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领导,依法执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建设

时间:2019-05-12 14:0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化领导,依法执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化领导,依法执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建设》。

第一篇:强化领导,依法执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建设

强化领导,依法执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建设“四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四五”规划精神,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和要求,立足本溪实际,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为主线,坚持“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强化领导,依法执政,全面加大依法治市工作力度,顺利完成了我市《关于深化依法治市建设社会主义工

作纲要》提出的阶段性任务和目标。

一、适应工作需要,强化组织领导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是一项全局性工作,而且随着它的逐步深入,所涉及到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法治建设问题,更加复杂和具体。因此,必须不断加强领导。一是明确市委工作职责。市委对依法治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工作实施全面领导,把握发展方向和进程,研究和决定重大事项,部署和总结工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后,市委适时做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议》,进一步明确了对依法治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工作的领导职责。二是明确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16个市直主要部门为成员的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制定了领导小组办事规则。规定领导小组对依法治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工作具有一定的决策权、指挥权,并根据市委的决定,负责具体实施和检查督促,组织研究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市委对依法治市的重大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三是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规定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长期设在市司法局,负责对全市依法治市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指导、检查、服务等重要职能,使其真正成为市委领导依法治市工作的参谋部和指挥部。四是明确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对市人大、市政协、组织、宣传、政法、人事、财政等部门规定了明确的分工和责任。从而,建立起了强有力的依法治市工作领导体系,切实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和政协监督、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为依法治市,建设社会主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依法规范管理,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法制建设,使各方面的管理活动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约,是依法治市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四五”期间,我市充分行使“较大的市”的立法权,加大地方立法力度,指导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广泛开展建章立制活动,力求把各项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重点抓了5个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一是加强地方立法。五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8部地方性法规,仅2005年,就审议通过了《本溪市审计监督条例》、《本溪市安全生产条例》、《本溪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三件地方法规,并对《本溪市房产管理条例》和《本溪市促进旅游事业发展条例》两件法律草案进行了初审。二是建立政府规章。五年里,共立政府规章48件。这些政府规章为建立市场平等竞争秩序、推动公益事业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增强钢铁深加工、中药业和旅游业三个接续产业的竞争力,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据。三是各项事业依法管理制度。各行政管理主管部门依据专业法,对各自管理的对象、程序、行为,甚至对执法人员的形象、用语等都做了具体规定。特别是那些执法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群众关注度高的重权部门,如税务、工商、财政、交通等,制定的管理制度更加具体,从而加强了行业管理的力度。四是基层依法治理制度。制定了依法治县(区)、治乡、治村、治街、治社区、治厂、治校等7类依法治理标准。广大基层普遍开展了依法建制、化法为规的建章立制活动,在村规民约和散在的管理制度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综合性的依法治理章程。随着建立健全和狠抓各项规范制度的落实,过去常出现的工作死角死面和起伏不定的问题明显减少,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呈现出了稳步发展,日趋深入的良好局面。五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建立完善了市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等。“四五”以来,市委理论中心组坚持法制学习制度,并扩大到全市800多名市管干部,受教育面达到98以上;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参加省、市组织的法律知识考试人数累计达8万多人次,年度参考率、合格率均达98以上;全市有268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通过三年法律专业学习,取得了法律专业的第二学历。目前,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蔚然成风,坚持法律顾问制度,日常工作依法论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自觉接受各方面的法律监督,成为广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影响和带动全市人民群众学法热情日益高涨。

三、尊重客观规律,实行分类指导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虽然依法治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工作涉及面广、纷繁复杂,但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尊重规律,分类指导,是推进依法

治市不断深化的重要工作方法。因此,我们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将依法治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工作分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农村、企业、社区、学校法制建设七条战线,实行分类指导、分类实施。“四五”以来,我们根据每条战线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公务员学法用法依法行政培

训方案》、《社区“七化”法制建设标准》、《本溪市国有企业法制建设工作意见》、《国有企业法制建设标准》和《本溪市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标准》等规范性意见和标准。并分别召开了全市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公务员培训、公正司法、企业法制建设、社区法制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等六个方面的工作会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到会,提出意见和要求,推动各条战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齐头并进,全面发展。我们在抓好整体工作的同时,针对每一时期的工作重点和要求,开展重点调研,加强重点指导,实施重点突破,不断提升依法治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工作的档次和水平。“四五”以来,重点抓了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建设法治政府和依法治村、依法治社区工作,特别是把深化司法改革、维护司法公正工作为突破口,全面加大工作力度。2002年7月份,市委成立了“深化司法改革,维护司法公正”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组成了内部和外部两个调研组,经过两个多月的深入调研,形成了《关于我市政法机关司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报告》,据此制定了《关于推进司法改革维护司法公正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市“深化司法改革,维护司法公正”工作大会,开展了发动宣传、查摆问题、集中整改、建章立制、检查验收五个阶段的专项活动。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是进一步端正了执法指导思想,坚定了实现公平和正义的信心;二是基本查清了政法机关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了整改重点和方向;三是基本摸清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策;四是初步建立起了深化司法改革,维护司法公正的长效机制。使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得到了巩固,依法治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的基础得到了加强。

由于我们坚持尊重规律、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示范引路、滚动发展、不断升级的工作方法,全市依法治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工作呈现出全面进步、整体推进的强劲势头。

四、坚持依法执政,切实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针对“四五”期间,本溪将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所出现的历史包袱重、疑难问题多的实际。市委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领导方式。把依法解决影响全市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依法治市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城市的建设进程。

一是依法振兴本溪老工业基地。市委坚持把法治工作贯穿振兴本溪老工业基地全过程。针对本溪资源枯竭的实际,市委从调整经济结构、重大建设项目立项、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到改善资源环境等,都做到了依法论证、依法决策、依法规划、依法抓好落实,较好地解决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依法顺利完成了鞍钢与本钢联合,引进抚顺罕王集团推进北台钢铁集团公司股份制改造等重大项目,促进了本溪经济的快速发展。“四五”期间,我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7,实现了高于全国、全省3.9和1.6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

二是依法加强采煤沉陷区改造和棚户区建设。我市采煤沉陷区改造和棚户区建设涉及千家万户。市委将其列为“头号民心工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了《棚户区拆迁政策》、《棚户区回迁进户安置办法》等相关政策,并组织党政机关300多名干部进宅入户,进行法律政策宣传,对在工作中徇私枉法、营私舞弊的干部和执法人员进行了严肃查处,有效地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仅2005年,我市先后对10片棚户区实施了拆迁改造,共完成拆迁居民26813户,人口80094人,拆迁住宅面积89.71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132.3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8.29万平方米,均超额完成当年省下达指标。

三是依法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市委从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医疗、教育、矿产资源保护等重点问题入手,依法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先后整治医疗不合理收费30多项,促进了医疗事业的发展,初步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全市参合农民34.9万人,参合率达85.8;整治教育乱收费20多项,进一步规范了教育管理秩序,同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5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建成九年一贯制农村寄宿学校30所;炸毁违法采矿井口405个,减少矿山企业876家,查办案件314起。进一步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市委依法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举措,赢得了全市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赞誉,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依法治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的热情,积极献言献策,参与依法治理,为本溪经济社会发展、振兴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本溪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二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96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考试标题

下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25 道,多选题 15 道,总分 10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

下 倒计时 49:36

一、判断题(10 道)

1.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正确 错误

2.伴随改革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程,完善法律体系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长期任务。

正确 错误

3.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对法治政府建设非常重视。

正确 错误

4.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合法性要求。

正确 错误

5.理论界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及走出目前依法治国的困境等问题,都做了深刻的理论阐释。

正确 错误

6.十八大提出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正确 错误

7.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路,依法治国贯穿其中,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都强调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

正确 错误 8.第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正确 错误

9.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政府维护。

正确 错误

10.我国法律体系的形成只是实现了立法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并不意味着立法任务的终结。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5 道)

1.中国共产党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最后成为执政党,其中三大纪律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下面属于三大纪律的是:()。

A.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B.说话和气 C.借东西要还 D.买卖公平

2.()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以德治国 D.依法行政

3.规则在适用中具有()特点。

A.灵活性 B.分轨性 C.专一性 D.针对性 4.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非正常上访行为,则依法予以()。

A.取缔 B.逮捕 C.打击 D.罚款

5.城管粗暴执法凸显()缺位。

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责任后果思维

6.()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德治 B.法制 C.人治 D.法治

7.()是党的宗旨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贯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8.依法治国是()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

A.实施 B.开展 C.实现 D.预设

9.新形势下,党和国家选人用人的标准是()。

A.学历高 B.富有创新精神 C.经验丰富

D.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10.法治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是()。

A.德治 B.以民为本 C.法治 D.法律

11.()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12.法的()是指法是事先而不是事后制定的,人们可以根据预制的法律预期自己的行为后果。

A.预设性 B.正义性 C.至上性 D.公开性

13.()是我国的根本大法。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14.(),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目标。

A.和谐发展 B.以人为本 C.任人唯贤 D.德才兼备

15.习近平在政治局第()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提到,要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

A.三 B.四 C.五 D.六

16.法治的核心是()。

A.权利的保障性与权力的制约性 B.法的存在 C.法的正义性 D.法的至上性

17.()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A.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C.建立一个好制度 D.改变我国的落后制度

19.()是世界各国通过实践总结的治国原理,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A.人治 B.法制 C.专制 D.法治

20.()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具体事件抓起。

A.朱德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毛泽东

21.“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出自()。

A.伏尔泰 B.狄德罗 C.霍尔巴赫 D.卢梭

22.()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A.政府 B.公务人员 C.人民群众 D.军队

23.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通过十年的努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

A.责任政府 B.法治政府 C.法制政府 D.阳光政府

24.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提出了“()”的思想。

A.以法治国 B.以人治国 C.以德治国 D.以政治国

25.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民主政治 B.协商民主 C.民主化 D.法治建设

三、多选题(15 道)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主要包括()。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B.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C.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D.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需要

2.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A.首要任务 B.基础性工作 C.根本任务 D.全局任务

3.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的法治政府。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4.目前我国依法行政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表现在()。

A.有的地方、有的政府和政府部门决策不科学、不民主和不依法 B.执法不作为问题日益凸显

C.执法不重视程序、违反程序的问题较为普遍 D.一些执法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5.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A.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B.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C.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D.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6.目前我国法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 B.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

C.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 D.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和法律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7.中国宪法的作用包括()。

A.健全和发展了民主政治 B.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C.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D.促进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

8.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包括()。

A.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B.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C.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D.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9.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A.法治思维 B.法律意识 C.法律体系 D.法治方式

10.规则不仅来自于“法定”,也包括“约定”,以下说法对的是:()。

A.可以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 B.不得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

C.对于法定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必要再用契约重复约定

D.法定义务和责任是不能通过契约转让的,层层稳定责任制的签约只是明确责任而不是转移责任

11.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有()。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D.高效便民

1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有机统一起来。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做主 C.依法治国 D.社会主义制度

1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机制。

A.分工负责 B.统一实施 C.互相配合 D.互相制约

14.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推动形成()的法治环境。

A.办事依法 B.遇事找法 C.解决问题用法 D.化解矛盾靠法

15.法治思维的逻辑推理包含的维度是指()。

A.合法性思维 B.公正性思维 C.程序性思维 D.权利性思维

交卷

第三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89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判断题(10 道)

1.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确 错误

2.“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的“升级版”。正确 错误

3.十八大提出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正确 错误

4.目前我国正在逐步适量加大适用死刑的罪名。正确 错误

5.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正确 错误

6.当前,我国民众普遍缺乏安全感,这与我国的法治制度不够健全、法治环境不够完善没有任何关系。正确 错误

7.十八大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确 错误

8.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正确 错误

9.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正确 错误

10.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5 道)

1.()是世界各国通过实践总结的治国原理,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A.人治 B.法制 C.专制 D.法治

2.政治权力的()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A.权属 B.规范性 C.合理性 D.合法性

3.()认为法治就是对法律的普遍服从,同时法律本身应该是良法。

A.亨廷顿 B.丹宁勋爵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4.法治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是()。A.德治

B.以民为本 C.法治 D.法律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原则 B.重大任务 C.意义 D.总目标

6.中国共产党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最后成为执政党,其中三大纪律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下面属于三大纪律的是:()。

A.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B.说话和气 C.借东西要还 D.买卖公平

7.中国的宪法是在()年公布实施的。

A.1962 B.1972 C.1982 D.1992 8.()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

A.法律 B.经济 C.文化 D.政治 9.()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德治 B.法制 C.人治 D.法治

10.()是指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责任后果思维

11.(),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目标。

A.和谐发展 B.以人为本 C.任人唯贤 D.德才兼备

12.()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13.依法治国是()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

A.实施 B.开展 C.实现 D.预设

14.(),即要求领导干部旗帜鲜明地站在党和人民群众一边。

A.政治立场 B.政治态度 C.政治方向 D.政治纪律

15.在()国家里,国家的公权力受到法律的控制和社会的监督。

A.社会主义 B.资本主义 C.法治 D.封建

16.规则在适用中具有()特点。

A.灵活性 B.分轨性 C.专一性 D.针对性

17.城管粗暴执法凸显()缺位。

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责任后果思维

18.依法治国是()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A.实施 B.开展 C.实现 D.预设

19.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

A.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C.建立一个好制度 D.改变我国的落后制度

20.法治的核心是()。

A.权利的保障性与权力的制约性 B.法的存在 C.法的正义性 D.法的至上性

21.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非正常上访行为,则依法予以()。

A.取缔 B.逮捕 C.打击 D.罚款

22.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法办事中心环节的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3.政治权力的()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A.权属

B.规范性 C.合理性 D.合法性

2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句话出自()。

A.王岐山 B.习近平 C.温家宝 D.李克强

25.()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多选题(15 道)

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A.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B.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C.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D.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2.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在于法治强调()。

A.依法治理 B.因人而异 C.个人权威 D.弘扬民主 3.目前我国法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 B.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

C.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 D.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和法律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5.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机制。

A.分工负责 B.统一实施 C.互相配合 D.互相制约

6.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有()。

A.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B.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C.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D.推进严格司法

7.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有()。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D.高效便民

8.中国宪法的作用包括()。

A.健全和发展了民主政治 B.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C.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D.促进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

9.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A.法治思维 B.法律意识 C.法律体系 D.法治方式

10.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

A.唯一可以实现的是规则平等

B.平等主要是法律适用上的平等,不是指法律内容上的相等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不排斥差别对待

D.平等还应当包括空间上的平等与时间上的平等

11.法治思维是指运用()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形成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

A.法律体系 B.法律规范 C.法律原则 D.法律精神

12.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方面提出的三项任务是()。

A.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B.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C.提高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D.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13.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的法治政府。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14.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作用。

A.主导 B.强力 C.引领 D.规范

15.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A.首要任务 B.基础性工作 C.根本任务 D.全局任务

第四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93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判断题(10 道)

1.目前我国正在逐步适量加大适用死刑的罪名。正确 错误

2.多年来,尽管党和政府不断强调法治建设,但法治问题依然非常突出。正确 错误

3.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合法性要求。正确 错误

4.法律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正确 错误

5.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确 错误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正确 错误

7.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正确 错误

8.十八大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确 错误

9.李克强总理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这一论断。正确 错误

10.“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的“升级版”。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5 道)

1.“法治就是法律的统治”是()的观点。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孟德斯鸠 D.哈耶克

2.()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同志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A.邓小平 B.胡锦涛 C.江泽民 D.毛泽东

4.发展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A.民主政治 B.协商民主 C.民主化 D.法治建设

5.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行使。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6.政府公信力其实质是政权的()。

A.社会化 B.真实性 C.合法性 D.关联性

7.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A.依宪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宪执政 D.加强宪法实施

8.()是法治的内在机制。

A.监管 B.问责 C.选举 D.监督

9.法治思维的逻辑推理至少包含()。

A.一个维度 B.二个维度 C.三个维度 D.四个维度

10.()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德治 B.法制 C.人治 D.法治

11.()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12.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A.依宪治国 B.依法行政 C.依宪执政 D.加强宪法实施

13.中国共产党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最后成为执政党,其中三大纪律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下面属于三大纪律的是:()。A.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B.说话和气 C.借东西要还 D.买卖公平

14.()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德治 B.以民为本 C.对外开放 D.法治

15.()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16.()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A.执法公正 B.立法公正 C.司法公正 D.全民守法

17.()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

A.法律 B.经济 C.文化 D.政治 18.在()国家里,国家的公权力受到法律的控制和社会的监督。

A.社会主义 B.资本主义 C.法治 D.封建

19.政治权力的()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A.权属 B.规范性 C.合理性 D.合法性

20.现阶段,稳定社会秩序,除了要不断加快发展经济之外,重中之重就是要强调()。

A.平等 B.公平 C.法治 D.福利

21.“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出自()。

A.伏尔泰 B.狄德罗 C.霍尔巴赫 D.卢梭

22.法的()是指法是事先而不是事后制定的,人们可以根据预制的法律预期自己的行为后果。A.预设性 B.正义性 C.至上性 D.公开性

23.()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24.()是指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责任后果思维

25.政治权力的()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A.权属 B.规范性 C.合理性 D.合法性

三、多选题(15 道)

1.目前我国法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 B.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

C.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 D.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和法律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3.规则不仅来自于“法定”,也包括“约定”,以下说法对的是:()。

A.可以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 B.不得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

C.对于法定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必要再用契约重复约定

D.法定义务和责任是不能通过契约转让的,层层稳定责任制的签约只是明确责任而不是转移责任

4.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A.法治思维 B.法律意识 C.法律体系 D.法治方式

5.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作用。

A.主导 B.强力 C.引领 D.规范

6.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的法治政府。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7.关于依法治国,说法对的是()。

A.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C.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8.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在于法治强调()。

A.依法治理 B.因人而异 C.个人权威 D.弘扬民主

9.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有机统一起来。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做主 C.依法治国 D.社会主义制度

10.法治思维的逻辑推理包含的维度是指()。

A.合法性思维 B.公正性思维 C.程序性思维 D.权利性思维

11.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A.首要任务 B.基础性工作 C.根本任务 D.全局任务

12.依法行政主要是指()。

A.行政机构要按法办事 B.行政权的来源要有法律依据 C.行政权的行使要符合法律规定 D.违法行政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1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要()。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C.崇尚人治和法治相结合

D.依法行政,依法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1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主要包括()。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B.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C.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D.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需要

15.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推动形成()的法治环境。

A.办事依法 B.遇事找法 C.解决问题用法 D.化解矛盾靠法

第五篇:做好“三个强化”带头依法执政

做好“三个强化”带头依法执政

做好“三个强化”带头依法执政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五种执政能力的要求,其中依法执政能力是需要提高的五种执政能力之一。因而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建设,带头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就更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

第一、要强化自身对依法执政重要性的认识。

依法执政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解决目前我们面临的各种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必然选择。坚持依法执政既是我们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更好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实现“富民强区”目标的基本要求。作为领导干部更要充分认识到依法执政的重要性,带头把依法执政贯穿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各项工作中,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和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使群众满意,对国家负责。

第二、要强化自身依法执政能力的培养。

十六大提出党要坚持依法执政,这是我们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而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要求。作为领导干部,我一直坚持“一学、二思、三用”,强化自身依法执政能力的培养。“学”就是加强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提高对法律法规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认清依法执政的重大意义,掌握各种必要的法律知识。“思”就是努力思考。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运用法律的思维,思考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同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用”就是灵活运用。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自身掌握的法律知识,妥善处理面临的问题,避免可能产生的矛盾。通过学习、思考、运用,提高了自身依法执政的能力,使依法执政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第三、要强化自身依法执政的责任意识。

依法执政的力度大不大,成效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依法执政的责任意识强不强。近年来,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在依法执政上有了很大进步,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同志不能正确处理依法执政与个人意志的关系、执行上级批示与执行法规制度的关系。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群众权益和干群关系。这些问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依法执政的责任意识。领导干部只有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带头学法用法,增强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自觉性,才能很好地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才能依法协调和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营造出依法执政的良好氛围。

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更好地治国理政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作为领导干部更要带头依法执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形象。

下载强化领导,依法执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化领导,依法执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强化依法行政观念提高依法执政水平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 政”。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坚持依......

    中心幼儿园关于全面推进依法

    中心幼儿园关于全面推进依法 办园的实施方案 各科室、教研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打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贯彻教育部制定《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

    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法治进机关(合集五篇)

    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提高 依法执政能力 ----AYJY回族自治县开展“法治进机关”工作的主要做法 AYJY回族自治县位于XX山南麓AYJY盆地腹心,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古丝绸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考试题答案(模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单选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最佳答案前点击选择。) 1.法的是指法是事先而不是事后制定的,人们可以根据预......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积极回应了社会各界对司法公正和法治国家建设的关注和期待。这也表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法治发展,在中......

    强化四项举措 推进依法信访

    强化四项举措 推进依法信访XX市纪委、监察局近年来,我市纪委积极探索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求主动、求深入、求具体,把信访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通过明确责任、超前......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9年,是洪湖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该乡针对农村普遍存在“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生活实际,以建立健全村民事......