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民政局保密工作制度
市民政局保密工作制度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和我市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保密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方便工作的方针。
第三条保守国家秘密,遵守保密法规和保密纪律,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是全体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第二章保密机构和职责
第四条市民政局保密工作在局党委和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
成立市民政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局长担任,成员由机关科室和局属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
主要职责是:根据党和国家保密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本局保密规章制度;依法制定和适时调整民政工作中的国家秘密范围;负责对本局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监督和检查本局保密工作落实情况;研究决定保密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依法查处失泄密事件。
第五条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承担局保密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主要职责是:负责起草本局保密规章制度,组织制定或调整民政工作中的国家秘密范围;负责保密教育和培训;指导保密
要害部门、部位和涉密人员做好保密工作;对通讯和办公设备及涉密计算机系统采取保密技术防范措施;组织开展保密检查;完成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和局保密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任务,向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情况;具体组织查处失泄密事件。
第六条局属各单位应建立相应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传达贯彻上级部门关于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制定本单位保密制度和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开展保密检查,对涉密人员进行保密资格审查、教育、监督和管理,具体组织落实保密工作任务。
第三章涉密文件资料管理
第七条 本局各项工作的保密范围及密级,按照民政部具体规定执行。
第八条涉密文件资料遵循严格管理、严格防范、确保安全、方便工作的原则。各科室、单位应确定专人负责管理涉密文件资料并报办公室备案。
第九条接触和知悉涉密文件资料的范围要按照制发单位要求和工作实际需要严格控制和限定,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扩大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
第十条阅读和办理涉密文件资料须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
第十一条印制涉密文件资料须在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规定场所进行。密级文件资料应指定专人印制,印制过程中应当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第十二条管理涉密文件资料应严格履行登记、签收、传
阅、承办、借用、移交、清退、归档、销毁等手续。
存放涉密文件应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并配备必要的保密设备,由专人管理。
第十三条携带涉密文件资料外出,须经本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并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使涉密文件资料始终处于携带人的有效控制之下。
第十四条传递涉密文件资料,各科室、单位都要严格履行登记、签收等交接手续,禁止通过普通邮政传递。
第十五条汇编涉密文件资料,须向密级确定单位履行报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汇编。绝密级文件资料禁止汇编。经批准有涉密内容的汇编,不得改变原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确需改变的,应当经原件制发单位同意。
汇编涉密文件资料应按其中的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标志和管理,控制发放范围。
第十六条摘录、引用涉密文件资料,应当按原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管理。
第十七条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调动、退休、离职、离岗须清退全部涉密文件资料,禁止私自留存、处理和销毁。
第十八条经过批准复印的涉密文件资料视同原件管理,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应当履行登记手续,加盖复印单位戳记;原件、复印件和印废纸张不得遗留在复印室。第十九条销毁涉密文件资料,各科室、单位应集中送到指定地点,统一监销。
第四章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管理
第二十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是指用于处理、存储涉密信息的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U盘、光盘、录像带、录音带等。第二十一条对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各科室、单位应实行统一登记,统一标识,并按照相同密级文件的要求分类集中管理,禁止违规存放、携带或交给非授权人员。
第二十二条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禁止存储涉密信息;禁止将涉密移动介质(含笔记本电脑)带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第二十三条工作人员交换信息时要采取安全保密措施,防止涉密文件资料不当扩散。
第二十四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销毁,要统一做消磁、粉碎和销毁处理。
第五章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
第二十五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涉密科室、单位在其职责范围内,明确一位领导负责涉密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确定专人为信息安全管理员。
第二十六条禁止将涉密信息系统接入国际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禁止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设备与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移动存储设备交叉使用;禁止使用具有无线互联功能(无线键盘、无线鼠标)的设备处理涉密信息。
第二十七条涉密信息应在符合保密要求的涉密计算机上单机处理,禁止在非涉密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
第二十八条涉密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维修,应在本单位内部现场进行,并由专人全过程监督,禁止维修人员读取和复制涉密
信息。
第二十九条涉密计算机及相关设备不再用于处理涉密信息或淘汰不使用时,须报批后,统一拆除存储部件,做消磁等安全处理,确保内容和数据不可恢复后,按涉密载体要求予以销毁。第三十条禁止将未经技术处理的涉密计算机等转为非涉密环境使用或进行公益、扶贫捐助,禁止私自处理涉密计算机。
第六章通信及办公设备保密管理
第三十一条全体工作人员禁止使用普通电话和手机谈论国家秘密;禁止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普通传真等发送、传递涉密信息。
第三十二条使用管理具有传真、打印、复印功能的一体机严格执行以下规定:多功能一体机配有硬盘,因具有的传真功能而带来安全隐患,一般不配备多功能一体机;用于打印或复印的禁止连接普通电话线;用于传真使用的,禁止连接计算机网络;外出维修须报批后由办公室拆除硬盘并妥善保管;报废的硬盘须按涉密载体管理的有关规定予以销毁。
第七章 涉密人员管理
第三十三条涉密人员是知悉、使用、管理国家秘密的人员。涉密人员必须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并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政治可靠、历史清白、思想进步、品行端正;
(二)在职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
第三十四条涉密人员上岗,须按照涉密人员基本条件进行资格审查,不符合条件的,不得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
第三十五条涉密人员应遵守保密纪律、履行保密义务,自觉接受保密教育、监督和检查。
第八章涉密会议、活动和涉外工作管理
第三十六条涉密会议应在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场所召开,严格控制与会人员范围,并对会场服务人员进行保密审查和教育;机密级以上的涉密会议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保密工作。
第三十七条重要涉密活动,主办单位应事先制定保密方案,由主要领导负责,并指定专门科室或人员负责保密管理和监督。
第三十八条涉外工作坚持内外有别原则,有关单位应对参加涉外活动和出国(境)人员进行外事纪律和保密教育;禁止携带涉密载体参加外事活动和出国(境),禁止泄露涉密事项和信息。涉外工作中的其他事项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第九章保密奖惩
第三十九条对遵守保密法规,在保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违反保密规定,存在泄密隐患的予以批评和惩处;对发生泄密问题的,视情节,追究当事人和单位领导的责任。
第二篇:市民政局保密工作制度
市民政局保密工作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和我市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保密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方便工作的方针。
第三条
保守国家秘密,遵守保密法规和保密纪律,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是全体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第二章 保密机构和职责
第四条
市民政局保密工作在局党委和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
成立市民政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局长担任,成员由机关科室和局属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
主要职责是:根据党和国家保密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本局保密规章制度;依法制定和适时调整民政工作中的国家秘密范围;负责对本局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监督和检查本局保密工作落实情况;研究决定保密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依法查处失泄密事件。
第五条
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承担局保密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主要职责是:负责起草本局保密规章制度,组织制定或调整民政工作中的国家秘密范围;负责保密教育和培训;指导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和涉密人员做好保密工作;对通讯和办公设备及涉密计算机系统采取保密技术防范措施;组织开展保密检查;完成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和局保密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任务,向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情况;具体组织查处失泄密事件。
第六条
局属各单位应建立相应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是:传达贯彻上级部门关于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制定本单位保密制度和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开展保密检查,对涉密人员进行保密资格审查、教育、监督和管理,具体组织落实保密工作任务。
第三章 涉密文件资料管理
第七条 本局各项工作的保密范围及密级,按照民政部具体规定执行。
第八条
涉密文件资料遵循严格管理、严格防范、确保安全、方便工作的原则。各科室、单位应确定专人负责管理涉密文件资料并报办公室备案。
第九条
接触和知悉涉密文件资料的范围要按照制发单位要求和工作实际需要严格控制和限定,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扩大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
第十条
阅读和办理涉密文件资料须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
第十一条
印制涉密文件资料须在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规定场所进行。密级文件资料应指定专人印制,印制过程中应当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第十二条
管理涉密文件资料应严格履行登记、签收、传阅、承办、借用、移交、清退、归档、销毁等手续。
存放涉密文件应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并配备必要的保密设备,由专人管理。
第十三条 携带涉密文件资料外出,须经本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并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使涉密文件资料始终处于携带人的有效控制之下。
第十四条
传递涉密文件资料,各科室、单位都要严格履行登记、签收等交接手续,禁止通过普通邮政传递。
第十五条
汇编涉密文件资料,须向密级确定单位履行报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汇编。绝密级文件资料禁止汇编。经批准有涉密内容的汇编,不得改变原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确需改变的,应当经原件制发单位同意。
汇编涉密文件资料应按其中的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标志和管理,控制发放范围。
第十六条
摘录、引用涉密文件资料,应当按原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管理。
第十七条
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调动、退休、离职、离岗须清退全部涉密文件资料,禁止私自留存、处理和销毁。
第十八条 经过批准复印的涉密文件资料视同原件管理,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应当履行登记手续,加盖复印单位戳记;原件、复印件和印废纸张不得遗留在复印室。
第十九条
销毁涉密文件资料,各科室、单位应集中送到指定地点,统一监销。第四章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管理
第二十条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是指用于处理、存储涉密信息的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U盘、光盘、录像带、录音带等。
第二十一条
对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各科室、单位应实行统一登记,统一标识,并按照相同密级文件的要求分类集中管理,禁止违规存放、携带或交给非授权人员。
第二十二条
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禁止存储涉密信息;禁止将涉密移动介质(含笔记本电脑)带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
第二十三条
工作人员交换信息时要采取安全保密措施,防止涉密文件资料不当扩散。
第二十四条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销毁,要统一做消磁、粉碎和销毁处理。
第五章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
第二十五条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涉密科室、单位在其职责范围内,明确一位领导负责涉密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确定专人为信息安全管理员。
第二十六条
禁止将涉密信息系统接入国际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禁止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设备与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移动存储设备交叉使用;禁止使用具有无线互联功能(无线键盘、无线鼠标)的设备处理涉密信息。
第二十七条
涉密信息应在符合保密要求的涉密计算机上单机处理,禁止在非涉密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
第二十八条
涉密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维修,应在本单位内部现场进行,并由专人全过程监督,禁止维修人员读取和复制涉密信息。
第二十九条
涉密计算机及相关设备不再用于处理涉密信息或淘汰不使用时,须报批后,统一拆除存储部件,做消磁等安全处理,确保内容和数据不可恢复后,按涉密载体要求予以销毁。
第三十条
禁止将未经技术处理的涉密计算机等转为非涉密环境使用或进行公益、扶贫捐助,禁止私自处理涉密计算机。
第六章 通信及办公设备保密管理
第三十一条
全体工作人员禁止使用普通电话和手机谈论国家秘密;禁止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普通传真等发送、传递涉密信息。
第三十二条
使用管理具有传真、打印、复印功能的一体机严格执行以下规定:多功能一体机配有硬盘,因具有的传真功能而带来安全隐患,一般不配备多功能一体机;用于打印或复印的禁止连接普通电话线;用于传真使用的,禁止连接计算机网络;外出维修须报批后由办公室拆除硬盘并妥善保管;报废的硬盘须按涉密载体管理的有关规定予以销毁。第七章 涉密人员管理
第三十三条
涉密人员是知悉、使用、管理国家秘密的人员。涉密人员必须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并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政治可靠、历史清白、思想进步、品行端正;(二)在职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
第三十四条
涉密人员上岗,须按照涉密人员基本条件进行资格审查,不符合条件的,不得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第三十五条
涉密人员应遵守保密纪律、履行保密义务,自觉接受保密教育、监督和检查。
第八章 涉密会议、活动和涉外工作管理
第三十六条
涉密会议应在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场所召开,严格控制与会人员范围,并对会场服务人员进行保密审查和教育;机密级以上的涉密会议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保密工作。
第三十七条
重要涉密活动,主办单位应事先制定保密方案,由主要领导负责,并指定专门科室或人员负责保密管理和监督。
第三十八条
涉外工作坚持内外有别原则,有关单位应对参加涉外活动和出国(境)人员进行外事纪律和保密教育;禁止携带涉密载体参加外事活动和出国(境),禁止泄露涉密事项和信息。涉外工作中的其他事项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第九章 保密奖惩
第三十九条
对遵守保密法规,在保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违反保密规定,存在泄密隐患的予以批评和惩处;对发生泄密问题的,视情节,追究当事人和单位领导的责任。
第三篇:市民政局调查研究工作制度
市民政局调查研究工作制度
为了发扬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促进民政工作有效运行,切实做好调研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局领导每年应安排一定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各科室、单位除参加全局组织的调研外,还要对本科室、单位的重点工作及时跟踪调研。
第二条调研要围绕自治区及市委、市政府对民政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注重调研制约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主题,增强目的性,科学统筹调研工作。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重要依据,带着问题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及时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年内,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科室、单位至少上报一篇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第三条坚持集中调研与经常性调研、综合调研与专题调研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调研活动。要增强调研工作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合理选择调研地点,既要到工作开展好的地方去总结工作、提炼经验,更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的地方指导工作、解决问题。要搞好工作衔接和统筹安排,防止短时间内到同一地区、同一地点调研。
第四条切实做好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工作。要尽可能形成政策性建议或典型材料,为民政工作和领导决策提供有效服务。
第五条局领导到基层调研要轻车简从,不搞迎来送往,不影响调研单位的正常工作,不扰民,减少基层陪同人员,防止搞形式、走过场。
第六条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要把承担的工作任务做好、做实,防止走马观花,搞形式主义。
第四篇:市民政局2008工作总结
市民政局2008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战略布局,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在着力抓好第八届村民委换届选举、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基础上,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周密部署, 圆满完成第八届村民委换届选举工作 在去年邵家渡街道试点基础上,周密部署、依法指导、大胆创新、稳步推进第八届村民委换届选举各项工作,顺利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又稳又好”的换届选举工作目标,选举过程中的五项创新举措得到省、台州市组织部的高度评价。截止目前,全市993个行政村的989个完成了换届选举,换届选举率达99.6%,换届成功率达99.3%,选民参选率达96.7%。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委会班子成员4731名,其中女委员904人(其中女主任7名);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4.1岁,比上届降低了2.3岁,35周岁以下858人,占总数的18.2%;高中及以上文化的1243人,占总数的26.3%;有2721名农村种养殖大户、农村实用人才进入村委会班子,1069名村级后备干部当选,新一届村委会班子的综合素质、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性别结构均比第七届有了很大的优化。
选举结束后,扎实开展了“进村扶任”工作。指导帮助各村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项制度,进
人,新增低保对象2154户、4215人,增加补助对象3153户、6122人,确保了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另外,为缓解物价上涨给困难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向城乡低保户发放物价补贴536.69万元。
二是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按照“保重点、全覆盖”的原则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对低保户、五保(三无)对象、三老人员、重点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住院医疗费实行零起点救助,救助标准为35%—50%,救助上限为5万元;其他对象起补线为3万元,救助标准为15%,救助上限为3万元。对低保对象和五保(三无)对象开始实行门诊医疗费救助,五保(三无)对象救助标准为每人每年600元。此外,为及时有效救助困难家庭,审批次数从去年的每季度一次增加到每两个月一次,并对特殊困难对象实行了即时补助。2008年,全市共落实医疗救助资金732.6万元(其中按人均6元列入财政预算678 万元,去年结转资金54.6万元),1-10月份实际支出417.04万元,其中门诊医疗救助687人,发放救助金41.88万元;大病住院医疗救助737人,375.16万元。
三是集中供养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2008年,全市共有五保(三无)对象772人,已集中供养701人,集中供养率达90.8%。投入200万元资金,对古城街道等6所敬老院实施改建、扩建和新建(在河头镇岭景新建1所敬老院,对白
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站坚持每星期两次“上街巡查”,共救助了291名流浪乞讨人员,有效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全面落实优抚政策,积极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
一是制定下发了《临海市2008双拥工作要点》,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双拥活动,积极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特别是重大节日期间,双拥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春节期间,市委、市政府、军民共建单位、部队驻地群众、私营企业,纷纷开展了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向驻地部队赠送了价值10多万元慰问品、慰问金;清明节期间,举行了为期7天的东湖烈士陵园祭扫活动,党政军领导、机关干部、学校及社会各界人士共计5万多人次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八一期间,全市上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军地联欢活动,庆祝建军81周年座谈会在国贸大饭店隆重举行,市领导分组慰问了来自灾区官兵和企业军转干部,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成员单位积极开展为基层连队办实事活动,全市各界向驻地部队赠送了慰问品和慰问金35多万元,“双拥”氛围日益浓厚,军民“鱼水情”不断加深。
二是积极落实各项优抚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家和社会相结合的优抚对象生活保障制度。调整提高了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向2005、2006冬季入伍的1164名义务兵(其中进藏兵52人)家庭发放优待金82.04万元;对479名参
半年,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登记9件,变更登记1件,名称预登记10件;办理社团成立登记6件,注销登记1件,变更登记5件;社团年检年审工作基本完成,全市社会团体应检97家,已检80家,待注销9家,责令改正8家。三是婚姻、收养登记工作进一步规范。更新了婚姻登记系统,婚姻登记信息实现全省联网;制定了《临海市婚姻登记处奥运会期间婚姻登记应急预案》,积极应对奥运会期间出现的婚姻登记高峰,确保367对新人在8月8日奥运开幕式当天完成婚姻登记。上半年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4860对,离婚登记617对,补领婚姻证790本,出具无婚姻登记证明1319件,登记合格率100%;办理收养登记55件。四是扎实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投资7.8万元,建立并开通了临海市地名网站和电子地图,大大方便了群众生活。
五、积极探索,全面推进老年福利事业
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为老服务体系为突破口,以改善老年人物质文化生活为目标,全面推进各项老龄工作,积极争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一是积极实施“农村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启动了“悦华”敬老基金项目,计划在100个行政村建成老年活动中心。二是加强民办养老福利机构建设。召开了民办敬老院负责人会议,与各敬老院签订了安全责任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并对敬老院工作人员开展了护理、消防等方面的培训;根据
(四)着眼于增进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完善双拥优抚安置体系。继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双拥活动,积极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扎实推进“科技拥军、文化拥军、法律拥军、民企拥军”,尤其是要做好重点民营企业与全市困难重点优抚对象和现役军人家庭之间的结对帮困工作。
(五)着眼于增强服务社会功能,进一步完善公共事务管理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大三沿五区坟墓治理和生态墓地建设的促建力度,切实完成治理任务;加强对违规建造坟墓依法查处和墓石料墓套加工点管理。二是全面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完成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无居民岛屿命名的准备工作。
2008年10月30日
第五篇:市民政局主要职责
市民政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民政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研究起草本市有关民政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拟订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划、政策。
(二)负责本市社会救助工作。牵头拟订社会救助政策、标准和实施办法;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组织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社区综合帮扶和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三)负责本市救灾救助的组织、协调工作。组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建设;组织核查、上报、发布灾情;组织、指导救灾捐赠工作,接收、管理、分配和监督使用救灾款物。
(四)负责本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拟订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的项目、标准和实施办法;管理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指导核对工作机构建设;研究分析居民经济状况。
(五)负责本市优待抚恤工作。拟订优待抚恤政策、标准和实施办法;负责革命烈士的审核报批和褒扬;负责民政部门管理的伤残人员的残疾等级评定等审批事项;指导优抚事业单位和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的管理工作;负责拥军优属工作。
(六)负责本市退役士兵、复员干部、军队离退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接收安置工作。拟订接收安置政策、计划和实施办法;指导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和军供单位的建设、管理工作。
(七)负责本市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建设工作。拟订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建设的意见、建议和政策;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导基层群众自治建设,组织居(村)民委员会开展选举工作。
(八)负责指导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社区服务政策;促进城乡社区服务统筹发展;指导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社区志愿者注册,对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进行监督评估。
(九)负责本市社会福利工作。拟订扶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政策、标准和实施办法;负责孤儿救助工作,指导孤儿权益保障工作;指导各类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工作,负责涉外社会福利机构的审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十)负责本市慈善事业的促进工作。拟订促进慈善事业的政策;指导开展慈善募捐活动,引导、扶持和规范慈善组织的发展。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促进志愿服务的政策,协同有关部门对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进行表彰。
(十一)负责本市老龄工作。拟订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推动老年人相关法规政策实施;指导、协调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十二)负责本市职业社会工作者相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职业社会工作者及其专业组织管理工作。拟订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制度、政策,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指导、协调各领域开展社会工作。
(十三)负责本市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拟订残疾人就业的扶持保护政策;负责城镇重残人员纳入基本医疗保障的复核;负责社会福利企业的资格认定;负责假肢矫形器生产装配企业的资格认定;负责残疾人进口用品免税的审核。
(十四)负责本市福利彩票管理工作。指导福利彩票的发行;会同有关部门管理福利彩票的销售市场;负责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的审批、监督和评估。
(十五)负责本市行政区划工作。研究和修订全市行政区划规划;负责乡镇、街道的设立、撤销、调整、更名和界线变更及政府驻地迁移的审核报批;负责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负责本市政区名称的审核报批;指导本市居(村)委会的设立、撤销、更名、命名。
(十六)负责本市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管理工作。指导本市居民的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负责涉外和涉港、澳、台居民、华侨的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负责婚姻介绍机构的管理;倡导婚姻习俗改革。
(十七)负责本市殡葬管理工作。拟定殡葬工作政策和标准;负责殡葬设施建设和管理事项的审批;推进殡葬改革。
(十八)负责统筹本市民政行政执法工作。承担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受理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
(十九)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市社会团体管理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结合本市实际,组织和参与起草本市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措施。
(二)研究本市社会组织发展的全局性、方向性问题,提出社会组织发展的专项规划和政策建议,做好规划和政策落实的协调、服务工作。
(三)负责社会组织的筹备审批;社会组织的成立、变更和注销登记审批;负责社会组织的检查和各类专项检查。
(四)研究拟订行业协会的改革发展方案、布局规划和有关政策,承担行业协会的协会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负责对行业协会负责人的教育培训。
(五)指导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开展社会组织规划化建设;组织指导社会组织培训工作;协助开展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建设。
(六)指导开展群众活动团队备案工作;研究并负责涉外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工作,指导社会组织对外交流与合作。
(七)监督管理社会组织的活动,查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依法对非法社会组织实施查处和取缔。
(八)协调有关部门整合和利用各方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社会组织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人才开发、合作交流等服务。
(九)负责有关行政复议受理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
(十)承办市政府及市民政局交办的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