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俄罗斯人口问题
俄人口10年少了1000万
当地媒体称,人口危机是“俄罗斯的灾难”
来源:《环球时报》2005年10月24日 第5版
作者: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张歆
在上周举行的俄罗斯政府工作会议上,公布了一项最新数据,最近10年俄人口减少了1000万。人口危机被俄媒体称为“俄罗斯的灾难”。
到2050年只有1亿人
俄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人口数量却仅排在世界第8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9人。据俄联邦统计局统计,截至2005年6月1日,俄人口为1.431亿。自1992年起俄人口每年减少近百万,2004年俄人口减少了76万,今年1—5月又减少了35.9万。俄国家杜马保护健康委员会副主席格拉西缅科院士形容说:“俄每天要减少两个村子的人口,每年要减少将近一个州的人口。”
据俄联邦安全会议预测,到2050年,俄将只有1亿人口,比目前锐减30%,在世界上的排名将跌至第18位。俄《真理报》的报道说得更严重:“俄罗斯民族正在慢慢消失,到2075年,在这片占世界陆地面积1/6的辽阔国土上,将只有5000万到6000万人居住。”俄人口学家警告说,如果照目前的递减速度发展下去,俄罗斯民族将成为世界上的“少数民族”,到24世纪时,俄罗斯民族甚至有从地球上消失的可能。
死亡率是出生率的1.7倍
俄人口学家指出,当前俄人口特点一是低出生率,二是高死亡率,俄罗斯平均每分钟出生3个婴儿,而同时有4人死亡。今年1月到5月,俄死亡率是出生率的1.7倍。出生率低于死亡率导致俄人口锐减,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非战争性人口危机。此外,艾滋病蔓延、传染病肆虐、毒品泛滥也是人口锐减的潜在“杀手”,免费医疗制度的废除更是雪上加霜。此外,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女性比男性多1000万。
经济严重受损
人口危机对俄社会经济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人口锐减的直接后果便是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独联体移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扎伊奥奇科斯卡娅认为,劳动力短缺将是俄未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她指出,即使俄每年吸引50万外来移民,到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仍将每年减少100万,2015年至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50万。由此可见,15年之后俄罗斯最匮乏的资源是劳动力,而缺少熟练的劳动力将使俄经济振兴受到严重制约。
政府高度重视
俄总统普京上任之初便把人口问题当作头等大事,他在2000年发表国情咨文时就指出:“俄人口一年比一年少,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的话,我们民族的生存将受到威胁,我们有可能成为一个日渐衰落的民族。”
对此,俄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苏联解体后,社会变革和动荡加剧,生活水平下降,许多育龄妇女不愿生育。俄前不久出台了一项政策,即俄妇女每生育1个婴儿将得到1万卢布的补贴,政府对1.5岁前的婴儿每月的补贴将由500卢布增加到800—1000卢布,据估算,政府为此将每年支出90亿—100亿卢布,这一措施有望在2006年实施。为促进生育,莫斯科市长日前签署了《莫斯市人口发展构想》,决定采取各种措施,刺激人口生育。人口问题已被俄视为事关民族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
民族构成可能发生变化兵源短缺一些城镇消失
人口减少成俄罗斯之痛
来源:《环球时报》2006年12月22日第7版
作者:本报驻俄罗斯、德国特约记者关清元青木本报驻乌克兰特派记者谭武军本报特约记者韩庵
12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国家安全会议上说,远东的现状威胁俄国家安全,“远东与整个俄罗斯经济、信息和交通领域联系松懈……”当天与普京共同参加会议的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伊斯哈科夫说,平均每天有274名俄罗斯人离开远东,最近15年内,当地居民数量下降了20%。连普京也在会上指出,(远东)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是居民流失。由此可见,俄罗斯对远东的担忧还是基于十分敏感的人口问题。有人说,俄罗斯人口的减少速度相当于三五天就打一场“第二次车臣战争”。
也门人口赶超俄罗斯?
类似说法并非耸人听闻。俄《新消息报》12月11日报道称,官方数据显示,俄已连续15年每年人口缩减60万至90万人;2007年,俄常住居民数量还将缩减70万。11月下旬,“人口前景”专家俱乐部主席雷巴科夫斯基提交了一份最新研究报告。他预测说,如果俄罗斯居民自然死亡率在近期不下降的话,到本世纪末,俄罗斯人口可能从目前的1.5亿人锐减到6000万至6500万人。目前新一代俄罗斯人只能更替上一代人的60%。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健康保护委员会主席雅科夫列娃透露:“在世界范围内,人口出生率是死亡率的2.6倍,而俄罗斯的趋势恰好相反,每分钟有3人出生,5人死亡。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可能会导致俄罗斯从世界地图上消失。”据联合国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也门的人口可能超过俄罗斯。
人口危机可以说是俄罗斯挥之不去的阴影,它有着复杂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从社会层面来说,苏联解体所造成的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和经济衰退等问题,曾使俄罗斯人陷入生存和心理困境。从1995年到2003年,约有50万人自杀。此外,俄罗斯男人喜欢喝酒,在过去10年里,大约90万人死于酒精中毒、酒后斗殴和醉酒事故。而俄罗斯人的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普通民众患各种疾病的比例较高,但不少俄罗斯人不相信医生。俄《新消息报》称,调查显示,近半数受访者不相信医生,1/3的人更倾向于自主治疗。专家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医生对病人的冷漠,各药店无需处方即可出售药物等。
从文化层面来看,公元6世纪以后,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分布在第聂伯河流域等广阔的土地上。这使得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中有豪放、坚韧的一面,也有散漫、责任感不强的一面。体现在生活中就是离婚率高,性观念较为开放,不少人独身但不禁欲。有数据显示,俄全国每出生100个孩子,与之相应的是216人次的人工流产,许多妇女因此患上不育症。在历史上,俄罗斯受蒙古和拜占庭等东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前,大多数
俄罗斯人早婚、多子女并重视男孩。而俄罗斯的国教——东正教来自西方,它也有保证人口数量的作用。东正教规定,教徒人人都要结婚、生育,除了那些教会的神职人员;禁止婚前和婚外性接触;不许离婚等等。其教徒曾有将近1亿人。十月革命以后,人们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国家、民族的地位上升,神的地位下降。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人们的生育开始减少。二战后,虽然苏联鼓励人们多生孩子,但人们的观念已经无法改变。从20世纪末期开始,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俄罗斯年轻人追求个性、自由和开放,不婚不育的现象越来越多。现在,俄罗斯不想要孩子的家庭达700多万。
人口问题将引起连锁反应
人口少对于国土面积世界第一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一大灾难。俄劳动和社会发展部认为,由于人口减少,现在俄劳动力的缺口达1000万,特别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和木材等资源开发领域,劳动力短缺近50%,这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俄罗斯的经济增长。苏联解体后,由于俄欧洲地区特别是莫斯科地区生活条件较好,居住在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开始向西流动。据统计,在最近10年里,北极地区人口下降了40%以上,西伯利亚地区已有1.1万个村庄和290座城市消失。在接下来的10年里,可能还有数千个居民点难逃噩运。出生率下降也导致俄军兵源不足。近年来,俄各地兵役部门为完成征兵指标,甚至将文盲、吸毒和身体残疾的青年送进了军营。人口下降还影响了俄罗斯的民族构成。目前,俄罗斯全国穆斯林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2%-18%。有预测说,到本世纪中叶,俄穆斯林人口将达到全国总人口的1/4。2002年俄罗斯进行全国人口普查时,一般认为经过两次车臣战争,车臣人口将大大减少。统计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车臣人口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数万人。目前,在北高加索、伏尔加河沿岸,甚至莫斯科地区,穆斯林居民已提出相应的政治要求,这也是俄罗斯当局不愿意看到的。此外,俄罗斯人也担心自己的科技实力。《共青团真理报》的文章称,到2009年,俄全国有140万名中学毕业生,而仅计划免费招生的教育机构的名额就有170万,各地的入学考试也就失去了意义。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人才体制的破坏,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的降低,从而使俄罗斯的科技水平进一步下降。
有人建议征税,有人建议移民
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12月7日,俄总统普京签署法令,将俄罗斯“育儿补助金”由700卢布提高到1500卢布。据悉,2007年至2010年间,俄联邦政府将从国家预算中为名为“俄罗斯儿童”的联邦专项计划拨款133亿卢布,而俄地方上则要为这个计划拨款360多亿卢布。该计划分为“健康的一代”、“有才能的儿童们”、“儿童和家庭”。其中,“健康的一代”计划将集中力量保障妇女分娩安全和生育健康婴儿。“有才能的儿童们”的基本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支持有才能儿童的统一国家体系,将成立这些儿童的数据信息库。“儿童和家庭”计划将努力防止出现孤儿和流浪儿。
为了解决人口问题,有人甚至提议对无子女公民恢复征税。1941年,斯大林为改善国内人口形势而签署命令,苏联政府开始对单身、无子女或少子女的公民征税。但普京今年10月在“现场直播”节目回答俄罗斯国民提问时坦言,“国家不可能通过这种法律,这种法律是不合乎道德规范的”。莫斯科市第一副市长柳德米拉·什韦佐娃不久前透露,莫斯科市政府不排除向员工没有孩子的企业收缴罚款的可能。而俄移民局局长罗莫达诺夫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根据俄“国外同胞五年移民计划”,俄罗斯于2007年计划迁入5万人,2008年迁入10万人,2009年迁入15万人。罗莫达诺夫斯基说:“2007年,俄中央政府将在12个区开始试点该计划,每一年所需要的资金就达40亿至50亿卢布。”
海外俄罗斯族人为何不愿回归
说到移民,俄罗斯其实是继美国之后全世界第二大移民国家。苏联解体后共有1500万人移民俄罗斯。俄罗斯历史上曾出现两次移民潮:第一次是苏联刚解体时,大批居住在其他国家的俄族人为躲避战乱或不堪忍受歧视回到俄罗斯。他们被称为“政治移民”或“被迫移民”,年龄在35岁左右,多来自大城市,受教育程度高,具有专业技能。然而,今年12月15日的《新闻时报》援引俄罗斯同胞基金会董事会主席米杰米多夫的话说,非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在俄罗斯境内居住着1000万在第一次回归浪潮时返回俄罗斯的移民,但其中约500万人至今尚未取得俄罗斯国籍。俄罗斯人的第二次回归始于本世纪初,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独联体许多落后地区的公民纷纷到俄罗斯淘金。这批移民被叫做“经济移民”或“主动移民”,他们主要来自小城市和农村,文化程度较低,绝大多数为非俄罗斯族,其中15%的人不会俄语,难以融入俄罗斯主流社会。
目前,海外的很多俄罗斯族人不愿返回俄罗斯。俄罗斯族的妮娜是乌克兰首都基辅国立语言大学的宿舍管理员。她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苏联解体前,她随丈夫从俄远东地区来基辅工作。“我可不想卖掉基辅的房子到俄罗斯的小城市生活,”妮娜告诉记者,虽然她对现在的生活还不太满意,但她舍不得放弃已有的住房和工作。另外,她的岁数大了,如果移民到俄罗斯,即将到手的退休金也将泡汤。在妮娜看来,移民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年轻人或许可以试一试。
尽管俄政府一直鼓励增加移民,但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各种政策落实起来有些困难。例如俄罗斯的一座城市有8万居民,1.2万人是1991年乘火车从战乱的塔吉克斯坦迁移过来的俄族人。在当地一个废弃的军用靶场上,移民们兴建了自己的小区,开办了26家企业和两家诊所。巴拉绍夫是该市一家移民企业的总经理,他告诉记者,10多年来移民们一直生活在封闭的社区里,自己创造就业机会,尽量不去抢当地人的饭碗。但当地人始终没有把他们视为重返祖国的俄族人,而是当作来与他们竞争的塔吉克人。3年前,该市市长下令,向移民征收比正常标准高出33倍的土地税。在移民们的抗争下,市政府败诉了,但移民企业的银行账户却被冻结,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欧洲也盯着俄罗斯人口
俄罗斯的人口危机也受到欧洲国家广泛关注。德国《世界报》的文章称,俄罗斯的出生率低于欧洲平均水平,与德国、希腊、意大利等国相差无几。然而死亡率却能与非洲相比。按欧盟的统计,目前有18个欧洲国家出现人口负增长的现象,但除俄罗斯外都能保持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平衡。很多欧洲学者和政治家认为,倘若人口危机不加以遏制,在不久的将来,俄罗斯将再次掀起民族主义浪潮,整个俄罗斯将衰落下去。他们也担忧俄罗斯政局不稳定可能会影响到欧洲的稳定及反恐行动。到那时,欧洲会出现更多的恐怖活动,会影响欧洲的长远发展。
第二篇:人口问题教案
人口问题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问题和不同的人种等知识。本节内容计划用三课时。本节课是第二课时。这节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教材对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没有用大量的文字说明,而是设计了四幅直观性很强的图片和相应的活动题,让学生通过活动和生活中的感受来体会和理解当今的人口问题,新教材的这种设计为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提供了可能。
二、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2、培养分析和概括地理信息的能力。
3、分析、认识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2、难点:正确概括出人口如何增长最适宜,即“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
2、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让学生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落实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3、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媒体设计: 计算机多媒体:
1、通过多媒体播放人口拥挤的场面,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2、通过多媒体演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直观的视频画面配以富有感染力的解说,对学生产生强大的震撼力。网络:
1、学生通过网络查阅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带来的影响,世界各国人口的政策,获取更全面的知识和信息,增强学生的危机感和紧迫性。
2、查阅世界人口日的有关知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拓宽学习空间。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1、演示自制动画:人口拥挤的画面,配以有节奏的警钟声。
问题:为什么会敲起人口方面的警钟?地球上一有人类就有很多人吗? 世界人口是如何发展的呢?从什么时候迅速发展的呢?
2、大屏幕播放录象:人口发展概况。
师生互动:从这段录象中,大家知道世界上实际人口数量怎样?(多)增长如何?(快)从什么时候迅速增长的呢?(18世纪以后)
3、大屏幕显示:动态的人口柱状图。现在地球上人口已经超过了多少?(60亿)(用最直观的方法情境导学,既复习了上节课的有关知识,又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二)分组活动,分析问题
1、调动学生的热情,进入活动情境
问题:人口数量这么多,增长这么快,对于我们人类自身来讲好不好呢?为什么? 不同身份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大家想不想从不同的角度和身份来体验一下? 大屏幕显示:四个不同的可爱的卡通人物。
2、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按座位邻近原则,把全班分成四个组。请每个组派代表上台操作点击所喜欢的卡通人物后选择相应扮演的角色,分别是医生、教师、市长、农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什么问题。
(学生的讨论会非常热烈,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教师巡查各小组的讨论情况,有时也参与进去。)
3、角色扮演,交流观点
学生扮演以下角色,就特定的角度讨论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
生(医生):人口太多,物资缺乏,如果很多人同时患上血癌,需要的血源不够;人口太多,有些疾病容易传染,如爆发的SRAS。
生(教师):人口过多,班级的学生人数就多,老师的负担就太重了。教学质量可能下降,人数多,需要的书本、课桌就多,木材砍伐太厉害,可能导致土地沙漠化。
生(农民):人多地少,粮食短缺,农村人多就会向城市拥挤,就会给城市带来很多问题。
生(市长):人多,许多人面临失业;人多交通拥挤;人多资源少,土地也就这么多,会导致整个经济水平的下降。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及时点评和表扬,充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也情不自禁为发言精彩的同学鼓掌。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换位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口头表达能力,学会了赞许他人,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三)上网探究,解决问题
1、上网探究
教师:大家回答得都很好,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但我们的理解还大多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层面,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更全面的资料和信息,对事物作出更 全面、更准确的评价。学生上网。
大屏幕提示上网路径。
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并分组交流,进行自主探究,教师进行巡视并指导学生活动。
2、讨论,得出结论
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3、情境感受
视频演示: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
师生互动:大家看到这样的场景痛不痛心?(痛心)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计划生育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我们班是独生子女的同学请举手。(全班同学除个别以外都会举手)我们也会有长大的一天,到时候会不会响应计划生育政策?(会)这个政策是哪个国家的?(中国)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不是。如法国人口在逐渐减少。)为什么人口过少也不好?(会产生国防、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5﹑讨论,解决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不好,过慢也不好,那么人口如何发展最适宜呢?
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正确地概括出这句话,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适时点拨,体现教师引导者的作用。
四、主题探究,拓展思维
1、上网探究,创作人口日主题
我们人类已经意识到了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的首要问题,为了纪念50亿人口的到来,确立了世界人口日。你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吗? 请大家第二次上网冲浪。(大屏幕提示上网路径)
学生上网过程中互相交流,模仿历年的世界人口日主题,自拟2004年的世界人口日主题并通过BBS论坛输入自己的想法。
2、学生创作作品展示
大屏幕展示学生自拟的世界人口日主题。如:关心人类的未来---儿童;控制人口,发展国民经济。
通过此活动进一步升华学生的人口意识。3、主题探究
问题:人口的增长有没有极限? 讨论。
(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课堂气氛再一次达到高潮。)
生1:有。地球上资源有限、人口无限增长,将导致环境恶化,土地沙漠化,可能会迎来地球的末日。
生2:没有。如果我们人类能在海里生存,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或者登上了火星,月球,可以移居到其它地方去。教师小结:由于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对于地球来讲人口的增长是有限的。根据人类目前的认识了解,火星、月球并不适于人类生存。如果随着科技的发达,我们能找到其它适于人类生活的星球,也许人口的增长是无限的。
五﹑课堂小结,巩固升华
大屏幕显示:阳光﹑鲜花﹑可爱的小孩等美丽的画面配以优美的音乐。
师生共同小结:明天同学们可能会成为真正的市长﹑医生﹑教师,甚至是人口专家,大家会不会一直关注人口问题,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地球?(会)那么我们的孩子生活在22世纪,他们的生活将像画面上展现得那样充满着阳光﹑歌声和鲜花。
第三篇:人口问题感想
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普遍,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其解决途径。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其自身的历史和制度根源。“13亿”这一标志却意味着我国的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性高度,同时,它也意味着中国的人口发展将面临更加艰巨、更加复杂的问题。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在人口控制的问题上取得了卓效可喜的成绩。这个13亿人口大国的养老问题该如何应对?但是当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却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西方人口学理论,只有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才会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也取决于上述两种因素。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同样也是受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影响。其中生育率的下降则是我国人口老化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生育率的下降正是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自从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来,我国人口生育率便大幅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总和以及生育率都被控制到了更替水平以下。然而,就在我们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我们也步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因此,我们在积极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外,还应该重新审视只注重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调整,为其注入新的内容,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经过30多年的人口控制工作,我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降低到了1.8,显著低于人口更替水平,这宣告我国人口的成功转型。尽管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惯性等因素作用,人口总数还将继续增长一段时间,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预示着人口增长速度将继续放缓。因此,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我国人口政策应该逐步重视“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为了缓解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短缺的形势,国家的人口政策重心应逐步转向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主,必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支出,鼓励全社会各种力量投资办学,并从政策上予以倾斜。通过提高劳动人口的素质来丰富劳动力资源,增强单位劳动力创造财富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出生人口素质,重视出生缺陷和残疾人口问题,降低新生婴儿的死亡率。这对保证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人口老龄化热潮既是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也是具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制度根源。解决老龄化问题,既靠我们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也要求我们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客观地对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进行调整,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第四篇:人口问题的本质
人口问题的本质
摘要:人口问题有广义人口问题和狭义人口问题之分。狭义人口问题一般指生育问题,广义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以及人口的结构和分布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本质上是指由于人口迅速增长所引致的人口系统运行的内部失衡现象,以及人口变化与资源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互动中的矛盾冲突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以中国为例,当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本文主要阐述和分析人口增长的历史和增长原因以及人口增长的后果和影响。
关键词: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经济发展
一、人口增长的历史及原因
人类诞生至今约为300万年之久,大约12000年前,人类刚刚开始通过农业栽培获取粮食时,全世界人口估计不超过500万人,比现在的北京或者上海的一个大城市人口数量都不如,人类非常稀少。到了2000年前公元纪元开始,全世界增长到大约为2.5亿人,这说明大约用了1万2000多年的历史,人类才增长了2.5亿人,约为现在中国的1/4左右,增长速度非常的慢。
1.世界人口自19世纪初到现在的人口数量
2.中国人口增长历史
中国1949年建国人口初始约为5.4亿人,到1981年这30年间,人口增加了差不多5亿人口,整整翻了1翻,直到计划生育政策从1983年开始实施,控制了中国总体人口基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贡献,为国家的富裕和富强不可磨灭的贡献。
3.人口增长的原因 1)人口死亡率的下降
2)现代医疗卫生技术条件的改善(抗生素,疫苗的发明使用)3)比较和平的时间 如1950年第二次世界战争结束后,世界局势相对和平4)人口基数庞大
二.人口过快增长的后果极其影响
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人口1800年达到10亿,1930年达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据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的统计,世界人口2005年12月19日突破65亿,预计将在1012年到2013年间突破70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至100亿。科学家早先的测算结果认为,地球最多能够养活100亿到150亿居民。如果不及时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很可能难以实现。
联合国2005年3月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50年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人类活动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近几十年来,地球上五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红树林遭到破坏,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迅速降低,三分之一的物种濒临灭绝。人口增长和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已经对整个人类社会构成严峻挑战。以水资源为例,目前全球至少有11亿人无法得到安全饮用水,26亿人口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在沉重的人口压力面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等人类共同的理想受到巨大威胁。对于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快增长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影响发展中国家改变落后面貌,减轻和消灭贫困的努力,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人口过快增长使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和他们面临的资源和环境更加困难。发展中国家的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发展的绝对差距仍可能扩大,如人均收入1000与10000元,如果发展中国家增长率为10%,也就是1100元,而发达国家即使为2%,也就是12000元,差距明显大,换句简单易懂的来说,一个人身上有1000元赚到1万元是有可能的,但到10W几率就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你有1W元,却有机会去赚钱10万元。差距就是这么大。2.就业压力(以中国为例)人口的过快增长,会造成劳动力的过剩,就业压力非常大每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常大,如2009年大学毕业生为610万人,如果加上社会上的高中初中毕业就业生跟社会流动就业人数,我们未来的竞争压力非常大 3.对人们的经济福利与生活质量
在中国,人口众多会降低收入水平,这首先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人太多、工作不好找”是人人皆知的事实。简单的分析原因的话,就是经济的形成需要市场、技术、资源、劳动力等多种因素限制,其它因素不足,某种因素过多是没有用的,而在中国,就是人口过多,人口过多而经济有限时,人口再增加不会自动增加经济,而是相互竞争,使人均收入减少。这是中国的实际情况,在有些国家,可能情况不一样,人口不多而资源等其它因素多,那么增加人口就会直接增加经济。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对于我们来说只会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健康与医疗福利保障不完善、教育的不平衡。人们的经济福利和生活质量下降。4.加重政府提供的基本服务和任务
基本服务的发展困难增加,如:住房、交通、通讯、公共安全的压力增加。
三、中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研究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方方面面,包括人口与消费、人口与分配、人口与投资、人口与就业、人口与耕地、人口目标与经济目标等。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三次高峰。第一次是1951年到1958年,七年共增加人口10798万人,平均每年净增长人口1500多万;第二次是1963年到1976年,十三年新增加人口2192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人口1702万人,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都在2000万左右;第三次是1985年到1991年,六年共新增加人口近1亿,平均每年净增加1600万。56年间,平均每年净增加人口约1367万人。
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关系对任何社会的人口发展过程都极为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的比例关系主要表现在人口和生活资料的比例关系和劳动人口和生产资料的比例关系。中国人口和生活资料发展的实践历程表明,1952~1957年由于全国没有推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较为迅速,其对人均产量增长的延缓作用明显大于推行计划生育以后1978~1981年这一阶段,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以及保持人口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适当比例关系的必要性。
中国目前情况来说人口继续增长,而产业水平也不断提升,因此人均收入水平也在提高。然而人口增加阻止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的效果仍然存在,具体的说,就是就业压力仍然很严重。国家搞经济的基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体来说,就是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是的,我们的确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开始创建了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系,但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而不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没有不愿意提高收入水平的,所以在我身边的人,没有愿意让人口增加而让自己收入减少的。
自从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经过30年的奋斗,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1970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为5.8。90年代以来,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左右,比30年前一对夫妇平均少生了4个孩子。30多年来,我国共少出生4亿多人,使世界人口达到60亿推迟了4年。现阶段,我国人口已成功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这不能不说中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做出了成绩。
结论: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引起了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过度增长,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问题。人口问题涉及“地球村”每个成员,发达国家也不例外。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其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人均资源和能源消耗量,使人们对美国式发展道路产生了质疑。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也出现人口负增长和社会老龄化等问题。这些意味着,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需要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
第五篇:当今中国人口政策及人口问题
当今中国人口政策及人口问题
社会学 郑宇
摘要:2011年0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我国人口的特点主要有:数量庞大;基数大,增长快;地区发展不平衡;素质普遍较低。其中,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就是人口基数大和人口素质不高。基于这样的特点,当今中国应当制定什么样的人口政策从而能体现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政策;人口问题;解决办法;完善制度
一、当今中国的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同的国家,因本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而且,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还会随着本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中国现行的人口政策可概括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中国的人口政策,最关注的是人口数量问题,最主要的努力放在控制人口数量上。而当今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有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经过批准间隔几年以后可生育第二个孩子。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民族素质,在少数民族中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做法和要求比汉族地区要宽松,由各自治区或所在省决定。另外,中国《收养法》还规定:“收养不得违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目前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人口政策。
二、人口问题
(一)人口质量方面的问题
我国人口质量从总体讲,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有了较大的提高,无论是身 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或思想道德素质都是如此。但是,同发达国家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比,则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人口质量的差距在于人口群体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
1、身体素质方面的问题
全国现在约有各类残疾人口5164万人,残疾人口中,各类遗传病患者约有2200多万人,而主要问题是人口的耐力、精力不足,不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连续工作,劳动中的紧张度不够,散漫松弛,精力集中度不够。
2、思想素质方面的问题
我国大多数人口的思想素质基本上是适应自然、半自然经济旧体制的观念,对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总是适应不好,商品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必要劳动时间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劳动生产率观念也很薄弱。
3、科学文化素质方面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多的职位需要越来越多的智慧型、熟练型人才。而现今我国的大多数人口只能适应半机械的劳动,能够适应大机器生产的劳动人口数量很少,而且技术层次很低,能够进行现代化管理的的人才更是十分缺乏。
(二)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10%,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而且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到201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由于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老人数目也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农村老龄化将更为突出。老年人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生活无法自理的空巢老人将会成倍增加,他们在生活中的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将更加突出,社会总体负担加重,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口安度晚年是一个大问题。老龄化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基本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社会养老意识低的现状。与之相应的赡养问题、劳动力人口老化、抚养比升高都将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性别比失调 出生人口性别失调,给社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跨境非法婚姻,跨境强行拐卖妇女儿童,强迫妇女卖淫等社会问题。
导致性别比失调原因:一是重男轻女,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三是B超的普及和滥用。说到底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实际是一个养老问题。经测算,到2020年,20~45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婚姻挤压情况凸现,低收入及农村低素质者结婚就很困难。这将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严重隐患。
三、解决办法
(一)完善现行人口策略
1、控制人口增长,实现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的转变。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群众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都是旧的传统的生育生育观念。引起这种生育观念自发转变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出现。因而要由国家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政策的、技术的各种措施,推动和引导群众减少生育,降低出生率,控制住人口的迅速增长,努力使人口的再生产类型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生产类型,并努力使人口再生产类型达到稳定的零增长。
2、建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政策保障体制。
在我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人口政策及相关的社会发展政策应该作出及时的反应,努力创建一个促进我国人口外生性低生育率向内生性低生育率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
3、坚持“以人为本”和“制度创新”的策略。
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改变单纯追求人口数量控制目标的思路,强调科学的、综合的决策,既要保持较低的生育水,保证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人口质、结构、分布的优化。“制度创新”即在法律层次、政策层次、工作层次上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的、高效的、有利于实现稳定的生育率战略目标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4、教育战略地位与人口发展战略相结合。
人口素质的高低影响生育意愿。人们有了文化知识就容易理解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容易接受新思想,觉悟程度高,同时也希望所生子女受到教育,如果多 3 生那么就加重了养育成本。因此,人口素质的提高能从根本上帮助人们改变生育意愿。从宏观上有利于我国人口控制,更重要的事在微观层次上有利于家庭福利水平的提高,促进内生低生育率的转变,形成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我们大力普及教育,将教育与人口政策相结合,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1、解决老龄化的根本出路是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构建符合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从目前我国国情看,应采取国家、社会、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
(1)发展养老保险事业。由政府完全供养老年人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应该由人民本身负起大部分责任,将收入按照规定比例存入银行。当他们退休后得到一笔累积下来的养老金,至少可以用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2)提高退休年龄,吸纳老年劳动力。随着保健意识提高,许多老年人退休后仍拥有一定的劳动力。政府应鼓励企业再聘请老年人,让他们从事较轻的劳动或利用丰富的经验进行脑力劳动。同时也要打破老年人们退休后就要“颐养天年”的旧观念,再就业不止能维持收入,也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年老后就没用。(3)提倡家庭养老的美德。政府应提倡中国传统精神中的尊老、敬老、养老的美德,靠家庭成员供养老人家。这不止能减轻社会的负担,还可以让老年人有精神寄托,不会觉得晚年孤单。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农村地区应注意一下原则:
(1)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一般地区,先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入手,创造条件,逐步展开;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要把社会保险与救济救灾工作统一起来,扶持贫困户参加社会保险,提高他们战胜灾害、脱贫致富的能力。(2)以保障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生活力原则。
(3)坚持“国家政策引导,农民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保障原则。(4)坚持务农、务工、经商等各类人员社会保障管理一体化的方向,尽可能将农民组织也来参加社会保障。
3、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
这个体系的建设,要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要为目标,加强疾病医护、生活服 4 务、精神慰藉、文化体育、老年参与社会等硬件和软件的建设。
4、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要进一步落实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体制。
参考文献:
[1] 杜亚军,中国人口的困境与对策,中国人口出版社;
[2] 马宾,中国人口控制:实践与对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3]翟振武著,中国人口规模与年龄结构矛盾分析,《人口研究》2001年第3期 [4]、曾毅著,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及对策探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页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