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营销体制欲改革 256万保险营销员有望转正

时间:2019-05-12 14:2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保险营销体制欲改革 256万保险营销员有望转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保险营销体制欲改革 256万保险营销员有望转正》。

第一篇:保险营销体制欲改革 256万保险营销员有望转正

保险营销体制欲改革 256万保险营销员有望转正 日前,一份7000余字的《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体制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下发至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机构,广泛征求业界意见。根据意见稿中所述内容来看,保监会考虑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保险营销员队伍进行多元转化,理顺保险公司对保险营销员的用工关系。

专家分析,保险营销员有望告别保险公司“边缘人”的尴尬身份,一部分营销员甚至可能转为保险公司的正式员工。

现状尴尬

A在《征求意见稿》中,保监会历数了现行寿险营销制度的种种尴尬与弊端。已经运作了17年的寿险营销制度,转型已迫在眉睫。

①保险营销员法律定位模糊

我国现行的寿险营销制度,是1992年由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引入我国的。保险公司与营销员之间为委托与代理关系,保险公司根据业绩向营销员支付佣金。营销员并不是保险公司员工,也不享受保险公司的社会保险及福利待遇。

但从《保险法》要求看,保险营销员没有取得保险代理业务经营许可证,这违反了关于保险代理人资格的规定;从《劳动法》等要求看,保险营销员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障,这违反了一些劳动用工制度的规定;从工商登记管理要求看,保险营销员没有依法办理工商登记,这违反了工商登记注册管理的规定。

甚至有观点认为,其实现行保险营销机制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内在违法性特征。保险公司普遍采取以增员奖励和血缘保护为激励手段的多层级组织发展模式,这与《禁止传销条例》定性的非法传销十分相似。事实上,2008年以来,北京大润经纪、广东珠江经纪等保险中介公司涉嫌非法传销活动,已经被工商和公安部门查处。

②人海战术弊端集中显现

目前寿险业普遍采取的大浪淘沙式的人海战术也备受争议。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保险营销队伍年均增长速度达12%。特别是过去两年,保险营销员数量从2006年底的156万人发展到256万。但保险营销员13个月的留存率平均只有30%左右,两年留存率不到15%。“人海战术及高流失率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保险营销员素质参差不齐;二是短期化倾向严重,在完全依靠业绩佣金提成的计酬方式下,保险营销员误导消费者成为行业顽症。”资料显示,2006年保监会收到消费者投诉营销误导信访件59件,2008年则达到147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保险营销员越来越难招。最直接的一个例子就是,如今保险公司招聘“保险代理人”、“保险营销员”往往应聘者寥寥,于是他们开始使用“保险规划师”、“财务经理”、“理财师”等名义招聘营销员。

解决思路

记者从《征求意见稿》中了解到,为改革完善目前保险营销体制,保监会已经有了初步想法:考虑用5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区域试点和逐步推进的方式,对保险营销员队伍进行多元转化,理顺保险公司对保险营销员的用工关系,实现保险营销体制的平稳转型。①部分营销员转为保险公司员工

具体来讲,保监会对保险营销员进行多元转化大致包括四条思路,保险营销员可以成为保险公司的销售员工、保险中介公司的销售员工、以保险公司为用人单位的劳务派遣公司员工,以及符合保险法规定的个人保险代理人。

而被业界提及最多的是,无疑是将保险营销员转化为保险公司的销售员工。按照保监会的说法,这一方面有日本的国际经验可以借鉴,另一方面也可解决双重税收的问题。

记者获悉,为确保试点不对保险公司目前的整体经营造成大的波动,监管部门的思路是:先行试点宜选择在一个地域范围不大、市场化程度高、业务发展平稳、当地政府支持的区域市场进行。一家寿险公司负责人称,“在区域市场试点,保险公司压力较小,容易操作和控制,也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推广方案。”

②严禁代理人发布招聘信息

记者获悉,在着眼从寿险体制方面“治本”的同时,近期保监会还将做一些“治标”的工作,而最受业界关注的恐怕要数对保险公司增员行为的规范。记者在《征求意见稿》中看到,保监会将“明确要求保险公司建立保险营销业务人员招用信息发布授权制度,原则上中心支公司以下机构不得对外发布保险营销业务员人员招用信息,严格禁止授权现职保险营销业务人员以保险公司名义或者个人名义发布招用信息”。

此外,保险公司的招用信息应清楚说明拟招用人员的工作内容、职位性质和用工性质,不得以“保险规划师”、“财务经理”、“理财师”、“销售精英”等概念,故意掩藏保险营销业务的性质。严禁保险公司采取各种变通方式,诱使新进保险营销员为达成业务考核购买自保保单。

“目前保险公司的营销员招聘渠道很乱,特别是一些招聘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很多都是现职的保险营销员自己发布的,新人进去后很容易产生纠纷。”成都某保险公司主任告诉记者,新规一旦执行,将有利于规范目前保险业的招聘行为。

第二篇:保险营销员营销什么及怎样营销

保险营销员营销什么及怎样营销

上周末参加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国寿讲师在行动——金牌争霸赛”活动,选手们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大赛评委,我在给台上选手打分的同时,也在作为听众,听着选手们讲述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有关营销员的故事,以及他们对保险的诠释,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作为保险市场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作为联接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桥梁,营销员们营销的是什么?他们应当怎样营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经成为“计划经济”的“黄历”。人们意识到,不论多好的产品,都要有营销才行,只有“广而告之”,才能深入人心,进入千家万户。保险业素有“保险是卖出的,而不是买入的”之说,其产品的“避害性”特性更是决定了营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因为如此,在中国180多万保险从业人员中,营销员就占到了近150万。然而,保险营销并非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容易和简单,它是有讲究、有学问的。在我看来,营销什么是内容,怎样营销是形式,内容、形式不同,结果将会迥异。

首先,我认为营销员营销的是保险独有的关爱。这种独有表现在它是“雪中送炭”式的,它是在人们最需要帮助、最需要关爱的时候到达的:它降落在大灾后的废墟上,它伫立在绝望病人的床前,它出现在痛失亲人的家庭成员的手上——它使得人们能够从废墟上重建家园,从绝望中恢复信心,从此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贵、领会生活的真谛。其次,营销员营销的是公司的实力。这种实力表现在独特的公司文化、适应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上,并最终通过其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反映出来。再次,营销员营销的是个人的信誉。消费者通过营销员而“结识”了保险,通过信任营销员而将自己的“未来”托付于了保险,这是一份怎样的责任!

保险独有的关爱构成保险营销深厚的底蕴,公司实力彰显保险营销的内涵,个人信誉成为保险营销的门面,三者环环相扣,组成保险营销的本质和内容。有了它们,还需要形式、需要载体,这就是韧劲、专业素养和激情。

营销员应当以韧劲来营销。我曾经说过,像保险这种以“承诺”作为其最大特点的产品,总的来说,它的本质是“避害”的,但这种“避害”产品只有在人们发生了保险事故、遭受损失时才起作用。而在当初购买的时候,人们并不能看到并马上享受到它现实的好处。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就是世界上人们一般都很忌讳谈论死啊、伤啊这些事的,尽管它们是客观存在。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自己主动到商店去购买实物商品,但一般很少主动去购买保险。可是,任何一种产品在完成“生产”阶段之后,都要进入销售阶段,最终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这才算是一个生产过程的完成。如果保险产品开发出来以后没有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个生产过程可以说是没有完成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保险人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使得消费者对未来“避害”产品的需求得以提前实现。保险产品的这种特点会要求营销员要“不厌其烦”地向消费者作出解释说明等。当然,这坚韧不应当被表现为“死缠烂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会让人反感,由此反而失掉营销的市场。

营销员应当以专业素养来营销。有些人认为,保险营销是一项很简单的工作,似乎只要“敢于开口”或者“能言善辩”即行。实际上,保险产品的复杂性决定了一个优秀的寿险营销员应当是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的专业销售人员。这个专业素养不仅仅体现在其销售产品本身的内容上,更重要的是围绕所销售产品的相关知识上,例如保险、风险管理、金融、人口、宏观经济方面甚至心理学领域的知识。

营销员应当以激情来营销。有个道理是这样讲的:如果你连自己都说服不了的事情,是很难说服别人的;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是很难让别人相信的;如果你连自己都没有激情的事情,是很难让别人具有激情的。一言以蔽之,只有在你把这件事情作为一项事业,而不是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时候,你才会拥有激情。保险营销员在营销的时候,一定是在阐释你自己信奉的东西,一定要是自己发自内心的真情表述,只有这样,才能真诚地打动你的客户。

10年前,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成也营销员,败也营销员”。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一方面,当时中国的保险市场还是一个非常弱小、落后的市场,为了获得快速发展,抢占和扩大市场份额,各公司都在广募营销员,以实施我称之为的“数量扩张型”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中国的老百姓大都不了解保险,而保险的特性又决定了它在很大情况下是通过中介的方式——代理或者经纪——来销售出去的。在这种背景下,由于一些营销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业务素质低,为拉保户可以说不择手段,败坏了保险营销员的整体形象,更加重了消费者对保险的疑虑。10年过去了,中国保险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市场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保险是卖出的”的现状并没有改变。而与此同时,专业代理经纪公司也需要一个成长周期,在这种情况下,营销员在中国的保险市场上仍然要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无庸置疑,许多营销员还并不能完全胜任这个角色。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我认为,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寿讲师在行动”的“示范效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三篇:保险营销个人代理人体制国际比较

保险营销个人代理人体制国际比较

本文摘自中国保险学会2011研究课题《保险营销个人代理人体制国际比较》,课题作者:中国人寿战略规划部课题组,作者单位: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差异,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保险营销制度各有特点,本文选取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对其寿险营销员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对中国大陆地区保险营销员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一、各国现行寿险营销员制度的特点对比

从营销员法律地位来看,当前美国主要采取法定雇员和独立合同人员两种形式;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明确了寿险营销员与寿险公司之间是雇佣关系,即雇员制;台湾地区在1998年将保险业正式纳入《劳动基准法》,寿险营销员开始逐步向雇员制过渡,受经营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难以普及纯粹的雇员制,目前主要采取劳动与承揽双合约制度。结合中国大陆现实状况,美国和台湾地区的经验更具有借鉴意义。

从营销员收入体系来看,美国保险营销员佣金制度鼓励保单销售质量和长期服务,首年佣金标准较高,续期佣金支付年限较长;日本寿险公司主要按照保险产品、缴费方式及保险期限的相应换算比率来计算营销员收入,这些业绩必须以保单持续有效为前提,若出现保单失效,公司将扣除营销员之前得到的相关业绩激励和工资;台湾地区寿险营销员薪酬体系注重强调业绩导向,营销员收入来源主要是首年佣金和续期佣金,目前主要采取佣金平准制,各寿险公司发放续期佣金的期限,大多只维持发放到第五或六保单,从第六或七保单起有些公司会额外提取部分比例列入营销员的公基金。

从营销员资格认证和教育培训体系来看,美国、日本、台湾地区都具有严格的资格认证体系和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都明确了具体的培训课程和时间要求。

从营销员长期保障与发展来看,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均注重为营销员提供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福利保障;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后还增加了对营销员精神层面的关注和支持,比如为营销员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创造职业发展平台,通过恳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加强与营销员情感沟通等。

二、对中国大陆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的启示

中国大陆地区自1992年引入保险营销制度以来,保险营销员队伍已经发展成为保险公司主要的业务渠道。然而,由于发展历史较短,保险营销制度仍然存在很多瓶颈问题。比对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寿险营销员制度发展改革历程,我们可以积极借鉴相关经验。

第一,借鉴台湾地区经验,循序渐进推进保险营销体制改革。可以通过区域试点和逐步推进的方式,实现保险营销体制的平稳转型。一是可以从建立员工制精英销售队伍入手探索改革。二是逐步探索代理、劳动合同转换机制。三是以保险公司直属代理人模式为主,鼓励保险公司加强与保险中介机构合作。

第二,借鉴美国大型保险公司经验,积极探索专属代理公司模式。一是可以在条件成熟时,将寿险公司的个人营销条线分离出来,成立全资销售子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充分发挥专业化经营的优势。二是积极探索专属代理制。随着国内营销员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销售精英和优秀的营销主管会逐渐产生脱离所属保险公司成为代理机构的意愿。国内保险公司应前瞻性地探索专属代理制方面的问题,比如劳动关系、长期福利保障机制、日常激励机制等,在市场改革中占据主动地位,防止优秀销售人才和营销主管流失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

第三,借鉴日本营销员管理经验,努力改善营销员队伍形象。起初日本营销员的社会地位也不高,这一点与中国现在的状况相同。但是,随着国民对保险功能认知的增强,加上日本各公司逐步规范对对营销员的培训、强调保全服务、看重客户满意度等措施使得保险营销员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较大改善。建议各大保险公司要注意维护自己公司的形象和行业形象,维护保险市场秩序,同时对营销员队伍进行严格的规范培训,特别是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培训,加强对展业行为的管理以提高整个行业营销员的社会地位。

第四,不断改善营销员待遇和保障,稳定保险营销队伍。国内保险公司可借鉴美国模式的主要特点,一是加强与营销员合同透明度管理,明确营销员招聘、工作、退职的相关规定和权利义务,承担与保险营销业务直接相关的考试、培训、保险单证等费用,不以任何名目向营销员转嫁公司正常业务活动所必需的经营成本,切实保障营销员的合法权益。二是采取多种灵活形式,通过公司和个人共担的方式,逐步完善营销员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福利保障,增强保险营销队伍归属感和稳定性。三是借鉴美国续期佣金给付期限较长的特点,将续期佣金平滑至更长给付,或增加服务佣金项目,提高营销员长期服务的理念。四是积极向上级主管机关争取营销员税收优惠政策和支持。此外,有些日本寿险公司的做法也值得借鉴,一是设置鼓励有效保单的奖金激励。二是考核营销员为客户进行的售后服务,并反映到薪酬上。三是鼓励营销员增加服务公司的年限,并与收入挂钩。四是关注营销员的精神需求,给予足够的关怀。

第五,继续完善营销培训体系,提升保险营销队伍素质。一是加快完善学院培训和专业机构培训。二是加强营销员资格考试培训的组织管理,提高保险营销队伍的持证率。三是研究制定营销队伍素质评价体系,实施保险营销人员素质持续改善计划。四是完善公司营销员内部培训制度。第六,加快保险营销渠道多元化发展,逐步降低对传统渠道的依赖。一是积极探索网络营销、手机营销、门店营销、券商代理等新型销售模式,进一步满足细分市场的消费需求。二是深化与各类保险中介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独立代理经营机构的独特作用。三是有力探索职场营销,积极开拓白领阶层和政府机关人员等中高端市场。

(编辑:蔡文曦)

课题项目简介:“中国保险学会研究课题”是由中国保险学会管理及组织实施,旨在调动会员科研力量加强重大问题研究、提高保险理论和政策研究水平促进保险业发展的课题研究。

使用公司的柜面,或者和有门店的连锁企业合作,比如超市。

第四篇:保险营销员管理体系改革应时而行

保险营销员管理体系改革应时而行

近日, 针对保险营销员管理中的一些体制机制性矛盾和问题,中国保监会专门制定了《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时又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应该说保险营销员管理体系改革应时而行,两个文件的下发为下一阶段推进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明确了发展方向,更意味着牵涉300多万保险营销员切身利益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终于正式启动。

“高能耗”低效率

1992年友邦将寿险营销员引入内地,带动了保险业的发展;而近年来,该渠道在扩张中表现出低效率。2006年下半年始,营销员人数以年平均近45万人的速度增长;然而该渠道的保费占比整体下降。高能低效在人身险中表现更为明显,人数翻倍带来的却是保费占比减少15.4%。究竟是何原因造成了这一尴尬的局面?第一,相对于经代机构营销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在人们极大需求专业保障、理财资讯的今天,“人海”战术已然失去了战斗力。第二,营销员流动频繁,被保险人的服务缺乏可持续性,自然会对该渠道产生抵触心理。第三,监管和保险公司的管理加强,无形中增加了营销员销售的难度。不良生存状态助长恶性循环

保险营销大军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营销员并非保险公司的员工,缺乏工资、社保和其他福利,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佣金。数据显示,由于和业务的正向关系,营销员佣金总量在中介收入的占比持续

下降,而人均佣金的增长速度和绝对水平已局部落后于我国人均

GDP。并且,高激励制度产生了严重的收入不均衡,营销员收入呈现出圆锥体,很大一部分人的状态甚至比平均水平还要差。保障缺位、“僧多粥少”犹如两把利剑悬在保险营销员头顶,迫于生存压力,伪造保单套现等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造成了违规—业务低效—收入减少的恶性循环,对保险业发展和营销员自身发展都十分不利。

改革体制缺陷势在必行

保监会在《意见》中指出要“切实维护保险营销员的合法权益”,号召各公司“结合公司实际,研究选择合法、有效的保险营销发展方式”,笔者认为改革必须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特别是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首先必须精简队伍,“裙带式”、“传销式”增员应当摒弃,可以将营销员招聘整合到人力资源机制,保证正常的人员流动。其次,提高营销员专业水准,加强保险、理财以及税务、金融等知识的培训,提倡案例教学、创新培训方式,培养保险产品匹配客户需求的能力。再次,放松行政管理狠抓绩效管理,将业务质量、违规处罚等纳入绩效指标。最后,从企业文化等角度提升营销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在营销员渠道弊病凸显、情形尴尬的时刻,保监会开启的改革实乃应时之举,必然带来保险营销的巨大变革,为保险行业的发展开辟一个新阶段。改革的关键在于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同营销员的关系处理,改革需要保险行业的共同努力,改革的结果还将拭目以待。

第五篇:营销之变 保险代理人体制或有新模式

营销之变 保险代理人体制或有新模式

每个行业的发展都会打上深刻的时代烙印,保险业也不例外。过去二十余年,我国保险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仅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我国保险业完成了保费收入总规模由2100亿元到1.45万亿元的跨越,增长近7倍;行业资产总规模由3373.89亿元增长到5.05万亿元,增长超过十倍。据保监会数据,2013年前11个月,保险业资产规模已经突破8万亿,原保费收入达

1.59万亿元,同比增长11.53%。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

然而销售误导一直是保险业内一大治理难题,这其中最核心的环节就出在代理人身上,关于保险代理人为了达成个人销售目标或专业能力不足引发误导消费者的报道屡见报端。保监会也曾多次大力治理销售误导问题,但每年仍有大量的机构和个人被处罚。归根结底,除了代理人本身对保险专业常识的欠缺外,还是保险代理人制度存在弊端。

据了解,我国保险代理人制度始于1992年,如今保险代理人已有数百万人。业内人士介绍,保险代理人渠道一直是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主力军,这么多年保险价值的宣讲、理念的传播、产品的销售,保险代理人渠道功不可没。然而大多数险企还在维持保险代理人的人海战术,全国号称300万营销大军,每年的流失率相当惊人。

一方面是保险作为非主动寻求类商品销售难度很高,一方面也由于行业口碑不佳造成销售和增员困难。而且,保险代理人待遇一直没能得到改善,保险代理人没有底薪,全部收入来自其佣金,也没有社会保险、公积金等福利。由于保险代理人缺乏归属感,保险代理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遭受双重歧视,很多人做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此外,行业发展不规范,误导销售、虚假代理等现象频繁曝光,导致行业声誉变差,这些问题都制约了保代队伍的发展。

保险营销制度得改革、得完善,但改革之路到底该怎么走?成为行业热议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国际保险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美国际”),在经营模式以及体制改革上,展开了积极的探索。

在中美国际的管理者看来,从保险中介公司自身角度出发,确立科学的经营理念以及健康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保险中介优于保险公司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保险商城,拥有更多元的产品线和更中立的服务立场,正确的经营理念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量身定做产品组合服务,而非绝对的销售导向。

“回归保险本质,以保险保障为主,再涉足财富管理”。基于这种发展方向,中美国际立志于成为中国大陆最具规模的综合金融保险服务提供商,并通过打造与管理一支高水平的销售团队,向居住在中国富庶地区的“大众富裕”阶层目标客户销售优选的保险、储蓄、健康与财富管理产品,以逐步建立“中美国际”综合金融服务的品牌。

作为保险中介机构最为珍贵也是最长久的资产,一支专业、诚信的营销队伍对于中美国际来说是制胜市场的关键。中美国际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一般保险公司不同的是,我们开始有意识地吸引和培养精英团队,这主要为服务高端客户,而非人海战术。如果保险中介无法跳出人海战术的困局,无疑要付出高成本,而得到的是低回报。”

为此,中美国际梳理出一套包含独特品牌价值、优选定制产品、特色服务体系、高端销售支持、至简管理模式、内部创业制度等一系列创新的顶层设计。据了解,中美国际实行一级法人、一级核算、两级管理、两级支持、全员营销的真正扁平化管理架构。基于此,将改变传统保险公司销售团队层级太多的问题,便于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到一线销售队伍身上。

“以往在保险公司难以推行的“员工制”已经在中美国际得以实现。我们会为每一位员工提供量身定制的“一对一”的职涯规划设计,为业务员提供了员工制和代理制“双轨制”并行的选择方案;为团队经理搭建了“内部创业”平台,让经理人能够拥有长期可持续的团队经营收益和稳定的职涯发展路径。”中美国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业内人士称,员工制不仅能帮助保险中介更有效的解决人员流失的问题,建立专业强、素质高、形象好的销售队伍;也从另一方面促使公司从成本角度重新考量销售人员的素质和展业方式,这意味着,保险中介行业的人才培养将趋向高端化。

记者获悉,对于人才引进机制,中美国际将采取高标准招聘、高品质培养和高目标历练的策略,致力于打造行业杰出人才队伍。“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中美国际特色培训体系,将我们的销售队伍培养成值得客户信赖的品质生活顾问。为此,我们将制定与利益直接挂钩的学习机制融入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让各级主管和经理人成为专业的职业训练师。通过“师徒制”设计让每个新人最大限度的获得最佳的职业指导与工作帮助。从而为客户提供有品质的综合金融服务,打造销售队伍乐于长期从事的职业平台是核心所在。”

未来,中美国际还将形成独特的品牌连锁与加盟的团队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营销模式的创新改革,也为自身的市场拓展增加竞争优势。

业内人士称,今后几年,“产销分离”将成为中国保险行业营销改革的主要方向,而保险代理人的体制改革,也必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产销分离”的核心指向了保险业的渠道改革,在这一过程中代理人体制的调整,将有赖于渠道变革所带来的保险中介机构大发展,尤其是专业中介机构的繁荣与市场化蜕变。

下载保险营销体制欲改革 256万保险营销员有望转正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保险营销体制欲改革 256万保险营销员有望转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