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

时间:2019-05-12 14:3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曾云莹

吉林省临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当前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之一,世界各国都在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力度,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教育将对现存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进入我国的小学教育,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小学语文全面落实新课改精神,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下面我就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小学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为首要任务来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但一直只是停留在“空洞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色彩单调,画面缺乏活力,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教学受不到好的效果。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特别是声音、图象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本提供的至多只是一幅彩色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阅读教学则不然,它可以利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产生生动有趣的画面,再配上音乐,视听感觉新,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例如执教课文《大江保卫战》一文时,我使用信息技术设计课件,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中国解放军奋不顾身抢险的画面,配上雄壮的音乐、有感情的朗诵,图文并茂,这样能给学生带来一种心灵的震撼,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这样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生动直观,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阅读能力

由于有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综合应用,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得到加强,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中生动

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1.认读能力

即学生熟练地认识语言文字,正确流利地把语句读出来的能力,这是阅读教学深入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把文字符号和课文语句进行再加工,文字与画面结合,或与声音结合,或文字、声音、画面三者结合,形成一个动态的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这样能增强阅读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容易唤起学生的注意,也容易使学生保持较高、较久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默读的习惯,能通过文字了解文章表面的和直接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2.理解能力

理解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的核心,是从形式到内容,再由内容到形式的认识过程。如执教《灰椋鸟》这一篇课文时,利用动画设计,生动形象地把灰椋鸟归林的场面表现出来了,让学生体会到灰椋鸟归林的特点:有序、壮观,从而进一步升华学生的认识,对人们大规模植树造林产生肃然起敬的感情,并内化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3.创新能力

由于对需要阅读的文字理解比较深刻,在信息技术的参与下,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时地迸出创新的火花。我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文时,讲到“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这段话时,出示声像结合的天鹅撞击冰面的课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联想:天鹅的精神令人赞扬,令人敬佩,值得学习,并引导学生讨论,天鹅除此之外还可以想一些巧妙的办法。这样既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运用计算机,提供阅读帮助

当我们急需某一方面的知识时,可能要去图书室查阅或询问他人,费时费力,很不方便,计算机阅读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能立即为读者提供帮助。比如:对于不懂的词语,如在平时,我们必须翻开工具书才能解决这类问题,而利用计算机,你只需用十几秒钟或几秒钟内即可完成。如此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既帮助学生解决了难题,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运用网络技术,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时常会为多次教给学生同一知识仍然掌握不了而烦恼,计算机则不然,它可以把有关知识输入计算机,只要学生不会,可在任何时间请教计算机这位“老师”,而它也会不厌其烦地给自己的学生进行辅导。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地位存在着差异,这也是小学生阅读心理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计算机则可扫除这一障碍,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征服欲,以此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所取得的阅读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可以帮助学生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阅读要求。

随着人类对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发、研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会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有着较强的视听感染能力,它将音、像、视、听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崭新的课堂教育模式,能更好地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服务,也将使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越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元谋县物茂小学:雷永林

摘 要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学与教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的一种崭新的支撑,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发挥多媒体及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突破重难点,感知语言,培养语感。启发想象,培养创造性,激发审美情趣,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课堂教学

结合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方式。“信息技术和课程结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这种“结合”教学方式的研究和实施将会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创造性的发挥、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基础,使小学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

所谓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的结合,就是通过小学学科课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学科课堂教学作为信息技术的有效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支撑,提高学与教的效率,改善学与教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朝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靠拢。下面仅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谈谈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几条有效途径:

一、通过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如《观潮》一课,作者在课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描写潮的样子及潮的响声尤为精彩,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汹涌澎湃的声音,借助投影和录象,让学生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讲授《夜莺之歌》一课时,教师三次出示夜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每一次出现各有作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

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有机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圆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必然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它必将是促进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拓展与革新的一个主要因素。

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课前应用多媒体等网络技术搜集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更能把课文了解透彻。然后在教学课文的时候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然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在教学《开国大典》时,出示当时的影片资料,同样能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情景,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爬山虎的脚》一课,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子、脚及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这篇文章的第三段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可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三段,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读明白的同学在图上画出爬山虎的脚。然后再用实物投影把同学们的画展示出来,集体讨论交流,最后用投影出示句子,说说这样谴词造句的好处。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突出教学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三、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朗读、阅读能力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就是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这些环节都不能忽视。朗读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小学低年级小学生来讲朗读很重要。利用信息技术练习学生的朗读能力,至少有两个有效的途径:

一是使用现成的语文教学软件或光盘、磁带等辅助资料。

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自己的朗读录下,由学生自己从中去发现问题,找出自己在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矫正读音及情感的处理等。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获取信息,拓宽素材积累空间,促使学生建立素材“信息库”,对素材分门别类收集,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搜集、贮存、加工、处理能力。在阅读教学预习中,采取单元整体预习的方法,利用已有资源如网络、杂志、书籍等,在作者、背景、知识、出处及相关方面查找整个单元的资料。课堂教学中,学生随时提取适合某一阶段学习内容的资料并转化成自己的语言适时补充。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动画、视频资料。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使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得心应手。

四、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能够写作、轻松愉快的写作,有事可写,有话可说。运用声象媒体,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自从多媒体信息技术进入作文课堂,课堂便活跃起来,学生在找到写作材料的同时,又了解到课堂以外的“大千世界”,“人物写真”,“风土人情”,“人与自然”,“各地揽胜”,“名山大川”等,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现实生活甚至更远的时代或地方。如:“熊猫”是人们普遍喜欢的动物,可由于生存环境决定它们只能生存在祖国的西南地区,不冷不热,箭竹丛生的地方,这便是我们无缘与熊猫相见的原因。然而,通过多媒体作文,学生不但见到了熊猫,而且还了解到关于熊猫的许多方面的特点。如熊猫的生性孤僻,活动范围小,喜欢在树上活动。繁殖,发育慢,以箭竹为食,有人的灵性,是残存的古动物,更主要是直接观察了熊猫的活动形象。再如“孔子”,“哥白尼”古今中外著名人士,学生对他们的详情了解甚少,可是对媒体作文满足了学生的欲望,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五、信息技术与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在一个“用”字上。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要点。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内学习活动的质量,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安排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安排的每一项活动,都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完整的系统性。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容量,加快了教学的节奏,这样就能节约出宝贵的时间,我们将这些时间还给学生,将语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运用。其次,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不能搞闭门造车,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练习途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去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者们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课程整合无疑是将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转化为信息技术的传授方式,必将成为今后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计算机已阔步进入了语文课堂。应该说,“善假于物”的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其产生的能量和蕴含的潜力都是传统语文教学难以企及的,它必将结出丰硕的实验果实。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必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会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特点与作用》.李永前

4、《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第2期

第三篇: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

内容摘要:基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策略,即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与信息技术的理论融合;要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文本内容相融合;信息技术的运用要基于学生个性特征;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融合贵在坚持。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整合策略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然而在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老师还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即教育手段与索质教育思想脱节,滥用甚至误用多媒体教学;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淡化甚至忽略了老师的主导地位;以视听代替想象和朗读,以屏幕代替黑板与粉笔。对于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有点,避免在实际教学中走入误区,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与信息技术的理论融合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优越的学习的平台,为此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平台”上施展才华,动手、动脑,长知识,长才干。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利用网络教学,需要比相对简单的多媒体教学有更高的技术支持。教师要熟悉网络管理,熟练地进行网页制作,还需要掌握必要的网络编程知识,构建利于学生浏览的资料库。为了增加教学的互动性,方便学生交流,可以创建网上论坛。因此,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把自己首先融进现代信息技术中去。

二、要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文本内容相融合正如“新课标”中所说,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那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也不应例外。任何游离于语文学习规律之外的信息技术表演,都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融会贯通,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找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切入点。将两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要基于学生个性特征

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出发,使之能够跟上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才能实现二者融合。因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实施网络教学,唱主角的是学生,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决定着网络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展。因此,在进行网络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适合、适度为原则,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适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比如,在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浏览,搜集资料的时候,有的学生出于好奇,随意登录其它网站,浏览与学习语文无关的内容,教师必须及时提醒,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有的学生在操作上不够熟练,影响了学习进度,还有极个别学生只习惯听教师讲课,自己动手能力较差,对这此学生要多加辅导,提高他们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尽快适应网络教学,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融合贵在坚持

网络教学的研究实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凭一时的冲动,五分钟的热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需要有能适应现代技术要求的高索质的教师。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对多数教师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如果望而却步,知难而退,是不行的;有志者,贵在坚持,知难而上,认准目标,坚持到底,方能成功。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认知的途径,网络教学将给教育带来新纪元。这是教育教学领域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不可避免。必须是志者、勇者才能顶得住,坚持得了,为了走出一条教育教学领域里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必须有披荆斩棘的勇气,开拓直前的志向,百折不回,踏实探索的决心,为探索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新路作不懈的努力。再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快得惊人,真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如果在“整合”这个课题上不能持之以恒,最后还是落在时代的后面。因此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

综上所述,如果将多媒体教学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定会使语文教学改革如虎添翼。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高效结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高效结合

【摘要】

信息技术信息量大,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再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课堂效率;教学质量 前言

2015年人大会议上提出“互联网+”这一概念,我国也逐渐开始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在这一时代之中,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教育领域也是如此,不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而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更加突出,整体教育正朝向素质化以及科技化方向进行改进,我国教育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教育改革。尤其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现代媒体已经不再是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媒体的目的现在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正文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实践将信息技术适当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以构置特定的教学情境,渲染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信息技术信息量大,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法,知识传授的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多而不乱的特点,有利于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师生双方利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交流、讨论,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1、激发了学生主动探讨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网络课件把过去、传统、静态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视频等构成的动态教材,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为学生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情景。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的心理品质,是人的创造力不断增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灵魂,它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有限的,而利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生动的、积极的。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课件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文字、图像中去,深入其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继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让语文课成为“真实”的语文课。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课堂并非孤立于真实的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要求把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常常进行架空的技巧训练,学生缺少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必须通过文字录入来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在语言运用中去学习语文,这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最重要的意义。

(二)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一些课文内容晦涩难懂、抽象枯燥,在传统教学方法中配以模型挂图和死板的教学道具,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可以达到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良好效果。如在教学人教版识字一这课是,通过学习十二个词语感受春天季节的美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于识字课枯燥乏味我就预先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词义的课件,并选取了一段钢琴曲作背景音乐。课堂上,我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有感情地诵读全文,一下子激起了孩子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轻松活跃。随着课件中朵朵鲜花的盛开,树木吐出新芽,鸟儿欢快的歌唱学生眼神中流露出对课文学习的兴奋和向往之情。

(三)紧跟科学发展步伐,促进教学内容快速更新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掌握最新知识,紧跟前沿科技成为现代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与时代发展相脱节的学生将得不到社会的肯定;没有现代教育理念、不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语文教师也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宽,使知识的传播具前沿性和全面性。当今时代,新知识、新概念层出不穷,教师如果仍将教科书或是教参作为教学的法宝,显然无法适应变化发展着的形势。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如果教师知识面窄、传授知识手段单一落后,教学就会显沉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会很好得。

(四)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再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材料,具有可以长久保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或其他通讯手段广泛传播的特点,便于学生自学和教师交流。信息知识的传递手段对语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教学中,许多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耗费心血编写的语文教案,由于保存不便,且缺乏交流,随着岁月的流失而散失,从某种意义上讲,造成了知识和经验的浪费;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教师的智慧和经验都将以电子技术的方式记录,后来的教师在使用前人的课件时,可以从他们深邃的思想、独特的教法中汲取经验,也可以根据语文新课程的发展和授课对象的要求进行创新。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对第一学段关于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说明了汉语拼音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学习汉字的基本工具。但是,我们很多教师都有同感: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拼音字母时分辨“b、d、p”与“f、t”是难点。教学中要突破这些难点,我除了利用教材文本生动形象的插图,还把它制作成动画课件播放演示并配合儿歌进行教学,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突破难点。在拼读音节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两拼法”“三拼法”,如“bāng”,我制作了一幅动态课件:声母“b”和韵母“āng”分别从左右两边向中间移动靠拢,“bāng”音节并同时配上发音。再如“jiàn”,则分为“j”“i”“àn”以不同时长的跳动组合在一起同时配音,实现“声短介快韵母响”的效果。

2、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之一,它要求学生不但掌握字的读音,认清字形,还要理解字义,会应用。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电脑课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

(二)第四课《日月明》的识字教学。我设计了本课教学电脑课件显示:在蓝天上一轮红日放射光芒,弯弯的月儿还没落下去。在它们旁边分别有象形字“”“”及正楷字“日”“月”,然后“日”“月”相向移动,产生日月同辉的效果,组成“明”字。同时配上拼音míng并读出来。通过这过程,形象生动地让学生学会了“明”字的音、形、义。

3、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①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古诗语言准确、精练、优美,内容丰富,想象奇特,感情充沛,常给人留有广阔的想象与思维空间。小学生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其意境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度较大。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想象,突破难点。

②在课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现行的教材明显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从广泛的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此,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功能,可以扩大教学范围,提高教学效率。

4、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文是用书面语言来表达思想。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可分为写“实”和写“虚”两类,让学生写观察性作文即属于写实作文。

小学生观察时选择性、注意力集中程度、细致程度、逻辑性等方面发展尚未成熟,因此常出现观察粗浅、条理缭乱、主次不分,甚至观后遗忘等现象。而有些观察也往往要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影响了作文的质量。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些困难。例如,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作文训练题:写一种水果或者蔬菜。常见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一种并取得实物进行观察,这种方法利用实物观察当然好,对于跟前实物的形状、颜色等方面能观察得具体细致。但如果要反映该种水果或者蔬菜的生长过程,就会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了。这时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图像资料、文字介绍、音像素材等信息材料,帮助学生观察、了解写作对象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特点。这样有利于完整、具体地介绍事物形成作文,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再如,看图作文的指导。我们可以把静止的图画通过电脑课件形成音像动画。

例如,我校陈秀敏老师执教《我是童话小作家》作文指导课,在课前预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雨靴和麻雀”展开想象环节,我建议并帮助她把静止的画面通过课件制作变成动态效果:先出现背景———一块空地,接着出现一只雨靴,在由远而近的扑翅膀声中一只麻雀落在雨靴旁,此时一只麻雀的叫声响起,随后接二连三“飞”来更多的麻雀(各种姿态),有的落在雨靴的周围,有的“跳”到了雨靴上,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响起,像是在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来了。这样使画面更加形象生动,更能启发学生的想象,使作文内容更加具体,描写更加细致,想象内容更加合理,由此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

此外,多媒体设备中的实物摄像投影仪器更为作文评讲课提供了即时展示师生阅读修改习作的平台。课堂上,教师选择典型作文范例(优中差不同等级至少各一例)当堂评析,圈、点、画、改、作批注及时进行,让全体学生共同感受作文修改评析过程,这样的作文讲评课更能培养学生自能修改作文的能力,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习作语言逐渐走向规范,提高习作水平。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高速发展,它将被更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规律和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形成较高的教育技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栾华.中国校外教育.2017(02)[2]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冯亚欣.赤子(上中旬).2016(22)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巧妙结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巧妙结合

姓 名:吴凤梅单 位:江西省丰城拖船中学日 期:

2011年10月10日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巧妙结合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学与教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的一种崭新的支撑。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了学习工具,提高了学与教的效率,改善学与教的效果,构建了新型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了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索到了一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新路子,正朝着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靠拢。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 课程整合 语文素养 创新 信息素养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于多媒体特点的多样性,由于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给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天窗”用它作为教学手段有非常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多媒体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让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能充分拓展学生思维,丰富教学信息。传统教学“封闭式”的教学弊端之一,是就课文讲课文,跳不出“书本”,教学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难以提高教学效率。当今时代,知识激增,信息爆炸,要获取丰富的知识,就必须拥有丰富的信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必 须开发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事物、现象、过程等全部再现于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让学生透过事物固有的信息,通过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等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成为实现学生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要让学生能放飞自己的想象,不局限于老师的讲评,多媒体成为了重要的手段。例如在讲评《山行》一文时,多媒体展示出原文的重难点,让学生观赏诗人笔下的秋景。然后再展示历来古人笔下的秋思。让学生各抒己见,联系到关于秋的诗,比如《宿建德江》、《枫桥夜泊》等。由此可见,多媒体对拓展孩子的思维确实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情感

语文课文,课文内容的趣味性与语文知识的枯燥性构成了一对矛盾。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则能通过综合利用图像、声音色彩等直观、形象的再现事物的存在及其变化的过程。那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并使表现言语内容的言语形式产生直观形象的感知效果,是枯燥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化。如《望庐山瀑布》一文课件制作,教师运用图像显示“红日”、“香炉峰”、“紫烟”和“瀑布”这 3 些视觉形象,展示红日照射下香炉峰的美丽景象。这样,以诗入画,使学生在那逼真的画面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在读书时自觉地入情入境,完成品词学句、体会意境的思维过程达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读书目的。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多媒体的运用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的引导下去体会、理解知识。例如我在讲解《离骚》一课时,要让学生理解屈原的生辰,原文“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等古汉语,光靠老师讲,学生始终无法理解,单纯的翻译始终有些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高,教学效果自然不好。运用多媒体,就容易的多了,播放《百家讲堂》中的一期节目,对屈原生平的介绍,再配合适当的讲解,学生在历史史实的图片和故事中,生动具体的感受到屈原的人格魅力。至于古汉语词句也就迎刃而解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构建语文阅读的情境

阅读是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阅读中所感知的材料不是一个个单字,而是一系列的字、词、句、段组成的篇章,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无论多么精心、合理,如果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的教学效果将是十分有限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生动、4 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

朱自清《春》一课教学时,作者对初春的山、水、虫、鸟、草、树、风、雨、人,写得何等全面而仔细。在课文中他巧妙把感受描绘城一副新鲜、活泼的春景图。这时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学习小组中提供给学生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浏览“聆听春天的故事”教学网站,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如春天的景物、春天的摄影、春天的童话等等,为学生体会诗情画意的情境提供了充分的资料。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有兴趣的自主浏览,从而熟悉、感悟春天,拉近与课文《春》的距离。在网站中我将描写春的重点词语,如欣欣然、朗润、赶趟儿、舒活、一年之计在于春等做成闪烁的文字。这样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兴趣选择重点感悟,感悟时将计算机提供的资料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相结合,教学软件中的资料很好的帮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自主的进行学习活动,从而感悟了重点,领会了中心思想。

四、丰富想象,发展思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而且拓展儿童的想象力,涵养儿童的美感。”人们学习任何知识,都是离不开想象的。阅读教学更是这样,必须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维。心理学家研究也告诉我们:想象水平依赖表象的质量和数量,表象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越深刻。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投影,可以帮助学生仔细、全面、深刻地体验课文内容,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为想象思维提供丰富的表象。这不仅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 5 有利于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为了使学生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我利用七张幻灯片进行演讲。让学生清楚的看到漓江水平的像一面镜子,有跟前一直伸向远方。近处,小船荡游漓江上,水流无浪,倒影不曲,真可谓是静啊!接着指导学生继续看幻灯片,让学生说出水中的鱼儿游来游去,水底的沙石清楚可见,倒映的树木像在镜子里一般……水真清啊!漓江的水是什么颜色的呢?学生又从投影的色彩中理解,“犹如一块无暇的翡翠”。这样通过幻灯片的演示,使学生对桂林水“静、清、绿”的特点有了正确形象的认识,犹如身临漓江。

在学生关上桂林水之后,接着引导学生游览桂林的山。为了有利于学生体会桂林山的奇、秀、险,我分别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观赏桂林山的多姿多彩,学生不由的说:“一座座山拔地而起……形态万千”。我又引导学生用一个“奇”字概括这个特点。紧接着我又出示幻灯片,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座座山排列着,一个个山峰耸立着,真石奇峰罗列。当演示很陡的山时,学生脱口而出:“好险啊!”“一不小心准会栽倒下来”从而也很好的理解了“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意思。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想象出桂林山的“秀”,像碧绿的屏障,似新生的竹笋。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觉得像观光一样热闹有趣。再讲课文最后一节时,我又用上了动画,使银幕上出现了这样的美丽的画面。静止的是小船上站着游人。动的是岸边奇峰罗列,山间绿树红花,云雾迷蒙。这样人静止不动,但由于风景在进行变换,产生了“舟行碧波上,6 人在画中游”的动感效果,使学生自然理解了这两句的意思。学生仿佛置身漓江,融入诗句,在画中吟,并沉浸在祖国美的幸福之中。

以上的教学实例让我们看到,现代信息技术步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它对传统课堂教学所带来的强大冲击,它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种种优势。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仅有利于操作,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加深学习内容的理解,做到读写结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把语言、文字、图像、动画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中眼看、耳听、动手、动脑,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阅读,使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全力投入,从而极大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真正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只有正确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我们才能避免教学上的形式主义,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来为教学服务。

下载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结合

    我认为“深度融合”是在经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抛开“应用”谈“深度融合”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融合”是更高层面的“应用”。 教育是较早接触信......

    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三岔乡三岔中学 曹建新 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课程,生物教师在这次教育教学改革中应该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教师在教学中,必......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 什邡禾丰中学 魏正双 王文春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成熟,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在......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初探(合集)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指的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综合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是......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初探信息技术指的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综合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是一......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浔阳区龙山小学吴沙沙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是把信息技......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关准备材料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每个......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发布时间:2009-5-11 9:13:19 点击:578次 网友评论 条 蓬安县利溪镇中心小学校 李劲松 637873 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