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国就以人口大国来著称,巍巍中华,泱泱大国。山河壮丽,幅员辽阔。汇聚五千年文明,纵横九万里风云。人口问题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这些年来我们随着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调整人口政策,借此机会我来谈谈我国的人口问题与未来发展!
备受瞩目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在2021年5月11日发布。如果回头来看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发布的日期(2011年的4月28日),与今年其实差别不是很大,但大家对本次普查结果的热切期盼,反映了社会近几年来对人口问题的关注。目前,我国人口仍处于正增长的阶段,但是人口增速不断放缓。“10年间,我国人口的主要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历程,也符合人口自身发展趋势和人口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普查数据也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矛盾,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呈现规模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总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等。
通过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的特征和趋势,可以全面摸清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等最新情况,有利于准确的掌握我国人口增长、劳动力供给、人才流动情况;方便国家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均匀发展。通过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我总结出一下几个特征:
特征一:少子化特征显著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规模分别为1786万、1723万、1523万、1465万和1200万左右,出生人口规模持续下降。总和生育率为1.3,远低于更替水平2.1,也低于“低生育率陷阱”警戒线1.5。目前我国人口发展面临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下跌明显、有陷入“低生育率陷阱”风险等问题,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为防范人口发展存在的风险与挑战,需坚持系统观念解决低生育率问题,努力促进生育率回升,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是赢得主动的必由之路。【1】虽然我国一度在出生人口规模变动之前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效果明显,二孩生育比例一度超过了50%,但随着时间推移,二孩生育比例趋于平稳。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于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我认为人口问题不仅仅是颁布几个政策就能解决的,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大部分年轻人的育儿观念与以前人们不同。随着生育成本,养育成本的提高、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的不平衡、母亲产后就业权益无法保障等等问题都是造成生育率低下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我国的不孕不育患者规模庞大,根据中国人口协会、卫健委发布的数据,平均每8对夫妇就有1对生育困难,不孕不育患者规模庞大,高达4000余万人,如何解决这部分群体的生育问题成为重要议题之一。
特征二:老龄化情况严重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8—2020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从17.9%上升至18.7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预计我国“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20%左右,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到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人口结构变化呈现新特征,尤其是老龄人口快速增加,必将对我国经济运行、居民储蓄、劳动力市场和养老负担等多个方面产生冲击和影响。【1】本质上,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难题,是一个整体结构变化的过程。更何况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如果以65岁为基准的老龄系数从7%上升到17%所需时间比较,中国只需要30年即可完成西方发达国家70~150年的人口转变历程。【2】这也使得我国“未富先老”的问题更加凸显。社会养老的物质基础源于国民收入的分配,而国民收入增长的实现有赖于劳动力的稳定增长和协调适配。年轻人口是人口红利的最大创造者,集聚着实现国家安全、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人口推力、人口活力和人口动力。一个规模、比重、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年轻人口“亏损”的国家缺乏老龄问题治理的人口基础和物质基础。【2】所以目前我国当务之急就是统筹、整合、协调制定好老龄化社会的方针。
从健康情况和寿命来看,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持续提高,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8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3.6千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1.5千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从2010年的1.6%提高至2020年的2.5%。【3】这也意味着因为健康的提升使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时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延长。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他们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优势,身体状况还可以,发挥余热的潜力较大。【4】竟然传统的“人口数量红利”会不可避免地逐渐消失,那么就要从提高人口质量方面着手培育和增强“人口质量红利”,所以我国在退休年龄方面有相当大的挖掘潜力,增加劳动力供给,减轻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为此我们要加大“老有所为”的观念宣传。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完善基本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消除后顾之忧。
特征三:城镇化和人口流动趋势明显
自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颁布正式确立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结构由此产生。改革开放放松了僵化计划体制对规模巨大的相对过剩人口的行为束缚,使得人口流动开始成为出生和死亡两大自然因素之外影响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主导力量。因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客观存在,乡村医疗设施和社会服务的先天不足,乡村传统价值观念遭受冲击,家庭规模结构转变和农村土地收益下降等因素,【2】致使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向城市。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其中,流动人口3.76亿人,10年间增长了将近70%。从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海、沿江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长迅速,集聚度加大。
这些数据反映出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所带来的劳动力需求不断提升,尤其是对一些相对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地方,所带来的劳动力需求相互叠加,大大提升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以及城市间流动的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就表示,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所在,每年上千万的农村人口进城,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持续释放巨大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4】因此,我们既要从人口流入地做好增量规划,也要从人口流出地做好减量规划。以应对未来将长期存在的人口和经济空间格局大调整的趋势。
【1】汪彬。坚持系统观念推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09
【2】穆光宗,林进龙。中国老龄问题治理的战略思考。[N]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
【3】佚名。应对人口挑战,把握人口机遇。[J]中国总会计师 月刊,2021.05
【4】王璐。新发展阶段我国人口问题的三大特征趋势。[N]金融时报,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