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俄语培训:俄罗斯农业概况

时间:2019-05-12 14:1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都俄语培训:俄罗斯农业概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都俄语培训:俄罗斯农业概况》。

第一篇:成都俄语培训:俄罗斯农业概况

成都外国语专业学校:成都俄语培训学校俄罗斯农业概况

从60年代以来开始实行集约化经营,主要是全盘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科学化和知识化,从而逐步改变以前的粗放经方式,使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高。

俄罗斯农业中的主要项目,如谷物、马铃薯、亚麻、肉乳等产品,占原苏联的1/2到1/3。近年来农业生产发展水平速度受到动荡局势的影响;1991年农工综合体产品总值,包括农业总产值比1990年减少5%,并低于最近5年的平均产值;1991年,国家谷类收购量达2250万吨,比1990年低34%,是最近25年以来最低的一年;1991年国家向日葵收购量170万吨,比1990年少产25%。国家土豆收购量470万吨比1990年少产6%,国家蔬菜收购量440万吨,比1990年少产28%;1991年,向国家交售油料的数量是近6年以来最低的,土豆和蔬菜交售量是近18年以来最低的;但1992年10月国家已征购到12300万吨粮食,较去年增加150万吨,粮产量为250万吨,较去年增加50万吨,土豆产量基本与去年持平。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年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值的57%。十月革命后,原苏联经历了一条曲折的农业发展道路。

50年代以前,原苏联全力发展重工业,加上国内战争、卫国战争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政策失误的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缓慢;50年代中期起,农业开始得到重视,旧的农业体制和政策都得到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60年代,开始从粗放式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扩大农业投资,促进了农业发展;但70年代到80年代初,农业生产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实行了扩大农庄农场自主权,改善农村经济关系,采用各种承包制、租凭制,改变农业投资取向,加强基础设施和农业社会改造等措施,试图挖掘农业的发展潜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力争在短期内解决食品供应问题。

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混乱,从原苏联晚期开始,农业就处于滑坡状态;1990年起,农业产值呈负增长;1991年,俄罗斯农业产值下降5%;到1992年,农业产值下滑速度更快,下降幅度达12%,畜产品下降幅度更大,如头9个月肉产品产量下降27%。

种植业

俄罗斯的种植业主要包括谷类作物、经济作物(棉花、甜菜、向日葵、亚麻等)以及土豆、蔬菜、瓜类、水果和饲料作物等生产部门。

本文有成都外国语专业学校俄语培训老师整理发布!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种植业以谷物为主,其播种面积占全部播种面积的90%;1909~1913年,谷物年均产量为7250万吨,其中每年出口15%。

十月革命后,种植业遭受到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以及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破坏,生产发展缓慢;50年代以来,种植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内部结构也得到了调整,1950年种植业中谷物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经济作物占8.1 %,土豆、蔬菜和瓜果作物占

7.4 %,饲料作物占14.5%,1988年,种植业中谷物种植面积占54%,经济作物占6,4 %,土豆、蔬莱和瓜果作物占4 %,饲料作物占到34.6%;1988年与1950年相比,谷物播种面积比重有所下降,而饲料作物比重则明显上升。

1.谷类作物

50年代中期,由于大面积垦荒,迅速扩大了谷物播种面积,谷物产量大幅增加,60年代初,由于农业政策的严重失误和垦荒地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谷物产量增长缓慢;60年代中期,俄罗斯农业生产开始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增施化肥、培育优良品种、改良土壤和兴修水利等措施,谷物产量有所提高,1976~1980年平均谷物产量比60年代上半期提高56%,同期谷物单产量提高了54.9%,1981年到80年代后期,由于旱灾和经营机制方面的问题,谷物产量持续下降。

数十年来,尽管谷物生产有了大幅度增长,但由于饲料粮消费量的不断上升,俄罗斯每年需大量进口粮食;近几年,对粮食的进口需求量日胜一日。

在谷物播种面积中,小麦占重要地位,小麦的产量和国家收购量在谷物中均占首位,小麦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40%,产量占总产量的39%,国家收购量占总量的48%;在小麦播种面积中,春小麦占2/3,但单产较低;冬小麦单产比春小麦高得多,大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小麦。播种面积占谷物播种面积的26%,总产量占到谷物总产量的27.1 %。

燕麦的播种面积比40年代减少了40%,但其单产高于大麦和春小麦,适于作饲料,播种面积占谷物总面积的10%左右。

黑麦的播种面积不断缩小,这是单产较低没有较高生产价值的原因所造成;此外,俄罗斯远东地区还种植水稻,另外还生产高粱、养麦等,但种植面积不大,产量也不多,不占重要地位。

2.经济作物

俄罗斯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甜菜、亚麻和向日葵等。

十月革命后,政府为了发展经济作物,采取了增加投资、提高收购价格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因此,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不断上升。

棉花的生产在十月革命后得到迅速发展,播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增长了一倍半。

亚麻是俄罗斯的传统纺织原料之一,其种植面积一直在减少,主要原因是其收获和加工的机械化程度低,费劳力,而亚麻的种植主要分布在劳动力十分缺乏的中央黑土区,亚麻单产量也较低。

向日葵籽是俄罗斯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其播种面积约占全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的3/4,产量约占80%;滁此之外,油料作物还有亚麻籽、棉籽、大豆、油菜籽、大麻籽,但产量都不是太多。

3.上豆、蔬菜和瓜果作物

土豆是俄罗斯居民的基本食品之一,但是土豆产量日益下降,主要因为,一部分土豆生产者是个人副业者,随着农村居民的减少及其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土豆生产量下降,二是种植土豆机械化程度低。

战后,蔬菜种植面积,一直都保持不变,其中约有2/3是水浇地;俄罗斯人均年消费量为100公斤。

瓜类作物的种植主要是西瓜、甜瓜和南瓜,俄罗斯盛行水果和浆果,为了提高水果产量,俄罗斯建立了大型果园;目前,鼓励农村居民发展果园合作社,农庄农场协助合作社建立基础设施,并提供农业技术与各方面服务。

畜牧业

俄罗斯的畜牧业包括的主要部门有:养牛业、养猪业、养羊业、养禽业;此外,还包括小规模的各个部门,如养马业、养蚕业等;当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畜牧业的意义会越来越大。

十月革命前,俄国畜牧业的经营方式落后,畜产品产量不高,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农畜产品产量减少,到20年代末,已经超过1913年,然而,在农业全盘集体化期间,由于政策严重失误,使畜牧业遭受重大损失,加之二战的巨大创伤,直到1950年后,畜产品产量

尚未恢复到1913年的水平。

50年代中期后,俄罗斯采取了增加投资、加快发展专业化和集中化、提高畜产品的收购价格、扩大质量差价和加强科研工作、采用科学的饲养工艺、加强饲料基地等措施,大大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俄经济衰退,投资危机、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致使畜牧业大大停滞不前,畜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1992年头9个月,畜产品产量就下降21%。

1.养牛业

这是俄罗斯规模较大的畜牧业部门,目前这个部门提供98%的奶和40%以上的肉;此外,还提供高质量的皮革原料。

全俄饲养的牛,80%是由农庄农场、跨单位组织或其他农业生产企业饲养的,另外20%由个人副业饲养。

80年代末,奶牛业的专业化和集中化水平有所提高,有的地方出现了奶牛业跨单位综合体或养牛联合公司,其内部分为繁育、育成、饲养及产奶、加工饲养等专业化企业,以提高生产效率。

2.养猪业

这是俄罗斯第二大畜牧业部门。按标准头数计算,养猪业约占牲畜总头数的15%;养猪业提供肉类、皮革、猪鬃和其他轻工原料。

近些年来,养猪业进行了技术改造,逐渐建立了许多工业型大猪场,内部分为专业化繁育、肥育企业等具有完整工艺的大型企业,此外,还有专门从事良种畜培育和繁育的猪场,负责提供优良种猪。

3.养羊业

这也是畜牧业一大部门,按标准计算,绵羊和山羊占牲畜总数的14%;该部门主要提供肉、奶、油脂、羊毛、羊皮等;由于养羊业产品价格偏低,处于低赢利状态。所以,养羊业发展缓慢。

4.养禽业

这是俄罗斯一个作用日渐提高的畜牧业部门,养禽业提供高营养价值的肉、蛋以及绒毛和羽毛。

目前,俄罗斯养禽业产品的主要供应者是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提供的产品大大超过了副业,这改变了60年代以前主要靠个人副业提供禽产品的状况,这是俄罗斯大力发展机械化养禽场,实现了养禽工序的综合机械化的结果。

畜牧业部门结构近20年来变化较大;其中,养禽业由于技术改造和工厂化饲养方法的采用,发展速度最快,肉用养牛业发展也较快,而奶牛业由于工厂化程度低而发展也较慢;在养猪业中,肉用和腌肉用方向得到较大发展,这方面的产品,居民需求量很大。

从肉类总平衡表的结构来看,猪肉和羊肉的比重下降,牛肉和禽肉比重上升,这主要是经济发展总水平的提高、产品消费量的增长和食品结构的完善起着重作用。

发展畜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建立可靠的饲料基地,它对增加牧畜头数和提高其产品率以及增加产品产量和降低成本有直接影响,俄罗斯饲料作物,以多年生牧草面积最大,此外有一年生牧草、玉米、大麦、燕麦、豌豆、饲用黑麦、粮豆作物、瓜类作物等。

另外,在农业集体化后,俄罗斯允许农庄庄员和国营农场职工经营个人副业,作为农村居民的收入补充,个人副业主要是经营畜牧业,其畜牧业产值约占其全部产值的2/3。

第二篇:俄罗斯军事词汇 俄语

俄罗斯军事词汇

武装力量 Вооруженные Силы

陆军 Сухопутные войска

俄军(不包括海军)Россиийская Армия

国土防空军 Войска противовоздушной обороны(ПВО)

国防部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обороны

空军 Военно-Воздушные Силы(ВВС)

国防部长 министр обороны

海军 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й Флот(ВМФ)

总参谋部 Генеральный штаб(Генштаб)

边防军 пограничные войска

总参谋部长 Генерального штаба

内卫军 внутренние войска

陆海军总政治部 Главное 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Российской Армии и 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го Флота

远东军区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ы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

总政治部主任 начальник Главного политическ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后贝加尔军区 Забайкаль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

总后勤部 Управление Тыла

西伯利亚军区 Сибир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

总干部部 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кадров

中亚军区 Среднеазнат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

总军械部 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вооружения

土耳其斯坦军区 Туркестан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

总财务部 Центральное финансов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莫斯科军区 Москов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

总监察长 Главный инспектор

基辅军区 Киев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

建筑和营房部 Строительное и квартир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白俄罗斯军区 Белорус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

部长 начальник управления

列宁格勒军区 Ленинград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

战略火箭军 Ракетные войска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

波罗的海沿岸军区 Прибалтий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

外高加索军区 Закавказ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

喀尔巴阡军区 Прикарпат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

伏尔加河沿岸军区 Приволж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

奥德萨军区 Одес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

乌拉尔军区 Ураль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

北高加索军区 Северо-Кавказ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

第三篇:俄罗斯军事与地理概况

一、基本概况

俄罗斯联邦,亦称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1707万多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面积的76%),整体呈长方形,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波兰、白俄罗斯等,西南是乌克兰,南有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等,东南有中国、蒙古、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

历史上,俄罗斯历史始于东斯拉夫人,亦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1223年,蒙古人占领基辅,统治俄240年。后为莫斯科大公国,再后是俄罗斯帝国,接着是苏联时期,最后就是现在的俄罗斯联邦时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虽无能力继承苏联的超级大国的地位,但仍被国际承认为极具影响力的世界性大国,亦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经济一度面临困境,不过目前经济状况有了决定性的改善。

现在,俄人口有1.419亿,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西部发达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52—77人,而东北部苔原带不到1人。民族有130多个,其中俄罗斯人占79.8%,主要少数民族有德意志、鞑靼、乌克兰等。俄语是俄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共有30多种语言,在该共和国境内可与俄语一起使用。其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信奉东正教,5%信奉伊斯兰教。

二、自然条件

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即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复杂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各地气候差异明显:东欧平原西部气候较温和,西伯利亚地区冬季非常寒冷,北冰洋沿海为极地苔原气候。另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近五分之四的人口、大部分城市和首都莫斯科均在欧洲部分;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自然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其中的森林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储量的1/4,其采伐量位居世界第四。但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西北和远东各联邦区。且大部分森林为北方针叶林,南方以混阔叶林为主;俄罗斯河流、湖泊密布,水利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河流多达10万条,著名的有伏尔加河、叶尼塞河(水流最湍急)、勒拿河(全国最长)、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里海;另俄水力资源很丰富,在大小河流上建了大量的水电站。河流结冰期比较长,但河流之间修建了运河,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内河航运几乎覆盖了整个欧洲平原;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铁矿、石油、天然气、铜等均居世界前列。钾盐、石棉、石墨、菱镁矿、金铡石的储量及产量也都较大。生物资源总量有2580多万吨,渔业资源更为丰富,约2300万吨。

三、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方面,俄罗斯是世界经济大国。2000年之后俄罗斯的经济迅速恢复发展。2012年,俄罗斯GDP总量为2亿美元。俄罗斯经济以丰富的资源为坚实后盾。重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森林工业等部门发达。主要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近年来俄的电子计算机工业、宇航航空工业、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特别是俄的国防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独特的地位,实力雄厚,其武器产品出口到全球各地。俄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等,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

至于军事基地,俄现存军事基地共7个。包括2个海军基地,分别位于乌克兰的塞瓦斯托波尔和叙利亚的塔尔图斯;1个空军基地,即位于吉尔吉斯斯坦的坎特基地。陆军基地除位于格鲁吉亚巴统和阿哈尔卡拉基两处基地外,还有驻亚美尼亚久姆里(4000人)和驻塔吉克斯坦(7000人)的两处基地。除此之外,俄罗斯还拥有多处海外军事设施。俄航天兵在白俄罗斯的巴拉诺维契和阿塞拜疆的加巴拉分别租用一处导弹预警雷达站。俄海外维和部队的分布情况如下:阿布哈兹——1500人,南奥塞梯——900人,德涅斯特河沿岸——近1000人(包括弹药库的警卫),塞拉里昂——150人。

目前俄贝加尔湖地区军事基地主要部署在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和赤塔三个地区。伊尔库茨克是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最大的城市,是欧亚铁路大陆桥海参崴——鹿特丹的重要站点伊尔库茨克历来是俄罗斯后贝加尔湖地区重要军事重镇,军事设施依旧完整,其有伊尔库茨克SS-25导弹基地、库图利克导弹基地等;乌兰乌德市西距伊尔库茨克378千米,部署有SU-25对地攻击机;赤塔军事基地是俄罗斯后贝加尔湖地区规模最大的军事基地。赤塔距北京直线距离1200千米,中苏对峙时期是对中国乃至北京最大的威胁。赤塔军事基地军兵种结构完整,规模浩大。但接近中国方向有所收缩。其有赤塔陆军装甲集群、多姆纳空军基地(该地区最大空军基地)等等。

四、军事交通条件

交通运输上,俄是个现代交通十分发达的国家,有巨大交通运输潜力,各类运输方式俱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都起着重要作用。总体,交通线欧洲部分密集,亚洲部分稀疏。其中,铁路线和管道数量多,铁路运输是俄罗斯交通业的基本形式,全国主要铁路干线呈放射状分布。莫斯科是全国最大交通枢纽。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干线是俄罗斯铁路中最重要的两条干线,它们对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意义重大。铁路干线长8.76万公里,占世界铁路干线的7%。俄罗斯公路长75万公里。汽车运输是俄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占全国全部货运的80%和客运的50%。但俄公路的路况欠佳,客运和货运车辆的车况不甚理想。水运方面,主要海港位于波罗的海、黑海等,包括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等;空运上,俄航空事业非常发达,有130余条国际航线。首都莫斯科是最大航空中心。至2005年底,俄运行机场总数393个,其中国际机场70个,主要机场有莫斯科的谢列梅杰沃2号国际机场等。但机种仍以国产飞机为主。

五、军事实力方面

军事实力上,首先,俄军事非常强大。和美国一样拥有着全球最强大的核武库。武装力量主要由陆军、空军、海军三大军种和战略导弹兵、太空兵、空降兵三个兵种组成。武装力量中军人数量为113.4万人。武装力量除正规军外,还包括边防、内务、安全、政府通讯、民防和铁道部队。武装力量由议会、总统、政府按宪法规定的权限共同指挥,总统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实行义务兵与合同兵两种兵役制度,服役期限分别为:舰队水兵2年,其它士兵1年半,受过高等教育的1年等。俄海军还拥有太平洋舰队、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和里海独立区舰队。另,俄近年加快打造“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编队。此举被认为对俄罗斯重建海基战略核威慑力量具有里程碑意义。再过10年,像“白杨”M2洲际导弹、“黑豹”主战坦克、苏—47“金雕”超级战斗机、隐形核动力巡洋舰等一大批世界顶尖级武器陆续服役。俄预计将在2020年前投入4.6万亿卢布更新海军装备。今后的重点将是发展具有纵深打击能力的精确制导武器、作战指挥系统(C3I)等。

简单介绍一下俄罗斯海军17.15万人(含海军航空兵、海军步兵及海岸防御部队)。编有4个舰队。海军战略核力量 约1.3万人,装备战略导弹核潜艇19艘,携载弹道导弹324枚,其中:“台风”级3艘,携载弹道导弹60枚;134级7艘,携载弹道导弹112枚;D3级7艘,携载弹道导弹112枚;D1级2艘,携载弹道导弹40枚。攻击潜艇:43艘,其中“奥斯卡”级8艘、“阿库拉”级8艘、“赛拉”级3艘、Y级1艘、V3级7艘、“基洛”级12艘、T级3艘、F级1艘。其他潜艇5艘。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级1艘。巡洋舰:7艘,其中“基洛夫”级2艘、“光荣”级3艘、“卡拉”级1艘、“肯达”级1艘。驱逐舰:17艘,其中“现代级”7艘、“卡辛”级2艘、“勇敢”级8艘。护卫舰:10艘,其中“克里瓦克”2级2艘、“克里瓦克”1级7艘、“无畏”级1艘。巡逻艇:39艘。导弹快艇:54艘,其中“塔兰图尔”级29艘、“纳努契卡”级20艘、“迪嗄什”级2艘、“玛特卡”级3艘。鱼雷艇:6艘。水雷战舰艇:72艘。登陆舰艇:25艘。支援辅助舰船:436艘

俄罗斯空军 约18.46万人编有远程航空兵指挥部(空军第37集团军)、战术航空兵、军事运输航空指挥部(空军第61集团军)和空军航空训练学校。

远程航空兵指挥部(空军第37集集团军)编2个师。装备战略轰炸机:83架,其中图-95型68架,图-160型15架。轰炸机:图-22M-2/3型158架。侦察机:40架,其中图-22M-2/-3型10架、图-134型30架。加油机:伊尔-78型20架。战术航空兵装备轰炸机和强击机:575架,其中苏-24型轰炸机350架、苏-25型强击机225架。歼击机:880架,其中米格-29型260架、苏-27型340架、米格-31型280架。侦察机:135架,其中米格-25型15架、苏-24型120架。预警与控制飞机:16架。电子战直升机:60架。教练机:155架。空空导弹:AA-

8、AA-

10、AA-11型若干枚。空地导弹:AS-

4、AS-

7、AS-

10、AS-

11、AS-

12、AS-

13、AS-

15、AS-

17、AS-18型若干枚。地空导弹发射架:SA-2型50部、SA-5型200部,SA-10/S-300型1900部。军事运输航空兵指挥部(空军第61集团军)编2个师,装备伊尔-76M/MD、安-

12、安-

22、安-124型运输机约280架。空军航空训练学校5所,装备教练机约1150架。

俄战略火箭军的基本任务是实施战略威慑,在核战争中与其他战略核力量一起遂行毁伤敌最重要目标的任务。它主要由火箭集团军、导弹—太空防御部队和军事航天力量三部分组成。目前,俄战略火箭军约有17万人,编为4个火箭集团军(共19个火箭师,每师7000—8000人)、1个反导弹防御系统集团军、1个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和太空监视与防御系统集团军、3个航天试验与发射场、1个航天器试验与控制总中心、9所高等军事院校,以及数个靶场、训练中心、修理厂和直属基地。目前的战略火箭军装备有两代5种型号共796枚洲际战略导弹,其中第四代战略导弹PC-20型(北约称为SS—18型)180枚,每枚10个弹头,命中精度260-430米;PC-18型(SS-19)160枚,每枚6个弹头,命中精度300米。第五代战略导弹PC-22型(SS-24)46枚,每枚10个弹头;PC-12M“白杨”型(S$-25)370枚,为单弹头;“白杨”-M型(SS-27)40枚,为单弹头。第四代战略导弹大多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研制并装备部队的,主要为地下井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具有可打击多个目标、命中精度高、生存能力强、作战灵活性较强等特点。

第五代战略导弹是俄军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其中SS-27即“白杨”-M,是俄罗斯于90年代采用最先进技术研制成功的最新型战略导弹,是一种单弹头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具有机动能力强,命中率高,飞行速度快,不易被探测到,更不易被察觉到的技术性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略弹道导弹,被喻为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最大“克星”。其技术先进之处在于在分系统上应用了最先进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具有特殊弹道的弹头、命中精度更高的制导系统以及快速发射等新技术成果。“白杨”-M导弹的发射重量为47。1吨,投掷重量1。2吨,配备一个当量为55万吨的核弹头,射程10050公里,使用寿命为15年。“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分固定式和机动式两种,既可机动发射,也可从地下井发射。其技术性能和作战效能要比美国现役陆基战略导弹领先5-6年。从技术上讲,“白杨”-M能对付世界上任何一种反导弹防御系统。“白杨”-M导弹具有极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突防 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军旗能力和打击能力也相当强。它能在任何条件下摧毁指定目标,其弹头只有在碰到其他导弹撞击时才有可能被击出轨道,而这种概率又微乎其微。“白杨”-M导弹上装有准确的引导和控制系统,使导弹可以丝毫不受电磁脉冲干扰。因此,虽然每次“白杨”-M导弹试射,美国卫星都极力跟踪,但美国至今都不明白它是如何躲过电子检测系统的。

目前该导弹已进行了近十次试射,装备了战略火箭军的两个火箭团,共计40枚。俄计划从2000年起加快这种最先进导弹的部署速度,每年部署40枚左右,到2005年使战略火箭军拥有160枚这种导弹。

六、境内著名战役

我们说目前中俄双边关系相对稳定,这对双方都有利。中俄在历史上有过的不愉快战争等不再一一述说了。只稍稍说一下俄境内两次著名的莫斯科战役,一般认为是严寒天气帮了俄罗斯的忙。具体,第一次莫斯科战役,俄军统帅库图佐夫指挥撤退,将拿破仑引进腹地。并且沙皇成功地诱使拿破仑举行了政治谈判,从而使法军丧失了六星期的宝贵时间,一直拖到严冬降临。法军据守空城,既无粮草又无给养,严寒袭击,疾病流行,死亡累累,被迫撤退。一路上又遭到俄军和人民游击队袭击,返回尼门河的法军只剩下两万人,拿破仑独自狼狈地逃回巴黎。129年后同一天,即1941年6月22日凌晨,希特勒出动500多万军队,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妄图在一两个月内打败苏联。由于苏联人民的英勇抵抗,加上这年冬天提早来临,德军缺乏冬装、燃料和粮食,经40天激战,苏联人民歼敌50万,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

第四篇:广西农业概况(推荐)

广西农业概况

2007年06月20日

一、自然资源优势 广西土地资源概况

(一)土地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广西在区域上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

1.山地 山地是广西主要的土地资源类型。1995年末统计,海拔在400米以上的中低山山地面积为932.5万公顷,占广西土地面积的39.4%(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山地占23.5%;400米~800米的低山占15.9%)。广西山地以山高、坡陡(坡度30°~40°)、切割深、光照少为特征,主要分布于广西东北和西部;在土地利用上,以林、牧业为主,是广西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基地和牧草地,进一步开发利用潜力大。

2.丘陵地 丘陵地海拔为200米~400米,面积为684万公顷,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28.9%,是仅次于中低山以外的主要山地资源类型。其主要分布于中低山地边缘及主干河流两侧;以桂东南、桂南、桂中一带较为集中。这类土地与中低山地相比,有坡度缓(坡度5°~25°)、土层厚、谷地宽、光照条件好、人类活动频繁等特点;在利用上多宜性较突出,诸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尤以林地、旱坡草地为主,土地利用上有较大潜力。目前制约因素主要是缺水,土壤较贫瘠,生态脆弱,如利用不当,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易恢复。

3.石山 广西是中国主要的岩溶发育区,石山分布面积为435.4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8.4%是广西比较特殊的土地资源类型;主要分布于桂西、桂中、桂西南、桂东北及桂西北局部地区。石山山地以山高、坡陡、植被少、土层稀薄、蓄水性差为显著特征,素有“九石一土”之说,是人类生活自然条件较恶劣的地区,目前广西606万贫困人口,136万特困人口中的大部分就分布在这一类山地中。在土地利用上,以灌杂术和旱地为主,旱、涝频繁,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

4.台地 台地海拔在200米以下,面积为149.1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主要分布于桂南、桂中、桂西南、桂东南一带。该类土地一般地面平坦、起伏和缓、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是人类劳动、生活的主要区域,条件仅次于平原土地类型;在土地利用上以农业为主,是广西旱作农业、经济作物、果木林的主要种植区。但由于其地势相对平原较高,往往因水源缺乏致使土地利用不够充分。宜农荒地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域内,有很大的开发潜力。5.平原 广西平原面积为553.8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3.4%。主要有沿海、沿江的河流冲积平原及岩溶区的溶蚀平原、中低山区的山前冲积平原等。平原面积比较狭小,最大的浔江平原仅629平方公里。平原主要分布于桂南沿海、桂东南、桂中及左江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水源充足、光照条件好,十分有利于发展农业,是目前广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也是工矿居民、城镇聚集区。土地利用相对较充分,目前大部分已开垦成水田或旱地,如郁江一浔江沿岸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玉林盆地等是广西水稻、甘廉、花生、水果等的主要生产区域。

6.水域 广西水域面积为47.3万公顷,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以河流、水库、湖泊、塘、泉为主。其中,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37条,有大中小水库4,439座,塘坝7.4万座,是广西渔业养殖、农业灌溉、水力发电、水上交通的主要区域,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另外,广西还拥有沿海滩涂面积1.005平方公里;浅海0米~5米水深面积1,438平方公里;5米~10米水深面积1,159平方公里;10米~15米水深面积1,206平方公里;15米~20米水深面积2,685平方公里。目前仅滩涂及0米~5米浅海得到一定的开发,进一步开发潜力大。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

1.土地利用

(1)耕地。据1995年统计,广西耕总面积为261.42万公顷,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11.04%。其中:水田为154.03万公顷(保水田为108.47万公顷),占58.9%;旱地107.39万公顷(水浇地5.76万公顷〉,占41.1%。现有耕地面积居全国第18位,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22位,属地少人多省区之一。广西耕地的地区性分布差异较大,70%耕地分布在桂东、桂东南的平原、台地及丘陵区中,并以水田为主,水田面积占当地耕地面积的75%以上;而桂西及桂西北山区,尤其是岩溶山区,耕地则零星分布于山间谷中,且多以旱地为主。大面积连片的耕地相对集中在浔江平原、南流江三角洲、宾阳一武陵山前平原、玉林盆地、左江河谷、南宁盆地、湘桂走廊、贺江中下游平原、郁江横县平原、钦江三角洲、宁明盆地等。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除少数高寒山区外,基本实现双季稻生产;旱地则以种植玉米、甘蔗、花生、薯类等作物为主,主要分布于桂中、桂南低山、丘陵、台地区,近几年,随着糖业基地建设发展,甘蔗已逐渐成为旱地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广西耕地以红壤为主,土壤的有机质及磷、钾等矿物元素含量低,而且大多数耕地土层比较浅薄,土壤较为贫瘠。据1982年土壤普查,在耕地面积中缺氮的占83%,缺磷的占85%,缺钾的占87%;耕作的土壤有67%是酸性土,碱性土占33%。

(2)园地。广西园地面积为68.15万公顷,主要包括果园、茶园、桑园等,其中以果园为主,1995年果园面积达63.7万公顷,是全国亚热带、热带水果主要产区之一。区域分布有桂中一桂东北的柑桔,右江河谷的芒果,桂南、桂东南的龙眼、荔枝、菠萝、香蕉,以及桂东北的柚子等。茶园面积为2.7万公顷,各地均有零星分布,以灵山、龙州、柳城、玉林、百色等地相对集中。桑园面积较小,约1.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浔江、钦江、蒙江、融江沿岸河滩及丘陵坡地。

(3)林地。广西林业用地面积为1,319.6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813万公顷,疏林地114万公顷,灌木林地157万公顷。1995年森林覆盖率为38.2%。森林分布桂北多于桂南,四周多于中部,已初步形成桂北、桂西和桂东三大林区,其面积占全区森林面积的46.6%以上。林地构成种类较多,有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特种林、竹林等,其中以用材林面积最大,占有林地面积的70%。各地林种、树种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大体以北纬23°线为界,南部为具有北热带特点的季雨林、沟谷雨林;北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拔400米以下的山地,水果、经济林分布广泛,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主要生产松杉、毛竹等。总体看,松木占优势,占各类树种的63%左右,而岩溶区则以灌木林为主,丘陵、台地多为人工林。

(4)草地。广西草山、草坡多,面积广,在南方各省区中排在四川、云南之后,列第3位。全区共有各类草地面积869.9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6.8%,其中可利用面积650.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5%。主要分布于桂西北、桂北、桂西南中低山地及丘陵区中,台地及平原相对较少。除桂西北人口稀少、交通闭塞的山区仍保留有连片、大面积的草地外,多为零星分散,呈农地、林地和牧地交错分布状况。全区10公顷以上的连片草地有27,481处,其中万亩以上连片草地仅897处,面积为191.8万公顷,占全区草地面积的22%。从数量上看不少,但各片几乎都是天然草地,草的质量较差,载畜量低。主要分布于隆林、西林、田林、那坡、环江、南丹、罗城、富川、钟山、龙胜等县,开发利用潜力大。

(5)城市居民及工矿用地。1995年广西建设用地为388.7万公顷。其中,建成区面积4.76万公顷,工业用地1.02万公顷,居民用地1.25万公顷,公共设施用地5,300公顷。城市居民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平原、台地区,以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为中心城市,辐射外围低山丘陵及河谷平原零星分布;大部分工矿企业随城镇或沿交通要道建设,部分工矿企业建于资源丰富的中低山、丘陵区中。

(6)交通用地。交通用地主要包括公路、铁路、航运、机场、港口等设施建设及附属占用的土地。该类用地面积为12.49万公顷,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0.53%,主要分布于桂中、桂北、桂南的低山、丘陵、台地及平原区。桂西、桂西北及桂东诸地的山地中则以公路用地为主。(7)水域。广西全区水域面积为47.3万公顷,其中可养殖面积16万公顷。目前淡水水域已养殖面积为12.7万公顷,主要以山塘水库为主,但单产较低,如淡水养鱼平均每公顷产量为450公斤~525公斤,水库养鱼每公顷不足112.5公斤,可见广西水面发展养殖潜力较大。

(8)未利用土地。包括宜农荒地及难利用土地。目前广西宜农荒地仅有21万多公顷,绝大部分干旱缺水,土壤瘠薄,交通不便,开发难度较大,主要分布于钦州、南宁、河池、百色、桂林等地区的台地、丘陵中。难利用土地面积有159.2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73%,以广大的岩溶山地为主,为裸岩石砾地,主要分布于桂西、桂中及桂东北。

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在已利用的各类土地资源中,普遍存在着开发利用水平低的问题。①耕地复种指数不高,从气候资源条件看,广西大部分地区可以一年三熟,但1995年复种指数为220%,低于气候相似的广东省利用水平;冬季农田撂荒现象十分普遍;农田单位面积产量低,大多数农作物亩产居全国中下水平,据广西土壤普查资料,有4/5耕地为中低产田。②林业用地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用材林比重大,以马尾松为主,其他林种比重小;在有林面积中,中幼林比重大,约占70%,成熟林比重小;林木每亩蓄积量低,1995年林业产值仅32.56亿元,仅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4.38%。③草地资源开发利用差异大,边远山区草地利用畸轻,牧草自生自灭;而农区低丘和平原草地,尤其是居民点附近草地,利用畸重,严重过牧超载,牧草由高大禾草演变为低矮禾草;一些不合理的放牧造成水土流失,生态失调。④水面养殖粗放,产量低;海洋滩涂利用率仅为18%。

(2)土地利用不合理,对耕地重用轻养,地力日益衰退。由于广西的耕地多数为红壤土,土壤的理化性质差,加上化肥用量日益增加,绿肥种植面积和农家肥使用逐渐减少,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氮磷钾比例失调。城市、经济开发区发展过热,大量占用良田,水田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土地资源的开发前景

无论从资源状况、开发条件及开发潜力看,广西土地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1)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广西土地资源开发普遍存在利用粗放、开发程度低、结构不合理和效益差的问题。因此,今后要科学、合理、充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走资源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土地资源实行开发、保护、节约并重,综合开发,提高效益。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稳定耕地面积;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改造中低产田,改良土壤,砌墙保土,修建梯田,兴修水利,扩大耕地灌溉面积;加速发展生态农业,指导农民科学耕作,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实行轮作、间作、套种、混种多层次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土地;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逐步提高土地经营集约化水平。调整森林林种、树种结构,发展优质、速生、丰产树种、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规划开发利用草场,扩大人工草场面积,推广种植优质牧草,提高草场载畜能力。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域,开发荒水、荒滩,建立商品鱼基地和名特优种苗基地,提高可养水面利用率及单位面积养殖产量。

(2)开发利用宜农荒地。①缓坡丘陵红壤荒地。此类宜农荒地面积最大,各地均有分布,但在桂中、桂西南一带分布较多,荒地多连片集中,地势较高(平均海拔200米以上),坡度为15°~20°,宜种木本粮油、果木林、经济林为主,缓坡段可种植农作物。②红土台地类荒地。其面积在广西宜农荒地中居第二位,主要分布在桂东南、桂中盆地一带。其特点是海拔高程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坡度较平缓(10°~15°),红土覆盖层较厚,但土壤透水性强,蓄水性差,土地开发利用方向与丘陵红壤土类基本相同,但要特别注意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③溶蚀平地型。此类主要分布在岩溶地区的溶蚀平地,以桂中、桂西北、桂西南一带较多。特点是地面起伏平缓,坡度小(3°~15°〉,但土质粘重,地面透水、易旱,土壤肥力低,而且局部地区石芽出露、犬牙交错,较难开发利用,适宜发展果林或作为牧地。.④滨海台地类型。主要分布于沿海诸县市。特征是地面起伏平缓,顶部较平,高程一般在50米以下,但地面缺水,地表冲刷严重,土壤贫瘠,目前水利难于解决,主要以种植旱作,发展牧业等为主。⑤海滩滩涂类。分布在北部湾沿岸,除南流江三角洲适合围垦外,余其滩涂主要用以发展海水养殖业。

(3)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宜林宜牧荒山。荒山是广西最主要的荒地资源,面积宽,是土地利用的潜力所在,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中低山地荒山。主要分布在四周的中低山区,此类荒山为历史上长期林木砍伐及毁林开荒所致,其特点是海拔高、坡度陡,且多处于河流源头或上游,因此,利用上主要适宜营造水源林或用材林,对一些坡度比较平缓的山地可以发展牧业。②丘暖山地荒山。主要分布在桂中、桂东南一带。一般坡度较平缓,主层较厚,可林牧开发相结合,山顶、陡坡以造林为主,缓坡可种植牧草,发展牧业或发展经济林、果木林。③石山荒山型。主要分布于岩溶石山地区,该类荒山岩石裸露,土壤稀薄、蓄水能力差,生态脆弱,一经破坏很难恢复,开发利用难度大,应以封山育林为主。

广西气候概况

(一)气候资源的特点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南濒热带海洋,北为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境内河流纵横,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综合作用下,气候类型有以下特点:(1)气候类型多样,夏长冬短。从气候区划而论,广西北半部属中亚热带气候,南半部属南亚热带气候;从地形状况来看,桂北、桂西具有山地气候一般特征,“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小气候生态环境多样化;而桂南又具有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特色。广西冬短夏长,年均温在16℃~23℃之间,以均温来衡量,北部夏季长达4个月~5个月,冬季仅两个月左右;南部从5月到10月均为夏季,冬季不到两个月,沿海地区几乎没有冬季。

(2)雨、热资源丰富,且两热同季。广西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2,800毫米之间,尤以防港市东兴区最多,达2,822.7毫米,降雨量最少的是田阳县,在1,100毫米左右。太阳年总辐射量达90千卡~10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均温≥10℃积温在5,000℃~8,300℃之间,持续日数为240天~358天,降雨量和热量资源分布大体上是由北向南增多。在4月~9月间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5%,雨季恰好与热季重叠。雨热同季,较有利于农业生产。

(3)气候多变,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广西常因季风进退失常造成降雨和气温变率大,旱、涝灾害和“两寒”(倒春寒和寒露风)及台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大。桂西地区多春旱,出现频率达60%~90%,桂东地区多秋旱,出现频率为50%~70%;雨季大、暴雨过于集中,年年发生洪涝灾害,尤其以桂南沿海和融江流域出现频率大。而春、秋雨季内受北方校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几乎每年春季出现倒春寒和秋季出现寒露风天气,危害农业生产。每年4月至7月间,出现大风天气,且影响范围和程度均较大。此外,桂西地区年年降雹,不利于冬季农作物和果木生产。

(二)气候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热量资源

广西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在17℃至22℃之间,最冷月1月的日均温在5.5℃至15.2℃,最热月7月为27℃至29℃。历年来各地出现的极端最高气温多在36℃至42℃,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零下6℃至0℃;年均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都是由北向南递增,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桂西高于桂东,年均温最低的资源县与最高的北海市相比,相差6.2℃。21℃等温线大致与桂西地区的北纬24度线和桂东南区的北回归线一致。此线以南基本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区,其中南部沿海地区和左、右江河谷年均温大于22℃;21℃等温线以北则多属中亚热带气候区。从各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天数和积温来看,广西各地差异较大。≥10℃积温南部沿海地区和左、右江河谷等地高达8,000℃以上,最高达8,306℃;桂北山区以资源、乐业、南丹等较低,在6,200℃以下,最低为4,975℃,相差3,300℃;其分布特点与年均温相似,桂南高于桂北,桂西高于桂东,河谷平原高于丘陵山区。≥10℃积温初日分布规律与≥10℃积温分布规律一致,终日则相反,但终日的东西差异不大,桂南沿海地区初日始于2月中旬以前,比桂东北山区早40天左右,桂西的左、右江河谷的初日在1月底,比桂东梧州、玉林地区早20天左右。≥10℃日均温初终日间隔持日数的分布具有相应的特点,即南长北短,西长东短,河谷平原长,丘陵山区短。其中桂南合浦长达340天,比桂北的桂林市多77天,桂西的百色比桂东的梧州长44天,同纬度的柳州盆地比金秀山区长25天。各地无霜期差异也较大,在284天~365天之间,其分布规律与年均温一致。其中钦州、玉林、南宁3地区大部和河池地区西南部、百色地区东南部等地无霜期在340天以上,尤其是钦州、玉林两地区南部,都安东南部和左、右江河谷等地无霜期长达360天左右,基本无冬季。金秀、资源、灌阳、兴安、贺县、乐业等地无霜期较短,但也达284天~298天。其余地区多为300天~340天。

春季低温烂秧天气和秋季寒露风天气是广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在春季2月至4月,北方有较强的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气流交汇,造成较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影响早稻适时播种,甚至造成大量烂秧。据统计,中等以上烂秧天气10年8遇。在寒露节前后,北方冷空气开始南侵,遇有较强冷空气时,也会造成低温天气(称寒露风),影响晚稻的正常抽穗、开花和灌浆,增加空壳率。对灿稻常规品种而言,受寒露风影响的始现日期,桂北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末,桂中在I0月中旬,桂南一般在10月中、下旬。2.降水资源

广西是全国降水量比较多的地区之一,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毫米至2,000毫米,时空分布差异大。3个多雨中心分别位于东兴、昭平和永福附近。各中心附近的年平均降水量都在1,900毫米以上,其中东兴高达2,822.7毫米。以百色为中心的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隆林、西林和以宁明为中心的明江、左江河谷至邕宁一带,为少雨地带,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毫米以下。其余地区在1,200毫米至1,900毫米之间。除地区分布不均外,同一地点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相差很大。如昭平1973年降水曾达2,923.3毫米,而1984年仅有1,304.8毫米,前者为后者的2倍多。

各地的降水日数(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0.1毫米)也有差异,桂北一般平均180多天,而右江河谷和南部沿海不足140夭。在降水日数中,大雨日数占10%至18%,暴雨日数为2%至8%。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也不均匀。5月至9月是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5%。10月至次年4月是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25%。由于年、季降水变化较大,常有旱涝灾害发生,干旱年平均3年2遇。百色地区和南宁、钦州两地区西部及南宁市,春旱在10年8遇以上,其中百色和田阳春旱为10年10遇。桂东北多秋旱,10年5至7遇。雨季期间,特别是6月至8月,每年又有洪涝发生。桂南沿海,融安、融水、永福和巴马、都安等地,堪称广西3大洪涝中心,平均每年2次至6次。3.光能资源

广西太阳辐射较强,唯日照相对偏少。各地每年太阳总辐射量平均在90千卡/平方厘米至13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右江河谷及其以西地区,梧州、玉林地区东南部,以及十万大山北侧的宁明、上思、南宁等地,年总辐射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以上,为全区最多的地区。桂北山区最少,年总发射量在100千卡/平方厘米以下,资源、融安、南丹不足90干卡/平方厘米。

辐射资源丰富只是有利的一面,日照偏少,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广西各地年平均日照时大多在1.300小时~2,250小时之间。左、右江河谷,桂东南和南部沿海较多,有1,800小时至1,940小时,涠洲岛最多,为2,253小时。桂北的资源、龙胜、三江、南丹、天峨和桂中的金秀,由于冬春两季阴雨日数较多,年日照时数仅有1,300小时,是全区最少的地方。4.风能资源

据有关分析结果,在大苗山、大明山、十万大山一线以东,与大瑶山至大容山一线以西的湘桂至黎湛铁路沿线两侧地带,地势较平坦开阔,是冬季风南下和夏季风北上的主要通道,是广西风能资源的高值地带,其中以钦州沿海和湘桂走廊较为丰富,具有利用风能发电、农副产品加工和提水等价值。大苗山、大明山、十万大山一线以西地区,处在云贵高原的东南部,地形较闭塞,风力资源较贫乏,一般无开发利用价值。只有在右江河谷的田阳、田东和都安、那坡等地,由于地形的狭管效应作用,风能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此外,在一些山区的山隘或山顶等局部有利地形,风速较大,也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综上所述,广西气候有优越的条件,也有不利的因素。因此,在发展大农业生产过程中,应从当地的气候条件出发,因地因气候制宜,趋利避害,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是实施经济建设,特别是发展“三高”农业必须重视的重要环节。广西气候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多样,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重点发展当地的名、优、特产品,发展创汇农业,建立经济作物基地,以创造更高的大农业经济效益。

广西生物资源概况

广西地跨北热带、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多样复杂,滋生和蕴藏着种类众多、组成复杂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森林类群多样,伴随而生的东洋界、东南亚大陆热带、亚热带树栖特有动物灵长类、鸡形目难种类、有蹄类哺乳动物、食肉类猛兽、两栖爬行类动物等,以及珍稀植物,种类多,分布广。此外,北部也出现有不少古北界的种类动植物。因此,种质资源相当丰富。

(一)植物资源

广西植物资源丰富,已知有289科、1,670多属、6,000多种。其中,乔木、亚乔木有120科、480多属、1,800多种。国家公布濒危保护植物389种,广西占有113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全国8种,广西有3种;二级保护植物全国有143种,广西有47种:三级保护植物全国有222种,广西有63种。仅中国才有的珍稀植物资源,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银杉属古老植物,最早发现于广西。还有龙州舰木玉,资源冷杉、那坡擎天树、猫儿山华南铁杉、十万大山华南坡垒、广西桫锣、金花茶等。有经济价值的昆虫资源产物有紫胶、五倍子、蜂蜜、白腊虫、虫茶等。野生经济植物和特种用途的树木、灌木、草本等各类繁多,从林中采割流出液体和从树叶、种籽加工提炼的有松脂、安息香、栲胶、橡胶、茴香油、肉桂油、白兰花油、茶油、柠橡油、棒油、山苍子油等,还有用菌丝培植大量香菇、木耳等。

广西主要的珍稀植物有43种,分属22科、36属,大致分四类:孑遗稀有树种4种;珍稀用材树种20种;珍稀经济树种7种;珍稀观赏树种12种。从地理分布上看:主要在桂西南高温多湿的热区和南亚热带常绿阔叶季雨林中,分布于桂南、桂西南的北热带、南亚热带的十万大山、大容山、六韶山、六万大山、大明山,以及中亚热带的大瑶山、九万大山、元宝山等山地,还有在桂北龙胜花坪林区、兴安、资源的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等。

广西主要珍贵树种有银杉、桫椤、擎天树、马尾松、冷杉、短叶黄杉、福建柏、油杉、铁杉(南方铁杉、长苞铁杉)、穗花杉、长叶竹柏、砚木、金丝李、格木、紫荆木、狭叶坡、观尖木、香籽楠、楠木广西青梅、大叶木兰、大叶木莲、华南栲、青钩栲、苏木、见血封喉、凹叶厚朴、蝴蝶果、红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肥牛树、金花茶、叉叶苏铁(云南苏铁)、鹅掌揪、水松、白豆松、蓖子三尖杉、海南粗榧、海南五叶松、翠柏、鸡毛松、从叶红豆、八宝树等。

(二)动物资源

根据调查和文献记载,已知广西有鸟类530种和亚种,隶属于19目、56科,占全国1.186种的44.7%;兽类113种,隶属10目、32种,占全国450种的25.1%;两栖类152种,隶属3目、11科,占全国320种的47.5%。其中:鳖类有20种,占全国24种的83.3%;晰蜴类39种,占全国117种的33.3%;蛇类93种,占全国173种的53.7%。根据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分两级,广西属于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24种,二级保护有119种,还有大量经济药用、观赏动物。

灵长类。广西灵长类动物(主要是猴类)相当丰富,全国有18个品种,广西就占10种,分布遍及全区,主要以桂西南为多。主要品种有白头叶猴、黑叶猴、懒猴、长臂猴、猕猴、熊猴、鼯尾猴、红面猴、四川短尾猴、树鼯等。其中猕猴(恒河猴)又称广西猴,广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白头叶猴为广西独有。

野生兽类。有120多种,广泛分布全区。

野生食肉目。主要品种有大灵猫、大斑灵猫、缟灵猫、棕猫、椰子猫、红颊蒙、食蟹蒙、黄鼬、青鼬、山灌、水獭、华南虎、金钱豹、黑熊、豺等。啮齿目。有巨松鼠、麦氏花鼠、白班鼯鼠、猪尾鼠、拟袋鼠、白腹巨鼠、箭鼠、中华竹鼠、银鼠等。

翼手目。有果蝠、蛸尾蝠、黄蝠、狐蝠等。

偶蹄目。有野猪、赤鹿、小鹿(黄猄)、鬣羚(苏门羚)、林麝、梅花鹿、青羊等。

鸟类。广西鸟类丰富,分布全区各地。共有400多种,约占全国的34%,常见的鸟类有原鸡、冠班犀鸟、长尾阔嘴鸟、红头咬鹃、棕腹橙鸭、夜蜂虎、棕三趾鸠、金猴拟啄、花鸪、竹鸡、斑鸠、珠项斑鸠等。

两栖类。有61种,主要有大鲵、肥螈、细痣庞螈、中国瘰螈、鱼螈、中国树蛙、獭皮蛙、华南西蛙、华南雨蛙、斑腿树蛙、细花狭口蛙、大树蛙、花姬蛙、大头蛙、竹叶蛙、大蟾蜍、宽头大角蟾、小角蟾、隐耳蟾蜍、中华大蟾蜍、淡尾角蟾、黑眶蟾蜍、强婚刺铃蟾等。

爬行类。有126种,主要有胸龟、大头平胸龟、山瑞、鳖、金钱龟、海龟、棱皮龟、玳瑁、丽龟、龟;蛇类,北部湾有青环海蛇、小头海蛇、环纹海蛇、溴灰海蛇、平颜海蛇、海蝰;陆地常见的有大蟒蛇、眼镜王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尖易蛇、菜花烙铁蛇、蝰蛇、烙铁头、竹叶青等;晰蝎类,常见有飞蜥、变化树蜥、丽棘蜥、巨蜥、蛤蚧、瑶山鳄蜥等。其中,蛤蚧是广西有名的药用动物,占全国的80%。著名的瑶山鳄蜥为广西独有,是中国特产。

广西水资源概况

(一)水资源总量 广西为全国水资源丰富的省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河川径流和入境河流,河川径流包含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量,河川径流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广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88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12%,居全国第5位。入境水量为716.7亿立方米。1996年广西人均水资源量为4,138立方米,每公顷为7.2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河川径流为23%,地下水为9.2%。

(二)水资源的分布 广西全区流域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计937条,总面积为2364275平方公里,其中集雨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9条。主要河流分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桂南直流入海域与百都河红河水系。

1.西江水系 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盘江、红水河、黔浔江、郁江、柳江、桂江、贺江,西江流域总面积为30.49万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集水面积共计20.2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集水面积的85.7%,水资源总量约占广西水资源总量的85.5%。

南盘江。为红水河主源,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的源头。河长936公里,广西境内流域面积为4,1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9.43亿立方米,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46.7万立方米。

红水河。自蔗香起经广西乐业、天峨、南丹、来宾等县,至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河长659公里,流域集水面积为43,7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24.99亿立方米,流域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74.67万立方米。

黔浔江。黔海、江自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流经武宣、桂平至梧州与桂江日汇合,河长172公里,河段集水面积为21,680平方公里。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67.9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7.3亿立方米。

郁江。郁江发源于云南广南县境内杨梅山,是西江流域的最大支流。流域集水面积为90,800平方公里,(含越南境内面积),其中中国境内集水面积为79,207平方公里,广西境内集水面积为68,125平方公里。郁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为371亿立方米,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54.46万立方米。

柳江。柳江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南部里纳九十九滩,上游称都柳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第二大支流。河流跨越黔湘桂3省区,流域面积为58,270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373.92亿立方米,河流入境水量为87.4亿立方米,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89.23万立方米,是广西水资源较丰富的河流。桂贺江。桂江和贺江位于广西东部地区,流域集雨面积为26,927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274.7亿立方米。其中,桂江为182.7亿立方米,贺江为92亿立方米。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102万立方米,是广西水资源丰富的区域之一,且降水比其他区域来得早。

2.长江水系

湘江和夫夷水地处广西东北部,流入湖南省的洞庭湖,然后汇入长江。在广西集水面积为8.283平方公里,占广西面积的3.5%,水资源总量为93.06亿立方米。

3.桂南沿海诸河

桂南沿海主要河流有南流江、大风江、钦汪、防城河、茅岭江和北仑河。其中最大的河流为南流江。其次为钦江、防城河,北仑河为国际河流。沿海诸河直流入北部湾海域共计集雨面积为23,230平方公里,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10.2%。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73.6亿立方米(含百都河和粤西河源)。该区现有水利条件较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但降雨时空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年内集中在5月~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80%左右,到冬春季节,一些小河流枯竭,致使沿海地区工业、生活供水紧张,对发展经济建设受到制约。

(三)水能资源

广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752万千瓦,占全国水力资源总量的2.6%,居全国第8位,可开发装机容量达到1,744万千瓦。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红水河、黔浔江、郁江、柳江和桂江的干流上,约占可开发利用的装机容量的85.9%。其中红水河干流可开发装机容量为1334万千瓦,占可开发的水力资源的71.3%。广西可开发大中型水力发电站的装机容量为1,511.9万千\瓦。

(四)水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广西已建成蓄水工程、引水工程、喷灌工程、江海堤围工程、水土保持、水力发电工程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各类型的水利设施29万多处,其中大中小型水库4,439座,引水工程136,499处,初步具备了有一定规模的防洪、灌溉、水土流失的治理,山区人畜用水等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工程体系。据1995年统计有效灌溉面积为147.21万公顷,实际灌溉面积为122.17万公顷,实际供水量为223.72亿立方米,全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23%左右。

展望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所需水资源的供给日益尖锐,江河水资源受到污染也日趋严重,因此,除了管好现在水资源工程,充分发挥其效益外,还需继续新修建一些水资源工程,既要防洪,减少灾害,又能解决供水用水。据水利部门预测,一般年份(频率75%)广西总需水量为414亿立方米,总供水量为414t亿立方米;2010年总需水量595亿立方米,总供水量505亿立方米。频率为95%时,2000年广西总需水量为458亿立方米,总供水量为387亿立方米;2010年总需水量为607亿立方米,总供水量为448亿立方米。根据预测,供需矛盾突出,因此,必须增建一批多目标综合利用的大中型调节水资源工程,这是发挥广西水资源优势,也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目标所在。

广西海洋资源概况

1.海洋捕捞资源

北部湾海域属热带海洋,适于各种鱼类繁殖生产,加之陆上河流携带大量的有机物及营养盐类到海洋中去,使北部湾成为中国高生物量的海区之一。出产的鱼贝类有500多种,其中具有捕捞经济价值的50多种,以红鱼、石斑、马鲛、鲳鱼、立鱼、金线鱼等10多种最为著名,其他海产中的鱿鱼、墨鱼、青蟹、对虾、泥蚶、文蛤、扇贝等品种,以优质、无污染而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声誉。鱼类总资源为75万吨,其中底栖鱼类资源量为35万吨,约占总资源量47%,总可捕量约为40万吨。鱼类集聚大致分为两大类型:①北部湾沿岸区,主要经济鱼类有蓝圆鲹、二长棘鲷、蛇鲻类、断斑石鲈、真鲷、马鲛、青鳞、鰶鱼、海鳗、金色小沙丁、脂眼鲱、鲇鱼、水公鱼、海鲶等30多种,还有鱿鱼、墨鱼、章鱼以及20多种虾类。②北部湾口至湾中部区,主要经济鱼类有蓝圆鲹、金线鱼、多齿蛇鲻、大眼鲷、马六甲鲱鱼等。由于海洋水文条件控制,湾东部和北部为鱼类产卵、育幼水域,以小型鱼类居多,是鱼类资源繁殖保护区;成鱼向湾西、湾中回游,以大中型鱼类为主,是中国尤其是广西渔民的传统捕捞区。北部湾渔场可分为三大部分,渔场面积近4万平方海里。

(1)湾北渔场。从广西沿岸至北纬20度30秒的海域,其中又分为涠洲岛以北禁渔区和涠洲岛以南的近海渔场。前者主要是鱼虾的繁殖场,是鱼类资源繁殖保护区,其中有5个沿海虾场:营盘虾场,白虎头-冠头岭虾场,沙头虾场,防城港一三娘湾虾场,斜阳岛南虾场;2个鱼类产卵场:大风江以东、涠洲岛以北的水域是二长棘鲷鱼的产卵场,龙门江口至珍珠港为蓝圆鲹、真鲷、鲻鱼、断斑石鲈、鸡笼鲳、金色小沙丁鱼、脂眼鲱鱼的产卵场。

(2)湾中渔场。主要是以夜莺岛为中心的渔场。渔场位于几个水团交汇的区域,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海底平坦,底质为沙泥,平均水深只有38米,适于底拖网作业,是优良的底拖渔场。

(3)北部湾南部外海渔场。范围包括北部湾湾口以南80米~200米水深的南海大陆架,是一个新开辟的渔场,大部分为经济价值高的鱼类。据估算,该海域底层鱼类资源为4吨/平方公里,底层鱼类资源为14万吨,中层鱼类资源为5万吨,总共资源量为19万吨,最佳可捕量为9.5万吨,目前尚属开发阶段,潜力相当大。

2.海洋养殖资源

广西浅海滩涂广阔,水质肥沃,生物品种繁多。在10万公顷的滩涂面积中,可养殖面积达6.67万公顷,占滩涂总面积的66.3%,其中近期可利用养殖的滩涂面积有2.67万公顷,分别占滩涂总面积和可养殖面积的26.5%和40%;20米水深以内的浅海面积有65万公顷,可养殖面积达26万公顷,占浅海面积的40%。滩涂养殖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有文蛤、泥蚶和毛蚶、牡蛎、贻贝、瓜螺等贝类和方格星虫、沙蚕、窣蛏(竹蛏)、海胆、三尤梭子蟹、锯缘青蟹、对虾等。从滩涂生态环境看,以南流江口以东的沙滩和沙泥滩,滩涂平坦,淡水较少,盐度较高,适宜星虫、文蛤、窣蛏、毛蚶生产繁殖;南流江口以西的泥滩和沙滩海岸弯曲,河流注入多,海水盐度较低,水质肥沃,适宜星虫、文蛤、泥蚶、沙蚕、牡蛎等生长繁殖。从潮间带分布看,高潮带以甲壳类为主,蟹类最多;中潮带以下以虾类为主。浅海养殖主要有珍贵鱼种、珠贝类、虾类、蟹类、藻类等。

主要的养殖资源有:

①珍珠。广西沿海所产的珍珠驰名中外,在世界上被称为“南珠”,是一个宝贵的养殖品种,珍珠由马氏珍珠贝所产,广西沿海分布面积达数万公顷,主要产于合浦营盘和防城珍珠港两地,可养殖面积为0.47万公顷,其中可供近期开发的最佳面积有466.67公顷。

②牡蛎。分布于广西沿海天然牡蛎资源面积达20多万公顷,可供近期开发利用的面积为3.33万公顷,其中可供开发最佳面积有0.6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茅尾海至大风江口一带海域上。

③对虾。广西沿海均可养殖,但主要以铁山港至营盘、北海大冠沙、光坡至防城港、江平至北仑河口岸段为主。

④青蟹。在广西沿海到处均有分布,但主要以茅岭江、钦江、金鼓江、鹿耳环江、大灶江、大风江、江平、山口、石头埠等岸段为主。

⑤文蛤。广西沿海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区域在大风江口两岸。

⑥泥蚶在广西沿海均有分布,主要产于犀牛脚平山一带、光坡薄寮尾、暗埠江口、西场官井、水儿等海域。

⑦毛蚶。主产于沙田、西场、沙岗、党江、犀牛脚一带海域,天然资源面积约1.33万公顷。

⑧日月贝。主要分布在白虎头东南海域。

⑨江蓠。以大番坡至南流江口和石头埠至营盘一带海域为主。

⑩鱼类。以珍珠港、龙门、石头埠及涠洲岸段为主,可开发名贵鱼类和海参养殖。3.海洋空间资源

广西海岸线东起与广东接壤的英罗港,西至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岸线总长1,595公里,直线距离为185公里,海岸线的曲直比高达8.6:1;有大小岛屿624个,面积为45.81平方公里,岛岸线长354.46公里;浅海滩涂面积为7,500平方公里。其中,20米水深以内的浅海面积6,488平方公里,滩涂面积1,005平方公里。广西海岸线曲折,港湾水道众多,天然屏障良好。从东至西,有英罗港、铁山港、廉州湾、大风江口、钦州湾、暗埠江口、防城港、珍珠港、北仑河口等10多个大中型天然港湾,其中不少港湾具备水深港阔、避风隐蔽、不冻不淤等特点,建港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据初步估计,这些港口可建成120个以上的万吨级深水泊位,开发后年吞吐能力可达1.4亿吨。其中,钦州港、防城暗埠江口、铁山港的泊靠能力可达10万吨级,防城港、珍珠港可达5万吨级,这些潜在的港口资源能够满足海运业向大型发展的趋势,具备与世界各大港口直接往来的条件。目前,广西开发的共21个大小港口,其中仅有防城港、北海港、钦州港、铁山港初步开发为商业运输港口,吞吐能力为700多万吨,开发利用程度很低,潜力巨大。4.海洋生物资源

广西沿海滩涂生物资源丰富,共有47科、140多种,以贝类为主。其中,牡蛎资源量有4,000吨,文蛤资源量有8,500吨,毛蚶资源量有22,000吨,方格星虫资源量有4,000吨,锯缘青蟹资源量有140吨,江蓠资源量有190吨。这些都为滩涂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

广西浅海生物资源也很丰富,在20米水深以内的浅海范围内,有浮游植物104种、浮游动物132种,其年均总量分别为每立方米1,850万个细胞和137毫克;各类海洋生物达1,155种,其中,虾类35种,蟹类191种,螺类143种,贝类178种,头足类17种,鱼类326种。经济生物中,有2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资源量有6,000吨;有10多种经济虾类,资源量有6,000吨;有3种经济头足类,资源量有700吨。另外,北部湾有昂贵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资源也较为丰富。其中:鲎有4种,资源量有数万吨,年产量约20万对;河豚有8种,仅棕斑兔头鲀年可捕量可达1.1万吨;海蛇有9种,沿海的活海蛇年产量约75吨。

二、广西区位优势

广西位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西南端,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国大西南地区的交汇地带,中是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大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等省区市,面积26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亿多,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物产资源,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大西南的开放和开发是十分重视的。1992年5月,中央决定“要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地区出海通道的作用”,从而奠定了广西在全国全方位开放以及大西南联合开放开发中的战略地位的作用。广西既是华南通向西南的枢纽,又是沿海、沿江、沿边的省份;既有适应亚热带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既有方便的水、陆、空交通,又有联接世界各地的通讯网络;既是少数民族地区,又是全国重要侨乡;既有发展迅猛的高科技,又有廉价的劳动力独物的区位优势,使广西成为全国唯一的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第五篇:惠州农业概况

惠州农业概况

惠州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三角东北端,与广州、深圳、东莞交界,毗邻港澳。辖两区(惠城区、惠阳区)三县(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设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乡镇53个、办事处16个、村委会1041个。陆地面积1.1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3.4万,户籍人口343万,其中农业人口139.5万。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GDP)2093.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2.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5.6∶58.4∶36。惠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石化数码新城,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集山、湖、江、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身,有惠州西湖、罗浮山、南昆山、巽寮湾、大亚湾等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15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

惠州全年气候温和、雨量丰富、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农牧业资源丰富,是广东省的传统农业大市和粮食主产区之一。耕地总资源212.2万亩,常用耕地面积173万亩,其中水田113万亩(2010年统计数据)。2011年粮食播种面积180.06万亩,总产60.98万吨;蔬菜147.34万亩,总产214.55万吨;水果85万亩,总产58.88万吨;出栏肉猪185万头、家禽3720万只,肉类总产18.94万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9.87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农业118.54亿元、林业4.36亿元、牧业47.26亿元、渔业16.5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3.17亿元;农业增加 值116.5亿元,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10938元,增长20.5%,增幅连续5年(2007-2011年)达到两位数,连续6年(2006-2011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在全省各地级市中排位第6,比全省平均水平9372元高出1566元。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主要有如下十二个特点:

一是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累计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18个,其中连片面积1万亩以上的10个,0.5-1万亩的33个,标准农田面积58.5万亩,带动示范区50多万农民群众年新增农业产值6.5亿元,人均年增收500元以上。

二是特色效益农业建设加快推进。打造了甜玉米、马铃薯、梅菜、荔枝、龙门年桔、石湾韭黄、特色蔬菜、花卉、优质番薯、大顶苦瓜、淮山粉葛、优质紫红茄等12大特色农产品,形成了7个相对连片5万亩的特色农业产业带,2011年全市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含复种)208.7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冬种马铃薯、甜玉米和供港蔬菜生产基地。

三是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2011年全市共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210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22家、市级89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6家,总销售收入71.5亿元,带动农户22.5万户,户均增收3720元,增长10.7%;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77家,社员9700人,2011年带动农户8.9万户,户均增收3260元,增长6.5%。

四是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加快推进。拥有1家市级农科所,1家市级畜科所,22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每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600多个,开展科技攻关及区域试验项 目50多项,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900多场次,培训农民1万多人次。2011年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6%。

五是农业机械化建设加快推进。2011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7万千瓦,实现农业机械原值9.23亿元。全市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64%。设施农业发展到5万多亩,其中蔬菜3万多亩、水果2万多亩、花卉3000多亩。

六是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惠州农业信息网年发布信息8000多条,日均点击率近1.5万人次,连续2年(2009-2010年)被评为“中国农业百强网站”,连续3年(2008-2010年)被评为“市政府部门先进网站”。

七是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2011年全市累计制定地方农业标准40项,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3个(其中国家级16个、省级13个、市级14个),有“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135家、基地140个、产品303个;有省市级名优农产品87个,其中省名牌产品21个、市名优产品66个。市县(区)两级均建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全市有农业的乡镇(办事处)100%建有农残检测站,每年抽检农产品样品30多万个,总体合格率在98%以上。

八是节能环保和生态旅游农业加快推进。2011年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实用沼气池9834个,其中大中型沼气池1042 个;建成管网式集中供气工程555个,惠及农户3062户;18个猪场实行沼气发电,占全省沼气发电场的60%。拥有博罗航天科技园、惠城区现代农业园、惠阳良井现代农业园、惠东永记生态园、龙门 香溪堡生态旅游区等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点一批。

九是外向型农业加快推进。全市现有出口菜场39个,出口畜禽养殖基地28个,畜禽出口加工企业7家,是内地最大的供港蔬菜种植基地,供港蔬菜约占香港进口总量的40%,供港生猪、家禽和水产品约占香港市场的1/3。

十是现代畜牧业建设加快推进。建设完善现代畜牧业示范基地52个,有国家畜禽标准化示范场7家、省重点生猪养殖场23家,万头以上瘦肉型猪场55个、5万只以上的肉禽场61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5%以上、生态养殖普及率达到70%以上。

十一是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加快推进。累计落实帮扶资金2.5亿元,帮扶村级扶贫项目349个,帮扶贫困户脱贫项目6700多个。全市74个省级贫困村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18个村达到10万元以上;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超过2500元,基本实现脱贫目标。

十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村企合作示范村建设经济合作项目272个,实际投资23.8亿元;企业支持公益项目1591个,县镇村三级和企业共投入8.5亿元。加强名镇名村建设,从2011年起,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作为名镇名村建设专项资金。

下载成都俄语培训:俄罗斯农业概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都俄语培训:俄罗斯农业概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漯河市农业概况

    漯河市: 漯河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共有7个街道、27个镇、21个乡,辖区总面积为2617平方公里,人口260万人。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万人。漯河市是中国食品名......

    海盐农业概况范文

    海盐农业经济情况汇报 海盐县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是沪、杭、苏、甬四大城市的区位中心,是浙江省首批小康县之一。全县陆地面积534.73平方公里,海湾面积537.90平方公里,耕地3......

    嵩县农业概况

    嵩县概况 一、 地理位置 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脉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间,因处于嵩山起脉而得名,汉代臵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县域跨东经111°24'至112°22......

    吉林农业概况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的中部,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生态示范省,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全国“六大林区”、“八大草原”之一。全省幅员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53.78万公顷,占总面积......

    甘肃农业概况

    全省农业发展概况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达1109.7万吨,肉类产量92.3万吨,禽蛋产量11.4万吨,奶类产量53.5万吨;水产养殖面积35.3万亩,水产品产量1.33万吨。农机总动力达到2279万千瓦,耕......

    广西农业概况

    广西农业概况 一、基本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北纬2054-2623、东经10428-11204。东与广东、海南为邻,东北与湖南接壤,北与贵洲,西北与云南相连,西南与越南交界,南濒北部湾,是全国......

    潍坊农业概况(推荐)

    潍坊农业概况潍坊市是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是山东省农副产品的集中产区之一,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祥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科技水平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

    江西农业概况[最终定稿]

    江西农业概况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省内最大河流赣江纵贯全省,故简称“赣”。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