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2013~2014学年度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7题(4分)
竹里
王安石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6.这首写于作者晚年的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7.简析诗的第四句运用的写法及其表达效果。(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13分)
【甲】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
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kǔn)奥。水
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qì)跣(xiǎn)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
意之日,与石渠同。
(节选自柳宗元《石涧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
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8.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心乐之()(2)佁然不动()...
(3)石渠之事既穷()(4)民又桥焉()..
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0.柳宗元善于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景物特点,请举例加以分析。(3分)
11.两文中都写了“乐”,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3分)
永远的季羡林(有删节)
周子牛
谦朴的季老面对“国学大师”、“学术界泰斗”、“国宝”这三桂冠,多次请
辞,直到96岁高龄时仍坚定地告白人们:“请大家把我头顶上的这三顶桂冠摘
下来”。
一直严谨治学的季老,在东西方学、佛学、国学等诸多领域硕果满枝,可
谓是学贯中西、融会古今、德高望重,堪称名副其实的学术巨擘。每每有人说
及此事,季老便谦虚地说:“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
师?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我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只
不过生得晚些,活的时间长些罢了。我写的那些东西,除了部分在学术上有一
定分量,小品、散文不过是小儿科,哪里称得上什么“家”?在如今“大师”
汹涌的年代,这种清晰的自省何等弥足珍贵。
古人说:“文章憎命达”。真正做学问的人是不慕名誉的。
季老是著名的佛学家。中国的知识分子从苏东坡到梁濑溟,都把佛学当作
自己立身处世规则的一部分。季老却坚定地不信佛。他曾说:“我是无神论,假
如是研究一个宗教,结果又信这个教,说明他不是真研究,或者没有研究通。”
季老研究学问,在平常人看来,很多是“没用”的,季老对此却很坦然:
“学问,不能拿有用还是无用的标准来衡量,只要精深就行。当年牛顿研究万
有引力有什么用?”是啊,牛顿当时如果只想有用、无用,可能早经商发财去
了。事实上,有良知的科学家在开始研究某一个原理时都没有功利主义地去想
有用没用,只要是未知,便去探求。这是一个学者的学术品质。比如说,季老
在研究东西方学时,从梵文“糖”字考证中竟如茧抽丝,历经数年,写出一部
长达80万字的《糖史》。这些生冷领域的学术研究,对我们这些常人来说就像
一片茫然的原始森林,稍一涉足便会迷途而不得归返。没有精深的学术毅力是
不敢涉猎的。如果拿有用无用的标准度量,更不会有人去冒险。
前不久,我和学友漫步在北大的未名湖畔,谈起季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年迈的季老依旧笔耕不辍,住院四年,他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专箸:二十万字的《病塌杂记》,这部书是他对人生的感悟,对后生的教诲”。学友感慨地对我说。而眼前的北大学子,也是非常的努力,从清晨到午夜诵读的书似乎只有一
部:英语,偶尔看到一两位国文的同道,也不屑与人交流,然而,一旦谈起季
羡林,大家会快速地聚拢过来,热情洋溢,慷慨激昂……这让人震惊之余深深
地感受到:在北大季老的言传身教就是一座丰碑,耸立在人们的心中,让敬仰的人们永远的注足、仰视。如今,季老人已升天为仙了。然而,他的学术,他
那等身的著作,那不朽的精神,不仅是“北大的一盏灯”,也是全人类的“一盏
灯”。那盏“灯”,永远的亮着,照耀着前进的人类。
12.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文题的理解。(3分)
13.文中写了季老生前几件事情?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14.文中写眼前的北大学子非常努力诵读英语,不屑与国文的同道交流。写他们的目的是什么?(3)
15.读后,你有哪些感想,请说说体会。(3分)
(四)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几个片段,完成第16——20题。(16分)
【片断一】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
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
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
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的队伍中
去。
【片断二】有一次,巴扎诺娃因公出差,到了莫斯科,前来探望保尔。他们谈
了很久。保尔热情洋溢地告诉她,他选择了一条道路,不久的将来就可以重新
回到战士的行列。巴扎诺娃发现柯察金两鬓已有银色的发丝,便轻轻地说:“我看得出,您是经受了不少痛苦。您仍然没有失去那永不熄灭的热情。还有什么
比这更可贵呢?您已经准备了五年,现在决定动笔了,这很好。但是您怎么写
呢?”
【片断三】保尔开始工作了。他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
篇小说,书名不假思索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从这天起,保尔把整个
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
却了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有时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
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地全部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会受到阻碍。母亲忐忑
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
【片断四】又过了好多天,就在等得不耐烦的时候,跟儿子一样激动的母亲兴
冲冲奔进屋子,扯着嗓子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其实那不是信函,而是州
委会发来的电报。电报上寥寥几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保尔的心怦怦地跳个不休。他日思夜想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砸碎,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回到了战斗的队伍。生活开始了新的篇章。
1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的含义是什么?(2分)
17.【片断一】中说保尔“选择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从他的人生经
历和影响来看,我们应该学习保尔的什么精神?(4分)
18.【片断二】中说“我看得出,您经受了不少痛苦”,请联系小说的内容,说
说保尔所受的痛苦。(4分)
19.根据【片断三】及小说的内容说说保尔是在怎样的身体情况下写作的?在写
作过程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意外?(4分)
20.【片断四】中划线语句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回答。(2分)
三.写作(50分)
21.脚印仅仅盘桓于花前月下,这是悠闲的漫步;脚印,深深印迹于雨水泥淖
之中,那是充实的跋涉。请以“脚 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Yān惬ái剔(4分)
2.C(3分)
3略(8分)
4.(1)第②句,我校举行了别开生面的秋游活动。(2)第④句,校长一声令下,全校师生组成的浩浩荡荡的队伍向目的地进发。(其它改法正确亦可)(4分)
5.(1)规范汉字书写,传承中华文明;方方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扣住主
题,语言简洁即可(2分)(2)要求:就活动意义,活动过程以及结果作简洁
回答即可。(3分)
(一)6.反映出他在退出政治舞台后的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2分)
7.拟人手法(景物描写),生动描写春风舞动的情景,烘托作者闲适的心境。(2
分)
(二)8.(1)以„„为乐(2)呆呆的样子(3)结束,完毕(4)架桥
9.(1)古时候的人有谁曾在这里找到这种快乐的吗?(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
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
10.“流若织文,响若操琴”,侧面描写涧石的奇特;“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
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运用侧面描写,“皆若空游无所依”写出
小石潭水清澈见底、清洌可鉴的特点。
11.既陶醉于美景,又有难言的哀怨。柳宗元为什么能到这么美丽的山水之地?
他并不是一个旅行家,而是被贬官至此,担任闲职,无法施展政治抱负,只能
整天游山玩水。
参考译文:
发现石渠的事情已经结束,从石渠的桥上向西北走,一去到土山的北坡,百姓
又架了一座桥。比石渠的水量大三倍。接连不断的石头作为水的底部,宽达到
水的两岸。石头有的像床,有的像门堂的基石,像筵席上摆满菜肴,有的像用门
槛隔开的内外屋,水流像纺织物的花纹,水泉咚响声像是弹琴声,拎着衣服赤脚而
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清出一块可排十八九张交椅的空地。交织的流
水,激撞的水声,皆在椅下;像翠鸟羽毛般的树木,像鱼龙麟甲般的石块,都遮
蔽在交椅之上。古时候的人有谁曾在这里找到这种快乐的吗?以后的人,有谁
能追随我的足迹来此吗?到石涧的日子,与石渠相同。
从袁家渴来的人,先到石渠后到石涧;从百家濑上山到这里的人,先到石涧后到石渠。石涧的源头,在石城村的东南,路中间可以游览的地方还有好几个。那上面的深山老林更加险峻,道路狭窄不能走到尽头。
(三)12.季老虽已逝去,仍活在人们心里,他的学术,他的精神永垂不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3分,意思对即可)
13.(1)请摘学术桂冠(2)坚定地不信佛(3)研究学问精深(4)生命最后时刻完成《病榻杂记》(4分)
14.通过对比,突出季老在北大的影响力之深,说明在北大季老的言传身教就是一座丰碑,耸立在人们的心中,让敬仰的人们永远的注足、仰视。(4分)
15.扣住“谦朴、信仰坚定、严谨治学,不慕名誉”等几点谈感想即可。(3分)
(四)16.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2分)
17.写作(或文学创作)(2分),应学习他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与命运抗争、永不言败的精神(意近即可,2分)。
18.筑路工作中得了伤寒引发肺炎;忘我工作,体质越差导致全身瘫痪,双目失明。(4分)
19.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靠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2分)。经过6个月艰苦创作完成的三章稿子在寄给老同志征求意见中,竟被邮局遗失了。(2分)
20.黑暗统治已经被推翻,保尔通过文学创作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又可以为社会作贡献。(2分)
21.略
第二篇: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试卷及反思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试卷及反思
臧寨中心校史晓丽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本次考试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神。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试题包括三个部分:
一、基础(20分);
二、阅读(30分)
(一)、古诗文阅读(10分),(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三)、课外现代文阅读(8分);
三、作文(50分)。
总体来看,这套试题题型符合中考试标准要求,难度适宜、结构合理。全面贯彻落实了新课改理念。为学生参加以后的检测起了一个导向作用。
1、试题难度适宜。
试卷在难度上既照顾了中下等学生,让他们有话可说,又使尖子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既侧重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注重了能力的考查。试题特别考虑到七年级新生的实际情况,基础知识的考查比重要大一些,特别是文言文阅读和课内现代文阅读,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试卷结构合理。
试卷整体结构设计合理,语文积累、阅读作文的安排与中考的设置基本一致。实践证明,这种结构设计简约、科学、合理。特别是语文综合实践的安排更是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3、考查内容较全面。
本次试卷知识点的考查较全面,仿写句子都有涉及。美中不足的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没有相关考查。
二、试卷分析
我对这次试卷的答题情况作了分析,以便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从统计情况看语文成绩较好,根据试卷答题情况分析,主要失分原因有以下
几点:
1.对文字书写不重视,真正达到课标的写字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采用田字格或提出规范书写要求来考查学生写字能力是新课程语文试卷的新的试题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把识字与写字能力提高到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我对八年级学生的写字能力提出新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要写得正确、工整、规范、美观。文字书写差不仅影响卷面清晰,更重要的是对作文成绩影响很大。
2.语言积累欠缺。字词的认读和运用、默写和名著阅读等方面的积累不够全面。如:试卷1题,考查的是根据拼音写汉字,还是有极个别学生回答错误;4题考查的是课外名著《骆驼样子》,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读过,甚至不清楚其体裁。第5题是默写题,都是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目,但失分率却很高,很多同学有遗忘现象,还有个别同学默写错误。这些都是我今后在教学中重点指导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努力的方向。
3.语言表达欠完善。这不仅表现在第一部分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语言运用题的解答上,而且还表现在通过阅读材料,对文章的大意的把握,概括捕捉信息等阅读题的答案表述和作文的语言表达中。学生心中所想没有准确说出,要点不全,都是不会得满分的。尤其是第二部分阅读的(三)课外现代文阅读,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几乎没有得满分学生。
4.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待提高,这是阅读题失分多的重要原因。所选现代文阅读材料有课内也有课外的,课内考查的是《大自然的语言》,主要考查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以及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课外考查是记叙文阅读,从题型上看,主要是问答题,突出考查学生阅读表达能力和独特的体验,同时注重到内容的把握和个人感受的考查。试题分别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词语揣摩,修辞手法,写作特点,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感受、体验、品味能力等角度考查。
从答题整体上看,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在填空、表达能力、换位思考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关于这些语文最基本知识的学习、训练,要继续坚持。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太扎实,字词的认读、词语的运用、修辞方法的运用等一些比较基础的题失分严重,眼高手低,但更突出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虽较以往有所提高,但就整体而言,还不能令人满意,学生审题意识及其领悟力不够,不
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不能准确提取必要的信息,也就是抓不住题眼、找不准答案信息所在,即没有把握题干的特点,没有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运用答题技巧。
三、教学反思: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站在学生的位置考虑问题,对于基础知识反复抓。课堂上尽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掌握新知识,对于学生容易错的要做好记录,从而能更好地辅导学生的学习,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1.注重积累,夯实基础。
要把握新课标要求,夯实基础知识,注重语文积累,尤其是对常见字词和古诗文的积累,重视常见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同时还要注意名著的阅读,努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 加强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同时注意对重点语段或重点词句的理解,及概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重视对文本理解的同时还要注意方法、思维的训练,也要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
3.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变,用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4.重视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不是天生具来的,是靠后天不断的积累训练的,在让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还要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不断训练中掌握基本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总之,我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通过此次期中考试的分析总结,我一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全力培养学生诸多方面的语文能力,通过今天的分析和今后学生与我的共同努力,争取学生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三篇:2009_2010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09_2010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总体分析
这一份期末考卷,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一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在试卷的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汉字的书写、成语的运用、古诗文名句默写、名著的知识、语言运用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现代文阅读
采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这与学业考试全部考课外的不一致,但也是很有必要,有利于提醒老师用好教材,避免出现老师中“学业考试不考课内,课文可教可不教”的想法。课外的题目的设计难度把握较好,材料也很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古诗文阅读
主要考的是课内,没有给学生设置理解的障碍,与学业考试的古诗文阅读题的要求是一致的,这对初三的教学很有指导性。
(四)作文
二、定性分析(答题情况分析)
(一)语文知识与运用
这一大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汉字的书写”、“拼音”、“分析语病”、“名著导读”、“语言运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很理想,说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好。
(二)现代文阅读
总体来说,学生答题情况较好,尤其是说明文正确率达到了83%。但在答题的细节方面又显露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本题组最大的问题是审题不清,对问题要求没有把握准确。课外知识积累少.(三)古诗文阅读
这一份考卷与学业考试进行了衔接,古诗文阅读题尤其明显,在传统的课内文言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点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本题组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少.(四)作文
这里只是谈谈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对于这个作文话题,学生有较深刻的体验,有话可说,感情也较为真挚,但缺少深刻的表现,就是说,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么表达,不懂得在细节中体现人物情感。阅读面窄,选用的材料不是很新颖,有不少同学的材料显得老套。滥用词语,语句不通,语言匮乏。不能很好地借助一些有效的表达方式突出主旨。
三、今后教学所采取的措施
(一)学科教学方面
1、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一向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板块,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要将基础知识与阅读教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于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常见的语病都要讲清楚,严格训练,这不仅对“语文知识与运用”的答题有益,对学生的作文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古诗文的教学,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切忌机械的记忆。
2、现代文阅读
在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整体把握一篇文章,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指导学生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解读文本,不要脱离整体而孤立地支解文章的个别词句。要训练学生根据文本提炼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中重要语句的能力。在指导学生解答阅读题的时候,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还要结合题目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写作手法,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学会恰到好处地对比、烘托、铺垫等。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要加强学生答题规范和语言表达的指导。
3、古诗文阅读
加强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认真落实对文言词语的记忆和理解,加强对文言句式的理解,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要指导学生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注意语句的通顺。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文言语感的培养,要求学生多背诵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可适当选择一些与课内文言文难度相当的,人文内涵较强的短文给学生训练,重点还是在夯实课内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向课外延伸。我想,课外文言文,考题在课外,知识在课内。当然,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解答课外文言文的技巧。
4、作文
平时加强训练,并要针对不同的文体作不同的训练;指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体验人间的温情。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语文老师要义无返顾地鼓励和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要担心学生的课外阅读会影响考试成绩,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阅读面广了,学生的知识面宽了,文化底蕴厚了,作文时才能行云流水,厚积薄发。
总之,通过本次考试我明确了今后工作的重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卷)人教版上册内容完后附答案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说明: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按要求默写填空。(10分)
A、日暮乡关何处是?。B、浮云游子意。C、,一览众山小。D、,映日荷花别样红。E、《游山西村》中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的名句是:。
F、《使至塞上》以传神笔墨刻画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诗句是:。
G、《归园田居》中最能表现诗人田园生活情形的诗句是:。
2.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2分)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D、不停的絮絮叨叨
3.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2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4.阅读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回答问题。(6分)
1954年,巴西足球队在世界杯上意外地输给法国队,与冠军失之交臂。足球可是巴西的国魂。球员们沮丧、懊悔,他们准备承受球迷的嘲笑、辱骂。可是,当飞机降落时,眼前却是另一种景象:总统和两万名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人群中打着一条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球员们顿时泪流满面。4年后,巴西队不负众望,赢得了世界杯冠军。在宏大而激动人心的欢迎场面上,人群中依然打着那条格外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 ①前后两条同一内容的横幅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前一条: 后一条: ②从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启示: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春望(8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5.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2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国破山河在 国破: ②感时花溅泪 时:
7.“望”的内容是。
“望”中所想的句子是。(2分)8.这首诗的主题是。(2分)
(二)记承天寺夜游(10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末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解释下列两个词的意思(2分)
(1)念()(2)但()10.翻译句子(2分)
怀民亦末寝,相与步于中庭。
1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12.本文写作之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揣摩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
(三)苏州园林(15分)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②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讲究花草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④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⑤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3.说明事物应抓住特征。第一段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
14.第一段□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2分)
A、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 B、布局 映衬 配合 层次
C、层次 配合 映衬 布局 D、布局 层次 配合 映衬
15.用∥线为第一段划分层次① ② ③ ④ ⑤(2分)
16.第一段第②句中的“似乎”、“一致”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17.“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正确意思是什么?(2分)
18.作者在说明池沼时,其意图主要是什么?(2分)
19.第二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哪些?(1分)
20.这两个文段采取 说明顺序,它们之间是 关系。(2分)
(四)寄贺年卡的人(17分)
①新年将至,他却没有快乐,就在这时,他收到一张贺年卡。这令他意外。②妻子去世一个月来,他始终无法从痛苦中挣脱。他冷漠地对待这个世界,消极地生活。人们劝他振作,他却冷冷丢给人家一句:“我心已死。”人走屋空后,他孤寂地坐着,一口一口地喝烈性酒。
③他不知道,在他日日冷漠地对待的这个世界上,有谁还会给他寄贺年卡。④贺年卡的封面图案很简单,洁白的纸上画着一片绿色的叶子,叶子上方印着五个字:“默默的祝福”。打开贺年卡,他却没找到寄卡人的姓名,只在像封面一样洁白的纸上,有钢笔写着几行字——“别去猜我是谁,也不必去寻找。只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人在默默地祝福你。生活依然美好,依然充满热情,依然充满爱。新年与你同在。” ⑤这几行字,他看了一遍又一遍。心中悄悄潜入一丝暖意。A是谁送来的温暖呢?他极力去辨认那钢笔字,但这隐去姓名的祝福者显然是要真正隐去他自己。字,一笔一画,横平竖直,是标准的仿宋体,根本看不出一点个人风格。谁呢?我一定要找出来。
⑥第二天上班,他仔细观察他的同事。他冲他们微笑点头。妻子去世以来,这是他第一次露出微笑。同事们也分别向他回报以微笑。微笑充满了温馨。他分辨不出,他觉得每个人都像是那祝福者。
⑦在美好的微笑与轻声的祝福中,他感到生活真的充满了爱。B有什么东西在他心底悄悄融化。他冰封已久的情感被解冻了。他的心尚未死。
⑧“别去猜我是谁,也不必去寻找。”他想起了这句话,他知道他是找不到那人的。他郑重地从信封中抽出贺年卡,珍惜地抚摸着。突然,他看到信封上的邮戳:贺年卡是挂号寄来的,为什么不去问问邮局呢?他来到邮局。⑨邮局的人说:“噢,这个办挂号邮贺年卡的人我们记得非常清楚。C两个月前,来了一女人,很瘦,因为病态,她的嘴唇几乎没有血色。她说她得了绝症,将不久于人世了。她请求我们代她在年前寄出这张贺年卡„„我们知道她已经死了,因为她临走前说,如果她能将生命熬到年底,她将亲自来寄这张贺年卡。” ⑩听完这些,他已知道了这寄贺年卡的人。他深深地,不知是向这告诉他谜底的人,还是向那已长眠的妻子,鞠了一躬。
21.第①自然段中,“他没有快乐”的原因是什么?(2分)
22.收到一张贺年卡后,“他”为什么会感到意外?(2分)
23.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2分)
24.画线句子A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5.画线句子B中“悄悄融化”指的是什么?(2分)
26.第⑦自然段中“他的心尚未死”体现在哪里?(2分)
27.画线句子C中从记叙顺序来看属于,其作用是什么?(3分)
28.本文要告诉我们什么生活道理?(2分)
三、写作能力(50分)29.任选一题作文
(1)以“深深的感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2)有人说,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不去做的事。生活中,每当我们做成一件事,每当我们获得成功,我们才会恍然发现,原来事在人为。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请你以“事在人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构思一个故事。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思想健康 ②文体不限,自拟题目 ③600字左右。
八年级语文答案:(人教)
一、1、A、烟波江上使人愁 B、落日故人情 C、会当凌绝顶 D、接天莲叶无穷碧 E、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F、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G、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B D A C 3略只要联想合理,表述清楚即可。
4、①前一条:失败了别气馁,要着眼未来 后一条:成功了别骄傲,还是要着眼未来
②启示: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只能代表过去,要胜不骄败不馁
二、5、杜甫 “诗史”
6、(1)国都沦陷(2)时局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忧国思家
9、(1)考虑、想到(2)只是
10、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就一起到庭院中散步。
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错觉写真景,虚实结合,独具匠心,写出月夜庭中之景。
12、赏月的欣喜;贬滴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被贬的无奈寂寞;虽屡遭贬谪,但仍乐观豁达
1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4、A
15、①②∥③∥④⑤
16、不能。“似乎”表示对某种情况的估计,这样说留有余地,令人信服;“一致”是没有分歧的意思,表明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追求相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18、说明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19、分类别 20、逻辑 总分
21、妻子去世一个月来,他始终无法从痛苦中挣脱
22、因为他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谁还会给他寄贺年卡。
23、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24、①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②引出下文情节
25、冷漠
26、①这几行字,他看了一遍又一遍。心中悄悄潜入一丝暖意 ②他冲同事们微笑点头。
27、插叙 ①补充交待贺年卡来历 ②点题
28、不管遇到什么情况,生活依然美好,充满热情,充满爱。
三、29、略
第五篇: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仔细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词语,注意要把字写工整。(7分)
1.司机万万不可在jí dù()疲劳的情况下继续驾驶汽车。
2.我的同桌各方面都比我优秀,我的心里虽然有一丝jí dù(),但也有要超越他的决心。
3.我bǐnɡ qì()凝神,轻手轻脚地靠近了目标。
4.我们要bǐnɡ qì()糟泊,吸取精华。
5.只见他涨红了脸,shǐ jìn()了全身的力气,还是不能战胜对手。
6.快到终点了,小刚加快了脚步,shǐ jìn()向前冲刺。
7.青藏铁路全线开通,火车第一次shǐ jìn()了拉萨。
二、火眼金睛。将不正确的读音用“/”划掉。(2分)
1.我买了一个铅笔盒,和你的一模(mú mó)一样。
2.木匠离不开锤子和刨(bào páo)子。
3.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已经进入家庭,道路堵塞(sāisè)的现状急待解决。
4.今天没带雨伞,放学回到家,我的全身已经湿得像落汤(là luò)鸡了。
三、这学期你又积累了不少词语吧。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用合适的词语填空。(7分)
()()动听 因()施教 身()其境()然而止
()然而生()耳欲聋()目结舌()疲力尽
1.走进历史博物馆,心中()一种对烈士的敬佩之情。
2.今天跟妈妈一起去地里锄草,累得我()。
3.如果不是(),简直难以想象它的美丽。
四、下面的几个词,意思很相近,你能将它们对号入座吗?(6分)
幽静静静恬静清幽平静寂静
1.星光闪烁的夜晚,我们携手漫步在()的乡间小路上,别有一番情调。
2.一个()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李白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思乡之情更加强烈了。
3.月光照进窗子来,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的()。
4.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5.一阵风吹来,本来非常()的湖面荡起了许多柔和的波纹。
6.皮鞋匠()地听着,他被贝多芬弹奏的乐曲陶醉了。
五、句子万花筒。(4分)
1.这套邮票比以后发行的龙邮票稍大一些。
人们称之为“大龙邮票”。(用适当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连接成一句话。)
2.罗斯福曾经以总统的名义,采取了一些普及集邮的措施。(缩句)
3.夜幕降临的时候,蟋蟀就在阳台上唱歌。(仿写)
4.我不小心把衣服撕破了。(改为“被”字句)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让句子变得更具体、生动。(8分)
1.天蒙蒙亮我就起床了,除了院子里的几声鸡叫,几乎听不到其它任何声响。我(轻轻地)穿上衣服,()推开门,()跑到事先约好的地点,准时跟小伙伴会合了。
2.她(小心翼翼地)取下小朋友递给她的花束,()贴在自己脸上,望着小朋友()笑了。
3.(平静的)湖面上漂过来一只小船,船上的艄公一边()摇着船,一边()唱着()歌谣。
七、回忆学过的课文,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1.孟子说:“ ”。这句话告诉我们怎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2.你的朋友只说不做的时候,你会用哪条谚语来劝他:。
3.看看给出的这些地名有什么特点,试着再补充三个:北京、东京、伦敦、首尔。
4.秋夜,坐在小院里,望着天边的一弯新月,看着小草上的露珠,此时你会吟诵出这样的诗句来:、。
八、回想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或句子。(6分)
1.贝多芬没有回答。
(1)他深深地被这穷苦兄妹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打动了。
(2)这穷苦兄妹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深深地打动了他。
2.《月迹》一课对月亮和月光的描写很美,你还记得吗?试着填一填:
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再是(),渐渐地(),穿衣镜上的圆便()。
3.大自然是有声音的,你仔细聆听过吗?走进森林,可以听到清脆的、、、;可以听到 声、声、声、声 ;也可以听到 声、声、声、声。
精品阅读屋(10+14)
九、课文回放。读课文片段,想一想,做一做。(10分)
从宇宙飞船上看月球,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种奇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黄色的。从宇宙飞船看地球,地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在茫茫的宇宙中,显得特别美丽。
1.这段话科选自我们学过的《 》一课。
2.用“ ”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然后自己再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3.这段话描述了 和 两个方面的内容。
4.为什么说从宇宙飞船看,地球显得特别美丽?请你说一说理由。
十、阅读快车。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心灵上的大桥
窗外下着蒙蒙的细雨。我被一道题难住了,唉!该怎么解释呢?我坐不住了,就朝雨里走去。
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年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个积满了雨水的水潭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身上,头发shāo()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觉得。
“小弟弟,你在干什么?”我疑惑地问。
“造桥呗!”他连头也没抬,只顾将手中的一叠小木头往水潭里排列开去。
“造啥桥啊!”我好奇地又问一句。
“造大桥。”他边回答,边将一块较大的木头往已造好的“桥墩”上放去。
“哦,‘大桥’造好了!大家可以过桥了!”那男孩高兴得跳了起来。“啪”的一声——一脚踩得泥jiānɡ()水溅了开去,“大桥”倒塌了。
男孩抓了抓头皮,不声不响地又蹲下去,心疼地拾起木块,重新搭了起来,嘴里还嘟囔着:“这个木头桥不好,等我长大了一定要造座更大更牢的桥。”
我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木头桥”虽然没有搭成,可小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了座理想之桥……他那种坚持不xiè()、刻苦学习“造桥”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不禁问:“难道我不能像他一样,去解开难题吗?”
我转身朝回家的方向走去。离小水潭越来越远了,可当我回过头来,透过蒙蒙雨mù(),隐隐约约看见那男孩还在认真建造着“大桥”。
是啊,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灵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
1.在括号里写出合适的汉字。
2.文章讲的是 的事。
3.“是啊,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灵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中的“理想之桥”的含义是:
4.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坚持不懈:
隐隐约约:
5.把“难道我不能像他一样,去解开难题吗?”改为陈述句,写下来。
6.“我”从小男孩雨中造桥得到了什么启示?
实践大演练(6分)
十一
2008年8月9日0时整,高举火炬的李宁腾空飞翔,在体育场上空一幅徐徐展开的中国式画卷上矫健奔跑。0时04分,在空中奔跑的李宁来到火炬塔旁,点燃引线,巨大的火炬顿时燃起喷薄的火焰,熊熊燃烧的奥林匹克圣火把体育场上空映照得一片辉煌,全场沸腾。
看到这个画面,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习作展览厅(30分)
十二、按照提示,自定题目,写一篇习作。
要过年了,爸爸妈妈一定在紧张地为过年做准备吧。你的家乡有哪些年俗呢?问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年俗呢?可以问问家长,也可以问问朋友,或者上网查一查,把你所了解到的写成一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