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值域单调性(打印两份)

时间:2019-05-12 14:5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必修一值域单调性(打印两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必修一值域单调性(打印两份)》。

第一篇:必修一值域单调性(打印两份)

1-3 函数的表示与值域陈毅东

映射:1.设f:xx2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如果B=1,2,则A∩B=()

1C.A.B.1 或2D.或

1.函数的表示法:,2.函数的值域:{f(x)|x∈A}为值域。

3.求值域的常用的方法:

①配方法(二次或四次);②判别式法;③换元法(代数换元法);⑥单调函数法.4.常用函数的值域,这是求其他复杂函数值域的基础。

① 函数ykxb(k0,xR)的值域为R;

② 二次函数yax2bxc(a0,xR)2当a0时值域是[4acb,),当a0时值域是(,4acb];

24a4a

③ 反比例函数yk(k0,x0)的值域为{y|y0};

x

④指数函数yax(a0,且a1,xR)的值域为R;

⑤ 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x0)的值域为R;

⑥ 函数ysinx,ycosx(xR)的值域为[-1,1];

⑦ 函数ytanx,xk,ycot x(xk,kZ)的值域为R; 2

1、图象法:通过作出函数的图象草图得到函数值域的方法。

例题:求函数的值域。

2、分离常数法:形如的函数均可由此法求得值域。我们可以采用凑配分子的方法,把函数分离成一个常数和一个分式和的形式,而此时的分式,只有分母上含有变量,进而可利用函数性质确定其值域

例题

小结:

已知分式函数如果在其自然定义域(代数式自身对变量的要求)内,值域为

换元法:运用代数代换,奖所给函数化成值域容易确定的另一函数,从而求得原函数的值域,形如

例题:

判别式法:把函数转化成关于x的二次方程F(x,y)=0;通过方程有实数根,判别式且a不等于0)从而求得原函数的值域的函数的值域,常用此方法求解。例题:

练习题

1. 求函数的值域:y=-3x2+2;

2.求函数的值域:y=

4. 求函数y =

5.求函数y=

6.求函数的值域:y=x4xx2 x13x的值域 x245的值域.2x24x3

7.求yx22x3(x[2,3])的值域

ex

8.求y的值域 1ex

1-4 函数的单调性

1.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区间IA

如果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yf(x)在区间I上是,I称为yf(x)的如果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yf(x)在区间I上是,I称为yf(x)的2.对函数单调性的理解

(1)函数的单调性只能在函数的定义域内来讨论,所以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2)函数单调性定义中的x1,x2有三个特征:一是任意性;二是大小,即x1x2;三是同 属于一个

单调区间,三者缺一不可;

(4)关于函数的单调性的证明,如果用定义证明yf(x)在某区间I上的单调性,那么就要用严格的四

个步骤,即①取值;②作差;③判号;④下结论。但是要注意,不能用区间I上的两个特殊值来代替。而要证明yf(x)在某区间I上不是单调递增的,只要举出反例就可以了,即只要找到区间I上两个特殊的x1,x2,若x1x2,有f(x1)f(x2)即可。

1分别在(,0)和(0,)内x

1都是单调递减的,但是不能说它在整个定义域即(,0)(0,)内是单调递减的,只能说函数y的x(5)函数的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所以受到区间的限制,如函数y

单调递减区间为(,0)和(0,)

(6)一些单调性的判断规则:①若f(x)与g(x)在定义域内都是增函数(减函数),那么f(x)g(x)在其公共定义域内是增函数(减函数)。②复合函数的单调性规则是“异减同增”

1.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的是

A.yxB.y3xC.y1D.yx24 x

2.已知yx22(a2)x5在区间(4,)上是增函数,则a的范围是()

A.a2B.a2C.a6D.a6

.求y

5.若f(x)

ax1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x2

第二篇:必修一《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必修一《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必修一《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必修1,§3《函数的单调性》新授课的微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掌握其图象特征;

2.能够根据函数的图象,读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3.会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4.能够判断抽象函数的单调性.教学重点:

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及单调函数的图象特征。

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函数单调性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第1个环节:复习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一个区间A上:

如果对于属于A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如果对于属于A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给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强调定义中的“任意”二字,指出函数的单调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给定的区间内的所有的 均要满足单调性的数学表达式。

【设计意图】对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进行学习,特别是要领会定义中的“任意”二字。

第2个环节:单调函数的图象特征。

给出3个具体的例子,剖析函数单调性的图象特征。

然后给出一个函数的图象,读出单调递增和单调递减区间,将抽象的定义具体化。

在本环节,要重点突出的两个问题:

(1)单调区间区间端点的“开”和“闭”的问题;

因为函数的单调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区间端点讨论单调性是毫无意义的。但是要注意,如果函数在区间端点处没有定义,则区间端点必须是“开”的,有定义则“可开可闭”。

(2)单调区间不能写成并集的形式。

两个集合的并集相当于是进行集合的运算,结果是一个集合,而显然函数在[0,4]∪[14,24]图象不是一直下降的,所以不能写成并集的形式。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提升学生对函数单调性的认识,会根据图象读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第3个环节: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给出一个具体的例题,讲解单调性证明的步骤。

例:证明函数f(x)=3x+2在R上是增函数.步骤:

(1)任取定义域内某区间上的两变量x1,x2,设x1<

(2)判断f(x2)– f(x1)的正、负情况;

(3)得出结论.证明:

在R上任取x1,x2,设x1<

△y= f(x2)– f(x1)

=(3x2+2)-(3x1+2)

=3(x2-x1)0

∴ f(x)=3x+2在R上是增函数.强调符号的判断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要将最终的式子化简成因式相乘和相除的形式,然后逐一判断符号。

【设计意图】强调单调性判断或证明的步骤。结合具体的证明步骤学习如何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第4个环节:抽象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

研究两个问题:

(1)函数y=f(x)与y=f(x)+c(c为常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借助一个函数的图象进行学习,深化理解。

举例:

如:函数y=x2 与y=x2-1具有相同的单调性.(2)函数y=f(x)与y=c f(x)(c为常数)的单调性之间的关系。

举例:

如:函数y=x2与y=-x2的单调性.分析:在(-∞,0)单调性相反,(0,+ ∞)单调性相反.如:函数y=x2与y=2x2的单调性.分析:在(-∞,0)单调性相同,(0,+ ∞)单调性相同.对这两个问题,只要求借助于具体的函数单调性归纳得出,不要求给出严格的证明。对学生的要求是记住结论,能够使用这两个结论进行简单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即可。

【设计意图】将许多函数单调性的判断简单化,克服每题从定义出发,进行证明的弊端,从而提升能力。

第5个环节:课堂小结。

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是什么?

2.单调函数的图象特征是什么?

3.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有哪两种方法?

4.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本节课学过的知识。

评价设计:

本微课程的设计具有以下特色:

(1)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微课程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复习等环节得到提升,因此特别注重举例,例子虽然简单,却能激发学生思考。

(2)注重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培养。

对函数单调性的学习,定义是抽象的,如果仅从定义出发,学生会“照葫芦画瓢”,而结合图象学习,学生对单调性的认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3)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

在讲解完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之后,引入抽象函数单调性的学习,不要求证明,只要求会应用。结合具体的函数来学习,体现的是归纳的思想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第三篇:必修1函数单调性说课稿

必修1《1.3.1 函数的单调性》说课稿

酒泉中学 马长青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定位与内容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A版第一章第三节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一小节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本节课内容教材主要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应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共2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单调性本身看,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在初中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基础上对函数的增减性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其次在高一对单调性进行严格定义,最后在高三从导数的角度再次研究单调性。本节课的学习处于对单调性学习的第二层面,通过图象归纳、抽象出单调性的准确定义,并在高中首次经历代数的严格证明,是对初中学习的一次升华。

从本节的教学看,在此学习单调性是对函数概念的延续和拓展,对进一步探索、研究函数的其他性质有着示范性的作用,从本章的教学看,本节课的学习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内容的基础。

从函数知识网络看,单调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是初中学习内容的深化,使学生对函数单调性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函数的单调性为后面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及数列这种特殊的函数打下基础,与不等式、求函数的值域、最值,导数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从高中数学学习看,函数的单调性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变量的变化范围的有力工具。3.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1)从形与数两方面理解单调性的概念

(2)初步掌握利用函数图象和单调性定义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3)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探究,提高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提高推理论证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探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2)经历观察发现、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单调性概念的过程,体会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习惯;领会用运动的观点去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 4.教学重难点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形成和初步运用。虽然高一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要用准确的符号语言去刻画图象的增减性,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形成。

二.学生情况分析

知识结构

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表示,能画出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能从图象的直观变化,学生能得到函数增减性。

能力结构

通过初中对函数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事物能力,抽象归纳的能力和语言转换能力。

学习心理

函数的单调性是学生从已经学习的函数中比较容易发现的一个性质,学生渴望进一步学习,这种积极心态是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情感基础。

本班学生特点

本班为酒泉中学高一(4)班,学生数学素养较好。三.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本节课作为新授课主要采取教师启发式教学法和学生探究式教学法。以设置情境、设问和疑问进行层层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进行思考,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精神。

五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初步探索,概念形成;概念深化,延伸拓展;证法探究,应用定义;小结评价,作业创新 四.教学设计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初步探索,概念形成;概念深化,延伸拓展;证法探究,应用定义;小结评价,作业创新

单调性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形成过程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单调性概念的形成过程,经历观察发现、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单调性概念的过程,本节课设置了前三个环节,后两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对函数单调性认识的再次深化。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因此在本节课的开始,我作了这样的情境创设,从学生熟知的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入手,从初中对函数增减性的认识过渡到对函数单调性的直观感受。

提出问题1:分别作出函数y=x,二次函数y=2x,y=-2x和y=x的图象,并且观察函数变化规律?

2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两个一次函数图象,获得信息:第一个图象从左向右逐渐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第二个图象从左向右逐渐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然后让学生明确,对于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具有这两种变化规律的函数,我们分别称为增函数和减函数.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要分段说明,进而提出问题:二次函数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进一步讨论得出:增减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据此,学生已经对单调性有了直观认识,紧接着,我提出问题二:能否用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增函数,什么是减函数? 结合增减性是局部性质,学生会用直观描述回答:在一个区间里,y随x增大而增大,则是增函数;y随x增大而减小就是减函数。

学生用图象的感性认识初步描述了单调性,下面进一步将学生从感性向理性进行引导

(二)初步探索,概念形成

提出问题三:以y=x+1在(0,+∞)上单调性为例,如何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函数的单调性?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我将概念形成设置了三个阶段 1.提问学生什么是“随着”

经讨论得出,随着是由于当x取一定的值时,y有确定值与之对应,因此x变化时,y会根据法则随着x发生变化

2.如何刻画“增大”?

要表示大小关系,学生会想到取点,比大小,学生也许会用特殊点说明问题,比如x取2、3,2<3,对应的函数值是5<10

提出质疑:这个点的变化能否说明y随着x增大而增大,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进入第三阶段,对“任取”的理解。

3.对“任取”的理解

针对特殊值,学生可能会举反例证明其是不充分的,那么应该如何取值呢?学生可能会多取一些,也可能会想到将取值区间任意小,进一步讨论得出“任取”二字。

用对随着的理解再次深化函数概念,用对增大的理解得到要表示大小关系,最后再强调取值的任意性,这样就实现了从“图形语言”到 “文字语言”到 “符号语言”的过渡,实现“形”到“数”的转换,形成了单调性的定义。

得到定义后,再提出如何得到f(x1)

(三)概念深化,延伸拓展

通过上面的问题,学生已经从描述性语言过渡到严谨的数学语言。而对严谨的数学语言学生还缺乏准确理解,因此在这里通过问题深入研讨加深学生对单调性概念的理解。

2提出问题四:能否说从这个例子能得到什么结论?

在它的定义域上是减函数?

学生思考、讨论,提出自己观点 学生可能会提出反例,如x1=-1,x2=1 进一步得出结论:

函数在定义域内的两个区间A,B上都是增(减)函数,函数在A∪B上不一定是增(减)函数

教师给出例子进行说明:

进一步提问:

函数在定义域内的两个区间A,B上都是增(减)函数,何时函数在A∪B上也是增(减)函数。

学生会提出将函数图象进行变形(如x<0时图象向下平移)

回归定义,强调任意 在问题四的背景下解决本题,体会在运动中满足任意性。拓展探究:已知函数

是(-∞,+∞)上的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但是学生在前面集合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在运动中求参数a的取值范围,此处可看作是对前面学习的巩固。

(四)证法探究,应用定义

在概念已经完善的基础上,提出例1 例1:证明函数 在(0,+)上是增函数

本环节是对函数单调性概念的准确应用,本题采用前面出现过的函数,一方面希望学生体会到函数图象和数学语言从不同角度刻画概念,另一方面避免学生遇到障碍,而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单调性定义的应用上。

学生根据单调性定义进行证明,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证明步骤,再引导学生总结证明步骤。

提出例2判断函数在(0,+∞)上的单调性。

根据定义进行判断,体会判断可转化成证明。

课标中指出“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但不能仅限于形式化的表达。高中课程强调返璞归真”因此本题不再从证明角度,而是让学生再次从定义出发,寻求方法,并体会转化思想。

进一步提问:如果把(0,+∞)条件去掉,如何解这道题?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

(五)小结评价,作业创新

从知识、方法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学生回顾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探究过程;证明、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步骤;数学思想方法。

小结过程使学生对单调性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清晰的认识,体会到数学概念形成的主要三个阶段:直观感受、文字描述和严格定义。

作业的设计实现了分层,既巩固了基础,又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预计学生能理解单调性的定义,绝大多数学生能按照单调性的证明步骤进行证明,能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本节课的评价方式为课堂反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相结合。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有一些新的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探索的学习环境,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使概念得到形成和深化,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概念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而逐步把握概念的实质内涵,深入理解概念。在情境设置中,严格按照课标要求以二次函数y=x+1为例,经历画图、描述图象、找单调区间、形成单调性定义、证明其单调性的过程,将学生对单调性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将定义进行应用。五.板书设计 六.课堂评价 七.资源开发 2

第四篇: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函数的单调性

北京景山学校 许云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形与数两方面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利用函数图象和单调性定义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2.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探究,渗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3.通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习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教学重点】 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判断及证明.

【教学难点】 归纳抽象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以及根据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讲授,学生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 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前布置任务:

(1)由于某种原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间由原定的7月25日推迟到8月8日,请查阅资料说明做出这个决定的主要原因.(2)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研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气温变化情况.课上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到开幕式推迟主要是天气的原因,北京的天气到8月中旬,平均气温、平均降雨量和平均降雨天数等均开始下降,比较适宜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下图是北京市今年8月8日一天24小时内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引导学生识图,捕捉信息,启发学生思考. 问题:观察图形,能得到什么信息?

预案:(1)当天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以及何时达到;

(2)在某时刻的温度;

(3)某些时段温度升高,某些时段温度降低.在生活中,我们关心很多数据的变化规律,了解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对我们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问题:还能举出生活中其他的数据变化情况吗? 预案:水位高低、燃油价格、股票价格等.

归纳:用函数观点看,其实就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函数值是变大还是变小. 〖设计意图〗由生活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归纳探索,形成概念

对于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是变大还是变小,初中同学们就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没有严格的定义,今天我们的任务首先就是建立函数单调性的严格定义.1.借助图象,直观感知

问题1:分别作出函数变化时,函数值有什么变化规律? 的图象,并且观察自变量

预案:(1)函数

在整个定义域内 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

在整个定义域内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函数在上 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函数 在上 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描述(增函数、减函数).同时明确函数的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问题2: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增函数、减函数? 预案:如果函数在某个区间上随自变量x的增大,y也越来越大,我们说函数

在某个区间上随自变量x的增大,y越来越小,我们在该区间上为增函数;如果函数说函数在该区间上为减函数.

教师指出:这种认识是从图象的角度得到的,是对函数单调性的直观,描述性的认识. 〖设计意图〗从图象直观感知函数单调性,完成对函数单调性的第一次认识. 2.探究规律,理性认识

问题1:下图是函数和减函数吗? 的图象,能说出这个函数分别在哪个区间为增函数

学生的困难是难以确定分界点的确切位置.

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用函数图象判断函数单调性虽然比较直观,但有时不够精确,需要结合解析式进行严密化、精确化的研究.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用数量大小关系严格表述函数单调性的必要性. 问题2:如何从解析式的角度说明

在为增函数?

22预案:(1)在给定区间内取两个数,例如1和2,因为1<2,所以为增函数.

(2)仿(1),取很多组验证均满足,所以(3)任取,所以

在,因为为增函数.

在为增函数.

在,即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引导学生分别用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进行辨析,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变量不可能被穷举,从而引导学生在给定的区间内任意取两个自变量.

〖设计意图〗把对单调性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完成对概念的第二次认识.事实上也给出了证明单调性的方法,为证明单调性做好铺垫.3.抽象思维,形成概念

问题:你能用准确的数学符号语言表述出增函数的定义吗?

师生共同探究,得出增函数严格的定义,然后学生类比得出减函数的定义.(1)板书定义(2)巩固概念 判断题:

① ②若函数 ③若函数数.

在区间

和(2,3)上均为增函数,则函数

在区间(1,3)上为增函④因为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上都是减函数,所以在

通过判断题,强调三点:

①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离开了定义域和相应区间就谈不上单调性. ②对于某个具体函数的单调区间,可以是整个定义域(如一次函数),可以是定义域内某个区间(如二次函数),也可以根本不单调(如常函数).

③函数在定义域内的两个区间A,B上都是增(或减)函数,一般不能认为函数在上是增(或减)函数.

思考:如何说明一个函数在某个区间上不是单调函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归纳出单调性的定义,通过对判断题的辨析,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完成对概念的第三次认识.三、掌握证法,适当延展

例 证明函数

在上是增函数.

1.分析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证明:任取 ,设元

求差

变形,断号

∴ ∴

∴函数

2.归纳解题步骤

在上是增函数.

定论

引导学生归纳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设元、作差、变形、断号、定论.

练习:证明函数

问题:要证明函数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除了用定义来证,如果可以证得对

在上是增函数.

任意的,且有可以吗? 引导学生分析这种叙述与定义的等价性.让学生尝试用这种等价形式证明函数在

〖设计意图〗初步掌握根据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步骤.等价形式进一步发展可以得到导数法,为用导数方法研究函数单调性埋下伏笔.

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

学生交流在本节课学习中的体会、收获,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小结.

1.小结

(1)概念探究过程:直观到抽象、特殊到一般、感性到理性.(2)证明方法和步骤:设元、作差、变形、断号、定论.(3)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类比等. 2.作业

书面作业:课本第60页习题2.3 第4,5,6题. 课后探究: 上是增函数.(1)证明: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的,且

有.

(2)研究函数 的单调性,并结合描点法画出函数的草图.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函数的单调性是学生在了解函数概念后学习的函数的第一个性质,是函数学习中第一个用数学符号语言刻画的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函数其它性质提供了方法依据.

对于函数单调性,学生的认知困难主要在两个方面:(1)要求用准确的数学符号语言去刻画图象的上升与下降,这种由形到数的翻译,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变对高一的学生是比较困难的;(2)单调性的证明是学生在函数内容中首次接触到的代数论证内容,而学生在代数方面的推理论证能力是比较薄弱的.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教学大纲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三个不同的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重视单调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对概念本质的认识;强调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的落实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突出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本节课是函数单调性的起始课,采用教师启发讲授,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师生交流,最终形成概念,获得方法.本节课使用了多媒体投影和计算机来辅助教学,目的是充分发挥其快捷、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材料,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上采取了以下的措施:(1)在探索概念阶段, 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完成对单调性定义的三次认识,使得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不断深入.(2)在应用概念阶段,通过对证明过程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步骤.

(3)考虑到我校学生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较为活跃的特点,对判断方法进行适当的延展,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同时也为用导数研究单调性埋下伏笔.

第五篇:高一必修一函数单调性教学设计

激发兴趣,自主探索,模式构建---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 慕建斌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一)》(北师大版),第二章《函数》的第三节“函数的单调性”(第一课时).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最重要的性质,从初中开始学习函数就已经予以渗透,到高一刚开始学习函数,首先学习的函数性质就是函数单调性,因为对任何一个函数都必须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而且函数单调性是解决函数问题、方程问题、不等式问题最有力的工具,同时也是函数与导数研究的最重要工具.本节课是以具体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为基础,抽象归纳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并为高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奠定基础.本节课的设计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如何把握这个过渡阶段的学习,在初中阶段对函数的增减性有了初步的感性认知,但在高中阶段就得升华为定量分析;二是如何处理好用数学符号语言来刻画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三是函数的单调性是学习不等式、极限、导数等其他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也是常用方法之一.因此,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将图像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高一第一学期进行的,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并认识了是函数单调性的语言描述,本节课重点是将这种语言描述如何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但是,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差,主动迁移能力较弱,数形结合的意识与思维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三、教学目标

结合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学情分析,可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单调性的概念,并能依据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猜想—推理—证明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渗透数学思想;

3、与实际结合,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定为: 重点:函数单调性概念的形成、及其实质的理解.难点: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符号.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识,引出新问题

问题1 初中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请同学们画出一次函数yx2,二次函数yx的图像,观察图像说明图像从左到右是如何变化的?

2意图 通过函数图象,让学生直观认识函数是递增的、递减的图像特征.追问 由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过程可知,由于自变量的变化才引起函数值的变化,函数图像从左到右是上升的或者下降的,反映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变化怎样变化?

意图 通过图像直观感知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的过程.追问 函数yx2中,函数值y随自变量x是如何变化的? 意图 在区间(,0)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区间(0,+)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体现单调性是对于区间而言的.问题2 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只是语言描述,而数学符号语言是最简洁、最清楚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如何用准确的数学符号来反映这一现象?

意图 提出新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归纳探索,形成概念

问题3 首先,在x轴上,从左到右自变量在增大,如何用数学符号反映?

意图 自变量x取两个值x1、x2,当x1x2时,表示自变量在增大.问题4 若自变量x在x1、x2处的函数值分别为f(x1)、f(x2),那么自变量在增大,引起函数值在增大(或减小),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

意图 当x1x2时,则f(x1)f(x2)(或f(x1)f(x2))

问题5 在函数yx2中,自变量x从2增大到1,而相应的函数值则从-4增大到-1,能否说明函数yx在(2,1)是递增的?

意图 进一步说明函数的增减性是相对于区间而言的,同时也为自变量在区间内取值是任意的做铺垫.函数yx在区间(,220)上是递增的,在区间(0,)上也是递减的,但在其定义域内不能说是递增的或递减的.追问 自变量取两个具体的值时,函数值在增大(或减小),不能反映函数是递增的(或递减的),那么,如果自变量取三个、四个、„„甚至无数个值,函数值都是递增的(或递减的),是不是就能说明函数是递增的(或递减的)?

意图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区别就是取无数个值,函数都是递增的(或递减的),都不能说明函数是递增的(或递减的),比如对于函数f(x)x而言,若当

210.8……20.3时,有0f(1)f(0.8)…f(0.3)f(0.1),但是函数f(x)x在区间(1,0.1)上不是递增的.问题6 由上述问题及追问可知,自变量取两个值、三个值、四个值、甚至无数个值,函数值都在增大,却不能说明函数是递增的,那么自变量x应该怎样取值,才能保证满足上述条件时,函数f(x)是递增的(或递减的)?

意图 自变量的取值必须是区间内的任意两个数.这就类似于直线在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都不能说明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只有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直线就一定垂直于这个平面.这也是为后续学习这些内容做铺垫.问题7 结合上述问题的认识,你认为函数是递增的(或者递减的),需要抓住哪些关键因素?

意图 递增(或递减)是针对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自变量x的取值必须是任意两个数x1、x2;当x1x2,则f(x1)f(x2)(或f(x1)f(x2)).问题8 函数是递增的、递减的应该如何定义更准确?

意图

在学生对增函数、减函数定义中的几个关键因素的必要性认识清楚后,自然得到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而且在今后利用其定义在解决问题时,对其关键因素也就认识到位、应用到位了.(三)实例应用,加深理解.问题9 函数yf(x)的图像如图所示,请写出该函数的增区间和减区间.意图

由于函数的单调性是针对区间而言的,因此先通过函数图像,让学生直观认识函数的单调区间,这也是函数图像和性质应用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看,已知函数图像认识函数的单调区间.同时也为已知函数的单调性描绘函数图像做铺垫.问题10 说出函数f(x)=意图

函数f(x)=1的单调区间,并用单调性的定义加以证明.x1在整个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进一步说明单调性是针对区间而言x的,同时熟悉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这也是进入高中阶段第一次进行代数推理.变式练习:证明函数f(x)=x+1在区间(0,1)上是减函数,在区间(1,+∞)上是增x函数.

意图:进一步加强单调性的定义,特别是在作差变形时,只有化为两个因式之乘积,才容易判断其值的正负,这也是利用函数单调性定义证明的关键.(四)归纳总结,提升层次

问题10 函数单调性定义中关键因素是什么?利用函数单调性定义证明时,作差之后的变形需要注意什么?

意图 对函数单调性定义中的关键因素的进一步熟悉,同时再利用函数单调性定义证明时,作差变形是关键.培养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从开始就能有一定的构建能力.(五)作业布置,不断强化

习题2—3 A组 2、4、5.B组1、2.五、教学设计反思

函数单调性是函数中最重要的性质,对于这节课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对函数的进一步学习,同时,函数单调性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代数推理问题,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这节课都是非常关键,也非常重要的.基于以上考虑,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本节课,采用问题发现式教学法,通过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函数单调性定义及其关键要素的必要性的理解.如自变量的增大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自变量增大引起函数值增大又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对自变量取值为什么是“任意的”,单调性是相对区间而言的,等等,通过逐层深入的分析、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从而领会知识的实质.在练习巩固问题的设计上,先通过直观感知,让学生认识单调区间,在对其进行证明,特别是在利用函数单调性证明时,先是通过简单问题,让学生熟悉代数推理的思路,再逐渐增加试题难度,证明函数f(x)=x+1的单调性,主要是在单调性定义证明时,作差变形是x关键,只有化为因式之乘积,才容易判断其正负,这是对作差比较大小思路方法的复习,更重要的是体现数学解题方法的连贯性.

下载必修一值域单调性(打印两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必修一值域单调性(打印两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函数单调性

    函数单调性概念教学的三个关键点 ──兼谈《函数单调性》的教学设计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彭 林 函数单调性是学生进入高中后较早接触到的一个完全形式化的抽象定义,对于仍......

    高中数学必修1--函数单调性教学心得

    函数单调性 “函数单调性”是高中数学必修1教材中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研究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对函数作定性分析、以及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上都有广泛的应用,是后面学习反函......

    含参函数单调性

    含参数函数单调性 ●基础知识总结和逻辑关系 一、 函数的单调性 求可导函数单调区间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 确定函数的f(x)的定义区间; 2) 求f'(x),令f'(x)0,解此方程,求出它在定......

    单调性奇偶性教案

    函数性质 一、单调性 1.定义: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若都有f(x1)f(x2),那么就说函数在..区间D上单调递增......

    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x证明e≥x+1. xx证:记K(x)=e-x-1,则K′(x)=e-1,当x∈(0,1)时,K′(x)>0,因此K(x) 在[0,1]上是增函数,故K(x)≥K(0)=0. 1所以f(x)≤1]. 1+x 证明(1+x)e≥(1-x)e. -xxx-x证:记h(x)=(1+x......

    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单调性说课稿(市级一等奖) 函数单调性说课稿 《函数的单调性》说课稿(市级一等奖) 旬阳县神河中学 詹进根 我说课的课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1》第二......

    函数单调性教案(简单)

    函数单调性 一、教学目标 1、建立增(减)函数及单调性、单调区间的概念 2、掌握如何从函数图象上看出单调区间及单调性 3、掌握如何利用定义证明一段区间上的函数单调性 二、教......

    专题:函数单调性的证明

    函数单调性的证明 函数的单调性需抓住单调性定义来证明,这是目前高一阶段唯一的方法。 一、证明方法步骤为: ① 在给定区间上任取两个自变量x1、x2且x1<x2 ② 将fx1与fx2作差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