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信用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我对信用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之一。在古代时候,就已经提出了信的概念。在古代中,它与诚是相同的:诚实不欺,但它主要是对人而言,是指在朋友关系中以及与他人交往中要讲究信用,信守诺言,诚实不欺。作为“五常”之一,从孔孟起便提倡“朋友有信”,可见先哲对信的重视程度。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堄,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甚至在造字的时候,也将“信”造成“人说话”的象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从人言”叫信。在这里,信有两层意思:一是人说话时,说出的话要诚信,它如水银散地,不可复收;二是要守信,“言而无信,夫复何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在西方《圣经》也记载了上帝对希伯来人的戒律合约,而这些都是自我规范的先例,也是现代社会信用的发展前身。其根本都是要求人说话要以诚为本,同时说出的话要去遵守,这就是信。人说的话,如果没人听的话那就是废话。如果不听别人的话,就不可能集思广益,人类文明也就不可能从最早的个体文明成就群体文明,人文也就不可能从初始进化到现在。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信用已经或多或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的发展:
从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到烽火戏诸侯引起国家灭亡;从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砍倒父亲樱桃树而敢于承担错误得到表扬,到同为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从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到银行的信用贷款,信用都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扮演起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这样,“信用社会”在当今和谐社会的主题之下,便应用而生。
同已经经历过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信息主义社会、自由主义社会不同,信用社会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它与时俱进,在当今社会中得到了全球经济和政治的一致认可与推行。它与以上几个社会形态既有区别,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信用社会由多个具有相同属性的信用社区组成,任何一个信用社区和信用社会之间都有公共和公益性信用关系。而将它们能够全部调动起来并处在协调发展阶段的,仅仅凭借的就是信用,这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核心,也是现如今信息如此发达背景下最强有力的手段。
显然,这种完全的信用社会就是在现如今,也还只是一个抽象的目标和美好愿望而已,人们不断地奋斗和完善这种体制。就是在充分的物质科学和信用科学的条件下,要实现建设信用社会的目标,也一定要是综合因素形成的结果,这不是一种理想主义,更不是一种简单的冲动,而是一种辩证地必然。所以,这也就导致了每个社会走向信用社会的途径是不一样的:欧洲是以恐吓的战争为背景,以驱动利益的经济为强力纽带,从“多元的混乱”走向欧洲信用“一体化”;亚洲是以“散沙”为特征,“混乱的多元”为背景,先民间文化交流,再经济“一体化”,也许最终也是信用“一体化”。虽然这两条途径过程不同,但都以信用一体化为目标,具有积极性和可操作性。这就像农村文明和城市文明协调发展的极致是生态城市一样,目标都是一样。既然目标一致,那我们不禁对此开始疑问:在信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信用又是如何流动的?即通过何种方式来执行呢?对此,从我们身边出发,1最贴切的莫过于通过经济和政治方面对个人、企业、组织甚至是名族和国家产生影响。
一、经济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各国商法序言或总则中,就都开宗明义的定义:本商法更具诚信原则制定。这种信用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信用与市场的结合才能提升市场效率和效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和效益来源于信用,所以,信用几乎是所有商法的立法根本。因此,就成就了这样一个贴切的比喻来形容财富和信用的关系:“信用是财富运动时的状况,财富是信用静止时的形态;信用是财富存在的容器,财富是信用容器的内容。”可见信用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并在这一观念的不断发展中,相应的信用经济学也得到发展:如果产生的信用有担保、抵押和保险的信用,叫做硬信用,而没有担保、抵押和保险的信用叫做软信用。一般情况下,硬信用比较常见,如在银行的信用贷款,通过房地产,通过家庭公职等一系列可转变的固定资产做抵押进行贷款,这就是最常见的硬信用。当然,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无论是在淘宝网站还是亚马逊公司等网上购物,都是先收货后交钱,商品不满意可以退货或换货,这种完全凭借信心、信念、信任之间的交换,就是典型的软信用。一般来说,这两种信用运动的反复使用,便会产生信誉,而从信誉开始又可能产生重复信用运动,周而复始,循环不止。而这种共同的概念——信誉,可以说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一个链接点。因为通过它,可以将两个在网上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商家和顾客联系在一起,并且达成交易,扫除了网上的虚拟障碍,为人们的便利
生活提供了保
障,也为交易
提供了一个良
好平台。
针对这
一以前人们从
来未曾见过的经济现象,《国
富论》的作者
亚当斯密在对
交易本质问题
进行探讨的时
候作了提示,他觉得:“一
桩交易除非对
双方都有利(显然双方都自愿),否则不能达成。”这句话说明了交易主体的选择是自由的、自愿的。否则,非自由、非自愿,人类只能达成道义上扭曲的价格,要想不扭曲,就根本打不成协议。这样,整个交易局面也将混乱不堪。相反,如果双方能够自由自愿地交易,都能够承担责任、享受权利、分享利益,那么交易也就理所当然的顺利进行。而建立这样一个平台的所有商家离不开的基础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信誉,作为一般交易价值的例外价值,作为一种被“消费者”肯定后的额外历史价值,它成就了这样一种情况:每个在网上购物的人都是选择一个自己已经熟识并且长期交易的商家进行交易,而商家也有固定的黄金老顾客。
而如果商家从信誉方面继续深入的话,从一般信誉到高级信誉的发展通常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名誉阶段,信誉阶段,荣誉阶段,品牌阶段
顾名思义,这四个阶段分别具有不同的价值特点,也就是不同的责任、权力、利益特点。在第一阶段,是顾客初次交易对“是非”概念清晰阶段,责任界定明确阶段。如果顾客对商家进行了肯定的话,那第二次第三次交易的机会也会随之产生,相反,如果顾客在第一次交易就产生了抵触心理,那他们之间的交易关系也就从此断绝。所以也可以说,这是价值萌芽阶段;第二阶段,是运动阶段,是产生自己独特价值时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交易双方通过频繁交流已经从客观上产生相互较深刻的认识和影响,所以,这一阶段就是双向肯定阶段;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是被表扬阶段,产生影响阶段,也是扩大价值的社会约定阶段;而最后的品牌阶段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现在甚至有不少人已经开始在默默遵从“品牌效应”了。在这一阶段,商家品牌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明晰的稳定的价值,具有社会可评估能力,并且富有稳定的,完全的赔偿能力,其信用高度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认同。这也就是在经济行业中各商家所追求的目标。
二、政治
前面所说,经济信用需要交易双方的诚信。但是,就算如果假设一个交易者是完全以诚为本,另一个交易者也以信为先了,双方的交易就一定能够达成吗?这时,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其他外在因素。譬如中介物、货币、支票、基金、银行、财政甚至是税收,在现代法治社会中,这些属于政治的范畴,所以不得不说信用社会在政治中的体现。虽然它的变现形式通常千变万化,但根本种种外在因素的都是为了“趋利避害”。
“趋利避害”是政治中各种信用关系形成的根本动力。在追求趋利避害的过程中,价值观的不同,往往使人们的信用关系打破平衡,这时,就需要以一颗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更加开阔的思维思考问题。就拿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经济制度来说,在西方,它们信任市场调控通过一只“无形的手”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而在中国,通过完善的一系列法治对宏观经济进行综合调控,为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温床。它们产生的效果的区别就在于,处于西方经济体制下,人们往往无视法的存在,为了自我财富的积累,企图建立自己的个人小信誉。但往往对于整个“大局”,结果是“小帮忙,大捣乱”。相反,对于法制稳定的中国,人们在一定的范围内发挥自己最大的信用价值,甚至还能充分地代表个体与大法的博弈,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法显得更活泼、更稳定,所形成的信用关系“小也合适,大也恰当”。两个不同的信用路径,前者显得“人情”,后者显得“人性”,使后者更具智慧。也正是因为这样,当全世界多数发达国家被经济危机摧残的时候,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却伫立在东方岿然不动。
当然,尽管现在人们远离了战争,抛弃了信用选择的底边便捷,但物质上的不平等,还是约束了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也阻碍了信用正常发展的道路。譬如在12月7日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与进行,也对政治信用体系中“趋利避害”进行了阐释。本次大会在行进中遇到了很多波澜: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擅闯会议,大会主席、丹麦首相拉斯穆森的被迫数
次暂停谈判,中国代表的被阻挡在会议门外事件。各国代表都是为了自己国家和名族的利益着想,最终本次会议达成了不具约束力的协议,即以各国的失望告终。而欧洲将可能面临新的冰河时代、马尔代夫等岛国将面临“灭顶之灾”,哥本哈根将面临气候剧变,这些问题都无从解决。
基于以上经验,我国的信用社会何去何从?仍旧可以从经济和政治方面有所作为。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就比较重视信用的,把它看作是成业、修身、立政之本。但它仅仅是民间所崇尚的道德伦理,并未形成一种普遍的、浓厚的国民意识,更不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信用文化。而信用意识只有具有了经济学特别是法理学上的含义,我们必须形成为一种全民族的进步文化,才能在全社会牢固的树立。所以大力加强信用理念的培养,以市场经济的诚信特征为核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培养,培育“信用至上”的全民意识,至关重要。尤其在当今社会中各种宣传舆论工具的诞生以及灵活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都为大力宣传信用道德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对推进社会进步,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做出充分的准备。银行对于个人贷款建立信用库便是利用强大的信息科学的力量,有效地通过信用约束,不仅为经济流转提供方便,也能够有效的制约和约束人们经济方面的不文明行为。让人们认识到了信用的经济价值和伦理价值,从另一方面年也让诚实守信的理念深入人心,并逐渐转化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为,真正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守信获得受敬,不守信则寸步难行的氛围。这个或许就是中国杰出金融专家郭生祥所提出的,由信仰影响信用的基本理念。
当然,根据一般的经济规律:一个健康的社会,为实现更好的信用发展,必须有信用积累。除了信用积累外,信用本身也可以采取保险救济措施,这就使信用运动要有保险与救济。这就说明了信用要在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下相适应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的信用与财富成为正比例关系上涨。根据经济学理论:“恰到好处的效率与效益的辩证关系认为,一方面如果没有信用积累,信用的冲动就少些,但没有底线保护,会使很多信用难以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信用一旦积累太多,就会使效率和效益因积累而缩小规模,人们也会因为‘风险降低’而产生信用懒惰。”这种现状也就决定了,银行不能不限制的为需要钱的人提供贷款,上市公司也不能无限制的发行股票。
而在政治方面,为建立信用的平等环境。在国内制定完善的经济法规制度,为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提供一个相对平等、自由的发展平台;面向世界,就像专家提出的:“要积极寻找建立不同文化下‘公平的信息发现公正的价值’的交流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教育的交流,使各种经济文化生活文明彼此广泛的继承和创新。另一方面是搭建一个世界性文化合作与交流组织,积极举办内容丰富多彩的高峰会议,或者各项国际活动,宣扬一种文化,介绍一种文明,让世界认识自己,也以发展的眼光审视世界。从而加速构建和谐社会,发扬信用社会。
总之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建设信用社会的道路上,我们可以走得更远,也将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信用中国》 郭生祥著 东方出版社出版
《信用是什么》郭生祥 著 东方出版社出版
《定价全球化》郭生祥 著东方出版社出版注:有下划线部分为引用文献内容.
第二篇:我对安全的理解和认识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来宾们、朋友们:大家好!
激情六月、阳光灿烂,一片繁荣景象。很荣幸我能有这样的机会参加今天的“我说安全”演讲会。全国上下都在轰轰烈烈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一名年轻职工,我也班门弄斧的在各位师傅面前谈谈我对安全的理解和认识。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机车乘务员,千百名旅客和国家上千万财产的安全交给了我们,我们只有凭借我们的业务技术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还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把旅客安全、正点运送到目的地,才算一名合格的机车司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可见安全生产有多么重要。什么为责任?责任就是分内应做的事。我们机车乘务员分内应做的就是干好本职工作,安安全全的完成运输任务。工作性质要求我们不是轰轰烈烈的去大干事业,我们只要安安全全、平平稳稳的跑好每一趟车,这样就是一个好机车司机。有的人说得一句话很刺耳,但是很实在:“保证不了安全的司机是无能的司机!”确实,我们可以不谈平稳、不谈正点,连最起码的安全都保证不了,我们的火车谁还敢坐?所以,安全是我们的责任,保证安全是我们每个火车司机义不容辞的责任。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种态度。安全,对我们铁路行业来说是放在首位的,我们经常讲“安全第一”。这就是我们的态度,也是我们的原则。安全是保证我们事业顺利完成的法宝,安全是我们取得效益的前提,安全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就要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不重视安全的后果是无法估量的、是要付出沉痛代价的。我们不能把安全第一只放在口头,只做成标语写的哪里都是,我们要实实在在的在思想里刻上安全第一,在做每件事前都要考虑安全,在工作的每时每刻不忘安全,特别是有违章违纪没有什么的思想念头出来的时候、在冒一次险不会出问题的时候,这时候想一下安全第一,我想很多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第三篇:我对创新的理解和认识
我对创新的理解和认识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游戏:有一个白色信封,里面可能是50元钱,也可能是一张罚款单,也可能是别的惩罚。你有三种选择:(1)可以打开信封,但必须遵从信封里的要求,(2)也可以不打开信封,(3)还可以传给同伴,让同伴打开。究竟作何选择?不打开信封,就意味着一切在停滞不前。这样尽管无风险,可是机会会悄然滑过。原地踏步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倒退。发展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我们把发展看成是现实的突破,好比那个信封,撕开它就意味着对现状的突破。要发展就必须创新。
创新是一种挑战,更多的是机会,是企业生命的延续。
什么是创新?创新,也叫创造。创造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的成果(精神的、社会的、物质的)的认知和行为活动。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主要是服务创新,其次是围绕服务的技术创新、组织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然而要在上述创新方面有突破,观念和思维的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任何人都不要封闭自己的思维。若思维成定势,就会严重阻碍创新。有些政府部门或国营企业提出,不换脑筋就换人。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每年不断招募新的人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期望其带来新观念、新思维,不断创新。
如何创新。首先,树立全方位创新理念,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平安将创新作为企业价值观之一,平安团队价值观--“团结、学习、活力、创新”;平安经营理念--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新、人新我恒。
其次,企业具备鼓励创新的开放系统,倡导学习和提升个人工作技能。营造集思广益的氛围,中高层以上管理人员鼓励并善于采纳下属意见,员工普遍习惯于采纳同事的意见。我们建立的QC成果和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是最好的方式。
第三,企业在资源配置上要倾斜。创造本身需要投入,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更需要大投入。比如为训练员工创造力所花的费用。
创新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不封闭自己,保持开放的心态,加强训练,学会创造方法与工具。
我对“创新”的认识
人类似乎有一个癖好:但一个极具指导意义的重量级说发布摘一起人们的注意时,便需要提出一个类是与此说法的另一说法,已引起对这一说法含义的重新思考。“创新”的提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创新是什么?创新是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并取得进步。“创新”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或刚从实验室发明的理论。创新其实是教你如何成功的学问,是指导和实现发展的学问。
就像牛顿说他之所以看得远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样,创新也许要基础,厚积方能薄发嘛!而这基础应该是对人类所创造优秀文明的继承与发扬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糟粕的总结与反省自戒。
没有实践,便不可能有创新。这几年来“创新”一词用得很频繁。天天讲创新,人人要求创新,可是究竟这个社会是否因为人们在嘴上念叨着“创新”而进步呢?我看未必。任何成功都是实践者,相反地,任何夸夸其谈者的“创新成果”就想他夸夸其谈时嗓门中所发出的声音即刻消失一样而孱弱无力。
创新要有创新的敏感。这个敏感是可以建立的。多观察,而且要仔细观察,它能为“创新”提供第一手的感性资料,多思考,更要深入思考,建立在观察为基础上的思考为你提供创新的火花。
创新的结果需要实践来检验。变化不等于发展,改变也不能同改进划等号。若所创之“新”与客观规律是冲突的,那它注定是要被现实所抛弃。创新应立足当前现实并着眼于这一现实。披沙拣金,现实是一把筛子,实践便是执筛者,筛上所存留的便是“合格的创新”,真正的创新。是驴是马,拉出去溜溜。
要创新,你须接受别人的创新。别人的创新成果是一个你创新所需的最新鲜的基础,带有明显的时代气息,所以更应加以关注。这就要求创新要与时俱进。
创新,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尤其是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个词时时撞击我们的耳膜。但是,创新,其丰富的内涵,却是许多人尽其一生孜孜以求,也未必可以充分了解的。朋友,你认识创新吗?
创新其实是一个梦想。
中国古代曾有一个人,背负纸做的翅膀,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高高的山崖,希冀像鸟儿一样飞翔在晴空。在粉身碎骨跳下的一瞬间,他是否隐约看到了碧空中可以自由翱翔的飞机?
英国有一位作家,在他一生的作品中,尽情幻想,将热气球、潜水艇、电报提前了几
十、甚至几百年带入我们的生活。在凡尔纳下笔的一刹那,他是否已经预先看到了遥远的未来?梦想标示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为创新提供源泉。创新从梦想中蜕变,以梦想为根,受梦想浇灌。像永不失天真的爱因斯坦吹出的肥皂泡,在空冥的大地上,不断破灭又不断上升。
创新需要怀疑与批判。
怀疑是创新的萌芽,批判是创新的成长。在怀疑中发现错误,在批判中改正错误,创新才能完成。然而怀疑的精神、批判的勇气,人们为之付出了太多太多。
1543年的春天,人们震惊了,一个人,他居然宣称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上帝啊!让这个人不得好死。人们肆意地嘲笑,诅咒。
终于,诅咒灵验了,六十七年后的一天,在美丽的罗马鲜花广场,那个虔诚地捍卫并发展了太阳中心学说的布鲁诺被高高地绑在十字架上。一个火把投向他,烧焦的肉体发出一阵阵异味。死亡的气息在游荡。突然,一个声音从那扭曲的身躯中迸发出来:“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
是的,火并没有征服他,那愤怒的火焰,那毁灭的火焰,只能把挂在伪真理脸上的面具烧焦。弥漫在鲜花广场的灰烬不愿散去,它要告诉我们:创新,踏着用生命证明了的怀疑与批判,终究会打破传统的桎梏,得到永生。创新要求深刻。
我们都知道,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成就了科学史上的一段美谈。可是我们是否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那可爱的孩子也不自觉地运用着浮力定律。然而,后者只被当成一个睡前故事流传于孩子们的枕边,前者却孕育了物理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有时候,创新并不是很难,说不准什么时候,一个思想的火花闪过,创新就来到眼前。可火花不能长久,创新却要求永恒。于是创新要求深刻的思考,追求本质的东西,要求我们更进一步地去挖掘它具有的创新意识。
然而挖掘不是最难,最难的是那意识的产生。你一定游过泳,一定玩过水,你一定感受到过水的压力,但你能说,你可以造出浮力定律吗?甚至你敢说,会想到用水来称象吗?恐怕不敢吧?生活中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在你经历时,就已触摸到创新的边缘了,然而我们却没有那个观念,有意识地将创新完成。
作为大学生,我们的知识仍然贫乏,也许我们不能有多少伟大的具体的创新。但是我们一定要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这意识中包含着许多内容。首先,我们要学会梦想,学会不为现实堵塞我们的天真,不时地做一做童年的梦,想一想飞上火星的浪漫,想一想生活于外太空的美妙。不要只盯着别墅、跑车,做物质的奴隶。然后,让我们学会怀疑与批判。不要吓倒在老师那威严的面孔下,不要认为凡是印成了铅字的东西就是真理。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相信自己,坚持怀疑,敢于批判,不惧权威,方显英雄本色。再次,让我们深沉一下,稳重一点,不妨压抑一下青春的律动,多思考一些东西,多研究一些学问,不要有了一个奇特的创意,一个未闻的发现就妄自高兴,而到实践时却束手无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尤其是对专业中新事物的敏感度。伦琴因为一张被感光了的底片,意识到X射线的存在,最终获得第一届诺贝尔奖,牛顿因为一只落下的苹果而发现万有引力。他们对于专业的敏锐,是我们在学习中真正要掌握到手的知识。
认识创新。“认”是一个认知,明白其表象的过程;而“识”是一个理解,探索其本质含义的过程。认识创新,我们不仅仅要“认”,更重要的是要“识”。
第四篇:我对师德的认识和理解
对师德的认识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
一、基本素质
教师的基本素质首当其冲的是师德素质。师德不能等同于职业道德,但却函盖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重要的在于“师”字上,即为人师的职业道德;再次就是人文素养,遵守文明公约、法律法规等,并成为践行的时代先锋。也就是说,教师要在遵守社会文明等方面真正为人师表!
二、基本知识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必然要求每一个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即包括教育理论、学科知识、心理学知识等。还应包括学科的前沿知识;因为现在的学生压力大,心理又非常脆弱,这就给教师的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教师的基本知识应该要有心理辅导的知识,再说,教师本身也需要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
三、基本能力
我认为应该是学习能力、科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写作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协作能力等。知识日新月异,特别是网络的盛行,让知识的传播与创新更快,因此,教师如果没有学习能力,不能与时俱进,便会成为时代的落后者,会影响到自身的发展与教育水平。况且,现在对于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成为这一理念的先驱。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但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或了解科研的方法,或参与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应该是教师要积极投入的一种体验。
师的协作能力体现与社会、家长等的协作,因为教育是一个协作性很强的工作。此外,教师在课堂上的新角色是学生的协作者,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提出,给了教师一定的课程话语权,这需要教师的协作能力等。
四、基本技能
教师的基本能力不能通过短期的训练而成,但基本技能却可以。教师的基本技能我认为应该包括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指撰写教案、说课、教法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还包括听、说、读、写。听主要是指应该学会倾听,这是一项交际的基本技能,学会倾听,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说应该是指普通话水平,并包含表达、讲解,如果说出的话学生不明白,那肯定会影响教学质量;读,我觉得除了读书之外,更重要的应还包括读学生,学生是一本书,不易读的书,教师只有读懂学生这本书,如此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写,这里的写应该是指三笔,即粉笔字,硬笔字,还有毛笔字。
第五篇: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经过新课程陶冶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明确加强,而且具有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态度。这是坚持《标准》导向,且不懈努力的结果。我更看重后一点,因为此现象不仅具有长效性,更重要的是此现象蕴涵的学科素质要义:改革的确作用在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这种自主发展虽然表现在能力方面,但如果持续下去将会作为培养现代生活态度的基石,并有助于形成一种现代公民理应获得的民主生活方式。
课程功能的变化、课程内容的主题处理方式,促使教师更强烈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变化,做反思型教师正在成为教师的一种追求。据此,带动了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变化,并延伸到教研活动方式,使长期以来一成不变的教研活动出现了新气象,其中反思教学成了其中最抢眼的概念和行动。教师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使自己进一步专业化。课程改革得以继续推进的动力之一,也源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往“两本书主义”的教学模式,在丰富的课程资源面前完全被打破,教师们已经学会从哪里去找资源,运用资源的意识可以用“自觉”二字来形容。资源开发的结果有三:多样性资源使课堂不再呆板;在不同资源的展示和运用中,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使教学突破了“教课本”的照本宣科做法,通过对材料来源的认识以及材料的理解与阐释,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显然,义务教育阶段《标准》的实施是比较平稳的,它确定了各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标准》取得的成绩也是具体的,而且这些成绩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已经接触到了基础性、人文性和发展性这类课程的教育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