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征信体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分析
征信体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分析
摘要:本文研究银行信贷管理中对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需求,重点是基层银行了解中小企业最可依赖的信息来源和信息类型等方面,并分析了征信系统在降低银企交易成本、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机会和形成信用约束机制中的影响。此外,提出了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部门信息共享等进一步完善征信系统、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一、基层商业银行的征信方式
据对辖内13家银行的现场访谈表明,商业银行了解中小企业最可依赖的信息来源按重要性排序分别为:现场调查、征信系统、企业集群、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监管信息。
(一)现场调查:了解借款人的品质、经营和担保
银行现场调查质量越高,贷款风险度越低,反之,贷款风险度越高。现场调查的重点是借款人的品质、经营、担保。道德品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时代不同,道德标准也在变。一些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全,信息不透明,给信贷人员查实资产负债及具体生产经营状况造成很大难度。因此,借款人的道德品质绝对是现场调查的第一要点。信贷员要通过面谈以及其他各种渠道了解客户的家庭结构、人品、社会信誉、不良嗜好等。经营调查主要客观反映借款人生产经营状况,调查产品市场前景,了解产品销售利润率,掌握获利能力,测算贷款期限与产品生产周期匹配程度,从而预测还贷能力。为获得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信贷员还要到供电、供水等单位,了解公用事业费用支出情况,因为大多数企业要进行生产必须消耗水、电等资源,以此来推算企业的生产规模。对抵押担保物进行调查时,主要核实企业担保能力、抵押资产实际变现能力,保证担保法律效力和足值变现。
(二)利用征信系统:获取和核对有关调查信息
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各级信贷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信息工具。征信系统所提供的跨区域、覆盖各商业银行的信息,为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信贷审批、风险管理、资产保全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目前基层商业银行已将征信系统应用于中小企业贷款受理审核、审批、发放、贷后管理、资产保全等各个环节。在受理审核环节,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查询客户在各行的资信状况、财务指标、其他负债、欠息、对外担保等信息,有利于信贷人员获取全面的贷前调查材料,防止个别企业利用虚假材料套骗贷款。在贷款评价和审批环节,通过系统查询得到的企业负债、或有负债、财务报表、重大事项、抵(质)押物情况等信息是分析企业信誉、财务经营状况、偿债能力、担保能力,撰写信贷业务评价报告的重要参考依据。在贷后管理环节,系统所提供的的贷款卡状态、综合负债、对外担保情况,是贷款风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系统所提供的企业负债、或有负债变化情况、还款记录等是分析企业还款能力、进行贷后跟踪管理、进行风险预警的重要依据。在资产保全环节,通过系统可以查询企业还贷还息、资产抵押、贷款保证人情况及在其他银行的授信信息,分析企业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
(三)利用企业集群:调查上下游企业信用
中小企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与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众多中小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竞争优势集合体。如慈溪有家电整机企业2000多家,配套企业万余家,产品涉及饮水机、洗衣机、吸油烟机等系列。2006年产值500亿元、自营出口超过15亿美元。这里的很多家电配套厂家如同一个独立的生产车间,每家只做一道工序或只做一个配件,形成越来越细的专业分工,其相互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当地的家电行业能够就地取材、就地配套,从零配件到整机制造,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把多个企业捆扎在一起,企业之间相互关联,而且这些企业的行为将对信誉链产生积极的影响,银行可以通过这个链条了解企业上下游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信用情况,从而减轻信息不对称。不过由于受到信息渠道的限制,银行搜集到的信息可能是小道消息,但这些小道消息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四)政府部门:有选择地了解与中小企业有关的行政信息
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如工商、税务、房地产登记、法院、出入境、公安派出所、劳动等部门掌握着企业的大量信息,银行通过一定的人际关系可以了解到企业的情况。首先调查生产经营主体可行性,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当地政府有关政策,是否有违法行为,是否属于国家限制
或明令禁止项目,并做好行业前景预测;并通过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了解贷款使用信息,项目进展信息、配套资金到位及使用信息、项目质量信息、项目合作伙伴信息、设备购买信息。通过项目在银行开户的项目账目往来、企业和主管机关有关项目的计划、请示、批复、进展汇报、阶段总结汇报文件,监控项目进展信息。其次,调查经营管理的可靠性,看借款人的经营管理能力,看劳资关系是否正常,看企业是否能够正常纳税,然后对经营管理中的风险进行客观评价,测评风险度。再次,调查了解企业的资产抵押、登记情况,看是否存在重复抵押,是否有官司纠缠,侧面了解企业主是否有在境内外赌博或其他违法行为(如吸毒),以防范不测风险。
(五)会计师事务所、资产和信用评估公司的审计和评估结果:度量信用风险
针对部分企业财务报表不实的情况,商业银行可以要求借款企业必须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过的报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要求借款企业提供由第三方资产评估公司和资信评估公司出具的抵押资产评估报告和资信等级评定报告,以防抵押资产价格的高估。虽然从评级技术上看,目前国内的评级基本上还是采用比率分析和打分等方法,结合定性分析来进行信用评级,存在评级方法不科学,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及比例难以确定,容易造成信用评级的结果产生偏差等问题,但大多数基层银行使用外部评级结果作参考,或在不能满足内部评级法的要求时,利用外部评级结果来进行信用风险的度量。
(六)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和通报:了解监管政策和同业授信放贷信息
目前商业银行有多个渠道了解监管部门提供的企业信息。一是利用监管部门牵头建立的商业银行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降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如监管部门定期召开的“窗口指导”会议和信贷部门负责人会议,可以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交流得到各商业银行的大客户信贷和有关企业的风险信息。通过定期印发的《不良贷款通报》,掌握企业的最新还贷信息,并对相应企业联合进行信贷制裁。二是监管部门利用大额集团客户违约信息系统,积极做好违约信息的反馈和分析工作,对金融机构及时进行风险提示,积极指导商业银行做好违约信息的使用和利用工作,督促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工作。三是针对多家银行向同一企业(集团)提供授信所导致的多头授信现象,监管部门统一向各银行机构通报情况,加强银行之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对于信贷资金需求量大的大集团、大客户,采用银团贷款的形式,避免因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多头授信和超额授信现象。
二、征信体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一)降低银企双方交易成本
完善的征信体系能有效地降低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征信体系能大规模高效率地收集、加工、处理交易的信息,尽可能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银行能迅速从众多中小企业中鉴别出信用的优劣,降低银行为了防范企业道德风险所花费的信息成本、实施监督和保护产权的成本。同时征信体系还能有效地防范潜在的风险,通过其特有的信息收集、传播功能对信用低劣者以现实的制裁,并向全社会通报其信用劣迹,使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这样征信体系会放大企业交易费用中的违约行为的成本,使企业失信招致的损失远大于失信取得的收益,从而大大消除全社会的违约现象,降低银行的沉没成本,降低全社会为防范风险所付出的交易成本。
(二)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机会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除了中小企业所固有的一些缺陷外,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原因,由于信息不对称,使金融机构难以有效识别优质中小企业,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增大、贷款成本提高,最终导致对中小企业贷款供应量不足。完善现有征信系统,整合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资源,规范信息采集、加工,并通过专业化的信用中介机构进行加工、处理、研究和分析,将交易中各种分散的、零星的信用信息统一收集起来,转化为简单明了的评级信息,对于银行来说,解决了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没有足够信息来源和专业知识的问题,明显可以增加信息容量、鉴别信息真伪,并优选出满意的中小企业,对企业的信任度依信息真实程度而提升,这样就扩大了放贷人基础;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解决了向社会、银行传递信用信息的机制,有利于增加向银行贷款的机会。于是中小企业与征信机构、征信机构与银行就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重复博弈关系,真实信息融资预期成为一致选择,大大改进目前银企信息不对称的状态,进而使信贷配给点不断上移。
(三)形成中小企业信用约束机制
随着全社会信息意识的不断提高,征信系统信息将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活动中,如申请贷款、票据承兑和贴现、开具信用证、保函等金融服务;申请担保、评级、保理等信用中介服务,从而为企业展示自身的信用水平和信誉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约束了虚假信息,即信息真伪的辨别有了参照系。银行既可根据事后的风险信息进行跟踪检验,又可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与征信系统信息进行综合比对,验证企业信息真伪及其程度。同时通过这个平台,约束贷款行为。如征信系统中有中小企业不良信用信息,那么即使企业实际财务状况优良,银行也会变得非常谨慎,企业会因此失去融资的便利性,因此企业会自发形成纠正机制,倾向于披露真实信息,最终形成社会认可约束的信誉交易机制。
三、完善征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一)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部门信息共享
地方信用体系建设,是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不可分割。发挥好地方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对于落实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改善地方信用环境,促进地方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目前政府部门与部门、中央与地方信息数据割裂的现状,在坚持“政府推进、市场运作、统一标准、信息共享、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总原则下,可以先从建设地方联合征信平台人手,实现一定区域内的信用信息共享,改善地方信用环境。以慈溪市为例,首先依托慈溪党政信息网建立以个人信用信息为主的、集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查询功能为一体的慈溪人行信用信息数据库;其次与现有的慈溪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合并,建立慈溪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主要功能是慈溪人行信用信息数据库直接面向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用事业单位、中介机构等地方部门和单位采集除慈溪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以外的信用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后向地方部门和单位授权客户端提供查询等相关服务。慈溪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接受慈溪人行信用信息数据库和慈溪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剥离的数据,通过人行内联网和宁波金融网之间的互联平台,向各银行机构客户端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该方案可以不受央行征信中心限制,全面收集全社会信用信息数据,有效弥补央行全国征信数据库不足,为金融部门有效防范风险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满足了地方部门和单位信用信息查询需求。通过这两个平台,慈溪市各有关部门和银行网点可以及时得到企业或个人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有效突破信息共享瓶颈,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二)完善征信系统功能,培育中小企业信用服务市场
完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鼓励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创新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方式和手段,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把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有关信息纳入征信体系,向担保机构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提高其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以此促进中小企业担保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较高执业资质和道德水准,独立、公正、高效的信用征信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多种专业化信用征信服务,推动信用交易的发展,提高全社会防范信用风险的能力。加大征信知识的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地方经济重点发展的企业、亟需外部评级的中小企业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信用意识。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协调,建议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措施,从制度安排上充分利用信用信息,积极推动资信评级结果在政府采购、招投标、项目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资格、资质等级评定等方面的应用。引导商业银行改变信贷管理中的主观行为和非市场行为,在信贷审批决策、核定信贷额度、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定量化、模型化信用评级技术的应用,不断改进内部评级体系的同时,主动引人独立的第三方信用评级,并促进内外部评级的结合使用,以提高企业参与资信评级的积极性,为信用服务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奠定市场需求基础。
(三)探索信用评分产品和技术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
要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需要运用统计的手段,利用简单化、模型化信用评分技术,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判断,并进行相应的信贷决策和风险管理,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少的正是对中小企业信用评分产品和技术的应用。因此要鼓励信用中介机构、商业银行利用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开发适合市场主体特点的评估模型,设计各具特色的征信产品,开展信用信息的增值服务。通过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和中小企业信息征集,不断积累进行个人消费信贷和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评分的数据信息。引导、督促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消费信贷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时,开发符合本行特点的信用评分技术并使用这项技术,或直接使用专业机构开发的信用评分产品,不断改善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贷款定价、风险管理等信贷行为。
(四)扩充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提高银企交易效率
中小企业信用档案的主要内容目前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企业经营管理信息、企业大事记信息、企业财务信息和财务补充信息、企业遵纪守法信息等。要把工商、税务、司法、社保、环保、质监等部门的中小企业信息纳入信用档案,通过地方征信平台进行统一搜集、采集、整理工作。建立信用档案的中小企业,其档案将作为中小企业的身份识别,加入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凡建立了信用档案的中小企业,将优先列入各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客户培植计划,优先获得贷款卡许可、银行授信、贷款、结算等金融支持,在贷款额度、期限和利率,以及项目推介、技术改造、企业招投标等方面将获得优惠政策扶持。有些企业尽管能及时履约,按时偿还贷款,但是如果有拖欠员工工资、不给员工交纳社会保险、欠税、生产劣质产品、污染环境等情况,都被视为不良记录,商业银行在审查其信用状况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五)健全征信监管制度,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奖惩机制
理顺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进一步明确人民银行信贷征信业监管主体地位,既防止对信用征信服务机构的多头重复监管,又防止出现监管真空,确保信用征信服务业的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加大对征信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强信用记录、信用评价等信用监管系统建设,实施信用分类管理。逐步开展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进一步加强评级人员管理。建立行业信用管理制度,拓展全社会参与信用监督的渠道,以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治机制,对偷逃税款、恶意违约、拖欠债务、商业欺诈和假冒伪劣等行为,各部门要相互协调、联合惩治。同时要建立中小企业守信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金融服务、社会服务等方面给予不同的待遇,给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更高的银行信用额度、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和更为便捷的结算服务。
发布于:3/18/2010
第二篇:重庆市中小企业征信
重庆市中小企业征信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世界性难题。我国大约只有10%的中小企业能够从正规银行体系获得贷款。除了规模小、可抵押资产少等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为此,人民银行把建立征信系统作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目前,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已把查询经济主体的信用报告、全方位了解其过去的信用状况并以此判定信用优劣,作为授信审批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信用报告成为中小企业的“经济身份证”。用好征信系统,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企业一定要关注自身信用档案的长期建设和完善。一是及时主动向征信系统更新基本信息。有信贷交易行为的中小企业要使用好贷款卡,在年审时及时更新基本信息、财务信息。没有信贷记录的中小企业仍需定期主动到人民银行分支行更新信息,特别要及时更新企业经营情况、出资人、高管等相关信息。二是自觉约束信用行为。信用档案记录了中小企业所有的信用行为,建设好自身的信用档案,必须自我约束并规范信用行为。三是自行规范管理制度。如果财务核算制度不规范将会导致财务信息失真,影响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
中小企业可以定期免费向征信中心或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查询自身信用报告,以此核查其准确性。如果发现信用报告展示信息有误,应当及时向报数机构或征信中心提出异议申请。异议申请是中小企业作为数据主体的合法权益。如果异议核查属实,报数机构会立即修改错误并重新报送征信系统。对于不便于更正的信息,信用报告会有专门的声明信息,包括金融机构说明、借款人声明以及征信中心标注等。如果异议核查不属实,则不能修订异议数据,但征信中心或报数机构会向中小企业做出明确解释。目前,征信中心已建立了提高数据质量的长效机制,通过定点监测、两端核查等措施,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但由于实际发生信贷行为的中小企业不多,其数据更新较为滞后,因此中小企业主动关注自身信用报告、主动维护好自身信用档案十分必要。
中小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可主动出示自己的信用报告,通过展示具有公信力的信息,提高自身商务信誉,有利于开展商务活动。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要求商业伙伴提供其信用报告,考察其信用状况,以此甄别商业伙伴优劣,避免经营风险。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主动建立、持续完善、自主维护信用档案,可逐渐增强在信用经济活动中的竞争力。中小企业把征信系统作为自我公开、自我展示的平台,有助于带来资金、带来商机、带来发展的前景。
第三篇: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郭素贞
摘要:中小企业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大问题。本文基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视角,通过分析创业板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提出完善创业板市场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创业板市场;中小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全球性的问题。进入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非常严峻,在控制通胀的情况下,经济有下滑趋势。国际上,欧美发达国家接连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经济复苏缓慢,在这样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需要从多个方面共同入手,其中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使部分中小企业能够方便地在创业板市场直接融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创业板是指主板之外的专为暂时无法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给,在资本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2009年10月,中国推出创业板市场,近3年的运行,其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特点
与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市场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市场准入条件相对较低。首先没有关于盈利状况的要求,其次没有对于净资产额的要求。一方面是因为创业板市场面向的是中小企业,看重的是企业的增长潜力,而不是现时的财务基础;另一方面是知识经济形态的出现使对企业的衡量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评价一个企业的最重要指标开始倾向于其拥有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成果等。这些指标是现代投资者判断企业是否值得投资时的重要决策基础。第二,主要面向新型的高成长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板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让从事创新性、有市场潜力行业的中小企业能够得到金融帮助的环境,这类高成长性公司在发展初期规模较小,在主板市场上很难上市。
第三,更加注重严格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创业板市场的灵魂,是上市公司、交易所与投资者之间沟通纽带,也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基本面、进行投资决策的基本依据。由于高新技术和高成长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准确就成为创业板市场运作是否成功的关键。
第四,高风险性,监管更加严格。由于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规模较小,属于新型产业,公司处于初创时期,创业板上市公司财产评估体系难以确立,从而导致诸多不稳定因素,容易产生内幕交易和被少数人操纵现象。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监管通常比主板市场更加严格,体现出创业板市场的“宽进入,严监管”特点。
据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创业板挂牌企业332家,7月20日,创业板首批半年报出炉,上海凯宝净利润同比增长44.09%,朗源股份和隆华传热中期收入均出现下降,隆华传热净利润下滑幅度达到16.1%。数据显示,创业板自挂牌上市以来,总体趋势是向成熟的方向发展,但只有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摸索实践,寻找相应的解决之道,才能使中国的创业板市场称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创造一批不断成长的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业。
二、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利影响
(一)筹集巨额资金。在资本市场发展较完善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可达70%以上。我国创业板的推出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带来了新的途径。在2009年,有36家创业板公司完成IPO,实际募集资金204.09亿元。2010年117家创业板公司实现IPO,实际募资963.34亿元。2011年有128家创业板公司登陆A股,实际募集资金793.38亿元。2012年上半年,有51家创业板公司登陆A股,实际募集资金244.97亿元。至此,创业板公司已达332家,累计募集资金总额为2,205.78亿元。例如:2010年国民技术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720万股,于2010年4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交易,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23.8亿元,极大地增强了公司资本实力,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国民技术坚决执行既定企业战略,较好地完成了经营计划,实现公司经营业绩较大幅度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237.3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77%,实现营业利润14,658.1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86%,实现利润总额19,124.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5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701.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37%。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USBKEY安全主芯片及解决方案技术改造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803,6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1,836.61万元,安全存储芯片及解决方案技术改造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1,017,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1,940.98万元。基于射频技术的安全移动支付芯片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15,346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584.76万元。
大量的资金支持是国民技术不断创新,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的动力。技术创新是公司的重要核心竞争力,是公司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处于竞争考虑,公司都需筹集巨额资金来保持创新动力。
因此,创业板的推出将拓宽我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筹资巨额资金,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提高了创新能力。
(二)加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功能。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我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设立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成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落实好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准备金提取和代偿损失税扣除政策,等等。中小企业要在创业板上市,首先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核条件,这增强了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另外通过资本市场的示范效应,激发更多的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提升公司治理与规范运作,降低风险级别,从而带动银行及其他信贷、担保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等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增加了间接融资的渠道。
(三)提高了创投机构投资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促进了创投机构与中小企业的互相发展。据统计,创业板上市一周年时,登陆创业板的123家企业,73家背后有创投机构身影,比例占到61.9%。一方面创业板的推出有利于创新型企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从而促进中小创新型企业更好地发展,而这反过来又会提高创投机构投资中小企业的积极性,随着风险投资等资金的进入,被投资企业有
望获得附加价值,进一步提高盈利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由于创业板提供了有效的资金退出渠道,这将解除创投机构的后顾之忧,从而更为主动地募集社会闲散资金,将其转化为对中小企业的有效投资,打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
三、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利影响
目前,创业板作为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
(一)创业板市场的定位不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业板不是为小企业服务,而出现大公司在此挂牌。在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中,就有7家总股本超过l亿股,最多的总股本超过4亿股,而且这7家公司的净资产都远超过了5,000万元。可以说,这7家公司是十足的准主板上市公司。
2、创业板不是为创业公司服务,而出现了大量成熟公司在此挂牌。从28家创业板公司成立时间来看,成立10年以上的企业达到12家,而成立5年以下的企业只有不到5家公司。
3、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必须符合“两高六新”要求,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上市的28家企业并不符合要求。有相当部分的企业是经营传统产业或传统产品的,如电力、化工、机械、运输等,毫无创新痕迹。我国创业支持创业型、成长型企业,而现存的问题却把创业板与中小板,甚至主板市场相混淆,使得那些真正处于初创时期、规模较小、经营前景有较大不确定性的企业无法取得有效的融资渠道。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企业家创造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积极性。
(二)“超募”现象明显。2011年和2012年以来,尽管A股市场低迷,但新股超募现象仍比比皆是。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6月21日,80家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合计IPO融资约397.5亿元,平均每家不到5亿元;超募143.9亿元,平均每家1.82亿元。对比2011年,当年IPO的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平均单家公司融资额达到6.8亿元,平均超募资金约3.38亿元。而2010年,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平均融资额达到8.9亿元,平均超募5.4亿元。从已公布的超募资金用途来看,在已安排超募资金使用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用于归还银行贷款、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及增资子公司的超募资金达到超募资金的60%。一边是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利用效率的低下,一边是大量濒临破产、急需救命资金的中小企业,资源浪费、失衡严重。
四、创业板市场作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的建议
酝酿十年之久的创业板的推出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所难免,要想更好地发挥创业板作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建议如下:
(一)严格上市筛选和审核制度。创业板市场首先应建立严格的公司上市筛选和审核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创业企业质量。为适应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创业板市场应该建立创业板发行审核技术咨询委员会,根据信息与电子、生物基因工程新材料、节能与环保等行业分类,每类聘请相关技术专家和学者进行技术评估,保证上市公司符合“两高六新”的要求。
(二)改革创业板发行体制。发行制度不合理加上责权利严重不对等,必然导致创业板出现“超募”现象,要走出创业板发展面临的困境,就必须从监审分离、责权利统一入手,进行改革。首先,实行监审分
离。证监会行使其监管职能,将审批权力下放,券商等各中介机构切实履行其职责和义务,这样就能大大降低审批环节的门槛和成本,扩大发行规模,在此基础上,市场化询价机制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进而“超募”发行现象就会被抑制;其次,坚持保荐代表人、承销商等责权利统一。保荐代表人每年进账数百万元,券商也收取巨额承销费,在获得如此巨大收益的同时,两者就应该承担与收益相匹配的责任。因此,监管部门应该紧紧抓住保荐人和承销商这两个环节,如果其中出现问题或者出现造假等现象,就应该对不负责任的承销商和保荐人课以巨额罚款、吊销执业资格,甚至将保荐人永远罚出场、甚至刑事制裁,真正做到责权利统一。这样才能保证券商和保荐人严格履行义务、承担法律责任。让稀缺的资金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把企业做大做强。
主要参考文献:
[1]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main/chinext/scsj/sctjyb/ 2012-07-20.[2]郭磊,余鑫强.创业板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J].金融经济,2011.1.[3]可鸣.两市9成新股超募三成资金用于还贷[N].今晚报,2012.6.30.
第四篇:什么是征信体系
什么是征信体系
作者:金投网
贷业协会和信用产业协会。这些协会的会员包括银行、信用卡公司、保证公司、其他金融机构、商业公司以及零售店等。三大行业协会的信用信息服务基本能够满足会员对个人信用信息征集考查的需求。比如日本银行协会建立了非营利的银行会员制机构,就是日本个人信用信息中心。日本银行协会的第一个个人信用信息中心于1973年在东京建立,之后,各地的银行协会相继建立了25家地方性的个人信用信息中心,地方性的银行作为会员参加“信息中心”。到1988年,全国银行协会把日本国内的信息中心统一起来,建立了全国银行个人信息中心。信息中心的信息来源于会员银行,会员银行在与个人签订消费贷款的合同时,均要求个人义务提供真实的个人信用信息。这些个人信息中心负责对消费者个人或企业进行征信。该中心在收集与提供信息服务时要收费,以持续中心的运行与发展,然而不以营利为目的。
同时日本征信业还存在一些商业性的征信公司,如“帝国数据银行”,它拥有亚洲最大的企业资信数据库,有4000户上市公司和和230万户非上市企业资料,占领70%以上的日本征信市场份额。
日本的消费者信用信息并不完全公开,只是在协会成员之间交换使用,之前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然而在银行授信前,会要求借款人签订关于允许将其个人信息披露给其他银行的合同。现在,日本正在制订和完善有关保护个人隐私的基本法律,重点确定个人金融信用信息、医疗信息、通讯信息的开放程度。日本的有关信用管理法律主要有:1988年12月颁布了《行政机关保有的电子计算机处理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行政机关保有的由计算机进行处理的个人信息提供了法律保护;1983年《贷款业规制法》和《分期付款销售法》对于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使用等做了初步规定,规定对信用信息机构保有的信息只能用于调查消费者的偿债能力或支付能力;1993年日本行政改革委员会提出《行政改革委员会行政信息公开法纲要》,对征信机构收集政府部门保有的信用信息提供法律依据。另外,日本行业协会的内部规定对信用管理活动发挥着核心作用。
第五篇: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进入2011年,在流动性紧张和通货膨胀压力持续高企的形势下,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普遍加剧,盈利空间有所缩小,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再次成为焦点。对济宁市297家样本企业的调查显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资金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是导致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主要因素,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则加重了企业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分析
伴随经济复苏的趋势逐步明朗和通货膨胀压力的持续高企,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日趋旺盛,与金融机构2011年逐步收紧信贷资源之间的矛盾更为凸显,因此企业信贷需求不能及时、足额满足的现象有所显现,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感受。调查结果显示,31.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是造成企业生产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
银行信贷资金仍是中小企业融资首要渠道。调查数据表明,以银行信贷资金作为首要融资渠道的中小企业占比达到21.9%,其次为自有资金,占比为6.4%。在被调查的294家有贷款的企业中,28家企业在一家银行有贷款,109家企业在两家银行有贷款,157家企业在三家或三家以上银行有贷款,由此可以看出,银行信贷资金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首要选择。
民间融资受到中小企业广泛关注。在其他融资方面,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较为活跃,被调查企业中,有79家企业进行过民间借贷,占比为26.6%。民间借贷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生产”和“维持正常生产资金需要”。成本方面,有19家企业民间融资年利率为“30%以上”,31家企业为“20%~30%”,24家企业为“15%~25%”,民间借贷利率呈现高利贷化发展趋势,利率风险较大。
中小企业贷款满意度整体偏低。被调查的企业2011年共申请贷款次数为687次,平均水平为2.3次,银行满足次数为359次,平均水平为1.2次,满足率为53.1%。159家企业认为“银行门槛高了,条件多了,可以贷到的资金少了”占比为52.3%,68家企业认为“银行门槛没变,但可以贷到的资金少了”占比为22.9%。
在回答“企业从申请贷款到获得贷款,大约需要多少个工作日”时,41.4%的企业表示2011年获得贷款的时间为“三周或三周以上”,相比上年的放贷速
度,上述企业认为金融机构2011年放贷速度下降,无法及时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中小企业融资特征及制约性因素分析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与银行贷款期限之间的矛盾。中小企业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居多,经营中不确定因素较多,经营可持续性风险较大,市场应对能力和自筹资金能力薄弱,贷款需求期限较往年有所延长。在268家有贷款需求的企业中,贷款需求期限在1年以上的企业家数为98家,占比为36.6%,162家企业申请贷款期限为6个月~1年,占比为60.4%。而在社会资金普遍趋于紧张的环境下,金融机构出于对信贷资金风险控制的角度对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往往更为谨慎,在上述企业中,有74家企业因“贷款期限不符合金融机构要求”导致无法得到贷款或贷款延后审批。在获得贷款支持的359笔贷款中,仍以短期贷款为主,其中226笔贷款期限为“6个月~1年”,占比为63%,1年期以上的贷款笔数有75笔,占比为20.9%。
贷款利率偏高与企业财务成本之间的矛盾。在信贷资金有限的情形下,金融机构为保证限额控制下信贷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普遍上调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偏高致使财务成本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