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民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根据区教育局
清泉镇北滩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信息环境,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学
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做了以下工作: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统一领导
在校长的领导下,我们成了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度了一定的工作制度
和职责,并且制度和职责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为了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教学设备,推动教育
信息化工程,我们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学校领导参与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负
责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工作,部署和安排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措施和发展方向。并安排刘多伟老
师主要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日常维护和指导培训等工作。
二、制度完善落实,软硬件保障有力。
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经常对全校信息化工作进行分析研究,采取相应措施,对系统的软硬件进行维护等管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校本培训扎实,信息设备使用积极性高
学校从2008年开始,着手开展校本培训,2008、2009年电脑的基本知识培训,然后进行了
培训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2011年进行了幻灯片设计培训,2011年进行了网络
培训,参训率占全校教师的93%,提高了教师制作课件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了教
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们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在镇中心学校的领导
下,在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下,我们组织开展了各类活动,通过开展“爱国电影大家
看”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并开展了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教
育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兴趣。
四、信息技术课覆盖面广。
学校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学生每周能够上两节信息技术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电脑知识。每周四下午开设电脑兴趣课,培养部分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
教师能够利用电脑进行备课,根据教学实际上网查寻资料、制作课件等。根据实际情况。
五、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学校现有的信息化设备,不能满足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新民小学
2013年7月
第二篇:新民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新民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做好市教育局对教育信息化及教育装备管理应用工作考评的通知》精神,我校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信息环境,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做了以下工作: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统一领导
在校长的领导下,我们成了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度了一定的工作制度和职责,并且制度和职责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为了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教学设备,推动教育信息化工程,我们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学校领导参与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工作,部署和安排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措施和发展方向。并安排刘多伟老师主要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日常维护和指导培训等工作。
二、制度完善落实,软硬件保障有力。
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经常对全校信息化工作进行分析研究,采取相应措施,对系统的软硬件进行维护等管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校本培训扎实,信息设备使用积极性高
学校从2008年开始,着手开展校本培训,2008、2009年电脑的基本知识培训,然后进行了培训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2011年进行了幻灯片设计培训,2011年进行了网络培训,参训率占全校教师的93%,提高了教师制作课件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们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在镇中心学校的领导下,在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下,我们组织开展了各类活动,通过开展“爱国电影大家看”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并开展了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教育,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兴趣。
四、信息技术课覆盖面广。
学校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学生每周能够上两节信息技术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电脑知识。每周四下午开设电脑兴趣课,培养部分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教师能够利用电脑进行备课,根据教学实际上网查寻资料、制作课件等。根据实际情况。
五、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学校现有的信息化设备,不能满足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但是计算机教室是老赛扬处理器支持的无盘工作站,而且很多已经无法工作。
新民小学
第三篇:新民小学小班化教育工作总结
新民小学小班化教育工作总结
一、推进的重点工作
我们学校根据县局有关部门及进修学校的相关指导意见,并充分结合本校实际状况,确立了富有特色的工作重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环境设置上力求要有特色,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
首先,教室的环境设计以适应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让教室变得不再是教室,让教室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场所、游戏场所、生活的场所,优化教室的空间,让学生的课桌根据实际需要随意摆放,经常变动,既有小组式的集中摆放,又有分散式的摆放,在空间的上使学生感觉到不受约束,有利于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其次,把讲台设置在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而不局限于孩子中间和孩子之外。让教室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的讲台,因此教师应没有讲桌,拓宽教师的活动范围。其他电教、生活设施也围绕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这一指导思想,让学生看着舒服,用着愉快。
2、教学力求要有特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创设“互助、互动、合作、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探究教学”、“分组教学”、“参与教学”、“分层教学”、“合作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新策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加强对个别学生的个别指导。
小班化教学创设“互助、互动、合作、开放”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的“互助、合作”实际活动,师生互动,不断地转换师生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最大限度使课堂教学走向开放。本学期我们特别注重小组合作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课堂上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异质分组,使小组成员合理搭配,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个性,教师给予恰当的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在小组中自主活动,互助活动,发挥学生个人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在面向全体的同时,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情况,实施个别教学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尊重、激励学生,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3、加强课外实践,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是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践中我们还注意分析学生的个性,分析潜能没有发展的原因,调动内因,让学生自己对自己不满,自己和自己“打架”在“打架”中不断发展自己。同时还特别注意那些成绩平平,在集体中毫不起眼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身手的机会,显露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建立起自信,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①、当小老师的习惯②、问的习惯 ③、记的习惯 ④、读书的习惯 ⑤、复习的习惯 ⑥、考自己的习惯 ⑦、检查的习惯 ⑧、时间运用的习惯。
(2)对学生激励与批评并存。(3)教学方法力求有新意。
小班化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致力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重个人的独创和自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在课堂教学的心理水平上,我们力求达到的是探究性理解水平和创造性水平,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较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在独立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创造性思维,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小班化教育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比较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保障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从而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形成的经验
1、全面创设优良的教育教学环境创设。(1)硬环境方面。
到目前为止,每个教室均配置了多媒体计算机,背投电视机、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课桌椅可依据教学需要,随意组合成品字型、马蹄型等各种形式。教室内开辟了若干个动态变化的专栏,设有群星栏、荣誉园、图书角、生物角等,使孩子既动脑又动手,寓教于乐,全面发展。教室环境美观、活泼,集知识性、与教育性于一体,成为师生共学、共做、共享、共赏的实验室。
(2)软环境方面。
小班化教育教学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教学气氛。在师生交往中,学生时时处处可以看到老师和蔼的脸庞,听到老师亲切的话语。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顺应儿童好奇的天性,不断求新求变,让学习多姿多彩,使教室洋溢欢乐。为了营造独特的教学氛围,教师采用了许多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新用语,使教学语言真正成为师生之间情感联系的纽带。另外,教师教学体态语的恰当运用,创设了温馨的师爱情感。
2、全心创造适合学生需要的课堂教学。(1)小组合作教学。
小组合作教学,学生可以充分地讨论和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我们主要以三种小组组合形式:①“同组异质”;② 同组同质”;③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或互相协助,或互相竞赛,或互相提高促进;或激发兴趣、或营造氛围;或师生讨论,或生生交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
(2)分层教学。
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家庭环境、所花时间等)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智力或学业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具体的操作流程为:钻研教材,对备课分层——因材施教,对上课分层——课后巩固,对作业分层——激励奋进,对评价分层。
3、全力策划激励学生发展的评价手段。
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让评价不仅反馈教学质量,而且充分发挥激励、导向功能。如:即时评价,当场面批,及时订正;多元评价,摒弃书面考核的单一做法,全面检测学生听、说、读、写、算、操作能力;多次评价,淡化考试,重视平时随机练习;分层评价,弹性作业和交互评价相结合,采用无级评价如“通过”,激励评价如“你真棒”和形象评价如“小红星”等反复更替。
(1)多种形式的考试、考查,为学生创造多元才能的机会。我校的基本做法是分散时间,分项考试,突出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主要是“七个结合”:一是考题与课程、教材改革的结合;二是考试时间,分项、分类、分散考查与集中测试相结合;三是考试内容,书本、课堂与课外结合;四是考试形式,动口、动笔与动手相结合;五是考试方法,抽签、指定与自主选择相结合;六是成绩评定,由学生自评、互评和师生共同评定相结合;七是成绩记录,随堂、分项综合评定相结合。(2)拓展评价内容,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尽量减少单纯的知识技能评价,让学生在解决综合性问题和任务性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多种目标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还关注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情况,以及在参与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是否善于与人合作,思维是否有条理性、创造性等方面的情况。
(3)综合运用不同方法,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纸、笔测验;口答;常规作业。但是,这些方法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重点突出、多种方法并用的多元化评价方法。
三、碰到的主要问题
1、师资整体水平逐年下降。
由于学校地处偏僻,教师待遇偏低,加上城区家教风的盛行(信息传递对留守教师的影响),使优秀教师不断外流,导致师资整体水平呈逐年下降态势。教师年龄的老化(目前平均年龄45岁),使得教师的进取心、拼搏精神逐年递减,因此缺乏小班化教育推进的工作动力。
2、人员安排捉襟见肘。
考虑到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男女教师的合理搭配,以及教师编制的严重紧缺等问题,使小班化教育的人员安排未能达到最优化,因而影响了推进的速度与效果。指望通过合理引进优秀人才,解决一线教师人员紧缺、水准不高的现状。
3、全员参与意识不够强。
目前,我校正式推进的年级有二、三年级,其余年级的班额大多是30人多一点。一方面,参与小班化研究的主要是主科教师,副科教师参与面不够广;另一方面,非小班化实施年级的任课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不高。
4、研究深度、广度有待今后努力。
媒体上有关小班化研究的经验、课题成果很多,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多方便。但较多的老师存在着依葫芦画瓢的操作行为,缺乏独立思索、独立探究的钻研劲头。在研究上,没有做到全面分析、全面探究,只是停留在少数几个方面。
20080315
第四篇:区教育局工作总结
区教育局工作总结
XX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作为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区教育事业取得了“一个提高、两个优化和三个增强”的显著成绩——国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学校布局、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综合实力、教育发展活力、教育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统筹协调发展,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优质教育体系日趋完善。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进入全省前列,成为首批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近年来,我区教育发展以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和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为突破口,实现了“从重硬件向重软件建设、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从量的增加向质的提升、从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四大转变,教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取得以下成效:
一、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科学发展
实施中小学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构建并完善具有禅城特色的“以区为主、区(镇街)共同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强化了政府办学责任,将原村办小学全面纳入区、镇(街道)两级财政保障范围,减轻农民负担;统一了正常办学经费、全区公办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公用经费标准,有力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与此同时充分发挥镇(街道)在小学、幼儿园和成人文化学校建设改造,以及镇(街道)和村民委在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方面的作用,保障教育健康发展。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建设结构优化、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实行以全员竞聘上岗为标志的教师人事聘用制度改革,通过竞聘提拔重用业务能力、领导能力兼备的教师。实施绩效工资,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成才提供了优越的成长环境。实施“三名工程”,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能“示范一方、辐射全区”的名校长、名教师,采取专题讲座式、评价诊断式、“研训”结合式、研修提高式等开展培训,通过“联教研讨”、“送教下乡”、“教师工作坊”、“学校管理沙龙”和建立“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等形式,进行任务驱动,发挥“三名”人员的影响和辐射作用,为我区教育现代化奠定了人才基础。
二、保持教育信息化领先优势,大力推进“智能教育”
我区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建设,保持教育信息化的领先优势。至2010年,全区85%的中小学有完善的校园网,100%的中小学校建有学校网站,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覆盖率达到100%。结合“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工作部署,我局积极开展“智能教育”建设,并被市局批准为“XX市智能教育示范区”。全区选取4所学校作为试点,实施“智慧校园”示范工程项目。
从2009年开始,我区分四年实施“教育新装备”工程建设,进行实验室、功能场室、图书馆、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同时,我区还进一步拓宽远程合作的空间,先后开展了教师教育网络论坛活动和佛港、广佛肇网络学习交流活动,推进远程合作交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加强教育区域合作,大力促进教育国际化
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工作,以两支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与远程国际交流教育、强化学科合作项目、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国际课程班、双语实验班为抓手,不断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佛山三中开办的首个a-level国际课程班采用双轨制,学生既可参加国内高考,也可根据a-level课程成绩报读国外大学,实现“双文凭、双通道、双语教学”,切实推进了我区教育国际化深度发展;我区还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的探索、启发潜能教育国际合作以及佛港网络学习交流等活动。
四、加大投入,完善管理,实现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
我区不断探索建立并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投入机制,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保障,全区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速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投入的增长速度。2007年、2008年、2009年,我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分别为7.44亿元、8.73亿元、11.55亿元,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3.55%、33.18%、28.73%,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14.12%、15.47%、9.24%,教职工人均工资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6.78%、16.61%,0.27%。与此同时,我区不断完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将公办学校全面纳入区、镇(街)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建立了科学规范的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并全面启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系统,确保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资金使用科学、规范、高效。
我区积极贯彻实施国家、省、市各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不断放宽,受惠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近两年来,经费补助标准不断提高,目前已统一提高到原省一级学校收费标准。2010年全年免费义务教育人数为149,242人次,投入免费义务教育经费5,877万元。从2006年开始,我区对低保家庭学生采用资金扶持、减免书(学)费、发放助学金等方式进行助学。低保家庭学生助学范围从幼儿园幼儿覆盖到大学新生,临界低保家庭学生助学范围从小学生覆盖到大学新生,并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奖学。2006年至今,对来自低保家庭或有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进行资助11460人次,资助金额达1718.41万元。
五、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着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基本完成学校布局调整,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配置。根据“十一五”规划要求,撤并18所麻雀学校,新建3所小学,扩建1所小学,学校布局趋向合理,校际办学条件差距缩小,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的要求,13所初中均为优质学校,6所普通高中均为省级优质高中;完成办学规模18班以下初中的撤并改造,创建2所国家级范性普通高中,通过“三名”工程、设立附设初中等举措,有效促进示范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向初中辐射。有基础教育功能的4个镇(街)全部为省教育强镇(街),且高分通过省复评,实现城乡教育同步发展。
(二)彰显区域教育特色,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研究开发了陶艺、剪纸、武术、龙狮、粤剧、写字等富有佛山本土文化特色的地方课程,全区中小学完成了172门校本课程建设,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已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共存互补,兼顾地方传统和学校积淀,传承地方历史文化传统,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培养的课程体系。科技创新教育全面展开,效果好、获奖多、水平高,特别是佛山二中的“绿色假日”科技小组,以不同的研究成果在2007年和2010年荣获全国冠军、荣获“斯德哥尔摩国际青少年水科技发明比赛”的全球唯一特别奖,扬威世界。
(三)认真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外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将其纳入教育事业规划整体考虑,从全局出发,集中资源、调整政策,按照“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实施就近入学,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校生达42833人,其中进入公办学校就学的人数有25263人,进入民办学校就读的人数有17570人。
(四)高中阶段教育取得突破性发展
全区6所普通高中,在校生11472人,高中阶段普及率达99.3%,普高毕业生升学率达93.08%。区属中等职业学校3所(1所为国重职校),在校学生5980人。“十一五”期间,普高和职高的招生比例不断优化,区属中职学校在校生规模不断增长,基本实现普教与职教的协调发展。截至2010年,禅城高考领跑全市乃至在全省所有县级单位,连续四年全部17项统计指标、12门学科平均分和5项上线率均居五区之首;平均分在全省名列前茅。特别是2008年高考,12门学科平均分有9门学科位列全省124个县(区)第一。
第五篇:区教育局2009工作总结
区教育局2009工作总结
2010年2月7日
2009年是丹徒教育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们以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统揽全局,顺应发展形势,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开展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高质量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事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高质量通过教育现代化评估 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是区委、区政府定下的一项刚性目标,没有丝毫退路。在前面创建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念,紧扣指标要求,立足自身实际,创新举措,冲刺目标,出色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工作,16项指标全部获得“A”级等第,在接受评估的26个县(市、区)中名列前五。
一是以形态建设为突破,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撤除上会薛村小学,组建成立丹徒高级中学,撤除职教中心龙山校区,教育资源进一步集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丹徒高级中学一期改扩建、职教中心理实一体化实训楼等工程,全区完成校舍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支显宗中学、石马中学、上会中学建成塑胶操场;完善功能室建设,添置设施设备,教育城域网带宽扩容,教育信息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根据省、市要求,开展校舍安全普查,建立电子档案,做好安全鉴定,完成校舍抗震加固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区实验小学的整体改造开始实施。
二是以薄弱环节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针对丹徒实际,我们着重在以下六方面寻求突破:第一,提升幼儿教育 1
整体水平。继续优化幼儿教育布局,推进辛丰中心幼儿园建设,积极筹建驸马山庄幼儿园。辛丰、高桥、新城等5所幼儿园创成省优质园。所有幼儿园通过省农村合格园验收,11所幼儿园被列为省“项目园”,价值220万元的扶持设备基本到位。2009年,我区被评为“江苏省幼儿教育先进县(市、区)”。第二,提升教育的内涵水平。组织专题研讨,召开推进现场会,指导各校丰富办学底蕴、培育校园文化、放大办学亮点、彰显教育特色。支显宗中学的剪纸和挑花乡情文化、高资中心小学的诗词墙、上会中学的科技教育成为新的亮点。深入实施《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健全现代管理制度,推进全面全员全程管理,深化精细化程度,基本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常态化,石马中学、西麓中学等一批学校的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第三,开展“五严规定”执行情况专项督查。围绕分快慢班、开齐开足课程、学生在校时间、违规补课、作业量和考试等,开展全面检查,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确保减负增效工作落到实处。第四,提高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组织专人,逐校开展教育装备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规范功能室建设,调阅台帐资料,现场整改存在问题,发挥教育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第五,推进社区教育中心建设。会同区政府共同召开社区教育中心建设的调研会、现场会,明确任务和序时进度。协助各镇(园区)加快社区教育中心建设,完善各项资料。创成4所市级社区教育中心,1所社区教育中心接受省级视导。第六,精心准备迎检工作。主动与统计、财政等相关部门沟通,会同区政府召开迎检工作会,营造氛围、形成合力。召集各科室加班加点,对每个数据集体论证,精心准备每份材
料。组织全系统学习考试,提高评估考核知识的知晓率。结合评估流程,不断优化迎检方案,抓实过程和细节,增强迎检工作的针对性。强化局长联系点制度,逐校开展检查指导。
二、顺势而为,推进改革,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2009年,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面广量大,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更高;“教育新政”对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为刚性的要求。面对这些新情况、新任务,我们以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理念、积极应对,不断推进教育的改革创新。
一是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做好人事调配工作,与区人事局共同制定新教师招考方案,严格过程,抓实细节,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制订教师申报中级职称人员教学能力考核方案,集中进行教学能力考核和综合打分,不断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机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的制定,多次组织学习研讨、召开座谈会,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策水平,积极化解实施中的矛盾,绩效工资改革顺利实施。
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多次召开校长、分管校长和教务主任会,学习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强化执行“五严”规定的严肃性。制定《丹徒区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组织教研室、督导科对全区12所学校进行督查。网上公示各校“三表”(总课表、作息时间表、班级课表),接受社会监督。接受了市“规范办学行为推进减负增效”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受到督导组好评。修订《丹徒区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强有效教学研究,将教师讲的时间原则上控制在15分钟左右,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和当堂训练,要求根据校情学情,分层设计作业并及时批改。推进有效调研,对区、片、校三级调研提出具体要求,本学期共组织14次区级调研,9次片级调研,11所学校开展了校级调研,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提炼出一些具有典型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经验。组织了对港中和高级中学谏壁校区高三毕业班工作调研,召开全区高三工作会议,引导学校科学制定复习策略,提高毕业班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别召开以“强化教学管理提升教育质量”为主题的中、小学校长座谈会,检查暑期集中培训和减负增效工作落实情况,高资中学的“六助”学习方略、支显宗中学的“五环节”教学法、三山中心小学以教科研促发展等一系列做法,表现了各校在教育新政背景下的新思考和新探索。召开全区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研讨会,印发《丹徒区学校校本课程评比方案》。
三是开展各类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了“抗震救灾”论文评选、“爱心传递”捐款、“聆湖尚郡”杯小学生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主题教育等德育主题教育。开通网上家长学校,累计培训教师、家长5000人次,组织全区班主任工作培训。开展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调研,进一步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和重点。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组织开展初中男子篮球、小学生象棋和小学生乒乓球等多项体育活动。积极开展卫生专项检查,认真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学校艺术工作,22件作品在市高中艺术特长生才艺比赛中获奖,参加市第三届中小学生
艺术展演暨第五届少儿艺术节活动,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3所学校和38人次的师生获奖,组织艺术教师参加市第三届中小学艺术论文评选,17篇艺术论文获奖,组织区第三届中小学和幼儿园书画、摄影、手工作品比赛。
四是进一步彰显特色。加强珠心算实验研究,组织集中培训、观摩研讨和交流座谈。在市珠心算选拔赛前十名中占有7席,参加省级比赛,获团体第二名、个人第二和第五的好成绩,参加第三届世界珠心算能力大赛,获团体二等奖;开展科技教育,召开全区科技创新表彰大会,组队参加省、市“金钥匙”科技竞赛,获省三等奖;推进读书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 “我爱我的祖国”读书活动,获全国一等奖1名,110人次获奖。三山中心校的《悠悠田歌育新苗》获全国中小学第六届校园电视节目金奖!
三、以人为本,提升素质,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坚持将人的现代化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强化校长队伍建设,增强师能水平和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一步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努力培育先进典型。
抓好校长队伍建设。聘请专家讲学,组织全区教育系统干部暑期集中培训,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开阔眼界,提高驾驭教育发展的能力。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集中考察,严格程序,全面考量,有计划地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管理队伍的动态平衡。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进行绩效考核,激发竞争和进取热情,7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其他校长均为称职。
抓好教师学历提高。小学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初中教
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分别达88.6%、71.9%和5.2%,教师学历提高率和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均超过省教育现代化标准。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组织骨干教师课件、网页评比,67人获奖,其中市一等奖15人,市二等奖23人,市三等奖29人。组织全区教师优秀课件评比,37人获奖。组织骨干教师网页评比,评审出区一等奖16人、二等奖28人、三等奖51人。
抓好教师的各类培训。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重点研读《多元智能》、《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两本专著,并纳入教师考试内容。做好新录用师范生见习期培训。组织70名小学青年班主任参加班主任工作培训。组织小学科学教师、小学体育教师和图书管理员参加“四项配套”工程培训。选派11名教师出国培训。
培育先进典型。表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60名,青年教师标兵50名,教坛新秀30名,王晓滨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吴亚平被评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6名教师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9名教师被评为市师德标兵和市德育先进工作者,5人评为市师德先进个人。12个教研组评为市优秀学科教研组,大港中学、宝堰中学、谏壁中学、辛丰中学、高桥中心小学、辛丰中心小学评为市“三大”活动先进集体。蔡鹏、束体胜、郭昌培、施建圣四位校长评为市“关心教师的好领导”,黄卫荣、胡玲等四人被评为市“关心教师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