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依法治村必须坚持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服务
“三五”期间,我们辽阳县根据党的十五大“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依法治村的重点放在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的服务与保障上,将计划生育、资源与环境保护,做为依法治村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并围绕确保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全县开展了“三项整治”工作.全面推进了基层依法治理和两个文明建设。1998年被省命名为依法治理先进县,同年,在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我们县做了“深入开展三项整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再上新台阶”的经验介绍。在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召开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我们做了“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的发言。在全国百县依法治理经验交流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刘鹏同志充分肯定了我县深入开展“三项整治”确保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的经验与作法。全县在此期间,有60多个行政村被评为省依法治理先进村。县委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依法治村的着眼点放在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提供服务与保障上?怎样才能做到农村依法治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依法治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取得了什么样的社会成果?本文将结合我县五年实践对此进行肤浅的探讨和回答。
一、依法治村,必须坚持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服务,是新时期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客观选择
为什么我们把依法治村的着眼点放在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服务上,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决定的。大家知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源始于1972年在瑞典举行的首次人类环境宣言:“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的目标是保证社会经济具有长时期持续发展的能力。它不只是谋求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即短期和中期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以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还要谋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数量庞大,资源相对短缺,生态变化态势令人担忧,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要使这些因素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摆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同科教兴国、改革开放一样,并列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的三大战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不会实现,也不能有持久的现代化强国。这一点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和有些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就已经造成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大量失业、贫富差距悬殊以及社会风气败坏等严重问题,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警示。党和各级政府把可持续发展放到重要地位加以强调,就是要吸取前车之鉴,避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党在新时期的一个战略目标,也是一个重要手段,他决定了农村法制建设的方向和任务,所以依法治理,严格控制好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通过依法治理,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通过依法治理,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通过依法治理,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所以,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依法治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反过来讲,离开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的依法治理,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是面对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中新情况、新矛盾以及深层次问题的客观情况所决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在农村的各项改革方针政策的落实,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使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发生了深刻的、现实的变化。但是,也存在着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就我县农村而言,由于农民和村干部素质较低,法律观念淡薄,工作凭经验、决策拍胸脯,在事关可持续发展方面出现了许多违法违规问题,例如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超生现象、土地使用上的乱占滥用、林业资源的乱砍滥伐,农村环境的脏、乱、差等,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障碍;成为了社会不安定因素;成为了党和各级政府齐抓共管的中心工作。事实告诉我们,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开展依法治村和农村专项治
第二篇:浅谈依法治村必须坚持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服务
“三五”期间,我们辽阳县根据党的十五大“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依法治村的重点放在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的服务与保障上,将计划生育、资源与环境保护,做为依法治村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并围绕确保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全县开展了“三项整治”工作.全面推进了基层依法治理和两个文明建设。1998年被省命名为依法治理先进县,同年,在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我们县做了“深入开展三项整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再上新台阶”的经验介绍。在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召开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我们做了“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的发言。在全国百县依法治理经验交流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刘鹏同志充分肯定了我县深入开展“三项整治”确保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的经验与作法。全县在此期间,有60多个行政村被评为省依法治理先进村。县委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依法治村的着眼点放在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提供服务与保障上?怎样才能做到农村依法治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依法治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取得了什么样的社会成果?本文将结合我县五年实践对此进行肤浅的探讨和回答。
一、依法治村,必须坚持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服务,是新时期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客观选择为什么我们把依法治村的着眼点放在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服务上,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第一,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决定的。大家知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源始于1972年在瑞典举行的首次人类环境宣言:“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的目标是保证社会经济具有长时期持续发展的能力。它不只是谋求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即短期和中期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以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还要谋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数量庞大,资源相对短缺,生态变化态势令人担忧,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要使这些因素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摆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同科教兴国、改革开放一样,并列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的三大战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不会实现,也不能有持久的现代化强国。这一点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和有些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就已经造成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大量失业、贫富差距悬殊以及社会风气败坏等严重问题,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警示。党和各级政府把可持续发展放到重要地位加以强调,就是要吸取前车之鉴,避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党在新时期的一个战略目标,也是一个重要手段,他决定了农村法制建设的方向和任务,所以依法治理,严格控制好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通过依法治理,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通过依法治理,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通过依法治理,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所以,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依法治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反过来讲,离开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的依法治理,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和意义。第二、是面对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中新情况、新矛盾以及深层次问题的客观情况所决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在农村的各项改革方针政策的落实,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使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发生了深刻的、现实的变化。但是,也存在着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就我县农村而言,由于农民和村干部素质较低,法律观念淡薄,工作凭经验、决策拍胸脯,在事关可持续发展方面出现了许多违法违规问题,例如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超生现象、土地使用上的乱占滥用、林业资源的乱砍滥伐,农村环境的脏、乱、差等,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障碍;成为了社会不安定因素;成为了党和各级政府齐抓共管的中心工作。事实告诉我们,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开展依法治村和农村专项治理,已客观的不可必免的摆到我们面前:要解决这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必须靠法制来解决,所以依法治村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服务,这是当前农村法制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所决定的。
二、依法治村必须坚持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是基层依法治理的生动实践和探索依法治村如何坚持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全县农村开展了“三项整治”的重大战役,实施了“五二三二”工程,加大了整治工作力度。即在落实土地承包政策工作中,做到了五个必须:必须严格土地延包承包期30年;必须坚持机动田比例;土地承包费必须全部纳入农民负担限额内;土地流转必须坚持自愿有偿原则;必须依法与农民签订承包合同。保护了土地资源不被蚕食与非法占用。在环境保护中提出了“两个改变”,逐步改变道路不畅通的状况,逐步改变脏、乱、差卫生环境,以乡村道路整治带动农村环境整治,将全县24个马路市场全部取缔,新建了6个封闭市场,使80%的村达到了柴堆、类堆、厕所、畜圈“四进院”。在贯彻《森林法》中坚持了三个严格,严格处理乱砍滥伐;严格打击非法偷盗;严格依法承包转让。先后处理了149件违法违纪案件,移交司法机关12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34人。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我们县在优质服务工作上实行了两步即:“软件同步、硬件分步”、将“计生与卫生联手”。对违反计生条例的行为也加大了查处力度,对非法鉴别胎儿性别的行为进行处罚,依法对医疗市场进行整治,保证了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国家计生委、xx人口研究中心及联合国有关人士的肯定。二是,深入开展了以计生、资源、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活动,强化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监督力度。例如,我们将省计生委提出的“七不准”、“九公开”纳入了村务公开活动,还将广大农民特别关注的房基地审批、土地和林业资源使用、开发、上马重大项目等问题,都例入了村务公开之中,确保了计划生育、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在广大农民的监督下落实和执行。三是,我们还做出了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必须达标,否则就不能评为依法治理先进村和授予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荣誉称号的决定。进一步加大了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的推进力度。事实证明,这些工作的开展,都有利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都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同保护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都是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安全、公平、文明的社会环境的。确实达到了确保为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目的。
三、坚持依法治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是实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依法治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工作成果。通过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各级领导增强了法制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意识,提高了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和能力。以处理小轧钢厂为例,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我县自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农民走出田地,兴办了一批工业企业,由于靠近鞍钢的关系,全县发展小轧钢企业272家,年产值在30亿元左右,占全县工业产值的45%,税金年收入2000万元,占全县工业税收的30%。就是这些小轧钢企业,虽然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了贡献,但很大程度地存在质量不高、污染环境以及在建厂中乱占地,浪费资源等严重问题。在“砍”与“留”的问题上,都事关地方和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砍了,会造成许多农民无业,又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留下,环境又受到损害,事关当前和子孙后代。面对这个情况,县政府下大决心依法办事,对乱建的小轧钢企业全面进行依法整治,关闭了94家,转产12家企业。通过对这些小轧钢厂的整顿治理,使这些农民企业家对土地法、水法、环境保~,有了深刻认识,并初步树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识,在关停并转中,主动的在改善环境、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现在已有大多数企业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重新开工启动。通过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大多数农民树立了科技致富和坚定的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我县有10个山区乡镇,在生产的发展中,农民从事养羊、养牛等畜牧业生产。可是羊林矛盾却十分突出,养羊要上山放牧,羊要吃树叶吃草,就要破坏植被。为了鼓励农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生产,县委、县政府决定走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路子,在大力发展养牛的同时,号召广大农民对养羊实施限制。一些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农民实行圈养。这样,即保护了农民的积极性,兼顾了农民利益又保护了环境资源。通过为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服务,充分发挥了司法行政部门职能作用。这项工作的开展,体现了我们各级司法行政部门以依法治国为纲,统揽全局的司法行政工作总体思路。体现了我们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体现了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比如,通过环境整治,使农民居住的乡村得到了绿化、净化、美化,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生活品味和生活质量,陶冶了情操,振奋了精神。通过对“三乱”的整治,有效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收入,逐步走上了小康。同时,我们通过紧紧抓住农村依法治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为社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我们司法行政部门也从中得到了收益和回报。司法行政工作在全县工作的摆放上,争取到了积极主动的位置。
第三篇:依法治村课件
依 法 治 村
(讲课人:郭金萍)
一、依法治村的含义和内容
依法治村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1999年3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被庄严地写入宪法,即形成现行宪法总纲的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的概念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二)依法治村的概念
依法治村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法治村就是要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把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不断提高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依法治村的实质和核心是村民自治,其主要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
二、依法治村的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已开始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但是,农村中大量违法现象的存在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农村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化,少数违法、犯罪分子的为非作歹,直接威胁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要建立市场经济就必须依法治国、治省、治县、治乡、治村。而依法治村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这是因为:
(一)依法治村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
当前,由于没有牢固树立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的观念,有些地方出现名义上是搞市场经济,而实际上还是按计划经济的老观念、老办法办事,用行政手段来干预具体经济活动,靠长官意志直接调控市场化经济关系,以土政策、批条子等方法代替法律,随意侵犯群众利益,伤害了群众的积极性。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搞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在推行依法治村的进程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对村干部和村民进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法制观念,使群众懂得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搞好依法治村。
(二)依法治村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由于围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相应的法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各项法律法规不配套,加上现有的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切实贯彻执行,因而市场出现了’持权经商、垄权经商、弄权经商”等商不成商的怪现象,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依法治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快制订落实以经营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以维护自愿、公平、等价、实诚为基础的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还要制订以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安定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在依法治村中,除按照这些法律法规执行外,还必须依照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及党的有关政策,联系本村实施制订依法自治章程,以便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行为规范,从而做到按章规范行为,使村里的生产经营、社会生活步入法治轨道。
(三)依法治村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法治,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又是社会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外界环境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自愿、公平、等价、诚实的市场秩序。没有公平竞争安定的社会环境,经商者的生命财产就没有保障。我国农村范围广阔,村村都依法治村,个个守法经营,将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依法治村的几点做法
(一)抓法制教育,增强村民的法律素质
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裕,使个别村民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的不思进取,吃喝享受;有的乱占土地,违法建房;有的不懂依法经营,导致经营失败;还有的沾染不良习气,吃喝嫖赌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要能认识到,如果只抓经济而不顾法制建设,村民法律意识不加强,法制观念不提高,不仅社会不安定,最终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村党支部、村委会要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法制教育目标,把抓全村法制教育作为实现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首先,狠抓干部主导因素,提高干部的法律意识。俗话说“打铁需要自身硬”,要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村干部首先要学好,要懂得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才能影响和带领村民学法用法。村党支部要确定每月的某一日为村组干部集中学法日。采取多名干部轮流讲课的方式,如果干部讲不了的课,可以到镇里、区县里请老师来上课。村里重大事项,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先征求群众意见,再集体研究决定。在重大问题决策前、先进行法律咨询和科学论证。比如说新建村委会服务楼,村党支部、村委会就可以先拿出方案,然后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从图纸设计、材料采购、工程质量监督等都交给村民代表及民主理财小组全程管理实施。
其次,抓村民法制教育,形成学法守法的氛围。各村要加大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投入,有条件的可以开设法制夜校。没有条件的可以将《宪法》、《国土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印发到全村各户,做到每户一本。另外,可办起一个村法制宣传广播站,每逢周五,向全村进行法制宣传。
再次,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制教育。针对村委换届选举,开展以保障公民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防止换届选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村民对外经济贸易增多的问题,开展合同法的普及教育,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
(二)抓村民议事会的建立,调动村民参与依法治村的积极性
民主建设是依法治村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依法治村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村民议事会是体现村民自治,促进依法治村的有效组织形式,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村民议事会。为了使议事会规范有序,各村要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了《村民议事会章程》,对议事会的职责、权利、义务、议事内容、议事程序和活动形式等都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在议事内容上,主要议大事和一些敏感性的事情。在议事程序上,先由议事会采取一人一票的方式表决,多数代表讨论通过的事项,由村“两委”再斟酌决定;半数以上不同意的事项,停办或缓办,比如现在很多村修村水泥路等。
(三)抓办事公开制的完善,为村民依法监督提供条件
推行办事公开制度是实现村民有效监督的重要渠道,也是对基层干部的有效约束。在坚持原有办事公开制度的基础上,把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时限进一步作了规范完善,由侧重办事结果公开,向公开办事标准、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全过程延伸。在内容上,各村不仅要把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全部公开,而且还可以把村“两委“干部的承诺和本人家庭收入都向村民公开,接受全方位的监督。在形式上,设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公开栏,重大事项通过印刷通知书分发到全村每户或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公开。在公开的时间上,可以把每季度某个月的某一天定为“村务公开日”。在具体实施上,注重把好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确保公开内容的全面真实。二是注重村民意见的反馈。村里要设“村民意见箱”,由村里定期开箱,收到村民意见,认真对照检查,与村民直接见面,及时向村民作出交待。这样,既使村务公开制度落到了实处,又使村务公开成为村民依法监督,促进干部依法办事的重要渠道。
(四)抓财务规范的管理,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村财务直接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最容易诱发矛盾,是村民普遍关注的一个敏感问题。各村要把规范财务管理作为加强村支“两委”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来抓,并以此为切入点,依法理顺经济秩序,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实施了“民主理财、定期会帐、按季公开”的办
法,将每月的某一天日定为村“财务会审日”。严格村里所有收支单据的入账程序,节省开支。
(五)抓村规民约的落实,让村民依法自治
村规民约是全村村民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规定制定的,是实现村民自治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各村要把完善和落实村规民约作为依法治村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按照“因村制宜、因事制宜、实际实用、简便易行”的原则,有法律依据的按法律办,无法律依据的按政策办,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一是注重让村民广泛参与,每项内容条款,每项奖罚规约,都让村民代表讨论确定,把建章立制的过程变成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二是注重既约“民”又约“官”,对村干部和党员的要求更严,标准更高。三是注重进家入户。为了让村民都能熟知自己的“规约”,村里可将其印成农家历,送发到户。组织村民专门学习,以此达到家喻户晓。四是注重运用。对村民的行为,让村民以《村规民约》进行评说,靠舆论力量激励村民积极向上,约束不文明行为,达到了村民自治的效果。
总之,依法治村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消除旧的传统观念和人治影响,树立法制意识,也需要长期的过程,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作长期规划,长远打算,善于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逐步强化人们的法治观念,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借鉴,不仅要针对本村的依法治村工作中的可取之处和缺陷进行总结,更要加强村与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对其他村的优点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做到依法治村,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
第四篇:依法治村制度
依法治村制度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依法治村是当前法制工作的重,同时也是村民学法、用法、守法的需要,为了使村民适应当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新形势,掌握法律武器,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现制订如下制度。
一、由依法治村领导小组组织村民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村民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二、分期分批分对象对村民、党员、干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并考试,组织相关的法律知识竞赛。
三、不定期的督促、检查依法治村的执行情况。
四、设立法律知识咨询处,向村民解释法律法规。
五、对法律意识不足的少数人,要予以重点开导,帮助使之成为知识法、用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六、开展依法治村、依法治家活动,提高村民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和运用法律武器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
XX村依法治村小组
200X年X月X日
第五篇: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村2009年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依法治村工作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关系到农村社会的持久稳定,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在2009年里,村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两委会,统一思想,加深了对开展依法治村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并狠抓落实,借“十七大”东风,以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针,全面贯彻省、市、县社会治安工作会议精神,使我村在今年不仅巩固了依法治村成果,并推进了依法治村进程。
首先总结去年的经验,我村在今年进一步铺开了依法治村“战场”,继续“以点带片,以片带面”的工作思路,做到“横纵结合”,彻底深化依治法村成果。总结今年依法治村工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十户三联”,促和谐、保平安、增实效
全村村域广,户数多,居住房屋密集,隔壁邻居以小事起矛盾难以避免。自从启动“十户三联”创建平安工程,“十户联调、十户联保、十户联创”以相邻十户联为一组,明确一名综治小组长,一名德高望重的调解员,一名综治信息员,一名法制宣传员。针对本组十户内的矛盾进行调解、劝服。通过认真落实,效果明显。这样把小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减少了村干部下组调解的频率,也使群众再没有为一些琐事耽误自家农业生产,自然实现了邻里和谐、农民增收。
二、成立治安巡防队,震慑犯罪,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年初,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任指导员,村治安主任任队长,十名村里党员、退伍军人、组长、有过保安经验的先进青年任队员的“村治安义务巡防队”。自成立以来,参加黄兴镇平安行动6次,行动过程中,队员们着装整齐,服从指挥,精神饱满,树立了一名合格治安人员的良好形象,赢得了镇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为黄兴镇政法队伍壮大了力量,有效地震慑了在镇域范围的违法犯罪行为。在镇派出所联系干警的指导下,村治安巡防队共组织夜间巡逻、蹲点盘查可疑人员、车辆等行动30余次,对村域范围内易发生偷盗事件的局域进行重点布控10余次,针对被盗时段多发期,坚持不定期夜间巡查,有效地扼制了“入室偷盗”事件的频繁发生,打击了企图在村域范围内实施犯罪的违法行为。队员们经常坚持从晚上十点至凌晨四点进行值班,增强了打防结合,以防为主,以打促防的力度,村连续创下三月无盗窃案件发生。在支村两委和全村老百姓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社区警务室,接警出警,快速打击犯罪行为。
在镇党委、政府、派出所指导安排下,在村村部设臵警务室,大大提高了村域治安犯罪事件的出警速度,使案件的侦破取得实效,维护了正义,威慑了治安犯罪违法行为。
村支村两委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深化了“平安”建设工作;有效应对了全村不稳定不和谐的问题,快速处理问题事件发生的萌芽状态,率先推进了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做到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了全村农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四、村级人民调解工作逐步完善,医患调解效果显著。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支村两委的直接指导下,本着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原则,对调解事件及时到达现场,控制双方矛盾产生的过激行为,维护和谐稳定的局面。今年已成功调解医患事件4起,受到了市、县各级综治部门和医患双方的好评。
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反邪教工作机构健全,措施得力。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大力配合下,支村两委统一协调,把握关键环节,大力宣传,落实机构责任人,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打击邪教组织行为。反邪教观念深入人心。由于具体工作的深入开展,措施得力,社会局面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满意。
村依法治村工作由此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就目前发展形势,依法治村工作任重道远,村支村两委将和全村老百姓一起共同努力,创建一个平安,实现一个和谐。我们更期待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怀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