模式。
四、结束语
教学是动态的、发展的。我们也要以发展的态度开展教学探索和创新。在信息技术教学探索和创新上,要构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乐教、好教、能教;学生会学、好学、能学。今后,除继续探索和创新外,还要进一步总结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形成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任学宾:《浅论我国21世纪的中小学信息教育》
[3]何克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4]赵海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与实践》
[5]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协作学习模式》(中国电化教育2000.10)
[6]吴娟:《网上协作学习策略的研究》(教育技术通讯2000.10)
[7]李艺,李冬梅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庄小云:《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课创新教学实施策略研究》(广东华侨中学)
[9]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三——教学评价[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6)
作者简介:
陈彦文:中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学。
第二篇: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探索范文
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滨小学校长 孙 唯
我校于2012年11月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试点的重点内容是“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探索”,围绕这个内容,我们开展了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能力为重、搭建环境、创新模式的研究工作。
哈尔滨市香滨小学校始建于1960年,2000年3月,我接任校长之后,就在思考怎样才能在原有基础上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持续发展之路呢?经过对学校情况的分析,我们瞄准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决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走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找准方向就要自主前行,带着这样的理想,一做就是十几年。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
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主要历经了四个重要阶段:
1.初步尝试期
从2001年我们就研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支撑,买电脑、建机房、培训教师„„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尝试应用之后,教师逐渐感到搜集、制作课件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有时应用不当还会造成教学效率不高,教学任务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等问题,热情褪去,设备被闲置和浪费。
2.反思调整期
在深入剖析了初步尝试期的问题之后,我们找到这样几个关键影响因素:一是学校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指导;二是学校缺少实用、好用的软件资源;三是教师不知道技术在什么情况下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建立了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申报了国家省市级课题,与东北师大签定了教学资源合作项目,引进同步课堂教学资源,解决了老师们自己学技术、作课件的困扰。同时加强培训与教研,带领老师深入挖掘信息技术教学整合点,从滥用到用得恰当、用得巧妙,从简单的代替到用得合理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深入研究期
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新的问题出现了:一是现成的资源带有设计者的教学思路,很难实现个性化,老师们经常是被动应用;二是应用方法零散,现有的方法都是针对某一课某一点,解决的是一课一课的问题,缺乏对应用方法系统化的梳理。经过与东北师大的教育技术专家的多次研讨,我们得到了这样的解决方案:要分析学科内部具有相近教与学规律的内容,总结其共性的技术应用方法,最后制作出一系列专项内容的参数化的小工具,让老师象搭积木似的就可以制作出体现自己个性化的软件来。这样的设计方法才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因材施教”是因教材、因人才,也就是因学生,所以我们从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学习规律分析做起。我们从2009年开始组织老师梳理知识体系,分析知识的种类,针对不同类型知识设定相对应的学习目标,分析学生学习规律,从而找出适合的方式、方法,最后分析实现条件,做到多种支撑条件相融合。我们把知识分为三类,例如:概念性知识,这样的知识就需要还原知识形象化。词语教学“涉”字,它是象形字演变过来的,我们就可以将这个字的演变过程用信息技术再现,从而加深对字的理解。再如方法性知识,一般需要为学生营造探究环境,增强学生体验,形成应用技能。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学习规律,不同的学习规律需要不同的技术手段去实现。
这样的研究方法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认可,形成了以“学科知识体系(学科本体)与学习规律”研究为本的“理想化”教学设计方法。
4.创新发展期
在长期实践过程中,老师们意识到技术有很多优势,但如果这时教学模式不创新,那再好的技术也只能支撑原有的教学方式,无法实现学习的革命性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三个维度上进行变革,用技术来支撑学生的学。
为此我们组织老师们进一步完善上一阶段的知识体系分析,重新定位学习目标,在只要能想到就认为能够做到的假设条件下,按照以生为本和尽可能个性化的原则,对每一个学习目标构思出最佳学习思路和活动过程,最后挖掘能够实现这些设计的支撑条件,形成了“体系化本体分析、理想化教学设计、数字化环境构建、智慧性应用实施、绩效性研究评价”的研究模式,下面我以案例的形式具体说明这一研究模式:
以数学学科为例,首先按知识模块梳理出学科知识点分布情况,这是数学知识体系分析表,把具有相近学习规律和教学方法的知识点进行归类,这些知识可以归为图形与位置这一类,这类知识具有这样的学习规律、基本思想和基本的教学方法。
然后对这类知识里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
比如四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内容的设计:一是学习内容分析;二是学习基础、特点、规律及困难分析;三是学习目标设定;四是针对学习目标设计最佳学习思路,分析实现条件。
如针对学习目标之一:能发现单靠方向或者距离不能准确确定位置,最佳的教学方法是利用现实的问题情境进行任务驱动,探究确定物体位置所需要的条件。理想的实现条件是:带领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去感受认知矛盾,激发探究欲望,我们挖掘信息技术整合点:运用信息技术虚拟教室环境之外丰富、逼真的问题场景,例如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同时,我们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工具,学生选择工具自主探索、验证,并可以将自己的操作过程录制下来,回放研讨,这是孩子们的操作过程及汇报,通过自己探究学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要准确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知道角度与距离两个条件,结论得出之后,接下来设计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训练:一是描述物体的位置,老师利用网络查看答题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点拨,实现了因材施教;二是学生自主选择分层的任务,自由设计题目进行分层次训练,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最后,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师生活动、互动过程进行观察记录、数据整理,分析课堂结构、互动质量,实时反思、调整,通过评价我们得出:这是一节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实现了深层次的个性化学习。再例如语文多维智能电子教材,我们首先将语文按照字、词、句、段、篇进行知识体系梳理,在此基础上,我们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学习环境:按知识的获取过程建构程序化的模块,在每个模块中链接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实现了学习任务自选、学习资源自助、成果编辑自如、成绩反馈自动的个性化学习。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构建出“信息技术支撑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这一成果得到了教育部、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对我校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
二、教育信息化探索心得
1.鲜明的办学理念
我们之所以走信息化发展之路,是源于我校“教学生五年、为学生想五十年、为国家民族想五百年”的办学理念,而信息技术恰恰能够做到培养主动学习习惯,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坚持走教育信息化特色发展之路。
2.务实的合作引领
2003年我校与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进行深度合作,从思路方法到软件与资源,从应用指导到队伍培训,东北师大给予了全面的引领和扶持,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3.实用的教学资源
目前,语文、英语学科的多维、智能电子教材和数学学科的教学工具平台,以及各学科的主题教学网站,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充足的学习条件。
4.鼎力的行政支持
近些年来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给予我们高度关注和设备支持,市教育局领导经常亲临学校关怀指导,区委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领导的关怀极大地鼓舞了全校的士气。
5.多元的校本培训
培养现代型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关键,为此我们组织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老师们虽然辛苦,但是他们没有觉得是负担,反而觉得他们做的事是前人没有做过的,这种挑战给了他们极大的刺激,不断创新的热情有效地克服了职业倦怠。
6.有力的保障制度
我们把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问题变成课题,用课题来规范教师的研究行为,通过课题来管理,明确责任,建立奖励机制,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效
1.数字化学习环境逐步完善
(1)硬件环境建设
我们本着边应用边建设的原则,我们构建了多种教学环境,有电子白板的多媒体环境、有固定学习终端的网络教室环境、有移动学习终端笔记本电脑和pad环境,满足了电子备课、课件制作、查找资料等日常工作需求;满足了交互体验更丰富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软件资源建设
近几年学校已建成了校本库、项目库、广域库,学生可以在课上、课下,课外通过班级网站、专题网站进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练习测试、交流互动。可以说,老师们一些好的思路与想法在优质的硬件、软件支撑下得以实现,反过来,很多优质的资源让老师们视野更加开阔,不断催生出他们创新的教学思路。
2.教学方法创新成效显著
以前老师在常规环境下备一节课很容易,把握好知识传授、应对好考试测验就可以,信息技术进入到教学中后,为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跨越时空限制的探究与交流提供了更好的实现条件,这些引发了我们对教学目标的再认识。教学目标的变化使我们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重新思考与定位,创新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应运而生。我们提出了能够有效支撑学习方式变革的五种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并梳理出具有普适性的操作流程。构建出让学生主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实现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兴趣高涨,发自内心地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动力与学习效果都比过去有了显著的提升。
3.学习方式转变效果明显
常规环境下孩子们的学习缺乏积极的动力,探究过程没有实用灵活的学习工具,课后也缺少拓展延伸学习的资源与条件,优质的硬件、软件搭配上先进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例如《三角形的认识与三边关系》一课我们在课堂上让孩子利用平板拍照、上网收集素材,利用电子学件探究三边规律,利用网络平台协作交流,展示思维过程与结果,利用测试工具互评、自评,一节课下来孩子们收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交流与团队合作、应用与反思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实现了由教材变学材、教室变学场、由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
4.学校管理方式走向现代化
我们在完善学校网站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了班级网站、教师和四五年级学生的个人空间,目前,教师们的教研、交流,管理者的日常办公、师生考评等都统一在管理平台上进行。例如:通过家校互动平台我们了解到,部分家长比较担心数字化的学习是否影响孩子的视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加大科学应用的管理力度,事实证明科学的应用不会影响学生的健康。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1)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保持同步。
(2)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生革命性变化,使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3)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功能,带动农村教学点校同步发展。
以上就是我校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中的一些浅显做法,有品质的学校一定是内涵丰富、赋有生命力和不断创新的学校,香滨人将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路上继续跨步前行,追逐教育梦想,谱写教育现代化的新篇章!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探索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探索
重庆观音桥中学
陈
南
摘要:本文重点从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信息技术对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学语文 整合
信息化是21世纪的标志,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日本学者增田米二指出: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唯有实施信息素养的教育。因此,以信息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为手段而实现的全新的教育必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今天,我国的基础教育已跨入了一个全新的课程改革时代。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组织形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渗入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使语文课堂正大步迈向现代化,现代教育媒体多媒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特点,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共享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环境,拓展了教学时空,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如何善用现代教育媒体,使之有机融入语文课堂,实现整合性发展,从而优化现代语文教学是摆在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从根本上讲,语文教学改革就是为了探索出既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效能,又能适应未来教育发展需要的一条语文教学的新路。改革是过程,创新是目的。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迅猛,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营造了最好的外部环境。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认知主体进行主动性学习。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应注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机交互的特性是计算机独有的,多媒体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方式更是丰富多彩,给计算机下指令可以说话,可以按键,可以在手写板上书写,可以用红外线遥控,甚至可以让计算机感知温度、湿度、照度。根据不同的指令,多媒体计算机可以进行不同的工作,可以线性地前进、后退,也可以联想性跳转、链接。展示的内容图文并茂,影音同步,多姿多彩。这样的人机交互方式使学习的过程不再枯燥呆板,而是妙趣横生,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很好地激发起来,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进而形成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教师精心编制或采集的课件水平越高,越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交互性,学生在利用这些课件学习的时候,就越能充分发挥认知主体的作用。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基础或经计算机测试后提出的建议,自主地决定学习的进程,甚至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的策略。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高涨的学习兴趣和充分的主动参与,形成了优化的内部心理过程,与优化的外部刺激相互作用,就能使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获得有效的认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一堂单元预习课上,学生正在各自的电脑上用老师编制的测试课件自己测试课前预习的情况。测试的形式有根据语境选出正确的读音、根据语境判断加点词理解的正误、选词填空、判别对课文理解的正误等。教师在讲台的监控机上浏览每一个学生的自测过程。几分钟后,检测结果出来了,有的同学得到了计算机奖的大红花并伴有一首优美的乐曲。有的同学得到了“还不错,要更加努力”的评语,有三个同学计算机给提出了“前面的内容没学好,请复习”的要求。如是,这三个同学回到课程主界面,从“复习”窗口选择检测时有困难的题目内容开始自觉复习,复习好了就学习新的内容。其他同学则从“往下学”窗口选择新学的内容开始了学习。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按一下桌面上的“HELP”钮(电子举手)得到老师的指导,大部分时间都是头戴耳机、嘴对话筒、手操鼠标全心投入学习,以往枯燥乏味的预习课在这里竟是那样的津津有味,学习过程中他们还能不断地得到计算机的鼓励和表扬。一堂课下来,每个同学都是那样心满意足,而老师的课也上得十分轻松愉快。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
二、运用多媒体及网络丰富的信息,优化学生语文知识的建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知识建构的完成,既依赖于主体自身的语文学养,也离不开学习信息的完备和充分。现代教育媒体技术能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将各种超大容量的教学信息智能化地整合在一起,利用其视听、时空、动态优势,通过创设情景,展示现象,虚拟现实等手段,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它将静止、抽象、干涩的书面文字变为活泼、具体、有血有肉的直观形象,学生认知体验,产生情感,诱发探究动机,构建了多元、多维、多角度的教学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对同一个学习目标,学生既可读文,又可赏图,也可看电影,还可以听演唱,甚至可以动手把学习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如根据诗文的意境电脑绘图、电脑作曲等。心理学家赤瑞特纳的实验证明,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信息刺激越能调动学生眼、口、手、肤等多种感官协同作用,获取的知识保持得越好。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介入语文课堂,拓宽了教育教学的时空,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了可能。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跳出教材、跳出学科,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使语文教学富于时代气息,构建起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同时,网络技术的相关联想搜索,加上网络资源信息量的无与伦比,与多媒体计算机相结合,给学生提供的语文学习的丰富信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完成学习,最好地优化了学生语文知识的意义建构。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运用校园网络设施,尝试以PowerPoint为载体、网络为资源,利用多媒体,将一幅幅春光明媚的图画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视觉角度去体会作者笔下春天的美丽,再适当配以舒缓优美的施特劳斯圆舞曲音乐,学生完全被这绘声绘色的美妙境界所陶醉了。随后分别定格成“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几幅静态的画面(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由画面转到文字上来),耳机里伴随着悦耳的朗读,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读起来。之后学生操作鼠标分段学习,师生互议理解感知课文。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在欣赏和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调动多种感官,领略作者在文中创造意境,最后引导学生学会诠释自己心目中的“春景”,甚至是“夏景”、“秋景”,乃至“冬景”。学习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两堂课下来,学生学得有情有趣,理解到位,全都能按要求背诵课文,而且受到了美的熏陶和自然而深入的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又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搜集了各种天气情况下的不同的云图,结合课文,向学生介绍了不同的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使得抽象的天气变化情况变得具体、形象而且生动,为学生设立了一个活泼、生动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有视觉感知带动想象,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不仅能很快地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而且还掌握了一些看云识天气方法,拓宽了知识面和创造性思维空间。
三、利用计算机网络一体化、交互性,实现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计算机网络得天独厚的信息传递优势使得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也是一种交流中介。它把多个终端连在一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甚至每一台机器都可以完全使用另一台或多台机的磁盘、操作系统及全部应用软件。这种一体化的特性使语文教学既可以实施个别化教学的策略,也可以实施协作式教学策略,实现了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在这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上,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实现相同的目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例如,教学(苏教版)《名著推荐》专题,要求学生课外阅读《西游记》,用不同的形式汇报自己阅读的情况。一周以后,有的学生写出了阅读的心得,有的学生编写出了《孙悟空外传·悟空当官》、有的学生编出了文学知识积累题。学生通过E-mail发给老师,老师收到后,对学生的作文、作业进行评改,再发给学生,最后才打印出来展示交流。这样的学习过程,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提高了教与学的针对性和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搜集大的资料和与语文学习相关的网站,通过网络推荐给学生,甚至可以指定学生到某个网站去阅读
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这样就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协作式教学策略要求为每位同学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可采用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利用网络进行协作式教学多采用竞争、协同、伙伴等形式。经过协作学习,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对同一个问题得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这样的协作式语文教学,使得每一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学习小组,都要有自己的观点、建议并与其他同学能随时进行交流,同时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吸纳或认同其他人的可取之处,对有疑义的地方坦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例如,在教学《敬畏生命》时,关于作者的情况,我让学生先分组自己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再让学生在留言板上输入自己所掌握的作者的关键信息,用大屏幕把留言全部展示后,学生讨论谁输入的信息最重要;然后,教师点评。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快速阅读,体会标题的含义,并抓住主要信息点,体会文中的重点句的含义。学生带着问题再次上网查资料,有的学生通过查看生物资料,从生物学的角度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有的学生查看到一些有关自杀的新闻材料,结合学习课文的感受,用简洁的语言发表自己关于生命的看法,谈到了自己应该如何对待生命等问题。教师进行联网让学生开展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去思考,并得出了应该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的结论。这种讨论正是协作式的学习。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共享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和学习思考的结晶,可以相互出谋划策,可以相互借鉴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修正。这样的协作学习不但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关键的内容,而且能深入理解了课文,掌握更多的思想和知识。这样的协作学习,多媒体交互性的特点为这一学习环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直观、形象的画面为学生唇枪舌剑的辩论提供了保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勇于质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媒体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结合,使语文课堂展现出全新的面貌,有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运用网络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成为了学生“自学、自悟、自立”的工具,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的实质性变革,社会的需求,网络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获取资源、推广资源、交流信息,可以增强学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有益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驾驭互联网这个工具熟练地使用网上的语文教学资源,能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环境中,更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最有效地培养学生搜索信息、选择信息、管理信息、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同时,有了互联网这个工具,学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交流自己的作文,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如人物、名胜、作品等),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这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信息能力的提高,其好处是不可估量的。
例如:暑期指导学生学习《荷》这一专题。学生利用互联网办了专题小报和专题杂志,他们在互联网上采集图片、数据、文章,也输进自己的日记、小诗、作文,在电脑上排版制作,还下载了一些有趣的动画点缀其间,办出了生动漂亮的电子小报和杂志。他们有的用邮箱把自己办的小报或杂志发送给自己的好友、老师,有的打印出来展览,和同学交流,还有的同学发给了自己远在国外的亲戚。
通过这样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可见网络是环境,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是手段,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结果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利于他们创新品质的培养。
综合这四个方面的论述,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既势在必行,也切实可行。当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对于提高语文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素质教育的成败,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大事。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
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大力推进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正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和相关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语文学科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优势,恰当运用,优化语文教学,才能使语文教改之路越走越宽。我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实践。参考文献:
1、陈科润 夏祖瑞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媒体整合的思考》,2、《语文课程标准》
3、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等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
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
在中学里,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比较新颖的课程,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它将逐步成为中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学开设信息课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通过学习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能用编制一些简单的程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1、变异性。信息技术课不像语文、数学、英语,同一本教材的内容可以反复使用,它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需要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要更新,教学方法要更新,教学设备也要更新。我平常给学生上理论课的时候,每次会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把一些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时的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的新鲜感、亲近感,也就拉近了学生的学习距离。同样教学方法上我们也要根据所学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时候,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理解硬盘是什么,主板又是什么,而一个新的软件出来通过上机演示来表现该软件的特点和用处。教学硬件设备的更新相对来说周转时间长一点,只要原来的硬件基本上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为学校不可能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不断的更新硬件设备。
2、实践性。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更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上的许多知识,特别是软件的应用,如果单凭课堂讲解或者演示操作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通过亲手操作,解决在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才会把概念理解的更好。比如学“磁盘操作系统”时,要求学生用DIR命令查找文件,让学生操作时带上各种参数DIR/P、DIR/W、DIR/W/P等,学生就会对P、W的参数含义理解的更深刻。在讲BASIC程序设计时,学生只有通过对程序的不断调试才会达到最终正确结果,这远远比让学生在纸上谈兵好的多。
3、创造性。信息技术课又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但它又不像其他发明创造那样复杂,它只需要一台电脑,而且立竿见影。比如在讲BASIC程序设计时,让学生通过已知的程序输入,运行之后在屏幕上显示出图1的图形,那么有些学生就会想要显示图2怎么办?要显示出图3怎么办?这样就大大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他们便会举一反三的自己去尝试修改程序。结果当然由消极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的主动学习。
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1、对比讲解法。比如在刚开始讲解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时,我先用中、英、日文讲一句同样意思的话,然后再引入计算机也和人类一样有各种各样的语言,再通过说明英语有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祷使句四种语句,从而解释计算机语言也有顺序、分支、循环三种基本结构。这样由学生平常接触到的事例再联想到计算机语言,使学生更快进入到学习计算机语言的状态。
2、直观感知法。信息技术课相对来说还是一门比较新颖的课程,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或很少接触过,因此对计算机充满着一种神秘感,很想知道电脑怎么工作的,主机箱里面到底是些什么东西。于是我就把硬盘、主板、内存、显卡等硬件一样样实物展示给他们看,然后再简单的加以解释其作用,让他们看得清楚,弄得明白。通过直觉的感官认识,学生就会对心中的疑团有所解开。
3、自由作业法。数学作业同一个答案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计算机作业也一样,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也可以用不同的操作内容。我给学生上五笔字型的时候,不是纯粹的要求学生在五笔练习软件中练习,而是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在WPS环境下用五笔输入法输入一定数量的汉字,但内容可以是书中的课文或是自己的习作。这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间的竞争性。有些学生自己预先写好了作文片断。这样,学生在学五笔的同时也学会了一点WPS软件的操作,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三得。在程序设计中也经常可用这种方法,给学生一个大概的题目范围,让学生自由作业。这种方法既可以避免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又使学生思维得到更好的自由发挥。
三、信息技术课与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
1、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首先对信息
技术课有了兴趣,充满好奇心,就会主动的去探究它,想方设法知道其所以然。这跟其他课程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因为许多软件跟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学生学起来就比较感兴趣。用超级解霸可以播放VCD,学生就会自觉去操作怎么应用;通过幻灯片的应用,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也想自己制作几张幻灯片;通过桌面属性的设置,学生就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桌面弄得漂亮一点。
2、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的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学生对计算机有了兴趣,解决了“为什么”之后,就会想要去“怎么做”。通过教师的课堂简单演示分析,学生自己就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多方寻求答案。比如在学习《艺术字》时,学生就会想方设法使自己的字的颜色、大小、位置、形状多选择、修改几次,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美术设计能力和展开各种丰富的想象。
3、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主要包括顽强的意志、毅力、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程序设计中的程序调试最能达到这个目的。因为程序要运行成功,很少是一次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通过对程序中语法错误的不断修改,反复运行调试才能得到最终正确的结果。有的学生就是在语句中缺少一个分隔符号,经过好多次的检查才得到正确的答案。看到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学生当然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促使下次上机投入更大的热情。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这门课的特点,通过各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尽可能利用的软硬件资源,让学生获得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创新
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创新
镇平县马庄乡中心小学
小探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方式等领域体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方便的信息传播技术使得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被各个角落的教学工作者们共同分享。这对新课程改革和现代教学中突出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革新,优化,已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育工作者们一直探索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信息技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语言,实验演示,板书设计方面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的结合进行了具体分析。正文:
在中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下,教育工作者们积极响应政府把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积极配合政府对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规划,进行了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探讨和研究,其中,如何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各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如:教学多媒体,网络教育等很好的结合到教师自身教育技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当中来成为今天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
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随着新教育时代的要求,逐渐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专门研究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在以后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更加有效合理地开展教学工作。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师语言
在中学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之一。教师能否清晰,准确运用语言将课本知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描述,同时又保证课堂上对教学语言设计的艺术性,连贯性决定了一节课的是否生动,形象,有趣,于是也相应的决定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注意程度和满意度。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们会逐渐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语言,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利用各种方式来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来开展教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教师可以通过查阅互联网资料,共享教学资源数据库等等来充实和完善讲课时所具备的教学语言,确保教学语言内容的准确性和丰富程度。比如:在讲解牵涉物理学史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备课阶段的网络资源查阅,得到更加准确,丰富多彩的物理发展历史课外知识,使教学过程中涉及到更多的趣味性知识,从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
另外,语言教学是教师通过声音来引起学生注意,讲授知识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有讲授、解释、讨论、提问、回答、复述、概述、等方式存在。但毕竟声音转瞬即逝,在学生头脑中所产生的记忆效果与视觉效应相比来说较差。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将一些
重要的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形式投影在屏幕上,同时在问题提出学生思考得出答案后将答案也公布在问题下方,会让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同时看到这一问题,看到问题的答案,更好的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所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语言的创新结合是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语言改革中的一个典型成功案例。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演示实验教学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演示在课堂上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其形象的实验场面再现远远比书本上语言文字对实验现象,物理过程的描述更加生动形象的解释效果,并且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动手操作,模拟实验的兴趣,使课堂学习更加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但是,在部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实验无法很好在课堂上进行实物演示,或者根本无法演示,如:在讲解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问题时,电流作为一种只能从效果来认识的物理量,根本无法直观的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所以,如果教师能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用计算机模拟电路中电流流动实验现象的物理过程,便能够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识别实验现象发生及变化的条件,然后再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规律并且找出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
下面是一些教育工作者利用具体的利用信息技术在实验演示教学中应用的案例:
1将微观化为宏观,将不可见化为可见。在物理演示实验中,很多现象是微观的状态存在的,只能从现象,物理效果上推测具体的物
理过程。运用现代的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很轻松的实现将微观粒子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具体的物理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如,滑动变阻器原理。即使教师拥有各种类型的变阻器实物,即使将实验器材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学生因无法真实的看到电流如何在电阻丝中的流动,只能通过电流计的示数上来连判断电流是存在的,移动变阻器划片时,电流时变化的,但对电流在滑动变阻器上电流路径的具体流向和流动过程仍然无法清楚的看到,造成学生对知识印象不够深刻,容易遗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Flash课件可以实现利用模拟电流如何从电阻线的一端流入,经过若干圈电阻丝后,通过哪个接线柱流至滑片,然后又从哪一个接线柱流出的整个实验过程。将无形的,不可见的电流化作实实在在的实验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他们对滑动变阻器接线柱选择不同,电流不同路径这一物理过程的认识。实验过程中器材细节部分展示
在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及其示数读取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游标卡尺的刻度细微、精度高,一旦超过距离肉眼无法正确辨认读数的原因,给教学中利用真实器材演示带来很大的麻烦,尽管一些教学用具厂家开发了较为放大版的游标卡尺模型,但是相比利用实物操作,演示并教授学生读数的效果仍旧相差很远,如果此时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将游标卡尺的实物测量过程进行完整演示,并且对局部读数进行DV录像特写,将能够很直观的让学生看到真正卡尺的具体方法和容易产生错误的地方,更加亲切让学生感觉到言传身教的
良好教学氛围。利用测量之随机多变,具有真实感,并将仪器尺寸和刻度线充分放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所以当由于受到实验器材的限制,实验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出现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课件模拟过程,实物操作视频演示,通过大屏幕投影展示,可以弥补这类实验的不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板书设计教学
板书作为一种对课堂内容浓缩,精华部分抽取,画龙点睛的教学设计部分,一直都是在教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元素,板书通过运用文字、符号、线条、图形等构成图文并茂的语言信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口头语言起到很好的归纳总结,相辅相成的作用。如何将现代的信息技术与板书设计很好的结合起来,使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体现到课前教师对板书的设计,课上对板书的展示,课下为学生做好知识点备份称为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素质之一。
对于板书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字体端正、图形规范、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等。
更好层次要求:有机地把三维目标融合展示,成为教学内容的点睛之笔,为各种其他的教学方法做好总结,为学生课堂上抓住主要内容,课下复习有理有据,轻车熟路打下扎实基础。
板书设计技能是每一个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之一,在长久的教学过程中,好的板书设计案例在各个学科,各个不同教学区域不胜枚举,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板书设计与讲解的关系最常用的策略是边讲边写。高水平的教师嘴到手到。但是毕竟手写速度较口语慢,遇到
较大篇幅的物理定义或者重要物理意义展示,将会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板书空间有限,便无法体现出板书的精炼,点睛的优势!
如:在讲解机械波图像的物理意义:波的图象可以看作是“位移对空间的展开图”,即波的图象具有空间的周期性;同时每经过一个周期波就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虽然不同时刻波的形状不同,但每隔一个周期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所以波在时间上也具有周期性。
如此篇幅但又很重要的物理意义如果通过课堂上临时板书将会占用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这时,如果能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多媒体课件技术,将该段机械波的物理意义课前准备好,在课堂上利用投影仪展示在学生面前,既能达到边说边对应波形图讲解,加深学生对机械波物理意义理解的效果,又解决了课堂时间的占用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课堂上教学效率的良好效果。
除此之外,板书板画作为课堂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成为有经验,或者拥有绘画技能基础教师们施展身手的一大亮点。流畅的书法,娴熟,逼真的简笔画技巧为课堂增添了不少的乐趣,成为课堂上吸引学生眼球,课下学生津津乐道的特殊素材。但很可惜毕竟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够下笔通灵,妙笔丹青;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信息的互通,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在课堂上通过课前认真备课实现这一目的,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共享手段,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动画资源足以在课堂上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每一分钟都成为教师教学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